电影《八佰》观影心得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影《八佰》观影心得,供大家参考。
电影《八佰》观影心得
近日,抗日电影《八佰》在全国各地上映,成为热门电影,《八佰》的故事取材于 1937 年淞泸会战的最后一役,电影内容让人热血澎湃、热泪盈眶,激发了观看者强烈的爱国之情。影片最后从四行仓库的断壁残垣慢慢变幻成如今繁华的上海,随着那一曲《苏州河》的响起,东方明珠和“魔都三件套”展现眼前,但四行仓库的西墙上千疮百孔的炮弹弹洞和子弹弹孔依然存在,仿佛事件就发生在昨天,使我们认识到今天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影片中给我们最大的感触就是“小人物”,他们为了保家卫国,誓死不当亡国奴,用血肉之躯铸造钢铁的高墙,用宝贵生命守护民族的尊严,用爱国之心汇聚人民的力量。
“小人物”的将领也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大英雄”
第 88 师 524 团副团长谢晋元临危受命,率领一个加强营官兵420 余人留守四行仓库,为了达到威慑敌军的作用,谢晋元对外虚报 800 人,这也就是传说中的“八百壮士”。在四面楚歌的情况下,谢晋元激励全体官兵说,“仓库就是我们的最后阵地,也可能是我们的坟墓。”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不可活而活之,是“八百壮士”唯一的选择。在谢晋元的带领下战士们挖壕沟、埋地雷、垒沙袋,他们居然顶住日军从毒气战到水战、从重型机械到空袭的一次次丧心病狂的进攻。“我神州半壁河山,日遭蚕食,亡国灭种之祸,发之他人,操之在我,一不留心,子孙无噍类矣。”这是谢
晋元团长写给妻子的绝笔家书。谢晋元用此战役捍卫了上海的最后一处驻地,也捍卫了中国军人的尊严,他是“小人物”的将领,也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大英雄”。
“小人物”的士兵也是“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大英雄”
“娘,孩儿不孝了!”这是一名普通中国士兵为阻止日军工程兵爆破墙体身捆炸药就义前喊出的最后遗言,这一幕,戳中无数中国人的泪点,李满仓、王金斗、刘北五、赵良孟……他们喊着带有方言的口音,义无反顾、纵身一跃……和敌人同归于尽。“舍生取义,儿所愿也!”这是士兵陈树生就义前写给四川大巴山老母亲的一行悲怆的血书。没有人是天生的英雄,“八百壮士”也是由一个个普普通通的士兵组成,他们有血有肉,有父母亲人,只是有着同样的梦想,他们走到了一块。“八百壮士”用生命的火苗在全民心中点燃了救亡图存、保卫山河的熊熊烈火,他们是“小人物”的士兵,也是“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大英雄”。
“小人物”的百姓也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大英雄”
“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从一开始苏州河南岸的民众还沉醉在“夜上海”的梦幻泡影之中,到后来纷纷向对岸的壮士捐钱捐物,甚至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沪江堂刀子看着同胞的牺牲,他刀削大拇指,用生命给对岸壮士带来了电线,让这座“孤岛”可以对外联系。战争打响的第三天,隔岸的市民们突然看到四行仓库楼顶
上飘扬着一面国旗,这是家住在租界、一名 16 岁的上海女童子军杨惠敏,冒死为四行守军送来的。虽然“八百壮士”舍生取义的鏖战削弱了敌军的士气,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战争态势。事实证明,只有中国人民同舟共济、同仇敌忾,共同抵抗侵略者,才能有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苏州河南岸百姓的纷纷伸出援手是“八百壮士”能够坚守四行仓库的坚强后盾,他们是“小人物”的百姓,也是也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大英雄”。
“小人物”的“大英雄”行动,一幕幕感人的画面,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战争后留下的“痛”,时刻刺痛着我们的“心”,“中国不会亡”“吾辈当自强”……这些话与歌仿佛就在我们耳边回荡着。
推荐访问:电影《八佰》观影心得 观影 心得 电影
版权声明:
1.世霆文库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电影《八佰》观影心得》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