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心得体会 >

治国理政第二卷体会14篇

作者: | 发布时间:2022-08-22 11:30:02 | 浏览次数:

治国理政第二卷体会14篇

治国理政第二卷体会篇1

  党的以来,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在治国理政新的实践中,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集中展示了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谈治国理政》收录了在20_年11月15日至20_年6月13日这段时间的讲话、谈话、演讲、答问、批示、贺信等79篇,分为18个专题。全面系统回答了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国际社会了解当代中国的重要窗口、寻找中国问题答案的一把钥匙。

  一、用“中国梦”凝聚民族共识,激发正能量

  中共后不久,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并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的本质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有56个民族,人口众多,国家尚未完全统一。加之当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领域、不同方面,想法都差异甚大。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凝聚共识,一心一意求发展,推动民族复兴。中国梦提出后,民族凝聚有了一个坚实内核。中国梦的提出,可谓意蕴深远,他把国家民族和个人利益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使得当今中国社会充满激情,充满创业、创造的活力。每个人为实现梦想的努力,汇聚成了推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强大正能量。

  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阐明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走向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艰辛探索,中国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履职伊始,就郑重宣示,“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多次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写下去。书中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反复强调和理论阐述,彰显自信,也传达和传导了自信,大大增强了全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鲜明的旗帜、坚定的步伐,展示了中央领导集体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对世情国情的清醒认识,对中国未来发展走向的深沉思考,让世界感受到中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和自信。

  三、提出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描绘出发展新蓝图

  以同志为的党中央,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思路和举措,书中以大量篇幅,全方位展现了从改革总思路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等各领域具体改革思路。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敢于担当,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胆子要大、步子要稳,不能犯颠覆性错误。党的_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制定了总体方案,提出了路线图和时间表,涉及15个领域、330多项重大改革举措。可以说,新一届党中央描绘的改革发展新蓝图,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大的前进动力和成功的自信。

  四、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彰显了真挚深厚的为民情怀

  体验过农村的艰苦生活,经历过不同工作岗位的磨练,对中国的国情了然于心,对人民的所思所想所盼感同身受。从本书的字里行间,能深切感受到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为民的情怀和理念。强调,必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他要求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真正做到对历史和人民负责。他强调,“要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党的以来,中央制定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些重大举措在本书中都有充分体现。透过这些内容,可以感受到中国领导人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和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执政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五、抓作风建设、反对腐败,顺民意、赢民心

  履职伊始就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题研究改进工作作风问题,出台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以落实八项规定作为改进工作作风的突破口,中央领导人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自觉接受全党全社会监督,推动党风政风改进。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党内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得到了一次大整治。同时,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铁腕反腐,腐败分子纷纷落马,一批重大案件得到查处,这些行动顺应了民意、赢取了民心。在反腐败的同时,加强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的制度建设,已逐步形成使领导干部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使领导干部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使领导干部不想腐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这样一种反腐倡廉的明晰思路,使人们对于未来在中国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充满信心。

  六、重担当,尚实干,增强党和政府公信力

  习近平主席认为,担当就是责任,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敢于担当,就是要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这种担当精神,责任感,使命感,顺人心,得民望。这种精神也开始浸透到全社会,成为一种风尚,一种价值尺度。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切实干出成效来。正是本着这样的精神和作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不喊空口号,招招指要害,件件有着落。全党全社会崇尚实干,埋头苦干抓落实蔚然成风,党和政府公信力大大增强等系列重要讲话,内容结构层次清晰,涵盖全面,其中的重要思想,既有目标上的引领,又有原则上的要求;既彰显执政方略,又体现实践路径,具有鲜明的目标引领性、价值导向性和具体操作性,是新时期统一思想和推进工作的科学指南。认真学好的系列讲话精神,准确把握系列重要讲话蕴含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对于我们正确认识我党、我国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成就与挫折,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学习系列重要讲话,就是要把贯穿在其中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转变为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转化为实际工作的方法和本领,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治国理政第二卷体会篇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生动记录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发展的轨迹和成果,是一部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经典著作,是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权威读本。

  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我们的重大政治责任,作为青年教师,必须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来,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更好地了解习近平主席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更深刻地理解中华民族的梦想和追求,更准确地把握中国改革发展的决心和方向,更清楚地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阅读这部著作,笔者有远近两个方面的重要收获。就近处看,这是一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中国“新常态”最系统、最宏富的著作。全书十八个部分,涉及到当代中国的方方面面、事事物物,论述切近经验,论旨高屋建瓴。让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何谓中特色的社会主义,何以实现中国梦,怎么深化改革,如何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以及怎样建设法治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生态文明,有效推进社会事业和社会管理改革发展、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推进祖国统一,推进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谋求周边外交和谐、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积极参与多边事务。并且对人们理解执政党的群众路线、提高执政党执政水平、以及反腐倡廉建设,极有助益。

  从远处看,这是一部言近旨远的重要著作。这部著作,不单对人们理解当代中国的大政方针、重大举措具有重要指引作用,更为关键的是,它对人们站在百年历史的高度,审视中国从传统向现代转变、从独立向富强发展、从富强向文明跃升的历史进程,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

  百年中国的历史进程,艰难曲折、蜿蜒向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相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古代历史与屈辱的近代历史中,一直努力奋进,从来不曾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朋友,如果你想了解中国的领导层遵循什么样的哲学,中国的发展方向依据何种战略方针。去阅读这部著作吧,如此,你就可以更好地了解和理解中国的发展,特别是中国的内政外交政策,客观、历史、多角度地观察中国,从而更好地了解中国,更全面地认识中国。

治国理政第二卷体会篇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图书x日在当天开展的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举行首发式,向国际社会更好地介绍中国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诠释了中国特色治国理论在世界东方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为了建设和谐民主富强独立的中国,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模式,也不能沿用前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是我们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成功的奋斗历程用事实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的永恒政治生命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图书向世界的隆重发行更说明了中国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正在被世界认可和推重,“中国特色”不知不觉已经成为世界名牌,成为很多国家治国理政的榜样和范本,势不可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发表在世界各国引起的热捧,证明了中国特色受到了世界的逐步认同。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记录了习近平和中央领导集体有关治国理政的思考与实践,回应了国际社会对当代中国问题的关切,开启了一扇观察和感知当代中国的重要窗口。为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探究中国发展道路,关切中国发展将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提供了途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以及一个开放、稳定和富裕的中国,既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同样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中国特色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在世界垫实了理论基础,也诠释了成功的事实依据。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发表是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一个里程碑。它表达和丰富了“中国梦”。不仅是习近平主席的所思所想,同时是代表一个世界大国领导集体的政治智慧。是继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之后正在孕育形成的领导社会主义的治国理论体系。中国产党在新形式下从来治党,惩治腐败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成功经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必将成为世界发展中国家乃至发达国家治国发展的领导模式。

治国理政第二卷体会篇4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了《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关于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通知》,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通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感受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 始终保持对人民群众“忠贞不渝”的赤诚深情,始终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于人民。

  一、坚持“万山磅礴,必有主峰”的党的领导,这是践行“人民至上”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要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习近平总书记常说:“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千尺必有其根,河流万里必有其源”。不管我们走了多远,都不能忘记为了什么而出发,信仰愈坚定,人的斗志就愈坚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党员干部,广大青年干部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要坚定信仰,牢记为共产主义奋斗 终身的使命初心,把信仰融入血液、深入骨髓、镌刻于心。

  二、发扬“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的奋斗精神,这是践行“人民至上”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

  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 强调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 中国人民生活一定会一年更比一年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 路上,一个不能掉队。我们将举全党全国之力,坚决完成脱贫 攻坚任务,确保兑现我们的承诺。”我们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 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 努力。“将心比心为民心,一枝一叶总关情”,青年党员干部 要对事业有激情、有热情,对群众有感情、有真心,要树立一 种言出必行、行必有果的执行意识,把事业当做一种责任和追 求,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韧劲、冲劲和闯劲,肩负起厚重的责 任感和使命感,在真抓实干中争创一流,彰显党员执行力。

  三、凝聚“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的人民力量,这是践行“人民至上”的动力所在、方向所在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讲话时强调,中国要飞得高、跑得快,就要汇集和激发近 14 亿人民的磅礴力量。抗洪前线,无数人民主动请缨,冲锋在前,“战”在一线,直面风险和挑战,坚定信念、磨练本领,以饱满自信的精神状态 用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的崇高宗旨;扶贫一线,无数群众涵 养“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乐观豁达,直面困难,不畏基层工作 的繁重性、复杂性,笃行实践,做积极的行动派,敢为人先的 “领头雁”。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战场上,人民是真正的主 力军。正是因为有了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的牺牲和忍耐、坚持和 奉献,正是因为有了医护人员、公安干警、基层一线工作者、 志愿者等无数中华儿女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才有 了如今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控制和各地经济的有序复苏。

治国理政第二卷体会篇5

  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后,个人深受教育,很受鼓舞,其中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站在新时代的起点领会讲话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新要求,并努力将其应用在生活工作中,指导行为。

  加强党性修养主动适应新常态。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讲话精神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坚持按照要求严格约束自我,把会议精神内化于心外树于形,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从党中央和习主席指挥,铸牢永远不变的政治本色,毫不动摇地坚持党领导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和制度,严守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关键时刻不含糊。

  真抓实干树立良好形象。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通过学习,做到真正完善自我,改造自我,使自己的思想境界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要深入抓好习主席重要指示的学习贯彻,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新时代的领导干部要主动履职尽责,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昂扬的精神状态、务实的工作作风投入工作,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抢抓新机遇,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正为老百姓谋福利,办实事。

  用改革新办法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这一重大判断,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之路,更是我们实现后发追赶提前实现全面小康的富民强县之路。在今年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围绕完善市场体制机制、培育壮大市场主体、转变政府职能等重点深化改革,提高改革方案的质量,抓好改革措施的落地,加强改革效果的评估,确保取得实效。

治国理政第二卷体会篇6

  翻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习近平总书记在文章、讲话中也多次引用古代诗词,展示了独特的语言风格和人格魅力,意味深长、发人深省。作为新时代组工干部,要学会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探寻和领悟治国理政的方略和智慧。

  “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出自唐代诗人权德舆的《放歌行》,意思是年轻的时候虚度光阴、无所作为,等到了老年即使再心怀悲戚也于事无补了。组织干部要抓紧时间学习,通过理论学习强化政治素养,坚定理想信念。深入全面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掌握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领会其先进治理理念、科学治理方法。同时,准确把握组织工作政策文件,读懂组织工作业务书籍,熟悉岗位必备业务知识,切不可囫囵吞枣、走马观花,要用系统的专业知识储备、足够的知识跨度打牢理论根基,力求业务知识融会贯通、日常工作得心应手。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出自明代诗人林鸿的《饮酒》,意思是如果连一句话都不能付诸实践,纵然读万卷诗书也只是枉然。实践是培养锻炼组工干部的大学校,也是检验干部是否优秀的试金石。组织工作任务繁重,时间紧、要求高,要求组工干部真务实,脚踏实地,杜绝形象工程,不做表面文章,在实践中不断磨砺品质、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多到基层一线,与基层党员干部群众沟通交流,通过调研掌握基层的第一手资料,及时了解基层组织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基层组织工作的新经验、新成果。注重在实际工作中考察干部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把评价干部的标准和尺子交给群众,让群众给干部“画像”,真正把德才兼备的干部选拔上来。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出自战国诗人屈原的《离骚》,意思是这是我心中追求的理想,就是多次死亡也不后悔。组工干部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干事创业的毕生追求,在思想上与党中央始终保持—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人民情怀。无怨无悔为理想而奋斗,发扬“安、专、迷”精神、“工匠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本职岗位上积极探索钻研、吃苦耐劳,使自己成为岗位能手。甘当人梯、胸怀宽广,保持平静平和心态,不抱怨不攀比,甘于当衬托红花的绿叶,甘于为干部群众服务。强化自律意识,带头守纪律讲规矩,严格遵守组织人事机密,增强防腐拒变的能力,堂堂正正做人,公公正正用权,踏踏实实干事。

治国理政第二卷体会篇7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和主要内容,生动记录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成为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领导人著作之一。

  中华文化善于博采众长、与时俱进。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是始终深深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的,同时又是随着历史和时代前进而不断与日俱进、与时俱进的。”中国历史上许多先哲坚守儒学主体地位,但也认为应吸收佛、道中的某些理论观点以充实儒学。儒学正是由于以丰富多彩的众多文化为源头活水,与日俱进、与时俱进,才有长久的生命力。中华文化正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断博采众长进而得到长足发展的。

  “知行合一”的实践智慧。习近平同志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应结合时代条件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思想,并赋予其新的内涵。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就是突出人的实践智慧,并强调实践智慧必须转化为实际行动,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宋代以后儒学中“实践”概念广为运用,而实践和躬行连用甚多。明代的王阳明指出,智或知应当是良知,而良知必须知行合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另一重要特点是“经世致用”。中华思想文化史告诉我们,做人和做学问这二者应当统一,而且前者比后者更加重要。因而,“经世致用”不仅是一种方法,而且是信念、理想所表现出的高尚品格。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杰作,也是体现中华文化的范本,放射出灿烂的人文之光。书中的人文思想、人文情怀和人文理念,继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治国理政第二卷体会篇8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学好治国理政这门必修课,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这本工具书,这既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要求,又是进行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必然之路。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怎么学?我的理解就是指导工作,创新思维,更新观念,锐意进取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最鲜明的特点就是知行合一,以知之深推动行之笃,用行之实促进知之更新,坚持问题导向,以钉钉子精神把事业一步步推向前进。要实事求是对标干,带着“刀刃向内”,认真根除学习和工作中的问题,找准有可作为的着力点,努力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

  作为基层单位党派行管办来说,学好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这一重要思想,要带着感情学、带着使命学、带着责任学、带着问题学、结合实际学、立足岗位学。要把为省民主党派机关服务装在心里,把责任和担当扛在肩上,密切与党派机关干部职工的联系,健全管理职能、增强保障能力,奋力书写党派行管工作新篇章。

  一、着力加强自身建设,始终对党绝对忠诚。对党绝对忠诚是每个党员的首要政治品质,也是我们党坚强有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党派行政管理工作是党的工作,对党绝对忠诚是完成好各项任务的必然要求。一要强基固本。扎实开展学习教育,关键是立足于学,坚定理想信念;着眼于做,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思想和视察湖北时重要讲话精神,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不断强化支部党员意识,牢记党员是第一政治身份、为党派机关工作是第一职责。要坚持知行合一、学做结合,把管理保障,解决问题贯穿始终。二要严肃支部政治生活。严肃党支部首先要从支部政治生活管起严起,真管真严、敢管敢严、常管常严。加强和规范支部政治生活,增强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使支部党员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三要建章立制。严格工作生活秩序,用制度管事,用规矩管人,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二、践行党的宗旨,始终把服务牢记心上。服务是党派行管办的立身之本,也是党派行管办工作的职责所系、价值所在。党派行管办只有把为党派服务牢记心上,努力为党派机关服务、为广大干部职工服务,才能助推党派机关工作高效运转、使他们更好为多党合作参政议政献策出力,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为成员服好务。一要以服务保障和改善需求为重点优化服务。加强科学运行管理,提高保障水平和经费使用效率。深化公共设施管理整改,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加强统筹使用,制定好设施项目改造方案,不断改善党派机关的办公条件和环境。紧紧抓住党派机关广大干部职工普遍关心和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推进工作开展,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积极主动解决实际问题。二要通过持之以恒抓作风建设优化服务。作风关系形象、代表党性、影响工作。党派行管工作好与坏与省委和统战部的形象密切相关,要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动机关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密切关注“四风”问题不放松,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三、守住法纪底线,始终在清正廉洁上作表率。清正廉洁是党员干部从政为官之基、安身立命之本民主党派行政管理工作直接跟钱财物打交道,廉政风险点比较多,清正廉洁需要时刻强调,反腐倡廉必须警钟长鸣。一要坚持高尚精神追求。锤炼党性修养,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处理好公和私、情和法、利和法的关系,做到依法用权、廉洁用权。自觉抵制贪欲和歪风邪气,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二要严格执纪监督问责。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抓好行管办工作人员反腐倡廉教育,强化宗旨意识和法纪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治国理政第二卷体会篇9

  连日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编辑出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在我市党员干部中引起热烈反响,兴起学习热潮。大家一致表示,通过学习,更加坚定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决心,一定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学在深处、谋在新处、干在实处,推动我市各项社会事业实现新进步,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该书出版以来,我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广大党员干部通过集中学习、开展讨论、组织宣讲等多种形式认真学习,大家纷纷表示,在治国理政新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集中展示了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也为实践工作指明了方向。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深刻感受到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应对新形势、新变化、新挑战指明了方向。”市委政法委干部余保成表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全面系统回答了当下中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书中“中国梦”的部分,让国人看到新一届中国政治核心发展难题、实现美好蓝图的战略思考和清晰路径,让亿万百姓充满信心和希望。作为政法干部,要将这些内容与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有机结合,做到融会贯通,内化于心,做到真学、真懂、真用,最终达到学在深处、谋在新处、干在实处的效果。裕华区检察院干部王秀文表示,要脚踏实地学习、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牢固树立法治观念,确保每个案件从程序到实体的公正。积极推进检务公开,让检察权在阳光下运行,接受社会监督,维护法律尊严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法治中国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既是寻找解决中国问题答案的金钥匙,也是我们广大干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的指南针。学习这本书,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统筹谋划机构编制工作,完善工作机制,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的文章具有深厚的底蕴和广阔的视野,闪烁着从中华文化和世界文明中汲取思想精华的智慧。他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提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桥西区委宣传部干部王仲亮表示,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要立足宣传思想战线这一神圣岗位,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社会正能量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治国理政第二卷体会篇10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结晶。这部著作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最新成果,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的最新教材,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最新指南,是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新方案。因此,学习这部最新著作就要拿出学习新教材的韧劲,认真学、刻苦学,做到学以致用、积极践行。

  在学习跟进中提升学习效率

  学习跟进是在一定学习基础上的跟进和延续。要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第一卷、第二卷作为一个整体来学习,全面系统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和精髓。《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及时出版,主要针对党的十九大以来发展实践中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作出新的回答。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命题。只有了解这个时代的命题所在,才能针对性地给出对策。学习跟进是进行递进学习和提升学习效率的必然要求。学习跟进就是要紧跟最新形势发展,在学懂弄通上下功夫。

  学习跟进就要带着使命学,紧密结合最新学习内容,深刻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科学社会主义的时代价值,体现着党的政治意志、政治立场、政治方向,也体现着党中央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和伟大自我革命的强烈担当。学习跟进就要紧跟时代发展,磨炼政治意志、站稳政治立场、坚定政治方向,为积极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贡献力量。

  在认识跟进中提升思想认知水平

  认识跟进就是要进一步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是建设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确保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思想旗帜,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指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学习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进一步增进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认识和理解,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信赖。要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深悟透、入脑入心,系统掌握和善于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拨开迷雾、把准方向、寻找出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一体,学而不忘思,思而不忘学,才能求得此中真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要以常学常新的学习态度,不断深入挖掘其中的现实意义,把思想认识成果转化为应对风险挑战、推动事业发展的能力水平,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过程,是深刻感受我们党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过程,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过程。学习的过程,也是提升思想认知水平的过程,更是紧跟党中央最新要求和最新布局的过程。

  在行动跟进中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

  在学习跟进、认识跟进的基础上,要做到行动跟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科学的理论只有运用到实践当中才能得到检验和提升。深刻领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精神实质的最终目的是要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学以致用出实效。科学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的重要保障。《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所提供的方法论的指导是解决现实各种风险挑战的有力武器。面对复杂的各种工作局面,只有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才能更好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问题。在具体工作中,只有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才能更精准地进行工作前置安排,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风险成本。在全球化背景之下,如果能灵活运用这些思维能力,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就可以更好把握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更好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全党同志一定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紧密联系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紧密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实际,自觉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使各方面工作更符合客观规律、科学规律的要求,不断提高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能力。理论只有转化为现实行动才能拥有改造社会的力量,这就要求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坚定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把党的科学理论转化为万众一心推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学习跟进、认识跟进、行动跟进是符合认识实践规律的。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原原本本学、系统全面学、持续深入学,推动党的科学理论在不同实践领域中多出实践成果。坚持迎难而上、奋力拼搏精神,乘势而上书写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

治国理政第二卷体会篇11

  近日,我阅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习近平总书记在书中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集中展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念和治国方略,全面系统回答了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并形成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我认为,这本书可以说是一部开辟当代中国治国理政崭新局面,全面了解中国“新常态”的重要著作,是中国社会主义新时期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科学指南,为我们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供了比较系统的重要文献。我一边读一边思考,《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视野开阔,言简意赅,意境深远,读后难忘,受益颇深。品读此书,体会有一下三点:

  一、坚持运用习近平治国理政方略武装我们的头脑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提出的治国理论和执政方略,就是要求我们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治国理政就是要求我们要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神圣使命的历史担当。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的治国理政方略,有助于形成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的风尚,有助于培养我们的科学理论思维,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科学理论水平。

  二、坚持运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统一我们的思想

  当前,我国正处在各种社会矛盾的多发期和凸显期,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期;当前,我们党面临各种考验、危险与挑战;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坚持运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来统一我们的思想,这就要求我们坚持运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来凝聚共识,谋求发展,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这就要求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强化精神支柱,凝聚思想意志,形成强大精神力量。

  三、坚持运用习近平治国理政举措推动我们的工作

  在治国理政新的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改革发展、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路、新举措,描绘出了改革发展的新蓝图。《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以大量篇幅,全方位展现了从改革总思路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国防等具体改革思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总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蕴含了科学思维方式和求真务实精神,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智慧在实践中的灵活运用。这种科学思维方式和求真务实精神,自始至终贯穿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战略谋划之中。在实践中,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治国理政方略武装我们的头脑,坚持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统一我们的思想,坚持用习近平治国理政举措推动我们的工作,立足实际,敢于担当,努力工作,为进一步推动党的教育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治国理政第二卷体会篇12

  最近,以中外9种文字出版的《谈治国理政》畅销海内外。拿到这本散发着淡淡墨香的新书,广大党员群众积极学习,深刻领会,指导实践;海外政要及各国人士手不释卷,赞誉有加。德国前施密特为本书德文版作序,另一位德国前施罗德参加本书推介会。这本书为什么会引发如此反响呢?这是写给中国人的圆梦指南,也是写给外国人的国策宣示。

  在党的之后治国理政新的实践中,科学把握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的新需要、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出并形成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新举措,是治党治国治军的基本遵循,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政治宣言,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谈治国理政》正是两年来系列重要讲话的精选,集中展示了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为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供了权威系统的文献,强烈吸引着广大党员群众积极投入到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之中。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36年来,成就举世瞩目,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在从世界舞台边缘走向中央,整个世界不能不关注中国的未来走向,不能不关注新的领导集体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的新变化。《谈治国理政》正是向全世界宣示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科学理念和基本方略,昭示了中国未来的基本走向和对外基本方针,为各国读者开启了一扇观察中国深刻变革和感知中国梦想追求的窗口。正因为这样,《谈治国理政》的出版引起了国外政要和友人的极大兴趣和强烈反响。施密特称这本书使他受益匪浅,这样的书籍有助于外国读者客观、历史、多角度地观察中国,从而更好地了解中国,更全面地认识中国。施罗德则认为:这本书阐释了主席和中国领导人的立场,能帮助我们理解中国政治。书中提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的实现,一个开放、稳定和富裕的中国,符合欧洲利益。库恩基金会董事长罗伯特库恩博士赞扬《谈治国理政》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文件,其提出的国家治理不仅仅限于政治领域,而是囊括国家生活和民众、社会等全方位的执政方略,向全世界发出了清晰的政策宣示。

  中国在发展,世界也在发展,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方略也会继续丰富和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深化,《谈治国理政》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将会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在推动中国与世界和平发展的伟大进程中日益凸显出来。

治国理政第二卷体会篇13

  《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的文章,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文章指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是乡村振兴的总要求,要“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 着一年干,久久为功,积小胜为大成”。今年是决胜脱贫攻坚 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基层党员干部要充分调动一 切积极因素,全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宏伟目标。

  一、要大力整治人居环境,让民居越来越美,树立“生态宜居”典范

  乡村环境生态宜居是生活质量提升的标志。基层党员干部要通过扎实有效的宣传,让群众进一步明白,环境不好,疾病就会滋生,环境好了,疾病自然就少。要充分发动和带领群众, 大力整治房前屋后卫生,把角角落落的垃圾清理干净,把沟边河边的杂草树叶清除利索,在道路两旁房前屋后种上花草,让不随手丢垃圾、不随地吐痰成为共识和习惯。要通过整治,让所见之处都是整洁的,见不到随意丢弃的“白色垃圾”,要让民居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处处都很“养眼”。

  二、要大力倡导移风易俗,让民风越来越纯,推进“乡风 文明”进程

  在当前有些地方,各类酒席名目繁多,除去婚丧外,还有 升学酒、开业酒、满月酒、祝寿酒等,你请我得去,我请你得 来,吃酒席就得“随份子”,哪怕是借钱也得去捧场,不去就 没面子。其实,聚餐不仅不卫生,餐桌上的浪费也很严重。基 层干部党员要大力倡导“大事简办、小事不办”的新风尚,通 过反复的宣传教育,逐步转变群众的思想观念。要崇尚节俭和 新的生活方式,大力倡导婚丧事简办,小范围请客,推行旅游 结婚等新风,彻底杜绝操办酒席借机敛财的歪风,让民风越来 越纯正。

  三、要大力加强教育引导,让民情越来越真,形成“治理有效”格局

  当前在中国大部分农村,子女赡养老人、邻居纠纷处理、行为习惯养成等问题是主要民情。基层党员干部可广泛收集意见建议,结合当地习俗特点,制定或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有条件的地方可成立红白理事会,选出义务法律宣传员、纠纷调解员、民情通信员等,让广大群众充分参与到社区发展治理上来, 从规章制度和人力上补齐发展治理短板,共建共治共享。党员干部要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让群众看到共产党员的风采,感受到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更加坚定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

  四、要大力促进产业兴旺,让民企越来越强,夯实“生活 富裕”根基

  产业兴旺是实现生活富裕的必备条件。各地要在资金投入、 要素配置、公共服务、干部配备等方面采取有力举措,大力开展涉农产业项目的招引和建设,让农产品有效增加附加值,在发展本地产业经济的同时,实现农民的就近就业。要为涉农企业最大限度地提供政策优惠和扶持,让更多的民企易扎根、能生存、有发展、做得强。要通过发展产业,使农民在致富的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要通过不断缩小城乡差距,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治国理政第二卷体会篇14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理论武器和科学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典范,具有深厚的历史唯物主义底蕴。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蕴含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对于做好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团结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凝聚起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磅礴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在广泛凝聚共识上下功夫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思想教育和意识形态工作。毛泽东同志早在党的七大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就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强调“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处理好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在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强调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中强调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强调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中强调注重思想建党、坚定理想信念等,都体现了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原理的把握和运用。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民政协工作,多次提到思想引领、凝聚共识,特别是强调“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中心环节”“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十三届全国政协着力把凝聚共识工作做在人心上、落到实际处,教育引导广大政协委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全国政协系统集中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学习研讨活动,召开全国政协系统理论研讨会,在政治、思想、工作上取得积极成果。创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会等制度,完善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引领的学习制度体系;开展以自我教育为主旨的党外委员专题视察,建立政协党组成员同党外委员谈心谈话制度,创设委员讲堂和重大专项工作委员宣讲团,努力把凝聚共识融入履行职能全过程。我们要牢牢扭住中心环节,发挥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功能作用,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组织和引导广大政协委员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聚焦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履职尽责,切实推动人民政协成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

  深刻理解和把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在履职为民上下功夫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价值理念和政治立场贯穿于革命、建设和改革全过程。毛泽东同志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至上”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红线。比如,关于人民主体地位,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关于党的初心使命,强调“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关于发展协商民主,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我们能够实行和发展协商民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等等。

  人民政协作为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始终把履职为民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十三届全国政协连续三年把助力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工作重点,锚定“三区三州”等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问题,通过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双周协商座谈会等,接力建言、跟踪推进。在抗疫斗争中,全国政协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围绕防止疫情扩散、帮助困难群众做好疫情防控等议政建言。广大政协委员特别是医卫界委员身先士卒冲到抗击疫情第一线,全力以赴救助患者,诠释了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宗旨意识。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把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民生改善作为重要着力点,协助党和政府增进人民福祉,使广大群众真正感受到政协组织离自己很近、政协委员同自己很亲,切实做到人民政协为人民。

  深刻理解和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在提高建言资政质量上下功夫

  抓社会主要矛盾带动全面工作,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党重要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政治论断,反映了我国新的时代特点,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党领导人民共同奋斗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许多新要求,也对做好人民政协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十三届全国政协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着眼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开展协商议政,围绕推进乡村振兴、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完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白色污染防治等建真言、谋良策、出实招。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要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上,围绕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来谋划、来展开。要适应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的形势,进一步拓展协商内容、完善协商格局、规范协商程序,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为满足人民群众对民主等的更高要求作出贡献。

  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在坚持和完善人民政协制度上下功夫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它们的共同作用构成整个社会的矛盾运动。同时,物质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上层建筑也可以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完善上层建筑”;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所作的说明中强调:“新时代谋划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轴,深刻把握我国发展要求和时代潮流,把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深化各领域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十三届全国政协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政协工作会议部署,制定《全国政协重要工作制度建设任务落实方案》,提出包括加强党的领导、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等10个方面制度,目前已制定或修订包括强化政协委员责任担当的意见、加强和促进凝聚共识工作的意见、专门委员会通则等62项制度,正在制定全国政协协商工作规则、界别协商的办法等。我们要进一步对现有制度进行系统梳理、统筹规划,薄弱的就加强,不足的就改进,缺失的就制定,切实为做好新时代政协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深刻理解和把握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创新政协工作上下功夫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我们党历来重视实践,重视理论与实际统一、认识与实践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就是推动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的结果。通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人们深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始终坚持实践导向,既讲是什么、为什么,又讲怎么看、怎么办。比如,既阐明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社会革命的基本方略,又对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提出明确要求;既阐明了新发展理念,又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重大决策部署;既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出阐述,又对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作出政策指导,充分体现知行合一、实践第一的内在品格。

  实践既包括常规实践,也包括创新实践。创新实践作为更高层次的实践,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十三届全国政协坚持继承发展创新,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比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政协党的各项建设,建立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制度,建设参政议政人才库,开展重大战略性问题研究,开展委员读书活动等。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当今中国正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进行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创新。”做好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以改革创新精神抓好党中央对政协工作要求的贯彻落实,使政协工作更好跟上时代发展。重视理论创新,紧扣发挥好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等重大问题和关键环节,加强理论研究,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重视制度创新,及时总结经验,形成机制性安排,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进一步上升为制度规范。重视工作创新,围绕统一战线内部结构变化、信息化发展等,推进工作载体、手段和形式创新,使政协工作与时俱进、常做常新,进一步开创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新局面。

推荐访问:治国 第二卷 体会

本文标题:治国理政第二卷体会1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senjie2201.com/xindetihui/6227.html

版权声明:
1.世霆文库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治国理政第二卷体会14篇》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关于世霆文库网 | 在线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帮助 | 投诉与建议 | 人才招聘 |

Copyright © 2017-2024 世霆文库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沪ICP备170007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