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疫情防控 >

学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通风消毒制度.3篇

作者: | 发布时间:2022-10-08 20:10:03 | 浏览次数:

学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通风消毒制度.3篇学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通风消毒制度. 学校 疫情防控 通风 消毒及防护制度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安排部署,确保全校师生的生命健康安全,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通风消毒制度.3篇,供大家参考。

学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通风消毒制度.3篇

篇一:学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通风消毒制度.

 疫情防控

 通风

 消毒及防护制度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安排部署,确保全校师生的生命健康安全,为切实做好我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把传染病和流行性疾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通风制度 1、按照学校规定,教室、图书阅览室、报告厅等学习场所每天需要通风与换气二小时。

 2、学校门卫做好教室、食堂门窗开关通气工作,并负责做好记录。

 3、食堂、专用实验室、会议室等公共场所指定专人负责开窗通风工作,并做好记录。

 4、学校每天对教室、各专用教室等学习、生活场所开窗通风换气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并纳入对教师考核的内容。

 二、消毒制度 1、学校应根据需要配备消毒设备、84 消毒液等,配齐脸盆、水桶、抹布等工具。

 2、学校要定期和不定期加强教师、员工消毒知识、消毒器具使用与操作要点的培训,向学员宣传预防新冠病毒相关知识。

 3、发现一例疑似病人,第一时间让其回家隔离、治疗或直接送往医院。病人所在教室用 5%含氯消毒剂彻底对地面、桌面、门把手、

 以及手可以触摸的地方进行彻底消毒。

 三、隔离及防护制度 1、对患者(新冠病)所在班级和与患者接触过的学生要进行检疫。隔离和观察检疫期间学员不许串班 ,取消大型集会活动,检疫期满后方可解除隔离。

 2、对原因不明的高热、腹泻的学员和教师,在隔离室内等待医院来接。

 3、教师员工在家中发生传染病时,应及时报告学校领导,以便采取必要的隔离和防护措施。

 xxx 学校应急防控领导小组 2020 年 月 日

篇二:学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通风消毒制度.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通风消毒制度.

  为切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效防止疫情发生和扩散,保障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消毒技术规范》《疫源地消毒总则》等要求,结合中心实际,特制订本制度。

  一、通风类

  1、学校教室要保证每日至少通风 3 次,每次不少于 30 分钟。

  以自然开窗通风为主。在天气情况允许时尽量实行全日开窗;寒冷天气可在课前和课间休息期间开启教室和走廊的门窗换气。

  2、学校要严格教室(责任人为班主任)、办公室(责任人为教研组长)通风制度,并填写通风记录,通风记录内容要详细,包括日期、通风时间、执行人,带班领导每天至少巡查两次。

  3、加强教室、室外环境卫生的打扫和保洁,尤其是卫生死角的清理,消除病原的滋生地。

  二、消毒类

  1、消毒范围

  学校所有教室及功能室(地面、桌椅、门扶手等)、走廊、厕所以及手可以触摸的地方。尤其是学生经常接触的物品要进行全面彻底消毒。

  2、消毒方法和时间

  (1)教室、功能室消毒

  1.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应用范围:保健室、隔离室和观察室。

 在无人条件下开启,每次照射不少于 30 分钟,每天一次。灯管表面必须保持清洁,一般每 2 周用酒精棉球擦拭一次。

  2.中午和下午师生离校后,教室地面可用有效氯浓度为 250mg/L-500mg/L 的消毒剂拖拭,作用 30 分钟后再用清水拖拭干净;讲台、课桌椅、窗台、门窗把手、电话机、开关、洗手池、台面等高频接触的部位可用有效氯浓度为250mg/L-500mg/L 的消毒剂擦拭,作用 30 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每天两次。

  (2)卫生间消毒

  师生离校后,可用有效氯浓度为 250mg/L-500mg/L 的消毒剂擦拭门把手、水龙头、洗手台面等或将消毒液放入喷雾器中进行空间及表面喷雾至湿润,作用 30分钟后开窗通风,清水洗净。拖把、抹布等卫生洁具可用有效氯含量为 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作用 30 分钟后,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备用。每天两次。

  (3)手部消毒

  每次入校后,进班前,由副班主任为学生进行手部消毒(酒精类消毒试剂)。配备充足的洗手液,督促学生在如厕后、离校前等进行洗手。洗手时应采用流动水,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可根据实际情况配备含醇类快速手消毒液。

  三、应急消毒(新冠肺炎)

  学校发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或暴露病例时,患病学生应立即隔离,学校保健员立即上报属地疾控中心,在疾控部门指导下确定密切接触人员,并对相关环境实施消毒。

  (一)消毒人员应在疾控部门指导下做好个人卫生防护,消毒完成后及时清洁消毒双手。

  (二)根据疾控部门的指导确定消毒范围,对疑似病例和密接人员的文具、随身物品、排泄物、呕吐物(含口鼻分泌物、粪便、脓液、痂皮等)等进行随时消毒。

 消毒方法可参考如下:

  疑似病例和密接人员的生活用品和随身物品可采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1000mg/L 的消毒剂消毒。

  疑似病例的排泄物和呕吐物消毒:可用含固态过氧乙酸应急呕吐包覆盖包裹,或用干毛巾覆盖后喷洒有效氯浓度为 10000mg/L 的消毒剂至湿润。污物污染的台面和地面应及时消毒,可用有效氯浓度为 1000mg/L-2000mg/L 的消毒液擦拭或拖拭,消毒范围为呕吐物周围 2 米,作用 30 分钟。建议擦拭 2 遍。

  疑似病例所在班级座位及其前后三排座位用有效氯浓度为1000mg/L-2000mg/L 的消毒剂进行喷雾处理或 2-3 遍擦拭消毒。

  四、注意事项

  师生离校后,室内消毒时,应先关闭门窗,在密闭的环境内进行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以上,进行通风换气。学生进入室内,要先开窗通风20分钟。设有专人负责,并填写消毒记录,消毒记录内容要详细,包括日期、消毒时间、执行人。

  五、各场所消毒责任人

  1、一楼各教室、办公室、楼梯、走廊及卫生间、车子棚、及活

  动场所

  2、二楼各教室、办公室及楼 a 梯、走廊

  3、三楼各教室、办公室及楼梯、走廊

  4、四楼各教室、办公室及楼梯、走廊

  5、保健室及隔离室。

  ***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

  2020 年 5 月曰

  中小学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晨午检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共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上级其他相关文件的要求,为增强学校新冠肺炎预防与控制力度,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及时发现情况并及时处理,防止新冠肺炎的流行和发生,结合学校情况,制定我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晨午检制度。

  一、人员职责分工

  1、带班领导:负责总体协调指挥

  2、校门口安全值班员:负责教师的晨检和记录。

  3、校保健员:疫情监控,发现疑似症状者及时报告带班领导和教体局,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4、班主任:校门口体温监测执行人,检测学生体温,同时关注学生的其他方面的健康状态,并进行学生健康信息记录。

  5、副班主任:入班后体温监测执行人,检测学生体温,同时关注学生的其他方面的健康状态,对缺勤的学生进行追踪,调查了解学生缺勤原因、所患何种疾病或症状等信息,配合班主任进行学生健康登记。

  6、其他老师:按当天安全值班安排及时到位,指导学生按固定路线进班。

  二、晨午检主要内容

  测量体温,观察学生的精神状态、询问学生健康状况、登记因病缺勤情况。

  班主任(任课老师)应通过观察、询问等手段,重点检查学生中有无发热、咳嗽、乏力、感冒等症状发生:调查了解学生缺勤原因、所患何种疾病或症状等信息。晨午检中发现学生有发热、咳嗽、乏力、感冒等症状或其他异常时,应及时告知学校疫情报告人(稼晓萍),并做好记录。

  三、晨、午检报告、操作流程及细则

  1.带班领导到校,自检体温井记录。

 2.保健员和校门口安全值班人员到校,由带班领导检测并记录。

  3.正副班主任及校内值班老师和其它老师到校,由校门口安全值班员检测并记录。

  4.校门口值班人员做好晨午检准备(口罩、手套、保健员的防护服,体温仪、记录表等)

  5.学生按年级错峰到校,在校门外间隔 1.5 米排队检测,每班排一列,校门口两侧各三列(多余一列位置为应急通道,为学生迟到或其它特殊情况使用),由班主任执行晨检。学生自带一个记有当天身体状况的健康卡片(家长签字,确保离家时身体正常),如果检测情况和卡片相符,且情况正常,则放行。

  6.晨检合格者入校,发现体温异常或有咳嗽等症状者,由保健员(着防护服)将其带离至校外临时隔离区,并上报带班领导和教体局,做好情况记录,同时通知家长到校,带学生到医院进行身体健康检查,排除新冠肺炎可能性后,再到校上学。在此过程中,校门口值班人员要对该学生经过之处及时进行跟进消毒。

  7.入校的学生按指定路线进班,入班前由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手部消毒处理,进班后,副班主任于第一节课前对学生进行第二次检测。发现有可疑症状者,及时通知保健员将其带至隔离室(要走指定通道),同时做好记录,并维持班级学生秩序。保健员要及时向带班领导汇报情况,并记录相关信息,带班领导及时安排消毒人员跟进消毒。

  8.

  ***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

  2020 年 5 月日

篇三:学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通风消毒制度.

1 页 共 6 页 学校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通风消毒制度 (范本)

 为切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效防止疫情发生和扩散,保障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消毒技术规范》《疫源地消毒总则》等要求,结合中心实际,特制订本制度。

 一、 通风类

 1、学校教室要保证每日至少通风 3 次,每次不少于 30 分钟。以自然开窗通风为主。在天气情况允许时尽量实行全日开窗;寒冷天气可在课前和课间休息期间开启教室和走廊的门窗换气。

 2、学校要严格教室(责任人为班主任)、办公室(责任人为教研组长)通风制度,并填写通风记录,通风记录内容要详细,包括日期、通风时间、执行人,带班领导每天至少巡查两次。

 3、加强教室、室外环境卫生的打扫和保洁,尤其是卫生死角的清理,消除病原的滋生地。

 二、消毒类 1、消毒范围 学校所有教室及功能室(地面、桌椅、门扶手等)、走廊、厕所以及手可以触摸的地方。尤其是学生经常接触的物品要进行全面彻底消毒。

 2、消毒方法和时间 (1)教室、功能室消毒

  第 2 页 共 6 页 1.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应用范围:保健室、隔离室和观察室。

 在无人条件下开启,每次照射不少于 30 分钟,每天一次。灯管表面必须保持清洁,一般每 2 周用酒精棉球擦拭一次。

 2.中午和下午师生离校后,教室地面可用有效氯浓度为250mg/L-500 mg/L的消毒剂拖拭,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拖拭干净;讲台、课桌椅、窗台、门窗把手、电话机、开关、洗手池、台面等高频接触的部位可用有效氯浓度为 250 mg/L -500 mg/L 的消毒剂擦拭,作用 30 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每天两次。

 (2)卫生间消毒 师生离校后,可用有效氯浓度为 250 mg/L-500 mg/L 的消毒剂擦拭门把手、水龙头、洗手台面等或将消毒液放入喷雾器中进行空间及表面喷雾至湿润,作用 30 分钟后开窗通风,清水洗净。拖把、抹布等卫生洁具可用有效氯含量为 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作用30 分钟后,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备用。每天两次。

 (3)手部消毒 每次入校后,进班前,由副班主任为学生进行手部消毒(酒精类消毒试剂)。配备充足的洗手液,督促学生在如厕后、离校前等进行洗手。洗手时应采用流动水,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可根据实际情况配备含醇类快速手消毒液。

 三、应急消毒(新冠肺炎)

 学校发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或暴露病例时,患病学生应立即隔离,学校保健员立即上报属地疾控中心,在疾控部门指导下确定密切接触人员,并对相关环境实施消毒。

 (一)消毒人员应在疾控部门指导下做好个人卫生防护,消毒完

  第 3 页 共 6 页 成后及时清洁消毒双手。

 (二)根据疾控部门的指导确定消毒范围,对疑似病例和密接人员的文具、随身物品、 排泄物、呕吐物(含口鼻分泌物、粪便、脓液、痂皮等)等进行随时消毒。消毒方法可参考如下:

 疑似病例和密接人员的生活用品和随身物品可采用有效氯浓度为 500 mg/L - 1000 mg/L 的消毒剂消毒。

 疑似病例的排泄物和呕吐物消毒:可用含固态过氧乙酸应 急呕吐包覆盖包裹,或用干毛巾覆盖后喷洒有效氯浓度为 10000mg/L 的消毒剂至湿润。污物污染的台面和地面应及时消毒,可用有效氯浓度为 1000 mg/L-2000 mg/L 的消毒液擦拭或拖拭,消毒范围为呕吐物周围 2 米,作用 30 分钟。建议擦拭 2 遍。

 疑似病例所在班级座位及其前后三排座位用有效氯浓度为1000mg/L-2000mg/L 的消毒剂进行喷雾处理或 2 - 3 遍擦拭消毒。

 四、注意事项 师生离校后,室内消毒时,应先关闭门窗,在密闭的环境内进行消毒,作用时间 30 分钟以上,进行通风换气。学生进入室内,要先开窗通风 20 分钟。设有专人负责,并填写消毒记录,消毒记录内容要详细,包括日期、消毒时间、执行人。

 五、各场所消毒责任人 1、一楼各教室、办公室、楼梯、走廊及卫生间、车子棚、及活动场所 2、二楼各教室、办公室及楼 a 梯、走廊 3、三楼各教室、办公室及楼梯、走廊 4、四楼各教室、办公室及楼梯、走廊

  第 4 页 共 6 页 5、保健室及隔离室。

 XXX 学校 疫情防控领导小组 2020 年 5 月 日

  中小学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晨午检制度(范本)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共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上级其他相关文件的要求,为增强学校新冠肺炎预防与控制力度,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及时发现情况并及时处理,防止新冠肺炎的流行和发生,结合学校情况,制定我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晨午检制度。

 一、人员职责 分工

 1、带班领导:负责总体协调指挥 2、校门口安全值班员:负责教师的晨检和记录。

 3、校保健员:疫情监控,发现疑似症状者及时报告带班领导和教体局,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4、班主任:校门口体温监测执行人,检测学生体温,同时关注学生的其他方面的健康状态,并进行学生健康信息记录。

 5、副班主任:入班后体温监测执行人,检测学生体温,同时关注学生的其他方面的健康状态,对缺勤的学生进行追踪,调查了解学生缺勤原因、所患何种疾病或症状等信息,配合班主任进行学生健康登记。

 6、其他老师:按当天安全值班安排及时到位,指导学生按固定路线进班。

 二、晨午检 主要内容

 测量体温,观察学生的精神状态、询问学生健康状况、登记因病缺勤情况。班主任(任课老师)应通过观察、询问等手段,重点检查学生中有无发热、咳嗽、

  第 5 页 共 6 页 乏力、感冒等症状发生;调查了解学生缺勤原因、所患何种疾病或症状等信息。晨午检中发现学生有发热、咳嗽、乏力、感冒等症状或其他异常时,应及时告知学校疫情报告人(穰晓萍),并做好记录。

 三、晨、午检报告、操作流程及细则

 1.带班领导到校,自检体温并记录。

 2.保健员和校门口安全值班人员到校,由带班领导检测并记录。

 3.正副班主任及校内值班老师和其它老师到校,由校门口安全值班员检测并记录。

 4.校门口值班人员做好晨午检准备(口罩、手套、保健员的防护服,体温仪、记录表等)

 5.学生按年级错峰到校,在校门外间隔 1.5 米排队检测,每班排一列,校门口两侧各三列(多余一列位置为应急通道,为学生迟到或其它特殊情况使用),由班主任执行晨检。学生自带一个记有当天身体状况的健康卡片(家长签字,确保离家时身体正常),如果检测情况和卡片相符,且情况正常,则放行。

 6.晨检合格者入校,发现体温异常或有咳嗽等症状者,由保健员(着防护服)将其带离至校外临时隔离区,并上报带班领导和教体局,做好情况记录,同时通知家长到校,带学生到医院进行身体健康检查,排除新冠肺炎可能性后,再到校上学。在此过程中,校门口值班人员要对该学生经过之处及时进行跟进消毒。

 7.入校的学生按指定路线进班,入班前由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手部消毒处理,进班后,副班主任于第一节课前对学生进行第二次检测。发现有可疑症状者,及时通知保健员将其带至隔离室 (要走指定通道),同时做好记录,并维持班级学生秩序。保健员要及时向带班领导汇报情况,并记录相关信息,带班领导及时安排消毒人员跟进消毒。

 8.发现有缺勤的学生时,必须及时追踪到位,确切了解学生及其家人的现状,详细询问家中有无成员发热,是否有疫情接触,并将其记录在案。遇可疑情况,及时报告保健员及带班领导。

  第 6 页 共 6 页 X XXX 学校

 疫情防控领导小组

 0 2020 年 年 5 5 月

 日

推荐访问:学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通风消毒制度 肺炎 疫情 通风

本文标题:学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通风消毒制度.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senjie2201.com/yiqingfangkong/28563.html

版权声明:
1.世霆文库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学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通风消毒制度.3篇》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关于世霆文库网 | 在线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帮助 | 投诉与建议 | 人才招聘 |

Copyright © 2017-2024 世霆文库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沪ICP备170007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