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策划方案 >

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方案7篇

作者: | 发布时间:2022-08-19 08:35:02 | 浏览次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方案7篇,供大家参考。

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方案7篇

篇一: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方案

22 年全省乡村建设行动“千村示范”创建工作方案参考范文

 根据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2022 年全省乡村建设行动工作方案》(xxx〔2022〕x 号),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 xxx 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成功经验,坚持“巩固一批、创建一批、提升一批”总体思路,滚动打造宜居宜业美丽乡村示范村,以示范创建带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升乡村发展能力、提升乡村建设成效、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加快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二)基本原则。

 ——坚持规划先行,统筹推进。以村庄分类布局成果为基础,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统筹谋划、综合设计、因地制宜推进示范创建村村庄规划编制全覆盖,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坚决避免短期行为。

 ——坚持长远发展,宜居宜业。既考虑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更注重方便就业。以跨界、迭代、互渗的新理念,推进一二三产融

 合,把一产和二产融合起来,发展好农产品加工业;把一产、二产和三产融合起来,发展好现代农业服务业;把一产和三产融合起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最大限度推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逐步实现生活富裕。

 ——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强化市县党委和政府主体责任,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构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集体和农民等多方共建共管共享格局。注重彰显农民主体,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建设、从改善环境到培植产业,广泛发动引导组织农民参与,赋予农民主动权,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

 ——坚持日常管护,长效管理。按照“合理区划、网格管理、定人定责、层层督导”原则,落细网格化管理模式,健全完善卫生日常保洁、垃圾清运、检查评比等制度机制,落实专职保洁队伍和专项经费,推动示范创建工作精细化、常态化、长效化。

 ——坚持多措并举,改善观念。围绕建设善治乡村,不断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通过村规民约、群众评议、老党员老干部监督等方式,引导农民群众转变生活观念、改进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三)工作目标。2022 年继续坚持“九有六无”创建标准,着力打造宜居宜业美丽乡村示范村 XXXX 个以上,其中重点边境村XXX 个、脱贫村 XXX 个。

 二、工作任务 (一)巩固 XXXX 年示范创建成果。

 X.建立省市县三级验收机制。对照“九有六无”标准,各地要在省级“千村示范”创建抽查验收前,视疫情防控形势适时组织一次自查核查“回头看”,县级自查全覆盖,市级复验比例不低于XX%。省级计划在 2022 年 X 月底,按照 XX%的比例进行抽查验收,达不到标准的一律不予通过并在全省通报。

 X.建立常态化督导暗访机制。对 XXXX 年度创建的示范村,采取暗访、回访等方式加强“事后”监管,县级注重日常巡检,对发现的问题,即查即改;市级采取成立工作专班、组织县(市、区)交叉互检等方式,不定期对“千村示范”创建成果进行检查;省级将从 2022 年开始,对以往年度创建村不定期进行督导暗访,发现重大问题或明显反弹的,给予摘牌处理并在全省通报。

 X.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做到“四有”:有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基础设施、公共环境等管护制度;有队伍,建立相对固定且与工作量相匹配的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机制;有投入,县级建有常态化投入保障机制;有监督,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群体及社会志愿力量作用,监督并维护巩固创建成果。

 (二)滚动实施 2022 年示范创建工作。

 X.突出村庄规划。探索以乡镇、重要片区为单元的村庄规划编制模式,因地制宜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杜绝短期创建行为,实现创建村规划编制全覆盖,并将报批后的村庄规划数据成果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

 X.突出整体布局。继续坚持以省会城市、市县城区周边及重点镇为中心,以国省干线公路、人口密度大、经济发展活跃等区域为辐射,对接“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以点串线、连线成片打造引领示范带、示范片区,注重凸显连点成线创建效果。

 X.突出农民主体。紧紧围绕激发农民参与示范创建内生动力,在创建村全覆盖开展“干净人家”评选活动,全覆盖建立“道德银行”“爱心超市”,全覆盖建立“十户一组”网格化管理机制,全覆盖发挥农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和科技小院载体作用,着力突出农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农民自觉参与示范创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持续集聚示范创建合力。

 X.开展“示范创建+”活动。集聚发展改革、司法行政、卫生健康、住房城乡建设、科技、水利、生态环保、林业草原、畜牧、农科院等省直有关部门合力,在“千村示范”创建村中打造一批具有单项或多项行业领域重点工作引领的示范村。各级乡村振兴部门要加强同妇联、团委、工会、科协等群团组织以及志愿帮扶等社会力量的沟通协调,有效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让更多资源向创建村集聚,不断提升创建工作社会参与度。

 X.做好示范创建结合文章。充分结合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乡村旅游重点村、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宜居农房改造试点村等试点建设行动,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推进共同创建;注重将“千村示范”创建与乡村建设行动、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行

 动、“十大产业集群”发展和“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等有机结合,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将创建村打造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承载地。

 三、保障措施 (一)压实各方责任。进一步健全完善推进示范创建领导机制和工作体系,不断压实市县主体责任,确保“千村示范”创建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中省直各有关部门要结合职责倾斜支持示范创建工作,强化与同级乡村振兴部门的联合互动,共同开展好“示范创建+”活动,努力将示范创建打造成为部门重点行业工作的载体、平台和抓手,形成各具特色的样板和典型,引领带动乡村建设行动深入推进。

 (二)加大投入力度。各地要进一步建立完善财政投入、统筹整合、政策扶持、社会参与的“千村示范”创建投入机制,切实强化创建资金保障。按照中央和省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规定要求,用足用好衔接资金中安排的 XX 亿元示范村补助资金,撬动用好用活地方财政资金、政府债券资金、部门帮扶资金、金融贷款和社会资本,加大对重点边境村发展建设投入,力争将其建设成乡村振兴的示范村;并引导带动重点投向农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重大民生工程,重点支持集中连片、园区和全链条产业发展。以县级为平台,按照“统筹安排、集中投入、专款专用、形成合力”的原则,继续整合农业农村、乡村振兴、交通运输、农村水利、农村电力、

 医疗卫生等各类涉农项目资金向创建示范村倾斜,省直相关部门要协同发力、优先支持,合力推进示范创建工作。

 (三)落细推进举措。要高效运用“五化”工作法统筹推进落实,各市县要围绕职责构建、政策制定、进度安排、督促检查等重点工作任务,制定具体落实方案,建立创建村短板弱项、一户一策等任务清单,制作流程图、作战图,编制创建标准手册和创建及验收标准指南,制作村级创建推进模板和到户创建推进模板,明晰重点任务、细化责任分工、狠抓举措落细落地落实。

 (四)强化宣传引导。在省乡村振兴微信公众号开设“千村示范”创建专栏,各地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介载体广泛宣传创建工作,突出示范引领,重点对探索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典型案例、经验做法,多渠道、广视角进行宣传推介,营造比学赶超的生动局面和全社会关注参与的浓厚氛围。灵活采用现场会、推进会、培训会、观摩会等各种形式,充分展示创建工作成效,不断提升各级干部推动“千村示范”创建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篇二: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方案

村乡村振兴引领美丽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 xxx 精神和 xx 县乡村振兴战略总体部署,按照县委、县政府、xx 乡党委、政府致力打造 xx 村为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工作部署,现结合 xx 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体现。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兴旺为重点,以生态宜居为关键,以乡风文明为保障,以治理有效为基础,以生活富裕为根本,突出特色产业发展。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着力提升内生发展动力,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

  二、基本原则

  (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 xx 资源禀赋、历史文化和基础条件,科学制定示范村目标任务,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

  (二)科学规划、有序推进。围绕重点、难点,通过发展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环境、提升群众生活质量、最终带动整体提升。同时应进一步加强规

 划引导,合理安排建设任务和建设时序,杜绝出现“形象”、“面子”工程。

  (三)村民主体、激发动力。示范工作要尊重村情民意,保障村民参与权、监督权,发挥村规民约作用,提升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美丽村庄建设事业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

  (四)落实责任、形成合力。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应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凝聚合力,建立高效有力的工作推进机制。

  三、拟建示范村基本情况

  xx 村,寓意“边缘的村庄”,海拔 xx 米,位于 xx 县城西北方,距县城 xx 公里,距乡政府 xx 公里,全村幅员面积xx 平方公里,属 xx 流域,地处 xx 干热河谷,属半农半牧村,全村共有 xx 户,xx 人,人均寿命约 xx 岁。

  全村总耕地面积 xx 亩,草场面积 xx 亩,林地面积 xx亩,主产青稞、玉米、小麦,牧养牦牛、黄牛;主要经济林下作物有葡萄、苹果、梨、杏、桃、石榴、和橘子等水果,辅以核桃、花椒等种类;有盘羊、狐狸、狼等自然野生动物。

  四、基本目标

  围绕“乡村振兴+生态旅游+基础建设+致富增收”自然与人文相互交融的特色美丽示范村为目标,以“美丽村庄、生态家园”为出发点,以“和谐稳定、共同富裕”为落脚点,

 多层次、全方位、各产业全方面发展;打造旅游、休闲、生态、娱乐、民族特色于一体的美丽示范村。

  五、建设内容

  (一)旅游示范村入口场景化打造

  在国道 xx 线 xx 乡入口打造美丽 xx 示范村特色旅游宣传牌(墙),并将宣传挖掘、塑造沿线景点一路指引至乡村。

  (二)旅游景区步道(环线)建设

  从 xx 村西南处入口,经 xx、瓦洛、摩崖、日拉形成旅游环线,步道两侧进行绿化或设置栏杆扶手,摆放垃圾桶、在合适地设置公共卫生间、观景台。

  (三)农田灌溉水渠建设

  为进一步有效治理水土流失,保持环境,保障农牧民群众灌溉需要,促进农牧民群众增收不返贫,最大限度发挥部分农田、果树长期干旱,得不到灌溉问题,以及有效降低洪涝灾害,需建设农田灌溉水渠 4.7 公里。

  (四)特色民宿或特色酒店建设

  乡村旅游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旅行首选,兼顾民俗特点和乡村特色的民宿或酒店越来越受到城市游客的青睐,既能让游客体验到体验到当地的民族特色,也能使其体验返璞归真的乡土气息,又能享受现代化的服务与设施,更能促进我村经济收入,群众增收,解决更多的就业岗位,辐射带动系

 列产业发展;如果发展的好,同时还可以作为村集体经济或集团产业进行发展。

  (五)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

  1.公共活动场所建设。公共活动场所既响应乡村振兴号召,又可以丰富农牧民群众生活娱乐,更是村庄重要节点集体活动必不可少的场地。同时可以在场所附近安置些健身器材,可以健身、锻炼,配置小卖部、摆放些民族手工艺品或特色产品,还可以增收。

  2.公园建设。公园建设既可以提高村庄环境质量、美化环境,又可以提升农牧民群众生活质量,也是村庄发展进步的亮点。公园内应设置喝茶、休闲、健身器材、小卖部、公共厕所、垃圾桶等基础设施设备,使之真正成为群众亲近的休闲场所。

  3.停车场及配套设施建设。拟在宾果、瓦洛建停车场,用于 xx 村民自家车辆及旅游外来车辆的停放。停车场应配备自动收费系统,所收费用除日常维护外,按比列缴纳村集体,带动群众增收,促进 xx 经济发展。

  (六)人居环境改造建设

  为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生态宜居这一突破口,结合 xx 地理、气候优势(天气炎热),加之我村全为旱厕,环境需进一步改善,同时为提高农牧民群众生活条件,建议将愿意改造的农户进行卫生间浴室、厕所、给排水、化粪池建设。

 (七)技能培训

  根据示范村建设实际需求,围绕增收致富,提高自身劳动技能,着重在民族特色产业、手工业、民宿或酒店管理、服务、运输等方面为 xx 发展培训所需人才。

  六、示范村建设优势

  (一)区位优势。xx 村位于乡政府 3.5 公里处,通水泥路,距离国道 318 线仅 27 公里,距县城 90 公里;海拔 2680米,现有 xx 民居、石摩、古民宅等旅游景点;气候宜人,风景优美,是休闲、旅游、度假首选地。

  (二)政策优势。由于 xx 村目前还未进行开发,正值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布局,人居环境改造、生态文明、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可塑性。

  (三)旅游、生态优势。我村目前无任何轻、重工业产业,属原生态、无污染地区,风景秀丽、水果丰富,民风淳朴,是发展打造水果之村、休闲、旅游、度假的圣地,辐射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存在巨大潜力。

  (四)交通优势。根据国家“十四五”交通发展规划”,拟定于“十四五”期间建设 xx 至中林卡乡公路或 xx 至八宿林卡乡公路,将投资几亿资金,项目建设期,将会为我村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同时为 xx 交通发展提供了便利,为村庄今后旅游发展提供保障。

  七、投资估算

 该项目计划投资万元,全部申请乡村振兴美丽村庄建设专项资金,不足部分将继续努力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资金,或按项目轻重缓急逐步实施。

篇三: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方案

乡**村库区后扶项目反哺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力推动党建工作引领民生保障,以库区后扶项目为支撑,持续保障**村更高水平的改善民生,现结合**村实际,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精神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发展经济为中心,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不断加强新时期党支部建设、村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着力在民生保障领域持续发力,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进程,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建引领建设民生保障示范村。

 二、创建目标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坚强堡垒作用,教育引导全村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依托**村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天然优质草场资源优势,加大特色产

 业培育力度,大力发展特色养殖,推动养殖业精细化、规模化、特色化发展,让农民充分享特色养殖的增值收益,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牢牢把握库区后扶建设项目有利契机,抓项目、夯基础,兜底线、办实事,大力提升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益,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推进乡村思想道德和公共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切实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着力打造生态型、高质量、人本化、有韧性、可持续高品质农村示范村典型。

 三、基本情况

  四、主要 任务

 (一)从严管党治党,为全村振兴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持续巩固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四抓两整治”行动成果,提升党组织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全面加强党组织建设。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党性修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谈心谈话等制度,不断丰富“主题党日”活动,推动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化、常态化。全面发展村集体经济。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有效利用现有资源,结合农副产品加工厂项目,不断挖掘特色农产品优势,针对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开展招商,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增加村集体经济效益。

 (二)坚持党建引领,助推产业升级富民增收。科学规划产

 业布局,改造升级产业模式,探索产业发展新形式、新路子,积极促进三产深度融合,为全村振兴发展提供重力加速度。一是大力培植主导产业。持续巩固传统种植业,积极引导农户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方式流转承包地,推动连片耕种,年内种植食葵和粮食作物各 2000 亩。二是大力发展设施畜牧业。完成种草面积 2800 亩,新建圈舍 70 座,羊存栏 3 万只,牛存栏 400 头,创建**村一组肉羊养殖专业组,养殖收入占农民可支配收入的 35%以上。三是壮大劳务产业。积极对接县包抓联系单位社保局,结合**村现有劳动力实际,举办电焊、泥瓦匠、餐饮等热门劳务技能培训班,有效拓宽就业渠道;及时向农户发布劳务信息,鼓励农户利用农闲时间务工增收,累计输转劳动力500 人,创收 1000 万元,进一步提高全乡劳动力的自我发展能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效。

 (三)坚持项目带动,夯实发展基础改善民生。坚持把夯实基础作为最大的民心工程,持续改善村民生活、生产条件,为全村振兴发展提供基础保障。一是健全公共设施。对全村所有场地排摸清查,“留足农用场,清出活动地”,在广场、村组主干道增加太阳能照明灯盏 20 盏。二是便捷生活设施。做好供水管线维护,保障日常供水量。全面实施小组道路硬化工程,完成一组、二组新点街面硬化 1 公里。至明年,完成电炕改造 100 个,改造卫生厕所 100 个;全面推进“平安布隆吉”建设,为全乡 890 余户群众安装漏电保护器,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三是

 完善生产设施。加强土地管理,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占用基本农田、耕地行为。完成生产道路铺设 3 公里,方便农户运送农耕生产资料和农作物;完成渠道建设 11.5 公里和蒲洋泉坝、老坝加固维修,完成一、二组土里整改工作。

 (四)加强生态建设,全面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坚持把村净、树绿、天蓝、水清作为美丽潘家庄建设总目标,着力抓好垃圾治理、河道整治、村庄绿化、庭院林果等工作,为全村振兴发展提供绿色动力。全力开展全域无垃圾整治,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党员志愿者作用,发动全村群众完成三组环境卫生整治和一二三组新点后道路卫生整治工作。定期开展环境卫生巡查检查,巩固卫生整治成果,确保村内环境卫生整洁。坚持能绿尽绿、见缝插绿、逐路配绿的绿荫化思路,结合春季义务植树活动,统筹实施植树造林、道路绿化、庭院林果工程,完成防风林带建设 24.5公里,林草面积稳中有增,大力提升生态绿化水平。

 (五)培树文明新风,构建平安和谐新农村。坚持把人的发展作为最高目标,带领人民不断加强基层治理,为全村振兴发展提供最稳定的社会环境。一是强化典型引领。鼓励引导村民遵守村规民约,用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农村精神文明水平,带动全村破除陈规陋俗,倡导文明新风,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深入开展“最美家庭”“五好文明家庭”等创建评选活动,全年评树“最美家庭”“五好文明家庭”20 户,评选“好媳妇”、“好婆婆”各 10人,用先进典型引领乡风文明持续向好。三是推动移风易俗。健

 全完善村规民约,推进婚丧礼仪改革,坚持“三个倡导”,即:倡导婚事新办、反对大操大办;倡导厚养薄葬,简化丧葬仪式、缩小丧葬规模;倡导满月、乔迁、祝寿、庆生等喜事不办,推动形成文明节俭新风尚。四是完善文化载体。加强文化阵地建设,配备乡村舞台 1 座、文化墙 3 面、健身器材 30 套。丰富村民文化体育生活,举办文体娱乐比赛活动,让村民在享受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中,自觉抵制各种不良社会风气。五是强化基层治理。建立健全长效化管理和发展机制和村民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全面化解村民之间、家庭之间、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纠纷,建设平安潘家庄。

 (六)狠抓民生保障,持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坚持把民生保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惠民政策,保障村民生活所需,为全村振兴发展提供最广泛的群众支持。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把防止返贫致贫摆在突出位置,围绕收入水平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跟进落实好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逐步实现由全面巩固脱贫成果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全面落实保障政策。坚持严格审查、规范评选和“三榜公示”实现公平、公正、公开和动态管理下的低保、残疾人补贴的“应保尽保”、“应补尽补”。严格落实新型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政策,动员村民积极缴纳“两险”,配合报销医疗费用,确保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严格临时救助和大病救助申报程序,全面落实特困群众冬

 春生活补助,确保困难群众应报尽报、救助政策应享尽享。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把党建引领民生保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真正把责任扛在肩上、工作抓在手上。村级党组织要及时向乡党委汇报工作进展情况以便乡党委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有序推进各项工作。

 (二)明确工作职责,靠实工作责任。坚持乡党委牵头抓总、村党支部书记主动作为、村班子成员密切配合工作要求,明确工作职责,靠实工作责任,深入研究解决示范创建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全村党员干部要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确保创建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三)加强宣传引导,典型示范带动。捕捉和记录**村村容村貌的最新变化、建设工作的最新进展,利用“布隆吉尔”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新媒体平台,进一步宣传**村党建建设典型事例和感人事迹,引领**村保障民生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取得实效。

篇四: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方案

1 -

 2021 年 XX 镇创建乡村振兴示范镇实施方案

 为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深入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市、县委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部署,镇党委、政府确立了“乡村振兴示范镇”发展目标。为确保我镇乡村振兴战略按要求、分步骤、分阶段扎实推进,特制定创建“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通过培育典型、打造精品,发挥引领作用,推动全镇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二、发展目标 实现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民风振兴、基础设施振兴的目标。

 三、创建内容 (一)乡村产业 瞄准主导和特色两个方向,深入推进三产融合发展,做大、做强、做特旅游产业,到 2022 年实现每村拥有 X 个年产值超 XX 万元的示范产业。重点抓好两大工程。

 1、XXX 产业工程。按照“XXX”定位,借力XX 扶贫协作项目契机,扩面 XX 栽植到 XX 亩,推进 XX、XX、XX 融合发展,围绕 XX 亩XX,加快XX 示范园区建设和“XXX”规划落地。

 2、一村一品产业工程。因地制宜,新发展核桃 XX 亩、有机蔬菜XX 亩、黄羊养殖XX 只、分散养殖小畜禽XX 只(头)。

  - 2 -

 (二)宜居乡镇 1、加强农村生态系统修复。合理实施休耕、禁养、限养、禁伐、禁采,将所有天然林、生态公益林纳入山林保护范围。落实镇村两级农村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机制,加强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全面推进农村绿色生产,重点做好“五减量”,即推动农药化肥减量、添加剂减量、生活污水减量、废弃物排放减量、农业用水减量。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推进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残破农膜、农业投入品包装等农业废弃物多样化高效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XX%、秸秆综合利用率达XX%。

 2、坚决落实环境保护行动。强化“十个严禁”要求,突出抓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畜禽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建立完善覆盖到村的河长组织体系,巩固提升水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3、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完成农村旱厕改造任务。全面开展农村垃圾简易填埋场、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暂存点)集中治理,重点整治垃圾不分类、垃圾焚烧、建筑垃圾乱倒等现象。创新农民建房用地政策,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农民集中居住示范点。加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

 (三)乡风文明 1、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充分发挥党员干部、乡贤、农村能人的示范引领作用,选树一批道德模范,引导农民向

  - 3 -

 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建立道德激励约束机制,引导村民移风易俗,运用典型案例、身边故事,发挥红白理事会和村规民约的积极作用,整顿大操大办、人情攀比、买码赌博、办酒泛滥、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严厉打击农村聚众赌博、网络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深入推进星级文明户、文明村创建。

 2、弘扬优秀乡村传统文化。加强红色文化遗产保护,注重保护保留乡村风貌,避免大拆大建,保护好传统村落、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等历史文化遗产,推动优秀本土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深入挖掘传统手工技艺、民俗、民间音乐、生活习俗舞蹈等非物质文化艺术资源,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

 3、繁荣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发挥好村级文化室阵地和窗口作用。组建腰鼓队,秧歌队,文艺演唱队,广场舞表演队,乡村乐队等,通过重大节日同台共计不断提升文艺素养和精神生活。巩固提升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建设水平,实施送文化进村行动,持续开展经典剧目惠民演出、送戏下乡、“三下乡”等活动,不断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精神文明需求。

 (四)基层治理 1、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以政治建设为统揽,以“党建+”为引领,大力实施“组织力提升工程”,全力围绕镇党委、政府提出的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环境保护、项目建设、集体经济发展、乡村治理创新等工作中的政治优

  - 4 -

 势和组织优势,为乡村振兴筑牢基础;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实行“四议两公开”民主决策机制;精心选育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鼓励和支持党员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社,发展特色产业,实现每个村都有X名以上党员致富带头人,每个有帮带能力的党员至少结对帮扶 X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培养选树先进基层党组织,加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整顿转化。从严治理农村基层“微腐败”,构建反腐倡廉“微机制”。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全面规范村级权力运行。完善村务财务公开制度,进一步加强村务公开及民主管理,健全农民群众参与监督机制。强化村级财务监督管理,定期组织村级财务审计。大力整治蝇贪、蚁腐,建立“小官大贪”“雁过拔毛”整治常态化工作机制,坚决查处惠农补贴、扶贫资金、集体资产管理、土地征收等领域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2、创新乡村社会治理机制。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强化支委会、村委会、村级自治组织建设。依托村民会议、村民代表大会、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等,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加强农村社区服务阵地建设,推行信息化服务,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培育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农村社会组织,积极发展农村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整合优化公共服务和行政审批职责,打造“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的综合服务平台。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大力推进政务服务事项“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

 3、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完善镇、村综治中心功能和运行机制,

  - 5 -

 推进“雪亮工程”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以及黄赌毒盗拐骗等违法犯罪。健全农村公共安全体系,加强警务、消防、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推进消防站建设,强化专职消防队培训演习,提升快速反应和灭火救援能力,进一步加强乡村食品安全工作,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试行农村聚餐集中管理模式,提高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4、提升乡村法治建设水平。健全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民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完善农村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做好农村矛盾纠纷常态化排查预警、多元化解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深入开展法治乡村创建活动,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干部群众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引导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表达诉求、解决纠纷、维护权益。

 (五)生活水平 1、全面巩固脱贫成果。继续实施驻村帮扶、结对帮扶、社会帮扶等扶贫帮扶机制,按照“应享尽享”的原则,对照贫困户脱贫标准,及时全面落实教育、健康、住房安全、兜底保障等扶贫政策。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切实解决因病、因教致贫等问题。

 2、实施农民增收行动。健全农村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服务技能业务培训,建立镇、村联动的农村就业服务平台,对吸纳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的企业实施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鼓励企业积极创建省、市级就业扶贫基地和精准就业扶贫爱心单位,

  - 6 -

 并参照省、市、县政策标准,给予奖励。

 3、加快农村水、电、气、网、物流建设。按照规划同步、建设同质、投入同量、管护同标的要求,全面提升水利设施、饮水工程、电力、燃气、网络、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进一步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确保农村居民用水方便、喝水放心。加快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实现所有自然村通动力电,确保农村生产生活供电足量、平稳、安全。加快农村燃气供应网络建设。提高互联网普及率,加快宽带互联网全覆盖,推进自然村光纤宽带网络和5G 网络全覆盖和镇、村(社区)重要公共区域无线网络全覆盖。

 4、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水平。推进居民健康“一卡通”的应用,实现信息互联互通。深入扎实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逐步实现每个家庭拥有 1 名合格家庭医生、每个居民拥有 1 份动态管理的电子健康档案和1 张服务功能完善的健康卡。

 5、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健全城乡各项社会保险转移接续政策。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加快推进异地就医互联网结算,做好农民重特大疾病救助工作。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农村养老体系,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保护及困境儿童保障体系,推进农村幸福院、农村留守儿童之家等建设。加强和改善农村残疾人服务。

 四、保障措施

  - 7 -

 (一)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党委书记、镇长为组长,分管农业领导为常务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定期工作调度和研究等会议制度。各村(社区)要落实工作机制,村(社区)书记要高度重视,明确责任,结合本村的特点和特色,抓好乡村振兴工作。

 (二)突出项目带动。以项目为抓手,各村(社区)要本着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原则,从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乡风文明、公共服务、乡村治理等方面入手,策划生成一批有规模、上档次的项目。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做到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切实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要将工作任务分解细化到具体单位,明确责任人,做到项目目标化、目标责任化,确保示范项目建设落到实处。

 (三)营造良好氛围。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卫生户”“平安家庭”“最美庭院”等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网络新媒体及乡村讲师团,大力宣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好政策、好措施,为推动乡村振兴凝聚正能量,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四)加强考核督导。建立镇级部门和村(社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绩考核制度,镇纪委要加强检查监督,确保乡村振兴规范有序实施。各村(社区)每半年要做好总结工作,向镇党委、政府报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展情况。

篇五: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方案

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街道、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共 xx 省委组织部中共 xx 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扎实开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工作的通知》,根据 xx 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市、示范镇(街)创建工作的有关通知要求,结合我街道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围绕 xx 市“七强”示范创建目标及主要任务,实施“七大”工程,深入开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街道、示范社区创建,实现“强村带组、整镇推进、整市提升”,力争通过三年持续努力,达到全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县标准;一半以上镇(街)和村(社区)达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镇(街)、示范村(社区)标准。

 二、创建目标

 聚焦 xx 市提出“政治引领力强、头雁牵引力强、组织覆盖力强、队伍战斗力强、人才支撑力强、发展驱动力强、基层保障力强”的“七强”目标,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街道、

 示范社区创建工作。

 。

 (一)政治引领力强。各基层党组织旗帜鲜明讲政治抓政治,通过政治引领、观念引领、政策引领、作风引领,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惠农政策进基层、进田间、进农户,凝聚全员推进乡村振兴的思想共识。

 (二)头雁牵引力强。推动街道、社区党组织书记当好“领头雁”,发挥好街道党工委乡村振兴“前沿作战部”作用,社区党组织乡村振兴战斗堡垒作用,牵引构建各部门协同、各层级联动的乡村振兴工作新格局。

 (三)组织覆盖力强。坚持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社区基层党组织领导地位巩固加强,社区基层组织体系织密建强,各类组织中党组织覆盖面不断扩大、覆盖质量不断提升,党组织建设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党的组织优势有效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动能。

 (四)队伍战斗力强。街道干部队伍数量充足、业务熟练、素质优良、精干高效;社区“两委”干部队伍政治过硬、思路清晰、敢于担当、善于管理、清正廉洁;社区基层党员年龄结构、文化结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合理优化,先锋模范作用突出,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成效明显。

 (五)人才支撑力强。将乡村人才振兴纳入党工委人才工作总体部署,健全一套乡村振兴人才统筹管理、培育引进、评价激励、服务保障的机制,建设一批乡村振兴人才工作阵地,打造一

 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支撑作用充分发挥。

 。

 (六)发展驱动力强。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美丽乡村数量稳步增加,乡风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乡村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目标逐步实现。

 (七)基层保障力强。对社区基层投入逐步加大,基层建设的政策保障、资金保障、人力保障有效落实,基层治理服务逐步实现规范化、便捷化、信息化,基层干部群众的实际困难得到有效解决。

 三、主要任务

 (一)实施政治引领“凝心铸魂”工程 1.。

 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深化“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建立健全领导干部领学带学督学机制,规范落实“三会一课”、第一议题、党员活动日、组织生活会等基本制度,做到重要理论专题学、重要精神及时学、重要内容定期学,坚持不懈用党的科学理论凝心聚魂,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凝聚强大思想动力。

 2.。

 深化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落实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任务清单,用好 xx 市党员教育示范基地“云展馆”、追寻 xx 红色征程等线上学习平台和街道本土红色资源。建立街道、社区两级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展台账,落实闭环管理。基层党组织每年组织 1 次党章专题学习交流,开展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活动。各社区党组织每年针对若干重点难点、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治理,将主题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动能。

 3. 丰富教育宣传载体。坚持用好“四个日子”党日活动制度及“百千万”教育培训体系,推动社区基层党组织深入群众进行宣传教育。注重创新“微党课”“微手册”“书记大讲坛”“方言讲堂”“网格学堂”“田间课堂”等具有本地特色,党员群众喜闻乐见、易知易懂的形式载体,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惠农政策进入千家万户,传达到每一位党员、群众,持续提振全街道党员群众奋战乡村振兴的精气神。

 (二)实施乡村振兴“头雁领航”工程 4. 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作用。严格落实街道、社区两级党组织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清单。充分发挥街道党工委的“前沿作战部”作用,每月至少专题研究 1 次乡村振兴工作,推动街道党工委书记全面落实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直接责任,当好“一线施工队长”。把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实绩作为街道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

 内容。

 5. 实施社区“头雁”整体提质行动。落实《xx 市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教育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和村(社区)“两委”干部人选资格县级联审制度,加强社区党组织书记县级党委组织部门备案管理、履职清单管理、底线管理。定期开展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专项表彰活动,建立街道领导班子成员结对“一肩挑”书记机制,积极探索从优秀社区后备干部中培养锻炼进入社区“两委”干部队伍,进一步拓展社区“头雁”的发展空间。

 6. 落实“三进一建”措施。健全街道、社区两级党员干部联系服务工作机制。配合 xx 市开展镇街书记“进基层大调研、进党校大培训、进擂台大比武、建机制促实效”活动。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擂台比武”活动,组织召开社区党组织书记工作交流会,压实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责任。

 (三)实施基层组织“固本强基”工程 7. 强化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巩固社区党组织书记“三个一肩挑”成果。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建立居民委员会、居务监督委员会、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共青团和妇联等社区各类组织定期向社区党组织报告制度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完善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居民自治组织和居务监督组织为基础,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其他经济社会组织为补充的社区组织体系,整合投向社区基层的各级各类型资金、资源、项目,以社区党组织为主渠道落实到位,汇聚乡村振兴强大合力。

 8. 织密社区基层三级党建网格。结合社区实际,以社区为一级网格,居民小组和经济合作社为二级网格,综合考虑历史传统、人口分布、群众生产生活习惯等因素,合理划分三级网格,健全“社区党组织—自治管理单元和经济组织党支部—党员联系户”三级组织架构。探索推广“包己带片联亲”模式,由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一级网格长,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居民小组长和离退休党员等骨干担任二级网格长,每名党员中心户就近包片联系一个子网格。推进党建网格和综治网格、应急网格、服务网格等有机融合建设综合网格,实现网格内各类资源力量清单化管理,服务需求项目化落实。

 9. 常态化整顿后进社区党组织。坚持每年常态化、递进式整顿软弱涣散社区党组织。实行动态管理、滚动整建,落实“四个一”举措,重点难点村由街道党工委书记、党群副书记或组织委员和社区党组织书记包村联系。完善整顿评估机制,对工作滞后、解决问题不力的社区党组织书记及时约谈提醒;对基层党建主体责任缺失、整顿工作搞形式走过场的,严肃追责问责。

 10. 规范社区基层组织建设。规范社区基层党组织设置,农村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组织接受所在社区党组织或街道党工委领导。推动条件成熟的居民小组、经济联社、经济合作社、农村社会组织等建立党支部,推行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小组规范化建设,逐步实现居民小组长和居民代表中党员比例不少于三分之一。完善强社区带居民小组工作机制,积极推行社区党组织班

 子成员兼任居民小组等组织党支部负责人,加强规范建设,健全发挥作用机制。

 11.。

 持续优化社区基层政治生态。聚焦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街道党工委每年至少研究部署一次居务监督工作,建立纪检监察力量下沉到社区、街道纪检监察组织与居务监督委员会联动协作等机制,推进村级巡察全覆盖。常态化开展社区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实现对社区“两委”成员监督监察全覆盖和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健全完善社区“两委”干部档案管理、资格联审、因私出国(境)审批制度,构建全链条闭环管理模式。街道每年对社区“两委”干部特别是社区党组织书记履职情况进行1 次综合分析,及时清理“四不”书记和受过刑事处罚、存在涉黑涉恶等问题的社区“两委”干部,保持队伍纯洁性和战斗力。

 (四)实施党员干部“建功乡村”工程 12. 提升社区干部队伍能力活力。精准科学选配熟悉基层党建、乡村产业、乡村建设、新型城镇化、生态环保、金融信贷、乡村治理等方面的人才进入社区“两委”干部队伍,更好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坚持实绩导向,注重在乡村振兴一线培养考察锻炼干部,健全社区干部关爱、激励、保障等机制。保持社区干部队伍相对稳定,推动现有空编缺员的社区在 1 年内补齐人员。

 13. 完善领导干部乡村振兴挂点制度。街道党工委书记带头挂点乡村振兴任务最重的社区,推动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包社联户,主动到乡村振兴一线了解掌握实情,推动乡村振兴各项任务落地

 落实,形成齐抓共管、执行有力的生动局面。

 14 .实施街道社区党员干部能力提升行动。加强街道党校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针对乡村振兴业务需求、知识短板开展“菜单式”“专题式”培训。每年至少组织 1 次农村党员全员轮训,时间不少于 32 学时,不断提升基层党员干部抓乡村振兴的能力素质。

 15 .用好用活驻街道驻社区帮扶资源力量。落实《关于做好xx市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管理工作的通知》有关要求,充分发挥驻街道帮街道扶社区工作队作用,切实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创新驻街道帮扶党建联建共建载体,推动与驻街道帮扶单位组织共建、责任共担、资源共享、难题共解、发展共促。

 16。

 .大力推动致富带头人互促互转。发展一批青年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党员,原则上每个社区每年至少发展 1 名党员;建立一套社区党员致富带头人档案,加强跟踪管理、重点培养;鼓励引导党员创办领办一批示范致富项目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协调有关方面给予项目、资金、技术、信息等支持;推动每个社区都有一批党员致富能手,每名党员致富能手至少结对帮带 1 户群众;结合“双招双引”行动,擦亮商会党建品牌,动员外出党员服务家乡发展或返乡创业。

 (五)实施人才队伍“智汇乡村”工程 17. 加强农村人才培育。开展“农技上门”活动,定期邀请专家人才到基层开展调研指导、专题培训。建立年度党员群众实

 用技能培训需求清单,依托街道党校、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主体,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等示范培训。持续推行实施“粤菜师傅”“xx 技工”“南粤家政”和“农村电商”“乡村工匠”“高素质农民”培育等工程。持续实施“村干部学历提升工程”,提升社区“两委”干部的学历水平和综合素养,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新型乡村人才。

 18.。

 大力推动人才下乡。建立科教文卫体等部门业务人才“下乡”机制,定期组织一线技术指导、咨询服务等活动。发挥干部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作用,开展“进家门、察实情、听民声”活动,为农村发展出谋划策。

 (六)实施重大任务“提档升级”工程 19.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强化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组织引领,发挥集体经济组织功能作用,组织党员、群众因地制宜确定主导产业和经营模式,探索发展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多形式盘活村集体资产资源,推进农村集体土地集约化利用,促进资源共享、抱团发展。深入推进扶持村级集体经济试点工作,试点社区要在 2 年内建成壮大集体经济试点项目并产生实际经济效益。力争到 2023 年基本消除薄弱村,推动市域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全部达到 10 万元以上。

 20. 实施红色村示范振兴行动。根据《xx 红色记忆 100》及《xx 市贯彻落实 xx 市“红色 100”示范工程工作方案》,挖掘本土革命史资料和遗址,在保护原有生态的前提下,扎实开展推动

 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乡村试点工作。坚持连片规划、连片建设、全域铺开,打造一条乡村振兴红色美丽示范带。探索以示范带为契机,开展基层党组织结对帮扶、联建共建活动。加大革命老区全面振兴发展的支持力度,擦亮全面振兴发展的鲜明底色。

 21.。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充分发挥 xx“中国塑料鞋之都”“中国月饼之乡”的品牌效应,大力发展有特色的塑料鞋业、食品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水产养殖业和非遗产业,推动产业兴旺。继续推进 xx、xx 等社区的特色文化村建设,让飘色艺术推陈出新,走出国门发扬光大。继续打造“节庆文化”,弘扬“年例文化”传统。继续完善社区体育、文化设施建设,不断挖掘足球文化、游泳文化,引导群众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提升居民的综合素质。

 22.。

 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充分发挥...

篇六: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方案

2022 年乡村振兴示范县、乡、村创建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市委农村工作、乡村振兴工作会议和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推动《xx 市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县、乡、村三年行动计划》扎实开展,进一步强化工作举措,突出重点地区示范引领、典型带动作用。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xx 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刻把握乡村振兴战略重要任务,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全面建设“xx”首府城市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科学选择,先行推进。选择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特色产业具有一定优势且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好的乡、村作为示范创建的样板,先行先试,重点打造。

 统筹谋划,一体推进。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各旗县区结合自身实际,规划先行,整合地区、部门、单位及社会资源,向示范县、示范乡、示范村倾斜。示范地区发挥市县财政引领作用,运用金融杠杆效应,引导、撬动社会资金集中投入到乡村振兴事业中。

  党建引领,农民主体。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发挥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尊重农民意愿,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主体作用。

 三、目标任务

 以 xx 县为重点创建县级示范,其他旗县区同步推进。每个旗县区打造 x 个示范样板乡镇,每个乡镇打造 1—2 个示范样板村。到 2022 年底,样板打造要取得明显成效,做到乡村振兴样板创建“有特色有创新、有规模有实效、有带动有增收、有改善有好评、有进步有文明”。样板地区做到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公共服务功能完善,村容村貌整洁有序,房屋建筑特色鲜明,农村环境优美宜居,民主管理制度健全,乡风习俗文明健康,特色产业优势明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实力,人口和产业吸纳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农民生活幸福安康。通过示范样板引领带动,推进全市乡村振兴全面发展。

 四、实施步骤

 (一)规划部署(2022 年 3 月—2022 年 4 月)。各旗县区、

 乡镇,市相关部门编制规划、制定方案,全面开展各项工作。

 (二)创建行动(2022 年 5 月— 2022 年 11 月)。相关旗县区、市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工作任务,加大工作力度,如期开展创建活动。

 (三)验收总结(2022 年 12 月—2023 年 2 月)。示范创建地区依据创建方案,完成全部目标任务后,逐级进行申报验收。市委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做好宣传推广,引领带动其他地区复制、借鉴、推广、提升。

 五、创建内容

 (一)持续开展防致贫返贫监测和帮扶 1.落实好防止致贫返贫常态化监测和动态管理工作,确保监测对象应纳尽纳。

 2.持续开展有针对性帮扶,确保及时消除监测对象致贫返贫风险。

 3.扎实落实好“两不愁、三保障”等各项兜底保障措施,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

 4.持续开展易地搬迁后续帮扶措施,加大就业、产业帮扶,完善基础设施配套。

 (二)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5.推动农业生产基础能力建设 一是深入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设确保口粮安全的高标准农田,开展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

 护等工程建设,大规模改造中低产农田。

 二是主要农作物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推动装备、品种、栽培及经营规模、信息化技术等集成配套,构建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2022 年,样板地区高标准农田要率先完成建设,基础设施、农田水利设施配套建设完备,基本实现生产过程全程机械化。

  6.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1)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

 一是样板地区要着力挖掘自身潜力,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依托现代化种植养殖手段,运用互联网+技术平台,构建独具地方特色的优势农产品生产区。增强绿色优质中高端特色农产品供给能力,加大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品牌创建宣传和推介力度。

 二是在现有产业园区的基础上,持续加强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社、致富带头人、村集体经济产能、质量、技术、管理、运营等,同步推进品牌创建。

 三是做大做强农业产业龙头企业,构建全程覆盖、区域集成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带动农业产业链全面升级。培育和发展农商产业联盟、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新型产业链主体,打造一批产加销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集群。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总部经济,促进产业链条向高端延伸。2022 年,样板地区要打造特色农畜产品优势区 xx 个,创建特色农畜产品品牌 1-2 个,新认定 xx 家市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持续做强地区知名特色品牌。

 一是依托现有“敕勒川味道”“五彩土默特”“清水河窑上田”等区域公用品牌,扩大产能、提高质效,运用消费帮扶、电商、实体店投放等多种形式加大品牌宣传推广力度,加强各企业之间的合作联合,多领域联动,多角度融合,实现品牌竞争力、品牌效益最大化。

 二是加强农业品牌认证、监管、保护等各环节的规范与管理,提升我市农业品牌公信力。加强与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电商平台、各类商超组织的合作,创新产销衔接机制,搭建品牌农产品营销推介平台。促进重点水果、蔬菜和水产品出口,支持企业申请全国认证认可,参与全国知名展会。2022 年全市知名品牌产能、质效提高 100%,品牌知名度辐射全区,持续开展好消费帮扶工作。

 7.推动建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按照“依托一产、壮大二产、催生三产,一二三产业融合联动,做大经济总量,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思路,把原材料生产区逐步转变成半成品、成品商品加工区,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坚持高端化、集约化、绿色化、规模化、智能化、发展方向,提升农业产业发展水平。样板地区要以领办创办精神为指引,深挖本地区特色农畜产品,学习、引进国内外先进初加工、深加工技术,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农畜牧产品加工企业,创建特色品牌,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22 年,每个旗县区要结合县域实际,

 力争在样板乡镇、村新建 x 家以上初加工农畜特色产品基地、至少 x 家深加工农畜特色产品基地。创建大型“名特优新”品牌 x个,就地取材吸纳、加工本地区农畜特色产品占当地生产总量的10%以上。

 8.推动农业科技发展 一是推进农业科技园区等创新载体建设,集聚创新资源,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发挥农业科技园区农村创新创业、成果展示示范、成果转化推广和职业农民培训四大功能,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促进一二三产全产业链融合发展,为带动区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二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农业节水、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绿色健康养殖等关键技术研发,推进成果集成应用。

 三是加强种质资源保存、育种创新、品种测试与检测、良种繁育等能力建设,建立现代种业体系。高标准建设育种基地,推进建设好杂粮杂豆种子生产基地和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

  9.推动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1)加大支农投入力度 一是建立乡村振兴基金、金融政策支持、财政投入保障、社会力量参与的投入保障机制,确保乡村振兴投入逐年增加。

 二是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增长机制,政府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向农业倾斜,优化投入结构,实施一批打基础、管长远、影响全局

 的重大工程,加快改变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状况。

 三是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提高农业补贴政策的指向性和精准性,落实和完善对农民直接补贴制度,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鼓励对绿色农业发展机具、高性能机具以及保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机具实行补贴。

 (2)提高农业风险保障能力 完善农业保险政策体系,设计多层次、可选择、不同保障水平的保险产品。积极开发适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的保险品种,鼓励开展天气指数保险、价格指数保险、贷款保证保险等试点。健全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

 10.推动农村产业深度融合 (1)发掘新功能新价值 顺应城乡居民消费拓展升级趋势,立足各地资源禀赋,深入发掘农业农村的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等资源优势。加快培育休闲观光示范点、森林人家、康养基地、乡村民宿、旅游小镇等乡村旅游产品,重点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特色村、精品小镇、精品民宿等高端乡村旅游品牌,加快构建城市近郊乡村旅游圈,形成多业态集聚的乡村旅游带。2022 年,样板地区要以示范乡镇为单位,每个乡镇培育 xx 户以上特色庭院,xx 家以上农家乐旅游示范点,集中打造 xx 处特色文化、休闲康养、观光旅游公共区域。

 (2)培育新产业新业态 一是完善农村流通基础设施网络布局,促进传统流通网点向现代农资综合服务转型。支持各旗县区优势产区批发市场建设,推动市场流通体系与储运加工布局有机衔接,鼓励供销、邮政和大型商贸物流企业在农村地区经营布局,打通农产品流通“最初一公里”。支持冷链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在农产品特色优势产区、城市消费终端,率先完善冷链物流体系,打造区域性冷链物流中心。健全农产品产地营销体系,深入实施“新农村现代网络工程”“智慧便利店进社区工程”“品牌农产品进超市工程”,鼓励推广农超、农企、农旅等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

 二是稳步推进农村电商发展。推动 xx 开展电商进农村示范县项目,健全农村物流配送和电商公共服务体系,2022 年内建设村级电商服务站 xx 个以上。加强与发展改革、交通运输、邮政管理、供销等部门协同配合,形成政策合力,积极支持农产品流通及城乡配送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健全完善农村物流配送网络,依托 x 个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和电商、邮政、供销等村级服务网点,整合建设综合服务站,实现乡村站点覆盖率达到 xx%,便利农村市场消费,助力农畜产品销售。培育选育电商企业平台,通过产品展示包装、互联网投放,区域配送等综合链条带动农产品销售。落实好农畜产品销售资格认定,产品质量认定,检疫防疫常态化工作机制。

 11.推动利益联结机制建设 (1)提高农民参与程度 一是鼓励农民以土地、林权、劳动力、产品为依托,参与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通过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健全企业(合作社)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把农民吸附到当地优势特色产业链上。

 二是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挖掘集体土地、房屋、设施等资源和资产潜力,依法通过股份制、合作制、股份合作制、租赁等形式,积极参与产业融合发展。

 三是积极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强农技指导、信用评价、保险推广、市场预测、产品营销等服务,为农民参与产业融合创造良好条件。发动社会力量,发挥政策引领作用,推动资本有序下乡参与发展产业。

 (2)创新收益分享模式 一是加快推广“订单收购+分红”、“土地流转+优先雇用+社会保障”、“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让农户分享加工、销售环节收益。

 二是鼓励行业协会或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家庭农场、普通农户等组织共同营销,开展农产品销售推介和品牌运作,让农户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

 三是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设立风险资金、为农户提供信贷担保、领办或参办农民合作组织等多种形式,与农民建立

 稳定的订单和契约关系。完善涉农股份合作制企业利润分配机制,明确资本参与利润分配比例上限。

 (二)积极培育乡村各类人才,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12.加快培养农业生产经营人才 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全覆盖培训,提升农民生产经营素质,积极培育爱农业、懂技术、懂经营的高素质农民。

 一是深入实施现代农民培育计划,重点面向从事适度规模经营的农民,分层分类开展全产业链培训,加强训后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支持创办领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充分利用农民讲堂、村村通广播、微信、短信、互联网等多种“短平快”手段,宣传推广最新科技、实用农技。

 二是突出抓好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培育。深入推进家庭农场经营者培养,完善项目支持、生产指导、质量管理、对接市场等服务。建立农民合作社带头人人才库,加强对农民合作社骨干的培训。鼓励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农村实用人才等创办领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2022年建立高水平农民、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致富带头人人才库,规模达到 xx 人,建设村级培训讲堂、网络授课点每村 x 处,每年培训次数达到 xx 人次。

 13.加快培养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人才 (1)培育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 深入实施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培育行动,不断改善农村创业

 创新生态,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园区产业支撑,技术人才等优势,利用农业科技园区先进设施,将产业孵化、人才引进、学习交流、传授技术融为一体,通过专题培训、实践锻炼、学习交流等方式,完善乡村企业家培训体系。样板地区要积极推进农校、农企、校企联合服务模式,配套服务培训基地,为农业专业人才、企业经营人才提供实践、实验、研究场地。建立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和技术人才库。对回乡创业、投身农业农村的优秀人才予以资金、政策、土地、培训等全方位扶持。2022 年,完成人才培育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并以每年 xx 人,xx 个新产业新技术为递增指标进行培育。努力实现新技术、新产业投产入市,产生实际效益。

 (2)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育 鼓励各旗县通...

推荐访问:振兴 乡村 示范村 创建 方案

本文标题: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方案7篇
链接地址:https://www.senjie2201.com/zhuantifanwen/cehuafangan/4717.html

版权声明:
1.世霆文库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方案7篇》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关于世霆文库网 | 在线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帮助 | 投诉与建议 | 人才招聘 |

Copyright © 2017-2024 世霆文库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沪ICP备170007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