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5月11日星期二)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写材料用典(5月11日星期二),供大家参考。
写材料用典(2021年5月11日星期二)
一、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
【例文】“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要善于及时解决细微的、苗头性的问题,把隐患化解于无形。要善于“小题大做”,不因事小而不纠,才不会因小失大。杯水风波可能会引起滔天巨浪,针尖大的窟窿眼也能透出斗大的风。如果弃微求著,不仅于事无补,甚至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影响和损失。(中国国防报《无事常如有事时》)
【典故】出自汉代司马相如《上书谏猎》,盖明者远见于未萌,而知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故鄙谚曰:“家累千金,坐不垂堂。”此言虽小,可以喻大。
【释义】萌,萌发;
形,出现;
隐微,隐蔽、细微;
忽,忽视;
垂堂,靠近屋檐下,坐不垂堂是防万一屋瓦坠落伤身。意思是,聪明的人在事端尚未萌生时就能预见到,智慧的人在危险还未露头时就能避开它,灾祸本来就多藏在隐蔽细微之处,而暴发在人忽视它的时候。所以俗语说:“家里积聚了千金,就不坐在近屋檐的地方。”说的虽是小事,却可以引申到大的问题上。
【赏析】司马相如是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是西汉盛世汉武帝时期伟大的文学家、杰出的政治家。汉武帝虽有雄才大略的一面,但在迷信神仙、奢靡侈费、贪恋女色、沉湎于游猎等方面,并不输于昏君。司马相如写了这篇谏猎书,劝谏与奉承结合向武帝谏言,以提醒其越是形势好的时候,越要强化忧患意识,保持头脑清醒、思想警觉。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是促进国家进步、民族振兴的催化剂和动力源。“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任何问题或事故的发生,都有一个由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每个人都应立足岗位实际,强化忧患意识,善于见微知著,越是平安无事时,越要像有事的时候那样提高警惕,这样即使发生意外,也能够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用法】一是适用于领导干部讲党课,用于强调忧患意识的重要性,引导干部注重小节细节。二是适用于有关忧患意识的评论类文章,加以事例说明,可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二、虽饮贪泉心不回
【例文】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回望百年历程:重整旧山河、翻身求解放,团结御外辱、众志固金瓯,迎改革春风、兴开放大潮,书写新时代华章、向强国复兴迈进,哪一步不需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力,哪一步不需要“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坚忍力,哪一步不需要“虽饮贪泉心不回”的自制力?(人民日报《不断增强意志力坚忍力自制力》)
【典故】出自唐代白居易《广府胡尚书频寄诗,因答绝句》,尚书清白临南海,虽饮贪泉心不回。唯向诗中得珠玉,时时寄到帝乡来。
【释义】意思是,胡尚书一身清白来到南海任职,虽然饮用“贪泉”之水但内心保持原来的样子。比喻坚守底线,具有强大的自制力。
【赏析】“贪泉”的典故出自《世说新语·德行》注引《晋安帝纪》,相传广州城外有一泉水,饮用之后就会变得贪得无厌。晋代吴隐之性廉洁,被派去做广州刺史,有意饮贪泉水,并赋诗表示自己的心志,“石门有贪泉,一歃重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后常引用“贪泉”比喻官员清廉不贪。吴隐之喝“贪泉”,以此向广州贪腐成风的官场风气宣战。生于东晋那个崇尚奢靡的年代,吴隐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一个人能否守住清廉的底线,不在乎环境,而在乎内心的坚持。自制力是个人控制和调节自己思想感情、举止行为的能力,既要善于激励自己勇敢地去执行采取的决定,又善于抑制那些不符合既定目的的愿望、动机、行为和情绪。真正清廉的人,不管处在何种环境和条件下,不管他手中有权还是无权,都不会改变自己的节操。
【用法】该典故主要适用于党风廉政建设、干部廉政谈话以及年轻干部教育培训、座谈等讲话,用以教育引导干部增强自制力,时刻警醒自己,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日常生活严起,切实做到廉洁自律。
推荐访问:用典 星期 材料 写材料用典(5月11日星期二)
版权声明:
1.世霆文库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写材料用典(5月11日星期二)》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