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党建材料 >

写材料要有方向感(三)

作者: | 发布时间:2022-09-11 08:35:03 | 浏览次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写材料要有方向感(三),供大家参考。

写材料要有方向感(三)

写材料要有方向感(三)

 

写材料,把准方向至关重要——方法不对,干活很累;
方向不对,一切白费。

把准方向,方法很多。比如,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指南针;
以上级文件和领导讲话为参照系;
在列提纲、写材料的时候,请高人从旁指点,等等。但是,这些靠的都是“外物”。从写手自身来说,最重要的是培养出强烈的方向感。很多老司机,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马上就能辨清方向;
稍微看一下地图,就清楚地知道该往哪儿走,靠的就是方向感。

关于写材料的方向感问题,在“公文课”之前的课程里,我推出过3讲,分别是:《写材料要有方向感》《写材料要有方向感(二)》《只要方向正确,就不害怕遥远——如何走好写材料之路》

尽管如此,因为“方向感”和“灵感”“语感”一样,都是一种感觉,只可意会,难以言传,我总结了不少经验体会,但还是有言不尽意的感觉。在写作实践中,特别是审稿改稿时,经常遇到方向偏差的问题,觉得还有必要再讲一讲,争取讲出一些新的东西。

我体会,写材料的时候把不准方向,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大方向出问题,这属于“颠覆性”错误,这样的稿子完全不能用;
二是大方向没问题,小方向有偏差,出现偏差之前的内容是有用的,出现偏差之后所做的都是无用功。

在工作和写作中,大方向管到头,小方向管一段。所以,应该先把大方向,再定小方向,正如古人所说的,“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战国•孟子《孟子•告子上》)这句话倒是不难理解,但要真正落实到写作实践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那么,什么是大方向?哪些是小方向?写作实践中该如何把准把住呢?

大方向,是写作整体思路的运行方向,也是文章主题主线的鲜明指向,从头到尾是不能偏也不能变的。在机关文稿写作中,具有指引方向作用的要素很多,比如政治方向、价值取向、上级指向,又如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但是,抛开具体内容来说,所有的文稿,行文都应遵循目的导向来确定大方向,因为目的才是写作的根本点。

写文章,特别是写应用文以及作为应用文分支的公文、机关文稿,应当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动笔之前,先要想明白写这篇文章是为了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然后直奔这个目的行文,力求用最简练的文字、最短的篇幅达到目的。如果行文之前,目的不明确,或者目的有偏差,抑或行文过程中节外生枝,偏离了目的,就会出现浪费笔力笔墨、做无用功的现象。

小方向,是文章局部、章节、段落的运思和行笔方向。原则上,小方向要与大方向保持一致,确保整篇文章的各个部分都能同心同向。但是,有的时候,出于表达需要,或是为了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上看问题,适当迂回一下也是可以的。需要注意的是,绕出去以后,一定要尽快转回到大方向上来。比如,一篇以加油鼓劲为目的的讲话稿,在局部也可以谈问题,但篇幅不宜太长,谈问题不是为了批评人,而是为了在解决问题中推进工作。又如,一篇以部署任务、推进工作为目的的讲话稿,在局部可以“回头看”,看看过去的工作有什么经验教训;
也可以往旁边岔开一下,谈谈别的地方是怎样做的。只要写作得法,这样的倒叙、插叙,并不影响全文的顺叙,也并不会偏离推进工作的指向。

这些道理,很多人都明白,但“知道”不等于“做到”。现实中,知行不能合一的现象比比皆是。这里,我举几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第一个例子:“工作目的”误作“行文目的”

有一次,一位年轻同事受命起草一份会议请示,会议内容是有关领导与新引进的人才座谈。这个会,每年都开,开法都一样,但当年打算作些调整,调整最大的是扩大参会人员范围。就这件事情作请示,请示事项并不复杂,无外乎两个:一是请示所作的调整是否合适;
二是请示所制定的会议方案是否可行。请示件的写法,应当是以请示为主件,以会议方案为附件,其中请示件有个大半页纸就足够了。

但这位同事所写的请示,足足有4页,会议背景和目的意义占了整整一页;
从第二页开始,会议时间、会议地点、参加人员、主要议程、经费预算等一路写下来。这篇稿子,标题是“请示”,内容却是“方案”的写法、“通知”的语言,完全与“请示”不对路。最突出的问题,是写了这么多、这么长,就是没有把为什么要打破惯例、扩大参会人员范围写清楚讲明白。

我告诉这位同事,请示件不是这么个写法,你写的稿子得重来——一方面,要把本属于方案的内容从请示件中剥离出来;
另一方面,要把所作的调整以及调整的理由写清楚。

小伙子听了,不解地问:“在文稿开头,我不是写了一大段目的意义吗?这个理由还不够充分吗?”

我解释道:“‘目的意义’有时候可以作为理由,有时候不能成为理由。就这个请示件来说,你在前面所写的‘目的意义’,是开会的目的,不是行文的目的。开会的目的和行文的目的是两码事。”

他急吼吼地打断我的话:“怎么是两码事呢?我写这个请示,不就是为了开会吗?”

我笑着说:“还真不是一回事!开会的目的属于‘工作目的’,比如这个会,目的是欢迎新引进的人才,对他们尽快转变角色、适应岗位给予指导;
而我们起草这个请示件的目的,属于‘行文目的’,其目的在于请领导同意我们这个会议方案,特别是同意我们对与会人员范围所作的调整。这两个目的一样吗?”

这种分不清“工作目的”和“行文目的”、把二者混为一谈的情况,在写作实践中并不鲜见,不仅常常发生在机关新人身上,就是一些工作有些年头的机关干部,一不小心也会犯迷糊。

怎样才能正确区分呢?说穿了其实很简单——我多次讲过,任何机关文稿的写作都涉及两个事,一个是“文中之事”,另一个是“为文之事”,两个事各有各的目的,前者的目的就是“工作目的”,后者的目的就是“行文目的”。

第二个例子:“派生目的”遮盖“根本目的”

前段时间,我们筹备召开全省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员会议。主办处室起草的讲话稿,主体部分(内容是提出希望和要求)一共开了5条,提纲如下:

一、要切实增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使命担当

二、要尽快进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攻坚状态

三、要抓实抓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爱措施

四、要持续加大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政治激励力度

五、要全面强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作风保障

这5条,前两条是对工作队员说的,第3—4条是对主管部门说的,最后一条既包含有对工作队员的要求,也包含有对主管部门的要求。

应该说,这个稿子前面方向是对的,后面写偏了。从会议名称来看,会议主体,也即讲话的主要对象是工作队员,根本目的应当是通过加油鼓劲、加强指导(包括提出希望和要求),推动他们的工作。至于对主管部门提出希望和要求,是为了支持工作队员更好地工作,这是从属的、派生出来的目的,不能反客为主、喧宾夺主。

我在修改时,把原稿中的5点希望,由“2+2+1”的逻辑结构,改为“4+1”,也就是先用4点对工作队员提出希望,再用1点对主管部门提出要求,这样内容就更聚焦了,更有利于达到开会的目的和作用。

第三个例子:“次要目的”冲淡“主要目的”

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可能有多个目的,有根本目的,也有派生目的,有主要目的,也有次要目的。比如,我到北京去开会,也想借此机会逛逛王府井、爬爬八达岭、见见老朋友。相对于开会这个根本目的来说,逛街、爬山、访友都是派生目的。开会,主要目的是了解上级精神,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同时,也可以与上级领导加强联络,与兄弟省份的同行加强交流,这是次要目的。换句话说,开会是主要矛盾,掌握上级精神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联系感情、加强交流与开会密切相关,是主要矛盾的非主要方面;
至于逛街、爬山,与开会没有必然关系,则是次要矛盾。

我们写材料也是一样,既要抓住主要矛盾,又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把笔力、笔墨(篇幅)集中到实现主要目的上,否则就会偏离目的、弱化主题。

比如,前天我修改了一个工作推进会的领导讲话稿。工作推进会,根本目的自然是推进工作。怎么推进?既要肯定成绩、加油鼓劲,又要指明方向、加强指导。那么,这两个方面,哪个是主要目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呢?显然应该是后者。

但我修改的这篇稿子,肯定成绩用了914个字,指导工作只用了1411个字,虽然还说不上是“头重脚轻”,但这两个部分的权重明显不合理。

经我修改后,肯定成绩部分只写了400多字,指导工作部分则增加到了1800多字,这个比例就合适多了,更有助于达到召开推进会的目的。

看到这儿,也许有的读者会想:你说的我都理解,也非常认可,但写作实践中特别是写大材料的时候,还是会自觉不自觉地犯迷糊,具体该怎么办呢?

确实,走路的时候,如果一眼就能看到头,就不容易迷失方向;
如果路程远,眼力不够,方向感又不强,就难免走偏了、走岔了。就像我举的3个例子,写请示那个例子相对容易把准方向一些,后两个例子把方向的难度就明显加大。

我的建议是: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写材料方向感不强的治标之举,就是动笔之前多做些“攻略”,在拟定写作提纲的时候,把容易跑偏的地方找出来、标出来,用关键词、关键句作为指引前行方向的路标。如果每隔一段都有这么个路标,跑偏的几率就会降低很多。还有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肉眼”看不见的时候,要学会借助“心眼”。无论写什么材料,写多大的材料,写到哪一个部分,心里要始终念着行文目的,时不时地对一对“标”和“表”,这样就能及时校正偏差。

至于治本之策,当然在于增强方向感。现实中,增强方向感的一个有效方法在于多看地图。那些思维缜密、逻辑严密的好材料,就是我们培养强化方向感的活地图。看到这样的好材料,我们不能只看内容、看文字,更重要的是看出它的思考路线、思维方法。要透过那些“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文字,把材料作者的思维导图抽取出来,换位思考,反复琢磨。这样的功课做多了,你写材料的方向感就会得到提升,就能在写任何材料的时候,始终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

推荐访问:要有 方向感 材料 写材料要有方向感(三)

本文标题:写材料要有方向感(三)
链接地址:https://www.senjie2201.com/zhuantifanwen/dangjiancailiao/15470.html

版权声明:
1.世霆文库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写材料要有方向感(三)》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关于世霆文库网 | 在线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帮助 | 投诉与建议 | 人才招聘 |

Copyright © 2017-2024 世霆文库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沪ICP备170007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