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市域社会治理汇报材料3篇
社区市域社会治理汇报材料3篇社区市域社会治理汇报材料 基于“枫桥经验”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调研报告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区市域社会治理汇报材料3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社区市域社会治理汇报材料
“枫桥经验”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调研报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从“枫桥经验”到市域社会治理,这是一个由下至上连续性、梯度性、突破性变革的过程,体现了党在基层和市域两大区域统筹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市域社会治理助推省域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决心意图。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一个由“市域”“社会”“治理”“治理现代化”多类范畴组合而成的全新体系,人们总体对其仍较为陌生。从成熟、成功而又相近、相连的“枫桥经验”着手,通过知识迁移,把握“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内涵属性,形成相融互促、同频共振效应,对深入理解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枫桥经验”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内在关联 “枫桥经验”是一种依靠和发动群众,以综合管理的方式方法将矛盾纠纷化解于基层、化解于萌芽状态,从而实现社会稳定有序的基层治理模式。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作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是 2019 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最热词汇之一,其意为整合基层未有或不足的治理主体优势、资源优势和基础优势,在市域范围内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枫桥经验”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紧密的联系。
(一)价值功能一致
“枫桥经验”的实质内核是“矛盾就地预防化解不上交”。就像一个稳压器,即使在遇到狂飙疾进的掘金时代,也能把外界紊乱的社会秩序过滤在本镇甚至本县以外。而市域社会治理的总体思路设计同样是“以防范化解市域社会治理难题为突破口”“努力使市域成为社会矛盾的‘终点’”。近年来,随着农村城镇化、区域一体化、城市群以及大湾区建设等新型空间形式产生,新问题新挑战不断向市域汇聚。市域作为省域与县域之间的承接中枢,拥有比县域以下层级更多的“自选动作”、更足的治理资源、更大的治理空间和更强的治理能力等,在如何使风险矛盾“化解在萌芽、终结在市域、避免不外溢”上,既与“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枫桥经验”殊途同归,又能够在新型空间态势下,依靠市域“主导者”身份和地位打通城市间、城乡间合作共治的“任督二脉”,形成区域更广、效果更佳的城市版“枫桥经验”。
(二)方式方法相通 “枫桥经验”从乡土社会、熟人社会而来,面对具有血缘和地缘关系的乡民,除了强调司法兜底作用外,更多是采用说理、调解、帮教、治保、矫正等柔性手段,由此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市域社会是一个兼农业时代“熟人”、工业时代“陌生人”和信息时代“网络人”于一体的混合型社会,治理对象来自五湖四海、线上线下,其社会层级、价值理念和利益结构错综复杂,因而治理方式方法更应像“枫桥经验”那样灵活多样,避免“一刀切”。陈一新指出,做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需要运用
协商、契约、道德、习俗等社会内生机制以及法治方式综合化解纷争、规范社会行为,并且善于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增强政府决策部署的科学性、风险防控的精确性、打击犯罪的实效性、执法办案的公正性、公共服务的便捷性,等等。这些治理方式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到“枫桥经验”的身影,且在市域社会治理上进一步演绎为组织力、矫正力、控制力、动员力、辐射力等的全面贯穿、全方位渗透。
(三)成效作用互鉴 市域管辖人口多、地域广、各行政层级服务水平与治理能力参差不齐,此外,有些市与市之间还存在诸如水界、林权、矿产等纠纷,需要市域社会治理更具统筹性、综合性和协调性。“枫桥经验”作为中国基层治理的成功样板,其做法为市域社会治理夯实了基础,提供了素材,让市域社会起点更高、视野更阔。而市域作为承上启下的枢纽,既与省域和国家治理任务对接,亦对基层治理提供实质而强有力的统筹支持,促使优质资源和服务从城市“高地”流向基层“洼地”,形成以点带面、以城促乡带动整体性发展的良好格局。例如,市域的地方立法资源,可以进一步对发展已久的“枫桥经验”进行理论提炼和制度设计,加快其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进程,以此增强复制推广的内生动力和持久力,避免“枫桥经验”内卷化、形式化、标签化。
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一个全新课题,国家尚在谋划布局阶段,地方在理论和实践上也不乏探路者。例如,xx“xxx”模式、
xx“xx”行动、xx 人工智能化治理等,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也存在一些亟须破解的问题。
(一)风险预测预防不够 从农业化向工业化、农村向城市化急剧转型,伴随而来的是城乡发展差距扩大、城市社会结构失衡、资源能源短缺以及公共安全事故增多等整体性风险。这种主要由工业化和城市化所带来的风险,早在 xx 多年前就引起 xx 关注,并告示“当代中国社会因巨大的变迁正步入风险社会,甚至将可能进入高风险社会。”面对风险,政府无论在认知还是行动上都存在“慢半拍”现象:一是认知上缺乏现代化反思。风险的突发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让政府迟迟意识不到其来临,或者以为风险降临也只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无须过度紧张。二是行动上低效、失效。风险并非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具有跨区域、跨领域、跨层级、相互关联转化的叠加效应,“不仅远离个人的能力,而且也远离更大的团体甚至国家的控制”,因而需要通力合作治理。在现实生活中受条块分割、部门分化、多头管理等体制机制影响,各区域各部门“各为其主,各唱各调”,越位、错位和缺位等乱象严重。这种“有组织地不负责任”,不仅不利于原生风险的防治,反而引发各种次生风险。
(二)基层治理基础不牢 基层历来是问题最为复杂尖锐的前沿地区,是市域治理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在社会变迁中,基层治理体系的不稳定性主要体现在:一是基层公共服务供给缺失与失衡。新时代人们对教
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的需求愈发提高,这种自下而上的诉求与市域自上而下的威权造成一种内在张力和紧张关系。在现有政治逻辑和权责倒置情况下,正所谓“看得见管不了,管得了看不见”,基层政府在公共服务产品的数量、质量和均衡性上“心有余而力不足”,难以及时有效地满足民众需求。二是基层治理缺乏整体性与可持续性。基层政府面临的矛盾风险千头万绪,导致其“见树不见林”“头痛治头脚痛治脚”。对于实在难以治理而群众呼声又极高的沉疴痼疾,往往只能以“空头支票”“口号治理”权宜性敷衍,长此以往容易陷入“塔西佗陷阱”。三是基层腐败侵蚀民众“奶酪”。基层中梗阻、吃拿卡要问题虽然不如“大贪大腐”那样震撼,但会直接导致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在基层扭曲变异,直接损害群众切身利益,啃食群众获得感,因而群众对此不满情绪最为强烈。
(三)群众参与不足和无序 对于那些真正参与市域公共事务的市民群众,其根本动力不在于政府动员,也不完全出于对公共事务的热心和认同,归根到底源于斯密所说的“利己心”。即居民参与预期收益越大,成本越低,参与动力就越足,反之则越弱。如此看来,市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的快节奏,使等价交换、精致主义和功利主义渗入公共事务、社会生活中,效率与效能成为人们参与公共治理的标准,这一定程度上导致公共参与过度理性化、功利化。体现在:一方面,在牵涉到责任与义务的层面,居民参与往往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难以形成“自发的秩序”;另一方面,在涉及权
力与利益层面又往往过于自私、非理性,“公共性”下降。
(四)数据化智能化程度不高 随着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数据化智能化治理给民众带来了便利,然而也面临着诸多“技术利维坦”挑战:一是数据信息挖掘难。数字化建设是市域治理现代化智能化的基础,而对海量数据深度提炼和转化是项极其复杂的技术活,电子政务平台时而难以应付,需要倚重相关数据平台型企业,由此带来“数据垄断企业‘绑架’政府或操控市场的局面”。二是“一地鸡毛”整合难。不同行政区域、行政部门存储不同的数据,这些数据无论是物理性还是逻辑性都存在彼此孤立的问题,形成“数据孤岛”而难以开放共享。三是技术发展异化产生“创造性破坏”。政府过度依赖数据化智能化技术,甚至“唯数据论”“唯技术论”,引发“技术恐惧症”。
三、以“枫桥经验”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策略 “现实的成功是最好的理论,没有一种抽象的教条能够和它辩论。”经历半个多世纪的洗礼与检验,“枫桥经验”展现出强劲的时代性、现实性和可建构性。鉴于“枫桥经验”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紧密的内在关系,新时代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并移植至市域社会治理领域,既是“枫桥经验”“老枝发新芽”再创地方治理佳话的使然,亦是其“抛砖引玉”破解市域社会治理难题的良方。
(一)坚持“党建统领”,加大市域社会治理的统筹力度
“枫桥经验”在全国遍地开花结果,形式和内容也相应地发生多样变化,然而万变不离其宗,作为真正的“枫桥经验”,党建统领这一政治生命始终不变。从村支部书记陈友棠带领群众“要文斗而非武斗”,到乡镇党委引领、党员带头的“大调解”格局,再到新时代把党的基层组织作为创新社会治理的“领头羊”“主心骨”。实践证明,“凡是‘枫桥经验’坚持和发展好的地方,都是党建工作和社会治理融合得好的地方”。市域治理现代化理念的提出,目的是通过强化市级党委的统领,统筹推动权责人关系深度融合,对那些“触及灵魂深处”的制度性障碍和梗阻大破大立,对各机关部门的资源统筹调度,对经济社会运行以基层党组织为准星进行全面调节、再造和整合。以此推进条块分割制约、部门资源垄断、体制规则冲突、“灯下黑”等问题治理,形成“中心统筹、民呼我应”的现代市域治理体系。
(二)坚持“源头治理”,增强市域社会治理的风险免疫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与社会成员关系处于一种“整合—分化—整合”的矛盾变迁中。在不同历史时期,“枫桥经验”既非逆势而行亦非随波逐流,而是正确把握国家与社会成员关系矛盾变迁的实质,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方式方法适时调节两者关系,使矛盾在“易感”和“应急”摇摆中不过激,“就地解决”,从而更好“维系国家总体秩序”。当代中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时期,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枫桥经验”在“宏大的社会结构变革及其对变革成果的捍卫”的做法,同样适应于市域社会治理,助其在风险矛盾中前行:
1.深刻理解现代化风险的实质。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现代化风险的实质是现代社会发展过快过急,超出人的整体把控和应对能力,最终反噬到人类自身,呈现“飞去来器效应”。所以,解铃还须系铃人,需要强调以人为中心发展,推动人的现代化。一方面,当风险来临时,社会一切活动必须无条件服务服从于人的生存权和健康权,除此之外别无他法战胜风险。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中国的“治理之效”和西方的“治理之乱”即是例证。另一方面,人类“生活在文明的火山上”,即使风险“暂时”不爆发,也必须始终强调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只有人的素质能力全面提升,不去“招惹”风险,风险才不会降临。所以,偏离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等于脱离人的现代化,在此情况下谈论市域治理现代化犹如“沙上建塔”,终将是人不断犯错,风险不断降临,所谓的市域乃至国家现代化一次次“坍塌”。
2.建立健全预测预警预防体系。“在现代化进程中,生产力的指数式增长,使危险和潜在威胁的释放达到了一个我们前所未知的程度”。这就需要未雨绸缪,提高风险决策的科学性和可预见性。也即“枫桥经验”所强调的“立足于早、立足于小、立足于激化前”。在市域层面,需要通过改善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民生问题,从根源上减少非理性情绪;加强舆论导控和疏通,完善社会安全阀制度;建立健全多元协商、信访、听证、司法等机制体制,确保市民于合法性渠道内表达诉求;发挥社会组织专业优势,促使治理工作更有活力更为精准,等等。通过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制度体系,从源头上减少不和谐因素产生和
扩散。
3.动态把握和应对风险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鉴于现代化风险的巨大破坏性和不确定性,市域社会对于风险治理,已控或末控、历史遗留或未来将至、存量或增量,应建构一套科学的动态跟踪体系,主动加强对风险全程跟进并在此基础上及时修正决策、回应风险。
(三)坚持“五治融合”,打好市域社会治理的组合拳 时代在变,“枫桥经验”也在创新升级。枫桥人民积极探索善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的社会治理新模式,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经验仓”:
1.以善治为目标,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市域政府。善治是治理的目标,也是手段。俞可平认为,善治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和管理活动,欲达“善治”必先“善政”。因此,推进市域社会治理,关键是要自上而下以“民主、责任、服务、质量、效益、专业、透明和廉洁”为标准建设和规范市县乡三级政府。通过“善政”建设,强化公共服务理念,推进各区域和领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及性,提升市民群众的获得感。
2.以法治固根本,增强市域社会治理硬约束。
“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没有法治就没有国家和市域社会治理...
篇二:社区市域社会治理汇报材料
市域治理工作情况汇报范文 xx 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 xx 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通过开展党建引领“城市治理共同体”建设,构建起党建引领、区域统筹、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城市治理体系,有效破解了一批城市治理难题,市容市貌实现历史性改观,城市功能、城市形象大幅提升。近年来,xx 市先后被授予中国最具幸福感百强城市、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中国上市公司最佳投资城市等称号。一、强化党建引领,同下城市基层党建“一盘棋” xx 市于 19xx 年建市,近 xx 年来,城区面积扩大近 x 倍,城镇人口不断增加,城市治理面临着群众利益诉求多元、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城市功能不够完善等矛盾和问题。实践中我们感到,要解决好这些问题,仅仅依靠街道社区力量已远远不够,必须把城市各领域党组织动员起来、整合起来,拧成一股绳,共同参与城市治理。
基于此,我们提出了党建引领“城市治理共同体”建设思路,旨在推动各领域党组织走出“大院围墙”,融入城市“大家庭”,共同担起城市建设管理的党建责任和社会责任。
一方面,强化顶层设计引领。市委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突出系统建设、整体建设,出台《关于在全市开展党建引领“城市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意见》,并围绕构建区域党建格局、街道社区赋权扩能、建强社区干部队伍、深化街道体制改革等具体举措,分别制定配套文件,建立起“x+x”制度体系,细化明确了党建引领“城市治理共同
体”的建设方法模式、服务项目实施、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考核评价办法等具体内容,为城市基层党建立柱架梁、筑基垒台。
另一方面,强化书记示范引领。构建“城市治理共同体”,不是一句简单口号,需要各领域党组织共享干部人才、场所设施乃至资金项目等资源,难免涉及动利益、动体制、动权力等问题。只有“一把手”站到前台、亲自推动,才能保证取得实效。为此,xx 市全面实施城市治理“书记一号工程”,组织各级书记以认领项目的方式,走上前台抓党建,深入基层解难题,带头向基层投入力量、下沉资源、倾斜政策、下放权力,将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政治责任一贯到底。市委将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列为“书记项目”,抓部署、抓推进、抓落实,超前完成了重点改革任务。x 名县(市、区)委书记以及 xx 多名市、县两级机关事业单位党组(党委)书记、街道书记、社区书记,围绕城市环境整治、老旧小区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工作,共认领落实“书记项目”xx 个,推动解决城市管理、社区治理等难点问题 xx余个。“书记一号工程”实施一年来,有效提升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成效,极大改善了城市面貌、人居环境。
二、注重载体创新,同唱城市建设管理“一个调” 为优化城市发展环境,提升城市美誉度,xx 市提出全力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xx 市委立足抓党建促城市管理效能提升,组织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先后开展了“环境整治大会战”“社区治理我带头”“城市管理当先锋”“阵地共享惠民生”“红色堡垒聚民心”等五项活动,广大党员干部走进街道、沉入社区,与基层干部协力推进创
建工作。
在“环境整治大会战”活动中,xx 市围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共组织 xx 个市直部门单位和部分国有企业、非公企业等党组织,累计包保城区 xx 个老旧弃管小区,每周开展环境大扫除、大清理工作,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参与人员达到 xx 人次。目前,xx 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顺利通过了国家暗访和技术评估。
在“社区治理我带头”活动中,市各领域党组织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资源优势,出人出力、捐款捐物,组建“党员突击队”“党员服务队”以及专业化志愿者服务队 xx 个,长期驻守居民小区,协助社区开展卡点值守、信息排查、扫码登记、消毒消杀等工作,让鲜红的党旗在战“疫”一线高高飘扬。
在“阵地共享惠民生”活动中,市各领域党组织立足自身优势,主动开放场所阵地,统筹配给服务力量,共同服务居民群众、共同建设美好家园。全市 xx 个街道、xx 个城市社区党组织、xx 家市直机关单位将所属党建工作阵地、文体活动场所、教育培训设施等资源面向社区党员和居民群众免费开放,悬挂明显标识,并统一命名为“社区共享家园”,惠及居民群众 xx.x 万人。五项活动的开展,不仅有效解决了基层工作力量薄弱问题,推动 xx 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文明城市迈出实质性步伐,党群干群关系也在服务群众中不断拉近。
三、推进力量融合,同为城市基层治理“一家人” 在以往城市治理中,各领域党组织各自为战,资源、力量分散,难以形成整体效应。为此,市委从完善共建机制入手,通过组建“党
建联盟”、党员“回归社区”、引领居民自治、打造“红心物业”等方式,将城市各领域力量全部纳入街道社区党组织“麾下”,由其统一调度指挥,推动形成握指成拳的合力。
市委组织全市各街道社区党组织与驻街区单位党组织组建“党建联盟”,以群众需求和治理要求为导向,搭建起党建共管、要事共商、服务共抓、资源共享的共治平台。联盟成员单位通过共同研究、平等会商的形式,有效解决了城市基层组织点多面广、人员思想复杂、管理职责不清等问题。近年来,xx 市通过联盟会商等方式,解决二手车商家待售车辆占道等热点堵点问题 xx 多个。xxx 年 x 月,“党建联盟”做法被确定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优秀案例。
市委组织在职党员“回归社区”,编入居住地社区网格,并通过开展“抗疫做先锋”“党员便民日”“创卫我先行”等活动,使“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成为新常态。疫情期间,宁江区将xxx 多名在职党员干部派到居民小区,利用业余时间,x 天内帮助近 x万名居民注册了吉祥码,大大减轻社区工作压力,提高了疫情防控实效。
市委组织居民群众开展“自管自治”,按照居民自荐、群众举荐和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在全市离退休老党员、老干部和热心居民中推选了 xxx 多名楼栋长,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做好政策宣讲、疫情防控、纠纷调解等工作,真正让治理的触角延伸到基层“神经末梢”。
市委组织开展“xx 物业”行动,首批成立物业企业党支部 xx 个,全部隶属于街道党工委;建立社区党组织牵头,物业企业与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等共同参加的党群联席会议制度,推动物业企业主动
参与城市基层治理;积极开展“十大金牌红心物业”评选活动,培育“红色头雁”,激活“红色细胞”,建强“红色阵地”,着力让城市每个角落遍布“红色管家”。
四、坚持保障跟进,同使夯实基层基础“一股劲” 街道是城市治理的枢纽,但在以往工作中,因权责不对等、人员力量不足、后勤保障乏力等问题,常有“小马拉大车”的无力感。为有效破解这一难题,xx 市委突出问题导向,强化改革攻坚,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地推进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努力把街道、社区打造成为城市基层治理的龙头和堡垒。
扎实推进机构改革。市委全面推进职能转变,取消街道招商引资和协税护税任务,推动街道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加强党的建设和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上来。全市 xx 个街道均按照“x+X”模式设置党政机构,独立设立党建工作办公室。xx 市还强化街道领导力量,配备专职副书记抓党建,累计增加领导干部职数 xx 个,扩充行政和事业编制 xx 余个。党群服务、便民服务、行政执法、综合治理等“四个平台”建设稳步推进,有效强化了街道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的机构和力量。
全面开展赋权扩能。xx 市按照依法下放、宜放则放原则,根据实际情况,统筹梳理确定放权事项,先后向唯一市辖区宁江区放权 xx项。同时,xx 市重点赋予街道“五项权力”:县(市、区)级相关部门派驻街道的执法力量,由街道统一指挥调度;派驻街道机构负责人的选拔任用、城乡规划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中涉及街道的相关内容、驻区单位的评先评优等,都必须征求街道党工委意见;涉及街道的公
共事务和事关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及重大项目,由街道党工委提出综合建议。“五项权力”下放后,街道底气更足了,腰板更硬了,快速处置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持续建强工作力量。xx 市全面推行社工岗管理模式,将全市 xx余名社区“两委”成员全部转为社工岗。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国有企业改制分流等方式,新配备社区工作者 xx 名,实行动态薪酬保障,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想方设法为基层干部强保障、提待遇、卸压力,真正让基层工作有激情、服务有能力、治理有力量。
规范打造服务阵地。xx 市规范社区场所功能,完善文体活动设施,对年久失修、设施陈旧的社区活动场所进行维修改造,建设优质服务阵地。近年来,全市累计新建、改扩建社区活动场所 xx 个,其中 xxx平方米以上的活动场所 x 个。xx 市还全力推进党群服务中心(站)建设,现已建设完成街道党群服务中心 xx 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xx 个,网格党群服务站 xx 个,努力打造全城覆盖、开放融合、集约高效的党群服务中心体系,使之成为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阵地群。
版权声明:
1.世霆文库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社区市域社会治理汇报材料3篇》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