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调查报告 >

如何写好网络舆情报告(全文)

作者: | 发布时间:2022-08-28 13:25:04 | 浏览次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何写好网络舆情报告(全文),供大家参考。

如何写好网络舆情报告(全文)

如何写好网络舆情报告

 

网络舆情工作十分重要,党和政府需要,各类企事业单位也需要,这使得撰写网络舆情报告成为政府及相关部门的一项日常工作。网络舆情报告指的是针对一个主题,或是一段时间,或是一次重大事件,或是某一领域、地域的网络舆情进行搜集、整理、分析、总结,并报送上级机关或者予以发布的书面报告。网络舆情报告以意识形态、社会热点、国计民生等方面的问题为分析对象,通常着眼于突发事件和重大政策的出现,力求及时准确地拿出一份报告。完成好网络舆情报告的写作,需要从全流程各环节进行努力。

一、加强网络舆情信息搜集整理,为报告写作准备材料

网络舆情报告写作的基础环节是对网络舆情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在此环节中,为报告写作找出所需的足量信息,整理成用于写作的材料。

(一)网络舆情信息搜集整理的内容

首先,广泛搜集与工作主题或本地域范围相关的舆情信息。对舆情进行内容和行业分类,主要筛选和党政工作及政策密切相关的涉政、涉稳、国家安全等信息,还有老百姓关注的经济、民生信息,尤其要注意负面、敏感话题,以及民族宗教类舆情信息等。其次,从传播量、讨论热度、主要媒体关注度等角度对舆情信息进行分类,筛选出热度较高的热点信息。再次,对重点、热点舆情信息的传播情况进行整理,主要是筛选出官媒、大型商业门户网站及移动客户端、主要社交平台等发布、转载的信息,尤其是被众多媒体转载的报道、新闻评论等,对其主要观点、网民跟评、转发量等进行统计分析。最后,对官方媒体、意见领袖、专家、网民的评论观点进行整理,辅之以数据、图表,总结出各方观点倾向。

(二)网络舆情信息搜集整理的方式

首先,加强对党和政府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研究,提高政治敏锐性,有助于提高舆情信息搜集、整理的能力;
重点关注网民对舆情的讨论,熟悉网民的常用表达方式,有助于及时、准确地搜集网络舆情信息;
重视重要媒体、意见领袖、专家学者的言论,他们对舆情影响力往往较大。

其次,网络舆情搜集的范围应覆盖多种网络舆情信息传播平台,在官方媒体、主流商业门户网站及新闻客户端之外,加大对直播网站、弹幕网站等受众快速增长的新兴网络媒体与音视频网站的舆情信息的关注力度。新兴媒体因传播形式直观、形象,容易激发情绪,造成网络舆情激化,是搜集重要、敏感网络舆情信息之处。

再次,在搜集整理网络舆情信息时要把人工搜索和舆情监测软件结合起来。一方面,搜集网络舆情的关键词,需要工作人员根据舆情实况来进行。对使用谐音、缩写等隐蔽形式发布的网络舆情信息,要想不遗漏,需要人工检索。舆情整理中比较精细深入的工作,如筛选建设性意见、建议等也需要人工进行。另一方面,运用舆情监测软件能提高舆情搜集整理的效率、统计数据的准确性,避免信息遗漏,并且这类软件通常可自动生成统计图表。

二、重视网络舆情信息研判,打造舆情报告重点内容

网络舆情报告写作中,网络舆情信息研判分析是一个关键性的环节,决定了舆情报告能否做到主题符合工作大局需要、重点内容富于参考价值、分析深入精当等,从而决定舆情报告的实用价值。

(一)网络舆情信息研判的内容构成舆情报告写作的核心

网络舆情信息的研判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传播情况、受众反应、舆情应对、舆情预测或预警。网络舆情的传播情况包括:舆情的信源;
舆情传播的平台或渠道;
促使舆情扩散、发酵、热度上升的关键因素,如主流媒体的报道、意见领袖的关注等;
舆情热度的变化趋势等。分析网络舆情的受众反应,主要是对网民的跟评进行分析,视具体需要采用定性或定量方式,整理出主要观点、倾向的分布局势。网络舆情应对分析是对舆情相关部门(当事人)已有的应对方式、特点、经验或教训等进行梳理分析;
或者对新近发生的、有关部门尚未回应的舆情,提出帮助其恰当回应的建议。网络舆情预测、预警分析内容主要包括:当前尚未解决的的社会问题,尤其是群体性、敏感类的,未来可能再次激化的网络舆情;
已公布将要开展的重大活动、项目,关注度高,可能出现争议的事项;
周期性的涉政涉稳舆情,每逢敏感时间节点,就会有利益群体发布的相关信息;
有的网民发布信息时,无意中可能会预告一些将引起舆情风波的事件。

(二)掌握网络舆情特点,加强网络舆情报告的针对性

首先,网络传播中把关大为削弱,降低了在公共媒介平台发布言论的门槛,未经把关的各种言论汇聚于网络,使得网络舆情成分复杂,存在网民偏激观点、利益方伪造“民意”的发言等情况。网络舆情研判应当密切关注网民的偏激言论,及时从中鉴别、判断出舆情恶化的苗头。同时,要准确识别水军等试图扭曲舆情的言论,挖掘真实的网民倾向。

其次,网络舆情存在去中心化现象的同时,意见领袖影响显著。一方面,在一些网络舆情信息的传播中,普通网民存在感显著,网民通过微博、论坛等进行爆料,也是常见信源,网民的群体聚合可能使得一些话题讨论发酵出热点、敏感舆情事件。另一方面,网红、主流媒体、专家等意见领袖发起议题或介入会对舆情的扩散、发酵起到显著的推动作用。因而舆情研判分析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主流媒体、自媒体大V等意见领袖对舆情的关注度、评价倾向等。

最后,网络舆情中存在参与者对话题了解程度和发言理性正相关的现象,研判时应注意对不同类型发声者的观点进行梳理,在对话题了解较多的参与者的发言中更易于发掘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三、提高网络舆情报告编写能力,形成精品

(一)主题明确,为决策服务

网络舆情信息工作始终应当提高政治站位,注重政治性,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辅助等服务。对网络舆情的点评,应当揭示出舆情事件发展、应对中的风险点、经验、教训等重点内容,给服务对象以启示。写作者要真正理解紧扣主题的重要性,把握紧扣主题的方法。要根据主题的需要来确定舆情报告的材料如何取舍,结构如何措置,语言如何运用,使整个报告的材料、结构及语言等紧扣主题。

例如,人民网在2019年2月21日发布的《一线视角:社会治理要下好“绣花功夫”》紧扣“社会治理的重难点在于基层”这一主题,以上海警务工作中对细微小事的处理引起部分观众疑惑为例,引用相关警察对这一做法必要性的说明后,将主题上升到政治性高度,说明这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治理工作的指示。结尾引用中央领导指示的写法有助于凸显主题,从而指导其他地方有关部门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精细化。

为服务于领导决策,网络舆情报告写作应当围绕主题处理好体现正面和揭示负面的关系。网络舆情报告既有展现党和政府的政策、重大活动、成就等方面的正面网络舆情,又有反映有害言论、敏感话题、突发事件、社会问题、负面现象苗头、社会思潮偏向等负面网络舆情。要从实际情况来编写舆情,对正面和负面的舆情既不忽视又不夸大,帮助有关部门和领导全面了解网络舆情状况。例如,新华网舆情频道在2018年6月19日刊登的《“2018高考”网络舆情分析——互联网上的“全民高考”》,对当年高考相关正面、负面话题的舆情都进行了反映,正面类包括高考作文试题在价值观引导上获得专家肯定等,负面类包括高考招生内部指标等高考相关谣言大范围传播等。这为教育部门展现了高考中哪些是获得舆论好评的做法,网民对高考有怎样的误解、猜疑等,可供其参考以总结成功经验、避免舆情风险。

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不能只局限于分析网民观点、传播信息的途径、方法等,还要解析这种网络言论所包含的内在的政治态度。分析网络舆情一定要挖掘出网民的观点同社会和经济政策的联系,唯此才能抓住重点,充分服务于决策。例如,强制加班的“996”工作制在网上引起热议,马云等知名企业家为“996”工作制说好话引起不少网民不满,一些网民认为这些企业家是为资本家压榨劳动者辩护。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强制加班不应成为企业文化》,明确反对侵害劳动者权益,人民网舆情频道转载了这篇文章。官方媒体对强制加班的批评获得网民赞许,舆情氛围转为平稳。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劳动法,便能及时判断这一话题涉及劳动法的贯彻、劳动者权利、人民当家做主地位等层面内容,指出“996”工作制的不当之处可彰显社会主义国家对劳动者的关爱,消除企业家发言的负面影响。

同时,在撰写报告的过程中,应兼顾与主题相关的不同群体的表态。网络舆情能反映民众的态度、意愿等,对同一事件、话题等,不同群体会表达出不同的观点。这就要求我们在网络舆情报告写作中,要将不同群体网民的主题相关言论整理、汇总成各方意见、意愿的集合,在编写网络舆情报告时完整地反映网络所体现民意的总体态势。因此,许多网络舆情报告都注重围绕主题介绍不同群体网民的代表性观点及不同类型观点的分布趋势。例如,人民网舆情频道在2019年5月15日发布的《上饶小学生被刺死事件惨剧面前更需耐心理性》,围绕应当耐心理性对待惨案事件的主题,展现了一些网民对该事件以个人猜想臆断受害者是因为霸凌同学而被杀的不理性观点,有关部门和较多网民呼吁理性,批判为行凶者开脱的那些言论和另一些网民认为调查效率过低等相对中立的观点。

(二)合理安排文章结构

撰写网络舆情报告,要求宏观上有视野,根据立意来布局文章结构。一般而言,结构完整的网络舆情报告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尾等几个部分。标题的拟定视舆情报告类型不同而有不同方式,单一事件舆情报告的标题概括事件内容和舆情状态即可,涉及某一段时间、某一区域或领域的舆情报告,其标题尽量描述舆情全貌和主题范围。导语是对舆情概况的陈述,用简短文字传达丰富信息量,让报告的服务对象对主要内容一目了然。网络舆情报告的重点是主体部分,包括舆情总体情况介绍、舆情特点总结、典型案例分析、舆情趋势预测等。其中,总体情况介绍可以在进行定性概述的同时结合定量的数据、统计图表。舆情特点包括不同事件的差异性,不同时间段的不同表现,以及网民和各种媒体对舆情的传播情况等。典型案例分析包括舆情事件及发展进程、舆情传播态势、主流媒体的重要报道及评论、专家和名人的表态、网民反应、有关部门的应对措施、针对该案例的点评和建议等。舆情趋势预测提示未来可能的热点议题和引起舆情风波的因素,对未来舆情态势提出预警。而结尾的常见写法是总结舆情,为防范舆情风险提出建议。

舆情报告的结构,需要依据具体的舆情特点定位来进行安排。报送突发舆情、即时舆情动态的报告偏重于事件或舆情传播态势简述。

简短的舆情报告可能只有主体部分,长篇详细的报告往往结构完整。单一事件的舆情报告会具体叙述或分析该事件相关舆情,服务于全局的网络舆情报告,会重于展现主题范围内的网络舆情全貌,或辅以典型案例。

结构简明、以记叙基本情况为主的舆情报告,编写较快,审核兼顾严谨与快捷,适用于报送即时网络舆情状态、突发事件,并视具体情况选择线上或线下的传递方式,以保证时效性。主题涉及的范围较广、服务于工作全局、回顾一段时间以来的网络舆情状况的报告,往往对时效性的要求放缓,适于精细、深入分析。其组成部分较多、结构较为复杂,但由于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更具系统的参考价值。

例如,人民网舆情频道在2019年5月21日发布的《2019年一季度人民日报·政务指数微博影响力报告》中,回顾了一段时间内政务部门官方微博影响力,其涉及时间长、范围广,涉及个体较多,需要展现多层面的内容,要用到较多数据。根据这些特征,该报告选择在开头详细说明报告的排行榜中衡量影响力的指标,主体部分以表格形式展示排行榜,对榜单分别按部门和地区分类,各个分榜单展现上榜的政务官方微博的影响力各项指标的数据。而新华网舆情频道在2019年3月26日发布《舆论呼吁“3·15”效应常态化纵深化》,该报告主要反映一个话题的相关舆情中同一大类的态度表达,主题对象有单一性,因此该报告选择了较为简明的结构,在开头概述公众对“3·15”效应的这类态度后,按关注点进行细分,用小标题概括每一类的主要观点和相关新闻概况,然后摘录媒体和网民有代表性的发言。

(三)用语规范、凸显重点

网络舆情报告的语言要规范化、书面化,符合应用文体要求,使用相应的词汇和恰当的修辞手段。写作时,应简要介绍舆情事件的基本要素,条理清晰地勾勒出舆情发展过程,标明关键节点,突出舆情的主因,展示舆情传播的总体数据、主流媒体的报道和评论情况,列举具有代表性的网民观点。

重视语言的把握,对撰写高质量的报告,充分发挥舆情报告的应对、管理、协调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网络舆情报告的语言应当严肃、准确、朴实、精练、严谨。严肃指语言格调郑重、端庄,舆情报告是送呈上级部门领导或者企事业决策人的,所以语言要庄重。准确指语言真实确切地表达内容,符合实际,无虚假错漏,褒贬得当,语意明确。舆情报告是用来反映情况、指导工作和处理问题的,强调语言准确,避免产生任何歧义。朴实指语言平实自然,是非清楚,通俗易懂,明白流畅,舆情报告应该着力于说明问题,用事实说话,因此,语言应当平易、质朴,不追求词句的华丽。精练指语言以实现行文目的及表现主题为根本出发点,做到简明扼要,精当不繁。严谨指语言以表述事实、传达信息为重,含义确切,表达恰当,细致严密,避免语意模糊含混、存在歧义的问题。

例如,新华网舆情频道2019年2月19日发布的《2019春节舆情汇总》开头一段:“2019年新春佳节期间,相关舆情倍增。2019年央视春晚、新旧年俗碰撞、春节消费趋势、服务业‘春节模式’等成为舆论讨论热点”,以书面化的朴实语言对该报告的主要内容进行了高度精炼的概括介绍。该报告对春节期间消费增长情况进行介绍,“来自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19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全国商品市场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除夕至正月初六(2月4日至10日),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10050亿元,比去年春节黄金周增长8.5%”。引用数据时说清数据来源、具体时间段,概况描述使用“平稳较快增长”这种恰如其分的措辞,体现了语言安排的准确、严谨。

撰写网络舆情报告,应当重视网络舆情信息从搜集到编写的各个环节,以对政策的深刻领会、对网络舆情特点的把握、对网民的充分了解为前提,拿出形式多样、高质量的网络舆情报告,为领导决策服务,为相关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推荐访问:舆情 写好 报告 如何写好网络舆情报告

本文标题:如何写好网络舆情报告(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senjie2201.com/zhuantifanwen/diaochabaogao/9090.html

版权声明:
1.世霆文库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如何写好网络舆情报告(全文)》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关于世霆文库网 | 在线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帮助 | 投诉与建议 | 人才招聘 |

Copyright © 2017-2024 世霆文库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沪ICP备170007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