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读后感 >

2023年《做最好老师》读后感500字3篇

作者: | 发布时间:2022-12-31 09:05:03 | 浏览次数: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500字1  暑假里,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我有幸拜读了李镇西老师所著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书中的内容犹如阵阵清风吹进我的心里,让人感动,荡涤心灵。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25年教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做最好老师》读后感500字3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做最好老师》读后感500字3篇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500字1

  暑假里,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我有幸拜读了李镇西老师所著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书中的内容犹如阵阵清风吹进我的心里,让人感动,荡涤心灵。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萃,它集中展示了李老师的教育教学思想、艺术和具体操作方法。他从自己身边的故事讲起,朴实形象的语言中透露着诗意,包含着深情。

  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校长对教育工作无比赤诚,对学生无比热爱的一颗教育者的心。而这种爱心成就了他的辉煌。爱孩子,才能理解孩子;爱孩子,才能培育孩子的爱心;爱孩子,才能无微不至地关心、关注成长的每一个细节;爱孩子,才能成为孩子的亲密朋友;爱孩子,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教师真挚、深厚的情感可以发出强大的爱流,有利于传导。做最好的"教师要把心里的情感用语言、行为表达出来,师生间通过精神的交流,达到思想感情上的联系和信赖,教师真挚的情感在学生的情绪上就会产生共鸣。曾经我班上有个同学上课总是不太专心,后来有一次稍微表现得较好时,我立即表扬了他,还请他当小老师,得到我一次又一次的信任,从此他大变样了。

  “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走路。”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心灵的召唤。在今后的人生中,无论做什么事情,让我们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献出自己最大的爱心,做最好的老师,做孩子最喜欢的老师,让自己无悔!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500字2

  通过读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我对比反思自己,深感愧疚,觉得自己与一个好老师的差距太远了,反思后才认识到:教育上的爱,不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而做出的"一种姿态,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运用得恰当,它会把“爱”自然而然的贯穿于教育的某一个环节,也会不声不响的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会潜移默化的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所以,我深深感悟到:因为爱,冰雪会消融;因为爱,枯木会逢春;因为爱,希望绽放华彩,因为爱,能拨云见日,未来永值得期待;因为爱,所有的生命才收获了圆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决心以著名教育家李镇西为榜样,以“爱”为己任,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进取,顾大局,识大体,努力按照上级的要求,按学校要求,高标准要求自己,树立竞争意识,不但要自己思想过硬,品行端正,业务水*高,乐于敬业,端正态度,明确责任,勇创佳绩,还应想方设法投入到学校集体的建设中,增添自己的一分力量,为校增光、添彩。自觉维护学校利益,遵守规章制度,服从安排,舍小家顾大家,洁身自好,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甘为人梯,爱生如子。它让我明确了作为一名教师的目标,那就是成为一位勇于自我批评、善于积累、善于反思、有爱心、勇于挑战、有目标的老师!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500字3篇扩展阅读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500字3篇(扩展1)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

【荐】《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

  最近,读了李镇西老师所着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这是李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阐述了李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李老师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与教育情感融为一体。语言朴实而富有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读着书,让人不禁为之激动、赞叹、折服!

  李镇西校长在序言中说:“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每每读到此,我的内心便会受到触动:是呀,我们在年复一年的工作中,有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与个性,有没有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呢?很多时候,是在和别人的攀比中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和方向,失去了做好自我的追求。结果是浑浑噩噩度日,丧失了做为一个人应有的情趣与活力,更谈不上去超越自我,并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了。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老师对教育的深思。他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而这种爱源与他的心,正是这种爱成就了他的辉煌。任何成功的背后都需要艰辛的付出。从他的人生经历中我发现他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优良品质。坚韧、好学、勤奋……形成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2

  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读完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后,我自愧不如。李老师深深打动我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他始终如一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爱”是李镇西老师永恒的教育理念,他可以和孩子一起过年,一起玩雪拼字照相,真正融入学生生活,在一次次的“师爱”中留下了精彩的生命瞬间。我深深地感受到,爱,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爱,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爱,也不应是对学生的纵容,而是要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的惩罚。爱,不只是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身体,而是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

  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加关爱我的学生,当学生犯错时,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心*气和地了解学生犯错的原因,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于细微处赏识,发现他们的优点,在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多一点表扬、多一点鼓励、多一份细心,不断激发他们身上的潜能,相信我们的孩子一定会不断进步!

  长路漫漫,上下求索。在以后的每一天,我都将坚守着那颗不变的心,那份执着的爱。我爱我的课堂,我爱我的学生,我爱老师的称呼,我爱拖着一身疲惫仍激情满怀的自己。爱在每一天,一路无怨无悔。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3

  看完书我才真正领悟到:只有“快乐教育”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和自信心。只有“快乐教育”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老师传授知识的欲望。我想,快乐应该是学习的真谛,是教育的真谛,是人生的真谛。

  一、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斯宾塞认为“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最有效”。下面是他做过的一个实验:我带两群孩子到德文特河边,告诉其中的一群孩子:我一发出口令你们就跑到教堂那里去,那里正在举行婚礼,先跑到的有可能会得到小糖果。另一群孩子我只是告诉他们:你们要尽快跑到教堂那里,越快越好,谁落后我就会惩罚谁。随着我的一声口令,两群孩子都飞快地跑起来,要知道从河边到教堂不是一段很短的路程。结果呢,知道教堂在举行婚礼的孩子,先跑到的很多,而且到了以后,大多还很兴奋。而另一群孩子,有的掉队了,有的干脆跑了一半就停下来了。停下来的孩子多了,大家也就不怕惩罚了。从这个实验可以看出,一群孩子在开始跑的时候,就把“跑到教堂”这件事情当成了一件快乐的事,因此跑起来就轻松得多,而另一群孩子则把“跑到教堂”这件事情当做了一个命令,只是被动地去执行,尽管有惩罚的威胁,但仍然作用不大。当然孩子的快乐是多种多样的,大多是没有社会目的的,教育则是要引说,应该先让孩子们快乐起来,然后再给出可行的目标。

  二、做一个快乐的教育者。教师作为教育者,应该成为孩子快乐的源泉,就像一根细小的芦苇管,如果我们从这头输进去的如果是苦涩的汁水,在另一端流出的也绝不会是甘甜的蜜汁。经常听到有的老师这样说:这个班级太难管理了,这个班级的孩子太调皮了。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4

  假期读了《做最好的老师》一书,它是由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所著。这是李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阐述了李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读着书,让人不禁为之激动赞叹、折服!书中每一章节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李镇西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它让明白了许多鲜明的教育观点,也有许多心灵感触,在此谈谈体会:

  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老师对教育的深思。他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而这种爱源与他的心,正是这种爱成就了他的辉煌。任何成功的背后都需要艰辛的付出。从他的人生经历中我发现他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优良品质。坚韧、好学、勤奋……形成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李老师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追随者,他在书中极力强调“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等之心,责任之心等教师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他说我们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

  读李老师的文章,为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我会不断地提醒自己,用爱心温暖童心,做个富有爱心和童心的人,爱学生,爱生活,爱世界。

  我也愿“做最好的老师!”从现在开始,我要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小事。争取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5

  寒假期间,我拜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真是受益匪浅!这本书全方位地阐述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语文教学理念和实践,其中罗列了很多具体的操作方法,值得我们模仿。

  本书是著名教育家李镇西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的精华集萃,全方位阐释了李镇西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语文教学的理念和实践。寒假期间,我拜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真是受益匪浅!这本书全方位地阐述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语文教学理念和实践,其中罗列了很多具体的操作方法,值得我们模仿。

  作为一名教师,当然都想要“做最好的老师”。那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在李镇西老师看来,“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因此,李镇西老师说:“我所谓的‘做最好的教师,’不是与我所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相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镇西与昨天的李镇西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他说:“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强调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这就是这本书首页序言里非常朴实的语言,却让人会有深思和味。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6

  李镇西老师说:“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老师,不是与我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相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镇西与昨天的李镇西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

  “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便不断地向最好的老师的境界靠拢。”李镇西老师强调自己和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李镇西老师告诉我们:“做最好的老师,是种*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这段话蕴涵着极其深刻的哲理:做最好的老师,应该成为每个教师的生活方式、工作常态和人生追求。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免会走一些弯路,如果恨铁不成钢和急功近利的矫正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那么我们不妨向李镇西学习,手持爱的灯盏。用我们心灵的灯光为之引路。给孩子一分信任,就搭起了沟通的桥梁;给孩子一分鼓劢,为他的每进步喝彩;期待他下一次可以做的更好,那就为子点亮了一盏心灯;给犯了错的孩字一点宽容,让我们无私的爱来面对学生的错误。因为爱学生就等于爱自己。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7

  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我感触很深。这本书对于刚刚走上教师岗位的我来说是最好的路灯、航标。聆听著名教师的殷殷叮嘱,迈着他们成长的步伐,我会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创造属于自己的教育未来路。

  “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富有人情味儿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这是这本书中我最喜欢也深有感悟的一段话。希望某一天我也能做到用自己真诚的童心与爱心来筑起我与学生之间的纯洁真挚的师爱之桥。

  “爱”是李镇西老师永恒的教育理念,他可以和孩子一起过年,一起玩雪、拼字照相,真正融入学生生活,在一次次的“师爱”理解中留下了精彩的生命瞬间。

  我也把热爱学生放在第一位,有了这种心境,师生之间就能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许多事情便迎刃而解,只要是我的学生,无论成绩好坏,我都一视同仁,对性格孤僻的学生,更多给以热情帮助。意图使他们恢复自信,走出自我评价的误区。对成绩较差的学生,我对他们经常进行鼓励,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有时在课堂上提问他们一些容易回答的问题,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读了这本书,让我知道了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真诚的爱心——爱每一位学生的心。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8

  暑假里,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我有幸拜读了李镇西老师所著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书中的内容犹如阵阵清风吹进我的心里,让人感动,荡涤心灵。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萃,它集中展示了李老师的教育教学思想、艺术和具体操作方法。他从自己身边的故事讲起,朴实形象的语言中透露着诗意,包含着深情。

  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校长对教育工作无比赤诚,对学生无比热爱的一颗教育者的心。而这种爱心成就了他的辉煌。爱孩子,才能理解孩子;爱孩子,才能培育孩子的爱心;爱孩子,才能无微不至地关心、关注成长的每一个细节;爱孩子,才能成为孩子的亲密朋友;爱孩子,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教师真挚、深厚的情感可以发出强大的爱流,有利于传导。做最好的教师要把心里的情感用语言、行为表达出来,师生间通过精神的交流,达到思想感情上的联系和信赖,教师真挚的情感在学生的情绪上就会产生共鸣。曾经我班上有个同学上课总是不太专心,后来有一次稍微表现得较好时,我立即表扬了他,还请他当小老师,得到我一次又一次的信任,从此他大变样了。

  “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走路。”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心灵的召唤。在今后的人生中,无论做什么事情,让我们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献出自己最大的爱心,做最好的老师,做孩子最喜欢的老师,让自己无悔!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9

  当我读完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时,心有戚戚,欣欣然向往。李老师的讲述不是刻板的学说,而以发生在他身边的一个个小小的故事为例,让我感受到一位教育家的睿智与虔诚,博爱与伟大;也让我的心一次次地感动着。

  苏胡说:”书如其人“。《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正是对李镇西老师教育人生的最好的诠释。它展示了李老师教育的思想、艺术和具体的案例,是李镇西老师25年来教育智慧的精华。一句句朴实中浸着诗意的句子,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李老师对学生的真挚的爱,以及对教育事业炽热的忠诚。

  “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便是许多从教多年的的老师们大概也有着同样的疑问,毕竟谁也不敢肯定地说自己就是学生们遇到的最好的老师。然而,这并不妨碍我们去思考这个问题。李老师说:“每一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能够是最可爱的;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能够是最勤奋的;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能够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能够最乐观……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相比――昨日的自己和这天的自己相比,不但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到达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其实,教育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因为“最好”都是相对的,它只是每个老师心中的一个理想。然而每个人心中对理想的追求又都是无止境的,虽说我们无法做到“最好”,可我们却能够做到更好。我们经常会说“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只要我们能够不断地超越自己,不断地去战胜自己,不断地去争取每一个“更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当每一个“更好”融会在一齐时,我们就已经做到了“最好”。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0

  希望自己能做最好的老师,《做最好的老师》是著名教育家李镇西写的。读了这本专著使受益匪浅。我从事教学工作已经二十多年了这期间有很多的困惑都源自“心态问题”——究竟应与学生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在面对学生时如何摆正自己的心态。

  同时。我不断地想只有处理好了这个问题教学才能变得从容教育学生时才能处事不惊。李老师在书中极力强调“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等之心、责任之心等教师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

  他说我们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如果我们用*的冷漠去对待孩子的真诚那么一切“语重心长”的教育都无济于事。

  对于那些让人头疼的孩子李老师用“科研”的眼光去看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个难题都当作科研课题来对待把每一个“难教儿童”都当作研究对象心态就*静了教育也从容了。但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

  “爱”、“理解”、“尊重”、“*等”与“责任”在李老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正是教师的气度教师的魅力。李镇西老师的文章给我极大的鼓舞。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能用爱心温暖童心做个富有爱心和童心的人爱学生爱生活爱世界。我一定能不断进步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1

  当我读完《做最好的老师》时,让我感受到了李镇西老师的与众不同,里面容纳了他的教学事例,从他自己的身边的故事讲起,句句诚恳,实实在在,每一节都让我很感动。最让我震撼的是李老师对教育工作的热爱,毫不保留的全部奉献给学生。读了一本教育专著,名为《做最好的老师》,我不由地思考,老师和学生究竟就应持续一种怎样的关系才最有益于学生的成长我从事教学工作近十年了,究竟怎样做才能做一个最好的老师,学生最欢迎的老师。今后我对学生的教育工作更多的是要能发现学生的优点,肯定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优秀的,至少我们关注的焦点是发现学生的亮点和好的一面,而不是总盯着他的"缺点和短处!正像我说过的那样,师生之间的情谊绝非一两个扣分所能相比的,只要你能相信你的学生是优秀的,你别说,他还真能做得更好!我努力地改变自己,努力给孩子们假造一个和谐,宽松的成长环境.

  读完《最好的老师》我发此刻这本书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字是“爱”,围绕“爱”来展开的,其中谈到的很多经验,很多的理论无非就是要求教师要有爱、感恩、期望、信仰、探索、合作。而自由与自主的“爱”要放在首位,因为没有爱就是没有教育。看到这让我想起来了我们今年九月份的培训,在培训当中张校长和其他老师也多次重点讲到要“爱”学生,并且这种爱要让学生感受到的是没有附加值的爱。让他们在我们的关爱当中快乐的学习,成长,让他们享受到快乐。透过读《做最好的老师》一书后才认识到:要做到一个有“爱心”的老师很难,教育上的爱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中氛围。合理运用,会把自己的爱很自然的贯穿在我们教育的每一个环节,感染。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2

  读完教育名家李镇西老师写的《做最好的教师》一书,让我激动不已,书中讲述怎样的教师是最好的,怎样做才算是最好的,让我耳目一新,茅塞顿开。

  做最好的老师,首先要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敬;你也许不是最聪明,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是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与其整天怨天怨地悲悲戚戚过日子,不如轻轻松松高高兴兴过好每一天。

  做最好的老师还要有爱心!“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的确,教师这个职业是需要爱心的职业,没有爱心的人是做不了也做不好教师的。做学生的好老师,首先就要爱学生。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对待,用慈母般的心情去教育、去关怀每一个学生,去爱护和培养每一个学生。对待后进生更应该如此,李老师向后进生伸出了温暖的双手,献出了真情和爱心,帮助他们一步步成长。

  “做最好的教师!”是一种*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通过对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思想的学习,使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无疑是我教育生涯中的加油站,给我注入了工作能量和热情。

  一个人虽然永远达不到所谓的“最好”,但他相信今天的自己一定会比昨天的自己好,一天天不断地超越自己,一定会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3

  李镇西老师说:“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老师’不是与我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相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镇西与昨天的李镇西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

  “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老师’的境界靠拢。”李镇西老师强调自己和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李镇西老师告诉我们:“‘做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这段话蕴涵着极其深刻的哲理:做最好的老师,应该成为每个教师的生活方式、工作常态和人生追求。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免会走一些弯路,如果恨铁不成钢和急功近利的矫正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那么我们不妨向李镇西学习,手持爱的灯盏,用我们心灵的灯光为之引路。给孩子一分信任,就搭起了沟通的桥梁;给孩子一分鼓励,为他的每一进步喝彩;期待他下一次可以做的更好,那就为孩子点亮了一盏心灯;给犯了错的孩字一点宽容吧,让我们无私的爱来面对学生的错误,——因为,爱学生就等于爱自己。

  李镇西老师在书中还介绍了许多在教育实践中好的做法,以及教师素质提升的方法。读后,心里极不*静,这不正是我所急需的吗,他像一盏明灯,引导我向做最好的我不断探索!前行!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4

  开学初,翻看《做最好的老师》的书之后,我感觉这不愧是一线的老师,其中的案例非常吸引人,书中字里行间流露出老师对学生的真诚的情感是那么的自然,洋溢着李镇西老师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热爱,我想:可能其他职业的人读起这本书会是另一种心情,另一种感受,而作为与李镇西老师同一职业的我却更能体会书中老师对学生的情谊,实实在在的做法,其中李老师对教师这一职业从不喜欢到要 “做最好的老师”的情感变化,以及自身的不断的自我超越的境界都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另外,书的序言部分也让我颇有感受,虽然《序言》仅仅只有四页,但也是书的精髓所在,其中李老师谈到本学期他担任着两个班语文课,连早读和辅导课在内,周课时二十一节,此外还担负着校长的一些职务,他很坦率:“我现在感到累,的确累。”但他本人对于“走路都在备课的状态而感到高兴,准确的说,感到内心的宁静,因为这种状态能够让他感到踏实,感到不浮躁,这是一种与学校与学生真正融合在一起才有的心态。“做最好的自己”正如李镇西老师讲的那样,才有了:踏踏实实上好每一堂课,仔仔细细批改每一本作业,认认真真对待每一位学生。当遭到非议和误解时,虽有过灰心但不气馁。正因为这样,李老师才会有今天的成就,而更难的可贵的是如今“硕果累累的他还依然保留着那份对学生对课堂的挚爱。

  说到师生之间的感情,开学三周以来,让我深有感受。它对于教学工作的开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开学之初,学校规定每节课学生不能自行进入教室,须由班主任带领进班。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5

  通过读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我对比反思自己,深感愧疚,觉得自己与一个好老师的差距太远了,反思后才认识到:教育上的爱,不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而做出的一种姿态,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运用得恰当,它会把“爱”自然而然的贯穿于教育的某一个环节,也会不声不响的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会潜移默化的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所以,我深深感悟到:因为爱,冰雪会消融;因为爱,枯木会逢春;因为爱,希望绽放华彩,因为爱,能拨云见日,未来永值得期待;因为爱,所有的生命才收获了圆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决心以著名教育家李镇西为榜样,以“爱”为己任,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进取,顾大局,识大体,努力按照上级的要求,按学校要求,高标准要求自己,树立竞争意识,不但要自己思想过硬,品行端正,业务水*高,乐于敬业,端正态度,明确责任,勇创佳绩,还应想方设法投入到学校集体的建设中,增添自己的一分力量,为校增光、添彩。自觉维护学校利益,遵守规章制度,服从安排,舍小家顾大家,洁身自好,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甘为人梯,爱生如子。它让我明确了作为一名教师的目标,那就是成为一位勇于自我批评、善于积累、善于反思、有爱心、勇于挑战、有目标的老师!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500字3篇(扩展2)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

  最近,读了李镇西老师所着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这是李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阐述了李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李老师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与教育情感融为一体。语言朴实而富有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读着书,让人不禁为之激动、赞叹、折服!

  李镇西校长在序言中说:“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每每读到此,我的内心便会受到触动:是呀,我们在年复一年的工作中,有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与个性,有没有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呢?很多时候,是在和别人的攀比中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和方向,失去了做好自我的追求。结果是浑浑噩噩度日,丧失了做为一个人应有的情趣与活力,更谈不上去超越自我,并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了。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老师对教育的深思。他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而这种爱源与他的心,正是这种爱成就了他的辉煌。任何成功的背后都需要艰辛的付出。从他的人生经历中我发现他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优良品质。坚韧、好学、勤奋……形成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2

  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读完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后,我自愧不如。李老师深深打动我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他始终如一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爱”是李镇西老师永恒的教育理念,他可以和孩子一起过年,一起玩雪拼字照相,真正融入学生生活,在一次次的“师爱”中留下了精彩的生命瞬间。我深深地感受到,爱,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爱,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爱,也不应是对学生的纵容,而是要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的惩罚。爱,不只是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身体,而是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

  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加关爱我的学生,当学生犯错时,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心*气和地了解学生犯错的原因,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于细微处赏识,发现他们的优点,在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多一点表扬、多一点鼓励、多一份细心,不断激发他们身上的潜能,相信我们的孩子一定会不断进步!

  长路漫漫,上下求索。在以后的每一天,我都将坚守着那颗不变的心,那份执着的爱。我爱我的课堂,我爱我的学生,我爱老师的称呼,我爱拖着一身疲惫仍激情满怀的自己。爱在每一天,一路无怨无悔。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3

  假期读了《做最好的老师》一书,它是由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所著。这是李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阐述了李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读着书,让人不禁为之激动赞叹、折服!书中每一章节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李镇西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它让明白了许多鲜明的教育观点,也有许多心灵感触,在此谈谈体会:

  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老师对教育的深思。他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而这种爱源与他的心,正是这种爱成就了他的辉煌。任何成功的背后都需要艰辛的付出。从他的人生经历中我发现他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优良品质。坚韧、好学、勤奋……形成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李老师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追随者,他在书中极力强调“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等之心,责任之心等教师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他说我们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

  读李老师的文章,为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我会不断地提醒自己,用爱心温暖童心,做个富有爱心和童心的人,爱学生,爱生活,爱世界。

  我也愿“做最好的老师!”从现在开始,我要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小事。争取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4

  通过读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我对比反思自己,深感愧疚,觉得自己与一个好老师的差距太远了,反思后才认识到:教育上的爱,不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而做出的一种姿态,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运用得恰当,它会把“爱”自然而然的贯穿于教育的某一个环节,也会不声不响的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会潜移默化的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所以,我深深感悟到:因为爱,冰雪会消融;因为爱,枯木会逢春;因为爱,希望绽放华彩,因为爱,能拨云见日,未来永值得期待;因为爱,所有的生命才收获了圆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决心以著名教育家李镇西为榜样,以“爱”为己任,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进取,顾大局,识大体,努力按照上级的要求,按学校要求,高标准要求自己,树立竞争意识,不但要自己思想过硬,品行端正,业务水*高,乐于敬业,端正态度,明确责任,勇创佳绩,还应想方设法投入到学校集体的建设中,增添自己的一分力量,为校增光、添彩。自觉维护学校利益,遵守规章制度,服从安排,舍小家顾大家,洁身自好,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甘为人梯,爱生如子。它让我明确了作为一名教师的目标,那就是成为一位勇于自我批评、善于积累、善于反思、有爱心、勇于挑战、有目标的老师!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5

  希望自己能做最好的老师,《做最好的老师》是著名教育家李镇西写的。读了这本专著使受益匪浅。我从事教学工作已经二十多年了这期间有很多的困惑都源自“心态问题”——究竟应与学生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在面对学生时如何摆正自己的心态。

  同时。我不断地想只有处理好了这个问题教学才能变得从容教育学生时才能处事不惊。李老师在书中极力强调“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等之心、责任之心等教师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

  他说我们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如果我们用*的冷漠去对待孩子的真诚那么一切“语重心长”的教育都无济于事。

  对于那些让人头疼的孩子李老师用“科研”的眼光去看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个难题都当作科研课题来对待把每一个“难教儿童”都当作研究对象心态就*静了教育也从容了。但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

  “爱”、“理解”、“尊重”、“*等”与“责任”在李老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正是教师的气度教师的魅力。李镇西老师的文章给我极大的鼓舞。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能用爱心温暖童心做个富有爱心和童心的人爱学生爱生活爱世界。我一定能不断进步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6

  读书是一种享受生活的艺术。“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当你枯燥烦闷,读书能使你心情愉悦;当你迷茫惆怅时,读书能*静你的心,让你看清前路;当你心情愉快时,读书能让你发现身边更多美好的事物,让你更加享受生活。读书是一种最美丽的享受。做一个心中有光的教师,明媚自己,明媚学生,也明媚世界!

  最近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我读的时候感受颇多。李镇西老师真是一个优秀的教师,书里记录了他的众多教学事例,从他自己的身边的故事讲起,句句诚恳,实实在在。

  最让我震撼的是李老师对教育工作的热爱,毫不保留的全部奉献给学生。读了一本教育专著名为《做最好的老师》,我不由地思考,老师和学生究竟应该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才最有益于学生成长?

  我从事教学工作时间较短,究竟怎样做才能做一个最好的老师学生最欢迎的老师。今后我对学生的教育工作更多的是要能发现学生的优点,肯定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优秀的,至少我们关注的焦点是发现学生的亮点和好的一面,而不是总盯着他的缺点和短处!正像我说过的那样,师生之间的情谊绝非一两个扣分所能相比的,只要你能相信你的学生是优秀的,你别说,他还真能做得更好!我努力地改变自己努力给孩子们假造一个和谐宽松的成长环境。

  读完《最好的老师》我发现在这本书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字是“爱”,围绕“爱”来展开的,其中谈到的很多经验,很多的理论无非就是要求教师要有爱、感恩、希望、信仰、探索、合作。而自由与自主的“爱”要放在首位,因为没有爱就是没有教育。我立志要做一个有爱有教育梦的优秀老师!

  不忘初心,做最好的老师!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7

  看完书我才真正领悟到:只有“快乐教育”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和自信心。只有“快乐教育”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老师传授知识的欲望。我想,快乐应该是学习的真谛,是教育的真谛,是人生的真谛。

  一、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斯宾塞认为“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最有效”。下面是他做过的一个实验:我带两群孩子到德文特河边,告诉其中的一群孩子:我一发出口令你们就跑到教堂那里去,那里正在举行婚礼,先跑到的有可能会得到小糖果。另一群孩子我只是告诉他们:你们要尽快跑到教堂那里,越快越好,谁落后我就会惩罚谁。随着我的一声口令,两群孩子都飞快地跑起来,要知道从河边到教堂不是一段很短的路程。结果呢,知道教堂在举行婚礼的孩子,先跑到的很多,而且到了以后,大多还很兴奋。而另一群孩子,有的掉队了,有的干脆跑了一半就停下来了。停下来的孩子多了,大家也就不怕惩罚了。从这个实验可以看出,一群孩子在开始跑的时候,就把“跑到教堂”这件事情当成了一件快乐的事,因此跑起来就轻松得多,而另一群孩子则把“跑到教堂”这件事情当做了一个命令,只是被动地去执行,尽管有惩罚的威胁,但仍然作用不大。当然孩子的快乐是多种多样的,大多是没有社会目的的,教育则是要引说,应该先让孩子们快乐起来,然后再给出可行的目标。

  二、做一个快乐的教育者。教师作为教育者,应该成为孩子快乐的源泉,就像一根细小的芦苇管,如果我们从这头输进去的如果是苦涩的汁水,在另一端流出的也绝不会是甘甜的蜜汁。经常听到有的老师这样说:这个班级太难管理了,这个班级的孩子太调皮了。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8

  读完教育名家李镇西老师写的《做最好的教师》一书,让我激动不已,书中讲述怎样的教师是最好的,怎样做才算是最好的,让我耳目一新,茅塞顿开。

  做最好的老师,首先要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敬;你也许不是最聪明,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是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与其整天怨天怨地悲悲戚戚过日子,不如轻轻松松高高兴兴过好每一天。

  做最好的老师还要有爱心!“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的确,教师这个职业是需要爱心的职业,没有爱心的人是做不了也做不好教师的。做学生的好老师,首先就要爱学生。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对待,用慈母般的心情去教育、去关怀每一个学生,去爱护和培养每一个学生。对待后进生更应该如此,李老师向后进生伸出了温暖的双手,献出了真情和爱心,帮助他们一步步成长。

  “做最好的教师!”是一种*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通过对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思想的学习,使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无疑是我教育生涯中的加油站,给我注入了工作能量和热情。

  一个人虽然永远达不到所谓的“最好”,但他相信今天的自己一定会比昨天的自己好,一天天不断地超越自己,一定会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9

  近日,拜读了李镇西先生的大作《做最好的老师》,时时被李镇西老师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语言所打动,感动之中又有着深深的反思。

  身为人师,我们无一不想成为社会,大众,家长,学生乃至自己眼中最好的老师。但是怎样才能成为最好的老师呢?我认为好的教师要将爱贯穿教育始终。要有童心和爱心,能够走进学生的内心,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具有同理心。时时怀着儿童般的情感,努力与学生的思想情感保持一致,学会从孩子们的去观察,用儿童般的兴趣去探索,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贴近他们才能走进他们。

  其次,要提高自身素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为教师,一定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要多思考,多创造,做有思想的教师。践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育理念,*童心,培养爱心。陶行知先生曾说“我们必须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在日常教学中,尝试忘记自己的年纪,变成小孩子,加入到小孩子的队伍里,去发现孩子们与众不同的一面。同时,要拥有*等之心,不做高高在上的授予者,要做与学生共生活,同甘苦的朋友。用真诚的人道主义情怀,创造去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先行者。紧跟当前素质教育,减负教育的大潮,及时更新教育思想,在每个学生身上发现闪光点,因材施教,帮助每个孩子打开眼界看到自己,看到自己身上创造的火花,从而成为一个于国有益,于己无愧的*青年。

  读李老师的`书,既像是和一位智者在对话,又像是和自己的内心在交流,仿佛进行了一次精神洗礼,我似乎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似乎找到了那份激情。我也愿“做最好的老师”!从现在开始,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争取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0

  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我感触很深。这本书对于刚刚走上教师岗位的我来说是最好的路灯、航标。聆听著名教师的殷殷叮嘱,迈着他们成长的步伐,我会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创造属于自己的教育未来路。

  “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富有人情味儿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这是这本书中我最喜欢也深有感悟的一段话。希望某一天我也能做到用自己真诚的童心与爱心来筑起我与学生之间的纯洁真挚的师爱之桥。

  “爱”是李镇西老师永恒的教育理念,他可以和孩子一起过年,一起玩雪、拼字照相,真正融入学生生活,在一次次的“师爱”理解中留下了精彩的生命瞬间。

  我也把热爱学生放在第一位,有了这种心境,师生之间就能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许多事情便迎刃而解,只要是我的学生,无论成绩好坏,我都一视同仁,对性格孤僻的学生,更多给以热情帮助。意图使他们恢复自信,走出自我评价的误区。对成绩较差的学生,我对他们经常进行鼓励,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有时在课堂上提问他们一些容易回答的问题,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读了这本书,让我知道了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真诚的爱心——爱每一位学生的心。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1

  今天读了《做最好的老师》第十章,有关于语文教学的内容。正如文章所说:思维训练不可能孤立进行,课堂教学的内容在不同程度上都会反映出思维训练,我们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体现出思维训练的内容。

  是呀,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学生的思维训练的过死,要让我们的学生去多方面的思考各种问题,让他们学会展开自己的想象力。记得有一次,我在音乐课上让学生做《小宝宝睡着了》的音乐游戏时,我先让孩子们认识了“1、2、3、4、5、6、7”的七个音名。然后,让他们跟我学做柯尔文手势。这时,我发现孩子们在跟我做柯尔文手势的时候,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不是很高很高。于是,我左思又想:为什么我不能让孩子们自己来为这七个音名创编上动作,以及它们的音高和音低呢?于是,我就又开始行动了起来,可还没有等我把话说完,就有好几个小朋友高举小手说:“周老师,周老师,你能不能够让我来试一试?”还有几个小朋友扯了扯我的衣服,老师让我上讲台来表演吧。于是,我请了几个小朋友上讲台,让他们学做“1”的动作。刚表演不多久,坐在下面的小朋友们也都举起了小手,纷纷要上台表演。

  看着孩子们的表演,我觉得孩子们掌握的特别快。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2

  李镇西老师说:“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老师,不是与我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相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镇西与昨天的李镇西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

  “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便不断地向最好的老师的境界靠拢。”李镇西老师强调自己和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李镇西老师告诉我们:“做最好的老师,是种*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这段话蕴涵着极其深刻的哲理:做最好的老师,应该成为每个教师的生活方式、工作常态和人生追求。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免会走一些弯路,如果恨铁不成钢和急功近利的矫正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那么我们不妨向李镇西学习,手持爱的灯盏。用我们心灵的灯光为之引路。给孩子一分信任,就搭起了沟通的桥梁;给孩子一分鼓劢,为他的每进步喝彩;期待他下一次可以做的更好,那就为子点亮了一盏心灯;给犯了错的孩字一点宽容,让我们无私的爱来面对学生的错误。因为爱学生就等于爱自己。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3

  当我读完《做最好的老师》时,让我感受到了李镇西老师的与众不同,里面容纳了他的教学事例,从他自己的身边的故事讲起,句句诚恳,实实在在,每一节都让我很感动。最让我震撼的是李老师对教育工作的热爱,毫不保留的全部奉献给学生。读了一本教育专著,名为《做最好的老师》,我不由地思考,老师和学生究竟就应持续一种怎样的关系才最有益于学生的成长我从事教学工作近十年了,究竟怎样做才能做一个最好的老师,学生最欢迎的老师。今后我对学生的教育工作更多的是要能发现学生的优点,肯定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优秀的,至少我们关注的焦点是发现学生的亮点和好的一面,而不是总盯着他的缺点和短处!正像我说过的那样,师生之间的情谊绝非一两个扣分所能相比的,只要你能相信你的学生是优秀的,你别说,他还真能做得更好!我努力地改变自己,努力给孩子们假造一个和谐,宽松的成长环境.

  读完《最好的老师》我发此刻这本书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字是“爱”,围绕“爱”来展开的,其中谈到的很多经验,很多的理论无非就是要求教师要有爱、感恩、期望、信仰、探索、合作。而自由与自主的“爱”要放在首位,因为没有爱就是没有教育。看到这让我想起来了我们今年九月份的培训,在培训当中张校长和其他老师也多次重点讲到要“爱”学生,并且这种爱要让学生感受到的是没有附加值的爱。让他们在我们的关爱当中快乐的学习,成长,让他们享受到快乐。透过读《做最好的老师》一书后才认识到:要做到一个有“爱心”的老师很难,教育上的爱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中氛围。合理运用,会把自己的爱很自然的贯穿在我们教育的每一个环节,感染。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4

  李镇西老师说:“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老师’不是与我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相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镇西与昨天的李镇西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

  “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老师’的境界靠拢。”李镇西老师强调自己和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李镇西老师告诉我们:“‘做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这段话蕴涵着极其深刻的哲理:做最好的老师,应该成为每个教师的生活方式、工作常态和人生追求。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免会走一些弯路,如果恨铁不成钢和急功近利的矫正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那么我们不妨向李镇西学习,手持爱的灯盏,用我们心灵的灯光为之引路。给孩子一分信任,就搭起了沟通的桥梁;给孩子一分鼓励,为他的每一进步喝彩;期待他下一次可以做的更好,那就为孩子点亮了一盏心灯;给犯了错的孩字一点宽容吧,让我们无私的爱来面对学生的错误,——因为,爱学生就等于爱自己。

  李镇西老师在书中还介绍了许多在教育实践中好的做法,以及教师素质提升的方法。读后,心里极不*静,这不正是我所急需的吗,他像一盏明灯,引导我向做最好的我不断探索!前行!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5

  当我读完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时,心有戚戚,欣欣然向往。李老师的讲述不是刻板的学说,而以发生在他身边的一个个小小的故事为例,让我感受到一位教育家的睿智与虔诚,博爱与伟大;也让我的心一次次地感动着。

  苏胡说:”书如其人“。《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正是对李镇西老师教育人生的最好的诠释。它展示了李老师教育的思想、艺术和具体的案例,是李镇西老师25年来教育智慧的精华。一句句朴实中浸着诗意的句子,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李老师对学生的真挚的爱,以及对教育事业炽热的忠诚。

  “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便是许多从教多年的的老师们大概也有着同样的疑问,毕竟谁也不敢肯定地说自己就是学生们遇到的最好的老师。然而,这并不妨碍我们去思考这个问题。李老师说:“每一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能够是最可爱的;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能够是最勤奋的;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能够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能够最乐观……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相比――昨日的自己和这天的自己相比,不但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到达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其实,教育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因为“最好”都是相对的,它只是每个老师心中的一个理想。然而每个人心中对理想的追求又都是无止境的,虽说我们无法做到“最好”,可我们却能够做到更好。我们经常会说“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只要我们能够不断地超越自己,不断地去战胜自己,不断地去争取每一个“更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当每一个“更好”融会在一齐时,我们就已经做到了“最好”。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500字3篇(扩展3)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热门】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

  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为每一个人培养善良、诚挚、同情心、助人精神以及对一切有生之物和美好事物的关切之情等品质,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的起码的目标。学校教育就要由此入手。”

  只有个性才能造就个性,只有思想才能点燃思想。

  “做最好的教师!”是一种*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

  “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师爱是童心的源泉。(读书笔记 )教育者是否拥有一颗童心,对教育至关重要。乐于保持一颗童心,善于在某种意义上把自己变成一个儿童,这不但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之一,而且是教师对学生产生真诚情感的心理基础。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怀有儿童般的情感;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拥有儿童般的兴趣;教师的童心意味着具有儿童般的思维;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拥有儿童般的纯真。生活赋予我们成成熟,社会经验赋予我们练达,文化知识赋予我们修养,人生挫折赋予我们机智……但是对于*的执着追求,对假恶丑的毫不妥协,火热的激情,正直的情怀,永远是教育者的人格力量!作为社会人,教师也许会有几副面孔,但面对学生,教育者只能有唯一的面孔:诚实!须知真诚只能用真诚来唤起,正直只能以正直来铸造。

  如果真要想和学生相处,你就不要老师拿着大人的思想来衡量这帮孩子,毕竟他们还不是大人。他们的思维有时还很幼稚,还会做错很多事。所以有人说,你要允许学生去犯错,犯了错允许他去改正,这样学生才能在曲折中成长。有时,我们教育者就会犯这样的错误,绝对不允许学生犯错,上课迟到了,做错事情了,违犯纪律了,寝室扣分了等等。这样恰恰相反,学生会因为你要求太严而产生抵触情绪,就像学生抵触其父母一样,你不要说你是为他们好,其实有哪位家长不是为自己的孩子好?但是他们的孩子还是有很大的抵触情绪,原因在于,其实孩子不光是你的孩子,他更多的是以一个人的形式存在的,因此,你要把他当人看,是人都会犯错,你不能强迫他们按照你自己的意愿来做,有时甚至我们应该允许他犯错,因为犯错是为了下次不犯错。

  教育的爱,这不是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而做出来的一种姿态;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它自然贯穿于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也不声不响地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潜移默化地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李老师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追随者,他在书中极力强调“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等之心、责任之心等教师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他说我们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如果我们用*的冷漠去对待孩子的真诚,那么一切“语重心长”的教育都无济于事。对于那些让人头疼的孩子李老师用“科研”的眼光去看,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个难题,如班集体建设呀、“后进生”转化呀、早恋呀、作弊呀等等,都当作科研课题来对待,把每一个“难教儿童”都当作研究对象,心态就*静了,教育也从容了。当然,李老师也认为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总之,“爱”、“理解”、“尊重”、“*等”与“责任”在李老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正是教师的气度,教师的魅力。

  回想自己的教学工作,对于自己的学生,其实更多的还是爱,有时学生犯错了,我也会感到很气愤,但是,细想起来,孩子毕竟是孩子啊,正像一位同事说的那样,你不要指望学生会和你同步,不要把他们看得太大,他们只不过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你能期望他和你一样,一样懂事吗?你期望他们会那么听话,把任何事情都做得那么到位吗?其实,一切都是不可能的,李镇西老师说,“童心是师爱的源泉”,我要说的是,你如果真要想和学生相处,你就不要老师拿着大人的思想来衡量这帮孩子,毕竟他们还不是大人。他们的思维有时还很幼稚,还会做错很多事。所以有人说,你要允许学生去犯错,犯了错允许他去改正,这样学生才能在曲折中成长。

  正如李老师所说“‘爱心与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而我们更多的只是把教育当成自己谋生的工作。学生的每一点变化,无论是朝着哪一个方向,都牵动着老师的心。李老师的博爱是学生的进步很大,使我强烈感受的是李镇西同志对学生的一腔爱心。这是所有成功教师的共同经验。

  爱孩子才能培育孩子的爱心。爱孩子才能无微不至地关心、注视他们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才能为他们的每一点微小进步而衷心喜悦,才能感知他们的苦恼和困惑,并且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费尽自己的心血。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我会不断地提醒自己,用爱心温暖童心,做个富有爱心和童心的人,爱学生,爱生活,爱世界,做最好的老师,做学生最喜欢的老师。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2

  “北有魏书生,南有李镇西”。李镇西老师现在执教于成都市盐道街中学外语学校并任副校长。他的一些教育思想早就有所耳闻,今年更是有幸听了他的教育专题讲座视频,但我真正全方面了解他多年的教育心得及理念却是在暑假读了他的教育专著《做最好的老师》之后。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老师对教育的深思。他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而这种爱源与他的心,正是这种爱成就了他的辉煌。

  掩卷而思,首先打动我的是,李老师对班主任的那份执著。试想一下:全国的校长当中有几个是做了行政工作后,还主动要求当班主任,又是甚至是三个班的班主任工作。恐怕只有这“东魏西李”!用他自己的话来解释:不当班主任心里不踏实啊,不回到学校工作自己不舒服啊!李镇西老师始终是一个真诚而努力的老师,他每天认真地做班主任工作和语文教学工作,认真地思考自己的教育,坚持每天写一篇教育反思。仅仅是每天写一篇教育反思,绝大多数老师就做不到。但李老师不觉得辛苦,他说:喜欢打麻将、玩游戏的人会认为打麻将、玩游戏幸苦吗?因为教育是李老师的兴趣,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

  的确,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在读李老师的书的过程中,我还有一个深刻的感受,那就是李老师对教育名言简直是如数家珍,对陶行知等老一辈教育家的教育理论那也是随手拈来。我想,李老师之所以能在自己的文章中这样自然地引经据典,正是他长期阅读、积累的结果。

  李镇西老师告诉我们:”做最好的教师!是一种*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这段朴实的话,蕴涵着极其深刻的哲理:做最好的老师,应该成为每个教师的生活方式、工作常态和人生追求。

  李老师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追随者,他在书中极力强调“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等之心、责任之心等教师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李老师提出教育者是否拥有一颗童心,对教育至关重要。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怀有儿童般的情感,能够自然地与学生“一同哭泣,一同欢笑”的教师无疑会被学生视为知心朋友,赢得学生的心灵。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拥有儿童般的兴趣,教师的职业要求我们应该在任何方面都与学生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多一种与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你便多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途径,他们会不知不觉地把老师当作朋友。在与学生嬉笑游戏时,教师越是往掉自己的“尊严”,学生越会对老师油然而生亲切之情——而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

  “爱”是李镇西老师永恒的教育理念,他可以和孩子一起过年,一起玩雪、拼字照相,真正融入学生生活,在一次次的“师爱”理解中留下了精彩的生命瞬间。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爱孩子才能培育孩子的爱心。爱孩子才能无微不至地关心、注视他们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才能为他们的每一点微小进步而衷心喜悦,才能感知他们的苦恼和困惑,并且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费尽自己的心血。

  李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

  爱,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

  爱,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

  爱,也不应是对学生的纵容,而是“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的惩罚”。

  爱,不只是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身体,而是要“学会用他们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学生一起忧伤、一起欣喜”。

  爱,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

  爱,“不仅仅是对自己所直接教的学生的爱,还包括所有——外班的、其他年级的、甚至外校的学生的爱”。

  爱,不是用一颗成年人的心去包容一颗颗童心,而是“需要一颗童心”,用童心去碰撞童心。

  从小就梦想成为教师的我,如今梦想成真!面对我的学生时,我觉得我应该做最好的老师,至少对得起这帮可爱的孩子!做一名人民教师,多一些书生气,多一些书卷气;多一些书香气;多一些天之浩气;多一些地之灵气。读懂社会,读懂教育,读懂学生,读懂自己。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的提升自我,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形式!难道不是吗?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3

  当我读完《做最好的老师》时,让我感受到了李镇西老师的与众不同,里面容纳了他的教学事例,从他自己的身边的故事讲起,句句诚恳,实实在在,每一节都让我很感动。最让我震撼的是李老师对教育工作的热爱,毫不保留的全部奉献给学生。

  《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字是“爱”,围绕“爱”来展开的,其中谈到的很多经验,很多的理论无非就是要求教师要有爱、感恩、希望、信仰、探索、合作。而自由与自主的“爱”要放在首位,因为没有爱就是没有教育。而且这种爱要让学生感受到的是没有附加值的爱。让他们在我们的关爱当中快乐的学习,成长。

  爱学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我们很多老师都是爱学生的,但是为什么还会遭到有些学生的不喜欢呢?但当我爱学生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首先就应该要有一颗与孩子一样的“童心”,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也许只有童心才能滋润童心。当我们拥有一颗童心时,我们就更容易的去理解学生,当我们有了童心和爱心之后,自然我们就会很容易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和他们一块来分享快乐与烦恼,学生就会视你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对你的爱自然也就会流露出来,因为学生是最单纯、最可爱的,他们也是最容易感动的。

  我们要爱学生,但是不能凭借自己的感情只爱那些自己认可的学生,我们应该一视同仁,把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老师的一个关切的眼神和一个微笑就能个一个学生莫大的动力,让他感受到老师是关心他的,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温暖,作为老师,我们更要注意观察去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肯定学生,赏识他们,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优秀的,至少我们关注的优点是发现学生的亮点和好的一面,而不是盯着他们的缺点和短处,只要你能相信你的学生是优秀的,相信他能做的更好。李老师说得对,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关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和同学心贴心;因为有爱,才有崇高的灵魂和蓬勃的朝气。当学生喜欢你的时候,他很自然的也就会喜欢你的课,这就是所谓的爱屋及乌吧。

  通过读《做最好的老师》一书后才认识到:要做到一个有“爱心”的老师很难,教育上的爱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中氛围。合理运用,会把自己的爱很自然的贯穿在我们教育的每一个环节,感染每一个学生。

  作为普通教师的我们,只要我们每天都在进步,每天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更好,久而久之,许多更好组合在一起就会变成最好的。李老师还说到老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是啊,只有当我们尊重别人的时候,别人才会尊重你。现在每个孩子都非常的爱面子,自尊心很强,作为老师如果我们当众批评他的话,就会伤到他的面子,会让他形成逆反心理。所以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我们要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场合给予教育,千万不能伤到他们的尊严。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句话人人皆知。怎样做才能做到最好的老师?用李镇西老师的话说,“最好”是相对的,因为这是永远没有止境的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我们经常会说:“最大的敌人就是你自己。只要你不断的去战胜自己,不断地去超越自己,你就会进步的很快,就这样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会不断地向“最好的老师”境界靠拢。我知道我现在不是最好的,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争取每天多读些书,每天都有点进步,每天都做得更好,每天都比前一天有进步,我想我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一本好书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也是一次心灵的震撼,成为“心灵鸡汤”,有时甚至可以改变读完这本书以后,我深深的反思:是不是我们老师爱学生的方式不当呢?在教学当中我们很多老师都遇到过这样的学生:在一节课上如有个别学生捣乱,当你说了他两次之后,他每次就是只能够维持几分钟,到你第三次发现他时,你会很恼火控制不住自己去批评他,但是效果并不好,同时也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里。此书中,李老师对学生的“爱”作了全新的深刻阐述。

  最后以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中的一段话来勉励自己: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是最可爱的;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当技术最出色的工人;你若是营业员,就要当服务质量最佳的营业员;你若是医生,就要当医术最高明的医生;你若是教师,就要当最负责的教师;你也许不能成名成家,不能名垂青史,但你可以成为同行业中千千万万普通人里最好的那一个!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4

  寒假的时候看了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被他的深邃,他的激情所深深打动。书里最震撼我的就是李镇西老师对教育的深思,以及他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而这种爱源与他的心,也正是这种爱成就了他的辉煌。任何成功的背后都需要艰辛的付出。从他的人生经历中我发现他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优良品质。坚韧、好学、勤奋……形成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我走上多年向往的三尺讲台,整整算起来也不过两年半。在过去的两年里,我付出了很多,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两年半,很*凡。很*凡的两年半里,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更没有人喝彩。显然,这是一个很*凡的工作岗位。每天也只是上课,下课,备课,布置作业,批改作业。

  我教两个班,一个化生班,一个史地班,我想,我是没有什么作为了,化生班是个理科班,语文不会太好,史地班是个文科班吧,可还是个艺术班,差生又太多。果然,满腔激情的我收获了满心的失落。我总是责问他们为什么做不好,有没有用心去做。

  在我的眼里,他们从来不能很好的完成我布置的任务,不能达到我的要求。工作没多久我就得出一个结论:付出不一定有收获。

  于是每天我只是尽职完成教学任务,但从来不和他们交流什么,也不会在意与学生的沟通。有的时候他们有什么错误,我就大声呵斥,从不想和他们多说什么,我想啊,这些差学生啊,说什么也不通,我真的和他们没有什么共同的语言。甚至有学生我还不能准确的叫出名字,或者叫错了名字。久而久之,我发现,上我课他们很少讲话。

  上课了,我一个问题提下去,教室里静悄悄的,无论我怎么鼓励,就是没有人主动站起来回答问题,我想这些学生真是太木乐。无奈,我就一人挑大梁,满堂课都是我的声音,学生乖乖听就是了。有时我点名让他们回答,回答得也很不错,可为什么不主动说出来呢,我没有深究,也许是害羞吧。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了,我没有注意这些。

  直到有一天,我发了一张试卷,和学生们讨论上面的最后一条题目,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着,气氛比较热烈。我就说,今天的讨论很好,希望今后就要这样,为什么以前没有这样的习惯呢?

  只听见一个很细微的声音从教室的角落传来:“我们不敢啊”。

  听着这样的话,当时我没有说什么,甚至觉得自己的威信不错。回到办公室,我反复想着这句话“我们不敢啊”,不敢什么呢?是我*时对他们太严厉了?

  第二天上课,我面带微笑,学生回答错了,我也没有批评他,而是鼓励了他。回答对了,我就毫不吝啬的表扬他。那一堂课,学生积极性很高。后来上课,我尽量用温和的语气和学生交流,有时也会幽默一下,不再那么严肃了。有一次晚自习,有一个学生偷偷的写字条给我说:“老师,以前我多希望你温柔的目光能停留在我身上一秒钟,你能表扬我一次……,现在好了。我觉得你就像我们的大姐姐。”我看了特别激动。后来的课堂我会和学生一起说,甚至多让他们说,我努力当个掌舵的人。

  学生的一句话,震撼了我的心,唤醒了为人师的责任感:老师的爱,应该遍及每一个角落。

  我们作为老师应该都想过要怎样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如何让学生喜欢自己……但我们也许从没有真正去想过,学生到底为什么来上学?

  书里写到教育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我非常震撼,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这已经深深融入到李老师的血液当中,成为李老师的教育追求。所以不仅学生在校期间他尽职尽责,在学生离开学校后仍牵挂着他们。所以他会为高考落榜的学生写信——“这个世界如同一个茂密的大森林:有高大的乔木,也有茂盛的灌木,有参天的巨树,也有缠绕的藤萝,有鲜艳的花朵,也有青翠的小草……但都在阳光下展现自己的勃勃生机。”让自己的学生幸福地度过一生,应该就是这一种。

  我们的一句话,可以造就一个人才,也可以毁灭一个人才。我们看待学生的时候,常常会拿着放大镜去放大他们身上的错误,而有优点都一眼扫过了。爱优生容易,爱差生难,为人师不仅要爱“小天鹅”,更要爱“丑小鸭”,对学生永不言放弃,不应该吝啬对学生的赞扬,我们的一句话,可以温暖多少学生的失望的心灵。“丑小鸭”磨砺后也能变成“白天鹅”的。受到学生的信任是一种自豪,是教育的成功。

  我和学生从纯粹的师生关系,变成一种师生加朋友的关系,相处的很愉快,其实,他们真的也蛮可爱。读李镇西老师的文章,为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我也会不断地提醒自己,做个富有爱心和童心的人,爱学生,爱生活。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5

  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第一章里“童心是师爱的源泉”。作者说:“教育者是否拥有一颗童心,对教育至关重要”。乐于保持一颗童心,善于在某种意义上把自己变成一个儿童,这不但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之一,而且是教师对学生产生真诚情感的心理基础。作者的这番话不是随便说说而已,而是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来的。我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保持一颗童心这方面更是有同感。

  一、童心,是教师保持激情与梦想的灵丹妙药。作为一名教师,对待工作应该保持一定的激情,但教师工作压力大:同事相处的压力,教学压力,社会认知压力,经济压力。如果这种压力带入我们的教学工作,势必会影响教学,影响孩子。但是如果教师拥有一颗童心,在面对孩子的时候,会自觉抛弃一切世俗杂念,想孩子所想,做孩子所做,乐孩子所乐,永远保持一颗天真烂漫的童心,对未来充满激情与幻想,那我们的工作也会一直保持激情与幻想。这正是教育所需要的。

  二、拥有童心使教师能更好地与学生沟通。小学教师有了童心,才能和小学生打成一片,成为小学生的好朋友,心灵相通。这样才有利于沟通交流,有利于课堂教学。教师拥有童心,从童心的角度思考问题,就易于解决学习中的困难等问题;才能与学生“零距离”接触。比如这个学期学生第一次接触标点符号,刚开始的时候我怎么解释他们都不明白。后来我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把这些符号当作他们最感兴趣的事物,句号我比喻成“小眼睛”,问号比喻成“大耳朵”,感叹号是“金箍棒”。这样一来,孩子很快就将标点符号记住了。就是因为有童心,才有与学生“心有灵犀一点通”以童心善待童心,以童心交换童心,才能建立新课改下新型的师生关系,达到教育预期效果。教育家陶行知多次告诫我们:“我们必须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

  三、拥有童心是教师教学机智的法门。新课程的人文起点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知、情、意的健全、完善、和谐发展为本。小学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天真烂漫,充满童真的孩子。教师拥有童心,面对学生提出的“救小白兔的雪孩子死了吗?”才会组织学生去观察白云,观看视频,让孩子知道雪孩子牺牲自己的精神和善心,明白大自然中的自然现象。“教材诗人”王宜振有40多首作品入选中小学教材,谈及儿童诗歌创作时说,我的秘密是对童心的敬畏。

  四、一个拥有童心的老师在教育教学中一定充满了爱心。童心,表现为淳朴、真诚、自然、率直,而这些是作为老师应具备的品质。“童心在教育上的体现便是爱心;爱心是好教师的基本条件。”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基本素质。正因为有童心,我才会拥有爱心,有了爱心,即使面对最调皮的孩子,我都会耐心教育他。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做才会拥有同孩子一样的童心呢?

  1.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心理。不了解孩子的心理就不会有童心,尽管你是为了学生着想,但很难取得好的效果。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心理上表现不*稳、幼稚、未成熟状态、容易冲动、情感外露等,我们要学会在学习生活中了解学生的这种心理状态,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不要让学生的逆反心理出现。我教过的潘杰,他是一个极度调皮的孩子,每次上课都捣乱。但我知道他的心理是想吸引别人对他的注意。于是我对他采取“怀柔”政策,并且经常跟他聊天,和他玩耍,过了一段时间我就“收服”了他,并且和他成为了好朋友。

  2.其次要经常回忆自己的童年。每个人都有自己美妙的童年,我们老师同样也有快乐的童年:弹球、吹泡泡、过家家,打雪仗、捉迷藏……都曾使我们迷恋过,也曾使我们激动过。如果我们在对待贪玩、调皮的孩子时也能回忆一下我们的童年,那么我们就会对孩子多一份理解,也能正确地引导孩子。

  3.我们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用发展的眼光看“童心”。有些教师说,我有童心,“现在的孩子和我小时候比怎样……”可是越比越麻烦,与孩子的代沟越深。(这一点尤其表现在年长一点的教师身上。)我们要知道时代发展了,现代孩子的兴趣、爱好与我们童年有了很大差别。现在信息广泛了,孩子的生活条件改善了,智力开发早了,观念也改变了。老师要保持童心,就不能完全沉醉于自己儿童时代的那颗童心,而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和“童心”,这就要求新时代的小学教师要研究社会变化对孩子造成的影响,研究孩子的心理发展变化。

  4.最后,还要融入孩子的生活。特级教师窦桂梅把自己的每个学生都当作朋友,并经常坚持书信往来,乐此不疲。每次上课我都感觉自己和孩子一起遨游在语文的世界中,一起嬉笑,一起朗读,一起体味。我仿佛和孩子融在一起。

  拥有一颗童心就是会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听,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能以学生的快乐而快乐,以学生的悲伤而悲伤,就如书中说的与学生“一同哭泣,一同欢笑”。如果我们能做到了这一点,那我们一定是学生的好老师,也一定是学生的好朋友。

  童心是师爱的源泉,让我们所有的小学教师保持一颗童心吧!都来做一名最好的老师!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6

  说起读书,它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读书是一种学习,能提升教师心灵修养,能让人保持*静的心境,能让教师博学多才,悟性提高。前段时间,我在姚老师那借到了李镇西老师写的《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到目前为止我也是只读了其中的一部分。今天就我所看到的内容和一些感受同大家做以分享和交流。首先让我感受到了李镇西老师的与众不同,这本书里面容纳了他的教学事例。以及他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文章中没有过多华丽的语言,句句诚恳,实实在在,每一小节都让我很感动。

  感动开始于序言——李镇西老师在序言中这样写到:你也许不是最美丽,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当技术最出色的工人;你若是营业员,就要当服务质量最佳的营业员;你若是医生,就要当医术最高的医生;你若是教师,就要当最好的教师。

  感动体现于细节——他对工作的执着、对教育的深思。难能可贵的是他在每一个失误中都能做深刻的反思,把教育失误变成教育财富,而不是忽略一个个教育教学细节,也不是满足于现状,更不是为自己的失误找理由。李老师就是这样善于思考、善于学习,最终走向成功。

  我觉得要做最好的老师:

  一、必须是要有思想,做善于思考的研究型教师。

  只有用思想才能提升教育的品质,只有有思想的教师才会培养出有思想的学生。“做有思想的教师”应深深根植在我的心中,甚至每一位教师的心中,成为一种信念和追求。

  “做有思想的教师”,除了有思想,还务必要有必须的底气,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没有厚实的人文底蕴、没有创新的意识,那也只是一种空想。李镇西老师将“读书、教书、写书”视为他生活的全部资料。我们更多的是惊讶这些名人哪来的那么多时间去读书,其实他们早已养成“手不释卷”的习惯。回想自己,真是惭愧,每次总是以没时间为借口,放下为自己充电的机会。现如今,学校的读书活动一直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我们要求孩子们每天读书。我们也应该做到每天读书。以李老师为榜样,博览群书,开阔视野,提高素养,将阅读作为自己的生存方式之一。要想成为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就要勤于思考,勤于钻研,并且养成习惯,从中品尝思考阅读和写作的乐趣。付出多少汗水,才会收获多少果实!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对学生要有奉献之心、理解之心、*等之心、职责之心。教师的职责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如果我们用*的冷漠去对待孩子的真诚,那么一切“语重心长”的教育都无济于事。对于那些让人头疼的孩子,班级一些突发事情,后进生的转化等等,学会用“科研”的眼光去看,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个难题,都当作科研课题来对待,把每一个“难教儿童”都当作研究对象,心态就*和了,教育也就从容了。

  二、做“最好”的老师

  “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教师!”其实谁都渴望成为英雄豪杰、伟人巨匠,但成功的只是少数。那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用李老师的话说,“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日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日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日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日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日更机智……”他说:“每一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一天都有遗憾,但每一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看到那里,我想到了自己,只要我争取每一天多读些书,每一天都有点进步,每一天都做得更好,每一天都比前一天有进步,我想自己一定会进步。

  “做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我相信没有最好,但是我相信能够越来越好,做自己心中最好的教师,让自己在教育的舞台上,演好自己的小主角,让台下的观众为自己的.表现发自内心的喝彩。许多年后,我们也许不会成为名家,但是许多年后,我们一定会桃李满天下!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7

  拿起《做最好的老师》,心里很是沉甸甸……现代的社会服务行业非常透明,就是以往让人最崇敬的“人民教师”也是被排入了量化、透明化的行列!怎样才能做学校、家长、孩子心中最好的老师?真是难为教师了!学校、家长、孩子好比顾客,教师就是那么一道菜,想要这道菜能入千百口人的胃,那得需要多少高超的厨艺啊!?

  我迫不及待地翻开《做最好的老师》目录,急切地想寻找怎样做最好的老师!目录分了是个章节,分别从“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素养”、“育人之道”、“走出教育误区”、“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以学生为主”、“锻造卓越人格---优生的培养”、“转化后进生”、“学生青春心理健康教育”,“语文教育的思考与探索”这几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做一名最好的教师!我慢慢品味着……

  一、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

  有句话说的好“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有了爱,不等于就有了教育!”如何把握师爱和教育呢?曾记得因学校工作的原因,我送完一届的毕业班,转辗又新接一届毕业班,这班可是整个年级最调皮捣蛋的,又加上我是小学最后一年接任,对他们既不熟悉又不了解。由于学校工作的繁忙,我基本只是上课时间去教室,偶尔在晨会课上进行批评教育,但是这些全班性的点面结合的批评教育根本不管用,每当上英语课时张同学总是拿出魔方来玩耍,又带动了周围一批调皮的男孩在课上窃窃私语!我苦恼至极!在课后几次找张同学谈话,可是没有效果!好似天书的英语家作,张同学总是不能完成!作为任课教师的我,也似乎很关心地赠予张同学英语家作本,想鼓励他能今后及时完成作业!可是好景只持续了三天,三天过后还是老样子!怎么办?怎么办?直至有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根据学校要求给这些后进生补补营养。于是我从乡下赶来,就请了张同学来校补英语,我细心的讲解,每讲解一步骤,我都耐心地问他懂了没有,再给他类似的题型练习。其实张同学也是个懂事的孩子,只是有些时候缺乏自我控制意识,看到我如此耐心地教授与他,他听得很认真,题目也会做了,尝到了甜头,他更是认真了!我们就这样学习着直至傍晚5:30,那天是我送他回家的!

  第二天起,在课上张同学再也不玩魔方了,即便遇到了难题,他也拼命地翻书查找,不会放弃!我每堂课上都关注他,提点他,他每天都在困难中坚持着!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最后毕业会考中,张同学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前不久,这位在同学心目中调皮捣蛋的张同学来看望我了,并从他的口中得知他在遥远的地方望了我几次了,看到我忙碌就没进来!多懂事啊!从这件事中我也懂得了“师爱不是简单地赠予,而是真心地付出!”孩子,加油!

  二、提高教师的素养

  在这一篇章中最能让我有感触的是----奉献之心:“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

  爱就意味着奉献。从古到今,教育在人们的眼中都是充满无私奉献精神的神圣职业。但令人遗憾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澎湃汹涌的今天,一些教育者自觉不自觉地习惯用商业化与功利化的眼光来衡量自己的职业,以致逐步丧失了最崇高的精神境界。“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

  本学期我又因为学校的工作需要,送完一届毕业班又新接一届毕业班,同样的,在短短的一学期中想要深入地了解他们,和他们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也是很难。最主要的是我一下子很难有时间深入他们的内心,在学习上就会表现为浮躁、随意、无所谓!果真如此,开学的一个月里,班级里的英语学习氛围不是很浓,孩子认为换了个老师,不了解他们,他们也就可以更随意些了!于是在英语学习上我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并且我亲自做了一些记录,适时地进行表扬与批评,孩子开始有点收敛了,心慢慢地回到了英语学习上,早读课、英语课变得安静了!期中的家长会更是让我深入了家长的心!我根据*日里的观察,在班级中选了五个典型的孩子,在家长的面前进行适当地引领,给他们做各方面的示范和榜样!家长也是用心地回家教育孩子了!在期末,有位家长在班级QQ群中这样写道:“发自内心,对三位老师说一声谢谢六年不算短的时间,孩子们换了九位任课老师,实话每位老师都很棒很有教学经验,可对自己的孩子我捏了一大把汗。刚开学几天,孩子回家告诉我,妈妈,我们陈老师英语是全校最好的,所有班听力全是他报的,还带了别的一个班,她从进门打招呼全程用英语,我连起立,坐下,也听不懂咋办!看成绩好的同学站,我就站,坐我就坐打陈老师的电话,当时我手机拿起放下,放下拿起心里很矛盾。最后儿子提出,妈妈你要相信我你每天帮我报单词,在大考卷上做自己不会做的题,前面几次全是良,回来他自己也更加努力了,付出总有收获 !”可以看得出这位家长是发自内心的,我很高兴,在我的教育下孩子能取得好成绩!我也这样回应道:“其实谁教都一样!1.习惯是养成的,习惯了哪个老师就行!2.好的习惯也是靠自我约束才能养成的!3.找对方法很重要!4.坚持才能实现最终的梦想!5.更重要的是相信这句话:天才=99%汗水+1%的灵感!”我相信,来年我们班的英语学习将更是一片美好的景象!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8

  读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不仅给我释解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凡和光荣,也让我感受了一名名师的心路历程。一节节、一章章如同拂面的春风清新而又和煦,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不仅给予我理论的指导,更给了我具体的操作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匪浅。因此,读此书不仅是对我知识的扩充、教学理念的提升,更是对我心灵的一次洗涤,为我下一步的工作和学习,指引了方向。感受之一、要做一个勤思考善实践的教师。随着素质教育的快速推进,不论是国家教育部门还是教育专家,都深深地感悟到只凭空洞的教育理论,是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的,素质教育的实施更需要我们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参与,教育专家提出的新教育理念虽具有普遍性,但在具体实施中还有很多的实际问题,更需要我们基层教师来研究和实施,以此来证实新理念的正确性。读李镇西的著作,字里行间都透露出教育要营造美好的精神家园,让人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改变和调适思维方式,以前所未有的挑战意识,批判意识和创新思维来面对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施呼唤我们要有全面发展的学生观与全新的教学方式,作为教师就要具有课程意识,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问题意识。面对新课程,我们教师要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宽容,学会合作,学会选择,学会创新。真正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生活的美好和和谐。对照自己从事的幼教专业,让我深受启迪,幼儿园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好阵地,更应该重视孩子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幼儿教师要更多蹲下来倾听孩子的心声,和孩子进行*等的交流,让孩子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让每位孩子感受到校园生活的快乐和温馨,让每位家长感受到教师的专业素养。在多年的工作中,我也接触到很多新的教育理念,李镇西的对于教育的观点给了我更清晰的印象。我深深的感受到,有了爱,不等于就有了教育,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而要能肩负起这样的责任,教师的职业理想,专业素养是相当重要的,做最好的老师,让今天的“我”和以往的“我”进行比较,每天都能做好一点,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感受之二、要做一个有真性情,有爱心的教师。

  阅读第二章中“做有思想的教师”“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这两小节的内容,激起了我强烈的共鸣。文中指出,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一些教育者自觉不自觉地习惯用商业化与功利化的眼光来衡量自己的职业,以致逐步丧失了最崇高的精神境界。麻木、冷漠或者虚伪、势利弥漫在一些教师、学生及其家长之间。确实,对比我们现今的教育,正逐步在失去朴实的本质,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心灵隔阂正在越来越明显,这不能不使人感到担忧。因此,作为教师一员的我来说,在对教育工作的态度上,确实要有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姿态,对孩子、对家长都要有教育的真性情,具有一颗奉献之心、理解之心、*等之心、责任之心,用心做老师。我想,这也是现在大力提倡的师德教育的内核。同时,从事教育工作,爱贯穿在你工作的始末,就像特级教师闫学老师在《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做老师》一书中提到的那样:如果你不爱孩子,那教师这个职业对你来说是太苦了。确实,爱孩子是教师做好工作的前提,教育爱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敬业精神和富有人道性的教育艺术,它不仅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关心和爱护,而且还包括教师用爱的情感和言行来感化学生,陶冶学生,启迪学生,教育学生,教育爱在培养学生的同时也提高了我们教师的人道修养。就像李镇西老师说的:“对于一名教师来说,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感受之三、要做一个有智慧善观察的教师。随着全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的实行,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也有了比较大的提高,使我们在感到被重视的同时,更加认真地投入工作。在和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思想相碰撞的过程中,让我深切地体会到要趁自己还算年轻,及时给自己充电,做一名智慧型的教师,成为一名具有较高素养的教师。在既踏踏实实做好每件具体教育工作的同时,还能不断关心着,思考着社会发展与学校教育的相互影响,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从而进行一些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在阅读“从做孩子的灵魂工程师到向学生学习”这一节时也使我深切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智慧的教师要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要能服务、支持、指导每个孩子富有个性的发展。教师要善于观察孩子,善于透过表象辨别是否,要具有系统思考能力、理解学生的能力、课程开发的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坚定而又幸福地行走。同时,读到“阅读和写作,提高教师的素质”这一节内容时对我启迪很深的是,做智慧的老师,还离不开阅读和写作。反思自己,说来惭愧,我的阅读量实在是太少了,涉猎的面实在是太狭窄了,以至于带来了视野的狭窄,思想的保守,很多不能触类旁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向李镇西老师学习,不断增加自己的阅读量,做到读写结合,改变以往写作中的临时抱佛脚,生搬硬套,而要有感而发,让自己的情感自然流淌,做到文风自然朴实。因此,阅读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对我而言,无疑是一次心灵的荡涤,让我在处于缺乏激情,逐步进入发展高原期的状态中清醒过来,以新的热情、新的姿态对待工作和学习,学着每天做好一点,再好一点,充分展现自己的成熟和优秀。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9

  提倡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减负”的口号已经喊了很多年,然而却收效甚微,有的学校不仅没有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以往相比,片面追求考试分数和升学率,反而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李老师在文中指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减负”,不仅仅是要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不仅仅只是给学生少布置一些作业。从素质教育的观点来看,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减负”,还将同时意味着在某些方面科学地“加重”:

  一、“减负”意味着加重学生全面发展的“负担” 素质教育通过学科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使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得以减轻,教师就应该加强对学生德育、体育、美育、心理教育等方面的要求,并开设相关的课程,进行相应的训练,扎扎实实地引导他们“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审美”。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不再是看学生学习分数的高低,更要看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其他更多能力的培养和情商的发展与提高。在小学阶段,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自尊心的呵护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而面对中学生,除了要强化其良好的学习习惯,更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引导他们学会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调节,以正确面对在学习和生活不断遇到的挑战和挫折,做一个乐于学习、善于合作、积极向上的学生。

  二、“减负”意味着加重教师备课的“负担” 据研究发现,学生的“负担感”并不一定完全是由于作业多,或者作业难而造成的身体上的疲惫不堪,更多时候,他们感到的是一种源于“低效作业”的心理负担。比如,教师要求学生抄写五个生字,每个必须写10遍。这样的作业,虽不算多,也不算难,但对不少学生而言,绝对是一种负担——因为这样低效甚至无效而又枯燥乏味的作业,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激起他们对学习和作业的兴趣,即使迫于老师的威力,他们认真完成了,也必然会引起内心的反感和厌恶。心累的感觉往往比身累的感觉更可怕,长此下去,他们怎能喜欢这门学科,更谈不上对科任老师的信任和喜爱。

  相反,如果我们能常常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从他们的兴趣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出发,尽可能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着眼他们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能力的提高,关注其创新意识的培养,那么,即使他一些高难度和富有挑战性的作业时,仍然会愿意去做、乐于探究,读后感《《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2)》。因此,素质教育下的“减负”是对每一个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教学要力求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不仅要考虑老师怎样教,更要考虑学生怎样学,怎样才能积极主动去学,从而实现由“学会”向“会学”、“乐学”转变。课外作业是对学生课内学习的延伸和有益补充,因此,当我们给学生布置任何一项课外作业的时候,不只是要考虑给学生布置多少作业,还要思考什么样的作业才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什么样的作业才能既关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能提高学生实际运用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什么样的作业既能提高学生的智力,又能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如此诸多的考虑,无形中必然会加重教师的负担。倘若一个教师不能认真钻研教材教法、精心研究学习方法、细致深入了解每个学生、有效整合学习内容,又怎能设计出完美的课前预设?又怎能实现高效理想的课堂?

  三、“减负”意味着加重学生思维训练的“负担” 文中提到96年上海市某实验中学在教改过程中,针对学生的课业负担进行调查发现,学生的学习状况存在“三重一轻”——心理负担重,记忆负担重,作业负担重,而学习过程中思维能力训练的负担太轻!

  对此,李老师认为,学习领域内实现素质教育的关键,就是要变“三重一轻”为“三轻一重”。而所谓加重学生思维的“负担”,不仅仅是增加学生作业中的思维强度,还要关注两点:首先,教师要善于把自己的思路转化为学生的思路,教给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灵活思维方式;其次,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应有创新的机会,让他们在训练中尽量体现自己的主体地位与个性色彩,充分体验并享受到智力创造的成功乐趣。而这样的观点正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课堂应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过程应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教室应成为学生积极探究的学室、成为他们彰显个性和展示自我的天地。

  四、“减负”意味着加重学生能力培养的“负担” 素质教育必然要求学习效率的提高,那么学生也将会有更多的时间去提高其他方面的能力,进而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还要关注他们其他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动手操作创新能力和社会活动实践能力的培养。关于这一点,郑州一中对学生所实施的“五大*”,无疑将会让我们每一个老师从中得到启迪:*学生的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自由支配时间;*学生的空间,让学生能够走出教室到第二课堂去;*学生的大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学生的眼睛,引导学生把眼光从学校头像社会;*学生的手,让学生进行制作、操作、实验。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减负”,实际上是对学生的成才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对我们每一个挚爱教育事业、敢于改革和实验、执着于高效理想课堂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了解真正意义上的“减负”,让我们看清了前进的方向和努力的目标,未来的路上我们将会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学生。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0

  提倡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减负”的口号已经喊了很多年,然而却收效甚微,有的学校不仅没有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以往相比,片面追求考试分数和升学率,反而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李老师在文中指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减负”,不仅仅是要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不仅仅只是给学生少布置一些作业。从素质教育的观点来看,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减负”,还将同时意味着在某些方面科学地“加重”:

  一、“减负”意味着加重学生全面发展的“负担”

  素质教育通过学科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使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得以减轻,教师就应该加强对学生德育、体育、美育、心理教育等方面的要求,并开设相关的课程,进行相应的训练,扎扎实实地引导他们“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审美”。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不再是看学生学习分数的高低,更要看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其他更多能力的培养和情商的发展与提高。在小学阶段,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自尊心的呵护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而面对中学生,除了要强化其良好的学习习惯,更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引导他们学会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调节,以正确面对在学习和生活不断遇到的挑战和挫折,做一个乐于学习、善于合作、积极向上的学生。

  二、“减负”意味着加重教师备课的“负担”

  据研究发现,学生的“负担感”并不一定完全是由于作业多,或者作业难而造成的身体上的疲惫不堪,更多时候,他们感到的是一种源于“低效作业”的心理负担。比如,教师要求学生抄写五个生字,每个必须写10遍。这样的作业,虽不算多,也不算难,但对不少学生而言,绝对是一种负担——因为这样低效甚至无效而又枯燥乏味的作业,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激起他们对学习和作业的兴趣,即使迫于老师的威力,他们认真完成了,也必然会引起内心的反感和厌恶。心累的感觉往往比身累的感觉更可怕,长此下去,他们怎能喜欢这门学科,更谈不上对科任老师的信任和喜爱。

  相反,如果我们能常常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从他们的兴趣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出发,尽可能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着眼他们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能力的提高,关注其创新意识的培养,那么,即使他们面临一些高难度和富有挑战性的作业时,仍然会愿意去做、乐于探究。因此,素质教育下的“减负”是对每一个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教学要力求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不仅要考虑老师怎样教,更要考虑学生怎样学,怎样才能积极主动去学,从而实现由“学会”向“会学”、“乐学”转变。课外作业是对学生课内学习的延伸和有益补充,因此,当我们给学生布置任何一项课外作业的时候,不只是要考虑给学生布置多少作业,还要思考什么样的作业才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什么样的作业才能既关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能提高学生实际运用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什么样的作业既能提高学生的智力,又能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如此诸多的考虑,无形中必然会加重教师的负担。倘若一个教师不能认真钻研教材教法、精心研究学习方法、细致深入了解每个学生、有效整合学习内容,又怎能设计出完美的课前预设?又怎能实现高效理想的课堂?

  三、“减负”意味着加重学生思维训练的“负担”

  文中提到96年上海市某实验中学在教改过程中,针对学生的课业负担进行调查发现,学生的学习状况存在“三重一轻”——心理负担重,记忆负担重,作业负担重,而学习过程中思维能力训练的负担太轻!

  对此,李老师认为,学习领域内实现素质教育的关键,就是要变“三重一轻”为“三轻一重”。而所谓加重学生思维的“负担”,不仅仅是增加学生作业中的思维强度,还要关注两点:首先,教师要善于把自己的思路转化为学生的思路,教给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灵活思维方式;其次,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应有创新的机会,让他们在训练中尽量体现自己的主体地位与个性色彩,充分体验并享受到智力创造的成功乐趣。而这样的观点正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课堂应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过程应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教室应成为学生积极探究的学室、成为他们彰显个性和展示自我的天地。

  四、“减负”意味着加重学生能力培养的“负担”

  素质教育必然要求学习效率的提高,那么学生也将会有更多的时间去提高其他方面的能力,进而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关注

  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还要关注他们其他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动手操作创新能力和社会活动实践能力的培养。关于这一点,郑州一中对学生所实施的“五大*”,无疑将会让我们每一个老师从中得到启迪:*学生的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自由支配时间;*学生的空间,让学生能够走出教室到第二课堂去;*学生的大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学生的眼睛,引导学生把眼光从学校头像社会;*学生的手,让学生进行制作、操作、实验。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减负”,实际上是对学生的成才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对我们每一个挚爱教育事业、敢于改革和实验、执着于高效理想课堂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了解真正意义上的“减负”,让我们看清了前进的方向和努力的目标,未来的路上我们将会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学生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1

  打开书就被李老师的自序吸引了,“最好的教师,不是名人比,不是何过去比,而是和自己的明天相比,和未来比,做最好的教师是我永远的追求,直到我教育生涯的终点。”李老师如今已经是教育名人了,而且已经著作十多本,可是他还是这样埋头耕耘不问收获。真的被深深地震撼着,也感觉到自己真的事态渺小了。

  一、伤春怀远几时穷,小雨纤纤风细细

  我知道自己是*千千万小学教师中的一员,我所做的能改变什么?所以自己总是伤逝。李老师的成就就是如他所说——“做最好的教师!”是一种*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读着,反思着自己教育教学感觉真的事相差太悬殊了。那就像李老师说的,不比,和自己比,今天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比,虽然每天都不是最好的,每天还会有让自己让孩子让同事感到遗憾的地方有很多,但是每天都坚持和自己比一比,坚持不懈(我就是没有这个韧劲吧),我想我也会不断向“最好的教师”靠近了。

  同事们对我的评价大多是感情太丰富了,(读书笔记 )总是爱掉眼泪。是啊,现在想想自己不是一直在伤春怀远吗?没有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教育细节追问,审视,推敲,质疑……却恰恰在怀疑别人对自己是不赏识的,这样的自己怎么可能是个好老师呢?时时刻刻为汲取名利而困扰的自己真的太渺小了。做最好的老师,不是有好多大事和大业绩的,我们总是在对学生进行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身为教师的自己更应该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应该如何个性全面的发展,那样我们才有资格说自己在对学生说“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教育过程是繁琐细碎的,每个细节都不容忽视的,而我们做教师的就是要带着自己所有的感情投入到这些细节之中,以研究的心态对待我们每个学生,在工作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那样才会每一阶段都由创新和超越。

  水,暖时微波荡漾,炎时蒸腾九霄,寒时冰心守节。李老师如水,性情谦和,充满智慧。李老师就是这样在任何时候就尽可能的在自己的事业中达到自己能力所恩那个达到的最好的程度。而人常说女人是水做的,我想我们每位女教师如果都能如李老师所说的做个反思型的教师,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不停地思考,这样坚持不懈地注意注重自己的教育细节,定会“无风仍脉脉,不雨亦潇潇”。

  今天再一次郑重的告诉自己,伤春怀远是没有道路的,像春风细雨一样真正润物细无声,只有不停的前行,做个会阅读,会实践,会思考,会写作的老师。

  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落花已做风前舞”,所有的一切所有的成绩永远只能证明过去,不代表未来。李老师就是这样不断超越自己,才不断有新的业绩新的成就。我所以*凡,就是没有这样的心胸吧。既然决定要做个超越自己的老师,我知道光有志向还不行,更重要的事有行动力。

  1、如花——读书让自己内外俱美

  花的美丽各有千秋,女人如花,总会逝去芳华的,如何保鲜自己的美丽,让自己与众不同,那就是读书吧。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是自古至今不变的。作为老师更应该这样吧,信息社会不断更新与进步,让我们目不暇接,如果不丰富自己更新自己,真的可能要被淘汰了。那就要不断地不停的阅读,如李镇西老师所说,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身体力行者,做最好的教师更是要阅读,不但要阅读教育名著教学专著等专业性书籍更要阅读与教育“无关”的如文学历史哲学等类的书,因为读书令我们反思自己的言行,读书令我们憧憬未来,读书令我们感悟世界。

  心灵的清香,最沁人心脾,让人回味悠长吧。读书,让自己甘美清香。

  2、如玉——科研让自己温润坚贞

  玉之光泽从不锋芒毕露,是柔润的温和的;玉更是恒常的,不会因为外界的炎凉而变;玉更是石的精髓,不会因为泥土的浸染而污。怎么能成为特别的自己,怎么能成为千万普通教师中最好的一个,那就以玉做榜样吧。我们现在就是一块璞玉,我们自己的潜质我们要自己去发现,那就是搞教科研吧。每天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中,投入到学生中,扎实地做好每一件日常工作同时跟要把学生单做研究对象,苏霍姆林斯基就是一个17岁就走上教师之路的我们中的一员,可是他用他的一生来研究学生,他经常在深夜静悄悄的伏案写作,思考和记录教育问题,就是这样一直坚持不懈的做着教育科研,成就伟大的教育家,让我们有了教育思想。李镇西老师也是这样的吧,不但要投入到教育教学中,还有忙于学校事务,还要到处做讲学,还在各大教育网上有论坛有交流……相比之下,我们的工作真的事小巫见大巫了。如今学校倡导我们做教科研,更为我们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我们真的要踏踏实实的做好教科研工作。虽然有好多我们现在做的科研课题前辈们都已经做过了。可是我们针对的学生尽管同样是学生,但是他们仍然是不同的人,所以我不会再如以前那样“都研究过了,还研究什么”再不会有这样的思想,一定要真正的和自己现在的学生一起学习研究,写好每天的教学点滴,把写作养成习惯。我们有研究的精神,就是缺少玉这样的精神,一定做个如玉样的教师,坚韧,恒常,坚持……因为只要我们坚持着自己想做的,一定会有收获。不能名垂青史,也会成为*凡中做得最好的哪一个。

  最后,还是李老师那句话说得最有道理,做最好的老师,就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的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2

  寒假期间,我拜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真是受益匪浅!这本书全方位地阐述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语文教学理念和实践,其中罗列了很多具体的操作方法,值得我们模仿。

  其实作为一名教师,当然都想要“做最好的老师”。那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在李镇西老师看来,“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因此,李镇西老师说:“我所谓的‘做最好的教师,’不是与我所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相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

  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镇西与昨天的李镇西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他说:“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强调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这就是这本书首页序言里非常朴实的语言,却让人会有深思和回味。在序言中,李镇西老师的这一段话也令人回味无穷:“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当技术最出色的的工人;你若是营业员,就要当服务质量最佳的营业员;你若是医生,就要当医术最高的医生;你若是教师就要当最负责任的教师。”这是写给他学生的,也是写给他自己的。读到这儿时,我的内心便会受到触动:对啊,自己和自己比,今天和昨天比,每天反省自己的行为,不正是在“做最好的自己”吗?

  是的,“做最好的老师”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所以,只要我从每天最*凡的小事做起,每天反省自己一天所做的事,理清思路,相信自己,就一定能有所进步。李镇西老师说到,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没有爱便没有教育。他认为教育中的“爱心”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这是我非常欣赏的观点,一直以来我也坚信自己是个有爱心的老师,再次读完这本书,我对教育中的“爱心”问题也有的新的认识和理解,在书中他谈到“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中真正的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有时我也在怀疑,对于我们班的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到底要不要惩罚?

  如今我明白了这其实只是一个教育的必要手段,需要老师用爱心去把握的“度”的问题了。因为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在李老师从教之初,他也曾经讽刺过学生,曾经辱骂过学生,曾经体罚过学生。但是后来他将这一切都变成了教育财富,这一次又一次的教育困难、一次又一次的教育失误最终将他磨练成了一位著名的教育专家。

  给我印象最深还有第八章学生思想改造工程——后进生的转化。在李老师看来,转化“后进生”是最好的教育科研,他写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教育论文乃至教育专著。李老师之所以把关注“后进生”,一是因为素质教育充满了对人的尊重。二是因为素质教育的要义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就必然面向为数不少的后进生。李老师在书中向我们介绍了他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采用10种有效的具体方法:写家校联系本;填报喜单;游玩;集体评议;写每日九问;对手竞赛;写灵魂的搏斗;安排当干部;学生作文表扬;推荐好书。读了他的后进生转化手记——我和万同的故事,让我非常感动。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一个老师,能够长期像李镇西老师对待万同那样对待每一个学生,难!在万同的身上,我们看到转化一个后进生有多难。更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耐心,信心。万同的每一点变化,无论是朝着哪一个方向,都牵动着老师的心。

  而万同身上所体现的反复,足以考验最有耐心的老师,只有爱心的坚持才能创造这样的奇迹。我清楚的记着有这样一个情节他让万同代表班级在全校进行*下演讲。为了不失去教育万同的机会,李老师不断鼓励万同,让万同连写三稿,最后抓住“班级的爱就是祖国的爱”这一句闪光的话写的演讲稿,还利用自习课和下午放学后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最后终于让万同信心十足地进行了演讲,赢得了全校师生的掌声。李老师目中有人,始终把对学生的培养塑造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李老师满怀爱心在学生心田耕耘,真令我佩服!

  读完他怎样对待“后进生”,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作为教育者,我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是否做到了关爱每一位学生?在我们班,问题学生很多,有了李老师的指点迷津,心里也有了些许准备,我想在新学期里再面对周志鹏、高立尚、王磊、张磊等孩子时,我一定不会再像以前那么着急、困惑,一定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找到更适合这些孩子的方法,也更快地为孩子引领一条适合他们学习、成长的道路。回首自己走过的路,不禁惭愧万分。今天读李老师的书,仿佛进行了一次精神洗礼。我也愿“做最好的老师”!从现在开始,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争取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3

  初识李镇西是在那次集体会上。当时看着他的光盘,聆听着他的介绍,感觉他真的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作为一个老师,能与学生拥有那么多快乐的往事,留下那么多美好的记忆,得到那么多学生的尊重,谈何容易?做最好的老师!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带着崇拜与无穷的疑问我认真的阅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

  读后我才明白,李老师所谓的做最好的老师,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这与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所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都在不断追求更好。但是,能理直气壮地提出‘做最好的自己’,则表明了一种更高的人生和事业的标杆,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比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感受着这份最好,我开始每天审视自己,看今天的课上的比昨天进步了没有,今天处理学生的问题比昨天冷静了没有,今天为学生做得每一件事尽力了没有。同时我也引用李老师的做最好的自己来教育我的学生,并告诉他们凡是做一件事就必须尽心尽力,凡是做一件事就必须尽善尽美,凡是做一件事今天就要比昨天尽如人意。

  从书中得知,李老师每天坚持完成五个一工程上好一堂语文课,找一位学生谈心或书面交流,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读不少于一万字的书,写一篇教育日记。很佩服李老师在繁忙的工作中每天还能挤出时间完成这么多工作。每天上好一堂语文课也许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每天找一名学生谈心也可以做到。但每天与学生书面交流、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读一万字的书、写一篇教育日记谈何容易?我们时常抱怨自己的时间不够用,但与李老师相比,我们的时间要充裕的多。那么,我们能不能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5分钟时间与学生谈谈心呢?我们能不能偶尔把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以书面形式与学生交流呢?我们能不能每天写一篇教学日记呢?

  不久前,因为有事,第八节课我提前走了一会儿,那天大部分学生早退,影响很坏。第二天当我怒气冲冲的走进教室,叫起一个比较守纪律的女生了解情况时,班级中一个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请允许我对他的名字保密)马上站了起来承认早退是他带的头。我让他到办公室等我。当我从教室出来,有两个*时比较捣蛋的男生也跟了出来,他们承认了错误。回到办公室,我问那名男生为什么要替别人承担责任,这是帮助嘛?男生承认自己错了。当然,一阵说服教育后我便让他回班级上课了。下课他托我们班的一个孩子给我一封信,信中说:老师,你也许看出了我对某某女生的不一般,今天的事是我错了,但我很怕你训她。所以才那样做。其实对于他最近的状况,我已经从别的老师那听说了,但一直没有一个很好的机会沟通,我抓住这个契机,给他回了一封信,信中我告诉他,我是一个比较易怒的人,做的很多事可能他们都不愿意接受,但希望他们明白我的出发点是好的,我还要他把学习放在第一位,要为了彼此好。他很感动,又用书信的形式告诉我,他会把握住自己,并努力学习。以后的日子里,我们经常这样书信往来,班级的很多事他都通过书信告诉我,让我在第一时间掌握并采取措施。当学生对你敞开心灵的时候,你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半,在与学生书面交流的时候,我真正感受到了走进学生心灵的快乐。

  李老师对优生的培养和对后进生的思想改造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他让优生更优和引导后进生发现自己身上的善良之处、高尚之处,以帮助他们树立我是有缺点的一个好人的道德自信的做法,让我深深折服。我们也是教育者,当我们面对着我们眼中的差生,我们是怎样对待的。对他们,我们轻则嗤之以鼻,重则讽刺挖苦。还记得书中列举的那个经常迟到的女孩的事例。李老师当时的做法也许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做法,李老师当时对后进生的态度也许是我们大多数人现在依然存在的态度。想想我们对待自己的孩子,可以说是无微不至,不管孩子怎样,我们都会发自内心的去关心他,爱他。而我们的后进生,他们的父母也会像我们疼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着这些孩子我们眼中的这些后进生。当我们对这些后进生大发脾气甚至把他们说的一文不值的时候,请想一想孩子的父母,请想一想我们自己的孩子也许有一天也会被别人说的一无是处的时候,我们内心的感受。

  很久以前就有人提出要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其实我们的后进生还是有许多值得我们欣赏的地方。当我们对他们施以训斥或责罚,再见面他们都会主动与我们打招呼,他们的宽容恰恰是他们的闪光点;当我们有公共卫生值日任务时,我们的后进生理所当然的替我们承担了,他们的热爱劳动恰恰是他们的闪光点;他们蜷缩在教室的一角,不管学得知识怎样深奥,自己怎样听不懂,他们依然坚持在那里,享受着来自于老师的风吹雨打,每天十三节课,他们的毅力恰恰是他们的闪光点。当你发现了学生的这些闪光点,我相信你永远不会对他们扬起你的拳头;永远不会用刻薄的语言对他们说话;永远不会对他们说你是不可救药的;因为他们或许在学习上是差的,但他们也许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在某一个领域用他们的美德去创造最好,达到优秀。

  李老师说过这样一段话:‘做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我不知道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对不对,我也不知道我将来会不会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但至少现在我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尽我心去做我做为一名教师应尽的一切义务和责任。我想这样就够了。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4

  踏上工作岗位已经二十四年了,这期间我有过悲伤、难过,也有过兴奋、快乐,有过失败,也有过成功。想着怎样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想着如何做一个优秀的老师?什么是最好的老师呢?今天读了李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仿佛进行了一次精神洗礼。回首自己的教学生涯,不禁惭愧万分。

  工作以来我一直担任数学课教学兼班主任工作,总是要求孩子们达到自己心目中的标准,总是觉得他们错误很多,例如上课迟到,不讲卫生,上课讲话,……常常会责怪他们,这样对改正错误并没有太大成效,反而我用鼓励的方式,用允许犯错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孩子们的错误越来越少了。

  我很欣赏李老师说的:“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做最好的自己,说得多好呀!我们不要和别人比,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每天扪心自问,我今天进步了吗?我们每个人都要发挥自己的长处,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每天进步一点点,努力做最好的自己。这样,每天进步一点点,超越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作为一名教师,就要努力做最好的老师。“做最好的老师”其实是一种*和的心态。俗话说得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把今天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相比,每日三省吾身,不断地超越自己。所以,只要坚持从最*凡的小事踏踏实实做起,天天反思叩问自己,即使自己成不了红花,也要成为一片绿叶。回顾自己的教学生涯,在很多方面我做的确实不够,出现过这样那样的问题。爱学生,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复杂”,李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学生,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毕竟“每一朵花都有开放的权利”,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和“对学生的宽容”。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就是*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

  回想自己的教学生活,有时我总是板着脸,故作严肃,装出一副“师道尊严”的样子,有时我也会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个别同学,来杀一儆百;每次我远远地看着他们,而不是真正融入孩子们中去时,我并没有获得他们的多少尊重、爱戴。反之,却只是一个充满笑意的眼神,一个充满温情的动作,一句温馨的话语,却使他们更靠近。“教师真正的尊严,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我们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当我们故作尊严,甚至以牺牲学生的尊严来换取自已的尊严时,学生根本不会买我们的账,只会向我们投来冷漠的眼光。“教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没有他们,我也什么都不是!是啊,只有当我们尊重别人的时候,别人才会尊重你。现在每个孩子都非常的爱面子,自尊心很强,作为老师,如果我们当众批评他的话,就会伤到他的面子,会让他形成逆反心理。作为普通教师的我们,只要我们每天都在进步,每天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更好,久而久之,许多更好组合在一起就会变成最好的。要做最好的老师,就要爱教育事业,把教育当作自己的一项事业,爱学生,用真正的爱——师爱,去对待学生,对学生的的未来负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我们教师要经常拥有一颗永远的童心和爱心,与学生一同哭泣,一同欢笑,学生就会把我们当做知心朋友,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呀!老师也只是个普通人,也有自己普通的感情,教师要怎样才能拥有“师爱”呢?李镇西老师用一句话告诉了我们:“童心是师爱的源泉。”只有童心才能理解童心。我们要蹲下来和孩子对话,才能发现学生缺点中的可爱之处,甚至智慧之处,那我们看到的学生,都是带着“可爱缺点”的可爱孩子。同时,如果想和学生相处愉快,我们就不能拿着大人的思维来衡量这些孩子,有时孩子的世界我们大人真的不懂。他们的思维有时还很幼稚,还会做错很多事情。如果我们的要求很高很严厉,这样会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这点我深有体会。

  我也要“做最好的老师”!从现在开始,我要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争取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在教育教学中,学习借鉴李老师的教学经验,每天反思自己,努力做一个学生喜欢的好老师。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5

  暑假期间,再次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书中内容清新隽永,语言质朴生动,犹如夏日里的阵阵清风,汩汩甘泉,沁人心脾,滋润荡涤着我的灵魂。字里行间,细细品味,禁不住总是被李老师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语言所打动,继而为之深深折服。书中诸多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犹如一盏明灯,不仅给了我很大启示,更照亮了我前行的方向。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所谓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反省,不断超越,而并非与他人比较。万千世界,人各不同,受自身条件、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的制约,我们的修为也各不相同,有的人可以成为艺术家、科学家、文学家;可更多的人却最终沦为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工人、农民、个体经营者。即便如此,我们也无需抱怨,更无需沮丧,虽然我们也许成为不了“家”,但我们完全可以成为最好的自己。正如李老师所说,我们生活的世界就像一片森林,有的人是乔木,有的人是灌木;有的人是参天的白杨,有的人却是婆娑的杨柳。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更应该学会不断反思,更应该学会自己和自己比,拿今天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而不是拿我们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相比,唯有如此,方能迅速成长。古语云:“吾日三省吾身”,说的不正是这个道理吗?回想近20年来教学生涯,我也曾一度抱怨过*式教育体制的种种不和谐;亦曾对“后进生”发出过“孺子不可教”的感慨;为人处事虽笃信“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念,却总不乏被人误解亦或埋怨。反思自己,讲的、信的尽是世间大道理,却从未想过如何从源头、细微处入手,从日常生活、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入手,从知己知彼、推己及人的关心理解入手。相反,总是在固有经验及学识水*的支撑下偏执、坚韧,故而往往弄得自己身心疲倦,却收效甚微。

  此次读了李老师的书,让我深刻意识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应该每天学会从以下这些方面不断反省自己: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帮助“后进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细心?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我今天所积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丰富?我今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我今天面对大家的教育教学建议或意见是不是比昨天更虚心?我今天所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静?也许每天都不是最好的,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只要我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学会反思,坚持自省,我就能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近。

  “童心是师爱的源泉,爱心是好教师的基本条件,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细细品味,觉得李老师的话语实在是精辟。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所面对的孩子小的6岁,大的11—12岁,他们纯朴、稚嫩,天真无邪。他们的话语或许天真,没有太多的逻辑性,却质朴真诚;他们的游戏或许简单,没有过多的刺激性,却带给人快乐;他们的礼物或许粗糙,不具备过多的收藏观赏价值,却弥足珍贵。如果我们不抱有一颗童心,那么孩子的一切,在我们大人的世界里又怎会得到认同,又怎能有一席之地?因此作为教师,拥有一颗童心弥足珍贵。

  回想我以往的英语教学,机械单调的的重复,导致我的学生开始讨厌我的课堂,甚至对学英语表现出厌恶的情绪,究其原因,只因我的教学太过*化,不符合儿童口味,未贴近儿童心理。而今,在课堂教学改革的今天,我摒弃、抛开自己那份固有的矜持,融入学生活动之中,和孩子们一起做着那笨拙如企鹅般滑稽可笑的动作。可正是这笨拙的动作,在不知不觉中,拉近了我和还孩子们的距离。他们开始信赖我,愿意和我交朋友,同时也更喜欢上我的课了。其实,和孩子一起做游戏,和孩子一起说着天真烂漫的话语,并非降低了自己作为人师的尊严,相反却是多了一种与孩子沟通交流的途径。只有懂孩子,才能爱孩子,才会欣赏孩子。

  我是学校的值日教师,每周一当我迎着第一缕朝阳站在校门口迎接我的孩子们时,我的心情总是那样舒畅,感觉世上万事万物都不如那一刻美好,一切惆怅,所有的不如意都烟消云散。孩子们见到我总是主动对我说:周老师好!老师早上好!而我也从不漠视孩子们对我的问候,我总会亲切地一一回应孩子们问候,让他们感受到我的真诚,我对他们的尊重、理解与关爱。

  童心是师爱的源泉,爱心是好教师的基本条件。学会反思,缔造爱心,将是我教育生涯中孜孜以求的目标。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500字3篇(扩展4)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0篇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

  怀着崇敬的心情拜读完这部书时,我突然觉得豁然开朗。积郁在心中的百思未得其解的问题顿时烟消云散了,从未有过的释怀!

  作为一名曾经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专家。李镇西老师以敏锐的观察洞悉了教育的本质,用锋利的.笔触把让教育者头痛的焦点问题化于无形。这一切,让同样作为教育者的我深深折服。同时觉得受益匪浅。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灵深处。”重温李镇西老师关于师爱的论述,感受他对孩子的一颗晶莹纯洁的爱心,我被深深的震撼了。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正是有了执着的爱和不计回报的付出。聪慧却不懂谦逊的程桦才能让思想自由飞翔。正是有了执着的爱和不计回报的付出。生性自卑又自暴自弃的万同才在短暂的迷失后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李镇西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爱的教育,也给当今的教育工作者上了一节漂亮课。我终于明白: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想做好教育,爱心是开路先锋,耐心和恒心是必胜法宝。

  “做胸襟开阔,心灵自由的班主任!”在对学生付出爱的同时,李镇西老师又以理性的目光开展了自己的班级管理工作。“依法治班。”“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管理者。”这些班级管理的经验之谈让迷途中的班级管理者找到了工作的方向。作为班主任,我有茅塞顿开之感。因此,班级管理工作中。我比以前更轻松,工作成效也更显著了。班内每个学生强烈的主人翁意识,让班级更像一个温暖的家。因为是家,所以溢满了爱的芬芳。班级更和谐,同学们更团结了。大家的集体荣誉感有了,凝聚力向心力强了,自我管理也发自内心了。班主任不再是监督者,而是管理参与者。同学们,不再是被管理者,而是自我管理者。师生关系亲密融洽,整个班级一团和气。没有对学生的满腔大爱。何来班级的爱意融融?

  “”语文教育——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应该允许学生写他们自己的文章。允许学生在文章中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让学生的文字成为掠过晴空的云彩,美丽多姿而又个性鲜明。只有在辽阔的蓝天,精神的鸟儿才能无拘无束的自由飞翔。学生才会真的喜欢上语文课。听说听说读写能力才会在愉悦的气氛中迅速提高。没有敢于*学生心灵的大爱。何来语文课上的各抒己见?而一些语文教育工作者,以应试教育为目的束缚学生思维发展的做法,值得深思。李镇西老师曾这样说。“教育是美的——美在理解,美在机智,美在创新。”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爱心是教育的基础。作为教育工作者,让我们用爱心去感化,用耐心去引领,用诚心去开启,用信心去创造。让这些天赋各异的孩子们,在我们的培育下,点燃激情,放飞梦想,鹰击长空!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2

  这个学期,我读了一本教育专著,名为《做最好的老师》,有一段话,很经典: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当技术最出色的的工人;你若是营业员,就要当服务质量最佳的营业员;你若是医生,就要当医术最高的医生;你若是教师就要当最负责任的教师。我不由地思考,老师和学生究竟应该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才最有益于学生的成长?对于刚刚踏入教学工作岗位一年的我,在思考,究竟怎样做才能做一个最好的老师,学生最欢迎的老师。

  看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其实是深有感触的,觉得他像一个神话一样,回到我工作中,我觉得当我面对那帮学生时,我应该做最好的老师,至少对得起这帮孩子!不知道我将来会不会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至少我现在一直在努力,尽我心去做我做为一名教师应尽的一切义务和责任。

  回想自己的教学工作,对于自己的学生,其实更多的还是爱,有时学生犯错了,我也会感到很气愤,但是,细想起来,孩子毕竟是孩子啊,正像一位前辈说的那样,你不要指望学生会和你同步,不要把他们看得太大,他们只不过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你能期望他和你一样,一样懂事吗?你期望他们会那么听话,把任何事情都做得那么到位吗?其实,一切都是不可能的,李镇西老师说,“童心是师爱的源泉”,我要说的是,你如果真要想和学生相处,你就不要老师拿着大人的思想来衡量这帮孩子,毕竟他们还不是大人。他们的思维有时还很幼稚,还会做错很多事。所以有人说,你要允许学生去犯错,犯了错允许他去改正,这样学生才能在曲折中成长。

  有时,我们老师经常会犯这样的错误,绝对不允许学生犯错,上课迟到了,做错事情了,违犯纪律了,扣分了等等。这样恰恰相反,学生会因为你要求太严而产生抵触情绪,就像学生抵触其父母一样,你不要说你是为他们好,其实有哪位家长不是为自己的孩子好?但是他们的孩子还是有很大的抵触情绪,原因在于,其实孩子不光是你的孩子,他更多的是以一个人的形式存在的,因此,你要把他当人看,是人都会犯错,你不能强迫他们按照你自己的意愿来做,有时甚至我们应该允许他犯错,因为犯错是为了下次不犯错。有一段时间,因为经常扣分,我就很恼火,常发脾气,结果效果却不好,还是扣分,并且我已经明显感到学生有抵触情绪了,那怎么办?突然之间我意识到一个问题,我做为老师到底是干什么的?我的职责难道只是每天守着他们,他们说不扣分吗?好像老师与学生之间除了批评就什么也没有了?难道是生之间的感情连几分都不值吗?这种思考给我的冲击力很大,我的后背出了一身冷汗。原来,长期以来我总是因为学生表现得不好而批评他们,却很少表扬他们,好像把工作重心都放在他们表现不好的一方面了。我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不能只盯在学生做得不好的方面,而更多的是要能发现学生的优点,肯定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优秀的,至少我们关注的焦点是发现学生的亮点和好的一面,而不是总盯着他的缺点和短处!正像我说过的那样,师生之间的情谊绝非一两个扣分所能相比的,只要你能相信你的学生是优秀的,你别说,他还真能做得更好!我努力地改变自己,努力给孩子们假造一个和谐,宽松的成长环境。

  在现实生活中,最好的老师,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想当,但却绝大多数人当不上,这是为什么?难道说做最好的老师、成为名师真的就这么难吗?我想不是这样的,只是我们缺少了勇气与自信,更缺少了作为纯粹教育人的那种激情!

  由此我也感到,作为一名教师,在自身的工作生活中要正视心理健康并学会适时适度对自己进行心理调节,快乐地面对自己的人生和事业,面对你的学生和家长,只有保持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你就会感动自己的每一天都是充实幸福的。

  感谢李镇西老师,感谢这样的一本书,让我再一次疏理自己的教育信念:努力做自己心目中的最好老师!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3

  把课堂还给学生,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是学生惰性强,提不出问题。二是老师惰性强,即使学生提问题,老师也不愿面对学生千奇百怪的问题,因为这样备课难度大大增加,还不容易控制课堂,影响教学进度。所以长期以来,课改喊了很多年,课堂真正的自主学习并没真正落实,大多沿用结合教学重点精心设计一些问题的层次,不敢正在放开。今天读了李镇西老师写的《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看到了“逼问激疑:让问题点燃学生的求知欲”这一章,很有启发,好像找到了方向和方法。

  在书中,李镇西老师说真正有用的问题应从学生中来这样教学才更有针对性。但长期被动学习的学生往往是提不出问题的,或者说即使有问题也不愿提出来。面对这种现状,第一,这就需要老师“逼”,甚至达到“你不问,我就不讲”的地步。老师别怕麻烦,也别嫌问题幼稚而杂乱,只有先逼,才能越好,越会提问。第二,要教会学生无中生有地发现问题。有些课文文字浅显,内容易懂,许多学生会觉得没什么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无中生有”地发现问题:在看似明白晓畅的地方发现其耐人寻味的底蕴,“于不疑处有疑”。“于不疑处有疑”,最基本的方法是让学生在“不疑处”多想想:“为什么会这样写?”“能不能不这样写?”“还有没有更好的写法?”学生如果具备了这样深入探究的思维能力,即使再简单的课文他们也会以挑剔的眼光提出许多问题。第三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高质量的问题。语文教学中的所谓“高质量”的.问题,其实就是尽可能地紧扣教材训练内容的问题。除了让学生找出有关字词句障碍,我一般是让学生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进行思考,进而发现问题。一般记叙文:记叙的要素是什么?继续对结构是怎样的?记叙的详略是怎样的?语言表达方式有哪些?所要表现的中心是什么?小说:人物、情节、环境、语言”。散文:形是怎样散的?神是怎样聚的?文章的构思如何?议论文:中心论点、论证结构、论证方法、语言特色。说明文:说明对象、说明特征、说明顺序、说明语言。有时,李老师还提倡学生对所有课文养成“四问”的习惯。这四问是: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还能不能写得更好些?

  我觉得李老师的做法很有指导意义。对我启发很大。尤其是后一点,在我*时的教学中,基本都是从文章的文体特点进行学习指导,在深度引导解读中也常常遵循—写了什么、怎么写出来的、为什么这样写、还能不能写得更好些这样的步骤,但就是控制性学习太强,自主发问式的自主学习实践只是偶尔为之,远远不够。看了李老师的文章,我增强了信心,我愿多点耐心、爱心,增加些智慧,少点近利,多点远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把课堂还给学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多说无益,不如行动。自主课堂请从逼问开始。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4

  初识李镇西是在那次集体会上。当时看着他的光盘,聆听着他的介绍,感觉他真的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作为一个老师,能与学生拥有那么多快乐的往事,留下那么多美好的记忆,得到那么多学生的尊重,谈何容易?做最好的老师!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带着崇拜与无穷的疑问我认真的阅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

  读后我才明白,李老师所谓的做最好的老师,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这与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所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都在不断追求更好。但是,能理直气壮地提出‘做最好的自己’,则表明了一种更高的人生和事业的标杆,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比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感受着这份最好,我开始每天审视自己,看今天的课上的比昨天进步了没有,今天处理学生的问题比昨天冷静了没有,今天为学生做得每一件事尽力了没有。同时我也引用李老师的做最好的自己来教育我的学生,并告诉他们凡是做一件事就必须尽心尽力,凡是做一件事就必须尽善尽美,凡是做一件事今天就要比昨天尽如人意。

  从书中得知,李老师每天坚持完成五个一工程上好一堂语文课,找一位学生谈心或书面交流,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读不少于一万字的书,写一篇教育日记。很佩服李老师在繁忙的工作中每天还能挤出时间完成这么多工作。每天上好一堂语文课也许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每天找一名学生谈心也可以做到。但每天与学生书面交流、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读一万字的书、写一篇教育日记谈何容易?我们时常抱怨自己的时间不够用,但与李老师相比,我们的时间要充裕的多。那么,我们能不能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5分钟时间与学生谈谈心呢?我们能不能偶尔把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以书面形式与学生交流呢?我们能不能每天写一篇教学日记呢?

  不久前,因为有事,第八节课我提前走了一会儿,那天大部分学生早退,影响很坏。第二天当我怒气冲冲的走进教室,叫起一个比较守纪律的女生了解情况时,班级中一个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请允许我对他的名字保密)马上站了起来承认早退是他带的头。我让他到办公室等我。当我从教室出来,有两个*时比较捣蛋的男生也跟了出来,他们承认了错误。回到办公室,我问那名男生为什么要替别人承担责任,这是帮助嘛?男生承认自己错了。当然,一阵说服教育后我便让他回班级上课了。下课他托我们班的一个孩子给我一封信,信中说:老师,你也许看出了我对某某女生的.不一般,今天的事是我错了,但我很怕你训她。所以才那样做。其实对于他最近的状况,我已经从别的老师那听说了,但一直没有一个很好的机会沟通,我抓住这个契机,给他回了一封信,信中我告诉他,我是一个比较易怒的人,做的很多事可能他们都不愿意接受,但希望他们明白我的出发点是好的,我还要他把学习放在第一位,要为了彼此好。他很感动,又用书信的形式告诉我,他会把握住自己,并努力学习。以后的日子里,我们经常这样书信往来,班级的很多事他都通过书信告诉我,让我在第一时间掌握并采取措施。当学生对你敞开心灵的时候,你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半,在与学生书面交流的时候,我真正感受到了走进学生心灵的快乐。

  李老师对优生的培养和对后进生的思想改造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他让优生更优和引导后进生发现自己身上的善良之处、高尚之处,以帮助他们树立我是有缺点的一个好人的道德自信的做法,让我深深折服。我们也是教育者,当我们面对着我们眼中的差生,我们是怎样对待的。对他们,我们轻则嗤之以鼻,重则讽刺挖苦。还记得书中列举的那个经常迟到的女孩的事例。李老师当时的做法也许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做法,李老师当时对后进生的态度也许是我们大多数人现在依然存在的态度。想想我们对待自己的孩子,可以说是无微不至,不管孩子怎样,我们都会发自内心的去关心他,爱他。而我们的后进生,他们的父母也会像我们疼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着这些孩子我们眼中的这些后进生。当我们对这些后进生大发脾气甚至把他们说的一文不值的时候,请想一想孩子的父母,请想一想我们自己的孩子也许有一天也会被别人说的一无是处的时候,我们内心的感受。

  很久以前就有人提出要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其实我们的后进生还是有许多值得我们欣赏的地方。当我们对他们施以训斥或责罚,再见面他们都会主动与我们打招呼,他们的宽容恰恰是他们的闪光点;当我们有公共卫生值日任务时,我们的后进生理所当然的替我们承担了,他们的热爱劳动恰恰是他们的闪光点;他们蜷缩在教室的一角,不管学得知识怎样深奥,自己怎样听不懂,他们依然坚持在那里,享受着来自于老师的风吹雨打,每天十三节课,他们的毅力恰恰是他们的闪光点。当你发现了学生的这些闪光点,我相信你永远不会对他们扬起你的拳头;永远不会用刻薄的语言对他们说话;永远不会对他们说你是不可救药的;因为他们或许在学习上是差的,但他们也许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在某一个领域用他们的美德去创造最好,达到优秀。

  李老师说过这样一段话:‘做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我不知道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对不对,我也不知道我将来会不会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但至少现在我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尽我心去做我做为一名教师应尽的一切义务和责任。我想这样就够了。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5

  做最好的老师》,是李老师25年教育教学的精华集萃。它包含了一个教师,或者说一个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对师生关系的良好把握。只要你怀抱一颗对教育的虔诚之心真正地进入到具体的教育情境中,你就可能会受到感染,并于潜移默化中提升教育教学特别是班主任工作的能力。李老师在教育实践中所提供的,就是师生逐渐建立彼此信任关系,并共同成长的经历。

  李老师说,如果一个班级,没有一个让人头疼的.学生,没有发生让人头疼的事情,才真正让他头疼。我理解这话有两层含义,一层是对教师而言,如果学生没有任何过失,教师的能力便不能够增长。二层是对学生而言,没有犯过错误的学生,亦得不到真正的成长。到今天,教育中安全问题早就压倒了一切,这一点导致了强调对学生严加控制,使之按照老师的要求顺利成长,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被取消了。我们一直没有看到错误的正面意义,更不愿意给学生设置相关的情景来让学生自己选择,结果是学生逐渐丧失了思考力以及真正的行动能力。一旦学生犯了错误,总视为坏事并采取严厉的手段加以惩罚,而没有把错误当成学生成长的契机。在这一点上,李老师培养“优秀生”、改造“后进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例,如何让学生接受教育而不伤害到当事人,有着丰富的教育技巧,而这些技巧的核心依然是尊重。在李老师看来,师生关系的核心是民主,民主的核心则是尊重。

  在现实生活中,我和许多同仁一样,常常拖着疲惫的身子忙得焦头烂额。而李老师和学生在一块却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是一种享受。不但如此,他还经常在体锻课上和学生一块儿跳绳,打羽毛球,真是其乐融融。或许与许多人相比,李老师是一个真正地享受教育的人。之所以能够享受教育,跟他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热爱分不开,更与他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研究意识分不开。作为一个研究型教师,李老师对教育中的许许多多别人容易忽略的细节有些超乎常人的敏感,正是因为有这样一双巧手,才与学生合奏出了最美的交响乐。我在工作中好好向李老师学习,彻底改变观念,做一个学生喜欢的好老师。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6

  最近,读了教育专著《做最好的老师》,我不由地思考,老师和学生究竟应该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才最有益于学生的成长?只有处理好了这个问题,教学才能变得从容,教育才能处事不惊。看了《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我的收获极大。

  李老师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追随者,他在书中极力强调“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等之心、责任之心等教师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我们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如果我们用*的.冷漠去对待孩子的真诚,那么一切“语重心长”的教育都无济于事。对于那些让人头疼的孩子李老师用“科研”的眼光去看,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个难题,如班集体建设、“后进生”转化、早恋、作弊等等,都当作科研课题来对待,把每一个“难教儿童”都当作研究对象,心态就*静了,教育也从容了。当然,李老师认为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因此这种爱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总之,“爱”、“理解”、“尊重”、“*等”与“责任”在李老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正是教师的气度和魅力。

  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用李老师的话说,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最好”。他说:“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反思,琢磨,甚至把这一天的说过的话,做过的事都回想一下,坚持不懈,我便能不断地接近‘最好的教师’了吧。”看到这里,我想到了自己,我对自己的某些方面是缺乏信心的,总觉得自己不管怎样努力都是没用的。但李老师的话使我受到启发,也增强了信心,只要我争取每天多读些书,多反思自己,我想我每天都会有进步,每天都做得更好一点,每天都比前一天有进步,我想我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不管会不会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至少我现在一直在努力,尽我心去做我做一名教师应尽的一切义务和责任。

  对于自己的学生,其实更多的还是爱。李镇西老师说,老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意思不大明白,看后明白了。其实,有时候,我是犯过类似的毛病的,事实上,有很多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或性子急的教师容易犯这样的毛病。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很容易与学生发生冲突或矛盾。记得有一次我在课上提问,提问的王某时,他没答上来,我一下字就火了,说了一些很严厉的话,声音很大,这学生很要面子,以后上我的课,他就睡觉。现在提起来我都后悔。后来学生告诉我,老师,其实,我们自己也不想答不上来啊,只是有时不小心出了错。我们常常用*的眼光来看待事物,看待孩子的行为,对他们做出的一些“小事”不以为然,甚至是不屑一顾。比一比李老师,我觉得自己的差距还是太大,老师的尊严就在你的大发脾气中丧失了。

  李老师又提到:多想孩子们可爱的地方,尽量把课上好,尽量和他们一起玩儿,这样孩子们就会越来越爱你,每天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又怎么能不高兴呢?都说人没做父母之前看学生是一种心态,当了之后又是一种心态,可能当了父母,有了自己的孩子,对待学生便有了更深刻的感情。不管听话的、不听话的、漂亮的、不漂亮的、聪明的或是不聪明的孩子,在父母的眼中都是有无数优点的。我们常说要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原来这种“闪光点”无处不在。

  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我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 看待,用“学生的情感” 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心换来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7

  当老师真好!一个暑假能有很多时间让自己反思过去,展望未来,并能静下心来看很多的书籍。真高兴,我又读了一本好书,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

  “做最好的自己!”这是李镇西老师对学生说的话;“做最好的老师!”这是他对自己说的话。

  “做最好的自己!”,李老师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的超越自己,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做最好的老师!”:踏踏实实上好每一堂课,仔仔细细批改每一本作业,认认真真对待每一次谈心,开开心心组织每一次活动,我高兴,学生也快乐。做这样的老师,多么有意思!

  “做最好的老师!”,不用跟那些著名的教育家去比,因为他们的人格、学识、能力乃至天赋,是自己永远也无法企及的,比也白比,而是应该自己跟自己比,今天的我跟昨天的我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静?

  虽然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便能不断地向“最好的老师”的境界靠近。

  这样的境界不是所有老师都能做到的。反思自己,真是很惭愧,因为每天繁琐的工作,总是让自己静不下心来,好像就没有心思去想自己做得怎样,而是忙着把工作做完就行了,以“忙”和“累”为借口,从来就没有去反思过自己,去把今天的我跟昨天的我相比。回想自己刚当老师时,心中立下的目标就是当“最好的老师”。

  可很多时候,能想到的事,并不一定就能做到。既然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就要努力改正,每天反思自己,是否有新的领悟,是否有新的收获。

  “做最好的老师!”是每一位老师应该追求的境界!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像李镇西老师那样,时时提醒自己:我是一名教师,我的生活在讲台,我的"生命是学生。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8

  最近我有幸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感触颇丰。他的那份质朴,那份对学生深深的爱深深的感染了我。

  书中最喜欢李镇西老师的几句话:“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当技术最出色的工人;你若是营业员,就要当服务质量最佳的营业员;你若是医生,就要当医术最高明的医生;你若是教师,就要当最负责的教师;甚至你哪怕只是一名‘个体户’。也要当最受顾客称道的劳动者!你也许不能成为名家,不能名垂青史,但你可以成为同行业中千千万万普通人里最好的一个!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今天和昨天比,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近。”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总觉得自己的教学经验不足而导致自卑,总觉得不如别人,有时候甚至对未来有些迷茫,但读了李老师的书后我不再自卑,我可以自信的对自己说我和昨天的我比,我在进步,我在超越,今后我会做得更好!

  爱是永恒的教育,(读书笔记)李老师极力地强调这一点。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我们要用爱去感化学生,用爱去启迪学生。最阴暗的角落也需要阳光的照耀,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抬起头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懂得换位思考,孩子如果做了错事,要及时地去帮助他们,不是冷漠或恶语相对,这样他们才会明辨是非,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不吝啬自己的表扬,让他们在充满阳光的坏境中茁长成长。作为教师,我们要注意观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肯定他们,赏识他们,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优秀的,关注他们的亮点和号的一面,只要相信我们的学生是优秀的,相信他们会做得更好。

  **凡凡的过着每一天觉得很幸福,分分秒秒都那么的开心.作为普通教师的我们,只要我们每天都在进步,每天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更好,久而久之,许多更好组合在一起就会变成最好的。成大事不在于力量多少,而在于能坚持多久,让我们向李老师学习,一起努力来感受教育的美丽吧!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9

  开学初,翻看《做最好的老师》的书之后,我感觉这不愧是一线的老师,其中的案例非常吸引人,书中字里行间流露出老师对学生的真诚的情感是那么的自然,洋溢着李镇西老师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热爱,我想:可能其他职业的人读起这本书会是另一种心情,另一种感受,而作为与李镇西老师同一职业的我却更能体会书中老师对学生的情谊,实实在在的做法,其中李老师对教师这一职业从不喜欢到要“做最好的老师”的情感变化,以及自身的不断的自我超越的境界都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另外,书的序言部分也让我颇有感受,虽然《序言》仅仅只有四页,但也是书的精髓所在,其中李老师谈到本学期他担任着两个班语文课,连早读和辅导课在内,周课时二十一节,此外还担负着校长的一些职务,他很坦率:“我现在感到累,的确累。”但他本人对于“走路都在备课的状态而感到高兴,准确的说,感到内心的宁静,因为这种状态能够让他感到踏实,感到不浮躁,这是一种与学校与学生真正融合在一起才有的心态。”

  做最好的自己“正如李镇西老师讲的那样,才有了:踏踏实实上好每一堂课,仔仔细细批改每一本作业,认认真真对待每一位学生。当遭到非议和误解时,虽有过灰心但不气馁。正因为这样,李老师才会有今天的成就,而更难的可贵的是如今”硕果累累的他还依然保留着那份对学生对课堂的挚爱。

  说到师生之间的感情,带一年级两个学期以来,让我深有感受。它对于教学工作的开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上个学期开学之初,学校规定每天放学学生不能自行离开学校,须由班主任带领排队回家。记得第一次出去带他们,学生看到我就想看到陌生人一样,无动于衷,直到我说:一1班小朋友齐步走!第二天仍然没有多大改善,这让我有一些受挫,怎么从他们的眼睛里看不到亲近感?

  终于,在两天之后,学生们在见到我,能够自觉站队,而且站队前,还能看到他们在互相提醒,到了第三周,我已经能够在门口看到他们自觉站成队,并且在看到我之后漏出兴奋的表情,他们这时的表现也让我从感情上感受到了我是他们的老师,他们是我的学生。学生之间也变得熟悉起来,不再是最初的冷漠相望。而在日常的教学活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配合也变得默契了很多,我想这就是在这段时间里,师生之间建立起来的感情所产生的效果。

  李镇西老师的书里有这样一段话:我可以非常自豪地说:“从教25年来,风华正茂也罢,人到中年也罢,默默无闻也罢,暴得大名也罢,普通教师也罢,教育专家也罢??这一切都没有改变我的生活状态,那就是——我一直在一线,一直都在讲台,一直都和学生零距离!”读完这段文字,顿时觉得真的好佩服李镇西老师,更是崇拜。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作者对教育事业的一份执着,文字朴实无华,都是作者的真情流露,让我感受到了什么才是好老师,更想努力地去做一名好老师。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0

  这些年教育界流行这么一个说法:"北有魏书生,南有李镇西"。李镇西老师的一些教育思想早就有所耳闻,就在前两天有幸观看了学校组织的李老师的视屏讲座。

  在讲座中最喜欢李镇西老师在开始说的几句话:"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当技术最出色的工人;你若是营业员,就要当服务质量最佳的营业员;你若是医生,就要当医术最高明的医生;你若是教师,就要当最负责的教师;甚至你哪怕只是一名个体户。也要当最受顾客称道的劳动者!你也许不能成为名家,不能名垂青史,但你可以成为同行业中千千万万普通人里最好的一个!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每日三省吾身"

  今天和昨天比,每天反省自己的行为。"做最好的老师"其实是一种*和的心态。所谓"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个"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俗话说得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所以我说,只要我从每天最*凡的小事做起,"每日三省吾身",即使成不了红花,也定能成为一片绿油油的叶子,在属于自己的枝杈上,婆娑起舞。

  有次在家长会上,听见有位家长说:胡老师人很好,她从来不当着孩子们的面骂同学。我一愣,我真是这样的吗?回想有时候火气上来,控制不住,就会在教室里斥责学生。可自从开完那次家长会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会马上想到学生的自尊,尽量控制自己的脾气。

  允许学生犯错

  如果真要想和学生相处,就不要老拿着大人的思想来衡量这帮孩子,毕竟他们还不是大人。他们的思维有时还很幼稚,还会做错很多事。所以有人说,你要允许学生去犯错,犯了错允许他去改正,这样学生才能在曲折中成长。有时,我们教育者就会犯这样的错误,绝对不允许学生犯错,上课迟到了,做错事情了,违犯纪律了等等。这样恰恰相反,学生会因为你要求太严而产生抵触情绪,就像学生抵触其父母一样,你不要说你是为他们好,其实有哪位家长不是为自己的孩子好?但是他们的孩子还是有很大的抵触情绪,原因在于,其实孩子不光是你的孩子,他更多的是以一个人的形式存在的,因此,你要把他当人看,是人都会犯错,你不能强迫他们按照你自己的意愿来做,有时甚至我们应该允许他犯错,因为犯错是为了下次不犯错。

  有些学生在读书方面实在是不行,没有这个能力,比如曾经我们班有一位叫蔡智斌的学生,一开始我希望他能够认真学习,按时交作业,所以每天督促他,可后来的事实让我觉得这样根本就不现实,所以决定原谅他,就转变策略,告诉他:学习不好没关系,可品德一定要好,希望他不要触犯校纪校规,不要影响其他同学上课。从反馈来看,他告诉我,这样做让他很感动,他也意识到自己行为要规范,比如上课迟到他会喊报告,如果有事需要他帮忙,他也很乐意帮助,这说明他还是很懂礼貌的。

  我真的爱每一个学生吗?

  爱学生,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复杂",在没有观看李老师的讲座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看完后我扪心自问,我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李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学生,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

  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毕竟"每一朵花都有开放的权利",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和"对学生的宽容"。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就是*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

  李老师对"后进学生"所付出的爱是真诚的。他既注重对后进生感情上的倾斜,想方设法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心,又讲究有效的方法,引导集体的舆论。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以后的生活中我也会多试着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看待,用"学生的情感"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来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

  李老师对爱的那份执著,对爱的那份坚持让人感动。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他对学生付出的是满腔的爱心。他不仅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为他知学生们的心,他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在他和学生之间,我们看不见有什么"代沟"。

  "师道尊严"?

  看完讲座之后,我就想哪段给我的触动最大。马上想到的就是《给教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这一视屏小段。当时听到这句话,我的第一感觉就是震撼,第二感觉是认同。回想自己的教学生活,有时我总是板着脸,故作严肃,装出一副"师道尊严"的样子时,有时我也会在全体同学面前批评一个同学,杀一儆百;每次我远远地看着他们,而不是溶入孩子们中去时,我并没有获得他们的多少尊重、爱戴。反之,只是一个充满笑意的眼神,一个充满温情的动作,一句温馨的话语,却使他们更靠近我。

  正像李老师在讲座中所讲:"教师真正的尊严,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我们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当我们故作尊严,甚至以牺牲学生的尊严来换取自已的尊严时,学生根本不会买我们的账,只会向我们投来冷漠的眼光;当我们无视自己的尊严,而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诚的感情,并随时注意维护、尊重学生的尊严时,学生会把他们全部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这就是李老师所说的"教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500字3篇(扩展5)

——《做最好的老师》的读后感3篇

《做最好的老师》的读后感1

  读书的氛围已不知不觉围绕在我们每个人身边。闲暇之余,我静静学习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在阅读中,时时会被李镇西老师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语言所打动。

  阅读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我的收获很多。李老师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追随者,他在书中极力强调"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等之心,责任之心等教师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他说我们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让它不断壮大,使缺点的杂草最后无立足之地。如果我们用*的冷漠去对待孩子的真诚,那么一切"语重心长"的教育都无济于事。对于那些让人头疼的孩子李老师用"科研"的眼光去看,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个难题,如班集体建设呀!"后进生"转化呀,早恋呀,作弊呀等等,都当作科研课题来对待,把每一个"难教儿童"都当作研究对象,心态就*静了,教育也从容了。当然,李老师也认为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总之,"爱","理解","尊重","*等"与"责任"在李老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正是教师的气度,教师的魅力。

  最好的老师,他们的人格,学识,能力乃至天赋,我是永远无法比的,但我可以和自己比,也就是用今天的工作与昨天的工作相比,一日三省——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更贴近学生,更适合我的学生,我今天在课堂上的发挥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今天我组织的活动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帮助"后进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细心,我今天驾驭课堂的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灵活,我今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建议或意见是不是比昨天更虚心,我今天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静······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就不断地向"最好的老师"的境界靠近。

  "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

《做最好的老师》的读后感2

  这些年教育界流行这么一个说法:“北有魏书生,南有李镇西”。李镇西老师的一些教育思想早就有所耳闻,就在前两天有幸观看了学校组织的李老师的视屏讲座。

  在讲座中最喜欢李镇西老师在开始说的几句话:“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当技术最出色的工人;你若是营业员,就要当服务质量最佳的营业员;你若是医生,就要当医术最高明的医生;你若是教师,就要当最负责的教师;甚至你哪怕只是一名‘个体户’。也要当最受顾客称道的劳动者!你也许不能成为名家,不能名垂青史,但你可以成为同行业中千千万万普通人里最好的一个!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每日三省吾身”

  今天和昨天比,每天反省自己的行为。“做最好的老师”其实是一种*和的心态。所谓“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个“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俗话说得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所以我说,只要我从每天最*凡的小事做起,“每日三省吾身”,即使成不了红花,也定能成为一片绿油油的叶子,在属于自己的枝杈上,婆娑起舞。

  有次在家长会上,听见有位家长说:胡老师人很好,她从来不当着孩子们的面骂同学。我一愣,我真是这样的吗?回想有时候火气上来,控制不住,就会在教室里斥责学生。可自从开完那次家长会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会马上想到学生的自尊,尽量控制自己的脾气。

  允许学生犯错

  如果真要想和学生相处,就不要老拿着大人的思想来衡量这帮孩子,毕竟他们还不是大人。他们的思维有时还很幼稚,还会做错很多事。所以有人说,你要允许学生去犯错,犯了错允许他去改正,这样学生才能在曲折中成长。有时,我们教育者就会犯这样的错误,绝对不允许学生犯错,上课迟到了,做错事情了,违犯纪律了等等。这样恰恰相反,学生会因为你要求太严而产生抵触情绪,就像学生抵触其父母一样,你不要说你是为他们好,其实有哪位家长不是为自己的孩子好?但是他们的孩子还是有很大的抵触情绪,原因在于,其实孩子不光是你的孩子,他更多的是以一个人的形式存在的,因此,你要把他当人看,是人都会犯错,你不能强迫他们按照你自己的意愿来做,有时甚至我们应该允许他犯错,因为犯错是为了下次不犯错。

  有些学生在读书方面实在是不行,没有这个能力,比如曾经我们班有一位叫蔡智斌的学生,一开始我希望他能够认真学习,按时交作业,所以每天督促他,可后来的事实让我觉得这样根本就不现实,所以决定原谅他,就转变策略,告诉他:学习不好没关系,可品德一定要好,希望他不要触犯校纪校规,不要影响其他同学上课。从反馈来看,他告诉我,这样做让他很感动,他也意识到自己行为要规范,比如上课迟到他会喊报告,如果有事需要他帮忙,他也很乐意帮助,这说明他还是很懂礼貌的。

  我真的爱每一个学生吗?

  爱学生,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复杂”,在没有观看李老师的讲座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看完后我扪心自问,我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李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学生,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毕竟“每一朵花都有开放的权利”,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和“对学生的宽容”。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就是*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

  李老师对“后进学生”所付出的爱是真诚的。他既注重对后进生感情上的倾斜,想方设法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心,又讲究有效的方法,引导集体的舆论。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以后的生活中我也会多试着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看待,用“学生的情感”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来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

  李老师对爱的那份执著,对爱的那份坚持让人感动。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他对学生付出的是满腔的爱心。他不仅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为他知学生们的心,他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在他和学生之间,我们看不见有什么“代沟”。

  “师道尊严”

  看完讲座之后,我就想哪段给我的触动最大。马上想到的就是《给教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这一视屏小段。当时听到这句话,我的第一感觉就是震撼,第二感觉是认同。回想自己的教学生活,有时我总是板着脸,故作严肃,装出一副“师道尊严”的样子时,有时我也会在全体同学面前批评一个同学,杀一儆百;每次我远远地看着他们,而不是溶入孩子们中去时,我并没有获得他们的多少尊重、爱戴。反之,只是一个充满笑意的眼神,一个充满温情的动作,一句温馨的话语,却使他们更靠近我。正像李老师在讲座中所讲:“教师真正的尊严,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我们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当我们故作尊严,甚至以牺牲学生的尊严来换取自已的尊严时,学生根本不会买我们的账,只会向我们投来冷漠的眼光;当我们‘无视’自己的尊严,而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诚的感情,并随时注意维护、尊重学生的尊严时,学生会把他们全部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这就是李老师所说的“教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

  常阅读,多积累

  在观看李老师的讲座的过程中,我还有一个深刻的感受,那就是李老师对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简直是如数家珍,对陶行知等老一辈教育家的教育理论那也是随手拈来。我想,李老师之所以能在自己的讲座中这样自然地引经据典,娓娓道来,正是他长期阅读、积累的结果,这也是我要向李老师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像李老师那样,在每一个失误中做深刻的反思,而不是忽略一个个教育教学细节,也不是满足于现状,更不是为自己的失误找理由。

  讲座看完了,我的耳边还时时回想起这样的声音:把童年还给童年;要学会感动,因为生活在感动中是幸福的;教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李老师的方法我们未必拿来就能用,关键是要领会他的教育精神,教学生爱的能力、有自信心、上进心,这是孩子后续发展动力的来源。“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生命的尽头也就意味着是回归,凤凰的重生要经历涅磐。归去来兮,用这些点滴来开拓视野,启迪思想,撞击心扉。回眸处已不再挥泪如雨,而是繁花如锦,在教师岗位上我有太多的得与失,太多的成功与过失要总结,无论是缺憾还是圆满,那过程本身就是值得让人低回品味的,让我们向李老师学习,一起努力来感受教育的美丽。

  **凡凡的过着每一天觉得很幸福,分分秒秒都那么的开心。我会告诉我的学生,没有他们,我也什么都不是!作为普通教师的我们,只要我们每天都在进步,每天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更好,久而久之,许多更好组合在一起就会变成最好的。李老师说到老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是啊,只有当我们尊重别人的时候,别人才会尊重你。现在每个孩子都非常的爱面子,自尊心很强,作为老师如果我们当众批评他的话,就会伤到他的面子,会让他形成逆反心理。

  通过观看李老师的讲座才认识到:要做到一个有“爱心”的老师很难,教育上的爱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中氛围。合理运用,会把自己的爱很自然的贯穿在我们教育的每一个环节,感染每一个学生。

《做最好的老师》的读后感3

  最近读了李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这是李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阐述了李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李老师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与教育情感融为一体。语言朴实而富有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读着书,让人不禁为之激动、赞叹、折服!

  “做最好的老师”,是任何一个做教师的人的理想,可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用李老师的话说,“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他说:“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看到这里,我想到了自己,说实话,我对自己的某些方面是缺乏信心的,总觉得自己不管怎样努力都是无济于事的,李老师的话使我受到了启发,也增强了信心,只要我争取每天多读些书,每天都有点进步,每天都做得更好,每天都比前一天有进步,我想我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正如同我们希望自己的学生每天进步一点是一样的道理。只要自己肯付出,认真地去想,努力地去做,使自己每天都有新的发现,每天都有新的领悟,每天都有新的收获,那每天就都会有新的快乐。

  “我一直都在一线,一直都在讲台,一直都和学生零距离!我时时提醒自己,我是一名教师,我的生活在讲台,我的生命在学生。” 是的,只有和学生们零距离接触,才能感受到学生们的可爱之处,才能更多地用文字记录下和学生们的点点滴滴,才能体现老师的真正价值!

  对于老师,教学经验来自于与学生们零距离的交流与接触,而不是一堆一堆的大道理,一套一套的理论。试着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你会觉得教学原来是如此精彩!

  总之,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我会多试着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 看待,用“学生的情感” 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赢得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最后,我还是要把李老师的一段话献给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

  “‘做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500字3篇(扩展6)

——《做最好的英语老师》 读后感3篇

《做最好的英语老师》 读后感1

  11月学校教科室给我们教师安排的学习是借阅专业书籍,撰写阅读心得。在林林总总的书单里,一本书的名字映入了我的眼帘《做最好的英语老师》。这个题目简单明了,贴合我的内心期待,于是拿来一读,确实收获颇丰。

  打开书本,第一页是对作者的简介。葛文山,江苏省张家港外校副校长,全国优秀外语教师、江苏省“苏派名师”……这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号彰显了作者的实力,而序言中江苏省中小学教育研究室何峰教研员对葛老师的评论更是揭露了他成功的奥秘:“葛文山的教学成果斐然。他任教的历届班级不仅高考成绩在全市名列前茅,而且,许多学生因为他的课堂爱上了英语,把英语作为自己终生的爱好或职业。这是因为他把研究学生和课堂作为科研的主体,备课、上课、听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辅导、考试和试题等教学过程都是他的研究对象。正是这样细致深入的研究,让葛文山从一个行走者成长为一个思想者,非常精准地把握了教科研与教学的关系”。这么一位成绩斐然、年轻有为的教师写的书着实引起了我的兴趣,带着自己工作以来的困惑,我开始了阅读。

  全书分为三个板块,“理论探究”一块葛老师分享了他对时下英语教学理论的认识,这些认识不单单局限于理论的解读,而是通过结合他的教学实际做了反思。这些理论包括模块课程、任务型教学、跨文化意识、英语课程标准等。第二个板块“实践智慧”则是概述了他十多年教学实践中总结的词汇、听力、课堂提问、阅读、写作等方面的经验。第三个板块“教师成长”选取了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热门话题如“如何写好英语教研论文”、“英语教师如何开展说课”、“如何开设大型英语公开课”分享他的方法,这些方法实用、有说服性,读来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回答了我迫切想要得到解答的许多问题。限于篇幅,我把感触最深的几篇文章做一个叙述。

  首先是本书的第一篇文章“语文教学给了我们什么启发?”。看到这个标题,很多人都会和我有一样的疑问,语文教学能给英语什么启发?回想自己,我把学科与学科孤立对待,不会主动去听语文课,和语文老师的接触仅限于交流学生情况,更不用说考虑从语文学科中借鉴方法移植到英语教学中了。而有心的葛老师通过分析小学语文教学的输入性教学,即“强调让学生多听、多诵读、多模仿、多抄写、多记忆”,来指出现今英语教学中的误区,他谈到“近期,我国的中小学英语强调交际,注重学以致用,这本身没有错,但是学以致用并不等于即学即用。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一个误区,就是英语老师往往在新知识授课结束之后,马上让学生表演,期待学生活学活用,这似乎有点强人所难,严重的会增加学生的焦虑感,这是需要纠正的一种倾向……我国的中小学英语教学要遵循语言学习规律,侧重英语的可理解性输入,要根据实际情况相应地突出‘学中用’、‘学后用’,不能拔苗助长,盲目追求即学即用。”这段话读来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的细心观察和独到见解。确实在现实中,不论是几次的听课还是之前自己上课,我们老师都习惯在新授课之后设计让学生表演的环节,而展示课上学生十分流利的表演总给人一种“做了功课”的感觉,到自己上课,发现学生总是忍不住看屏幕上课文的提示,从而影响表演的流畅性,渐渐觉得这样的设计不太合理。直到看到葛老师的这番话,才更加确信自己的疑惑,此后把表演环节移到第二课时,既复习了旧知,又呈现了流畅生动的表演。让我深受启发的不仅是葛老师的观点,更是他能积极思考,建立对比,吸取营养的行为。在语言学的课程中,第一语言(L1)和第二语言(L2)的关系是一个热门话题,关于汉语对英语学习的正面和负面影响都有大量的研究材料。如何把所学知识调动起来,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是我需要向葛老师学习的。

  在本书中,还有一篇文章给予了我很多的思考:《给新上岗英语老师的三点建议》。工作伊始,我特别盼望能有经验丰富的教师跟我分享工作心得,让我借鉴学习,少走弯路,而葛老师的这篇文章正是起到了这样的作用。葛老师在建议二边模仿边创新,变知识储备为教学技能,培养英语教学的组织能力中提到“新任英语教师不要盲从或跟风当前流行的教学理念,等自己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后再去尝试。反复听、大量诵读、认真模仿是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基本途径,这些方法看似很土、很原始,却行之有效。”在我自己的教学中,因为初出茅庐,再加上作为学生的十几年的学习经历,自身对教学有一定的看法,迫切希望自己能打破以往的教学模式,给予学生一个快乐课堂,在快乐中学习英语的体验。但是当我看到学生糟糕的默写情况、极不流利的诵读时,我意识到没有一定量的练习巩固,学生知识得不到掌握,快乐学习便失去了意义。传统的、约定俗成的教学模式之所以能流传,必有它的可取之处,作为新教师,只有先习得既定教学方法,再在此基础上思考创新,才是可取的途径。此外,葛老师还提醒新教师“尽快培养英语教学的组织能力。”它包括:

  (1)维持课堂秩序;

  (2)调控学生的情绪和注意力;

  (3)处理课堂教学中的突发事件;

  (4)保持课堂的连贯性和*稳过渡;

  (5)及时回应学生的不当行为;

  (6)合理分配课堂时间;

  (7)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等。这一点与糜校长在开学初与我们新教师见面时给的建议“尽快学会管住学生”不谋而合。而这一点也是这几个月工作下来让我感触最深的。作为学生,我喜欢那些知识渊博、为人和善的老师,因此也努力让自己做这样的老师。但是在教学中我发现,太过和善、与学生打成一片会缺乏老师应有的威信,课堂纪律和教学效果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如何做到让学生喜欢,又能不影响教学效果,这是我一直在摸索的命题。

  除了上文提到的两篇文章,葛老师书中还有很多内容让我深受启发,如“英语教师如何开展说课”为我马上要参加的说课比赛提供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建议;“三分靠教学、七分靠沟通”指引我如何进行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走进学生内心,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英语老师。总之,本书实在是一本值得英语老师阅读借鉴的好书。最好的英语老师或许遥不可及,但我们一直可以向着更好的英语老师前进。最后,再引用序言中何峰教研员的一段话,与各位老师共勉:“教师的生命价值永远体现在课堂上,但是也不能止步于课堂。“功夫在诗外”,心中没有课堂就失去了师者的阵地,心中只有课堂就失去了课堂的源头活水。只有思考着,实践着,这样的老师才会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500字3篇(扩展7)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精选15篇)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精选15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

  李镇西老师说:“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老师’不是与我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相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镇西与昨天的李镇西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

  “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老师’的境界靠拢。”李镇西老师强调自己和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李镇西老师告诉我们:“‘做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这段话蕴涵着极其深刻的哲理:做最好的老师,应该成为每个教师的生活方式、工作常态和人生追求。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免会走一些弯路,如果恨铁不成钢和急功近利的矫正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那么我们不妨向李镇西学习,手持爱的灯盏,用我们心灵的灯光为之引路。给孩子一分信任,就搭起了沟通的桥梁;给孩子一分鼓励,为他的每一进步喝彩;期待他下一次可以做的更好,那就为孩子点亮了一盏心灯;给犯了错的孩字一点宽容吧,让我们无私的爱来面对学生的错误,——因为,爱学生就等于爱自己。

  李镇西老师在书中还介绍了许多在教育实践中好的做法,以及教师素质提升的方法。读后,心里极不*静,这不正是我所急需的吗,他像一盏明灯,引导我向做最好的我不断探索!前行!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2

  当我读完《做最好的老师》时,让我感受到了李镇西老师的与众不同,里面容纳了他的教学事例,从他自己的身边的故事讲起,句句诚恳,实实在在,每一节都让我很感动。最让我震撼的是李老师对教育工作的热爱,毫不保留的全部奉献给学生。读了一本教育专著,名为《做最好的老师》,我不由地思考,老师和学生究竟就应持续一种怎样的关系才最有益于学生的成长我从事教学工作近十年了,究竟怎样做才能做一个最好的老师,学生最欢迎的老师。今后我对学生的教育工作更多的是要能发现学生的优点,肯定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优秀的,至少我们关注的焦点是发现学生的亮点和好的一面,而不是总盯着他的缺点和短处!正像我说过的那样,师生之间的情谊绝非一两个扣分所能相比的,只要你能相信你的学生是优秀的,你别说,他还真能做得更好!我努力地改变自己,努力给孩子们假造一个和谐,宽松的成长环境.

  读完《最好的老师》我发此刻这本书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字是“爱”,围绕“爱”来展开的,其中谈到的很多经验,很多的理论无非就是要求教师要有爱、感恩、期望、信仰、探索、合作。而自由与自主的“爱”要放在首位,因为没有爱就是没有教育。看到这让我想起来了我们今年九月份的培训,在培训当中张校长和其他老师也多次重点讲到要“爱”学生,并且这种爱要让学生感受到的是没有附加值的爱。让他们在我们的关爱当中快乐的学习,成长,让他们享受到快乐。透过读《做最好的老师》一书后才认识到:要做到一个有“爱心”的老师很难,教育上的爱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中氛围。合理运用,会把自己的爱很自然的贯穿在我们教育的每一个环节,感染。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3

  最近,读了李镇西老师所着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这是李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阐述了李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李老师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与教育情感融为一体。语言朴实而富有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读着书,让人不禁为之激动、赞叹、折服!

  李镇西校长在序言中说:“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每每读到此,我的内心便会受到触动:是呀,我们在年复一年的工作中,有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与个性,有没有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呢?很多时候,是在和别人的攀比中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和方向,失去了做好自我的追求。结果是浑浑噩噩度日,丧失了做为一个人应有的情趣与活力,更谈不上去超越自我,并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了。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老师对教育的深思。他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而这种爱源与他的心,正是这种爱成就了他的辉煌。任何成功的背后都需要艰辛的付出。从他的人生经历中我发现他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优良品质。坚韧、好学、勤奋……形成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4

  李镇西老师说:“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老师,不是与我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相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镇西与昨天的李镇西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

  “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便不断地向最好的老师的境界靠拢。”李镇西老师强调自己和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李镇西老师告诉我们:“做最好的老师,是种*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这段话蕴涵着极其深刻的哲理:做最好的老师,应该成为每个教师的生活方式、工作常态和人生追求。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免会走一些弯路,如果恨铁不成钢和急功近利的矫正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那么我们不妨向李镇西学习,手持爱的灯盏。用我们心灵的灯光为之引路。给孩子一分信任,就搭起了沟通的桥梁;给孩子一分鼓劢,为他的每进步喝彩;期待他下一次可以做的更好,那就为子点亮了一盏心灯;给犯了错的孩字一点宽容,让我们无私的爱来面对学生的错误。因为爱学生就等于爱自己。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5

  暑假里,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我有幸拜读了李镇西老师所著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书中的内容犹如阵阵清风吹进我的心里,让人感动,荡涤心灵。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萃,它集中展示了李老师的教育教学思想、艺术和具体操作方法。他从自己身边的故事讲起,朴实形象的语言中透露着诗意,包含着深情。

  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校长对教育工作无比赤诚,对学生无比热爱的一颗教育者的心。而这种爱心成就了他的辉煌。爱孩子,才能理解孩子;爱孩子,才能培育孩子的爱心;爱孩子,才能无微不至地关心、关注成长的每一个细节;爱孩子,才能成为孩子的亲密朋友;爱孩子,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教师真挚、深厚的情感可以发出强大的爱流,有利于传导。做最好的教师要把心里的情感用语言、行为表达出来,师生间通过精神的交流,达到思想感情上的联系和信赖,教师真挚的情感在学生的情绪上就会产生共鸣。曾经我班上有个同学上课总是不太专心,后来有一次稍微表现得较好时,我立即表扬了他,还请他当小老师,得到我一次又一次的信任,从此他大变样了。

  “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走路。”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心灵的召唤。在今后的人生中,无论做什么事情,让我们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献出自己最大的爱心,做最好的老师,做孩子最喜欢的老师,让自己无悔!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6

  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读完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后,我自愧不如。李老师深深打动我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他始终如一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爱”是李镇西老师永恒的教育理念,他可以和孩子一起过年,一起玩雪拼字照相,真正融入学生生活,在一次次的“师爱”中留下了精彩的生命瞬间。我深深地感受到,爱,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爱,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爱,也不应是对学生的纵容,而是要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的惩罚。爱,不只是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身体,而是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

  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加关爱我的学生,当学生犯错时,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心*气和地了解学生犯错的原因,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于细微处赏识,发现他们的优点,在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多一点表扬、多一点鼓励、多一份细心,不断激发他们身上的潜能,相信我们的孩子一定会不断进步!

  长路漫漫,上下求索。在以后的每一天,我都将坚守着那颗不变的心,那份执着的爱。我爱我的课堂,我爱我的学生,我爱老师的称呼,我爱拖着一身疲惫仍激情满怀的自己。爱在每一天,一路无怨无悔。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7

  开学初,翻看《做最好的老师》的书之后,我感觉这不愧是一线的老师,其中的案例非常吸引人,书中字里行间流露出老师对学生的真诚的情感是那么的自然,洋溢着李镇西老师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热爱,我想:可能其他职业的人读起这本书会是另一种心情,另一种感受,而作为与李镇西老师同一职业的我却更能体会书中老师对学生的情谊,实实在在的做法,其中李老师对教师这一职业从不喜欢到要 “做最好的老师”的情感变化,以及自身的不断的自我超越的境界都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另外,书的序言部分也让我颇有感受,虽然《序言》仅仅只有四页,但也是书的精髓所在,其中李老师谈到本学期他担任着两个班语文课,连早读和辅导课在内,周课时二十一节,此外还担负着校长的一些职务,他很坦率:“我现在感到累,的确累。”但他本人对于“走路都在备课的状态而感到高兴,准确的说,感到内心的宁静,因为这种状态能够让他感到踏实,感到不浮躁,这是一种与学校与学生真正融合在一起才有的心态。“做最好的自己”正如李镇西老师讲的那样,才有了:踏踏实实上好每一堂课,仔仔细细批改每一本作业,认认真真对待每一位学生。当遭到非议和误解时,虽有过灰心但不气馁。正因为这样,李老师才会有今天的成就,而更难的可贵的是如今“硕果累累的他还依然保留着那份对学生对课堂的挚爱。

  说到师生之间的感情,开学三周以来,让我深有感受。它对于教学工作的开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开学之初,学校规定每节课学生不能自行进入教室,须由班主任带领进班。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8

  读完教育名家李镇西老师写的《做最好的教师》一书,让我激动不已,书中讲述怎样的教师是最好的,怎样做才算是最好的,让我耳目一新,茅塞顿开。

  做最好的老师,首先要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敬;你也许不是最聪明,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是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与其整天怨天怨地悲悲戚戚过日子,不如轻轻松松高高兴兴过好每一天。

  做最好的老师还要有爱心!“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的确,教师这个职业是需要爱心的职业,没有爱心的人是做不了也做不好教师的。做学生的好老师,首先就要爱学生。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对待,用慈母般的心情去教育、去关怀每一个学生,去爱护和培养每一个学生。对待后进生更应该如此,李老师向后进生伸出了温暖的双手,献出了真情和爱心,帮助他们一步步成长。

  “做最好的教师!”是一种*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通过对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思想的学习,使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无疑是我教育生涯中的加油站,给我注入了工作能量和热情。

  一个人虽然永远达不到所谓的“最好”,但他相信今天的自己一定会比昨天的自己好,一天天不断地超越自己,一定会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9

  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我感触很深。这本书对于刚刚走上教师岗位的我来说是最好的路灯、航标。聆听著名教师的殷殷叮嘱,迈着他们成长的步伐,我会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创造属于自己的教育未来路。

  “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富有人情味儿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这是这本书中我最喜欢也深有感悟的一段话。希望某一天我也能做到用自己真诚的童心与爱心来筑起我与学生之间的纯洁真挚的师爱之桥。

  “爱”是李镇西老师永恒的教育理念,他可以和孩子一起过年,一起玩雪、拼字照相,真正融入学生生活,在一次次的“师爱”理解中留下了精彩的生命瞬间。

  我也把热爱学生放在第一位,有了这种心境,师生之间就能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许多事情便迎刃而解,只要是我的学生,无论成绩好坏,我都一视同仁,对性格孤僻的学生,更多给以热情帮助。意图使他们恢复自信,走出自我评价的误区。对成绩较差的学生,我对他们经常进行鼓励,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有时在课堂上提问他们一些容易回答的问题,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读了这本书,让我知道了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真诚的爱心——爱每一位学生的心。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0

  看完书我才真正领悟到:只有“快乐教育”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和自信心。只有“快乐教育”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老师传授知识的欲望。我想,快乐应该是学习的真谛,是教育的真谛,是人生的真谛。

  一、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斯宾塞认为“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最有效”。下面是他做过的一个实验:我带两群孩子到德文特河边,告诉其中的一群孩子:我一发出口令你们就跑到教堂那里去,那里正在举行婚礼,先跑到的有可能会得到小糖果。另一群孩子我只是告诉他们:你们要尽快跑到教堂那里,越快越好,谁落后我就会惩罚谁。随着我的一声口令,两群孩子都飞快地跑起来,要知道从河边到教堂不是一段很短的路程。结果呢,知道教堂在举行婚礼的孩子,先跑到的很多,而且到了以后,大多还很兴奋。而另一群孩子,有的掉队了,有的干脆跑了一半就停下来了。停下来的孩子多了,大家也就不怕惩罚了。从这个实验可以看出,一群孩子在开始跑的时候,就把“跑到教堂”这件事情当成了一件快乐的事,因此跑起来就轻松得多,而另一群孩子则把“跑到教堂”这件事情当做了一个命令,只是被动地去执行,尽管有惩罚的威胁,但仍然作用不大。当然孩子的快乐是多种多样的,大多是没有社会目的的,教育则是要引说,应该先让孩子们快乐起来,然后再给出可行的目标。

  二、做一个快乐的教育者。教师作为教育者,应该成为孩子快乐的源泉,就像一根细小的芦苇管,如果我们从这头输进去的如果是苦涩的汁水,在另一端流出的也绝不会是甘甜的蜜汁。经常听到有的老师这样说:这个班级太难管理了,这个班级的孩子太调皮了。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1

  当我读完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时,心有戚戚,欣欣然向往。李老师的讲述不是刻板的学说,而以发生在他身边的一个个小小的故事为例,让我感受到一位教育家的睿智与虔诚,博爱与伟大;也让我的心一次次地感动着。

  苏胡说:”书如其人“。《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正是对李镇西老师教育人生的最好的诠释。它展示了李老师教育的思想、艺术和具体的案例,是李镇西老师25年来教育智慧的精华。一句句朴实中浸着诗意的句子,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李老师对学生的真挚的爱,以及对教育事业炽热的忠诚。

  “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便是许多从教多年的的老师们大概也有着同样的疑问,毕竟谁也不敢肯定地说自己就是学生们遇到的最好的老师。然而,这并不妨碍我们去思考这个问题。李老师说:“每一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能够是最可爱的;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能够是最勤奋的;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能够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能够最乐观……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相比――昨日的自己和这天的自己相比,不但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到达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其实,教育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因为“最好”都是相对的,它只是每个老师心中的一个理想。然而每个人心中对理想的追求又都是无止境的,虽说我们无法做到“最好”,可我们却能够做到更好。我们经常会说“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只要我们能够不断地超越自己,不断地去战胜自己,不断地去争取每一个“更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当每一个“更好”融会在一齐时,我们就已经做到了“最好”。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2

  通过读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我对比反思自己,深感愧疚,觉得自己与一个好老师的差距太远了,反思后才认识到:教育上的爱,不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而做出的一种姿态,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运用得恰当,它会把“爱”自然而然的贯穿于教育的某一个环节,也会不声不响的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会潜移默化的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所以,我深深感悟到:因为爱,冰雪会消融;因为爱,枯木会逢春;因为爱,希望绽放华彩,因为爱,能拨云见日,未来永值得期待;因为爱,所有的生命才收获了圆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决心以著名教育家李镇西为榜样,以“爱”为己任,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进取,顾大局,识大体,努力按照上级的要求,按学校要求,高标准要求自己,树立竞争意识,不但要自己思想过硬,品行端正,业务水*高,乐于敬业,端正态度,明确责任,勇创佳绩,还应想方设法投入到学校集体的建设中,增添自己的一分力量,为校增光、添彩。自觉维护学校利益,遵守规章制度,服从安排,舍小家顾大家,洁身自好,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甘为人梯,爱生如子。它让我明确了作为一名教师的目标,那就是成为一位勇于自我批评、善于积累、善于反思、有爱心、勇于挑战、有目标的老师!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3

  假期读了《做最好的老师》一书,它是由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所著。这是李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阐述了李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读着书,让人不禁为之激动赞叹、折服!书中每一章节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李镇西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它让明白了许多鲜明的教育观点,也有许多心灵感触,在此谈谈体会:

  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老师对教育的深思。他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而这种爱源与他的心,正是这种爱成就了他的辉煌。任何成功的背后都需要艰辛的付出。从他的人生经历中我发现他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优良品质。坚韧、好学、勤奋……形成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李老师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追随者,他在书中极力强调“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等之心,责任之心等教师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他说我们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

  读李老师的文章,为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我会不断地提醒自己,用爱心温暖童心,做个富有爱心和童心的人,爱学生,爱生活,爱世界。

  我也愿“做最好的老师!”从现在开始,我要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小事。争取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4

  读书是一种享受生活的艺术。“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当你枯燥烦闷,读书能使你心情愉悦;当你迷茫惆怅时,读书能*静你的心,让你看清前路;当你心情愉快时,读书能让你发现身边更多美好的事物,让你更加享受生活。读书是一种最美丽的享受。做一个心中有光的教师,明媚自己,明媚学生,也明媚世界!

  最近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我读的时候感受颇多。李镇西老师真是一个优秀的教师,书里记录了他的众多教学事例,从他自己的身边的故事讲起,句句诚恳,实实在在。

  最让我震撼的是李老师对教育工作的热爱,毫不保留的全部奉献给学生。读了一本教育专著名为《做最好的老师》,我不由地思考,老师和学生究竟应该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才最有益于学生成长?

  我从事教学工作时间较短,究竟怎样做才能做一个最好的老师学生最欢迎的老师。今后我对学生的教育工作更多的是要能发现学生的优点,肯定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优秀的,至少我们关注的焦点是发现学生的亮点和好的一面,而不是总盯着他的缺点和短处!正像我说过的那样,师生之间的情谊绝非一两个扣分所能相比的,只要你能相信你的学生是优秀的,你别说,他还真能做得更好!我努力地改变自己努力给孩子们假造一个和谐宽松的成长环境。

  读完《最好的老师》我发现在这本书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字是“爱”,围绕“爱”来展开的,其中谈到的很多经验,很多的理论无非就是要求教师要有爱、感恩、希望、信仰、探索、合作。而自由与自主的“爱”要放在首位,因为没有爱就是没有教育。我立志要做一个有爱有教育梦的优秀老师!

  不忘初心,做最好的老师!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5

  近日,拜读了李镇西先生的大作《做最好的老师》,时时被李镇西老师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语言所打动,感动之中又有着深深的反思。

  身为人师,我们无一不想成为社会,大众,家长,学生乃至自己眼中最好的老师。但是怎样才能成为最好的老师呢?我认为好的教师要将爱贯穿教育始终。要有童心和爱心,能够走进学生的内心,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具有同理心。时时怀着儿童般的情感,努力与学生的思想情感保持一致,学会从孩子们的去观察,用儿童般的兴趣去探索,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贴近他们才能走进他们。

  其次,要提高自身素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为教师,一定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要多思考,多创造,做有思想的教师。践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育理念,*童心,培养爱心。陶行知先生曾说“我们必须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在日常教学中,尝试忘记自己的年纪,变成小孩子,加入到小孩子的队伍里,去发现孩子们与众不同的一面。同时,要拥有*等之心,不做高高在上的授予者,要做与学生共生活,同甘苦的朋友。用真诚的人道主义情怀,创造去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先行者。紧跟当前素质教育,减负教育的大潮,及时更新教育思想,在每个学生身上发现闪光点,因材施教,帮助每个孩子打开眼界看到自己,看到自己身上创造的火花,从而成为一个于国有益,于己无愧的*青年。

  读李老师的书,既像是和一位智者在对话,又像是和自己的内心在交流,仿佛进行了一次精神洗礼,我似乎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似乎找到了那份激情。我也愿“做最好的老师”!从现在开始,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争取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500字3篇(扩展8)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

【推荐】《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

  今年暑假,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了着名教育家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这本*载了李老师从教25年的经验与收获,书中从作者步入岗位初期写起,从青涩写起,到有一定的经验,到经验丰富,满腹经纶,将自己的成长与成熟一步步介绍给了我们。读后,使我受益匪浅。李镇西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对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语文教学的理念和实践,都有其独到的见解。他的观点,尤其是他对班级的管理,使我感动,令我折服。同时,使我这个颇有一定教龄的教师,从中找到了前进的方向,更看到了未来和希望。在这里,我可以找到教育的最新理念;在这里我可以学到宝贵的经验总结。从李老师成长的印记中,我们可以看到自己进步的影子;从他的成功教育案例中,我们也可找到适合我们的教育方法。它让我明确了作为一名教师的目标,那就是成为一位勇于自我批评、善于积累、善于反思、有爱心、勇于挑战、有目标的老师!

  有人说,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你;爱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爱是夏日的风,冬日的阳,春日的雨,秋日的果。是啊,李镇西的教育理念: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正证明了这一点。他把自己所有的爱,全部倾注给了他所热爱的教育事业,25年如一日,爱生如子,用他那“激情燃烧的岁月”,谱写着一幕幕爱的篇章。他把自己融入到班级这个集体大家庭里,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里面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去赢得学生的信任与敬佩。

  对照李镇西的教育方法,我发现: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例如: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由于急于求成,常常忍不住对学生发火;对屡错屡犯的学生,缺少耐心和恒心;和学生交谈交流常常居高临下,走不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学生对我敬而远之,师生之间存在代沟。

  通过读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我对比反思自己,深感愧疚,觉得自己与一个好老师的仍有不小差距。我认识到:教育上的爱,不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而做出的一种姿态,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运用得恰当,它会把“爱”自然而然的贯穿于教育的某一个环节,也会不声不响的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会潜移默化的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所以,我深深感悟到:因为爱,冰雪会消融;因为爱,枯木会逢春;因为爱,希望绽放华彩,因为爱,能拨云见日,未来永值得期待;因为爱,所有的生命才收获了圆满。

  最后,借着名教育家镇西小语作为我的座右铭,“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爱心是教育的灵魂”鞭策自己,激励自己,这就是我——一位普通高中老师在内心里的呐喊。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2

  我们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并不容易,我们深受幼儿和家长更不容易,肩负着是无数人的期望和重托。对新时代的教师也无疑是一次对知识、教养潜质、综合素养的考验,其中教师对教学活动设计就是一个值得研讨的问题《做最好的老师》中李镇西老师的话说得富有智慧和哲理,道出了他的心声,也说到了我的心理,让我指明了我工作的目标和方向。

  我以前只知道教育需要“爱”,却不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份爱。一向以来,我认为“严”才是真正的爱,正因有句俗话说得好:“严是爱,松是害。”因此,在我的课堂中,我决不允许幼儿有丝毫的怠慢,哪怕回一下头,摸一摸下巴……我都认为这是违反课堂纪律的,务必予以批评教育。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们出奇的。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一向渴望能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一起笑,但师道尊严令我望而却步。看了李镇西老师的“童心是师爱的源泉”,才唤醒了我心中尚未完全泯灭的童心。我才真正认识到那是正因我缺少一份童心。

  一向以来,我一贯以*的标准来衡量幼儿,以*的眼光来看待幼儿,期望他们变成我想象中的幼儿,我知道我们应该支持和保护我们的孩子,但如果我们每次都这么做,而且还带着尽善尽美的面具,那我们正在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不会面对失败的人而我并不知道孩子们需要的是什么?我了解吗?不,我并不知道。而李老师呢?他能够在教育幼儿时“向幼儿学习”,他能够大声疾呼并真诚的实践着“请尊重幼儿的选举权”,他发奋追求着“成为幼儿最知心的朋友”“回答幼儿最关心的问题”,他勇于在幼儿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他也谆谆教诲着年轻老师要“乐于请教”“勇于思考”“广于阅读”“善于积累”。李老师说得好:“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过程便决不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就应充满人情味;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就应充满着对人的明白、尊重和感染,就应体现出民主与*等的现代意识。虽然就学科知识、专业潜质、认识水*来说,教师远在幼儿之上,但就人格而言,师生之间是天然*等的;教师和幼儿不但是在人格上、感情上*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道路上共同探索、前进的、*等的志同道合者”……读着李老师的文字,我想,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必须向自己的专业化发展,在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了解幼儿的本质和他们的需要,幼儿的学习,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才能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发展。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3

  前段时间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本书是他30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阐释了李镇西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语文教学的理念和实践。本书集中展示了他的教育教学思想、艺术和具体操作方法。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出,李镇西的教育表达朴实、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纵观全书,他擅长把理性的思考倾注于可读性极强的教育故事之中,作者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等等,全都融会其中,发人深省,撼人心魄,催人泪下。

  通过阅读书中的每一个故事,他对学生的热爱无不打动着我。他的这种爱从何而来呢?这种爱源与他的心,正是这种爱成就了他的辉煌。在他的教育世界里他成功了,但任何成功的背后都需要艰辛的付出。任何成功并不是偶然的,从他的人生经历中我发现他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优良品质。坚韧、好学、勤奋等美好品质形成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整部书中一直围绕的中心就是爱心,这是所有成功教师的共同经验。爱孩子才能培育孩子的爱心。爱孩子才能无微不至地关心、注视他们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才能为他们的每一点微小进步而衷心喜悦,才能感知他们的苦恼和困惑,并且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费尽自己的心血。爱孩子,才能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坚持不懈地写下那么多手记、札记,为进一步探索教育的规律积累那么多原始的宝贵的资料。对待学生的*等态度,可能是他的这本手记中最有特色的部分。他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为他知学生们的心,他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在他和学生之间,我们看不见有什么“代沟”。从他的这些观点中我思考、深思,我们教育者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把更多爱投入到学生身上,而且我们要在教育的过程中想尽一切办法挖掘孩子的爱心,启发他们如何对身边的老师、父母、同学,甚至是整个社会怀着一颗充满爱的心。当然作为一名教书育人的教师光凭爱心是做不了“最好的老师”的,因此,李老师在书中还介绍了如何提高教师的素养以及育人之道,李老师呼吁“素质教育呼唤高素质的教师”,最后他还介绍了班主任工作的一些非常实用的方法,要想做“最好的老师”,我们教育工作者还应好好研究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心灵需要我们打开”,我们还要细心呵护心灵的幼芽。做最好的老师,说起来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但做起来却是很难的,因此需要我们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很多!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4

  怀着崇敬的心情拜读完这部书时,我突然觉得豁然开朗。积郁在心中的百思未得其解的问题顿时烟消云散了,从未有过的释怀!

  作为一名曾经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专家。李镇西老师以敏锐的观察洞悉了教育的本质,用锋利的笔触把让教育者头痛的焦点问题化于无形。这一切,让同样作为教育者的我深深折服。同时觉得受益匪浅。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灵深处。”重温李镇西老师关于师爱的论述,感受他对孩子的一颗晶莹纯洁的爱心,我被深深的震撼了。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正是有了执着的爱和不计回报的付出。聪慧却不懂谦逊的程桦才能让思想自由飞翔。正是有了执着的爱和不计回报的付出。生性自卑又自暴自弃的万同才在短暂的迷失后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李镇西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爱的教育,也给当今的教育工作者上了一节漂亮课。我终于明白: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想做好教育,爱心是开路先锋,耐心和恒心是必胜法宝。

  “做胸襟开阔,心灵自由的班主任!”在对学生付出爱的同时,李镇西老师又以理性的目光开展了自己的班级管理工作。“依法治班。”“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管理者。”这些班级管理的经验之谈让迷途中的班级管理者找到了工作的方向。作为班主任,我有茅塞顿开之感。因此,班级管理工作中。我比以前更轻松,工作成效也更显著了。班内每个学生强烈的主人翁意识,让班级更像一个温暖的家。因为是家,所以溢满了爱的芬芳。班级更和谐,同学们更团结了。大家的集体荣誉感有了,凝聚力向心力强了,自我管理也发自内心了。班主任不再是监督者,而是管理参与者。同学们,不再是被管理者,而是自我管理者。师生关系亲密融洽,整个班级一团和气。没有对学生的满腔大爱。何来班级的爱意融融?

  “”语文教育——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应该允许学生写他们自己的文章。允许学生在文章中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让学生的文字成为掠过晴空的云彩,美丽多姿而又个性鲜明。只有在辽阔的蓝天,精神的鸟儿才能无拘无束的自由飞翔。学生才会真的喜欢上语文课。听说听说读写能力才会在愉悦的气氛中迅速提高。没有敢于*学生心灵的大爱。何来语文课上的各抒己见?而一些语文教育工作者,以应试教育为目的束缚学生思维发展的做法,值得深思。李镇西老师曾这样说。“教育是美的——美在理解,美在机智,美在创新。”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爱心是教育的基础。作为教育工作者,让我们用爱心去感化,用耐心去引领,用诚心去开启,用信心去创造。让这些天赋各异的孩子们,在我们的培育下,点燃激情,放飞梦想,鹰击长空!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5

  由于时间的原因,我匆匆读完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虽然是粗浅阅读,但从字里行间中,我感受到了李镇西老师的与众不同,书中有许多发生在李老师身上的教育案例,从他自己的身边的故事讲起,实实在在,每一章节都让我感动。其中有三章给我的印象最深,下面我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第一章《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爱心是好老师的基本条件。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但这种感情,是朋友般*等而真诚的感情,爱学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我们很多老师都是爱孩子的,但是为什么有些孩子的不喜欢你呢?我觉得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首先就应该要有一颗与孩子一样的“童心”,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也许只有童心才能滋润童心。当我们拥有一颗童心时,我们就更容易的去理解幼儿,当我们有了童心和爱心之后,自然我们就会很容易的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和他们一块来分享快乐与烦恼,他们就会视你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对你的爱自然也就会流露出来,因为孩子是最单纯、最可爱的,他们也是最容易感动的。老师的一个关切的眼神和一个微笑都能给幼儿莫大的动力,让他感受到老师是关心他的,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温暖,作为老师,我们更要注意观察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肯定他们,赏识他们,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是优秀的,相信他能做的更好。李老师说得对,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关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和孩子们心贴心;因为有爱,才有崇高的灵魂和蓬勃的朝气。

  第二章《提高教师的素养》,要做有思想的教师,要有奉献之心、理解之心、*等之心、责任之心。要从做学生的“灵魂工程师”到“向学生学习”。我们承认教师不是完人,要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要和孩子们共同成长这就是民主的教育,就是教师在向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育学生。

  第四章《走出教育的误区》,李老师在书中写道:真正的教育者,不是没有失误,而是在失误中不断的进行反思,在反思中进步;所谓反思就是当你做完一件事情以后进行总结归纳,想一想你哪一些地方是做的好的,而哪一些做的是不好的,然后把它记下来,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你就有经验了。做的好的地方发扬下去,做的不好的地方改正。把教育失误变成教育财富,前提是我们要诚实的对待我们自己的事业,严肃地对待自己每一天的工作,唯有这种真诚和严肃,才能让我们坦诚的面对自己的失误,要勇于剖析自己,因为这样会让我们更加成熟。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树立人生和事业的标杆,做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6

  现在读经典、谈经典、学经典、用经典,成了老师们学习、工作与生活的主旋律。我利用近一个月的时间细细地品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编写的教育专著《做最好的老师》,每次打开它,我的心灵总会受到一次次地震撼,思想总会一次次得以提升。李镇西老师在书中所提到的一个个教育思想,犹如一盏盏明灯,指引着我的教学路。

  一、全心全意地爱着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亲爱的朋友,请记住,学生的自尊心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对待它要极为小心,要小心地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因为在要摘掉这朵花时,不可抖掉那闪耀着小太阳的透明露珠。”李镇西老师就是苏霍姆林斯基忠实的追随者,因此他提出了“爱是永恒的教育理论”,提出了“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提出了“爱心是好教师的基本条件”……因此才有了他与学生的相濡以沫,才有了他与学生的相依相随,才有了他们彼此的信任与依赖。

  回想一下自己的教学历程,对待学生又有着几分爱呢?“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学生。”可是,我们对待学生有过几次温暖地爱抚,有过几次亲切地慰问,又有过几次敞开心扉地交流与尽情地嬉戏呢?因此,“爱”,应该是老师们永远追随的主题。

  二、创新地进行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在李镇西老师的眼里,已不再是一本教科书,而赋予了它新的思想与内含,如:一份份深入人心的调查报告,一次次充满挑战性的辩论会,一张张写满热点与焦点问题的班报与日报,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文章,这不都是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吗?在大语文观全面普及的今天,对于在80年代就如此教学的李镇西来说,难道不是走在了教学改革的前沿吗?对于我这个面临新课改正处在迷惘阶段的老师来说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指导。

  三、科学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由“人治”向“法治”转变。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李镇西老师在著作中用了大量的篇章介绍了如何进行班级管理,如何当班主任,最让我钦佩的是“引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我认为这才是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有了学生的自我管理,才会减少老师们的口苦婆心,才能达到真正的“自治”,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我所不及的。并且李老师还较好地把“法治”引入班级管理,班规面前人人*等,包括老师也不例外,使学生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有法可依,都井然有序,很好地给班主任老师减了压,减了负。

  合上书本,李镇西老师的教学思想仍在我的脑海中回响,“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爱心是教育的灵魂。”让我们一起在爱的土壤里结出丰硕的果实。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7

  “北有魏书生,南有李镇西”,这是教育界上人人皆知的事。《做最好的的老师》这本书在序言中“做最好的自己”触动了我的心弦。我念这段话给大家听听:"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是最可爱的;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当技术最出色的工人;你若是营业员,就要当服务质量最佳的营业员;你若是医生,就要当医术最高明的医生;你若是教师,就要当最负责任的教师;甚至你哪怕只是一名个体户,也要当最受顾客称道的劳动者!你也许不能成名成家,不能名垂青史,但你可以成为同行业中千千万万普通人里最好的那一个!”

  在《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中,我最喜欢李镇西老师在序言中说的:“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每当读到此,我的内心便会受到触动,这段话给我的感觉,就像一盏指路的灯塔,在我茫然没有方向的时候,忽然大放光芒,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对啊,自己和自己比,今天和昨天比,每天反省自己的行为,不正是在“做最好的自己”吗?“做最好的老师”其实是一种*和的心态。所谓“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个“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老师”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所以我说,只要我从每天最*凡的小事做起,“每日三省吾身”,即使成不了红花,也定能成为一个绿油油的叶子,在属于自己的枝杈上,婆娑起舞。

  爱学生,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复杂”,在没有读李老师的书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读完这章书我扪心自问,我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李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学生,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就是*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8

  最近我有幸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感触颇丰。他的那份质朴,那份对学生深深的爱深深的感染了我。

  书中最喜欢李镇西老师的几句话:“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当技术最出色的工人;你若是营业员,就要当服务质量最佳的营业员;你若是医生,就要当医术最高明的医生;你若是教师,就要当最负责的教师;甚至你哪怕只是一名‘个体户’。也要当最受顾客称道的劳动者!你也许不能成为名家,不能名垂青史,但你可以成为同行业中千千万万普通人里最好的一个!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今天和昨天比,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近。”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总觉得自己的教学经验不足而导致自卑,总觉得不如别人,有时候甚至对未来有些迷茫,但读了李老师的"书后我不再自卑,我可以自信的对自己说我和昨天的我比,我在进步,我在超越,今后我会做得更好!

  爱是永恒的教育,(读书笔记 )李老师极力地强调这一点。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我们要用爱去感化学生,用爱去启迪学生。最阴暗的角落也需要阳光的照耀,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抬起头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懂得换位思考,孩子如果做了错事,要及时地去帮助他们,不是冷漠或恶语相对,这样他们才会明辨是非,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不吝啬自己的表扬,让他们在充满阳光的坏境中茁长成长。作为教师,我们要注意观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肯定他们,赏识他们,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优秀的,关注他们的亮点和号的一面,只要相信我们的学生是优秀的,相信他们会做得更好。

  **凡凡的过着每一天觉得很幸福,分分秒秒都那么的开心.作为普通教师的我们,只要我们每天都在进步,每天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更好,久而久之,许多更好组合在一起就会变成最好的。成大事不在于力量多少,而在于能坚持多久,让我们向李老师学习,一起努力来感受教育的美丽吧!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9

  暑假中有幸读了李镇西所著的《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深有体会。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老师对教育的思考,他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

  作为教师,我们都想过该怎样帮助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想过该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想过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想过该如何让学生喜欢自己......但我们也许从未曾真正去想过,学生到底为什么来上学?当我读到教育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我震撼,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这以深深融入到李老师的血液当中,成了李老师的教育追求。所以他不仅仅于学生在校期间尽职尽责,即使在学生离开学校后仍牵挂着他们——所以他会为高考落榜的学生写信——“这个世界如同一个茂密的大森林:有高大的乔木,也有茂盛的灌木,有参天的巨树,也有缠绕的藤萝,有鲜艳的花朵,也有青翠的小草......但都在阳光下展现自己的勃勃生机。”让自己的学生幸福地度过一生——这是一种多么广阔的胸怀,多么博大的爱啊!而想下自己,有时候为了学生的问题而大声地训斥他们,难道这是爱孩子的表现吗?

  李老师对爱的执着也深深打动了我。他做的许多事情都很普通,其实许多老师都曾做过。为什么李老师能成为名师?一个真正的名师。而我们却在日常工作中变得越来越*庸,这当然有本身素质的差异,但更重要的是对教育的一份执着,对爱的一种坚持。正如李老师所说“‘爱心与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而我们更多的只是把教育当成自己谋生的工作。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

  爱孩子才能培育孩子的爱心。爱孩子才能无微不至地关心、注视他们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才能为他们的每一点微小进步而衷心喜悦,才能感知他们的苦恼和困惑,并且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费尽自己的心血。李镇西老师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为他知学生们的心,他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

  回首自己曾经的往事,不禁惭愧万分,今天读了李老师的书,感觉受了一次精神洗礼。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争取让明天更好!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0

  最近我读了教育专家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本书全方位阐释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语文教学的理念和实践。本书几种展示了作者的教育思想,一束和具体操作方法,作者的教育表达朴实、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李镇西老师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个跌宕起伏、曲折动人的故事,发人深省,撼人心魄,催人泪下。书中一直围绕的中心就是爱心。“爱心是好教师的最基本条件,一个手孩子中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富有人情味的人。”这是留在我脑海中的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我们常常说要多理解学生,但有时学生的言行,站在老师的角度是很难理解的。如果我们换位思考.学点儿童思维,将更有助于我们真正理解学生.。

  “做最好的老师”,是任何一个做教师的理想,可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用李老师的话说,“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老师》说:“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 《做最好的老师》的话使我备受启发,信心增强,只要自己肯付出,认真地去想,努力地去做,把简单*凡的事做好,使自己每天都有新的发现,每天都有新的领悟,每天都有新的收获,那每天就都会有新的快乐。

  通过读书,我感受到了《做最好的老师》对教育工作的无比赤诚,要对学生的无比热爱,我也希望自己能以这样的一颗教育者的心,用这种爱心成就辉煌。爱孩子,才能理解孩子;爱孩子,才能培育孩子的爱心;爱孩子,才能无微不至地关心、关注成长的每一个细节;爱孩子,才能成为孩子的亲密朋友;爱孩子,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是最可爱的;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因此,作为工人,就要当技术最出色的工人;作为营业员,就要当服务质量最佳的营业员;作为医生,就要当医术最高明的医生;我们作为教师,就要当最负责任的教师,我们每一个人或许不可能成名师成专家,不能名垂青史,但我们可以成为同行业中千千万万普通人里尽我所能做得最好的那一个——做最好的老师。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1

  翻开序言,一段话让我感动至深,忍不住摘抄下来留作自勉:“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读《做最好的老师》,时时被李镇西老师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语言所打动,感动之中又有着深深的反思。怎样才能成为“最好的老师”?不是与我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相比——他们的人格、学识、能力,我是永远无法企及的,比也白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自己与昨天的自己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今天我组织班集体活动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帮助“后进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细心?我今天所积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丰富?我今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建议或意见是不是比昨天更虚心?我今天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静?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只要我争取每天都有点进步,我想我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正如同我们希望自己的学生每天进步一点是一样的道理。只要自己肯付出,认真地去想,努力地去做,使自己每天都有新的发现,每天都有新的领悟,每天都有新的收获。坚持不懈,我就会不断地向“最好的老师”的境界靠近。

  很佩服李老师在繁忙的工作中每天还能挤出时间完成这么多工作。每天上好一堂语文课也许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每天找一名学生谈心也可以做到。但每天与学生书面交流、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读一万字的书、写一篇教育日记谈何容易?我们时常抱怨自己的时间不够用,但与李老师相比,我们的时间要充裕的多。那么,我们能不能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5分钟时间与学生谈谈心呢?我们能不能偶尔把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以书面形式与学生交流呢?我们能不能每天写一篇教学日记呢?

  读李老师的书,既像是和一位智者在对话,又像是和自己的内心在交流,仿佛进行了一次精神洗礼,我似乎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似乎找到了那份激情。我也愿“做最好的老师”!从现在开始,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争取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2

  李镇西的大名,如雷贯耳。他的著作《爱心与教育》很早就听说过,假期中有幸拜读此著作,让我明白了爱是教育的主题,爱是教育的源泉。其中反映李镇西老师心声的《做最好的老师》一文,更使我对师爱有了更深更透彻的理解。

  我以前只知道教育需要爱,却不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份爱。一直以来,我认为严才是真正的爱,因为有句俗话说得好:严是爱,松是害。所以,在我的课堂中,我决不允许学生有丝毫的怠慢,哪怕回一下头,摸一摸下巴……我都认为这是违反课堂纪律的,必须予以严惩。当然,这严惩指的是批评教育。在这样的高压政策下,学生们出奇的乖,学习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为此,我一度沾沾自喜,为自己的高明而喝彩。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一直渴望能和孩子们一起玩、一起乐,但师道尊严令我望而却步。看了李镇西老师的童心是师爱的源泉,才唤醒了我心中尚未完全泯灭的童心。我才真正认识到那是因为我缺少一份童心。

  一直以来,我一贯以*的标准来衡量学生,以*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希望他们变成我想象中的学生——小大人,个个成为懂事、听话、尊敬老师、孝敬父母、多学习少玩的完美类型。孩子们成了我制造的模具中的工具。孩子们需要的是什么?我了解吗?不,我并不知道。而李老师呢?他能够在教育学生时向学生学习,他能够大声疾呼并真诚的实践着请尊重学生的选举权,他努力追求着成为学生最知心的朋友回答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他勇于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他也谆谆教诲着年轻班主任要乐于请教勇于思考广于阅读善于积累 .李老师说得好: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过程便决不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应该充满人情味;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充满着对人的理解、尊重和感染,应该体现出民主与*等的现代意识。虽然就学科知识、专业能力、认识水*来说,教师远在学生之上,但就人格而言,师生之间是天然*等的;教师和学生不但是在人格上、感情上*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道路上共同探索、前进的、*等的志同道合者。……读着李老师的文字,感悟着他的心灵,回忆着自己的教学行为,我陷入了沉思:亲其师,信其道,古人尚却明白的道理,可我……实在汗颜。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学习的乐趣又从何说起,学生的个性该如何发展?学生是有差异的,有的文静、有的好动;有的乖巧、有的调皮……好玩是他们的天性,只有在玩中学、乐中学,才能真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我们为什么不让孩子学海无涯乐作舟呢?为什么一直让他们徜徉在苦海之中呢?我们有什么理由剥夺他们的天性呢?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3

  在众说纷纭的世界里,究竟怎样做,如何做,才是最好的老师?于是我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

  《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是李老师近30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萃,全方位阐释了李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等多方面的教学理念和实践。李老师将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全都融为一体,语言朴实而自然,读他的书似乎是在与一位智者畅谈,又似乎是在与自己的内心交流,真实而心动,让人不得不赞叹、折服!

  做最好的老师可以说是每一位教师的追求,那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呢?用李老师的话说就是“最好其实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都达不到,但一个比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自己,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的超越自己——我今天的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近。”

  读到这里我感受颇深,我不由地想到了自己。我可以自信的对自己说我和昨天的我比,我在进步,我在超越,今后我要做得更好!

  爱是永恒的教育,(读书笔记 )在李老师的这本书中他也极力在强调这一点。最阴暗的角落也需要阳光的照耀,素质教育的要义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抬起头来。在我们的工作中最令人烦忧的就是那些“后进生”,对于这类孩子李老师都是以他“科研”的眼光去看待,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个难题,都当作科研题来对待。用爱和真诚来抚慰这些孩子,使他们的心态*静,教育学生也就从容了。而这里的爱,绝不是迁就学生,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教育中真正的爱像李老师所说的,是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一直未来一生的负责,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总之,尊重、*等、真诚、责任、这些爱在李老师身上体现得是淋漓尽致。这正是一位优秀教育者的魅力。

  总之读这本书,像给自己心灵一次洗涤。书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份真情都让我深受感动。究竟怎样做最好的教师?

  “‘做最好的教师!’是一种*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这段朴实的话,蕴涵着极其深刻的哲理:做最好的老师,应该成为每个教师的生活方式、工作常态和人生追求!”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4

  我们生活的世界像一片森林,其中有的人是乔木,有的人是灌木,有的人是参天的白杨,有的人是婆娑的杨柳,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一口气拜读了着名教育家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读毕,感触颇丰。因为李校长的很多观点我都很赞同,读他的书既像是和一位智者在对话,是那样的朴实而自然;又像是和自己的内心在交流,是那样的真实而心动。我似乎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似乎找到了那份激情。

  一、纯真的爱心浇灌着稚嫩的花朵。

  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对幼儿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因此,做最好的一名幼儿教师,首先应该做到爱幼儿。这些话听得多,看得多,而做起来却没那么容易。我对每个孩子一切都一视同仁,爱得公正,爱得让幼儿信服。因此在我的班级,每个幼儿的起点都一样,都是*等的,幼儿在师爱的沐浴下轻松快乐地学习,感受着我们带给他们的快乐。即使他们违反了纪律,老师严厉批评时,也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尽量不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或歧视情绪。春天播下师爱的种子,秋天必定结出尊师的硕果。更重要的是,“师爱”如无声的春雨在不知不觉中滋润着幼儿们的心灵,实现了爱的迁移,教给了幼儿们如何爱别人。

  二、真挚的情感感化着幼小心灵。

  教师真挚、深厚的情感可以发出强大的爱流,有利于传导。做最好的教师要把心里的情感用语言、行为表达出来,师生间通过精神的交流,达到思想感情上的联系和信赖,教师真挚的情感在幼儿的情绪上就会产生共鸣。

  三、尊重每个孩子绽放艳丽花朵。

  最好的教师要给幼儿以长辈式的关怀和爱护,从不以家长式的态度对待幼儿。爱幼儿始终坚持对幼儿持尊重的态度。即:尊重幼儿的人格,尊重幼儿的感情,不伤幼儿的自尊心,有礼貌地对待幼儿。教师尊重幼儿是幼儿进步的外因,幼儿自尊自强是他们进步的内因。实践中的许多事例使我感受到:只有尊重人,才能感化人。尊重幼儿,幼儿就会向老师敞开心扉,用全心来接受教师的爱。

  “让每一个幼儿在学校里抬起头走路。”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心灵的召唤。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校长对教育工作无比赤诚,对幼儿无比热爱的一颗教育者的心。而这种爱心成就了他的辉煌。爱孩子,才能理解孩子;爱孩子,才能培育孩子的爱心;爱孩子,才能无微不至地关心、关注成长的每一个细节;爱孩子,才能成为孩子的亲密朋友;爱孩子,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5

  按照学校教导处组织青年读书报告会的要求,我利用暑期阅读了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本来很少读书的我,尽然也从头到尾读了一遍,还想多读几遍。李镇西老师在书中这样说到:“从教20余年,我可以这样说,我一直在不停地阅读,这已经成了我的生存方式之一——或者干脆说,“阅读欲”就是我的“生存欲”!这种“阅读欲”源于自身的危机感。学问的功底,学识的功底,使我如饥似渴地阅读。”,李镇西老师无疑也给我指出了一条提升教师专业水*的一条“捷径” 。《做最好的老师》语言朴实、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作者的真诚与谦逊。阅读此书,我在激动、赞叹、折服的同时,受到了激励、鼓舞,找到了前进的方向,看到了未来和希望。

  李镇西老师说:“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老师’不是与我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相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镇西与昨天的李镇西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

  “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老师’的境界靠拢。”李镇西老师强调自己和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李镇西老师告诉我们:“‘做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这段话蕴涵着极其深刻的哲理:做最好的老师,应该成为每个教师的生活方式、工作常态和人生追求。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免会走一些弯路,如果恨铁不成钢和急功近利的矫正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那么我们不妨向李镇西学习,手持爱的灯盏,用我们心灵的灯光为之引路。给孩子一分信任,就搭起了沟通的桥梁;给孩子一分鼓励,为他的每一进步喝彩;期待他下一次可以做的更好,那就为孩子点亮了一盏心灯;给犯了错的孩字一点宽容吧,让我们无私的爱来面对学生的错误,——因为,爱学生就等于爱自己。

  李镇西老师在书中还介绍了许多在教育实践中好的做法,以及教师素质提升的方法。读后,心里极不*静,这不正是我所急需的吗,他像一盏明灯,引导我向做最好的我不断探索!前行!

推荐访问:读后感 老师 《做最好老师》读后感500字3篇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500字1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500字1篇

本文标题:2023年《做最好老师》读后感500字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senjie2201.com/zhuantifanwen/duhougan/64681.html

版权声明:
1.世霆文库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2023年《做最好老师》读后感500字3篇》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关于世霆文库网 | 在线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帮助 | 投诉与建议 | 人才招聘 |

Copyright © 2017-2024 世霆文库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沪ICP备170007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