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支部在党员激励关爱中的作用6篇

作者: | 发布时间:2023-07-03 17:25:04 | 浏览次数:

篇一:支部在党员激励关爱中的作用

  

  关于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几点思考

  第一篇:关于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几点思考

  关于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几点思考

  【摘要】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的要求。它不仅关系到党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也关系着党内和谐建设的进展,并影响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推进。为此,本文从界定党内激励、关怀、帮扶的基本概念入手,分析了当前我党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现状,进而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已成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也是各级党组织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进行探讨,以期为我们党的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建设提供有价值的思路借鉴。

  一、基本概念界定

  激励,是指激发鼓励的意思。激励这个概念用于管理,是指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也就是说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努力去完成组织的任务,实现组织的目标。有效的激励会点燃员工的激情,促使他们的工作动机更加强烈,让他们产生超越自我和他人的欲望,并将潜在的巨大的内驱力释放出来,为企业的远景目标奉献自己的热情。关怀,其含义是关心他人,含有帮助、爱护、照顾的意思(多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集体对个人),适时的关怀能让人有温暖的感觉。而帮扶,就是帮助扶持,在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因此,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是指为实现我们党的最高理想,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而对全体党员在政治上、思想

  上、精神上、生活上、心理上等进行激励、引导、关心、帮助、扶持的一系列理论原则和思想方法。与此相对应,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就是指党内激励、关怀、帮扶的对象、内容、方式、主体、保障等要素构成的有机统一体以及各要素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总和。

  根据上述定义,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内涵和外延。第一,工作对象是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尤其是指基层干部、老党员与生活困难党员。第二,工作内容上一般以激励为核心,关怀为宗旨,帮扶为途径,即政治激励,思想关怀,生活帮扶。第三,工作方式上,激励、关怀、帮扶三者要有机统一,激励主要是政治激励、物质激励及精神激励,关怀的形式主要有谈心交心、走访慰问,帮扶则包括资金帮扶、技术帮扶等。第四,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是指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的关怀,党的集体和党的组织对党员个人的关怀,领导干部对一般党员的关怀,一般不包括下级对上级的尊敬与爱护。第五,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要与其他工作机制相配套,如党员信息管理机制、党务公开公示制度、党员培训教育制度、流动党员管理服务机制等。总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能片面地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

  二、当前我党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现状

  近年来,各级党组织都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在推进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实践,已取得不少成效。不过,在实际工作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有:

  (一)工作对象不够全面

  党内激励、关怀、帮扶的对象应是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任何一名党员都需要党组织的关怀、关心,只是因工作岗位、经济条件、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差异而有不同的侧重点。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三多三少一缺位”的现象,即关怀困难基层党组织多,关怀无困难的基层党组织少;关怀生活困难党员多,关怀生活无困难的党员少;关怀农村、企业的困难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多,关怀机关、学校的困难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少;一些退休干部中党员的教育管理、激励关

  怀缺位。简言之,就是关怀的对象往往侧重于困难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以及老党员,一般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较少得到关怀和照顾。

  此外,对于生活困难党员的认定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标准,一部分党组织在确定帮扶对象时把握不够准。帮扶困难党员时,一般采取分配名额的办法,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对困难党员的认定标准也不同,从而出现了同是困难党

  员,但由于名额限制享受不到帮扶。

  (二)工作形式过于单一

  在工作内容上,部分党组织往往比较注重生活帮扶,忽视政治激励和思想关怀,缺乏系统性。在工作方式上,第一,激励工作比较单一,不能根据不同党员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激励措施,不能很好地把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不能把政治激励与物质激励相配合。第二,关怀工作不够深入,不能很好地坚持党内谈心谈话制度,只在特定的节假日关怀看望一些特定的党员,缺少长效的关怀关注,甚至有些基层党组织只是敷衍了事、走走过场。第三,帮扶工作过于简单,采取单纯的经济救济和简单的“一次性”慰问,仅靠采取送钱送物等应急性、“输血”式的救济方法,导致帮扶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效果不理想。

  (三)资金保障不够到位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必须要有坚实的资金做后盾。因为对困难党员的帮扶除技术培训支持外,最基本的方式就是资金援助,但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基层党组织活动资金少,对党员激励、关怀、帮扶的投入有限,导致帮扶力度不够大,效果不明显。

  在实际工作中,帮扶资金的筹措主要是依靠党费的划拨,资金数额远远不能满足其实际需要;政府预算支出的资金部分审批程序复杂,到位不及时;社会捐助资金的部分数额较少,不能持久化;多渠道、多层次的筹集资金措施不完善、不得力,导致帮扶资金缺乏保障,基层党组织开展帮扶工作力不从心、举步维艰。尤其是农村地区,由于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乡镇、村队集体经济薄弱,激励关怀帮扶的覆盖面不够大,途径偏少,帮扶项目和资金筹措困难,远远不能满足党员群众的需求。

  (四)配套措施不够健全

  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必须有一整套完善的制度措施作保障。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相关配套措施还不够健全。一是党员管理不规范,存在党员登记信息难以全面准确,流动党员管理难以到位的问题。二是党内缺乏民主,一些党组织单纯把党员作为被教育、被管理的对象,很少让党员以主人身份即作为党的建设的能动主体出现,往往片面强调党员“应尽的义务”、忽视维护和保障党员“应有的权利”。三是缺乏规范化的制度支撑,党内激

  3励、关怀、帮扶工作还没形成制度,操作时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四是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单兵作战,没有与党内其他工作和社会其他部门相互合作,工作成效较低。

  三、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对策与建议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必须统筹兼顾,综合推进,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系统地做好这项工作。

  (一)统筹分类实施,确保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顺利进行

  我们应从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高度,保障落实党员的民主权利,着眼于全体党员的需求来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坚持做到知党员所想、解党员所难、帮党员所需,在党内营造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浓厚氛围,使广大党员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和关怀,获得为党工作、为民服务的巨大动力。

  具体到实际工作中,要根据党员的不同情况来实施。对于全体党员,要进行经常性教育,建立党员教育培训机制;对于生活、就业困难党员,要给予扶弱、扶贫、扶智、扶志等不同的帮扶方式,满足他们基本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对于基层党员干部,针对他们工作条件艰苦、待遇较低的实际,重在给予他们经济上政治上的关心,提高他们的经济政治待遇,如“以县(市、区)为单位,引导和推动村干部报酬合理增长、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离职补偿)‘三位一体’的激励保障机制建设;对于流动党员,重在给予更多的关怀和服务,建立流动党员管理服务机制,增强他们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对于老党员,重在给予更多的思想上生活上的关怀,主动关心他

  们的思想、生活和身体状况,使他们始终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

  (二)完善工作形式,确保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协调推进

  健全激励措施,增强党员创造力。在激励措施上可以采取政治激励、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和典型激励等。政治激励是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推行党务公开,保障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权利,落实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完善公平、公开、公正的选人用人机制,符合条件的及时提拔使用,工作表现与提拔任用相挂钩。物质激励主要是建立健全基层党务工作者激励保障制度,为基层党务工作者发放岗位补贴,对正常离任的村、社区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给予一次性离任补偿。精神激励和典型激励则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先进基层党组织、劳模、先进工作

  者及优秀党员等形式表彰党内优秀党员和党务工作者。

  强化关怀机制,增强党员归属感。在关怀机制上,可以建立健全以思想关怀为主的党内谈心交流制度、党内探访制度和特殊群体党员定期慰问制度(如“七

  一、春节等重要节日走访慰问”),建立健全以工作为主的党务公开公示制度、党员教育制度和流动党员管理服务机制。具体来说,就是要求基层党组织坚持做到

  “五必访”,即党员生病、住院必访,思想波动时必访,工作、生活中有重大困难必访,流动党员外出返家时必访,党员无故不交纳党费、不过组织生活必访;“六必谈”,即党员工作变动时必谈,受到表彰或处分时必谈,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必谈,出现矛盾和意见分歧时必谈,群众有不良反映时必谈,退休时必谈。

  完善帮扶制度,增强党员凝聚力。在帮扶制度上,要设立生活困难党员帮扶专项资金,建立健全老党员生活保障制度,实行政府帮扶、社会帮扶、企业帮扶或者结对帮扶等不同方式,不断扩大帮扶的覆盖面。对缺乏资金的党员给予资金扶持,提供小额应急贷款担保;对困难党员给予技能帮扶和项目帮扶,加大党员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力度,建立健全党员就业援助和创业帮扶制度,“造血”与“输血”并重,提高困难党员的自身发展能力。

  (三)加大资金投入,确保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有效进行

  要从根本上解决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问题,关键还要是大力发展经济。经济是基础,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例,就是要发展村集体经济。一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走产业化经营之路,形成符合村级传统特色的主导产业。二是发挥资源优势,利用农村矿产、山林、果园、鱼塘等资源优势,通过拍卖、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方式,创建村级所有、经营形式多样的经济实体,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三是通过机制的转换使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将集体闲置的土地、林场、果园、房地产等集体资产以股份合作、使用权有偿转让等形式,积极实施项目开发,兴办商贸、餐饮、房地产开发等集体经营项目,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

  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要积极拓宽资金投入渠道,要探索采取“党费挤一点、财政拨一点、党员捐一点、社会助一点、上级扶一点”的办法,设立困难党员扶助基金,为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有效运行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四)健全配套措施,确保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规范运行

  各级党组织应加强领导和指导,系统设计工作思路,科学定位责任主体,确保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规范有效运转。

  第一,建立党员动态管理信息库,尤其是对于城市下岗失业党员、城乡贫困党员和年老多病党员,要及时准确采集信息,掌握其流动目的地与方向,实现党内激励、关怀、帮扶的全覆盖。

  第二,大力推行党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对党组织实行重大决策、党的干部考察任免、发展党员、后备干部培养、党费收缴使用、党员教育管理、党组织和党员结对帮扶等方面内容,分别通过会议、宣传栏、新闻公告等形式进行公开,落实党员的民主权利,发展党内民主。

  第三,完善领导干部联系点、结对帮扶、定期走访慰问、谈心交流等制度,加快实现党内激励、关怀、帮扶的常态化、规范化、长效化。

  第四,定期分析党员思想动态,研究具体的服务措施,积极解决

  与党员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难点、热点问题。各相关职能部门也要发挥自身优势,有针对性地出台和推出就业帮扶、医疗保健、法律服务、子女就读等政策措施和优先服务项目,形成党内激励、关怀、帮扶的工作合力。

  参考文献

  [1]李森林.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路径[J].领导科学,2009(8).[2]李兆权.推进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建设的实践与思考[N].定西日报,2008-4-24(003).[3]李春晓.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要点探析[N].辽宁日报,2008-4-12(009).[4]白凤莉,全丽娟,韩正勇.乌苏市农村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探索[J].今日科苑,2009(10).[5]丁向阳.对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调查与思考[N].临汾日报,2009-10-24(A02).[6]陈桂香.对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农村党员干部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思考[J].今日南国,2008(11).第二篇: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

  建立激励、关怀、帮扶机制

  激发基层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

  近年来,XX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在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上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狠抓落实,发挥党内关爱的社会影响力,确保党内关爱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努力使基层党干部在个人利益上有保障,工作上有激情,前进上有动力,后顾时无忧虑。

  一、农村(社区)党组织和干部队伍现状

  XX区现有党总支部25个,党支部366个,党员8275人,其中60岁以上党员1874人,占全区党员总数22.65%;农村党员1052人,占全区党员总数12.71%;60岁以上的农村老党员277人,占农村党员总数的26.33%;行政村32条,村“两委”干部207名,社区38个,社区“两委”干部330名。基层党员在我区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中流砥柱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党员干部队伍一此党员干部工作热情不高,工作效率低;也有个别党员因年老、体弱、多病,生活需要照顾。

  二、主要做法

  为了体现党对党员的关心和爱护,我区坚持以人为本,结合实际,建立起措施有效、保障有力的长效机制,做到政治上激励、思想上关心、精神上关怀、物质上保障,进一步增强基层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激发了广大党员对基层工作的热情和动力。具体

  做法是:

  (一)立足于调动积极性,建立健全党内激励机制。一是制定业绩考核办法。制定了《XX区农村(社区)“两委”班子及其成员业绩考核办法》,建立健全了农村(社区)党(总)支部委员会、村委会(社区居民委员会)班子及其成员业绩考核机制,细化考核内容,如村党(总)支部委员会班子的考核内容包括党建工作、生产发展、社会管理、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五大方面;村委会(社区)班子的考核内容包括班子建设、生产发展、社会管理、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五大方面;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的考核内容包括思想作风、组织能力、履行职责、廉洁自律四大方面,量化评分标准,实事求是地评价村、社区“两委”班子及其成员业绩。在考核结果运用中,把“两委”班子成员考核结果与补贴挂钩,如考核结果评为优秀等次的,可领取足额业绩考核奖金;评为良好等次的,领取足额业绩考核奖金的80%;评为合格等次的,领取足额业绩考核奖金的50%;评为不合格等次的不予领取;考核奖金如有剩余,留存并纳入下业绩考核奖金一起发放。今年区考核小组对村“两委”干部207人2010工作业绩考核,优秀等次的有87人,每人发放1232元;良好等次的有102人,每人发放986元;合格等次的有18人,每人发放616元。三是开展评先评优活动。每年“七一”前夕,区委都会评选出一批在党建工作、经济发展、社会事业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人才,并进行表彰奖励。通过表彰先进、优秀的导向作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对照先进和优秀找差距,针对不足抓整改,增强干好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营造学先进、争先进、当先进的良好氛围。三是优化干部选拔制度。注重对基层一线党员干部的培养、锻炼和使用,跟踪培养基层一线的年轻党员干部,在选拔干部时优先考虑在业绩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的干部,使优秀党员干部得到重用和提拔。2010年,在基层干部队伍中新提拔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四名、街道办副主任七名。

  (二)立足于增强凝聚力,完善党内关怀机制。一是完善干部保障机制。为解决基层干部的后顾之忧,增强基层干部凝聚力和战斗力,我区着力建立完善村(社区)干部保障机制。从2002年起,区财政将社区干部工资和养老保险纳入区财政预算。2002年,区财政为社区“两委”干部发放职务工资380元/月,缴纳养老保险金141元/月;2011年,区财政为社区“两委”正职发放职务工资500元/月,副职450元/月,委员400元/月,为社区“两委”干部发放财政补贴400元/月,缴纳养老保险金191元/月。2006年起,区财政将村干部生活补助纳入区财政预算,并积极与社保局等相关部门进行协商,力争早日将村干部养老保险纳入区财政预算。2006年,区财政为村“两委”正职发放生活补助400元/月,副职350元/月,委员300元/月;2011年,区财政为村“两委”正职发放生活补助550元/月,副职500元/月,委员450元/月。同时,制定《XX区村级干部生活补贴发放办法(试行)》,根据历年来到龄不再任职和落选(解聘)的农村干部任职年限和落选(解聘)前的职务,划分为在职、退职、离职和落选等四种情况,从2007年10月起,定额发放生活补贴。截至目前,共有143位退休退职农村干部享受到105元/月至360元/月不等的生活补贴,共有48位落选(解聘)农村干部享受到一次性生活补贴。二是建立荣誉党员管理办法。针对我区存在年老体弱、不能参加正常组织生活的农村党员逐渐增多,党员老龄化日趋严重的现状,制定出台了《XX区老党员管理办法》,规定年满70岁、行动不便、不能正常参加各类活动、因病不能正常表达自己的意愿、身体残疾、无法履行党员义务的农村老党员均可申请为荣誉党员。对这部分党员的教育管理,主要以体现党的温暖,增强荣誉感为主。区、街道、村(社区)三级党组织经常党员干部上门向荣誉党员通报党支部的各项工作,定期为“荣誉党员”送去相关学习资料,并确定一名年轻党员定期联系,及时了解和反馈他们的思想、生活状况。每年至少对荣誉党员进行一次免费体检和两次集中慰问。目前,全区41名农村党员已按荣誉党员进行管理。三是加强党内关爱平台建设。我区建立“街道党员服务中心”,形成了“一心”(街道党员服务中心)带“多站”(社区党员

  联络服务站)的服务党员网络。并通过积极完善社区组织功能,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初步形成了党员教育、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构建了关爱关心

  党员和基层干部平台。

  (三)立足于增强归属感,建立健全党内帮扶机制。一是建立老党员帮扶制度。近年来,我区从实际出发,用好用活中央关爱老党员、困难党员的政策,努力探索党组织关爱保障制度。制定了《XX区发放老党员、困难党员生活补贴暂行办法》,从2010年1月起,按80元/月?人的标准,每年从区管党费中安排专项资金,对全区没有固定工资(补贴)和社会保险养老金收入、党龄在55周年以上的农村、社区老党员,以及年龄在50周岁以上、党龄在20周年以上领取低保的农村、社区困难党员定额发放生活补贴,想方设法保障老党员和困难党员基本生活。二是健全党内结对帮扶制度。制定《XX区城乡党组织“一帮一”活动方案》,通过建立城乡党组织结对互助关系,制定互助计划,落实互助措施,规范城乡“一帮一”结对帮扶工作,组织有能力、有实力的党员对困难党员结对帮扶,使“城乡互联、结对共建”实现了全覆盖。同时,积极推进“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工作,采取雪中送炭性的生活性扶助措施,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帮扶思路,全面落实区内23个行政村242户贫困户的帮扶工作,帮助他们解燃眉之急,使他们感受到党的温暖,坚定生活信念,进一步增强面对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三是建立困难党员救助帮扶基金。区、街道两级采取党费划拨、财政支持、党员捐助、社会募集等办法,设立困难党员救助基金,加大对生活特困党员、遭受突发性事故党员的救助以及缺技术、缺技能困难党员的帮扶力

  度,为困难党员实现就业或再就业提供物质支持、就业指导和就业岗位信息等,切实解决困难党员的生活难题。

  三、成效和体会

  (一)激发了基层党员干部活力、动力和潜力。通过采取一系列党内约束、补助、激励、关怀、帮扶措施,解决了村(社区)干部生活工作的需要和后顾之忧,稳定了干部队伍,充分调了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推动了村(社区)的建设。特别是实施业绩考核后,激励

  了基层干部的干事热情,使他们先进的干部有荣誉感,中间的有紧迫感,后进的危机感,比有平台,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追有方向,化压力为动力,涌现出一批像黄会衡、林木珠、吴金等的农村和社区好带头人。

  (二)提高了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吸引力。实施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在全区党员中营造了互相关心,互相帮忙的良好氛围,使有困难的党员得到关心和照顾,使有能力的党员提升了致富的本领,使全体党员在思想上、感情上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使更多的思想觉悟高、能力强的群众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踊跃地加入党组织。

  (三)扩大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实施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党员干部走进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增进群众信任,让群众可以知道政府在想什么、要做什么,使群众充分享有知情权,有效监督基层党员的行为。在考核时,群众对党员工作成效有了充分的了解,并参与了评分,拉近政府和群众的距

  离。

  (四)促进了党内民主、和谐。实施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不仅在生产生活上解决了党员的困难,更重要的是通过党内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架起了党员之间的“连心桥”;通过发扬民主,营造了党内以诚相待的浓厚氛围,党员的个人意愿、自由意志可以得到完全地表达,使得广大党员心情舒畅、团结协作、和谐共事,实现了党内和谐并且有效地促进了社会和谐。

  (五)推动了基层各项工作的开展。实施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增强了党组织号召力,使党员的先进性得到体现,群众致富能力得到提高,群众对党组织更信任了,基层干部工作起来更顺心了,有力地推动了基层各项工作的开展,促进了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

  第三篇: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定稿)

  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

  一、党内激励机制

  1、建立责任激励机制。健全完善领导干部抓基层党组织建设,并认真抓好落实党建工作目标任务。

  2、建立表彰激励机制。党支部每年对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进行表彰。对在各项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及时分类进行表彰奖励。加强对优秀党员先进事迹的宣传,培养广大党员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激励广大党员在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努力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3、建立物质激励机制。对在党建工作中作出一定成绩或所做工作具有一定创新性且具有推广价值的先进典型,予以物质奖励。

  二、党内关怀机制

  1、建立经常性谈心制度。领导班子成员之间、领导班子成员与工作人员之间、党支部书记与党支部委员之间要经常交流思想,沟通情况,并坚持与党员开展谈心谈话制度。做到在党员遇到困难、发生矛盾、出现失误、存在问题、提拔使用等情况时必须进行谈话。谈话形式既可以单独谈心,也可以集体谈话。

  2、建立走访慰问制度。每年春节、古尔邦节、“七一”等节假日或党员患病住院、家庭发生意外、生活遇到特殊困难、有较大思想波动时,党支部负责人要及时进行走访慰问,以体现党组织的温暖。

  3、建立生活关怀机制。研究探索建立党员生活困难救助补助制度和关心老党员、流动党员制度,形成党员遇事有人管、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解决的工作机制。积极创造条件解决党员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增强党员的归属感。

  4、建立政治关怀机制。重视党员的成长进步,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党组织的换届选举、重要事项决定、发展党员、党费收缴、使用等党员关注的问题都要进行公开,保障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三、党内帮扶机制

  1、建立困难党员信息台账。结合党内年报统计,对生活困难、独居、老弱病残等困难党员做好登记工作,为开展党内帮扶工作提供准确信息。通过日常的关怀帮助,使困难党员始终处在党组织的关爱之中。

  2、建立党内结对帮扶制度。开展党员结对帮扶、党员志愿者行动

  等活动,对困难党员要确定帮扶对象,制定帮扶措施,落实帮扶责任。对帮扶点的困难党员要积极开展互助活动,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第四篇:关于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

  兴仁中学关于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工

  作

  意

  见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对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党作为一个政治组织,每名党员都需要党组织的关怀关心。为此,我们从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高度出发,就党员需求等方面提出如下工作思考。

  一、落实党员权利。对党组织重大事项的决策实行党务公开,落实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二、注重人文关怀。通过以党员为主体,经常开展各种有益活动,给离任老党员发放光荣证,为党员建立健康档案,举办政治生日会等措施,让党员充分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三、建立扶助基金。从党费返还中,从村集体经济中和从社会捐助中筹措资金,用于帮助困难党员。

  四、建立党员帮扶制度。为困难党员家庭提供项目扶持,并进行技术培训,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勤劳致富,带头致富。

  五、采取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并重办法。在精神和物质方面加强对党员的激励作用。进一步增强光荣感、荣誉感和责任感,启发、影响和带动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兴仁中学党支部

  2010年1月25日

  第五篇: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探讨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探讨

  张掖市委组织部政策法规科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对促进党内和谐,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按照以改革创新精

  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要求,开展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建立健全相应的长效机制,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探讨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基本原则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涉及党员队伍建设的方方面面,事关基层党组织功能作用的发挥,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和导向性。在具体工作中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遵循和把握以下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坚持把尊重、理解、关心、爱护党员体现到党员队伍建设的全过程,在精神上激励党员、生活上关心党员、工作上支持党员,做到知党员所想、解党员之困、帮党员所需,使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更具人性化。

  (二)统筹兼顾原则。坚持把激励、关怀、帮扶有机结合起来,把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和其他群体党员都纳入激励、关怀、帮扶的范畴,把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融入激励、关怀、帮扶的各个环节,防止顾此失彼、相互脱节。

  (三)分类指导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群体党员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激励、关怀、帮扶措施,不搞一刀切,做到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分类帮扶,真正把不同群体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

  (四)科学规范原则。坚持把制度建设贯穿到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的始终,积极探索建立配套、完善的工作机制,广泛接受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的监督,保证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公开透明、规范操作、科学运行。

  (五)注重实效原则。坚持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党内激励、关怀、帮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决防止图形式、走过场、一阵风,通过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使广大党员真正感受到党组织的关爱和温暖。

  二、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任务措施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要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从完善制度、创新载体入手,认真总结成功经验,积极探索有效途径,着力构建上级党组织关心服务下级党组织、基层党组织关心服务广大党

  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关心服务人民群众的格局。

  (一)着眼于调动党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健全党内激励机制。注重运用政治激励、精神激励、物质激励等措施,不断强化党员的参政意识、党员意识和宗旨意识,引导广大党员在各自岗位上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一是树立政治激励导向。重视在基层一线培养选拔优秀党员干部,加大选派优秀年轻党员干部挂职锻炼力度,积极探索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乡镇工作人员,为优秀党员干部脱颖而出搭建平台。全面推行党员议事、党务公开、党内情况通报等制度,积极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的多种实现形式,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激发广大党员的政治热情。对政治素质好、议政能力强的党员群众,积极推荐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他们更好地参政议政创造条件。

  二是健全奖惩激励制度。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多种形式的争先创优活动,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内表彰奖励制度,坚持定期评选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并大张旗鼓地宣传其先进事迹,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引导广大党员当先锋、作表率。同时,对不履行党员义务、作用发挥不好、有损党员形象的不合格党员,及时进行帮教转化,教育无效的按有关规定进行组织处理。

  三是完善责任激励措施。坚持和落实政治学习、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等制度,探索建立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引导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观念,发扬优良传统,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根据不同行业党员的工作实际,积极推行目标管理、挂牌上岗、服务承诺等制度,深入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等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事创业的内在动力。

  四是落实保障激励政策。进一步规范村干部工资报酬制度并建立正常增长机制,将村干部工资列入财政预算,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全面推行村干部养老保险、离职村干部生活补贴等制度,将在职村干部纳入社会养老保险范围,对离职村干部按任职期限等情况发放生活补贴,解决其后顾之忧。探索建立老党员生活补贴制度,重点对解放

  前入党的农村老党员、未享受离退休待遇的城镇老党员给予生活补贴,使他们老有所养。

  (二)着眼于增强党员荣誉感、归属感和使命感,建立健全党内关怀机制。针对党员思想动态和现实需求,在党内积极营造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动力。

  一是开展交心谈心活动。基层党组织要广泛组织开展经常性的谈心交心活动,党支部书记要主动与党员交心谈心,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与党员交心谈心,全面了解掌握党员思想动态,切实做好消除顾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增进团结的工作。基层党支部对党员要坚持做到“七必谈”,即:岗位变动时必谈,思想波动时必谈,工作失误时必谈,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必谈,出现矛盾和分歧时必谈,有不良反映时必谈,发现苗头性问题时必谈。

  二是坚持走访慰问制度。利用“七一”、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组织力量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对生活困难党员和老党员进行重点走访慰问,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广大党员中。根据党员生活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日常走访慰问,坚持做到“五必访”,即:党员生病住院时必访,婚丧嫁娶时必访,发生意外时必访,生活困难时必访,流动党员外出返家时必访,切实让广大党员感受到党组织的关心和帮助。

  三是构筑党内服务平台。依托街道(乡镇)一站式服务中心、居民(村民)事务代理中心等社会服务体系,建立街道、乡镇、工业园区党员服务中心,并在有条件的社区、村和劳务基地建立党员服务站(点),面向广大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开展党务政策咨询、党内宣传教育、组织关系接转、流动党员管理、党员求助热线、党员权益保障、党员互帮互助等服务,为广大党员搭建学习、活动、交流、服务的平台。

  (三)着眼于提升党组织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建立健全党内帮扶机制。以解决党员生产生活中面临的突出问题特别是改善贫困党员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帮扶力度,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一是建立困难党员台帐。坚持定期对困难党员生产生活状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结合党组织和党员信息库建设,分行业、分层次建立困难党员信息台帐,详细记载相关情况,适时查证核实,实行动态管理,为开展帮扶工作提供准确信息。按照个人申请、民主评议、社会公示、逐级申报的办法,规范困难党员申报程序,严格审核确定重点帮扶对象,明确帮扶方向和目标,确保帮扶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二是设立党内帮扶基金。采取财政补贴、党费划拨、党员捐助、社会赞助等办法,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立公益性、互济性、群众性的困难党员帮扶基金,制定严格规范的管理使用办法,加强监督管理,实行专款专用。在对特困党员家庭进行重点救助的同时,采取无息借贷、定期还本、滚动使用的运作方式,对有致富项目的困难党员提供生产扶持,努力发挥帮扶基金的最大效益。

  三是深化结对帮扶活动。建立党内帮扶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帮扶制度,深入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城乡党员、机关党员干部与贫困党员群众结对帮扶活动,组织有帮扶能力的党组织、党员与困难党员结成长期稳定的帮扶对子,切实帮助困难党员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积极营造城乡互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帮互助、共促共赢的良好局面。

  四是强化分类帮扶措施。对生活水平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党员,按政策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并通过开设“爱心超市”给予必要的援助;对因病、因灾生活困难的党员和年老、孤寡、残疾党员,在实行生活救助的同时给予更多的精神关怀;对农村贫困党员,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重点从解决生活困难、提高致富技能等方面进行帮扶;对下岗失业职工中的党员,重点从提供就业信息、开展就业培训、介绍就业岗位等方面给予帮扶;对流动党员,重点从生产互助和关心照顾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方面进行帮扶;对从事生产经营且发展潜力较大的党员,重点从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予以倾斜和扶持。

  三、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具体要求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激励、关怀、帮扶三者的有机统一,统筹兼顾,综合推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一)普遍关爱与重点帮助相结合。对党员的激励、关怀和帮扶,要在普遍关爱全体党员的前提下,以帮助少数特困党员为重点,对在思想、生活、生产、工作上有特殊困难的党员实施重点帮助,做到特殊情况特殊处理、个别问题个别解决,切实增强关爱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精神激励与物质帮助相结合。在激励、关怀、帮扶过程中,既要做好党员的思想疏导和教育工作,注重从思想方面对党员进行精神鼓励和慰籍,又要力所能及地为党员提供一些物质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切实解决他们的具体困难,真正达到凝聚人心、鼓舞干劲、促进和谐的目的。

  (三)集中帮扶与经常关爱相结合。在集中资金、物资对特定的困难党员群体进行定期帮扶的同时,要积极探索日常帮扶的方式和渠道,经常性地组织开展谈心谈话、走访交流等活动,广泛听取党员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了解党员的思想动态和愿望要求,促进关爱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

  (四)关爱党员与服务群众相结合。教育引导党员正确认识和把握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深刻内涵,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群众利益的关系,使党员在党组织的关爱中激发热情、增长本领,真正做到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更好地服务群众,始终与广大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

  (五)保障权利与履行义务相结合。一方面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切实落实和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另一方面要教育引导党员增强党性观念,牢记党的宗旨,严格履行义务,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篇二:支部在党员激励关爱中的作用

  

  关于党内激励关怀帮扶的几点思考

  党员是党的使命的忠实执行者,是党的各项事业的带头人,充分发挥党员作用无异对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只有从内心关心爱护党员,在实际行动上做到“真困难、真了解、真帮助”,才能切实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进一步促进党的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为此,笔者结合本单位和个别单位党组织现状,就“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工作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本人的意见和建议,仅供参考。

  一、党内激励与关怀机制存在的弊端

  通过近年来的激励关怀帮扶工作,我大队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大队党建和各项生产工作始终走在全厂的前列,并多次受到了厂领导的好评。但是在具体实施中,我们也发现由于我们工作方式方法的单一,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帮扶方式过于单一,缺乏创新理念

  只一味的发现困难党员的当下困难,没有深入发挥党员自我解决困难的能力和作用。譬如个别党员在组织的关怀下,养成了“我的事情有党管,有了困难找组织”,缺乏自我解决的意识和能力,在职工中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2.激励方式不到位,典型选树效果不佳

  近年来,我们通过月度评选的方式,一些平时一直表现好的党员

  总是在橱窗中“闪现”,而表现一般的党员一年到头也得不到一些奖励,造成了党员队伍优、良、中等三种态势,一些长期在干部职工中印象好、威信高的党员存在“反正先进就是我”的错误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同时早就了平时表现一般的党员的“疲惫感”,认为再追也赶不上那些先进党员。

  3.党员作用发挥不到位

  帮扶激励机制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党员的工作积极性,但是个别党员思想意识中还存在着“反正我也不比群众多拿钱,多干少干一个样”的错误思想,这在一定意义上挫伤了职工群众的工作积极性,给生产经营带来了不必要的负面效应。

  二、在党员激励关怀帮扶中所作的一些工作

  1.强化政治帮扶

  近年以来,党总支将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素质作为帮扶的重要抓手,从根本上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一是提高党员政治素质。每年年初制定学习计划,将学习时间、内容、授课人明确到位,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学习。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们相继组织党员学习了宣贯油田“双建”工程管理体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纲要等篇章,有效提高了党员整体思想水平。二是抓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工作。为把好党员发展的入口关,大队党总支严格按照党员发展程序,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宏观调控、稳定总量,坚持标准、保证质量,积极审慎、严格程序,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发展原则要求,通过细化教育培训、严格预审的方式,相继对有

  入党意愿并写了入党申请书的12名积极分子进行严格培训,明确培养人等,同时对发展对象不断强化党纪法规教育,从而确保了入党程序的严肃性。

  2.关心党员生活

  按照上级党组织的政策,我们始终在帮扶过程中坚持党员和一般职工群众同等对待,同等待遇的原则。首先健全了党员个人信息库,将全大队党员家庭情况进行了逐一摸排,在生活的困难程度上确定了较好家庭、一般家庭、困难家庭和特殊家庭等四类,并区分对待。其次定期进行帮扶。采取以党支部为单位,定期到困难家庭中进行帮扶,对其家庭用电用气等进行安全检查,从而稳定了党员队伍思想。2012年我们累计走访了党员家庭4家,为其解决实际困难15项,收到了较好效果。另外还定期慰问。对党员家庭确有生活困难的,除了按照工会有关规定上报困难补助外,在节假日由大队党总支书记、政工组、基层党支部书记等人深入其家庭进行走访慰问,将党组织的关怀送到他们的心坎,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以保证他们有更大的精力投身单位的生产经营和和谐发展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3.关心党员工作

  党员是一个单位的主力军,在很大程度上为单位各项施工的顺利完成付出了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汗水。特别是一些身处生产一线的老党员,由于受到党的多年的教诲,他们在岗位上无怨无悔的付出,为广大干部职工做出了榜样。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身体状况

  已经无法适应一些工作。为此,大队党总支从“关心爱护”的角度出发,有针对性的将他们调整到了后期辅助工作岗位,既减轻了他们的劳动强度,又能继续发挥他们各自的特长。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安排收到了一举二得的功效。

  4.关心党员成长

  采取物质和精神奖励历来是我党一贯的良好传统。从侧面来讲,通过这些奖励方式也验证了每名党员的发展历程。为此,我们年初就在制定主线活动中融入了“五高型”党员、优秀党员安全责任区等,采取每季度各支部上报、大队评选等方式,优选出色的共产党员形象,并给予150元奖励,并在大队橱窗中进行张贴。2012年以来累计评选出12名优秀党员,在职工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典范。

  三、今后的几点设想

  为进一步做好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发挥党员带头作用,促进生产经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出以下几点设想:

  1.明确原则

  坚定树立“真困难真帮扶”的原则,明确帮扶办法,严格按照上级要求有针对性的开展帮扶。

  2.明确范围

  有针对性的调查摸排,对确有困难的党员家庭进行及时到位的帮扶,理顺困难党员思想意识。

  3.明确奖励

  按照“多劳多得、不劳不得”的原则,对奉献多、功劳大的党员

  进行大幅奖励,有效促进后进工作积极性,在党员队伍中全面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局面。

篇三:支部在党员激励关爱中的作用

  

  【仅供参考】

  党支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实施计划

  部

  门:_________姓

  名:_________

  ____年___月___日

  (此文内容仅供参考,可自行修改)

  党支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实施计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要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的精神,切实让广大党员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增进对党的感情,有效激发党员的活力,使之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结合本局实际,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党内和谐,积极探索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以关爱党员、凝聚党心为目标,巩固和扩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二、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促进党内和谐,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党支部非常重视,党支部书记亲自抓,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专人管理。

  三、工作原则及内容

  党支部对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主要遵循实事求是、注重实效和量力而行、切合实际的原则,大胆工作,勇于创新,积极探索一条新的路子。

  1、对党员在政治上关心,工作上鼓励。

  党支部共有正式党员6人,预备党员1人,其中退休党员2人。在政治上党支部要多关心党员,确保党员权利的正常行使和不受侵犯。经常组织党员过组织生活,单位的党务、政务实行公开,坚持民主集中制,鼓励党员为单位出谋划策,使每名党员都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单位各项创建活动,党员的主体作用得以发挥。

  党支部每年实行党员目标管理考核,对工作突出,成绩优异,贡献大的党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同时评出优秀党员,从精神上给以鼓励。

  2、对党员生活上照顾,精神上引导。

  对本支部的党员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党员信息库,对党员的情况掌握得一清二楚。继续强化"三个代表"责任区,在支部内对困难的党员采取"一帮一,多帮一"的帮扶机制,使困难党员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

  在精神上多给党员以引导,尤其是退休党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立党员活动中心,为党员订阅党报党刊,利用"五·一"、"七·一""十·一"等节日开展多种形式文体活动,丰富党员业余文化生活,增进广大党员的凝聚力。

  3、对党员感情上慰藉,心理上疏导。

  经常性地与党员开展交心谈心活动,注重党员的心理疏导。党支部各委员每人与4名普通党员结对子,经常与他们联系,谈心,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对于他们反映的问题要认真倾听,耐心解答。处处体现党的关怀,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尤其是退休党员,要多与他们交流,鼓励支持他们参加党组织和社会有益的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余热,做到离岗不离党。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大胆创新,采取多种有效方法把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工作落到实处。

  2、注重实效,不走形式,使党员真正体会到党的关怀与温暖。

  感谢您的浏览!!

  仅供参考

  部

  门:_________姓

  名:_________

  ____年___月___日

  (此文内容仅供参考,可自行修改)

篇四:支部在党员激励关爱中的作用

  

  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

  一、总则1、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促进党内和谐、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精神,按照中组部《关于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切实做好党内帮扶关怀激励工作,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特制定本制度。2、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将普遍关爱与重点帮助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具体困难相结合,保障享受权利与督促履行义务相结合,立足实际、更有效地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党员的荣誉感,全面推进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二、对党员的帮扶1、帮扶对象是指低于武汉市平均生活水平,符合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积极履行党员义务,因病、因灾等原因致贫的困难党员。2、建立困难党员管理台帐。在各党支部建立台帐,内容主要包括困难党员基本情况、家庭成员情况、年收入情况、工作生活情况、困难情况及原因、帮扶人及帮扶措施等。根据帮扶进展情况每年审核调整一次,实行动态管理。3、实行结对帮扶。原则上一名困难党员由一名有能力的党员进行结对帮扶。帮扶人员包括班子领导干部、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本单位党员。帮扶人员对帮扶对象的走访每年不少于3次。4、帮扶基金的筹措。采取党费划拨、行政支持和党员捐助等办法,资金筹措的具体办法是:从本级管理的党费中提取上年实际留存党费的10%-15%,从本级当年党建工作经费中提取3%-5%和党员自愿捐献资金组成;帮扶基金实行专款专用,由党支部负责管理。5、帮扶基金的使用。困难党员生活救济补助。对于生活在贫困线、保障线以下的困难党员,视生活困难程度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以慰问的形式发放。困难党员重病重灾救助。对大病、重灾及突发性事故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的党员,给予一定的一次性资金救助。困难党员子女上学费用资助。对困难党员子女上高中、大学的,视困难程度及基金财力状况,给予一定的资金帮扶。6、帮扶基金的申请、审核。由困难党员个人提出申请,党支部组织民主评议后对符合条件的对象发放申报表,并在进行为期7天的公示,接

  受群众监督,公示无异议的,将申报表连同公示结果报学院党委审核,经审核符合条件的,由党委办公室根据基金情况提出帮扶基金安排使用计划和意见,党委批准后下发并备案。7、帮扶基金的拨付和发放。困难党员生活救济补助金、重病重灾救助金的拨付和发放,遵循“年初计划、急事急办”的原则,每年在春节、“七一”前后发放;若遇到重大灾情或紧急情况时,可及时启动救助活动。

  8、帮扶基金的使用管理。每年初由党支部根据年度基金筹措的可能数额,按照留有余地的原则,制订当年帮扶基金使用方案,进行稳妥安排使用。当年12月,根据基金的实际收支状况,本着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原则,再一次调整安排使用。基金的开支实行党支部书记把关,党支部委员审签。9、帮扶基金的监督。帮扶基金及利息收入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挤占、挪用,不能用于任何商业性、收益性、风险性投资。帮扶基金的管理使用情况,接受审计部门财务审计,接受上级党组织,社会舆论及党员群众的监督。每年向党支部报告和向党员群众通报一次帮扶基金收支使用情况。三、对党员的关怀1、送精神、送政策。通过召开座谈会、举办讲座、开办宣传栏、上门走访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党员宣传党在现阶段的各项方针政策,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宣传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使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首先让党员先知道、先讨论、先行动,切实增强党员的党性观念,树立自强自立、开拓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性作用。2、定期谈心。每年6月作为“谈心月”,党支部根据各自实际确定谈心对象,保证每三年内至少同每名党员谈心1次。根据党员的思想动态和实际情况,做到“三个先谈”,即有困难的党员先谈,党员意识淡薄的党员先谈,有怨气的党员先谈。采取集体谈心和一对一面谈等方式,了解谈心对象的所思所想、工作生活困难,征求对党组织的意见,积极帮助党员解放思想,增强党性,树立自信心,协调解决困难问题,增强发挥先进性作用意识。每年6月28日前,由党支部收集汇总“谈心月”活动情况,以书面形式向党委办公室报告。3、定期走访慰问。党支部统筹安排,坚持在春节、“七、一”等重大节日,对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离退休老干部、老模范进行走访慰问。坚持在党员患病住院、生活遇到困难、发生重大灾害等情况时,随时走访慰问。党员亡故时,党组织一般应派人参加,并给予一定数额的慰问金。4、党费减免。对生活困难的党员的党费,由其本人提出申请,支部讨论提出意见,党委审批后可实行减免。四、对党员的激励1、表彰党员。党支部在民主评议党员结束后按照15%左右的比例确定优秀党员,并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每年评选表彰一次“优秀共产党员”。2、党务干部激励。党支部在民主评议党员结束后按照10%左右的比例,每年评选表彰一次“优秀党务工作者”。3、培养典型,宣传模范。采取宣传栏、校刊校报、网络等多种途径宣传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示范典型,提高先进模范的认可度,努力形成党内团结和谐,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全心全意服务人民群众的生动局面。五、组织领导1、开展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党支部具体组织实施。2、落实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的情况,纳入每年度对党支部的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六、附则1、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施行。2、本制度由党支部负责解释

篇五:支部在党员激励关爱中的作用

  

  关于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调查与思考(大全5篇)

  第一篇:关于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调查与思考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做好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坚持党的宗旨的坚定性,提高广大党员坚持党的宗旨的自觉性,调动广大党员坚持党的宗旨的积极性。

  一、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主要做法

  1、保障党员权利,维护党员在党的工作和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完善村党支部“两推一选”办法,增强了换届选举工作的规范化和透明度,使党员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得到了更加充分的保障。健全党(工)委向党支部、党支部向党员通报情况制度,使党员及时了解党内事务,保障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建立了提案收集、处理和回复制度、重大决策征求党代表意见制度、重要情况向党代表通报制度,为党代表发挥作用搭建舞台。

  2、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员开展工作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分层次、分类别对骨干党员进行集中培训,对全体党员进行轮训。在全县基层党组织中深入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为党员开展经常性学习搭建平台。大力实施以农村党员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百户千人”培养工程和专家帮带活动,坚持和落实

  “三会一课”制度和组织生活会制度,做到了党员教育培训的经常化。通过强化教育培训,使党员的素质得到不断提高、实现自我发展的能力得到不断增强。

  3、服务党员需求,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信任度和依赖感。深入开展“机关干部三进村”、“干群恳谈交心”、“领导干部记民情日记”等制度,变党员“上访”反映诉求为干部主动“下访”了解和征求党员的意见建议。实施畅通民意工程,开通便民电话,设立并公开意见箱、电子信箱,为党员群众反映问题、提出建议、表达诉求创造便利

  条件。大力开展“党员服务队”、“党组织、党员创办科技致富示范基地”、“党组织、党员双向承诺”等活动,将服务党员需求、解决党员生产和生活中的困难作为开展活动的首要目标。

  4、表彰优秀党员,充分激发党员的荣誉感和发挥作用的积极性。结合纪念“七一”系列活动,积极开展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员的评选、表彰和宣传活动,通过表彰、宣传优秀党员,激发党员的荣誉感,调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全社会营造学习先进、赶超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近五年,县委共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208个、优秀党员30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150名、优秀党支部书记100名、优秀党小组长250名。

  5、帮扶困难党员,为困难党员送去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近年来,县委都在七一和春节前夕集中开展慰问、帮扶困难党员活动。为进一步做好生活困难党员的帮扶工作,县委于去年7月建立了“**县生活困难党员帮扶专项资金”。去年以来,全县各级党组织从党费中划拨帮扶资金183.5万元,帮扶困难党员1274名。

  6、强化物质保障,为做好党内激励、关怀和帮扶工作奠定基础。县委按照每名党员100元的标准,将基层党组织工作经

  费和党员活动经费全部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工作和活动场所建设,全县330个村党组织的工作和党员活动场所均达到较高标准。去年10月,县财政出资近300万元,为全县330个村培训了电脑、投影仪或液晶电视等远程教育设备。

  二、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1、工作思路上,过分强调党员义务,忽视党员的主体地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党员需要有更宽泛的渠道表述自己的政治主张,对党内事务行使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的愿意比较强烈。从目前情况看,部分基层党组织往往强调把党员作为被教育、被管理的对象,往往片面强调党员“应尽的义务”、忽视维护和保障党员“应有的权利”,党员难以找到和认同自己的主体地位,弱化了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宿感,弱化了党组织对党员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2、工作内容上,重困难党员帮扶,轻全体党员激励关怀。党内激

  励、关怀、帮扶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要针对不同层面、不情况的党员,因人而异确定激励关怀帮扶措施,使党的阳光照耀每一名党员,将党的关怀送到每一名党员。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把工作重点放在困难党员帮扶慰问上,忽视了激励、关怀、帮扶三者的有机统一,除在七一和春节期间对困难党员进行帮扶、对优秀党员进行表彰外,对党员的激励、关怀和帮扶缺少经常性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措施。

  3、工作方法上,过多依赖党内资源,缺少对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在表彰、帮扶党员方面,资金来源主要是党费划拨;在社会保障机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需要帮扶的党员很多,单

  纯从党费的渠道筹集党员表彰奖励和关怀帮扶资金不能满足需要。究其原因,在于有的领导干部往往认为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是党内的事,应该由从党组织内部来解决,要么由党费解决,要么由党员捐助。

  三、关于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工作思路

  1、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必须以保障党员权利和提高党员素质为基础。开展党内激励、关怀和帮扶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保持和发展党员的先进性,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党员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素质和带领群众共同奋斗的能力上。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和帮扶机制,首先要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保障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权、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增强党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使他们能够主动自觉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同时还要加强对党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知识、实用技术等方面的教育培训,使党员具有做好本职工作、实现自身价值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本领。

  2、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必须以服务和帮扶党员为重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员实现自我发展的渠道增多。党组织要切实做到将党员凝聚在自身的周围,不仅要靠党的纪律的约束,更重要的是要强化服务职能,通过关怀和帮扶党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每一名党员的根本利益,使党员切实感受到党组织这个大家庭的关怀和温暖,增强对党组织的信任感和依赖感,自觉做到与党组织荣辱与共、生死相依。与此同时,对优秀的党员要及时进行表

  彰奖励,使党员能够感觉到党组织对其成绩的肯定和赞誉,保护和激发党员发挥

  先锋模范作用的积极性,为其他党员树立努力的榜样,在全社会营造正确的导向和价值观念。

  3、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必须不断创新工作方式、丰富工作内容。要将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要求与新形势下党组织面临的职责任务、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党员队伍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在工作中,要将解决党员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为切入点,使党员能够充分享受到党的事业发展和国家繁荣富强的成果;在此基础上,要通过提高党员素质、畅通党员反映诉求的渠道、完善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机制,使党员的各项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和不断发展。

  4、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必须以落实责任作保障。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必须形成上下联动、分工负责、常抓不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要将做好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明确基层党组织的职责、任务和目标,定期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党组织工作和干部实绩的重要依据,从而增强了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关于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几点建议

  1、健全机制、加强领导。要制定《关于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意见》,明确做好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的主要任务、工作目标、方法手段以及各级党组织的职责任务,促进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要建立党

  内激励、关怀、帮扶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明确各单位的职责任务,形成党委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政府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共同参与、党政齐动、上下联动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

  2、摸清情况、夯实基础。认真做好困难的党员信息采集工作,在严格审核的基础上,将符合条件的困难党员全部录入党组织党员信息库,形成内容全面、情况准确的困难党员信息库;在此基础上,对困

  难党员信息库进行及时维护,为做好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提供详实、准确的基础数据。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情况定期报告制度和帮扶结果定期反馈制度,及时了解掌握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进展情况,做到“发现一例帮扶一例,脱困一例销账一例”。

  3、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充分发挥民政、劳动、工会、妇联、残联、红十字会等部门的作用,将激励、关怀、帮扶困难党员作为这些单位开展帮扶工作的重要方面,在制定计划、确定帮扶对象时,力争做到困难党员先帮扶。在各级党组织设立“优秀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奖励基金”、“生活困难党员帮扶专项资金”,采取以党费划拨、财政划拨、党员自愿捐献等方式,定期对专项资金进行充实。在资金的使用方面,加大对农村、社区、企业的支持力度。

  4、创新形式、增强实效。定期对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进行评选、表彰和奖励,将党员受表彰奖励的情况作为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对一些政治素质好、议政能力强的党员,要积极推荐其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其更为有效地参政议政创造条件,使优秀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在精神上受激励、在使用上受重视。广泛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党员领导干

  部带头参与帮扶活动,采取“一帮一”、“多帮一”等形式做好帮扶工作。采取“输血”与“造血”并重的帮扶方式,广泛开展送技术、送信息、送项目、送岗位活动,提高困难党员就业创业、自我解困、增收致富的本领。采取发放医疗救助卡、上养老保险、提供发展创业基金、提供小额信贷担保等方式,提高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加强教育、广泛宣传。在对生活困难党员进行物质帮扶的同时,加强对他们的教育,激励他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帮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使他们生活上有依靠,思想上有追求,工作上有作为,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够尽自己所能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及时总结优秀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的先进事迹,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纸等宣传媒介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报道,在全社会形成学先进、比先进、赶先进的良好氛围。

  第二篇: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探讨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探讨

  张掖市委组织部政策法规科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对促进党内和谐,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按照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要求,开展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建立健全相应的长效机制,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探讨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基本原则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涉及党员队伍建设的方方面面,事关基层党组织功能作用的发挥,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和导向性。在具体工作中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遵循和把握以下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坚持把尊重、理解、关心、爱护党员体现到党员队伍建设的全过程,在精神上激励党员、生活上关心党员、工作上支持党员,做到知党员所想、解党员之困、帮党员所需,使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更具人性化。

  (二)统筹兼顾原则。坚持把激励、关怀、帮扶有机结合起来,把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和其他群体党员都纳入激励、关怀、帮扶的范畴,把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融入激励、关怀、帮扶的各个环节,防止顾此失彼、相互脱节。

  (三)分类指导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群体党员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激励、关怀、帮扶措施,不搞一刀切,做到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分类帮扶,真正把不同群体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

  (四)科学规范原则。坚持把制度建设贯穿到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的始终,积极探索建立配套、完善的工作机制,广泛接受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的监督,保证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公开透明、规范操作、科学运行。

  (五)注重实效原则。坚持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党内激励、关怀、帮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决防止图形式、走过场、一阵风,通过行

  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使广大党员真正感受到党组织的关爱和温暖。

  二、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任务措施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要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从完善制度、创新载体入手,认真总结成功经验,积极探索有效途径,着力构建上级党组织关心服务下级党组织、基层党组织关心服务广大党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关心服务人民群众的格局。

  (一)着眼于调动党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健全党内激励机制。注重运用政治激励、精神激励、物质激励等措施,不断强化党员的参政意识、党员意识和宗旨意识,引导广大党员在各自岗位上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一是树立政治激励导向。重视在基层一线培养选拔优秀党员干部,加大选派优秀年轻党员干部挂职锻炼力度,积极探索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乡镇工作人员,为优秀党员干部脱颖而出搭建平台。全面推行党员议事、党务公开、党内情况通报等制度,积极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的多种实现形式,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激发广大党员的政治热情。对政治素质好、议政能力强的党员群众,积极推荐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他们更好地参政议政创造条件。

  二是健全奖惩激励制度。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多种形式的争先创优活动,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内表彰奖励制度,坚持定期评选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并大张旗鼓地宣传其先进事迹,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引导广大党员当先锋、作表率。同时,对不履行党员义务、作用发挥不好、有损党员形象的不合格党员,及时进行帮教转化,教育无效的按有关规定进行组织处理。

  三是完善责任激励措施。坚持和落实政治学习、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等制度,探索建立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引导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观念,发扬优良传统,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根据不同行业党员的工作实际,积极推行目标管理、挂牌上岗、服务承诺等制度,深入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等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事创业的内在动力。

  四是落实保障激励政策。进一步规范村干部工资报酬制度并建立正常增长机制,将村干部工资列入财政预算,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全面推行村干部养老保险、离职村干部生活补贴等制度,将在职村干部纳入社会养老保险范围,对离职村干部按任职期限等情况发放生活补贴,解决其后顾之忧。探索建立老党员生活补贴制度,重点对解放前入党的农村老党员、未享受离退休待遇的城镇老党员给予生活补贴,使他们老有所养。

  (二)着眼于增强党员荣誉感、归属感和使命感,建立健全党内关怀机制。针对党员思想动态和现实需求,在党内积极营造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动力。

  一是开展交心谈心活动。基层党组织要广泛组织开展经常性的谈心交心活动,党支部书记要主动与党员交心谈心,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与党员交心谈心,全面了解掌握党员思想动态,切实做好消除顾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增进团结的工作。基层党支部对党员要坚持做到“七必谈”,即:岗位变动时必谈,思想波动时必谈,工作失误时必谈,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必谈,出现矛盾和分歧时必谈,有不良反映时必谈,发现苗头性问题时必谈。

  二是坚持走访慰问制度。利用“七一”、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组织力量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对生活困难党员和老党员进行重点走访慰问,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广大党员中。根据党员生活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日常走访慰问,坚持做到“五必访”,即:党员生病住院时必访,婚丧嫁娶时必访,发生意外时必访,生活困难时必访,流动党员外出返家时必访,切实让广大党员感受到党组织的关心和帮助。

  三是构筑党内服务平台。依托街道(乡镇)一站式服务中心、居民(村民)事务代理中心等社会服务体系,建立街道、乡镇、工业园区党员服务中心,并在有条件的社区、村和劳务基地建立党员服务站(点),面向广大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开展党务政策咨询、党内宣传教育、组织关系接转、流动党员管理、党员求助热线、党员权益保障、党员互帮

  互助等服务,为广大党员搭建学习、活动、交流、服务的平台。

  (三)着眼于提升党组织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建立健全党内帮扶机制。以解决党员生产生活中面临的突出问题特别是改善贫困党员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帮扶力度,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一是建立困难党员台帐。坚持定期对困难党员生产生活状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结合党组织和党员信息库建设,分行业、分层次建立困难党员信息台帐,详细记载相关情况,适时查证核实,实行动态管理,为开展帮扶工作提供准确信息。按照个人申请、民主评议、社会公示、逐级申报的办法,规范困难党员申报程序,严格审核确定重点帮扶对象,明确帮扶方向和目标,确保帮扶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二是设立党内帮扶基金。采取财政补贴、党费划拨、党员捐助、社会赞助等办法,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立公益性、互济性、群众性的困难党员帮扶基金,制定严格规范的管理使用办法,加强监督管理,实行专款专用。在对特困党员家庭进行重点救助的同时,采取无息借贷、定期还本、滚动使用的运作方式,对有致富项目的困难党员提供生产扶持,努力发挥帮扶基金的最大效益。

  三是深化结对帮扶活动。建立党内帮扶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帮扶制度,深入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城乡党员、机关党员干部与贫困党员群众结对帮扶活动,组织有帮扶能力的党组织、党员与困难党员结成长期稳定的帮扶对子,切实帮助困难党员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积极营造城乡互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帮互助、共促共赢的良好局面。

  四是强化分类帮扶措施。对生活水平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党员,按政策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并通过开设“爱心超市”给予必要的援助;对因病、因灾生活困难的党员和年老、孤寡、残疾党员,在实行生活救助的同时给予更多的精神关怀;对农村贫困党员,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重点从解决生活困难、提高致富技能等方面进行帮扶;对下岗失业职工中的党员,重点从提供就业信息、开展就业培训、介

  绍就业岗位等方面给予帮扶;对流动党员,重点从生产互助和关心照顾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方面进行帮扶;对从事生产经营且发展潜力较大的党员,重点从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予以倾斜和扶持。

  三、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具体要求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激励、关怀、帮扶三者的有机统一,统筹兼顾,综合推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一)普遍关爱与重点帮助相结合。对党员的激励、关怀和帮扶,要在普遍关爱全体党员的前提下,以帮助少数特困党员为重点,对在思想、生活、生产、工作上有特殊困难的党员实施重点帮助,做到特殊情况特殊处理、个别问题个别解决,切实增强关爱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精神激励与物质帮助相结合。在激励、关怀、帮扶过程中,既要做好党员的思想疏导和教育工作,注重从思想方面对党员进行精神鼓励和慰籍,又要力所能及地为党员提供一些物质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切实解决他们的具体困难,真正达到凝聚人心、鼓舞干劲、促进和谐的目的。

  (三)集中帮扶与经常关爱相结合。在集中资金、物资对特定的困难党员群体进行定期帮扶的同时,要积极探索日常帮扶的方式和渠道,经常性地组织开展谈心谈话、走访交流等活动,广泛听取党员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了解党员的思想动态和愿望要求,促进关爱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

  (四)关爱党员与服务群众相结合。教育引导党员正确认识和把握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深刻内涵,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群众利益的关系,使党员在党组织的关爱中激发热情、增长本领,真正做到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更好地服务群众,始终与广大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

  (五)保障权利与履行义务相结合。一方面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切实落实和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另一方面要教育引导党员增强党性观念,牢记党的宗旨,严格履行义务,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第三篇:奇台县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调查与思考

  奇台县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建立健全党内激励机制问题研究

  认真开展党内激励工作,建立健全党内激励机制,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党内和谐、社会和谐的主要内容。做好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对于激励广大党员牢记党的宗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荣誉感、责任感和党员意,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对我县少数民族乡镇建立健全党内激励机制进行了深入调研。

  一、基本情况

  我县现有少数民族乡镇党委4个,总支23个,党员830名,其中少数民族党员576名,“三老”人员105名。

  二、主要做法

  近年来,全县各级党组织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认真落实“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的要求,立足实际,积极创新,对广大党员干部政治上关怀、精神上激励、生产上帮扶、生活上关爱,在推进党内激励机制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确保党内激励有序运转。在党的十七大提出“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号召后,县委迅速召开会议进行专门学习传达,并成立专题调研组进行深入调研,提出了《关于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的若干意见》,明确工作要求和重点,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并将落实党内激励机制工作纳入各党总支党建考核内容。

  (二)完善制度,规范管理,确保党内激励有法可依。在全县基层党组织中全面推行了党员议事日活动、民主日和党务公开制度,广泛听取党员的意见和建议,畅通党员行使民主权利的渠道,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较好地调动了广大党员的参政、议政热情,增强了党员的荣誉感。2008年以来全县通过党员议事日和

  民主日活动,累计形成的327项村级重大决策都得到了顺利实施,较好地维护了党员权益。健全党员服务网络,确保党员“诉求有渠道”。在少数民族乡镇党委建立建立党员服务中心23个,党员服务站4个,全面开展为民服务全程代办工作,积极开展了政策咨询、接转组织关系、代理承办服务、流动党员管理以及各种便民利民服务。健全激励保障制度,确保党员“工作有奔头”。建立县、乡、村各级党组织党内表彰工作机制,每年对在重、特、急、险等工作中建功立业、表现突出的党员进行表彰奖励,通过党建网站、报纸、电视等媒体广泛宣传,展现他们在全县经济社会建设各方面的先进性表率作用。针对部分牧区党员发家致富缺资金、项目的问题,积极协调银行信贷资金和部门捐赠,对于发展蔬菜大棚、养殖业等特色项目的党员,政府给予资金补助,并利用奇台县电视台、供求招商网等媒体加大项目引进力度。努力扶持农村“能人”党员富起来,发挥其“双带致富”的先进性作用。

  (三)创新载体,多措并举,确保党内激励落到实处。一是注重表彰激励。结合党员民主评议,村干部目标考核,党员承诺制活动等,建立县、乡、村各级党组织党内表彰工作机制。每年对表现突出的党员进行表彰奖励,构建精神鼓励、物质奖励、评星定格为一体的表彰激励体系。较好地实现了党员由“让我做”向“我要做”的根本性转变。每年“七一”前夕,对在党建工作、经济发展、社会事业等方面涌现出的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三强”村书记、党员双带标兵、优秀践诺党员进行表彰奖励。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和能人党员宣讲活动,引导和激励无职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能人党员搭建服务群众,展现特长,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把党内激励切实转化为推动工作的精神动力。二是注重宣传激励。2007年以来,通过党建网站、报纸、电视等媒体广泛宣传,开设了党旗飘飘、共产党人、党建一线等专栏节目,深入宣传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员、党员双带标兵等带领群众发展农村经济、增收致富奔小康的先进事迹,不断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去年以来,基层党组织突出“抓党建、促发展、增收入”这一主题,紧紧围绕发展

  设施农业、建设“四大基地”完成六大任务,采取召开现场观摩、经验交流会、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专业技术人员进村组,以及制作播放优秀党员先进事迹专题片等多种途径,宣传党的强农惠农政策,宣讲温棚种植、暖棚养殖、膜下软灌、农村能源等新技术,培育出了一大批党员种养示范户,有效激发了广大党员争先创业、率先致富的热情。三是注重帮扶激励。各级党组织都普遍建立了“五必访”定期走访慰问制度,即生活困难党员必访,建国前老党员必访、党员生病住院必访、党员家庭受灾或发生意外时必访、流动党员外出返乡时必访,较为准确地掌握了党员的思想动态和真实需求。针对一些孤寡、残疾等特殊群体在求医、生活、维权等方面遇到的难题,通过结对子等形式,落实专人服务;利用贫困党员基金对家庭缺粮、有病无钱医、丧失劳动力,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党员实施救助。四是注重实绩激励。在各级党组织中认真开展“双争创”主题实践活动,带头创业,做出实绩,树好形象。在农村试行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激励办法,在职村干部从村集体经济当年收益中享受工作报酬,离任村干部从村集体经济积累中享受生活补贴,其他村干部、无职党员通过“以奖代补”获得相应报酬,使农村党员干部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成效中受到鼓励、得到实惠。

  三、存在的问题

  通过深入调研和回顾总结,我们在建立健全党内激励机制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仍需要认真研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一)思想认识还不够深。部分基层党组织对建立健全党内激励机制重视不够,责任意识不够强,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还没有很好地调动起来。个别党员干部对开展党内激励工作认识不到位,认为这是党组织考虑的事情。

  (二)投入力度还不够大。受各方面条件限制,党内激励机制中的对困难党员的救助力度不够,帮扶投入不足。基层党组织活动资金少,对困难党员帮扶投入不足。一般是思想帮扶的多,资金帮扶的少。而且对困难党员的帮扶主要集中在春节和“七一”期间,其他经常性的开展激励帮扶较少。

  (三)党内激励机制的制度还不完善,还未形成系统的科学合理的长效党内激励机制。

  (四)基层党员的权利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实际工作中强调党员“应尽的义务”的多,维护和保障党员“应有的权利”的少,有的基层党员很难找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影响了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宿感。

  四、建立健全党内激励机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实施党内关怀,构建党内和谐,完善党内激励机制,增强党员的归属感、荣誉感和责任感,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各项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

  (二)基本原则:

  1、普遍关爱与重点帮助相结合。坚持普遍关爱,突出重点,特殊情况特殊处理、个别问题个别解决。坚持以关爱全体党员为基础,以帮助少数特困党员为重点。

  2、精神激励与物质帮助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区别不同情况,实行不同形式的关爱帮助。既注重党员的精神慰籍、工作激励,又尽力兼顾党员的情感关爱、物质帮助。

  3、保障权利与履行义务相结合。既要保障党员充分行使正当权利,又要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督促党员积极履行义务,遵守纪律。

  4、关爱党员与关爱群众相结合。实行乡领导干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上级党组织关心帮助下级党组织解决问题,各党支部关心帮助困难党员解决问题,党员关心帮助群众,在关心帮助中加强党的群众工作。

  五、建立健全党内激励机制的配套制度

  (一)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村级党组织负责人和基层党务干部的激励机制。通过对成绩突出和作出突出贡献的进行表彰,为他们建立工作量绩效补助等措施,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乡机关党员干部,实行机关干部“周汇报,月小结,季考核、半年总结全方位

  督查工作制”,每周一为乡领导、机关干部汇报工作日;每月工作由各位分管领导及机关干部在当月的5日前写出当月工作计划;每季度末,由乡督查领导小组牵头负责,按领导及干部本人每月的工作计划完成情况,拿出细致的督查方案,对每个人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综合督查评价,并形成详细的督查通报在全乡机关干部大会上予以通报,其结果将作为领导及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据存档;对领导和干部分担工作完成情况,半年和年终各进行一次综合考核总结,由乡督查考核小组牵头,依据各季度工作的完成情况和完成质量进行考核,考核按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分:好、良、一般、差四个等次,结果作为干部年终考核的依据,结果与第13个月的奖励工资及年终福利挂钩。通过这一机制激发机关党员、干部工作积极性。

  (二)建立健全党员素质提升机制。把加强党员队伍的能力建设、提升党员的素质作为关爱帮助党员的重要内容,以基层业余党校、各级党校为主阵地,以业余函授、集中培训、电化教育、现代远程教育为主要形式,以各类示范服务基地为实践锻炼途径,逐步构建起全方位、多渠道的党员培训格局,全面提高广大党员的能力和素质。在各类培训中尤其要注重为广大农村党员、下岗失业党员、流动党员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提高他们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对经组织同意、因工作需要参加自费脱产或在职培训的党员,要在政策上支持、时间上保证、经费上适当补助。

  (三)进一步落实党员的政治权利。完善党务公开制度,对党组织的重大问题决策、党的干部考察任免、党员发展、后备干部培养、党费收缴使用、党员教育管理、党员结对帮扶等方面内容,分别通过公开栏、广播电视、多媒体等形式进行公开,落实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完善党内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在重大决策出台前,认真听取党员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科学决策,落实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权和监督权。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坚持做到重大事情党内先知道,重要文件党内先传达,重大问题的决定党内先讨论,重大决策的实施党内先发动。继续扩大地方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党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

  (四)建立完善党员服务机构。按照服务基层党组织、服务党员、服务群众的要求,依托各类党员教育活动场所、便民服务中心等机构,积极开展党务工作政策咨询、党建知识教育传播、提供党员活动场所、接转党员组织关系、帮扶困难党员、党员志愿服务等服务,使党员服务中心成为激励、关怀党员,服务党员,为党员释疑解惑、排忧解难的“党员之家”。拓宽党员服务机构的服务领域,坚持立足党内、面向群众,不仅为党员服务,也为党外群众服务,实现服务党员与党员服务之间的良性互动。

  (五)建立健全党内关怀帮扶工作领导责任制。把党内关怀帮扶工作纳入各级党组织的工作目标责任书,狠抓工作落实。同时,教育引导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垂范,把扶贫帮困作为己任,带头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以示范引导,带动全社会共同关心帮助弱势群体。开展经常性的关爱帮助党员工作。建立健全党员谈心谈话制度,党组织负责人要经常性地与党员开展“谈心交心”活动,听取党员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党员的思想动态和愿望要求,消除党员的思想顾虑。建立健全走访慰问制度,在重大节日和党员有需要的时候,党组织要及时走访慰问,送去党的关怀和温暖。建立和完善帮扶工作的措施办法,对生产、工作、生活困难党员的基本情况要定期进行摸底调查,建立困难党员家庭生活情况档案,实行动态管理,采取组织结对、干部结对和党员互结等多种形式开展分类帮扶。全面落实关救济政策,做好经济上帮扶党员与优抚保障体系及社会救助体系的衔接工作。要重点解决好老党员的生活困难,根据“积极稳妥、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区别对待”的原则,对农村老党员,实行定额生活补助;已经实行定额生活补助的,要继续坚持完善,关心党员的就业和再就业,加强与职业介绍、职业培训机构的协调和沟通,为就业有困难的党员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等服务,鼓励他们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带头创业。

  (六)创设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和载体。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类型党员的特点,推广建立勤奋工作敬业岗、服务群众奉献岗“一员双岗”制度,通过党员示范岗、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员志愿者队伍等有效载体,引导广大党员立足本职岗位,积极发挥骨干

  作用。建立健全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实现党员联户、党群联心,通过定人、定时跟踪联系服务,使党的工作延伸到每一户基层群众,真正发挥好党员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深入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根据无职党员能力和特长,设立服务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各种岗位,充分发挥党员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模范表率作用。

  (七)建立健全党内表彰激励机制。每年召开一次表彰大会,对工作成效突出的党员、党务工作者进行表彰奖励。同时,进一步规范表彰工作程序,健全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公开公示等制度,防止表彰出现与实际不相符的现象。加大对优秀典型的宣传表彰力度。大力挖掘和培育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群体中的优秀党员,尤其是对那些在平凡岗位上无私奉献,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层党员,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典型引导、典型激励、典型带动的舆论导向。开展评选“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三强村党支部书记”等活动,广泛宣传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努力营造“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的浓厚氛围。

  第四篇:关于建立健全农村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思考

  关于建立健全农村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思考

  雷国平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新时期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做好这一工作,对于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进基层党内民主,促进党内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笔者认为,在农村(社区)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在建立完善党内激励机制上下功夫,不断激发党员新活力。

  建立健全农村(社区)党员相关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创先争优环境,激发“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党员干部到相应的岗位更好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一是建立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根据各村(居)、社区工作现状和实际,按照“因地制宜、因事设岗”的原则,在经济发展、事务监督、公共事务、思想政治等方面按需设岗,采取

  党员自愿申报和民主推荐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党员上岗,对上岗党员进行岗前培训和岗后培训,上岗后进行轮岗交流,年终对成绩显著的党员给予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并在培训、农业特色项目试点等方面优先安排学习和扶持,不断激发无职党员的活力。二是认真开展“党员创先争优”活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结合实际,以鲜活的载体、多彩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开展好“党员创先争优”活动,不断激发党员的激情与动力。三是建立健全村(居)激励机制。从村(居)干部月薪自然增长、村(居)干部养老保险、组织关爱村(居)干部、村(居)干部激励约束、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级组织经费保障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集党员服务与农村党员、农村发展与集体经济、农村党员群众激励与党组织建设于一体的科学长效机制,调动农村党员干部的积极性,激发农村党员的潜力。

  二、在建立完善党内关怀服务机制上下功夫,充分体现人文新关怀。

  着眼构建“关爱党员聚党心”长效工作体系,积极开展县(市、区)、乡(镇)、村(居)“三级联动”党内关怀服务,促进党内和谐。一是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党员关怀服务网络。积极整合和利用现有资源,在县(市、区)、乡(镇)、村(居)分别建立党务政务便民利民综合服务站(点),积极开展困难党员、流动党员信息采集,建立健全困难党员信息台账、流动党员信息库,定期更新台帐信息,并通过民主评议、党员推荐等形成,合理安排帮扶慰问对象。二是建立“党员帮困基金”机制。建立“党内帮扶专项基金”,并加强规范使用和管理。帮扶基金以“提供致富信息、解决启动资金、传授实用技术、联系就业岗位、落实脱贫项目”为主要内容,重大节假日慰问帮扶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贫困党员大病医疗补助、救济救灾等。三是建立走访慰问党员制度。做到“六必访”,即:重大节日必访、生病住院或亡故必访、家庭受灾或发生意外必访、生产生活遇到困难必访、有思想情绪或意见建议必访、贫困党员无故不参加组织生活时必访,及时给予老党员和困难党员力所能及的帮助。四是建立

  党员经常性教育培训管理制度。健全完善党员民主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制度以及学习培训制度、“三会一课”制度等党员教育管理制度。以党校、职校、党员干部实训基地、远程教育站点及各支部党员活动室为主阵地,多形式、分类别、有计划地抓好政策知识、技能培训、教育参观等工作,不断提高党员自我发展的能力。同时,注重对流动党员的教育服务管理,让他们离土离乡不离党,充分感受党组织的温暖。

  三、在建立完善党内帮扶机制上下功夫,着力构建和谐新党建。

  把帮扶的重点放在“扶”上,在授“鱼”的同时侧重于授“渔”,变临时“输血”为自身“造血”,实现困难党员自身活力的再生。一是建立部门结对帮扶制度。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帮扶资金的作用,整合社会帮扶资源,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与村(社区)、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采取“一对一”方式联合组建党支部,联建时间为3—5年,并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派人到联建对象单位担任支部副书记,统筹抓好城乡党建工作和经济工作,促进城乡党建和谐发展。二是建立党员结对帮扶机制。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有帮扶能力的党员干部,实行“一帮一”的形式与农村、社区和非公企业困难党员群众结成帮扶对子,采取送政策信息、捐款捐物、争取项目、技能培训等方式切实给予困难党员群众生活上关心、政治上关怀、发展上关注。三是建立困难党员保健帮扶机制。对老弱病残的党员在身体检查、生病住院时按惠民病房的标准给予优惠,确保受助对象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安度晚年。

  作者系中共贵州省万山特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来源:人民网-理论版

  第五篇:关于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

  关于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客观需要,是尊重党员权益、落实党员主体地位的必然要求,是增强党员归属感、荣誉感和责任感的重要举措。为了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

  的执政地位,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和公司稳定。根据上级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现就建立健全党内缴励、关怀、帮扶机制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和落实党员主体地位,建立健全责任明确、措施有效、制度完善、保障有力的工作机制,通过政治、思想、工作、生活、情感等全方位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转危为机和实现公司和谐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2、基本原则:一是坚持精神激励与物质帮扶相结合。既注重对党员进行精神方面的慰问和激励,又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党

  员以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努力激发党的政治热情,增强党员荣誉感,保障党员权益,帮助党员解决困难,调动党员积极性。二是坚持党内关怀帮扶与关心帮助群众相结合。通过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强化党员宗旨意识,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三是坚持全方位覆盖与分类指导结合。注重对广大党员全方位、经常性地激励、关怀、帮扶,同时从不同类型党员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不断满足党员的政治、文化、精神、创业等方面的需求。四是坚持加强管理监督与关心帮助党员相结合。在物质帮扶的同时,要加强对生活困难党员的教育管理,使他们生活上有依靠,思想上有追求,工作上有作为,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够尽自已所能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主要内容

  1、建立党员“三必访”、“五必谈”制度。即党员生病、住院必访,工作、生活中有重大困难必访,党员无故不缴纳党费或不过组织生活必访;工作变动时必谈,受到表彰或处分时必谈,群众有不良反映时必谈,“政治生日”时必谈,退休时必谈。

  2、健全党员权利保障制度。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扩大党内基层民主,落实党员主体地位。落实党员优先知情权,做到重要文件党员先传达,重要工作党内先通报,重大决策党员意见先征求;实行党内提

  案制,对基层政务、党务等重要事项,党员可采取提案形式提出书面意见建议,党组织在一定时间内应予以答复;进一步推行党务公开制,落实党员民主监督权。

  3、健全党内结对帮扶制度。对需要帮扶的党员特别是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采取组织结对、干部结对、党员互结等形式开展分类帮扶,并建立帮扶生活困难党员情况管理台帐,实行动态管理。

  4、建立鼓励党员成才制度。以邀请党校老师上党课、党委集中组织学习等多种方式,以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为实践锻炼途径,逐步构建全方位、多渠道的党员培训格局,全面提高广大党员的能力和素质,把党员培养成优秀人才,把优秀人才培养成党员,把党员优秀人才培养成技术和管理骨干。对组织推荐、因工作需要参加自费脱产或在职培训的党员,要在政策上支持、时间上保证、经费上适当补助。

  三、具体要求

  1、要提高认识。公司各党支部(总支)要高度认识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重要性,要结合实际,成立工作机构,研究具体措施,通过灵活多样、富有成效的方法和手段,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2、要落实责任。公司各党支部(总支)书记要主动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公司党委书记要具体负责协调工作,定期研究解决党内激励、关怀、帮扶的有关问题。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落实情况将纳入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

  3、要大力宣传。要及时总结和宣传开展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的经验做法。大力宣传先进典型事迹,大力弘扬党内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积极营造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的良好氛围。要鼓励探索创新、大胆实践,把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不断引向深入,努力形成党内团结和谐,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全心全意服务群

  众的工作局面。

篇六:支部在党员激励关爱中的作用

  

  党员激励关怀帮扶机制

  为进一步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和县委有关激励、关怀、帮扶党员的要求,增进党的团结,激发党员的光荣感和使命感,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结合劲涛镇实际,制定党员激励关怀帮扶机制:

  一、建立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中的组织、导向作用。把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激励、关怀、帮扶党员特别是困难党员情况作为党建联系点建设的重要内容。党员领导干部党建联系点做到“两清”(基本情况清、发展思路清),“两亲自”(亲自抓党员干部的学习培训,亲自参加联系支部有关会议),“两典范”(改进干部作风的典范、精神文明建设的典范)的包联要求。乡镇党委书记是关心党员“直接责任人”责任、党支部书记“具体负责人”责任,把激励、关怀、帮扶党员特别是困难党员情况纳入责任体系,在全镇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精心抓,乡镇党委全力抓”的激励、关怀、帮扶党员工作格局。

  二、建立结对帮扶制度,充分发挥各个方面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中的应有作用。党委成员和支部班子成员联系党代表、联系困难党员、党代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制度。组织机关有能力的党员开展结对帮扶困难党员活动。注重思想帮扶。组织党员干部读书、看报、学文件、看电教片、现身说法,引导困难党员自强不息、创业致富。针对年老体弱的城镇困难党员在春节、“七一”期间慰问送去党的温暖。把生活困难党员、离任老干部、有突出贡献的党员、基层老党务工作者、建国前老党员作为党内关怀帮扶的重点,分类采取措施予以激励、关怀、帮扶。

  三、建立教育管理制度,激励困难党员自立自强。采取思想发动、创建创业平台、示范带动等形式,营造良好氛围,激励困难党员自强不息,负重奋进。⑴抓好党员经常性教育。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体党员头脑,指导基层党组织制订党员学习规划,完善“三会一课”制度,落实“党员电教科技致富工程”,使困难党员在学习中感受到党的温暖,增强在党意识和克服困难的决心。⑵开展设岗定责和党员承诺制活动。在设岗定责和党员承诺制活动中,积极引导困难党员根据个人实际认领适合自身的岗位、承诺自身力所能及的事项,让他们在党组织活动中,找准位置,发挥作用,树立自强、自立的形

  象。全县多数困难党员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岗位、庄严向党组织公开承诺,体现了个人价值。⑶典型示范带动。培养典型,评优树模,激励引导。以强化党员“双带”能力建设,注重在退伍军人、致富能人、外出务工人员和回家乡创业人员中发展年轻优秀分子入党,并经常组织他们学理论、学技术,不断“充电”,以“双学”来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增强带动困难党员致富的本领。宣传困难党员致富典型,使困难党员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形成学先进、赶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

  通过坚持不懈地激励、关怀、帮扶党员特别是困难党员,提高党员的致富能力和自强意识,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促进了镇域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和谐快速发展。

  党员激励关怀帮扶工作记实

  时

  间

  季度

  内

  容

  注:每个季度作一次综合性记录

推荐访问: 支部在党员激励关爱中的作用 支部 党员 关爱

本文标题:支部在党员激励关爱中的作用6篇
链接地址:https://www.senjie2201.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104849.html

版权声明:
1.世霆文库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支部在党员激励关爱中的作用6篇》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关于世霆文库网 | 在线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帮助 | 投诉与建议 | 人才招聘 |

Copyright © 2017-2024 世霆文库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沪ICP备170007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