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4年六个强省内容(8篇)

作者: | 发布时间:2024-08-22 14:18:01 | 浏览次数:

篇一:六个强省内容

  

  四川省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

  四川省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若干规定

  第一条为了规范我省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招标投标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经济效益,保证项目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以下简称《招标投标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四川省行政区域内的工程建设项目(包括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的招标投标,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化整为零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规避招标。

  第四条全省所有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标投标活动,必须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不受部门、地区和行业的限制。

  第五条除项目审批部门按照国家规定履行项目招标审批手续外,其他任何部门不得对招标进行任何形式的审批,也不得以任何方式非法干涉招标投标活动。

  第六条招标人有权自主确定招标、开标、评标的地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干预或强行指定,也不得以此拒绝办理工程建设项目的有关手续。

  第七条四川省发展计划部门指导和协调全省招标投标工作,会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做好我省招标投标的行政监督管理工作,依法查处招标投标活动中的违法行为,确保全省招标投标活动依法顺利进行。

  第二章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

  第八条以下工程建设项目必须进行招标:

  一)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项目;

  二)全部大概部分利用国有资金投资大概国家融资的项目;

  三)利用国际组织大概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项目。

  前款规定的项目中,属本规定第二十条规定情形的,可以不进行招标。

  第九条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基础设施项目的范围包括:

  一)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新能源等能源项目;

  二)铁路、公路、管道、水运、航空以及其他交通运输业等交通运输项目;

  三)邮政、电信枢纽、通信、信息网络等邮电通讯项目;

  四)防洪、灌溉、排涝、引(供)水、滩涂治理、水土保持、水产、水利枢纽等水利项目;

  五)道路、桥梁、涵洞、隧道、护坡、地铁和轻轨交通、污水排放及处置惩罚、垃圾处置惩罚、地下管道、公共停车场等城市设施项目;

  六)生态环境保护项目;

  七)其他基础设施项目。

  第十条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公用事业项目的范围包括:

  一)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燃气、园林、绿化、路灯照明等市政工程项目;

  二)科技、教育、文化等项目;

  三)体育、旅游等项目;

  四)卫生、社会福利等项目;

  五)工业建筑、办公建筑、公共建筑、商品住宅(包括经济适用住房);

  六)其他公用事业项目。

  第十一条第十条项目中的民用建筑,包括建筑的装饰装修,附属设施,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安装等。

  一)民用建筑包括:

  1、住宅建筑。包括各种住宅小区以及单层、多层、高层住宅、公寓及别墅。

  2、办公建筑。包括各种办公楼、写字间。

  3、公共建筑。

  1)礼堂、会堂、影剧院、俱乐部、音乐厅、报告厅、排演厅、文化宫、青少年宫。

  2)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展览馆、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体育馆、体育场。

  3)火车站客运楼、汽车站客运楼、机场侯机楼、航运站客运楼。

  4)科学实验楼、试验楼、邮电通讯楼、教学楼、学生宿舍和学生公寓。

  5)医疗技术楼、门诊楼、住院楼。

  6)商业楼、营业楼、商场、展销厅、陈列厅、会展中心。

  7)宾馆、饭(酒)店、招待所、食堂、浴室。

  8)公园游乐设施。

  9)电视发射塔及其它公共建筑。

  二)民用房屋建筑的附属设施是指:

  房屋建筑物本身以外的,为房屋建筑配套的围墙、道路、保坎(护坡)、绿化、水池、水塔、给水、排水设施。

  三)民用房屋建筑的配套线路、管道、设备安装是指:

  各类房屋建筑所属的电力线路、通讯、信号线路,给水管道、燃气管道,供热管道、排水管道、通风管道、电梯、消防等线路、管道和设备的安装。

  第十二条使用国有资金投资项目的范围包括:

  一)使用各级财政预算资金的项目;

  二)使用纳入财政管理的各种政府性专项建设基金的项目;

  三)利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自有资金,并且国有资产投资者实际拥有控制权的项目;

  四)各级政府用于工程建设项目的其他资金。

  第十三条国家融资项目的范围包括:

  一)使用国家发行债券所筹资金的项目;

  二)利用国家对外借款大概包管所筹资金的项目;

  三)使用国家政策性贷款的项目;

  四)国家授权投资主体融资的项目;

  五)国家特许的融资项目。

  第十四条使用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资金的项目的范围包括:

  一)使用XXX、XXX等国际组织贷款资金的项目;

  二)利用外国政府及其机构贷款资金的项目;

  三)利用国际组织大概外国政府援助资金的项目。

  第十五条本规定第八条至第十四条规定范围内的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包括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达到下列标准之一的,必须进行招标:

  一)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在2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二)重要设备、材料等货物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三)勘察、设计、监理等服务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四)单项条约估算价低于第(一)、(二)、(三)项规定的标准,但项目总投资额在3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标准由全省作出统一规定,各地各部门不得任意增加或减少。

  第三章招标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十六条招标人是依照本规定提出招标项目、进行招标的法人大概其他组织。

  第十七条招标项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履行项目审批手续的,应当先履行审批手续,取得批准。

  第十八条按照现行投资审批管理规定,必须进行招标项目中凡应报送省发展计划部门、省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及市、州、县相应部门审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包括只需要批准项目建议书,下同)的,或者转报国家有关部门审批的工程建设项目,在报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同时,增加有关招标投标方面的内容。

  第十九条项目审批部门在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时一并核准项目的招标方式(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招标组织形式(委托招标或自行招标)、国家出资项目的招标范围和招标初步方案。项目审批后,应及时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通报,并抄送省发展计划部门指定的行政监督网络备案。

  招标人在招标投标活动中对审批部门核准的招标范围、招标方式,招标组织形式、以及招标初步方案等做出重大改变的,应重新办理核准手续。

  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部分核准项目招标有关内容后,其它任何部分不得就招标的有关内容进行任何形式的审批。

  第二十条以下工程建设项目可不进行招标:

  一)涉及国家安全、国家秘密的项目;

  二)防汛、抢险、救灾等应急项目;

  三)利用扶贫资金实行以工代赈、需要利用农民工等特殊情况的项目;

  四)国家有关部门规定可不进行招标的其他项目。

  符合前款规定可不进行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在报送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应提出不招标的申请,说明不相宜招标的原因,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部分核准。项目核准后,应及时向有关行政主管部分通报,并抄送省发展计划部分指定的行政监督网络备案。

  第二节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

  第二十一条公开招标,是指招标人以招标公告的方式邀请不特定的法人大概其他组织招标。

  第二十二条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全部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有资金投资占控股或者主导地位的,应当公开招标。国有资金投资项目的范围,是指本规定第十二条的规定。

  应当公开招标的项目申请邀请招标的,应按本规定第二十八条办理。

  第二十三条招标人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应当发布招标公告。

  招标人和指定媒介应将依法必须进行招标项目的招标公告,抄送省发展计划部门指定的行政监督网络备案。

  指定媒介的名单由省发展计划部分指定,其它地区和部分不再指定。

  依法必须招标项目的招标公告应至少在一家指定的媒介发布。在指定媒介发布招标公告的同时,招标人或其委托的招标代理机构根据项目的性质和需要,也可在其他媒介刊登招标公告。但应与在指定媒介刊登的招标公告内容相同。

  第二十四条招标公告应当载明招标人的名称和地址、招标项目的性质、数量、实施地址和时间、招标截止日期以及获取招标文件的办法等事项,并可以根据招标项目本身的要求,在招标公告中,要求潜在招标人提供有关资质证明文件和业绩情况。

  招标人或其委托的招标代理机构应当保证招标公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第二十五条拟发布的招标公告文本应当由招标人或其委托的招标代理机构的主要负责人签名并加盖公章。

  招标人或其委托的招标代理机构发布招标公告,应当向指定媒介提供营业执照(或法人证书)、项目批准文件的复印件等证明文件。

  第二十六条邀请招标,是指招标人以招标邀请书的方式邀请特定的法人大概其他组织招标。

  第二十七条招标人采用邀请招标方式的,应当向三个以上具备承担招标项目的能力、资信良好的特定的法人大概其他组织发出招标邀请书。

  招标邀请书应当载明本规定第二十四条规定的事项。

  第二十八条省人民政府确定的重点建设项目不适宜公开招标的,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可以邀请招标,或由省人民政府授权省发展计划部门批准。市、州、县确定的地方重点建设项目不适宜公开招标的,由市、州、县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进行邀请招标。其他应当公开招标的项目申请邀请招标的,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部门核准。

  前款规定不适宜公开招标的项目,是指下列情形之一:

  一)因技术复杂、专业性强,只有少数几家具备资质条件的招标单位可供挑选的;

  二)涉及国家机密或专利权保护的;

  三)受自然地域条件限制的;

  四)重要设备的规格,事先难以确定的;

  五)招标费用与项目价值相比,不值得公开招标的;

  六)其他情形。

  第二十九条邀请招标的投标邀请书发出前,应当向招标项目审批部门和省发展计划部门指定的行政监督网络备案。

  第三节委托招标和自行招标

  第三十条招标人有权自行选择招标代理机构,委托其办理招标事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为招标人指定招标代理机构。

  第三十一条招标代理机构是依法设立、从事招标代理业务并提供相关服务的社会中介组织。

  招标代理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从事招标代理业务的营业场所和相应资金;

  二)有能够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的相应专业力量;

  三)有符合本规定第五十五条第二款规定条件、有作为评标委员会成员人选的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

  招标代理机构的认定从其有关规定。

  招标代理机构与行政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不得存在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益关系。

  第三十二条招标人具有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能力的,可以自行办理招标事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制其委托招标代理机构办理招标事宜。

  第三十三条招标人自行招标的,项目法人或者组建中的项目法人在上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时,一并报送下列书面材料:

  一)项目法人营业执照、法人证书或者项目法人组建文件;

  二)与招标项目相适应的专业技术气力情况;

  三)内设的招标机构大概专职招标业务职员的基本情况;

  四)拟利用的专家库情况;

  五)其他材料。

  第三十四条项目审批部分对招标人报送的书面材料进行审查并核准后,招标人可以自行办理招标事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限制其自行办理招标事宜,也不得拒绝办理工程建设的有关手续。

  一次核准手续仅适用于一个工程建设项目。

  第三十五条项目审批机关审查招标人报送的书面材料,认定招标人不符合规定的自行招标条件的,在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时,要求招标人委托招标代理机构办理招标事宜。

  第三十六条招标人不按本规定履行自行招标核准手续的或者报送的书面材料有遗漏的,项目审批机关有权要求其补正;不及时补正的,视同不具备自行招标条件。

  招标人履行核准手续中有弄虚作假情况的,视同不具备自行招标条件。

  第四节招标程序

  第三十七条招标人可以根据招标项目本身的要求,对潜在的招标人进行资历预审,确保招标文件只发送给有足够能力履行条约的招标人,但参与编制资历审查文件或资历审查的当事人不得参与招标。

  对投标人的资格审查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一)是否具有法人资格;

  二)是否具有本项目招标所需的资质;

  三)企业现状(职员、设备、财务);

  四)企业现有的施工任务和正在签订的合同;

  五)拟投入本工程的设备及其状况,拟派驻本工程的负责人和主要职员的姓名、职务、职称、资历等;

  六)最近三年是否有严重违法或违约行为;

  七)以往承担相似项目的业绩情况;

  八)国家有关规定或者招标文件对投标人资格条件另有规定的。

  第三十八条招标人或其委托的招标代理机构编制的招标文件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招标项目按照国家规定已办理项目审批手续的,应载明取得批准的文件及核准的招标范围、招标方式、招标组织形式、招标初步方案等内容;

  三)招标公告或投标邀请书;

  四)如委托招标代理机构代理招标,应注明招标代理机构的名称和资格;

  五)国家对招标项目的技术、标准有规定的,招标人应当在招标文件中提出相应要求;

  六)对投标人资格审查的标准;

  七)招标报价要求;

  八)评标标准和方法;

  九)招标项目需要划分标段、确定工期的,招标人应当合理划分标段、确定工期,并在招标文件中载明;

  十)招标书送达的方式、地址和截止时间;

  十一)拟签订条约的主要条款;

  十二)其他实质性要求和条件及需要说明的问题。

  招标文件不得要求或者标明特定的生产供应者以及含有倾向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的其他内容。

  国家出资项目的招标文件应当在发售之日五日前报发展计划部分和项目行政主管部分备案。招标文件有违反招标招标法

  律规定的,应责令其改正。招标人应重新修订其招标文件。但任何部分不得对招标文件进行审批或以其它方式干涉招标人依法自立编制招标文件。

  第三十九条招标人或其委托的招标代理机构应对所编制的招标文件的真实性负责。在招标文件售出后如需补充、澄清或修改的,应在投标截止日期十五日前以书面的形式通知所有已购买招标文件的投标人。补充、澄清或修改的内容,应作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

  第四十条招标人或其委托的招标代理机构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或施工图预算和国家、省有关规定,在鼓励充分竞争的前提下,自主确定招标工程的标底。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预招标人对标底的确定。

  工程的标底,必须控制在项目审批机关批准的概算投资范围之内。

  第四十一条招标人应当确定招标人编制招标文件所需要的合理时间。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自招标文件开始发出之日起至招标人提交招标文件截止之日止,最短不得少于二十日。

  第四章投标

  第四十二条招标人是响应招标、参加招标竞争的法人大概其他组织。

  招标人应当具备承担招标项目的能力;国家有关规定对招标人资历条件大概招标文件对招标人资历条件有规定的,招标人应当具备规定的资历条件。

  第四十三条投标人应当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编制投标文件。投标文件应当对招标文件提出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作出响应。

  招标项目属于建设施工的,投标文件的内容应当包括拟派出的项目负责人与主要技术人员的简历、业绩和拟用于完成招标项目的机械设备等。

  招标人根据招标文件载明的项目实际情况,拟在中标后将中标项目的部分非主体、非关键性事情进行分包的,应当在招标文件中载明。

  投标人提出修改设计、合同条件等建议方案,并作出相应报价的,可与投标文件同时密封送达规定的投标地点,供招标人或其委托的招标代理机构参考。

  投标人送达投标文件时,应当按招标文件规定提交投标保证金或银行出具的投标保函。

  第四十四条投标文件应按规定格式填写,内容齐全,字迹清楚。加盖投标人单位法人印章或合同专用章和法人代表或法人代表委托代理人的印章,贴上密封条后在封口上加盖印章并在投标截止日期之前将投标文件送达规定的投标地点。招标人

  或招标代理机构应对在投标截止日期之前收到的投标文件予以签收保存,不得开启。

  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后送达的投标文件,招标人应当拒收。

  投标人少于三个的,招标人应当按本规定重新招标。

  第四十五条招标人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招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前,可以补充、点窜大概撤回已提交的招标文件,并书面通知招标人。补充、点窜的内容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

  第四十六条两个以上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组成一个联合体,以一个投标人的身份共同投标。

  联合体各方均应当具备承担招标项目的相应能力;国家有关规定或者招标文件对投标人资格条件有规定的,联合体各方均应当具备规定的相应资格条件。由同一专业的单位组成的联合体,按照资质等级较低的单位确定资质等级。

  联合体各方应当签订共同投标协议,明确约定各方拟承担的工作和责任,并将共同投标协议连同投标文件一并提交招标人。联合体中标的,联合体各方应当共同与招标人签订合同,就中标项目向招标人承担连带责任。

  招标人不得强制投标人组成联合体共同投标,不得限制投标人之间的竞争。

  第四十七条投标人不得相互串通投标报价,不得排挤其他投标人的公平竞争,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的合法权益。

  招标人不得与招标人串通招标,损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大概别人的合法权益。

  禁止投标人以向招标人或者评标委员会成员行贿的手段谋取中标。

  第四十八条投标人不得以低于成本的报价竞标,也不得以他人名义投标或者以其他方式弄虚作假,骗取中标。

  第五章开标评标定标和签订条约

  第四十九条开标应当在招标文件确定的提交招标文件截止时间的同一时间公开进行;开标地址应当为招标文件中预先确定的地址,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指定开标地址。

  第五十条开标由招标人或其委托的招标代理机构主持,邀请一切招标人参加。

  第五十一条开标时,由投标人或者其推选的代表检查投标文件的密封情况,也可以由招标人委托的公证员公证或律师见证;经确认无误后,由工作人员当众拆封,宣读投标人名称、投标价格和招标文件等的主要内容。

  招标人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前收到的所有投标文件,开标时都应当当众予以拆封、宣读。

  开标过程应当记录,并存档备查。

  第五十二条评标由招标人或其委托的招标代理机构依法组建的评标委员会负责。

  评标委员会成员名单在中标结果确定之前应当保密。

  依法必须招标的项目,其评标委员会由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熟悉相关业务的代表和从评标专家库选取的有关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组成,成员人数应为五人以上的单数,其中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

  评标委员会设负责人的,由评标委员会成员推举产生或由招标人确定,评标委员会的负责人与评标委员会的其他成员有同等的表决权。

  第五十三条有以下情形之一者不得进入相关项目的评标委员会,已经进入的应当更换:

  一)招标人大概招标人的主要负责人的近亲属;

  二)项目主管部门或者监督部门的人员;

  三)与招标人有其他社会关系或经济利益关系,可能影响对招标的公证评审的;

  四)最近三年内曾因在招标、评标以及其他与招标投标活动有关的过程中有违法行为而受过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的;

  五)其他的规定情形。

  第五十四条招标人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评标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进行。

  评标活动依法进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或影响评标的过程和结果。

  评标委员会成员在行使职权时,遇有干预或说情事项,应作记录,以备查考。

  XXX建立全省统一的《四川省评标专家库》,授权省发展计划部门组织实施。各地、各部门不再建立本地区、本系统的评标专家库。

  评标专家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从事相关专业领域事情满八年并具有高级职称或同等专业程度;

  二)具有优秀的学术素养并在其专业上有专家的声誉;

  三)熟悉有关招标招标的法律法规,并具有与招标项目相似的实践经验;

  四)能够认真、公正、诚实、廉洁地履行职责;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评标专家的确定采取随机抽取和直接确定两种方式。一般项目可以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对于技术特别复杂、专业性要

  求特别高大概国家有特别要求的特殊招标项目,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确定的专家难以胜任的,可以由招标人直接确定。

  第五十六条评标委员会可以要求招标人对招标文件中含义不明白、不一致或有明明笔墨和计较错误的内容作必要的澄清、说明大概补正,澄清、说明或补正应以书面方式进行并不得超出招标文件的范围大概改变招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

  在对招标进行审查的过程中,评标委员会有权改正任何明明的笔墨和数字计较上的错误。

  投标文件基本上符合招标文件要求,但在个别地方存在漏项或者提供了不完整的技术信息和数据等情况,并且补正这些遗漏或不完整不会对其他投标人造成不公平结果的,属于细微偏差。细微偏差不影响投标文件的效力,但投标人应在评标结束前予以补正。

  评标委员会可以对某些细微偏差直接进行调解,经招标人确认后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

  第五十七条评标委员会经评审,认为所有投标都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可以否决全部投标:

  一)一切招标均为非实质性响应标;

  二)所有投标人不合格;

  三)明显缺乏竞争;

  四)假冒或其他方式弄虚作假的及以行贿等手段谋取中标的;

  五)其他情况。

  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一切招标被否决的,招标人应当依照本规定重新招标。

  第五十八条招标人的报价低于行业平均成本、明明低于其他招标报价大概标底的,评标委员会应要求其作出书面说明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招标人可以作出合理说明大概提供充分的证明材料的,应作为有效招标,否则视为以低于成本的报价竞标,其招标作废标处置惩罚。

  第五十九条投标文件对招标文件提出的所有实质性要求和条件未能在实质上响应的,属于重大偏差,应作废标处理。下列情况属于重大偏差:

  一)没有按照要求提供招标包管大概所提供的招标包管有瑕疵;

  二)未按照招标文件要求由投标人授权代表签字并加盖公章;

  三)投标文件记载的完成招标项目的期限超过了招标文件规定的期限;

  四)投标文件记载的货物包装方式、检验标准和方法等不符合招标文件的要求;

  五)投标附有招标人不能接受的条件;

  六)未按招标文件的要求提供质量保函;

  七)明明不符合技术规格的要求;

  八)不符合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其他实质性要求。

  第六十条评标委员会应当按照招标文件确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对投标文件进行系统地评审和比较。招标文件中没有规定的标准和方法不得作为评标的依据。招标人设有标底的,标底应当保密,并在评标时作为参考。

  第六十一条评标委员会可以采取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综合评估法或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评标方法进行评审。

  经评审的最低招标价法一般适用于具有通用技术、性能标准大概招标人对其技术、性能没有特殊要求的招标项目。其他的招标项目,一般应采取综合评估法进行评审。

  根据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并且经评审投标价格最低的投标应推荐为中标候选人。

  采取综合评估法的,评标委员会应当对价格和非价格因素进行仔细评审,并以折算为货币或打分的方式予以量化。各评审因素的权重应在招标文件中明确规定。

  第六十二条评标委员会完成评标后,应当向招标人提出书面评标报告,并向招标人推荐合格的一至三个中标候选人。

  书面的评标报告应当如实记载以下内容:

  一)基本情况和数据表;

  二)评标委员会的成员名单;

  三)开标记录;

  四)符合要求的招标一览表;

  五)评标标准、评标方法或评标因素一览表;

  六)经评审的价格或评分比较一览表;

  七)经评审的招标人排名;

  八)推荐的中标候选人名单与签合同之前要处理的事宜;

  九)澄清纪要。

  评标报告由评标委员会全体成员签字。不同意评标结论和建议的评标委员可以书面阐述其不同意见和理由,连同评标报告一并提交招标人。

  国家出资项目的评标报告应同时报送发展计划部门和项目行政主管部门备案。行政监督部门认为评标报告有违反本规定或招标投标法律规定的,应该在收到评标报告七日之内提出异议,逾期视为无异议。

  行政主管部分与招标人意见不一致的,由同级发展计划部分仲裁。

  第六十三条招标人应当从评标委员会推荐的中标候选人中确定中标人。招标人也可以授权评标委员会直接确定中标人。

  中标人的投标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综合评价标准;

  二)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并且经评审的投标价格最低;但是投标价格低于成本的除外。本项所指的成本是指投标企业的个别成本。

  第六十四条在确定中标人前,招标人不得与招标人就招标价格、招标方案等实质性内容进行谈判。

  第六十五条评标委员会成员应当客观、公正地履行职务,遵守职业道德,对所提出的评审意见承担个人责任。

  评标委员会成员不得与任何招标人大概与招标结果有直接大概直接利害关系的人进行私下接触,不得收受招标人的财物大概其他好处。

  评标委员会成员和参与评标的有关事情职员不得流露对招标文件的评审和比较、中标候选人的推荐情况以及与评标有关的其他情况。

  前款所称参与评标的有关事情职员,是指评标委员会成员以外的参与评标的监督事情或事务性事情而知悉有关评标情况的一切职员。

  第六十六条中标人确定后,招标人应当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

  中标通知书对招标人和中标人具有法律效力。中标通知书发出后,招标人改变中标结果的,大概中标人放弃中标项目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第六十七条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招标人应当自确定中标人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发展计划部门、项目行政主管部门和省发展计划部门指定的行政监督网络提交招标投标情况的书面报告。

  书面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招标方式、招标组织形式和发布招标公告的媒介;

  二)实行资格预审的,资格预审文件和资格预审结果;

  三)招标文件;

  四)评标委员会的组成和评标报告;

  五)中标结果。

  第六十八条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招标人和中标人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

  招标文件要求中标人提交履约保证金的,中标人应当提交。

  招标人应向未中标的招标人发出中标结果通知书,并退还招标包管金。

  第六十九条中标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完成中标项目。中标人不得向他人转让中标项目,也不得将中标项目肢解后分别向他人转让。

  中标人按照合同约定或者经招标人同意,可以将中标项目的部分非主体、非关键性工作分包给他人完成。接受分包的人应当具备相应的资格条件,并不得再次分包。

  中标人应当就分包项目向招标人负责,接受分包的人就分包项目承担连带责任。

  第六章行政监督

  第七十条全省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的行政监督,分别由省级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一)省发展计划部分指导、协调全省招标招标事情,会同有关行政主管部分拟定《招标招标法》的配套法规、综合性政策;确定必须进行招标项目的具体范围、规模标准以及不相宜

  进行招标项目,指定发布招标公告的报刊、信息网络大概其他媒介;经省人民政府授权,负责《四川省评标专家库》的组织实施;会同有关部分查处招标招标中的违法行为。

  二)工业(含内贸)、水利、交通、铁道、民航、信息产业等行业和产业项目的招标投标活动的监督执法,分别由经贸、水利、交通、铁道、民航、信息产业等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三)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项目和市政工程项目的招标投标活动的监督执法,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四)进口机电设备采购项目的招标招标活动的监督执法,由外经贸行政管理部分负责;

  第七十一条省发展计划部门负责组织全省重大建设项目稽察特派员,对国家和省出资、融资的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工程招标投标活动进行监督检查。

  第七十二条招标招标活动应接受行政监察机关的监督和检查。对在招标招标过程中的违法行为,监察机关可会同发展计划部分、行业主管部分进行查处。

  招标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认为招标招标活动不符合本规定的,有权向招标人提出异议大概依法向有关行政监督部分投诉。

  各级发展计划部门和有关行政监督主管部门应设立举报电话,受理有关单位和个人的举报和投诉。

  第七十三条招标招标活动的监督管理,按照项目隶属关系分别由省、市、州、县有关行政主管部分实行分级管理。

  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对招标投标活动的监督发生争议的,由同级人民政府裁决。

  上级行政主管部门认为有必要,有权监督下级主管部门监督的工程建设项目。

  有关行政主管部分应将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知招标项目审批部分。

  第七十四条在招标招标活动中违反本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招标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处置惩罚。

  第七章附则

  第七十五条依法必须进行招标以外的工程建设项目,参照本规定履行。

  第七十六条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项目法人或其委托的招标代理机构应按规定聘请律师就招标招标文件、条约文本提供咨询,审查、点窜、制作相关法律文件,以及就招标文件最终文本出具法律咨询意见书。

  第七十七条利用国际金融组织或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建设项目,贷款方和资金提供方对招标、投标有特殊规定的,适用其规定。但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公共利益的除外。

  第七十八条四川省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标招标,一律按本规定履行。过去有关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国家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七十九条本规定实施中的有关问题,由XXX负责解释。

篇二:六个强省内容

  

  加快教育强省建设实施方案

  教育强省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为了加快教育强省建设的实施,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

  一、加大教育投入

  教育是国家的未来,加大教育投入是教育强省建设的基础。政府应当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增加教育经费,改善教育设施,提高教师待遇,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推进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是教育强省建设的关键。我们要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教育强省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要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激励教师的教育热情,让教师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和榜样。

  四、促进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强省建设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的教育信息化平台,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教

  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

  五、加强学校管理

  学校是教育事业的主体,加强学校管理是教育强省建设的基础。我们要完善学校管理体制,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促进学校内部的民主、科学、法治化管理,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六、加强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加强家庭教育是教育强省建设的重要环节。我们要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对接,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努力。

  七、加强教育评估

  教育评估是教育强省建设的重要保障。我们要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估体系,加强对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八、加强社会支持

  教育是全社会的事业,加强社会支持是教育强省建设的重要保障。我们要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参与教育事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全社会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良好局面。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的落实,我们相信教育强省建设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三:六个强省内容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综合性学习

  同学们以“爱国情怀”为主线,设计了集体朗诵稿的提纲,请看——

  “爱国情怀”朗诵稿提纲

  段落

  内容

  需准备材料

  第一节

  无私奉献,血肉筑长墙

  寻找特殊历史时期的爱国人士

  第二节

  爱国明志,史册照丹心

  搜集古诗文中的爱国诗句

  第三节

  不懈奋斗,追逐爱国梦

  整理生活和作品中的奋斗事例

  1.下面是第一节的朗诵片段,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1)请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jū)躬尽瘁

  (chì)热情怀

  (2)加点字正确的读音是()。

  (3)请根据文段内容,用《红岩》中的一位英雄人物的事迹补全横线。

  (《红岩》中主要人物:许云峰、江姐、成岗、华子良……)

  (第一节)无私奉献,血肉筑长城中华民族的血脉里,少不了“无私奉献”的□(chì)热情怀。每到历史的重要时刻,总有人会以血肉重筑长城!国家建设时期,“两弹一星”邓稼先□(jū)躬尽瘁,死而后已。放弃国外的丰厚条件,毅然回国,扎根西北,以血肉之躯研制核武器;太空探索时期,“航天英雄”杨利伟沉着冷静,勇敢坚毅,首飞太空,屏(A.bǐngB.píng)息凝神,克服各种困难,圆满完成航天任务。还有许多英雄没有留下名字,我们以特殊的称呼缅怀他们: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战士英勇顽强,经历松骨峰战斗,火场救助朝鲜儿童,战场吃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__________;哈尼小姑娘“梨花”在哀牢山上建造小屋,提供粮食,为人民服务,淳朴无私地发扬“雷锋精神”。

  2.请你根据主题,完成第二节朗诵稿创作搜集单。

  第二节

  朗诵稿创作搜集单

  主题

  爱国古诗文名句

  歌咏山水

  (1)造化钟神秀,。(杜甫《望岳》)

  志向高远

  (2)斯是陋室,。(刘禹锡《陋室铭》)(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

  心忧家国

  (4)万里赴戎机,。(《木兰诗》)(5)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6)此夜曲中闻折柳,。(李白《春夜洛城闻笛》)(7),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8),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9),(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3.朗诵稿第三节中可以用祥子(《骆驼祥子》)的经历来凸显主题吗?请结合小说情节说明理由。

  二、名著阅读

  4.文学社同学通过调查发现了“科幻小说受欢迎”的两个原因,请你完成任务。

  “科幻小说受欢迎的原因”记录表

  原因一:有悬念伏笔

  (1)请回顾课文《带上她的眼睛》,写出一个具有悬念的情节,并分析其作用。

  原因二:有“英雄式”人物

  (2)下面两个人物中,哪一位是“英雄式”人物?请结合情节说明理由。A.《海成两万里》尼摩船长

  B.《基地》哈里·谢顿

  5.文学社同学在读书方法上产生了分歧,向你寻求建议。

  小科同学:我建议精读“科学技术”的内容,科幻小说重在体验科技发展。

  小幻同学:我想略读“科学技术”的部分,精读“幻想”的部分,这样能帮助我们感受想象的魅力。

  (两人同时看向你)说:同学,你是如何阅读科幻小说的呢?请结合某一部(篇)科幻小说加以说明。

  我:

  三、现代文阅读

  6.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面任务。

  答案

  [美]弗雷德里克·布朗

  ①德万·伊夫庄重地用黄金焊上了最后一个连接。十来个摄像头注视着他,把现场画面通过超光速通讯传到整个宇宙。

  ②他站直身体,对德万·雷恩点了点头,然后来到一个开关旁边,这个开关一旦合上,会瞬间连通宇宙中所有有智慧生物居住的行星——九百六十亿颗行星——把它们连接成一个超级计算机,一个综合了所有星系全部知识的智能机器。

  ③德万·雷恩对万亿观众和听众发表了简短讲话。片刻安静之后他说,“是时候了,德万·伊夫。”

  ④德万·伊夫合上了开关。浩瀚的蜂鸣声响起,那是来自九百六十亿颗行星的能量涌动。数英里长的控制面板上灯光闪动,然后安静下来。

  ⑤德万·伊夫后退了一步,然后深呼吸。“第一个提问的荣耀属于你,德万·雷恩。”

  ⑥“谢谢,”德万·雷恩说道,“应该问一个智能机器从来没能回答的问题。”

  ⑦于是他问机器:“存在上帝吗?”

  ⑧回答的声音强大有力,毫无迟疑:“是的,现在有上帝了。”

  ⑨德万·伊夫的脸上突然闪现出恐惧。他赶紧去抓电源开关。

  ⑩无云的天空发出一道闪电将他击倒,并将电源开关熔合。

  (选自《弗雷德里克·布朗作品精选集》)

  (1)根据小说内容,填写下表。

  科幻小说特点分析表

  科学内容

  幻想内容

  科学与幻想的关系

  摄像头

  把现场画面通过超光速通讯传到整个宇宙

  ①超级计算机

  ②控制面板

  数英里长

  电源开关

  九百六十亿颗行星的能量涌动产生蜂鸣声

  (2)上文的哪一个细节让你觉得出乎意料?请结合小说内容说明理由。

  ①机器毫无迟疑:“是的,现在有上帝了。”

  ②德万·伊夫的脸上突然闪现出恐惧。

  (3)《答案》这篇小说体现了哪一种主题?请结合小说内容说明理由。

  科幻小说的主题分类:

  A.激发人们开展科学探索

  B.对灾难的忧虑

  C.对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的关注与反思

  D.对传统道德伦理的哲学反思

  四、对比阅读

  古风社将开展“婺风宋韵

  端午奇妙游”综合性活动,请你参与。

  【甲】

  重午

  宋·陆游

  叶底榴花蹙绛缯,街头初卖苑池①冰。

  世间各自有时节,萧艾②著冠称道陵③。

  【乙】

  初一日,城内外家家供养,都插菖蒲、石榴、蜀葵花、栀子花之类,一早卖一万贯花钱不啻。何以见得?钱塘有百万人家,一家买一百钱花,便可见也……角黍④天下有,惟是都城将粽揍成楼阁亭子车儿,诸般巧样,开铺货卖。多作劝酒,各为巧粽。茉莉盛开城内外扑戴朵花者不下数百人。

  (节选自《西湖老人繁胜录》)

  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子、白团、紫苏、菖蒲、木瓜,并皆茸切,以香药相和,用梅红匣子盛裹。又钉艾人⑤于门上,士庶递相宴赏。

  (节选自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自初一至端午日,家家买桃、柳、葵、蒲叶、伏道,又并市茭、粽、五色水团、时果,当门供养。自隔宿及五更,沿门唱卖声,满街不绝。以艾与百草缚成天师,悬于门额上。或士宦等家以生朱于午时书“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之句。此日采百草或修制药品,以为辟瘟疾等用,藏之果有灵验。其日正是葵榴斗艳,栀艾争香,角黍包金,菖蒲切玉,以酬佳景,不特⑥富家巨室为然,虽贫乏之人,亦且对时行乐也。

  (节选自吴自牧《梦梁录》)

  【注释】①苑池:有池水花木的风景园林,这里指皇宫。②萧艾:艾蒿,臭草,常用来比喻低贱或品质不好的人。③道陵:即张道陵,道教创始人。人们将蒿艾扎成张道陵的形状,悬于门首,为人所尊崇。④角黍:粽子。⑤艾人:每逢端午,用艾蒿扎草人悬门上,以除邪气。⑥不特:不只。

  【寻趣】

  7.阅读【乙】组材料,准确理解文意,并根据提示完成下表,了解有趣的端午民俗。

  任务

  趣味民俗

  释字方法

  释字提示

  词义

  字词解释

  以香药相和

  课内迁移法

  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沈括《活板》)

  (1)

  又并市茭、粽

  愿为市鞍马(《木兰诗》)

  (2)

  沿门唱卖声,满街不绝

  字源推求法

  以刀断丝也。——《说文解字》

  (3)

  以为辟瘟疾等用

  字典查阅法

  ①开垦,开辟②同“避”,躲开,避免③偏僻④打比方,譬如

  (4)

  断句(限断两处)

  (5)茉莉盛开城内外扑戴朵花者不下数百人。

  8.陆游在“扎艾人”这一民俗中蕴含了怎样的生活理趣?结合【甲】诗说明理由。

  【寻味】

  9.请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下面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其日正是葵榴斗艳,桅艾争香,角黍包金,菖蒲切玉,以酬佳景。

  10.“浙里宋韵·金华百味”评选展示活动即将在古子城“婺风宋韵”文化街火热“开席”。请依据【乙】组材料及生活实际,为宋朝端午粽写一则广告语,30字以内。

  【寻雅】

  11.宋人过端午有许多雅趣的风俗。请你根据以上材料,从中探求宋朝人的生活态度。

  12.金华市文化旅游局开展“婺风宋韵”文化形象代言人征选活动,请从以下候选

  人中选择一位结合他们的诗文以及“婺风宋韵”的内涵说明推荐理由。

  A.陆游

  B.李清照

  C.苏轼

  我选(),链接材料婺风宋韵的内涵金华将打造“婺风宋韵”文化品牌,着重弘扬“宋韵文化”的精神价值,让婺学思想之韵、爱国气节之韵、科技创新之韵、人文艺术之韵、生活美学之韵这“五韵”融入百姓生活。

  五、现代文阅读

  志愿社将开展“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故事分享会,请你参与。

  瘦了

  金丹涛

  ①午饭的时候,母亲拣了几片肉放在我的碗里,说:“工作再忙,也得注意身体……瞧你,这段时间,又瘦了不少……”

  ②“瘦了吗?不会吧。”我笑着,下意识地摸了摸脸庞——虽然称不上珠圆玉润,但也没什么消瘦的迹象,于是在心里暗笑母亲:年纪大了,一天到晚总是喜欢疑神疑鬼。

  ③下午到街边常去的一家药店买眼药水,照例在墙角的健康杆上称了一下体重。当指针固定在63公斤的时候,心口突然被什么东西狠狠地扯了一下:半个月前,同一架健康秤显示的明明是65公斤!区区两公斤的体重差别,连我自己都毫无感觉,怎么就没能逃过母亲那被白内障覆盖的浑浊晶体呢?

  ④拿了药水走在街上,心中再也难以平静,从小到大,母亲似乎一直都在关注着我的胖瘦,对我说的最多的似乎就是两个字——“瘦了”,就在这一声声反反复复的“瘦了”中,母亲的青丝染成了白发。

  ⑤母亲没有上过学,在她朴素的情感世界中,胖了或瘦了便是衡量一个人过得好坏与否的唯一标准。十二岁的时候,我到离家二十里地的一个镇上念初中,开始了三年的寄宿生涯。每逢周末,归心似箭,骑着自行车一路飞驰,未到家门,总是看到母亲站在门前的台阶上,伸长了脖子向路上张望,一见到我便喜形于色迎上前来,取下我背上沉重的书包,继而絮絮地问:“学校里吃得不好吧……看你,瘦了这么多……”随着母亲走进家门,迎接我的必定是令人垂涎的菜香。饭桌上,青椒炒肉、红烧豆腐、油焖茄子……满满的都是我喜欢的菜肴。母亲不停地往我的碗里夹菜,那阵势,似乎是要我把接下来一周的饭菜都提前吃掉,然后便不会再“瘦了”似的。

  ⑥初中毕业后进城念师范,因为离家很远,经常一两个月的不回家。师范生每个月都有固定的生活费,虽然仍不免粗茶淡饭,至少不会有冻馁之虞,比起初中的饮食,绝对是天上人间了。但母亲却总是不放心,隔一段时间便撇下地里的农活,与父亲一起大老远地赶到城里,见了我,一边把大包小包往我床上放,一边嗔怪地说着父亲:“怎么样?可不是瘦了……”其实我一直不胖,当时未必便瘦了多少,只是在母亲心中,一直盼望着她的儿子能更为白胖罢了。

  ⑦后来参加了工作,年岁渐长,慢慢学会了照顾自己。看到我饮食起居有了规律,母亲终于不再三天两头地说我“瘦了”,但我的胖瘦却始终牵动着她的心弦。有一年暑假,我从重庆出发,沿着长江顺流而下,饱览三峡风光之后,继续游览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玩得十分尽兴。一回到家,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听我兴致勃勃地诉说一路的见闻,每个人的眼神中都写满了激动与羡慕,七嘴八舌地问着一些异地的风土人情。唯有母条一脸平静,在大家的激动过去之后,淡淡地对我说了一句:“在外面吃得不好、睡得不好吧?才十来天的时间,看看你,都

  瘦了多少……”然后默默起身,走向厨房。不一会儿,锅碗瓢盆的交响中,便飘出了熟悉而又诱人的香味。(A)那一刻,我的眼眶突然间便湿润了:十余天的舟车劳顿,风餐露宿,除了母亲,有谁能懂?

  ⑧……

  ⑨拿着药水,一路思绪。回到家里,又到了晚饭的时间,厨房里已经弥漫着蒸腾的雾气,母亲又在她的战场上开始了一生不变的战役,为她“瘦了”的儿子殚精竭虑,尽己所能。

  ⑩(B)走到厨房门口,只见母亲聚精会神地挥动着手中的锅铲,几绺花白的头发贴在满是汗水的额角,瘦小的身影在不停地忙碌中显得从未有过的单薄。

  眼泪终于难以抑制地流了下来:“瘦了”,“瘦了”,母亲一辈子都在关注我的胖瘦,怎么就没有发现,她自己一直都是如此地消瘦呢?

  【说故事】

  13.请你阅读全文,补全下面的思维导图,了解故事内容。

  14.梳理思维导图后,小语发现文章没有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写,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感恩情】

  15.文中有多处细节令人感动,在分享故事时,你会如何读这些动人的句子呢?请你从文中AB两处画线句中任选一句做朗读设计。

  我选()

  16.小文同学想把本文的标题改为《回忆我的母亲》,你赞同吗?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传孝心】

  17.文中的“母亲”让你想起了谁?教材中是否也有这样感人的故事?请你向杂志社推荐一篇学过的课文,并为它写一则推荐语,不超过120字。

  六、作文

  18.

  学校社团计划出一期“语文与生活”的校刊专栏,向同学们征稿,快来投稿吧!

  “日出又日落,深处再深处,一张小方桌,有一荤一素。”毛不易的《一荤一素》,深情唱出小方桌上一荤一素蕴藏的回忆;金丹涛老师的《瘦了》,娓娓道出一盘盘美味佳肴里蕴藏的母爱……食物蕴藏着几多的深情,牵动着多少人的思绪。在你的记忆里,有没有一种味道让你感受到别样的情怀?

  请以“味道”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字数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信息相关的人名、地名。

  参考答案:

  1.(1)鞠

  炽

  (2)A

  (3)(有人物有事例,合理即可)示例一:许云峰被捕入狱,经受严刑拷打,威逼利诱,坚强不屈,用秘密方法和党员相互联系,继续领导地下斗争,鼓励战友们坚持正义,相信胜利的到来,最终英勇就义,是真正的“红岩”。

  示例二:江姐面对严刑拷打从容镇定,英勇顽强,宁死不屈,蔑视竹签子的软弱,大义凛然,是具有钢铁意志的“巾帼”。

  2.

  阴阳割昏晓

  惟吾德馨

  濯清涟而不妖

  关山度若飞

  独怆然而涕下

  何人不起故园情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可怜夜半虚前席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3.示例一:我觉得不能。祥子虽然追梦,却是拉车梦,是为了自己生存而追寻的生计;但是他的奋斗之路没有坚持到底,一开始是坚持不懈想买车拉车,但是在买车的三起三落之后,心灰意冷,尤其经历了小福子的死,堕落成了行尸走肉,与“不懈奋斗”的主题不符。

  示例二:我觉得可以,祥子追的梦是拉车梦,为了生存在不懈奋斗,拉车是为社会做贡献的职业,服务百姓,也属于爱国。

  【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第(1)空。本题考查字音字形。鞠躬尽瘁(jūgōngjìncuì):

  恭敬谨慎,勤勤恳恳,尽心竭力,奉献一切;炽热(chìrè)非常热。

  第(2)空。本题考查字音字形。屏息凝神(bǐngxīníngshén):

  聚精会神,屏住呼吸。故选A。

  第(3)空。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选取英雄人物、联系人物事迹分析即可。

  示例一:华子良,潜伏最深的共产党员,他忍辱负重、忠贞不屈。因装疯卖傻而被特务称为“疯老头”,被关押在白公馆。特务对他比较放心,常让他去磁器口买菜。得知“提前分批密裁”的罪恶计划后逃到了解放区,为越狱的计划作了巨大的贡献。

  示例二:许云峰,是地下党的领导者,在他身上比较集中地体现了无产阶级革命者的才干、品质和气魄。他坚强勇敢,毫不畏惧,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他与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李敬原在新生茶园碰头,叛徒甫志高带领特务突然袭击,许云峰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掩护革命同志,自己被捕入狱。许云峰足智多谋,立场坚定,具有非凡的胆识和善于应付瞬息万变的局势的才能。面对敌人精心设计的酒宴,随机应变,戳穿了敌人的阴谋,把筵席变成了揭露敌人的讲台,机智地引出特务头子毛人凤出场,表现出共产党人的无敌力量。

  2.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易错字有:割、德、馨、濯、清、涟、度、怆、涕、漫。

  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围绕是否表现“爱国”或“奋斗”的主旨,联系祥子的经历来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一:我觉得能。祥子是一个身材高大,年轻力壮的洋车夫。他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在他身上具有劳动人民许多优良的品质。他善良纯朴,热爱劳动,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性和坚韧的精神,平常好像能忍受一切委屈,也蕴藏有反抗的要求。他一贯要强和奋斗,不安于卑贱的社会地位。经过三年奋斗,他买上了车,但不到半年,竟被人抢去,但祥子仍然不肯放弃买车的梦想,再度奋斗。可见他身上体现着“不懈奋斗”的主题。

  示例二:我觉得不能。祥子将自己的生命和车连在一起。一旦拉车的理想破灭,他便陷入颓废的迷惘和痛苦的堕落,而小福子的死更是将他仅存的一丝希望摧毁,要强的祥子终于变成一个苟活于世的行尸走肉。他从上进好强沦为自甘堕落,开始吃喝嫖赌,蜕变成一个行尸走肉。可见他身上不体现着“不懈奋斗”的主题,更谈不上“爱国”。

  4.

  (合理即可)示例:文章开篇时,主任让我再带一双眼睛去度假,充满了悬念,吸引读者兴趣,为后文展现传感眼镜的功能做铺垫。

  示例一:《海底两万里》的主人公尼摩船长是个有正义感的反抗英雄,他对民族压迫和殖民主义极端痛恨,向往民主与自由他经常袭击海底那些令人发指的海盗船。他绝不会放过侵略占领自己祖国的英国军舰,利用从海底收回的巨额财富帮助被压迫民族和穷人,支持他们争取独立的正义斗争。

  示例二:《基地》中的谢顿是伟大的数学家,通过谢顿函数输入一些变量,比如皇帝遇刺、总督叛变、当代经济萧条的周期性循环、行星开发率的滑落等等,谢顿得出川陀在三个世纪内毁灭的概率是92.5%,于是一代宗师谢顿说服帝国将自己流放到端点星,召集十万人建立基地,编撰银河百科全书保存人类知识的火种,以图缩短帝国的黑暗期,用一千年完成三万年的功业,他是银河帝国的英雄。

  【详解】(1)考查情节内容。列举课文《带上她的眼睛》中的一个悬念情节并分析作用,合理即可。

  示例:《带上她的眼睛》多处设置悬念。如“我感到,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到不正常的程度”,令读者对她奇怪的表现感到好奇。“她身处的环境常在我的脑海中出现,那封闭窄小的控制舱,人物奇怪的隔热太空服……”,她身处的环境不得不令人深思。充满了悬念,吸引读者兴趣,为后文情节作铺垫。

  (2)考查名著人物形象。

  示例1:《海底两万里》的主人公尼摩船长性格古怪,外表忧郁,知识渊博,遇事头脑冷静,沉着而又机智,睿智沉着,是一个在反抗殖民主义斗争的烈火中成长起来的民族志士,始终关怀着被压迫的人民。从“用海底沉船里的千百万金银来支援陆地上人们的正义斗争”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具有正义感和反抗压迫的战士;从“南极冰山脱险”中,可出看出他的英勇顽强、不畏艰险、镇定沉着;从“智斗鲨鱼救采珠人”中,可以看出他同情弱者,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从“击退土著人袭击”中,可以看出他知识渊博,有创造力和预见性,遇事沉着冷静;从“含泪掩埋同伴”中,可以看出他虽外表冷郁但内心情感丰富,重情重意。他是一个典型的“英雄式”人物。

  示例2:哈里·谢顿凭借过人的心理史学知识,预见了银河帝国覆灭的危机。在离世前,他能长远布局,安排团队到银河到银河边缘的端点星建立基地,并设计一系列的“谢顿危机”,促进基地发展,使基地成为人类未来的希望。他是基地的奠基人,更是守护银河帝国文明的英雄。

  5.示例:我是采用快速阅读阅读《海底两万里》,先集中精力默读、浏览知晓情节,抓住尼摩船长的重要信息细读,因为他是全书的核心人物,也是故事发生、发展的关键;而对景物描写、知识介绍等“科学”或“幻想”的内容,可以暂时跳过;合作分析时,可以回头对“科学”和“幻想”的部分进行补充阅读。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开放类试题,结合名著具体内容,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一:在阅读《海底两万里》之前,先阅读目录,从中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章节,如“飞逝的巨礁”“向冒险迎去”“漫步海底平原”“尼摩艇长的闪电”等章节,阅读这些章节,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章节则略过。我最喜欢其中的尼摩船长,与他相关的内容我仔细阅读,其他的内容就略过不读。

  示例二: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地读。尽快了解小说中有哪些人物,比如尼摩船长、阿龙纳斯教授等;了解小说中发生了哪些故事,比如尼摩船长等人乘坐“诺第留斯号”在大海中经历了哪些惊险奇遇等,对小说有个概括的了解。

  示例三:以默读为主,并达到一定的速度,每分钟应不少于400字。可以用本书的某一章做实验,测试自己的阅读速度是否达到要求,比如默读“尼摩船长的闪电”一章,如果阅读速度不达要求,则需要加强训练。

  示例四:善于抓住书中的关键信息和主要线索,有所取舍。比如尼摩船长是书中的核心人物,也是故事发生、发展的关键,对涉及他的段落就要格外关注。而对

  书中大段的景物描写知识介绍,或暂时不能理解的内容、不认识的生字词等,可以先跳过去,回头再根据需要和个人兴疑补充阅读。

  6.(1)在科幻小说中,科学是幻想的基础;幻想要突破具体科技的限制,发挥想象力,将人文主题与科学意识融汇在一起。

  综合了所有星系全部知识

  (2)示例一:我觉得①出乎我的意料。

  我以为智能机器会正面回答雷恩的问题,比如“有上帝”或“没有上帝”,这样符合科幻小说的未来世界幻想意识。机器也可能会回答“人类就是上帝,是造物主”之类的答案,但是智能机器却回答“现在有上帝了”,从而引发读者对上帝的思考。

  示例二:我觉得②出乎我的意料。伊夫创造了智能机器,听完智能机器的回答,本应该感到自豪和激动,但是他却表现出恐惧,与常理不同,这引发读者对伊夫内心的探求。

  (3)C,文章通过智能机器发出闪电,伊夫倒地等情节,表现了作者对科技发展的反思,小说的标题是“答案”,也暗示读者重点思考智能机器给出的“口头答案”和“行动答案”,都具有威严和不可侵犯的感觉,引导读者对科学探险的辩证思考,既要科技发展,又要担心科技带来的反噬。

  【详解】(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第一空。由第①段“德万·伊夫庄重地用黄金焊上了最后一个连接。十来个摄像头注视着他,把现场画面通过超光速通讯传到整个宇宙”中的“焊上了最后一个连接”“十来个摄像头”可知,科学与幻想的关系在科幻小说中,科学是幻想的基础;

  由第⑨段“德万·伊夫的脸上突然闪现出恐惧。他赶紧去抓电源开关”、第⑩段“无云的天空发出一道闪电将他击倒,并将电源开关熔合”可知,既要科技发展,又要担心科技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幻想要将人文主题与科学意识融汇在一起。

  第二空。由第②段“把它们连接成一个超级计算机,一个综合了所有星系全部知识的智能机器”可知,“超级计算机”“综合了所有星系全部知识”。

  (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结合小说内容,回答即可。

  示例一:我觉得①出乎我的意料。“现在有上帝了”的回答出人意料,引发人们思考。“现在”表明过去没有,科技的进步使得宇宙有了上帝,也就是今后将会是上帝主宰宇宙,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

  示例二:我觉得②出乎我的意料。结合第⑨“德万·伊夫的脸上突然闪现出恐惧。他赶紧去抓电源开关”,德万·伊夫的“恐惧”表情、“抓电源开关”的动作出人意料。德万·伊夫为何没有从回答中感到自豪,而是恐惧,令人不解。

  (3)本题考查主旨把握。

  结合第②段“他站直身体,对德万·雷恩点了点头,然后来到一个开关旁边,这个开关一旦合上,会瞬间连通宇宙中所有有智慧生物居住的行星——九百六十亿颗行星——把它们连接成一个超级计算机,一个综合了所有星系全部知识的智能机器”,可以感受到科技的进步,已经将整个宇宙连成一个整体了;结合第⑩段“无云的天空发出一道闪电将他击倒”,又让人对科学探险有了辩证思考,科技发展是一把双刃剑。这启示我们要对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的关注与反思。

  故选C。

  7.

  混合

  买

  断绝,消失

  ②茉莉盛开/城内外扑戴朵花者/不下数百人。

  8.端午时节,皇宫中冬日所藏之冰失去其尊贵的身份,被人在街头叫卖,走入寻常百姓家;而平日任人践踏刈除的蒿艾,此时却被扎成道教天师张道陵的形状,悬于门首,为人所尊崇。诗人于此寻常端午风物的描写中,暗寓感慨:世间万物,各有时节,都随时序盛衰消长。这既是自然、天地运行之无言大道,也是芸芸众生

  俗世生活所奉行的朴实的规则。

  9.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铺陈手法,生动地展现了端午日葵花榴花盛开、栀子艾蒿清香飘远的景象,仿佛让我们看到了宋人包粽子、插菖蒲的热闹场景,渲染了欢乐的节日氛围。(修辞无需写齐全)

  10.示例:宋朝粽子,形态不一,可盐可甜,品粽中之杰,享端午之乐。

  11.宋人过端午有一些雅趣之风俗:比如插花,“插菖蒲、石榴、蜀葵花、栀子花之类”;比如戴花,“茉莉盛开,城内外扑戴朵花者,不下数百人”;比如画扇,花巧画扇;比如做香药匣子、写字、采百草等。(写出两点即可)从中可以看出宋人追求生活品质、热爱生活、懂生活、崇尚美、追求雅趣的生活态度。

  12.

  示例一:我选择陆游,因为他身上具有爱国气节,“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展现了陆游虽病痛缠身仍然坚定报国理想的爱国情怀,是宋人“爱国气节”的一面。所以,我选择他作为代言人,传扬爱国精神。

  示例二:我选择李清照,她曾在金华八咏楼留下“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的诗句,写尽了八咏楼的风流倜傥,是宋人“人文艺术”之韵。所以,我选择她作为代言人,传扬文学艺术之美。

  示例三:我选择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面对人生困境依然能保持乐观豁达的心境,从容面对生活,美食佳肴,品茗插花、寄情山水,展现了宋人追求生活雅趣。所以,我选择他作为代言人,传扬热爱生活的态度。

  【解析】7.本题考查文言字词解释。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第(1)空。根据课内迁移法,“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句意: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纸灰之类的覆盖它。和:混合。

  第(2)空。根据课内迁移法,“愿为市鞍马”句意:木兰愿意去买来马鞍和马匹。市:买。

  第(3)空。根据字源推求法,“绝”的意思是“以刀断丝也。”,有“断绝”的意思,由此可知,“沿门唱卖声,满街不绝”的“绝”是“断绝,消失”的意思。

  第(4)空。根据字典查阅法,“以为辟瘟疾等用”的“辟”选择②“避”,躲开,避免。

  第(5)空。本题考查断句。“茉莉盛开城内外扑戴朵花者不下数百人”的意思是:茉莉花盛开的时候,城内外戴花的人,不少于几百人。“茉莉盛开”是表示时间的,与后面断开,“城内外扑戴朵花者”是主语,与后面断开。

  故断句为:茉莉盛开/城内外扑戴朵花者/不下数百人。

  8.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

  结合陆游《重午》诗作答。诗中习俗很具有生活情趣。“街头初卖苑池冰”,在端午时节,皇宫中冬日所藏之冰,被人在街头叫卖;“萧艾著冠称道陵”,而平日任人践踏刈除的蒿艾,此时却被扎成道教天师张道陵的形状,悬于门首,为人所尊崇。

  由端午的习俗“卖苑池冰”可见,皇宫中冬日所藏之冰本来具有尊贵的身份,现在被人在街头叫卖,走入寻常百姓家;“萧艾著冠称道陵”,蒿艾平日任人践踏刈除,此时却为人所尊崇。由此诗人发出了“世间各自有时节”的感慨,认为世间万物,各有时节。

  9.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首先要理解句意,在此基础上赏析。“其日正是葵榴斗艳,桅艾争香,角黍包金,菖蒲切玉,以酬佳景”的句意是:那一天,确实是葵花、石榴争奇斗艳,栀子花、艾草争着散发香气,粽子像金玉一样,来酬谢佳节美景。

  此句中,“斗”、“争”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葵榴、桅艾等以认得情态,生动地展现了端午日葵花榴花盛开、栀子艾蒿清香飘远的景象,渲染了欢乐的节日氛围。此句还运用了比喻、排比、铺陈等手法,选择其中的一种,联系内容赏析即可。

  此句,“葵榴斗艳,桅艾争香,角黍包金,菖蒲切玉”,句式整齐,运用铺排手法,展现出花儿盛开、草业飘香的景象,渲染出欢乐的氛围。

  此句中“角黍包金,菖蒲切玉”,运用比喻手法,将“粽子”比喻成“金玉”,生动形象地写出粽子的色泽和形态,表现出节日的欢乐氛围。

  10.本题考查拟写广告语。围绕“端午粽”,语言简明、运用对偶等修辞即可。

  示例:年年岁岁过端午,岁岁年年宋朝粽。品味鲜香粽子,感悟端午文化。鲜香端午粽,经典好美味。一“粽”浓情,一“粽”乡愁。

  1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结合[乙]文“初一日,城内外家家供养,都插菖蒲、石榴、蜀葵花、栀子花之类”,可知,有“插菖蒲、石榴、蜀葵花、栀子花之类”的习俗;结合“城内外扑戴朵花者不下数百人”,可见有戴花的习俗。从中可以看出宋人追求生活品质、热爱生活、懂生活、崇尚美、追求雅趣的生活态度。

  1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引用诗文并阐述推荐理由即可。

  示例一:我选择陆游。他高扬抗金救国的大旗,慷慨悲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近百年以来,每当国势倾危时,人们往往怀念陆游的爱国主义精神,用陆游的爱国主义诗歌互相激励。所以,我选择他作为代言人,传扬爱国精神。

  示例二:我选择李清照。李清照怀着国破家亡之痛南逃至建康。她极关心国家命运和当时的政治形势,写有“南来尚怯吴江冷,北狩应知易水寒”,“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的诗句,表达了对于南宋朝廷苟且偷安的极大不满。我选择她作为代言人,就是传承她的爱国精神。

  示例三:我选择苏轼。“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让大自然荡涤心理的世俗尘埃,超然物外、恬然自得、豁达乐观。心趣不受仕途晴雨的影响,展现了宋人追求生活雅趣。所以,我选择他作为代言人,传扬热爱生活的态度。

  【点睛】参考译文:

  [乙]

  初一这一天,城内外每一家都供奉着鲜花,都插着菖蒲、石榴、蜀葵花、栀子花之类的,卖花的一早上能卖不低于一万贯钱。从哪儿可以见得?钱塘有百万户家庭,每一家花一百钱买花,由此可以看出……粽子全天下都有,只有这里的人们将粽子做成楼阁、亭子、车子的样子,都是很巧的样子,在店铺卖。还有的作为下酒的菜,各做各的精巧的粽子。茉莉花盛开的时候,城内外戴花的人不低于几百个。

  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子、白团、紫苏、菖蒲、木瓜,都一起切碎,用香药混合,用梅红匣子包装起来。又用艾蒿扎草人悬门上,名门望族、普通百姓都一起欣赏。

  从初一到端午这一天,每一家都买桃、柳、葵、榴、蒲叶、伏道,一起买的还有茭、粽、五色水团、时果、五色瘟纸等,对着门供养。从前一天到端午当天五更,沿着门唱卖的声音,整个大街都是,一直不停。有的用艾草和多种草捆绑成天师的样子,悬挂在门头上,有的悬挂虎头、白泽等。有的士宦人家用鲜艳的朱红色,在正午时写“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等语句。这一天采集百草或修制药品,作为躲辟瘟疾的用品,储备这些东西果然很有效果。那一天,确实是葵花、石榴争奇斗艳,栀子花、艾草争着散发香气,粽子像金玉一样,来酬谢佳节美景。不只是富贵大户人家是这样,即使是贫穷人家,也姑且根据时令消遣娱乐。

  13.(1)母亲每逢周末便站在门前等我回家,为我做满桌佳肴。

  (2)在城里念师范时

  (3)有一年暑假出游回家后

  (4)母亲心疼我舟车劳顿又瘦了,忙为我做饭。

  14.插叙了母亲为我做的四件事,使情节更加丰富完整,更具体地展现了母亲在一句句“瘦了”中蕴含的关爱,使母亲的形象更为丰满感人。而且倒叙的手法使得首尾相合,耐人寻味,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15.

  示例一:我选A,“湿润”应重读,用深情的语调读出我感悟到母亲深情的无限感动,“谁”读重音,“除了母亲,有谁能懂”应读得慢一点,读出我对母亲的感激和愧疚之意。

  示例二:我选B,“聚精会神”“花白”“瘦小”“单薄”等词可读重音,读出母亲为我在厨房忙碌时的专注,突出瘦弱的背影,更能体现出作者此时心中的心疼、愧疚和感恩之情。

  16.我不赞同,文中反复多次提及“瘦了”,强调母亲对我自始至终的关爱,而我却到现在才明白母亲在这一声声反反复复的“瘦了”中蕴藏的深情,母亲不善言语,只会用行动表示,是真正关心我、爱护我、心疼我的人。以《瘦了》为题,不仅点明了文章中心,更突显了母亲爱的深沉,简单特别又耐人寻味。

  17.可推荐的文章有《秋天的怀念》《散步》《金色花》《荷叶

  母亲》《阿长与〈山海经〉》《台阶》等,主题准确,语体得当,语言通畅,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13.本题考查梳理文章情节。

  第(1)空。由题干中“十二岁的时候”,可知结合第⑤段寻找答案,本段中“十二岁的时候,我到离家二十里地的一个镇上念初中,开始了三年的寄宿生涯。每逢周末,归心似箭,骑着自行车一路飞驰,未到家门,总是看到母亲站在门前的台阶上,伸长了脖子向路上张望,……迎接我的必定是令人垂涎的菜香”,可将情节概括为“母亲每逢周末便站在门前等我回家,为我做满桌佳肴。

  第(2)空。由题干中所概括的事情,可结合第⑥段寻找答案,本段中“初中毕业后进城念师范”,可将时间概括为:在城里念师范时。

  第(3)空。结合第⑦段“有一年暑假,我从重庆出发,沿着长江顺流而下,饱览三峡风光之后,继续游览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玩得十分尽兴”,可将时间概括为:有一年暑假出游回家后。

  第(4)空。结合第⑦段“一回到家,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听我兴致勃勃地诉说一路的见闻,每个人的眼神中都写满了激动与羡慕,七嘴八舌地问着一些异地的风土人情。唯有母条一脸平静,在大家的激动过去之后,淡淡地对我说了一句:‘在外面吃得不好、睡得不好吧?才十来天的时间,看看你,都瘦了多少……’然后默默起身,走向厨房。不一会儿,锅碗瓢盆的交响中,便飘出了熟悉而又诱人的香味”,可将情节概括为:母亲心疼我舟车劳顿又瘦了,忙为我做饭。

  14.本题考查记叙的顺序。

  插叙可以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严谨,内容丰满充实;也能刻画人物,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避免文章平铺直叙,增强可读性。倒叙能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增加叙事波澜;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可读性和感染力。

  本文插叙了母亲为我做的四件事,表现了母亲对我的关爱,也使得母亲形象更加

  立体丰满,避免文章平铺直叙。倒叙的手法使得首尾相合,耐人寻味,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可读性和感染力。

  15.本题考查朗读设计。

  朗读设计主要从重读、停顿、声调等角度进行设计,其目的是通过朗读更好地表现情感。

  示例一:我选A。重读方面,“湿润”要重读,表现出母亲对我的爱使我感动;声调方面,“母亲”要轻读,以表现对母亲的感激之情以及对母亲的愧疚之情。

  示例一:我选B。“挥动“、“忙碌”、“汗水”要重读,以表现母亲对我的关爱;“花白”、“瘦小”、“单薄”要重读,突出母亲的瘦弱的背影,更能体现出“我”此时心中的不舍、愧疚和感恩之情。

  16.本题考查分析标题作用。

  文章标题的作用有: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作为文章的线索,象征人物的形象或精神,概括文章内容,含蓄的或形象的揭示文章中心。

  我不赞同。本文以“瘦了”为题,能够概括文章内容,又能够表达情感:文中反复多次提及“瘦了”,强调母亲对我自始至终的关爱;又指我看到母亲瘦小的身影,表达我对母亲的感激和心疼之情。以“瘦了”为线索,使得文章脉络清晰,结构紧凑。以“瘦了”为题,还能够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17.本文考查拟写推荐语。

  主题准确,语体得当,语言通畅,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台阶》中的父亲推荐语。他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有志气,不甘人后,希望受到别人尊重;他是一个有着长远生活目标的人,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他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他是一个谦卑的人,有着中国农民所共有的谦卑的特点,当九级台阶造好后,他却不好意思坐上去。但是,父亲用无声的故事,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孩子,什么是自尊,什么是人生,什么是生活。

  18.例文:

  味道

  合上手中的诗集,轻轻地把它放在书桌上,端着一杯腾起丝丝热气的咖啡走到窗边。西天残阳如血,微风吹拂过脸庞,感觉是那么舒服。

  树叶在风中摇摆着。突然,一片叶子一不留神,就被风吹得脱离了大树的怀抱,在空中静静地盘旋着,在风中轻轻地飘动着,就像一只即将离世的蝴蝶在空中飞舞,最后以优美的弧线簌簌地飘落在地。那一刻,心弦被触动了,原来这就是它面对死亡时选择的方式,即使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也要把它最美的一面展现出来,不想带着任何遗憾离开。

  风继续地吹着,叶子一片又一片地飘落,花似乎也被感染了,也跟着随风飘落。看着凋零的花儿凄美地飘落,才发现原来秋天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来临了,叶儿黄了,花儿败了。这是个落英缤纷,萧瑟凄凉的季节,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季节,多少诗人与画家曾经为了它而吟诗作画。也许只有在这样的季节里,才能让人静下心来思考问题,领悟人生。

  用勺子轻轻搅动手中的咖啡,喝上一口,荡气回肠,香滑爽口因淡淡苦涩而更有韵味。淡淡的苦味,涩涩的抑郁,或许这就是秋天的味道吧。

  抬起头,看着眼前的满天飞絮,不禁想起了黛玉的《葬花词》,想起了黛玉那望穿秋水也望不透的凄凉眼神。这个“心较比甘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的柔弱女子,就像是那片片残花败叶,曾经为了追求与宝玉的自由恋爱而那么热烈地活着,即使最后为了这段感情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她也依旧无悔,她是那么平静地离开人世间,或许她早就看透了生死。她用自己的生命完美地诠释了“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真谛。一想起黛玉纤纤玉手洒着花儿,轻声低吟着:“花谢花落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香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那感人的一幕,心里就有说不出的滋味,眼角湿湿的。佳人已逝,芳香依旧。

  或许,只有落叶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智者吧。在生死交错之间能如此平静地面对,可能它们早已领悟到“死是生的最高境界”的哲理吧。昨日的绽放是为了今日的凋落,今日的凋落是为了明日的绽放。花开花落,年年如是。其实只要在人世间潇洒走一回,又何必执着于生与死呢。生生死死,只不过是生命的轮回而已。何不绽放生命的花朵,追求生命的芳香,感悟芬芳的人生呢。

  咖啡已经喝完了,可它带着秋天的味道却让人回味无穷,渗透到了思想,甚至灵魂。

  【详解】本题考查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要求以“味道”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味道”的涵义有不少:可以是我们平时口中尝到的酸、甜、苦、咸;可以是鼻中闻到的沁人心脾的清香;更可以是生活经历给我们带来的伤痛、成功、后悔等心灵的滋味。从中可以看出,“味道”本义是“滋味”,比喻义是“某种感受”。即可以理解为在自己的成长历程中,一些人和事所给你的真切、深刻、难忘的体验和感受,从而启发了你在某方面的认识和收获。若就其味道写味道,必然显得浅薄。如能扣住“味道”的深刻内涵,掘而深之,那文章的立意就会高人一筹。作文时,可将味道具体化,如:离别的味道;伤心的味道、成功的味道、失败的味道等。翻阅记忆,找出最值得和大家分享的一种“味道”,写一件事来表达积极健康的思想作文。

  第二,选材构思。在选材上,可采用在题目前后加后缀的方法,对“味道”进行限制,如“菜的味道”“家的味道”“秋的味道”等等。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表现主旨,比如写自己通过一道菜的“味道”,进而联想到父母的爱,来反映亲情的伟大。如选“家的味道”进行写作,就是充满“爱”的味道。我们在外面忍受了风吹雨打,回到家中,一杯热茶,一顿热饭,一句关心的话语让人感到温馨,感到温暖,这就是“家的味道”。突出家人对我们的“爱”即可。本文要求写记叙文。立意上要有突破;好的文章都渗透着作者浓浓的情感,所以情感的抒发要真切,要细腻,只有写出真情实感,才能打动读者。要善于通过描写再现滋味,通过比喻和联想注重多重感官结合。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把自己品悟的过程讲透。千万不能只谈品味到的结论,而忽略自己品味的方式和过程。

篇四:六个强省内容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意见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甘肃省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1.09.29?

  【字

  号】甘政发〔2021〕69号

  【施行日期】2021.09.2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意见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省政府各部门,中央在甘各单位:

  数字政府是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加快全省数字政府建设,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为主线,以数字化转型助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统筹推进全省数字政府建设,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公共服务高效化、社会治理精准化,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系统性原则。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更为快捷便利、更为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统筹构建数据按需共享、业务协同联动、应用百花齐放的工作格局。

  坚持整体性原则。集约化、一体化推进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和应用支撑体系共享共用,依托现有政务信息化建设基础,充分衔接“存量”,集中建设“增量”。

  坚持协同性原则。以数据资源整合共享为切入点,通过打通数据流、优化业务流、完善管理流,推进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数据共享、流程再造和模式优化。

  坚持统分建设原则。省级定标准规范、建基础支撑、抓考核评估,市级建分级平台、享省级支撑、创特色应用,县级以用为主、服务下沉、能力穿透。

  坚持发展安全并重原则。建立健全数据安全保障规则体系,持续推动政务数据资源依法有序开放和深度挖掘利用,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以数字化赋能千行百业。

  (三)总体目标。

  到2025年,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功能大幅提升,政务服务事项做到标准统一、整体联动、业务协同,“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全面实现。政务外网体系完成整合、升级、扩容,政务云和大数据基座分级建成,打造以甘快办、甘政通、12345热线、不来即享为代表的全省数字政府服务品牌,数字技术在公共卫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中的运用不断深化,形成协调推进有力、技术体系完备、安全管理有序、制度规范健全的数字政府新格局,建成“中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服务型数字政府。

  (四)总体架构。

  坚持全省“一盘棋”工作机制,统筹全省数字政府建设,坚持统一规划部署、统一标准规范、统一基础设施、统一服务平台、统一数据资源、统一安全策略,构建甘肃省数字政府“12345+N”体系,即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1条主线,管理和技术2个架构,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3个关键链条,甘快办、甘政通、12345热线、不来即享4个特色品牌,省、市、县、乡、村5级贯通的政务服务体系,N个政务服务应用系统。

  二、持续优化一体化平台,全面提升服务能力

  (五)优化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升级完善平台功能,拓展网上办事广度和深度。充分发挥平台枢纽作用,推动线上线下标准统一、深度融合、服务同质。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自助办”,全面支撑“跨省通办、省内联办、一件事一次办”等,大幅提升服务效能。

  (六)推进政务事项标准化。建立政务服务事项目录,健全事项动态管理机制,推动实现同一事项受理条件、服务对象、办理流程、所需材料、法定办结时限、办理结果等要素在省、市、县、乡四级统一,实现政务服务事项数据同源、动态更新、联动管理。

  (七)建立健全“好差评”体系。健全优化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好差评”系统功能,完善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制定全省统一政务服务“好差评”标准规范,强化评价结果使用,实现政务服务评价、反馈、整改、监督的闭环管理,促进政务服务质量持续提升。

  (八)完善“互联网+监管”系统。打造全省统一的“互联网+监管”平台,加强监管数据归集、治理和应用,推进与各行业专业监管系统互联互通。完善“双随机、一公开”功能,提高监管精准化、智慧化水平。构建基于信用的新型监管体系,推动监管流程全掌握、主体信用信息全记录、重点监管领域全覆盖。加强对取消、调整或下放审批事项的事中事后监管,完善分级分类监管政策,健全跨部门综

  合监管制度,提升监管能力,加大失信惩处力度,以公正监管促进优胜劣汰,强化对监管的监管。

  (九)统一线上入口服务。发挥政府网站作为政务公开第一平台和政务服务总门户的重要作用,提升政民互动、开放透明的政务公共服务能力,依托省、市两级政府门户网站,构建集中服务、多渠道接入的甘肃省政务服务统一入口,全方位汇聚PC端、移动端、自助服务终端等多端口,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全部通过政务服务平台“一窗受理、一网运行”,实现省、市两级集约化平台和信息资源库数据共享共用、互联互通。

  三、深入打造数据基座,推动政务数据开放共享

  (十)加强数据统筹管理。按照“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分步实施”的原则,建设一体化大数据基座,实现政务数据的归集融合,形成全省统一的数据资产。建立完善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梳理形成衔接一致、完整有效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公布政务数据供需对接清单,目录和清单纳入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统一运行管理和在线实时更新,不断提升共享数据质量。明确政务数据采集、汇聚、存储、共享、开发利用等各环节安全责任主体,实现共享数据使用全程留痕和可追溯,确保数据共享安全可控。

  (十一)建设数据资源库。推动各级政务数据资源向政务数据中心汇聚,构建综合人口库、综合法人库、信用信息库、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等基础库,事项库、办件库等主题库及“省内通办”“跨省通办”“一件事一次办”等专题库,形成全省统一的数据资源库。

  (十二)升级改造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依托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提升全省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支撑保障能力,推动各级各部门清理整合现有政务信息系统,加快建立部门信息共享交换系统,按需共享政务数据、经济数据和社会数据等,形成覆盖省、市、县等各层级的全省一体化政务数据共享交换体系。

  (十三)推动数据要素开放共享。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有效提升数据传递效率,逐步形成“一次采集、多次使用”的数据共享复用模式。加大政府数据开放建设力度,提高开放数据的质量和数量,持续梳理和规范政府可开放共享数字资源目录的颗粒度,逐步建立标准统一、动态管理的政务数据分级分类开放目录和动态更新机制,扩大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覆盖范围。完善数据回流机制,加速数据流动,盘活数据,打通政府部门间的数据壁垒,充分发挥政务数据资源价值。

  四、打造网上服务品牌,不断拓展政务应用

  (十四)深化“甘快办”应用。深化省级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功能,不断完善丰富个人和企业专属服务,基于“用户画像”推出场景化、向导式“千人千面”个性化服务。加快推进政务服务向移动端延伸,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各地各部门原则上不再新建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已建成的各类政务服务移动应用要加快向“甘快办”整合,统一全省政务服务移动端入口,打响“甘快办”应用品牌。

  (十五)打造全省一体化协同办公平台。建设“甘政通”一体化协同办公平台,全面推进政府机关内部数字化改造进程,推动政府内部办公流程再造、效能提升,提高跨部门跨层级网上协同能力,降低行政成本,实现政府决策指挥协同、监管协同、审批协同。

  (十六)推进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一号响应”。推进全省政务热线资源整合,加快省级和未建市州“12345”热线平台建设,通过整体并入、双号并行、设分中心等方式,建立健全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省市联动一体化运行工作机制,实现热线受理与后台办理服务紧密衔接,省级统筹和市县主办紧密衔接,打造便捷、高效、规范、智慧的数字政府“总客服”。

  (十七)拓展延伸“不来即享”利企平台。围绕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按照“不来即享”的原则,推动省内相关部门涉企服务平台的优化整合,为省内市场主

  体提供“一站式”服务,持续推进涉企数据共享,倒逼业务流程再造,实现更多惠企便民政策和业务在线办理、不来即享。

  (十八)创新“二维码+政务服务”应用。探索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在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方面率先实现“同城待遇”。探索推动二维码门楼牌与政务服务事项关联衔接,拓宽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入口,推出政务服务地图、一码办事、智能导办等创新应用,打造家门口的政务服务品牌。

  (十九)拓展信息化业务应用。紧紧围绕经济调节、社会管理、数字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市场监管、文化旅游等领域,突出服务、治理、政府运行三条主线,通过加强数据的统筹汇聚、关联分析、挖掘应用,加快推进全省各级政府数字化转型,持续提升政府履职效能。坚持以数字化、智慧化为目标,加强拓展智慧民政、智慧公安、智慧人社、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文旅、智慧住建、数字农业、公共智慧消防、智慧自然资源等领域数字化应用,加快推进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等信息化平台建设及应用,带动数字经济、数字社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五、统筹云网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统一公共支撑体系

  (二十)全省政务一张网。整合建设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外网体系,优化提升网络承载能力,延伸覆盖范围,满足IPv6(互联网协议第6版)规范,为跨层级、跨区域、跨部门网络互通、数据共享、应用协同提供支撑。分类梳理各部门业务专网和电子政务专网,有序推进非涉密业务系统向电子政务外网迁移。

  (二十一)全省政务一朵云。按照多云统管的思路,采取“1+15+N”(1朵省级政务云,15个市级政务云节点,N个行业云)的架构,加快推进省级和市州级云管理平台建设并实现互联互通,实现全省云资源的集中调度和综合服务。加快推进各类政务信息系统迁移上云,原则上除涉密以外的所有应用系统部署和数据存储必

  须全部上云。

  (二十二)全省统一公共支撑。推进数字化共性应用集约建设,按照全省统一技术架构体系,完善统一身份认证、统一电子印章、统一电子签名、统一公共支付等系统,为各级各部门和各类应用系统提供统一跨网交互、统一办件寄递、统一消息服务的公共应用支撑保障。

  (二十三)全省一体化运营指挥中心。省市分级建设集政务服务监测、服务效能评价、特别事项呈报、应急指挥调度等功能于一体的数字政府运营指挥中心,对相关领域政务信息进行全面汇集、深度研判、直观呈现,实现“战时指挥、平时服务”。

  六、强化支撑能力,构建全方位保障体系

  (二十四)完善信息安全管理机制。建立权责清晰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加强日常监测预警,确保信息安全工作协同共治。建立政务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处理体系,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培训,开展应急演练。

  (二十五)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全面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加强政务领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形成网络安全整体防护体系。完善密码支撑体系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密码保障系统并定期进行评估,提升密码应用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安全支撑能力。

  (二十六)构建标准规范体系。坚持标准先行,逐步建立总体标准、技术标准、应用标准、安全标准等,建立健全数字政府建设标准规范体系,以标准化支撑引领数字政府建设。

  (二十七)打造可持续的运维运营体系。坚持“政企合作、管运分离”模式,构建管理高效、责任明确、保障有力的运维运营体系,为数字政府建设运行提供长期稳定的技术服务和支撑。

  七、完善体制机制,加大评价考核力度

  (二十八)健全工作机制。省数字政府建设统筹推进领导小组整体统揽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工作。各地也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形成上下协同、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各地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作为推进本地区本部门数字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要切实负起责任,确保各项建设任务落到实处。

  (二十九)强化要素保障。各地要强化数字政府整体规划和统筹协调。注重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效应,提高使用效率。建立完善包括财政资金在内的多元化资金保障和分级投入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多渠道筹融资推进全省数字政府建设。

  (三十)提升数字素养。加强对数字政府建设的咨询指导工作,将数字政府建设列入各级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学习培训内容,建立普及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的培训机制,大力培育和引进数字政府建设需要的专业人才和高层次人才。

  (三十一)完善考核评价。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甘快办”等,以“好差评”结果等作为主要依据,通过严格考核、第三方评估、社会监督评价等方式开展评估评价,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用”。

  (三十二)加大宣传推广。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加大数字政府宣传力度,提升社会认知度,促进各级政府工作人员适应网上协同办公,引导群众获取网上政务服务,为数字政府营造良好氛围。

  甘肃省人民政府

  2021年9月29日

篇五:六个强省内容

  

  山西省“十四五”新技术规划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山西省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1.04.30?

  【字

  号】晋政发〔2021〕18号

  【施行日期】2021.04.30?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

  正文

  山西省“十四五”新技术规划

  目

  录

  第一章

  把握全球技术前沿态势,打赢新技术攻坚战第一节

  新成果

  第二节

  “十四五”技术创新趋势

  第二章

  主动前瞻谋划,明确新技术发展路径

  第一节

  指导思想

  第二节

  主要目标

  第三章

  体系化布局,全面构筑新技术先发优势第一节

  技术

  第二节

  大数据技术

  第三节

  半导体技术

  第四节

  碳基新材料技术

  第五节

  特种金属材料技术

  “十三五”技术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

  第六节

  通用航空技术

  第七节

  轨道交通技术

  第八节

  新能源技术

  第九节

  新能源汽车技术

  第十节

  现代生物医药和大健康技术

  第十一节

  有机旱作农业和现代农业技术

  第十二节

  非常规天然气技术

  第十三节

  煤机智能制造技术

  第十四节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

  第十五节

  节能环保技术

  第十六节

  柔性电子技术

  第四章

  加快多链融合,建立新技术突破六大机制第一节

  建立链接科技前沿与企业创新需求征集机制第二节

  建立新技术分析研判专家咨询论证机制第三节

  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融合机制

  第四节

  建立全社会创新资源撬动机制

  第五节

  建立新技术项目全过程服务机制

  第六节

  建立以应用为导向的评价机制

  第五章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推动技术创新

  迈上新台阶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六新”突破的重大要求,深刻理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趋势,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机遇,在国家推动中部高质量发展中乘势而上抢占先机,聚力攻坚关键核心技术,依托重大创新平台催生一批新技术,大力推动研发阶段的新技术进入小试、中试,加快现有成熟新技术产业化,率先在重点产业集群形成新技术优势,推动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

  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特编制本规划。

  第一章

  把握全球技术前沿态势,打赢新技术攻坚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也是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关键。新技术是指以绿色、智能、泛在、精密等为特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的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等,在“六新”中处于最核心的位置。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的重大突破,催生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层出不穷,新技术快速迭代,助推新基建的蓬勃兴起,基于数字技术、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技术,带动5G及其应用场景的不断完善,引发新业态快速发展。打赢打胜新技术攻坚战、决胜战,对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我省高质量高速度转型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第一节

  “十三五”技术创新成果

  “十三五”期间,我省积极组织实施“不对称创新”超前布局,持续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施“卡脖子”技术“攻尖”行动和重大技术“迭代创新”,逐渐形成一批推进我省高质量转型发展、实现国内领先甚至具有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

  基础研究领域。山西大学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了玻色费米混合气体量子简并,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一维和两维自旋轨道耦合的简并费米气体。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的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攻关高温浆态床煤制油铁基催化剂技术,填补了国际空白。工业催化剂生产装置成功在神华宁煤产业化,实现了在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400万吨/年装置上满(超)负荷工业稳定运行。我省还攻克了大型矿用挖掘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制出世界最大的WK-75型矿用挖掘

  机,实现了我国矿用挖掘机产品从“跟随发展”向“超越发展”的飞跃。

  工业技术领域。我省的“手撕钢”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折叠屏手机、柔性显示屏、储能电池等项目;碳化硅产业基地已位居国内第一、世界前十;高性能碳纤维材料,已经成为航天重点型号研制生产的保障材料和航空领域的优选材料;水煤浆水冷壁气化炉(晋华炉)项目,荣获2018年度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和2019年度第47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还有国产T1000级碳纤维、10MW中速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等一大批核心关键技术得到了有效突破,逐步形成支撑带动我省新兴产业技术迭代、实力壮大的重要力量。

  现代农业领域。以有机旱作农业为重点,遴选出12类32个新品种和5大类24项集成技术,其中渗水地膜谷子穴播等旱作技术推广1100多万亩次,推广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集成技术8.4万亩。山西农业大学参与完成的2项技术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在民生健康领域,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分三批紧急立项20个攻关项目,为夺取疫情防控战略性胜利提供了科技支撑。

  社会发展领域。在污染防治方面,大力推进实施水资源节约和水环境重构行动、生产生活用能方式绿色改造行动,第三代超低排放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卫生健康方面,认定了一批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组建了我省“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控与诊治山西省重点实验室”;面对疫情爆发,支持一线疫情防控专家组建团队实施了一批攻关项目,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第二节

  “十四五”技术创新趋势

  科技创新已成为影响和改变世界经济版图的关键变量,“十四五”时期技术创新呈现多点群发突破趋势,全球正在形成以技术创新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并由此直接决定下一轮产业变革的方向。新技术迭代速度越来越快,颠覆性技术随时可能产生,区域之间技术创新竞争将愈演愈烈。

  信息技术成为融合发展的关键力量。信息科技成为经济、社会与生活发生深刻变革的主导力量,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有效地促进了行业间、部门间、地区间的产业融合、数据融合、服务融合以及创新融合,成为持续推动经济社会加速向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力量。

  能源、材料、先进制造等领域技术加速进步。全球新一轮能源革命正在兴起,在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第四代核能、大规模储能以及动力电池、智慧电网等方面,都取得了一批突破性进展,能源技术加速向绿色、低碳、安全、高效、智慧的方向转型。新材料领域正在向个性化、绿色化、复合化和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材料强度与韧性不断强化,抗疲劳、耐高温、耐高压、耐腐蚀等性能进一步提高。在先进制造领域,以智能感知、智能控制、自动化柔性化生产为特征的智能工厂大量涌现,3D、4D打印技术快速发展,先进机器人、工业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个性化订制、柔性化生产、制造业服务化等成为新趋势。

  生命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得到革命性飞跃。人类对生命健康和高质量生活的强烈渴望,有效地促进着这方面技术快速迭代。在Science创刊125周年公布的125个最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中,46%属于生命科学领域。精准医学、癌症治疗、干细胞和再生医学、脑科学等研究是目前的前沿热点方向。

  深海深地探测为新的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开辟了新途径。美国、法国、俄罗斯、日本已拥有6000米级深海载人潜水器;2020年,美国的载人深潜器第二次突破10000米深度。中科院自主研制全海深自主遥控潜水器“海斗一号”,于2020年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完成4次万米下潜,连续下潜次数居世界前列,最大下潜深度10907米,使我国成为继日、美之后第三个拥有万米级无人潜水器的国家。

  全力推进技术创新势在必行。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我省产业技术虽然进步明显,但从总体看,技术创新水平和能力与先进发达地区仍有较大差距,仍然存在基础研究力量薄弱,应用基础研究涉及高端领域较少,技术

  开发缺乏高端人才,技术创新与产业需求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党中央把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为“十四五”科技创新的重要内容,各省市都在加强布局、争抢新技术“制高点”。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六新”突破的重大政治要求,必须加快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山西能力”,力争在“十四五”时期,紧跟国际发展前沿,洞察全球产业变革态势,抢抓新发展格局机遇,以抢滩、换道的竞争姿态,在新兴产业上占据主动,在未来产业上把握先机。着力围绕“14+N”个重点产业领域,系统部署高端新技术研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努力把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为全省创新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第二章

  主动前瞻谋划,明确新技术发展路径

  第一节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按照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深入实践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以新技术牵引“六新”重大任务,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敢于问鼎科技前沿,主动对接、积极承接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重点研发计划,实施基础研究、应用研发、成果转化一体化设计,政产学研用一体化部署,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着力突破一批占据国际前沿的新技术,攻克一批深度融入国家战略的新技术,转化一批支撑引领山西转型发展的新技术,显著增强新技术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助力我省构建以先进制造业

  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为全省打造一流创新生态、转型出雏型提供强大动力。

  第二节

  主要目标

  “十四五”期间,锚定“六新”突破,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为新技术发展筑底板、锻长板、补短板、树样板,聚焦产业链创新链“卡脖子”技术,实施100项基础技术研究和100项关键技术研发行动。率先在“14+N”个重点产业集群形成新技术优势领域,主动问鼎世界科技前沿,构建新技术研发“一流项目、一流平台、一流人才、一流团队、一流成果”等“五个一流”新格局。

  到2025年,努力实现:

  ——突破占据国际前沿的新技术100项;

  ——攻克服务国家战略的新技术100项;

  ——引领山西转型发展的新技术100项。

  第三章

  体系化布局,全面构筑新技术先发优势

  按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的要求,精准聚焦“14+N”新兴产业集群,以应用为导向,在前沿引领技术、“卡脖子”技术、关键核心技术、颠覆性技术上持续攻克一批、主动布局一批、积极应用一批,不断铸造新兴产业新技术扛鼎之作,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现代化水平。

  第一节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技术

  略

  第二节

  大数据技术

  深入贯彻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应用驱动、创新引领,互联互通、开放共享,健全制度、防范风险”原则,围绕打造产业方阵、赋能产业转型、提升治理能力,坚持“以算力算法强大大数据应用,以创新生态壮大大数据产业”的核心主线,升级大数据基础设施、打造大数据产业方阵、强化大数据融合创新应用、提升大数据治理能力,全面构建大数据融合创新产业生态,加速各领域数字化转型,着力培育数据要素市场,以数字化、智能化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

  一、主要目标

  到2025年,突破7项以上大数据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培育1000家大数据高新技术企业,大数据相关产品和服务业务收入相比“十三五”时期翻一番,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40%左右,加快建设“智慧山西”,大数据融合创新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力争在“十四五”末,使山西大数据产业跃居全国第一方阵,在我省打造环首都数据存储中心、国家重要数据资源灾备中心、国家级超算中心和数据服务应用基地,打造全国大数据产业基地和创新融合发展高地。

  二、重点任务

  “十四五”时期,努力缩小山西省大数据产业技术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做强大数据产品,针对大数据产业创新的关键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强链、延链和补链,不断深化大数据应用,培育大数据人才,强化平台和科研团队建设,打造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高科技领军企业,着力培育山西大数据产业核心竞争力,努力实现从“物理反应”到“化学反应”、从量变到质变的提升。

  突破核心技术。智能感知领域,重点突破复杂场景下的智能感知技术、多智能体群智感知技术、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复杂环境感知与建模技术;一体化监测领域,主要攻关极端环境下基于5G的实时环境监测技术、复杂场景下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存储管理领域,主要研发海量多源异构数据的分布式存储与智能管理

  技术,面向领域的大数据知识库构建、查询与推理技术;数据治理领域,重点攻关大数据智能标注与测评技术、大数据的统一指标体系与规范、大数据共享交换与接口服务;计算与建模领域,重点攻关复杂数据建模与分布式挖掘技术、跨模态数据语义融合与表示技术、基于深度学习的基因图谱挖掘技术;控制与决策领域,主要研发语音与视觉协同的人机交互技术、基于强化学习的多智能体自主协同技术、机器人智能控制技术;数据安全领域,主要研发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存证技术、大数据隐私保护与访问控制技术、基于区块链的产品溯源技术。

  搭建应用平台。建设山西省存储与计算平台,集中存储大数据资源、实现大数据平台统一管理;建设山西省政务大数据平台,推进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提高管理与服务的智能化;建设山西省仓储物流大数据平台,搭建实时更新的物流数据库,推动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建设山西省能源互联网平台,推进能源的合理开发、充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建设山西省农业大数据平台,实现农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推进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农业生产的综合管理与智能服务。建设山西省文旅大数据平台,推动旅游平台向数字经济互联网平台的跨越发展;建设山西省医疗大数据平台,推动医疗事业的智能化发展;建设山西省司法大数据平台,推进省司法大数据与国家数据资源的融合运用,为司法管理和司法改革提供服务。

  布局大数据产业。按照数据价值实现6个层次,不断完善大数据产业链上、中、下游。强链,加强大数据采集、预处理、存储与管理、分析挖掘、可视化、安全等方面的技术突破和人才培养,强化大数据应用层和大数据技术层的研发基础与人才储备,扩大大数据在政务、农业、能源、交通、金融、医疗、文旅、工业、司法等领域的应用。延链,按照省委“最高级、制高点、国产化”打造E级规模超算中心的要求,建设国家超级计算太原中心。以“物理分散、逻辑集中、资源共享、区域覆盖”为原则,推进区域数据中心集聚发展,形成招商引资和产业生态联动机

  制,吸引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入驻,构建覆盖京津冀、环渤海、中西部地区和黄河流域超级计算产业生态圈。补链,建设山西大数据交易中心,以人工智能数据为特色,汇集企业、政府、行业协会等多元主体数据,提供包含原数据、算法、模型等多种交易内容,立足山西,服务全国,成为数据要素市场华北区域重要节点。建设山西大数据融资平台,以“信息流”引导“资金流”,缓解招商引资这一难题。

  深化大数据应用。深入推进能源大数据应用研发,加速推进能源产业发展及商业模式创新。加强与国内通讯、互联网、金融龙头企业合作,建设文化旅游产业运行监测等平台提升文旅行业的大数据研发能力、加快成果应用,助推文化旅游行业高质量发展。加强交通大数据分析处理,强化交通管理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深入开展医疗大数据应用研发,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有效提高治疗成功率和安全性。加强工业大数据技术分析,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完善政务大数据深度挖掘与多维剖析技术,掌握政府服务和管理的变化动态,发现公众新需求,有效支持决策科学化、治理精准化、服务便捷化和安全保障高效化,为智慧政府建设提供坚实基础。加强农业大数据分析研究,加快作物育种、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降低创新成本。推进司法大数据应用研发,完善司法程序系统,准确构建证据体系,提高办案质效,提升司法公信力,助力司法工作创新发展。

  培育科技领军企业。培育云时代公司成为数字山西建设的主力军,着力打造数字政府应用示范项目;在智慧矿山和智慧交通领域,支持精英数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科达自控股份有限公司、山西万立科技有限公司等;在区块链和人工智能领域,支持山西清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百度(山西)人工智能基础数据产业基地、太原罗克佳华工业有限公司等;在云计算领域,支持山西省超级计算中心、大同秦淮数据中心、百度云计算(阳泉)中心、华为(吕梁)山西云数据中心等;在军民融合领域,支持山西汾西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和北方自动控制技术研究所等;在文旅、农业和医疗等领域,支持山西文旅集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山西百得科技开

  发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智杰软件工程有限公司和山西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等。

  培养大数据人才。引育领军人才,完善大数据创新扶持政策,加强大数据相关学科和专业建设,给予领军人才施展才华的平台和环境。加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完整的大数据教学体系,增强学科建设,注重校企结合,教用合一,加强实践能力。加强职业教育培训,增加投入,积极推进课程和教材改革,强化基础培训,实践教学,提高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建立人才激励和约束并重的管理机制,激发创新活力,强化创新意识。

  建设科研平台和团队。提升智能信息处理、信息探测与处理技术、通信网络信息安全与故障监测等已有科技创新团队科研水平;增强智能信息技术处理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先进控制与智能信息系统山西省重点实验室等已有重点实验室创新能力。瞄准大数据新技术创新需求,培育智能感知与检测技术山西省科技创新团队,新建大数据与数字政府山西省重点实验室、智能感知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省大数据融合创新中试基地、山西省大数据双创平台、国家超级计算太原中心等创新平台。

  第三节

  半导体技术

  抓住半导体产业大发展的机遇,坚持非均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发与产业相结合,按照三个维度(面向国际前沿、融入国家战略和支撑山西省转型发展),实施“9-3-20”发展路径,做大二代半导体、做强三代半导体、抢滩四代半导体。集中力量在半导体产业上把握先机、占据主动,加强平台建设,加强应用研究,努力提升整体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快补链延链强链,持续打造一流创新生态,着力培育中国电科(山西)电子信息产业园、忻州市半导体产业园等产业基地,壮大

  半导体产业,促进形成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新动能;努力提升整体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推动更多半导体材料、器件装备进入国内大循环的中高端和成为关键环,助力山西进入半导体技术创新领域的国家级领先方队。

  一、主要目标

  按照“9-3-20”发展路径,即着力打造半导体材料山西实验室、碳基薄膜电子研究院等9个国内一流的半导体产业高端创新平台基地,力争在半导体领域实现“卡脖子”技术突破和弯道超车;重点开展半导体新材料、芯片及器件、半导体装备三大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三代半导体材料、碳电子材料为技术引领的产业技术布局,加快形成一批重大科研成果;积聚国内外科技创新资源,组建光刻机用激光器、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等20个半导体产业高水平人才团队,打造有世界影响力的半导体产业战略科技力量。

  二、重点任务

  碳基集成电路领域。开展碳纳米管制备、分离和组装的技术研发,碳基薄膜电子器件的新型制造、新型集成工艺及碳基集成电路设计工具研发,碳基集成电路大规模制造工艺设备研发,碳基薄膜电子技术与量子探测技术相结合的研究等,形成山西省碳基薄膜电子等碳基集成电路材料、芯片、模块及应用完整产业链,解决碳基集成电路基础材料的对外依赖问题,打破半导体、芯片制造等高精度加工技术领域的国外垄断,形成独立自主的碳基集成电路供应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并为未来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坚实的基础。

  柔性半导体领域。开展先进柔性半导体电子信息器件及应用研发,半导体柔性显示器制造关键工艺设备技术研发,柔性半导体3D增材制造批量化制备新工艺与新装备技术,柔性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等,实现先进柔性半导体电子信息器件的制备以及在“神经网络”计算芯片、可穿戴电子器件、高灵敏生化传感器、人机交互等领域的应用;以实现半导体照明面板的柔性化为目标,开展自主知

  识产权体系的核心原材料的设计合成与量产关键技术研发,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为新一代柔性半导体的规模化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半导体专用材料领域。开展5G射频器件用6、8英寸高纯半绝缘4H-SiC单晶材料生长、高平坦度低翘曲度快速切割、“开盒即用”等规模化制备技术研发,先进封装基板材料及浆料制备技术,氮化物半导体材料理论设计及外延生长关键技术,氮化铝单晶装备及生长工艺技术研发、5G功率放大器用6、8英寸高纯砷化镓晶体生长和晶片加工,5G声表面波滤波器用6、8英寸高性能钽酸锂/铌酸锂晶体生长及晶片加工,高精密MicroLED衬底加工制造,打破美国、日本、德国等跨国公司垄断,实现进口替代;突破量子结构对固态光源材料性能的调控规律,实现高质量氮化物外延材料及高性能器件的可控生长,用于全光谱照明、激光显示等新型光电子器件。

  半导体专用设备领域。设计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半导体激光芯片,开发面向高端光刻机的深紫外和极紫外激光光源研制技术、面向保密通信、传感和信息安全的混沌激光光源研制技术、非经典量子压缩态激光源技术、低噪声窄线宽全固态绿光激光器技术、低成本激光显示设备技术;开展大尺寸高纯半绝缘4H-SiC单晶设备、氧化镓半导体单晶设备、电子级金刚石生长设备、金属纯化设备技术研究,研发技术先进、工艺稳定的半导体材料设备,研发半导体先进封装关键工艺设备技术;研发半导体高精度无损检测关键设备技术等,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设备技术性能达到美日先进设备水平,实现先进封装关键工艺设备自主可控,支撑山西省半导体材料产业高速发展。

  芯片设计制造领域。研发航空级力学量MEMS传感器技术、高功率化合物半导体激光器制备技术、短波APD红外探测器芯片制备技术、工业总线及嵌入式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中长波Ⅱ类超晶格红外探测器工艺技术、PCR生物芯片技术、超长寿命氮化镓基传感芯片产业化关键技术等,打破国外在GaAs基和GaN基半导体激光

  器的核心制造技术(外延材料和芯片制造技术)上的制约,填补国家空白;解决目前传感器稳定性不足、寿命短的瓶颈,实现高稳定性、低成本的氮化镓基传感芯片量产,打造年产能500万颗芯片的产业化基地,构筑高端生物医疗、煤矿安全监测、智慧家居等传感芯片的应用市场。

  器件封装测试领域。研发固态量子成像半导体芯片综合参数测试技术、MicroLED超微显示技术、公共卫生防控深紫外固态半导体光源封装模组技术、无线通信用电子陶瓷器件技术等,满足无线通信对电子陶瓷器件小型化、集成化、高可靠发展需求,实现锑化物中红外激光器国产化制造“卡脖子”技术突破,在国家急需的重要装备中实现应用。

  第四节

  碳基新材料技术

  瞄准前沿,把煤炭资源优势转化为碳基新材料发展优势,在新、特、专、高、精、尖上下功夫,把碳基新材料打造成为山西煤炭产业向高科技高附加值转型发展的新突破点。立足碳材料研发积淀和体系优势,聚焦碳纤维、特种石墨、石墨烯、专用功能碳、合成高分子等重点领域技术开发,服务国防军工等国家重大需求,推动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通过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打造从基础材料、制品器件到下游应用的技术创新链,形成国产化材料+系统应用解决方案,破解关键材料“卡脖子”难题。集应用基础研究、中试和产业化开发于一体,打通碳基新材料从实验室、中试向产业化的发展通道,提升技术成熟度,促进成果转移转化,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和市场优势,推动新材料产业成为山西转型发展的支柱产业。

  一、主要目标

  统筹研发布局和平台资源,组建高水平研发攻关创新团队,启动建设碳基新材

  料山西省实验室,推动申报建设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推进碳基新材料关键核心技术持续创新,开发多品种、高附加值、高技术门槛系列碳基新材料产品。

  到2025年,营造多方协同、利益共享、良性互动的创新生态圈,实现材料设计、工艺开发、装备研制和应用推广的集群式突破,形成一批高科技领军企业,引领传统碳材料块状经济向现代碳材料产业集群转变,打造中部“碳谷”,助推山西煤炭、焦化和碳素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重点任务

  (一)开展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

  推进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特种石墨材料、石墨烯材料、功能碳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等的制备工艺技术、装备技术和中试应用研究,推动科研成果就地转移转化,实现产业化发展。

  碳纤维及复合材料领域。持续推动新型功能碳纤维、一体化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制造技术,开展新型异形碳纤维、中空碳纤维、镀金属碳纤维等连续碳纤维的创新性制备技术研究,开发低频高效碳纤维电磁屏蔽纱、红外隐身结构复合材料、电磁隐身结构复合材料的研制,实现自动化技术、材料技术、计算机技术的集成。开展面向医疗领域、燃料电池领域、航天、航空领域、风电领域、轨道交通及汽车领域等特种碳纤维材料的研制与应用研究,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在“十四五”末,技术水平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重点开展国产T1100碳纤维、M65J碳纤维、高性能沥青碳纤维的工程化制备技术研究,打造国内一流的高端碳纤维工程化示范平台,为民机、卫星主承力结构等应用提供第三代国产化碳纤维技术。

  特种石墨材料领域。面向5G高功率密度电子器件、高端工业用机械密封、高速列车摩擦制动等需求,重点开展第四代石墨制备、石墨提纯与高纯高密石墨制备及国产化制备技术研究,提升材料结构性能和制备工艺水平,面向煤焦油深加工利用等需求,突破高品质针状焦规模化制备能力。

  石墨烯材料领域。突破大尺寸石墨烯气凝胶可控组装、炭化与石墨化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其在相变复合材料、环保吸附和多孔集流体等领域的应用。开发石墨烯增强铝合金、石墨烯改性铜电缆、石墨烯改性镁合金制备与应用技术。面向柔性电子、电化学储能、微纳电子、电磁防护、热管理、农业领域增产防害等需求开展系列石墨烯应用技术研究。

  功能碳材料领域。开发储能碳电极材料、多孔碳小球、燃料电池催化剂碳载体、特种导电碳黑、泡沫碳、纳米金刚石、煤基活性碳等多种功能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对标国际国内一流水平,持续降低生产成本和装备水平,在部分领域实现应用示范。

  合成高分子材料领域。面向交通、能源、智能制造、通用航空等领域未来发展需求,探索突破新型改性聚醚醚酮、长链二元酸、聚酰胺(尼龙)、热塑性聚氨酯、高韧性环氧树脂、聚苯并咪唑树脂等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自主化生产能力。

  (二)完善研发条件支撑

  优化产业创新子生态。统筹利用各级各类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太原市申报建设高端碳纤维制备与综合利用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支持国际领先前沿新材料项目和技术研发。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金融产品和服务,拓宽产融合作渠道,为企业争取获得更多、更优惠的金融支持。建立对重大碳基新材料项目的定期调度机制,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加强协调服务,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强化人才支撑。加大“两院”院士等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加强与海内外优秀企业、研发机构合作,积极引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的高端领军人才和研发团队。推动企业和高校联合建立各类创新平台,加快人才队伍培育。

  完善质量认证。加强质量、标准、认证、品牌培育,推动产业向高端、高质、高效发展,全面提高产业核心竞争能力。落实国家新材料标准领航行动计划,推动我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上升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提升关键材料的质量检验检测能力。

  加强开放合作。支持企业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深化与京津冀、环渤海创新协同,促进人才团队、技术资本、标准专利、管理经验交流合作。鼓励国外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我省设立新材料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加强与新材料产业发达省市的园区、企业交流合作,形成战略发展同盟,实现地区差异、协同发展。

  第五节

  特种金属材料技术

  瞄准世界先进特种金属材料发展方向和前沿技术,重点解决材料领域科学问题和工业技术瓶颈问题。补短板,锻长板,优化产业结构,逐步构建特种金属材料全产业链条,完善“特殊钢、铝镁合金冶炼—高精度加工—高端合金制品”产业链,持续增强全省创新驱动力,支撑我省“十四五”转型出雏形。

  一、主要目标

  到2025年,抢占特种金属材料产业制高点,进入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打破国外垄断、封锁,进入国内大循环高端环,冲击国际国内双循环。支撑特种金属材料下游产业链构建,打造高端金属材料产业研发高地。

  在超高强度钢铁材料、新能源汽车用金属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镁合金及复合材料、低成本高性能钕(铈)铁硼磁性材料等技术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在取向硅钢、高端耐蚀耐热不锈钢、高端轴承钢、极端环境用钢、泡沫铝三明治板材、镍基高温合金等新型高端特种金属材料方面,实现重大突破。突破超精密极薄不锈钢带材微成型、镁合金“带箔丝管”、大型镁合金构件形性一体化、镁合金复杂结构件固液态成形等关键共性技术,力争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不锈钢、新型铝

  镁合金、高性能磁性材料产业集群和产业带。

  二、重点任务

  主要在钢铁材料、汽车用金属材料、镁合金及复合材料、钕(铈)铁硼磁性材料等领域,从“卡脖子”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两方面开展重点攻关突破。

  (一)攻关“卡脖子”技术

  新能源汽车领域。重点研发车用金属材料的研发与制备技术,开发出新一代可替代石墨双极板的金属双极板;开展高端硅钢材料关键生产技术研发,针对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对硅钢材料的需求,重点攻克硅钢成分体系设计等关键技术,开发出如热轧硅钢、冷轧电工钢、特殊用途硅钢、薄规格无取向硅钢等一系列高端硅钢材料。

  镁、铝等合金及复合材料领域。重点研发结构功能一体化镁合金及复合材料设计与制备技术,开展新材料多尺度成分设计、性能调控机理及制备技术研究;研发高端装备用多功能一体化成形泡沫铝三明治板材制备的关键技术,攻克泡沫铝三明治板材的一体化成形、孔结构调控、综合力学性能以及阻尼、隔声性能精细化调控关键技术;开展高性能钛铝合金形性一体化关键技术及应用研发,重点攻克TiAl合金的形性一体化制备理论、成形工艺;开展高性能镁铝层合板轧制成形工艺技术及应用研发,重点攻克一种基于波纹型轧辊的新型轧制方法;研发高附加值镁合金“带箔丝管”全链条工艺技术,重点攻克镁合金体系研发及精密成形加工技术;开展镁合金薄壁高筋构件整体塑性成形工艺及装备开发,重点攻克数控多向等温精密塑性成形装备研

  发、均匀加载塑性成形技术开发等关键技术。

  航天领域。重点研发航天超大型镁合金构件形性一体化控制技术,重点突破成型、尺寸精度及内部质量控制中的技术难点,开展超大型镁合金薄壁结构件形性一体化成型工艺设计研究,满足航天用大型复杂构件轻量化和大型化需求。

  极端尺寸构件成形领域。重点研发特种金属极端尺寸构件成形技术,开展复杂

  变形历史与应力状态下极大尺寸构件形状、性能、缺陷动态演化控制技术研究,极大尺寸构件非均匀组织在热制造全流程中的遗传/演化规律与性能协同调控技术,极薄带材和纳米尺度构件塑性成形新原理与新方法。

  不锈钢材料领域。重点研发高品质不锈钢超精密极薄带材制备及微成型技术,实现高塑韧性超薄不锈钢、不锈钢超精密极薄带材量产;研发资源节约型不锈钢材料制备技术,开发出一系列满足不同使用条件的资源节约型不锈钢;研发高端耐蚀、耐热不锈钢材料研发与生产技术,开发汽化炉用钢、火电锅炉用钢、石化用不锈钢等高端不锈钢产品。

  钕(铈)铁硼烧结磁体领域。重点开展低成本、高性能钕(铈)铁硼烧结磁体研发与产业化,攻克低含量或不含重稀土高性能钕(铈)铁硼烧结磁体开发与产业化关键技术。

  增材制造领域。重点研发增材制造用高强金属、金属基复合粉材及丝材制备技术,面向航空航天、军工、冶金、电力、化工等行业高端产品的需求,开展增材制造用高强韧铝合金、不锈钢、钛合金、镍合金及其金属基复合粉材及电弧增材用高强韧镁合金丝材制备、增材成形技术研究。

  (二)攻关关键核心技术

  钢铁材料领域。重点研发超高强度钢铁材料强韧化新原理及生产技术,重点解决晶界工程、化学界面工程、纳米析出强化以及纳米贝氏体相变机理等理论难题,突破超快速加热技术、纳米组织控制技术等技术难关;研发高品质轴承钢材料研发与制备技术,重点解决洁净化冶炼技术、一次碳化物控制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出如第三代航空高温轴承用钢等一系列高端轴承钢;开展高端模具钢材料的研发与制备技术攻关,重点攻克洁净化冶炼技术、一次碳化物控制技术、冶金新工艺与热处理新工艺等关键技术研发一系列热作、冷作模具钢产品;开展高强高韧海洋环境用钢研发与制备技术攻关,重点攻克高强高韧海洋用钢冶炼、轧制过程共性问

  题,开发制备出100mm厚度以上的超高强度海洋工程用厚板、新一代超高屈服强度的船舶用超高强度高韧钢;开展新一代低密度高强钢研发与制备技术攻关,重点攻克Fe-Mn-Al-C系轻质合金钢高Mn、Al含量钢的冶金、连铸、轧制、热处理及成型加工等技术难题。

  航空领域。重点开展先进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变形镍基高温合金开发与制备技术攻关,攻克变形镍基高温合金加工成型过程组织演化规律及高温性能与析出相演变之间的内在联系、复杂服役条件决定的变形高温合金组织演变规律等理论问题,解决规模生产组织控制技术难题,开展组织—性能关系多元评价,提升长寿命服役稳定性。

  金属复合材料领域。重点实施高性能铝合金及铝基复合新材料开发与生产技术攻关,开展高强度铝合金新材料及高性能铝基复合新材料的开发研究,主要包括高强韧压铸铝合金、新型碳材料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高性能变形铝合金等新材料;研发增材制造用高强金属、金属基复合粉材及丝材制备技术,面向航空航天、军工、冶金、电力、化工等行业高端产品的需求,开展增材制造用高强韧铝合金、不锈钢、钛合金、镍合金及其金属基复合粉材及电弧增材用高强韧镁合金丝材制备、增材成形技术研究;开展500MPa吨级稀土耐热镁合金均匀强韧化制备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瞄准超级腐蚀、氧化、高低温以及辐照等极端环境的用材需求,开展极端环境用高性能中高熵合金研发与制备技术攻关,重点研发CrCoNi、FeMnCrNi等中高熵合金,解决多组分、等原子比合金在冶金、铸造及轧制等过程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深入研究此类合金在服役过程中晶粒缺陷作用与调控、微观组织演变、强韧化机制以及损伤机理等理论。在现有实验室制备的基础上,实现中试生产并向规模化生产推广。

  第六节

  通用航空技术

  抢抓国家推动通用航空大发展和改革低空空域管理体制的战略机遇,把发展通用航空作为推动转型升级、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的重要举措,围绕矿产、材料优势,着重在碳纤维、镁铝高强合金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拓展下游产业链条。实施重点研发项目,推动核心技术攻关;以整机研发制造为牵引,带动全产业链发展;绘制通用航空产业“集群”式发展蓝图。“先行先试”,构建通用航空飞行特区,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山西通航”模式,加快建设通用航空强省,为转型升级注入强大动力。

  一、主要目标

  到2025年,在先进航材、航空动力系统、整机研发制造等方向“点上开花”,启动建设通用航空产业设计研发重点实验室,通航产业初具规模,实现全省通用航空产业产值突破百亿大关。到2030年,系统完成从材料到零部件再到装备的通用航空产业集群建设与发展,初步发挥通航产业发展示范效应,为全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提供一批行业标准与规范,引领全国通航产业跨越式发展。通过产业集聚、技术突破、工程积累、市场培育以及项目建设等多种方式,通过5-10年的发展,谋划建设一项大科学装置,打造一片通用航空飞行特区,发展一批技术密集型制造产业,推动我省通用航空产业做强做大。

  二、重点任务

  围绕通航示范省建设,结合航空航天产业特点与山西省现有基础,立足通用航空,辐射运输航空,打造通用航空产业的“一体-两翼-四驱”。

  (一)打造牵引产业发展的“一体”化技术

  以通用航空器整机制造牵引11个领域关键部件和材料技术创新,推动航空制造业集群式发展。

  航空原材料制备领域。研发航空碳纤维复合材料关键技术、航空用TiAl合金

  形性一体化关键技术与装备、航空用新型轻质高强Al-Mg-Sc合金开发及应用技术等。

  航空零部件研发与成型领域。研发航空用轻质高强碳纤维/金属层合板制备关键技术与装备、航空航天用大型薄壁复杂构件特种挤压成形技术等。

  航空发动机系统领域。研发小型航空发动机、水平对置活塞式M100甲醇发动机、氢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混合航空动力系统等。

  航空结构设计领域。研发轻小型电动飞机低成本/轻量化复合材料结构设计与验证技术、基于一体化缝合工艺的高性能低成本复合材料结构设计与验证技术、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结构对复杂/极端环境适应性设计与验证技术、纯电动飞机结构轻量化设计与热管理防护技术等。

  通航飞机航电系统监视与控制领域。研发航空综合显示控制技术、航空发动机参数监视技术、航空大气航姿融合测量技术、航空综合应急参数集成与显示技术和通用航空机载综合电子飞行系统。

  通航飞机控制领域。研发无人驾驶航空器多机编队通讯和飞行控制关键技术、无人驾驶航空器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及应用系统。

  通航飞机整机领域。开展飞行器相关复杂空气动力学技术、通用航空飞行器多学科集成概念设计方案优化技术、智能化图像测量关键技术、通用航空飞行器整机智能化/数字化装配及生产线资源规划与协同控制技术、高速飞行列车关键技术研发,开展中轻型多用途通用飞机设计研发与制造。

  无人驾驶航空器领域。开展两座通航飞机改装及200公斤无人驾驶航空器研发、1.5吨级无人机研发及制造、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驾驶航空器研发与制造、复杂特殊场景下高性能、长航时、大载重民用固定翼无人驾驶飞机研发制造等。

  通航运营服务保障领域。研发山西省域通用航空运行管理系统工程技术、通用航空飞行器区域运营关键技术、互联网精密导航运营技术,开发通航大数据平台、“5G+北斗+AeroMACS”通用航空电子飞行包、便携式综合地面站,建设低轨通信星座星载ADS-B系统。

  通航飞机测试平台领域。研发飞机智能化测试关键技术、航空用氢动力系统安全测试技术与平台、通用飞机NVH关键技术等。通航机务维修与安全领域。研发航空智能维修关键技术、通用航空结构改装/修理损伤容限评估技术、民用航空发动机叶片修复技术、纯电/混电飞机坠撞安全性设计与防护技术、航空结构抗坠撞设计、评价与验证关键技术等。

  (二)形成加速产业发展的“两翼”

  打造保障山西通航优先“飞起来”的软件与硬件两翼。

  努力打造智能通航网络数据链和无人机货运体系。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发展模式和行业规范,促进通用航空产业的数据联通与一体化平台控制体系的发展,在国内率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通航运输规范与标准。

  完善通航服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条件。建设航空维修基地,发展干线、支线客机交付、维修、改装及拆解与零部件生产基地,促进基础保障及运维的良性循环。打造首家141航校,绘制山西省低空目视航图与通航飞行导航系统,打造便捷航空生态,在山西省内打造通航飞行特区,支持太原率先发展,打造通用航空产业集群。

  (三)打造拓展产业优势的“四驱”

  立足山西航空产业基础,紧密结合“一体-两翼”的发展需求,从先进航材研发生产、航电系统制造、能源动力系统创新以及航空航天人才培养四个方面着手,紧紧抓住国家加快发展通用航空业和推进空域管理改革的有利时机,破解我省通用航空业发展瓶颈和短板,提升通航运营服务能力,完善基础设施网络,健全服务保障体系,拓展通用航空产业链,形成一条从航空材料到零部件制造、系统制造、整机研制,再到运营服务、维修保障和人才培养的上、中、下游通用航空产业集群。

  第七节

  轨道交通技术

  抢抓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发展机遇,坚持市场导向与政策引导、特色发展与重点突破、外部引进与自主培育相结合,围绕原材料、关键部件、信号系统、安全检测、整车集成、轨道交通运维平台搭建等发展方向,强化引领性技术,弥补弱项技术差距,突破一批关键技术,统筹布局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高水平研发平台和中试基地,形成一批高水平研发攻关创新团队,培育一批高科技领军企业。为我省轨道交通装备产品向信息化、智能化、绿色环保、装备现代化方向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一、主要目标

  到2025年,形成较完善的轨道交通装备自主研发、规模制造、规范服务的产业创新体系,成为动车行走系统、电牵引系统等轨道交通装备研发制造高地,实现以太原、运城、大同为核心的规模化轨道交通产业布局,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加快山西省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技术突破方面。聚焦原材料、关键部件、信号系统、安全检测、整车集成和智能运维等方向,重点突破一批应用关键技术,一批新材料、高效化、智能化及国产化关键共性技术,以及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服役行为研究与智能运维平台技术。

  支撑条件方面。启动建设关键材料和零部件关键技术山西省实验室,布局关键技术创新中心,汇聚国内外高水平研发攻关团队,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院校、研究所合作,培育一批高科技领军企业。

  二、重点任务

  启动轨道交通关键材料和零部件关键技术山西省实验室建设,统筹布局高铁轮轴材料、转向架和齿轮箱、轴承等关键技术创新中心,加强国内外知名院校、研究

  所合作,汇聚一流人才、团队,在7个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我省轨道交通产业重点技术的突破。

  原材料及基础领域。开展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制造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支撑产业链中下游快速发展。

  轨道线路领域。以道岔、转换系统技术为牵引,研发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绿色产品的开发和应用。

  列车走行部领域。研发先进城市轨道轮轴系统、高性能轮轴产品、可变轨距轮对、智能轮对以及大型轴类楔横轧制造装备及工艺;新型检测技术开发及应用。

  电气传动系统领域。开展轨道交通机车、动车、地铁电传动系统的器件、部件、系统三级产品的新材料、高效化、智能化及国产化技术研究;结合工业以太网、大数据应用、云技术等前瞻性技术,推进新一代安全、高效、智能、绿色列车网络系统产品开发,突破智能运维技术及应用。

  电力机车领域。开展以“磁悬浮”为代表的智能化、通用高效电力机车技术研究,研制中低速磁浮列车、永磁直驱驱动电力机车等的关键核心技术、平台搭建和应用。

  车辆领域。突破环保运输车辆、多式联运车辆、智能货运车辆、混合动力电传动重型轨道车、大功率纯电动轨道车等设计、制造关键技术,支撑节能环保、安全可靠、互联互通的现代综合货运交通发展。

  全寿命周期智能化管理与服务领域。研究大数据、视觉技术等和装备运维技术结合,构建机车、车辆、走行部、电传动牵引、转换设备运维检修及智能管理平台,提升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运维和数字化管理能力。

  第八节

  新能源技术

  顺应全球能源转型大趋势,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速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持续降低成本,争当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提供科技支撑。

  一、主要目标

  “十四五”期间,重点推进太阳能领域、风能领域、生物质能领域和智能电网与储能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力争在主要零部件和系统总成等方面形成技术优势,有效提升我省能源产业技术水平,壮大产业规模,增强对产业转型的支撑力和引导力。

  到2025年,在四个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具体包括:

  太阳能领域。探索面向产业化的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更长寿命的新型太阳能电池新型材料和创新技术。力争光伏发电电价在“十三五”基础上下降10%以上;发电成本低于0.35元/千瓦时,实现平价上网目标;晶体硅光伏电池产业化转换效率达到25%以上;钙钛矿光伏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5%以上;钙钛矿/硅串联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8%以上。

  风能领域。开发低度电成本陆上5.XMW、10MW大型海上风力发电机组以及10MW中速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高性能大型风电齿轮箱传动系统等关键零部件,开展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关键部件可靠性研究、大型风电核心零部件加工制造工艺技术研究,实现分析模型在故障诊断预判和设备健康评价中的研究应用。建设满足10MW等级风电的全功率试验系统。

  突破风电机组国产化PLC程序设计软件技术和主控程序的国产化技术,形成智慧风电感知、控制和预测的关键技术与集成装备,并实现应用示范。降低叶片根部和塔底载荷约5%,提升风电场发电效益约2.5%。掌握风电设备无害化回收处理等创新技术,促进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生物质能领域。以能源化循环利用和清洁利用为重点,坚持因地制宜、多元发展,宜气则气、宜热则热,推动生物质能资源规模

  化和市场化开发,生物天然气平均VS产气率由400m3/t提高20%,蹚出一条适宜的生物质供热分布式能源山西新模式。

  智能电网与储能领域。形成以“四交两直”特高压电网为核心、500千伏“四纵四横”为骨干的特高压交直流混联大电网,“大云物移智链”等技术在电网中实现深度融合应用,多类型能源互通互济、业态创新、市场建设多方面实现突破,初步形成以电网为平台的能源生态圈。清洁能源电量占比力争达到15%,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达到40%,可再生能源发电利用率在95%以上,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1.4%,电网资源配置能力和运营效率位列国内领先,推动山西能源转型。

  二、重点任务

  太阳能领域。在前沿探索方面,开展大面积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关键技术、低成本高效率柔性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关键技术、新型太阳能电池的空穴传输材料等研发。在新一代工艺技术方面,开展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煤基碳电极材料研发,攻关太阳能电池生产的机器视觉系统关键技术、产业化钝化发射极背面局域扩散光伏电池技术和通用型高效离子注入法选择性发射极光伏电池等技术。在“卡脖子”关键技术的突破方面,重点研发新一代高效率低成本异质结电池/组件产业化成套关键技术、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用导电浆料核心技术、磁控溅射(PVD)设备国产化技术、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生产自动化技术、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用透明导电材料、单晶光伏用碳基材料气相沉积及钝化技术和太阳能跨季节储热及清洁供暖关键技术等;在集成示范方面,重点研发太阳能电池浆料/组件器件封装导电胶黏剂技术、数字化光伏智能制造技术与系统开发、太阳能+空气能一体化热泵关键技术、高效生态风光电站综合利用技术等。

  风能领域。在前沿探索方面,重点开展海上风电关键部件表面涂层摩擦特性及抗腐蚀机理研究、智慧风电感知和预测的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在“卡脖子”关键技术的突破方面,开展风力发电机偏航变桨轴承等关键零部件国产化替代技术、智

  慧风电控制的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在新一代工艺技术方面,攻关10MW大型海上高效智能风力发电机组的研发,开展高性能大型风电齿轮箱传动系统关键技术、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关键部件可靠性设计、核心零部件加工制造关键技术和基于数字孪生的风电机组智能运维技术研究;在集成示范方面,开展大型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及关键零部件、10MW中速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弃风电力制氢能源互联网和风电机组载荷计算关键核心技术和计算软件包开发研究。

  地热能领域。开展深部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中深层地热无干扰低碳供热、深层增强型地热系统(EGS)地热规模开发等关键技术研究。

  生物质能领域。开展纤维性原料厌氧发酵工艺及设备关键技术、基于多种原料下的混合厌氧发酵工艺技术、基于生物质供热方面的中小规模分布式能源应用工艺技术、含硅生物质锂离子电池阳极硅碳材料制备关键技术研究。

  智能电网领域。在前沿探索方面,重点开展城市能源互联网能量管理与运行控制技术、能源互联广域网多主体多能虚拟电厂运行调控与互动交易技术、基于区块链的用户P2P交易关键技术、多能园区多能流协同综合能量管理技术等研发。在新一代工艺技术方面,重点研发新一代数值电网系统技术、基于新注意力机制与多维时空识别的智能电网分布式人工智能系统、规模化风、光、火、储、荷虚拟电厂聚合互动协同调控技术、柔性多状态开关技术、配电网网元对等协同控制关键技术研究、新能源与电动汽车充电站友好互动与运行交易关键技术研究等;在集成示范方面,重点研发能源互联网能量管理、聚合控制与交易关键技术、风光水火储多源互补提升电网快速频率响应关键技术等。

  大规模储能领域。在前沿探索方面,开展大规模综合储氢-储热-储电的优化规划与协调运行、利用太阳能制取液态燃料(甲醇)用半导体材料等研究;在新一代工艺技术方面,开展基于储能提升新能源场站对电网主动支撑能力研究及示范、20MW级锂电池独立储能电站运行控制技术、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生产技

  术、高比能锂硫电池关键技术等研究;在集成示范方面,研发基于废弃矿井的压缩空气储能风光储一体化系统关键技术等。

  第九节

  新能源汽车技术

  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集聚国内外科技创新资源,以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创新为重点,加强关键技术供给,超前研发新一代技术,优化形成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体系,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构建山西特色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系统总成—整车”产业链提供技术支撑,支持太原、大同、晋中、长治、运城等地集群发展。

  一、主要目标

  力争到2025年,我省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技术总体水平显著提升,核心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产品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实现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装备原型试制,研制出能量密度350Wh/kg以上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及其关键材料;开发出循环使用寿命1000次以上的固态锂金属电池;焦炉煤气制氢纯度达到99.999%以上;低铂催化剂应用性能达到0.05g/kW;研制出120kW-200kW大功率、低成本、长寿命系列化金属双极板氢燃料电池堆;-40℃低温冷启动氢燃料电池客车示范技术取得突破;智能网联重卡编队车路协同等特点场景实现示范应用;智能网联充换电一体站、储氢加氢站、华北新能源汽车安全监管大数据平台设施实现示范应用。通过重点推进相关技术的推广应用,使电动汽车技术体系基本进入成熟阶段,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基本达到示范应用阶段,推动公共领域用车实现电动化,有效促进节能减排并提升运行效率。

  二、重点任务

  关键零部件领域。重点攻关动力电池技术,开展高性能电极、固态电解质、高

  稳定性电解液及安全性隔膜等材料制备技术研究;突破高能量密度电池制备工艺技术,研究全气候动力电池系统技术,加快车用动力电池总成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加快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价值评估、梯级利用与回收利用等技术;攻关氢燃料电池与替代燃料发动机技术;开展氢燃料电池催化剂、交换膜、金属双极板、气体扩散层碳纸等核心零部件技术攻关;开展燃料电池批量化制备、快速活化及安全性能测试,突破燃料电池低温启动技术,开展高功率密度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装备等技术攻关;研发车用甲醇燃料动力系统技术,开发大功率、低排放的车用甲醇燃料发动机总成;攻关汽车网联化与智能化技术;加强智能汽车深度环境感知与多源信息融合技术、开展特定场景智能化技术开发及示范应用。

  实施整车集成技术示范。开展先进驱动电机与一体化电驱动系统、高效一体化变速传动系统、多源动力系统融合、智能化电子电气架构、线控底盘一体化设计、整车热管理与能量管理、整车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多材料轻量化车身等系统技术攻关;突破新一代模块化整车制造技术,加快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平台建设,开展以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甲醇汽车、燃气汽车为主的整车集成技术研发,重点攻关电动乘用车、专用车,氢燃料电池重卡、客车、物流车、特种车、机车,甲醇燃料商用车等新能源车辆集成技术示范应用。

  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平台。开展新型充电技术和多功能智能网联化充换电一体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聚焦长距离、大规模氢储存运输的介质、材料、管道等技术,加快大容量压缩机、氢气循环泵、加氢机、站控系统、仪器仪表等核心零部件产业化,开展高压气态储氢加氢站、低温液态储氢加氢站集成技术研发并示范应用;开展多源异构数据采集存储及快速检索、网联数据安全传输与存储、车路协同无线通讯网络、多网融合网络系统与信息安全、云控平台等技术研究,开发动力电池溯源平台、燃料电池汽车及加氢基础设施监控平台、智能网联重型车辆远程排放监控及超标溯源平台、新能源汽车安全监管大数据平台开展应用验证。

  第十节

  现代生物医药和大健康技术

  坚持以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为中心,从大健康、大卫生的高度出发,立足我省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技术人才优势,围绕人口健康和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需求,当前和长远相结合,以发展关键核心生物技术为牵引,在精准医学、癌症治疗、干细胞和再生医学、脑科学研究等前沿热点领域,探索一批“前沿技术”;完善创新平台建设、提升创新能力,在药品、医疗器械和新型健康产品等领域,研发一批具有山西特色的新技术集成的产品;在个性化医疗服务、远程和专科协同医疗服务、主动健康康养服务等方面,通过科技创新形成一批高水平“大健康服务”。

  一、主要目标

  到2025年,在脑科学、感染性疾病等重大疑难领域,实现3项国际前沿新技术突破,转化20-30项国际国内先进的诊疗和主动健康新技术,应用于精准医疗、远程医疗和健康服务等领域;建设临床领军专科和区域医疗中心,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预警—检测—防疫等创新平台;工程化实施20-30项集成技术,有效促进医药新产品研发,提升上市产品质量和新型健康产品研发水平。建成一批围绕新药创制全链条的创新平台,实现医药科研实力明显提升,推动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重点任务

  重点围绕以下领域,开展重点技术研究和攻关,不断提升基础研究水平,加强应用技术开发,推进新技术集成产品创新,完善平台支撑条件等。

  前沿技术领域。重点攻关基因编辑技术,发展精确或定量化的新型基因操作技术,构建人工细胞工厂及其应用体系,探索在精准医疗与高端医药产品研制上的应用;加强光遗传学技术研究,研发改善神经退行性疾病、精神疾病的脑刺激技术;

  研发脑科学技术,研究具有临床疗效药物和物理干预的神经机制,提出心理障碍类疾病治疗的新策略;研发量子生物学技术,有机结合生物技术与光学量子纠缠技术,探索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致病机理,研究疾病检测和治疗技术。

  现代医学领域。重点研发设计系列安全无毒、高靶向性、高富集能力的纳米诊疗探针,构建目标响应性的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完善疾病小分子标志物筛选等;研发干细胞、基因、免疫及囊泡等精准治疗与修复技术,研发人体干细胞冻存技术和复苏技术,探索移植手段和治疗模式;研发纳米药物与免疫手段联合治疗疾病技术;研发3D生物打印对损伤组织和部位进行修复的技术;研究智慧医院集成技术,研发医学图像分析数据集及模型创建技术,建设新一代疾病预测和个性化治疗平台,研发5G远程异地实时治疗技术;开展多组学分析及其他生物医学技术(偏基础)研发等。

  中医药学领域。重点研发“十大晋药”全产业链开发技术、中药新药(经典名方)研发技术、山西名优中成药二次开发技术、中医药诊疗技术创新、中医基本理论科学内涵研究技术、中医药理论传承与创新研究技术、中医药系统生物学研究技术、中医个体化辨证论治诊疗能力提升技术、中医诊疗设备研发技术等。

  药品、器械与保健品领域。重点研发化学药、生物药创制新技术,攻关具有新靶点、新作用机制的原创新药,创制新型抗体、蛋白、多肽等生物药;研究化学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新技术;开发便携式智能化现场快速检测系统,研制重大疾病早期诊断试剂,开展智能化诊断系统和高能beta核素快速筛查技术研究,研发人源胶原蛋白规模化制备技术;研发药食同源功能食品。

  公共卫生领域。研发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控、疫苗研发评价技术,攻关病原体检测技术、溯源分析侦测技术,开展疑难病毒、细菌鉴定和新病原研究;研发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化技术,建设山西省疫情防控实时监测与管理平台;研发特异性抗体及生物治疗技术;建设山西省疫苗联合研究中心和疫苗临床研究基地,建立山西省疫

  苗临床研究和质量管理平台;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管理技术研究;研发职业健康保护研究新技术;加强环境与健康相关新技术研究;研发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等技术。

  主动健康与康养服务领域。重点研发主动健康干预新技术,研发老年人防跌倒风险系数评估、运动干预和可穿戴设备,加强抑郁情绪诊断生物标志筛查及运动、心理、中药预防干预关键技术,构建慢性病运动处方康复训练与评价体系,加快康养服务体系建设。

  强化科技平台支撑。在基础资源领域部署山西省医疗大数据平台;在前沿技术突破领域,重点建设合成生物学健康技术中心、功能蛋白山西省重点实验室、肿瘤纳米与囊泡药物合成平台;在公共卫生防控方面,重点建设重大传染病防控P3实验室;在化药与生物药领域,重点建设新药筛选中心与药物安全评价GLP实验室;在精准医疗方面,重点建设免疫与干细胞治疗中心;在中医药领域,重点建设中医药资源与药物创制山西省实验室;在保健和康养方面,重点建设山西药食同源研究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和主动健康与康养服务技术中心。

  第十一节

  有机旱作农业和现代农业技术

  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为主线,围绕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鼓励产学研用相结合,着力在有机旱作、功能农业(食品)、特色产业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标志性核心成果,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探索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一、主要目标

  到“十四五”末,实现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有机旱作、功能农业等原始创新成果在国际上产生影响,在现代农业重大基础理论、前沿核心技术等方面取得一批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农业综合效益和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建设好晋中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形成带动性强、特色鲜明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农业创新平台基地和人才队伍建设水平显著提升,建成一批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基地,培养一批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效能显著提升,建成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和创新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到2025年,全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达到3个,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增加到3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总数达到50个,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00个,农业科技园区增至50个,星创天地达到100个,农业科技创新整体实力进入全国前列,有力支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实现。

  二、重点任务

  现代种业创新。在生物育种方面,重点开展玉米全基因组选择和分子设计精准育种关键技术研究、小麦单倍体育种与基因编辑体系创建及新品种选育、谷子精准分子育种关键技术研究、山西省特色杂粮优势基因资源挖掘及育种应用、豆类作物氮素高效利用基因挖掘与育种应用、抗逆优质乡土草基因资源挖掘及育种利用;在杂交育种方面,重点开展以F型为主的三系杂交小麦研究、杂交大豆抗旱节水高产良种攻关技术研究与示范;在种质资源创制方面,重点开展黄花菜种质创新及新品种选育、多抗优质藜麦种质资源创制及新品种选育、晋汾白猪资源保护及优势资源应用、蔬菜、水果等种质资源创制及高产多抗新品种选育、专用型马铃薯种质创新及高产多抗新品种选育。

  旱作技术创新。立足省情农情实际,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解“土、水、肥、种、技、机、绿”等技术,持续完善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进一步推动我省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升级,向高质量绿色发展转变。着力开展黄土高原降水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作物绿色覆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耕地质量提升与退化耕地改良关键技术研究、农业废弃物生态循环多级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旱作节水艺机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设施农业绿色高效生产技术体系构建及智能化控制装备研发、有机旱作特色杂粮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主要作物主要作物功能营养强化定向栽培技术与功能产品研发与应用、饲用化学品替代关键技术及功能产品研发与应用、新型微生物农药创制与产业化关键工程技术、新型绿色高效肥料创制及其示范应用、根际微生物组与作物提质增效技术集成与应用、有机旱作混播草地高效建植和利用技术研究、有机旱作特色杂粮与乡土牧草轮作关键技术研究、新型生物肥料创制及其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

  现代农业装备创新。着力解决“无机可用”“无好机用”的问题,突破集成配套的机具作业技术,融合农机农艺新技术需求,开发新型种植、加工机械。重点开展玉米深沟施肥播种覆膜一体机研制及应用、谷子覆膜精量施肥播种机研究与试验、适用丘陵山区旱作玉米收获机研发、旱地果园生产智能化管控技术装备研制与应用、设施农业桁架机器人与模块化栽培技术研发与示范、有机旱作农业播耕协同作业农机装备研发及应用、植保无人机喷施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丘陵山地智能农机关键技术装备研究与示范、水肥一体化智慧节水灌溉系统研究与示范、基于5G的大田精准农业技术研究、黄花菜智能化精细生产管理技术装备研制、基于北斗导航支持下的旱作农业生产技术集成与创新。

  农产品深加工。以增强技术水平、提升产品附加值为目标,推进关键领域技术突破,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重点突破农产品收储保质和冷链物流技术与装备研发、杂粮功能性食品加工技术研究及应用、枣基功能产品创新研究及产业化示范、珍稀食药用菌人工驯化栽培与功能评价、特殊膳食食品加工技

  术研究及应用、食品安全危害因子快速检测技术研究及应用。

  强化平台支撑。重点建设国家级重点创新平台。推进杂粮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建,提升我省杂粮育种原始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立足我省独特资源禀赋,搭建高水平的种业科研平台,为农业“特”“优”发展提供种业科技支撑。培育建设省部共建有机旱作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完善有机旱作农业理论体系、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追踪绿色、健康、生态国际前沿,开展基础理论创新,解决“卡脖子”技术的源头和底层问题,开展旱作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有效支撑和服务旱区农业生产。协同推进农业农村部功能农业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黄土高原特色作物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全面壮大省级创新平台。依托国家功能杂粮技术创新中心、杂粮功能基因组与大数据中心等科技创新资源,推动建设一批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省级科技创新平台。

  加大人才引育力度。紧扣现代农业科技前沿,着眼我省农业全局和长远发展,依托作物生态与旱作栽培生理山西省重点实验室、有机旱作农业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为代表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尤其是青年科技帅才,实现农业领域重要基础原理的创新和关键技术突破,加快形成有机旱作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围绕杂粮种业、有机旱作、功能食品、智慧农机等重点领域,创优一流环境,引育一流人才,让科技创新平台成为我省农业科研创新的集聚地。

  建设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紧紧围绕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建设“四高地一先行区”部署,按照打造全国第一的目标要求,持续在科技创新上加大力度,加快步伐。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建设“山西省国家有机旱作农业科研和生产试验区”和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结合市场化运营模式,支持龙头企业建设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产品检测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扩大公共技术研发机构和孵化机构规模,构建完善、高效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支撑体系。

  壮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提高农产品的供给质量和效率作为主攻方向,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立创新驱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融合聚集科教、资本等资源,探索多种模式和途径,孵化、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提升农业产业整体竞争力,充分发挥科技在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支撑引领作用。优化园区布局,实现我省主要农业功能类型区和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园区基本覆盖,提升农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度,培育2个产值过五千万元、10个产值过千万的园区。

  第十二节

  非常规天然气技术

  聚焦国家非常规天然气基地建设及非常规天然气高效经济开发目标,按照碳达峰、碳中和与推动绿色发展相关战略,针对非常规天然气全产业链领域进行基础前沿、共性关键及集成示范技术攻关和核心装备自主研发,着力突破制约非常规天然气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重点攻关“三气(煤层气、页岩气及致密砂岩气)共采”、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多煤层合采以及煤层气分级利用等,构建包括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集输储运、利用及装备制造等在内的集成技术体系,支撑非常规天然气产业走向“快车道”,提高非常规天然气在我省一次能源结构中的占比。

  一、主要目标

  到2025年,实现我省主要非常规天然气基地示范井单井产量突破2000立方米/天,水平井产量突破8000立方米/天,助力实现非常规天然气产业化规模化开发,为非常规天然气增储上产提供科技支撑。

  二、重点任务

  勘探领域。推动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勘查基础理论创新和高精度勘探新技术突破,重点在深部非常规天然气勘探方面加强技术突破,为非常规天然气大规模开发

  提供坚实的后备资源储量,不断提高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探明率。重点攻关6方面技术,包括深部煤层气勘查开发关键技术、煤层气储层三维精细地质建模方法体系及软件研发、深部煤层气赋存规律及控产地质因素研究、高应力区煤层气成藏条件及配套开发工艺研究、深部煤层气非地震高效精细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煤层气—地热一体化勘探技术研究。

  开发领域。加强煤与煤层气共采、“三气”合采、采空区煤层气抽采等高效抽采技术集成,并研发与地质条件相匹配的钻、压、排等核心开发工艺,建成一批高标准非常规天然气抽采示范工程。重点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其中集成示范类技术包括深部煤层气多煤层共采技术研究、煤层气低产井成因机制及增产改造关键技术、碎软低渗煤层煤层气地面高效抽采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构造煤区煤层井下增透及瓦斯高效抽采技术、煤矿区煤与煤层气共采理论与关键技术、“三气”(煤层气、页岩气及致密砂岩气)综合开发技术与示范工程、煤炭采空区煤层气勘查方法与开采技术、深部煤层气水平井钻完井技术与工程示范、复杂储层煤层气水平井测井技术、CO2深部煤层封存及驱替开采煤层气研究与示范工程;共性关键类技术包括煤层气井防伤害压裂技术及压裂改造效果评价技术、基于气藏工程的煤层气井人工智能排采技术、地质工程一体化压裂技术、煤层气水平井油管带压拖动压裂技术与示范、深煤层水平井全通径精准密切割二氧化碳准干法增产改造技术、煤层气水平井布里渊光时域分析光纤传感压裂监测技术与装备、高瓦斯低渗透煤层液氮热效应与相变耦合压裂增透技术。

  集输储运领域。推动燃气集输储运精细管理与智慧化应用,提高燃气管网输配效率,加大储气调峰设施建设,建立高后果区安全隐患智能识别和预警体系,切实保障能源输送通道的安全平稳运行。重点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其中基础前沿类技术包括天然气管网系统掺氢输配技术;共性关键类技术包括地下储气库建库关键技术研究、天然气长输管道高后果区智能评价系统研发与应用示范;集成示范类技术包

  括复杂天然气(煤层气)输配管网系统的优化与应用研究等。

  利用领域。着力实现资源利用的高效化、产品制造的高值化、能源利用的可靠化,增加天然气气源供应,改善目前常规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高的现状。重点突破基础前沿类技术包括低浓度煤层气耦合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微能源网及智能控制、低浓度煤层气制乙烯的催化剂制备及工艺研究;共性关键类技术包括撬装式热声驱动煤层气纯化液化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集成示范类技术包括煤层气高效合成金刚石等高值利用产业化示范、低浓度煤层气(甲烷>30%)富集制管输气技术开发与示范、智慧燃气系统开发与应用研究、氮气选择性吸附剂研发及示范、煤矿低浓度瓦斯直燃制热一体化技术及低浓度瓦斯催化氧化供热技术研究、低浓度瓦斯智能无级掺混利用技术、全浓度范围瓦斯(甲烷浓度1.8%以上)一体化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等。

  第十三节

  煤机智能制造技术

  坚持市场导向与政策引导、特色发展与重点突破、重点引进与自主培育相结合,抢占煤机装备智能化产业发展机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统筹布局煤机装备智能制造产业高水平研发平台和中试基地,重点打造煤机装备智能制造山西省实验室等重点创新平台,形成我省煤机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一批重点研发和示范基地,吸引集聚国内外优势科技创新资源,着力培育一批高科技领军企业,推动煤机装备制造成为全省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新动能。

  一、主要目标

  到2025年,以煤矿智能采掘技术创新为引领,开发煤炭采、掘、运、洗选等成套智能化装备及系统,为煤炭开采利用提供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化技术装

  备。聚力打造太原煤机智能制造产业核心区,进一步提升太原煤机装备制造创新资源集聚核心和技术辐射核心地位,打造有世界影响力的煤机装备智能制造创新高地。

  二、重点任务

  围绕煤机装备产业链配置创新链,智能化技术与装备水平提升方面,加强对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等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煤矿智能化技术方面,推进固定岗位的无人值守和危险岗位的机器人作业,实现传统煤矿的智能化转型升级,推动传统煤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和提升中国“智造”水平。

  关键技术与元部件研发领域。重点开展煤矿智能化传感元件关键技术、防爆兼本安型智能可编程控制技术、基于视频、音频信号等多信息融合的煤岩识别技术与装置、井下高精度定位技术与装置、组合导航采掘装备与位姿监测装置、矿井低能见度环境可视化技术与装置、采掘装备多源干扰环境下在线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矿用辅助运输车辆电驱动关键技术、矿用辅助运输车辆自主驾驶技术、快速掘进系统成套设备远程控制和数字孪生交互技术、新型制动技术与高效智能制动器、新型驱动技术与装置、矿用物料自动装卸、分拣、转运、安装工艺和关键技术等研究攻关。

  智能化(信息化)系统与平台领域。重点开展矿井全息环境构建技术与理论、全矿井智能化系统体系建设及关键技术、无线化高可靠性智能化关键技术、综采装备智能控制系统试验评估方法与系统、“5G+”采掘装备智能制造关键技术与系统、煤机装备远程运维关键技术与平台、连采工作面成套装备自动化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液压支架高动压敏感结构服役特性及失效机理、掘采运储一体化智能管控系统等研究攻关。

  智能化整机与成套装备(系统)领域。重点开展截割岩石采煤机装备、掘支运一体化智能快速掘进成套装备、无人化、连续化成套辅助运输装备、露天矿智能化

  开采工艺与成套装备、复杂工况条件下的智能锚杆/锚索支护系统、复杂煤层大孔径钻护一体自适应智能卸压钻机、优质稀缺含夹矸煤层分层开采工艺与充填成套装备、掘进工作面智能通风除尘系统、大直径自导向钻孔瓦斯抽采工艺及智能装备、智能精细高效分选装备与系统。

  第十四节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

  聚焦煤炭开采、转化和利用及资源综合循环利用四大领域,重点解决煤炭开发生态损害、煤炭燃烧污染物排放、煤炭利用碳排放等突出问题,突破前沿新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延长产业链、延伸技术链、提升价值链。推进“煤—电(化)—废”全产业链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循环利用,实现全生命周期绿色、节能管理。推动煤炭由燃料向原料转化,实现废弃物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培育一批高科技领军企业,加快煤炭资源绿色低碳技术应用,提高煤炭清洁、高效、绿色、安全利用水平,发展煤炭清洁转化为电力、热力、燃气、液体燃料和化学品的增值提效技术,攻关二氧化碳与废弃物循环利用关键技术,支撑煤炭行业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

  一、主要目标

  到2025年,建立起较完善的煤炭安全开发技术体系,覆盖煤炭绿色智能开发、煤炭清洁高效发电、煤炭分质分级梯级利用等,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技术,打造煤炭耦合电力、热力、化工、新能源产业新业态。形成具有领先优势的高端创新平台集群,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煤基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煤基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已有创新平台得到显著优化提升,建成一批全国领先水平的关键技术示范工程和中试基地,汇聚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重点团队,有力地推动我省碳达峰、碳中和技术不断突破,打造有世界

  影响力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产业创新高地和战略技术力量。

  二、重点任务

  安全绿色开发与资源化利用领域。完善煤炭安全开采技术体系,加快特厚煤层坚硬顶板多场耦合致灾协同控制及松软破碎围岩窄煤柱护巷等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开展遗煤开采结构充填沉陷防控关键技术、遗煤开采瓦斯地面高效抽采技术、残采区积水水害的协同防控技术研究攻关;完善遗留难采煤炭资源安全绿色高回收率开采技术、废弃矿山遗留资源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技术体系,提升煤系资源开发利用率。攻克煤炭绿色开发技术难题,开展西山矿区新型覆岩离层注浆技术、煤炭资源高效保水开采技术、中厚煤层智能化N00工法技术等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攻关;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性高效资源开采、井下干法选煤等关键技术研究攻关;实施选煤厂联产细粒黏土精矿的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

  高效燃烧与低碳智能发电领域。突破燃煤灵活发电和工业锅炉高效洁净燃煤关键技术,重点开展基于热电本质解耦的多元煤混烧循环床机组清洁高效热电调峰技术、循环流化床锅炉焖炉压火调峰技术、循环流化床CFB-PC复合燃烧调峰关键技术、粉煤中温快速床燃烧技术、煤粉锅炉煤气化耦合煤粉锅炉超低负荷稳燃关键技术研究攻关。攻关煤炭清洁高效发电技术,重点开展700℃、35MPa等级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发电系统设计技术、火电燃煤在线分析计量与智能管控技术、污泥深度脱水耦合流化床混燃发电技术、超低温热管式空气预热器技术、节能型烟羽消除的烟气深度净化技术、超临界CFB锅炉深度调峰下NOx超低排放技术等研究攻关,争取实现重大突破。突破智慧发电技术,重点开展火电机组关键参数软测量与智能监测及优化技术、大型电站智慧锅炉与数字孪生关键技术、基于相变储热的多能互补型光热智慧供热技术、火电机组全过程节能智能监控技术、智能化超低排放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等研究攻关,推进智慧电厂建设。

  煤炭分级转化与多元产品开发。突破煤气化热解技术,重点开展晋华炉协同处

  理废弃物多元进料及气化、基于发电的低热值煤热解燃烧分级转化分质利用技术、绿色智能焦化技术、“三高”无烟煤块煤清洁高效气化技术、中低温低阶煤热解与焦油原位提质技术、基于优质炼焦煤保护的煤炭智慧选配一体化技术开发与应用示范、煤炭脱硫增粘提质技术等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攻关。攻关煤制燃料和化学品技术,重点开展特种蜡及高级润滑油基础油、低粘度PAO、甲烷直接转化制乙烯技术、甲醇羰基化生产碳酸二甲酯技术、合成气制高值多碳混合醇技术、羰基化合成苯乙酸、煤制高品质的环烷烃润滑基础油、表面活性剂高碳醇、航空煤油等煤制高值化学品和清洁燃料关键装备与技术等研究攻关。突破焦化产品利用技术,开展焦炉煤气规模化制备高纯度车用氢关键技术、煤焦特性与高炉冶炼匹配技术及煤基多源物料热、气、化联产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重点攻克煤焦油高效分离与分级制备化学品及碳基材料技术。开展低排放的含碳废弃物及煤化工危险废弃物与煤共气化协同处理技术、3万吨/年草酸二甲酯合成草酰胺工程示范。

  第十五节

  节能环保技术

  依靠科技进步促进能源产业向绿色、安全、清洁、高效利用转变,在节能环保科技创新共性关键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和颠覆性技术领域取得突破,为加快形成绿色发展和生活方式提供有力科技支撑,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一、主要目标

  “十四五”期间,围绕清洁、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目标,以碳资源循环利用和系统节能为切入点,重点加强水、气、固、生态、场地污染治理以及节能和资源循环综合利用等前沿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从根本上解决资源开发损害生态环境问题,从本质上解决煤炭燃烧污染物排放问题,从原理上解决煤炭利用碳排放

  问题,实现碳全产业链可治、可控、提质升级,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科技支撑。

  到2025年,在“碳减排”与“碳中和”技术领域,以多途径固碳、新材料用碳为方向指导,实现一批先进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的研发和示范应用。在节能环保领域,围绕节能减排降耗和“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的目标,实现节能和水、气、固、生态、场地污染治理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基础前沿技术的重大突破以及示范应用。

  二、重点任务

  ——碳减排与碳中和

  在减排与捕获方面。重点研究CO2低能耗大规模捕集、富氧燃烧减排及节能减排、CO2-N2O催化减排等技术,研发用于CO2捕集的高性能吸收剂/吸附材料及工艺过程。

  在资源化利用方面。重点研究CO2合成低碳烯烃、芳烃、醇类、酯类材料技术,开展CO2高效合成含氢燃料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加强CO2矿化利用固废制备建材、功能材料、无机盐产品的基础前沿、关键技术研究。

  ——节能环保领域

  在节能方面。开展先进适用节能技术攻关与示范,加强重点行业节能技术与装备创新,研究高效余热与工业余能回收利用、工业锅炉及窑炉节能降耗技术、通用机电节能装备、流程工业系统优化协同节能、超低能耗建筑内外墙材料。

  在水污染防治方面。研究山西煤炭资源高效保水开采、煤基产业含盐/有机废水近零排放、重金属污染场地地下水的原位修复、水源地水质提升、流域水资源保护与精准治污、多源多网分质供水等关键技术研究,加快新技术应用。

  在固废资源化利用方面。开展煤基固废制生态修复材料及其应用技术与示范,重点研究含碳固废清洁燃烧、高钙灰渣循环高效利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生态化填

  埋、典型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利用赤泥制备高端分子筛及地聚物、粉煤灰城镇有机固废高效利用、城市生活污泥多元裂解制备功能材料及功能肥料等共性关键技术。为降低“白色垃圾”生态破坏,重点研究可降解塑料及新型功能材料等塑料替代产品生产和转化、塑料污染治理技术及循环利用、厨余垃圾多维智能发酵及有机质循环等技术及示范。

  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开展煤源大气污染物天空地协同监测与精准管控、锅炉群烟气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预警和智能分析系统、焦化全过程多污染物检测与分级协同管控、工业锅炉和窑炉高效低成本规模化原煤固硫及烟气污染物一体化脱除、钢铁行业重点工序污染物全过程控制、智能网联环境下的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协同治理、山西省重点区域环境大气VOCs监测与防治、大气污染精细化溯源、重点城市人为源氨气控制、节能型烟羽消除的烟气深度净化、PM2.5和臭氧复合污染前体物协同控制等技术研发及示范应用。

  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研发煤堆场、煤化工、煤焦化场地土壤污染防治、农田重金属污染微生物—化学联合修复、选冶渣场重金属污染源头管控—原位阻隔与稳定化、农业氮磷面源污染源头阻控等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在生态修复方面。研究矿区地下浅层水保护与利用以及土地资源与生态监测、矿区微生物快速沃土与植物协调修复、山西省流域水生态系统修复、内陆干旱区盐碱地节水—控盐—沃土—减污改良、多源固废制备新型多孔材料等关键技术及应用。

  在循环经济工业园区方面。研究煤基产业园区层面的物质和能量代谢规律并构建低碳产业链延伸技术LCA数据库,分析典型园区煤化工或煤电行业重要元素的物质流和能量流过程特性,研发关键技术及装备,形成工业示范基地。

  第十六节

  柔性电子技术

  以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为原则,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动员省内外科技创新资源,聚焦柔性可穿戴健康医疗产品的开发,兼顾从材料到器件到产品的上中下游协同开发,牵引带动和有序推进我省“柔性电子”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通过关键核心技术创新链的布局促进产业链的建构,在若干技术前沿领域培育我省的创新竞争优势。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柔性电子产业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一、主要目标

  到2025年,围绕“柔性电子”技术链,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取得显著进步,获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柔性电子材料,掌握一批柔性电子器件制备关键技术,培养一批高端研发人才,产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科研成果,构建五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到“十四五”末期,在此基础上启动联合组建“柔性电子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研发,分别从上、中、下游三端构建柔性电子医疗健康完整产业链条,形成特色产业集群与产品。在柔性可穿戴健康医疗产品行业应用抢占先机,形成市场规模,产生直接经济效益,带动相关新型产业发展,成为我省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增长点。

  二、重点任务

  按照“十四五”山西省柔性电子产业科技创新指导思想及战略布局,重点在有机半导体材料及其柔性电子器件、碳基功能材料及其柔性电子器件、纤维柔性基底、二维材料及其柔性电子器件以及柔性可穿戴健康医疗设备、可拉伸智能高分子材料及其柔性电子器件等六大关键领域抢占先机。

  有机半导体材料及其在柔性传感探测器应用领域。开发具有对光电、压力、温度以及化学环境等有刺激响应的新型有机半导体材料。重点研究多重刺激响应型聚合物发光材料、纤维柔性储能器件的开发及在测试生理指标衣物的应用评测、可用于印刷法制备柔性照明面板的材料及产业化关键技术、可用于可穿戴健康医疗设备

  的柔性OLED照明面板、有机-无机柔性复合光电材料及其大规模制备工艺等。

  碳基功能材料及其在柔性电子器件应用领域。开发包括导电石墨、石墨烯、碳纳米管、导电炭黑及储能炭等碳基功能材料,并根据需求设计开发功能性电子油墨。重点攻关基于碳基半导体材料的柔性光电传感探测器的应用、基于功能有机(PVDF、PANI等)与无机(氧化石墨烯等)复合的自供电柔性传感系统的控制制备、封装与多功能检测、用于超灵敏压力传感和人体生理信号监测的石墨烯基柔性器件、碳基柔性导电复合薄膜及纤维的制备和性能表征、基于碳基纳米材料的高性能柔性器件及集成电路等。

  纤维(织物)柔性基底材料及其在柔性电子器件应用领域。开发纤维及其织物等柔性基底材料,研制用于信号和能量传输的柔性纤维导线、具有应力、压力、运动、温度和化学传感的柔性传感探测器件和柔性纤维状储能器件。重点开展多孔道可编织柔性纤维导线、聚酰亚胺单体均苯四甲酸二酐的高选择性合成、可穿戴柔性显示电子织物的基础技术、高性能聚偏氟乙烯基复合压电薄膜及其柔性传感器件关键技术、基于纤维及织物的柔性可穿戴人体生理监测器件制备技术、基于织物的高效耐久导电网络的构筑等研发。

  基于二维材料的柔性电路制备及在柔性传感探测器应用领域。制备基于新材料的可调柔性光电探测器、研发基于二维新材料的柔性集成电路、探索相关制造新范式和器件新原理等。重点开展高性能印刷碳纳米管薄膜晶体管及电路、生物质基高灵敏导电水凝胶材料制备与开发、智能电子皮肤、适用于皮肤补丁类柔性可穿戴器件的材料、基于二维材料的柔性电路制备、柔性热电材料与器件、柔性可穿戴电子器件与人体组织器官的界面黏附等技术研究。

  可拉伸智能材料的研发及其在柔性传感探测器件应用领域。面向人体运动特征的健康信息监测与医疗辅助诊断,重点研发面向心脏24小时监测用近红外图像传感背心、可穿戴健康医疗设备的电能供给问题及其高效无毒太阳能电池解决方案、“皮芯型”石墨烯纳米复合纤维基柔性可穿戴应变传感器、用于健康医疗领域的磁-力-电耦合柔性薄膜表面应力生物传感器、用于癌症等疾病早期检测的集成有机纳米激光器的关键技术、用于主动脉弓腔内治疗术后再狭窄实时检测系统、柔性可穿戴实时检测系统、健康医疗智能电子服装系统、基于柔性微线圈集成传感的可穿戴辅助训练系统、基于柔性NFC电子标签的智慧医疗系统等。

  柔性可穿戴健康医疗设备组装领域。开展用于柔性电子元件制造的3D打印技术研究,研制基于MEMS技术的3D打印装备,实现可穿戴健康医疗器件柔性电路的精确制造与集成。重点研发集成式多参数无线柔性可穿戴传感器及系统技术、柔性电子器件封装关键技术等,开展高性能柔性储能器件规模化制备、基于面向柔性电子的结构功能一体化3D打印装备研制及产业化等。

  第四章

  加快多链融合,建立新技术突破六大机制

  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入手,以机制创新增强新技术突破对产业发展的推动力,逐步形成技术创新与先进制造产业集群互相支撑、互相促进的良性互动新格局。

  第一节

  建立链接科技前沿与企业创新需求征集机制

  全面强化需求导向,把创新工作重点与创新需求紧密结合,立足山西发展需要,服务国家战略,跟踪国际前沿,通过解决创新需求难题,加快提升我省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创新成果的转移转化效率。

  突出重大、关键创新需求。重点围绕落实“四个面向”,紧盯全球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链接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年度项目等,聚焦全省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创新需求,集中实施省

  级重大专项计划和重点研发计划等,破除产业聚焦不够、需求导向不明显的问题。

  开展常态化需求征集。建立常态化、便利化需求征集机制,通过领导“驾驶舱”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科技创新的部署,通过科技计划管理信息系统汇集社会各界的科技创新需求,不断完善项目需求动态清单、产业技术谱系、项目指南建议等。

  发挥科技项目专员作用。围绕山西省创建一流创新生态总体部署,以培育产业集群创新能力为主线,按照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产业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及产业化一体化设计要求,提出重大科技项目、重大创新平台、前沿基础研究、国际及区域科技合作、人才及创新团队引进、资金投入方式等项目综合建议,并论证可行性。

  第二节

  建立新技术分析研判专家咨询论证机制

  充分发挥高端专家和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强化对技术趋势的判断和对整个产业创新的影响,在集中科技资源、统筹科技力量的基础上,前瞻性、系统性布局新技术攻关项目,有效发挥重大项目对关键领域创新的支持作用。

  充分发挥高端智库作用。建立与国家级智库或重点产业研究机构长期稳定的沟通机制,建立省科技专家咨询委员会,用好国家级和省级高端智库资源,组织专家对科技重大专项计划和重点研发计划等进行咨询、论证,推动重大任务部署、重大项目布局落地。

  探索建设“科技沙盘”系统。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整合科技信息资源,实现全省科技创新资源系统展示,对接全国重点领域创新要素集聚数据,动态跟踪创新前沿,推演预测技术发展趋势,从全球视野、全局思维系统谋划全省新技术突破方向,凝练重大任务和战略举措。

  建立多元合作机制。涉及多部门多领域的重大创新项目,建立各部门相关领域

  合作机制,开展多领域专家联合分析论证,实现政产学研多元合作,不断提升创新生态组织合力。

  第三节

  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融合机制

  以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为目标,以“揭榜挂帅”为切入点,着力推动构建产学研用共同体,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

  突出支持重点。紧密围绕我省“14+N”重点产业集群和关键技术领域,重点支持战略新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研发和创新以及现代农业和社会发展领域影响民生问题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开发,通过“揭榜挂帅”方式重点支持。

  强化流程管理。“揭榜挂帅”项目管理模式是针对我省高质量转型发展需求的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由企业提出“卡脖子”技术需求,面向省内外征集研发团队或解决方案,由政府张榜后牵线撮合,调动产学研创新资源攻克技术难题,加快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资金投入以企业为主,省财政给予适当资助,鼓励社会资源共同投入。

  完善项目遴选论证。“揭榜挂帅”项目要突出对国内外各类创新主体的集聚作用,推动构建产学研用共同体,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创新到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协同布局,强化标准引领、一体化推进。在项目遴选过程中,不仅要对项目需求的创新性、可行性、必要性等进行充分论证,重点遴选出影响力大、带动性强、应用面广的“卡脖子”技术。还要对项目需求方的资质条件、真实性等进行审查,包括科研能力、财务状况、市场推广、社会诚信等情况进行审核。同时,对揭榜方的科研基础条件、技术带头人和科研成果等进行科学评估。

  第四节

  建立全社会创新资源撬动机制

篇六:六个强省内容

  

  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新生学业水平检测试语文试卷(满分:100分答卷时间:120分钟)【提示: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不要错位、越界,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积累与运用】(34分)一、选择题。(单选,请将正确答案对应的序号填写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是哪一项?()A.徘徊(huí)B.花蕊(ruǐ)C.倾覆(qīn)

  D.处境(chù)2.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是哪一项?()A.书藉B.唯恐C.领域D.拨弄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是哪一项?()A.为(因为)是其智弗若与?B.孰为(同“谓”,说)汝多知乎?C.昔(从前)我往矣,杨柳依依。D.最是一年春好处(地方),绝胜烟柳满皇都。4.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生们妙手回春,治愈了众多新冠肺炎患者。B.妈妈经常告诫我要向老师不耻下问,不要有任何遗留的问题。C.早在二十年前,他就已经成名,是一个妇孺皆知的人物了。D.袁隆平一生致力于发展杂交水稻,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当之无愧。5.相同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示,下列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春天,艳丽的桃花;夏天,洁白的昙花;秋天,五彩的菊花;冬天,雪中的梅花

  。A.吐露芬芳绽开笑脸欣然怒放傲然盛开B.吐露芬芳含笑一现欣然怒放傲然盛开C.绽开笑脸欣然怒放傲然盛开吐露芬芳D.含笑一现吐露芬芳欣然怒放傲然盛开6.下面四个选项与诗句中的传统节日对应正确的是哪一项?()①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②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③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A.元宵

  七夕

  清明

  春节B.中秋

  七夕

  重阳

  春节C.春节

  元宵

  重阳

  七夕D.元宵

  清明

  重阳

  七夕7.在充满生机的初夏时节,红星小学六(1)班的同学们将举行毕业联欢会,联欢会需要主题标语,下面最合适的是哪一条?()A.迎接团徽的召唤B.师恩难忘,友谊长存C.书山有路,学海无涯D.花香伴书香,名家进心灵8.把下面的句子插入文段中,位置最合适的是哪一项?()把一辆卡车推下去堵决口,谁知又被洪水冲走了。①电视里正在播抗洪抢险的紧张场面。②只见滔滔的洪水奔腾而下,抢险大军背着一包又一包沙袋,快速冲上堤坝。③谁知水流湍急,沙袋刚扔下去,就被洪水冲走了。④在这紧急关头,只见抗洪战士手挽着手,纵身跳入洪流中,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A.夏天傍晚,一只蚊子悄然进屋,围绕着屋里的人们伺机下口。在它的眼中,前方是充满诱惑的晚餐,后方则是自己振动的双翅,这两个景物同时出现在它的视野里,这让我们感到惊异,因为当我们注意前方的时候,无法看到自己的后背,但蚊子可以做到。我们都知道,有些昆虫有特殊的眼睛,被称为“复眼”,顾名思义,复眼就是由许多小眼睛组成的,这些小眼睛独自感光成像,使得各个方向的物体都可以在视网膜上成像,这种眼晴可以获得超大的视野和清晰的图像,比我们使用的广角照相机更加厉害。蜻蜓的复眼是由许多“眼睛”简单地并列在一起工作,每只眼单独成像,但是它们只需要把图像的一部分传给大脑即可,而不用将看到的所有信息都交给大脑处理,这样蜻蜒有限的大脑就能迅速处理环境中瞬息万变的信息。因此靖埏具有极强的机动能力,在高速运动时,能敏锐地捕捉到同样高速运动的猎物,被称作昆虫中的“战斗机”。蝴蝶在花间穿梭,我们可以看见它美丽的外形和鲜艳的色彩。可是反过来,蝴蝶眼里看到的人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当蝴蝶看到你的脑袋,它会认为是一个可以休息的地方。你的头发就像一捆绳子,每一根绳子都粗粗的,足以让它停得住脚。但如果蝴煤不飞,或者人不动,那么蝴蝶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动物所看见的主要是物体的动作。一只蛤蟆一动不动地呆在草地上。一只苍绳飞了过米,等苍蝇飞近时,蛤蟆突然发起攻击,射出它的舌头攫住苍蝇送进自己嘴里,接着它又一动不动地呆着,看上去好像什么一只蛤蟆一动不动地呆在草地上。一只苍绳飞了过米,等苍蝇飞近时,蛤蟆突然发起攻击,射出它的舌头攫住苍蝇送进自己嘴里,接着它又一动不动地呆着,看上去好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似的。对一只蛤蟆来说,花园就是一张灰色的屏幕,只有这张屏幕上的东西轻轻晃动的时候,蛤蟆才看得见。当蛤蟆跳跃的时候,它自身的运动让它看到了周围的景象;当它停下来的时候,所有的东西又会变成一片空白。动物的眼晴与它们的需要和环境相适应。狐狸的瞳孔是上下长、左右窄。因为它更需要看清它上方和下方的东西,比如树丛里的一只鸟,苹地里的一只鸡。马的瞳孔是左右宽、上下扁,像一个平放着的纺锤体。由于马大多生活在开阔的草原上,这种左右宽上下扁的瞳孔能够帮助它们老远就能看见两边的敌人。猫的眼晴一日三变:在白天强烈的阳光照射下,它的瞳孔可以缩得很小,像线那样;在黄昏中等强度照射下,瞳孔又会变成枣核般的形状;在晚间昏暗的条件下,又会变得像满月那样圆。——选自《学问窗》2021年

  21.文章围绕“动物的眼睛”写了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写下来。

  (二)快递里的深情艾科①自从故乡的小镇上有了快递网点后,我隔三差五就会给老家的父亲邮寄一些物品回去。起初的时候,父亲闻听需要凭借手机取件码才能取出快递,吓得不知如何是好—一思想保守的他,最怕接触“新鲜事物”。父亲平日里从不“捣鼓”手机,他生怕一不小心,就把银行卡里的养老钱“捣鼓”没了,所以给他买的智能手机,也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②父亲的忧惧丝毫阻挡不了我往家里邮寄东西的频率,每次收到取件短信通知后,他都不得不硬着头皮骑上电动三轮车,去距家8里路之遥的集镇上取件。一段时间过后,取的快递多了,父亲便不再惧怕其中的“深奥”与“繁琐”,以至于再收到取件短信通知时,都会喜不自胜地直奔集镇。而快递,也成了我们父子之间紧密联系的温情纽带。③一个平淡如水的周末,我打电话告诉父亲说,我准备再给家里邮寄一点东西回去。父亲忙不选地一口回绝:“家里什么都有,千万别乱花钱!”我说东西都已打包,明早就能发出。父亲一听“木已成舟”,也就不再作无谓的争辩了,他放低声音问我这回又寄了什么?我说有给奶奶的保健品,给你的茶叶,给小侄女小侄子的烧鸡,还有一些山野干货。④后来的日子里,我经常出其不意地给家里寄东西,父亲每次收到快递后,都会打电话将我训斥一番,且每次训斥的时长都在一刻钟以上。父亲的训斥蕴含一个规律——先是将我“骂”得狗血喷头,后又对我关怀备至。不管父亲多么怒火中烧,我的心里都会灿如春花,因为从他那声情并茂的训斥里,我能够感受到父亲很是享受在乡亲们的见证下,频频收到儿子寄来的“孝心包裹”的自豪感,即便他怕我为此胡乱花钱,以致给生活带来负担。父亲只想成为我们迈向美好生活的助推器,不想沦为通往幸福之路的绊脚石。但对我来说,能够时常在电话里聆听到父亲“声嘶力竭”的“训斥”亦是十分开心的事,至少可以说明,声如洪钟的父亲,身体依然康健,精气神依旧十足。⑤一个春日的下午,我突然收到一份发自老家的快递,拆开一看顿时泪目,里面是一双父亲做的布鞋,这也是他老人家给我寄的语文试卷参考答案【积累与运用】(34分)一、选择题。(单选,请将正确答案对应的序号填写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10分)1.B2.A3.D4.B5.B6.B7.B8.C9.D10.D二、按要求作答。(6+4+11+3,共24分)11.眨眼

  分外

  清脆

  宽慰

  牺牲

  目标12.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4分)技高一(筹)

  巧(夺)天工暴露无(遗)

  焉知(非)福斩钉(截)铁

  见(微)知著司空见(惯)轻歌(曼)舞13.把诗文填写完整,把字写工整,书写占2分。(9+2,共11分)(1);轻烟

  蒸融(2)坚持好的改下错的(3)读书须用意

  更有早行人

  老大徒伤悲

  书到用时方恨少14.示例一:忙碌的周末①上午到图书馆看书;②下午打球;③晚上去练琴。示例二:那些快乐的时光①和家人外出旅游;②过生日;③过节日。示例三:好奇的妹妹①对某事物好奇;②对某想象好奇;③对某活动好奇。示例四:淘气的小猫①跑到我床上睡;②踩我作业本;③跳上我的大腿。三、阅读下面两篇文本,完成23.A24.D25.A26.C27.①从他声情并茂的“训斥”里,“我”能够感受到父亲很是享受在乡亲们的见证下,频频收到儿子快递的自豪感;②从他声如洪钟的“训斥”里,“我”能感受到父亲身体很健康,精气神十足。28.(示例)我真是开心,儿子又寄快递来了。小小的快递已经成了我和儿子之间紧密联系的温情纽带了。29.不可以删去。因为最后一个自然段在结四、根据要求完成习作。(5+30,共35分)30.示例:关于安全的倡议书亲爱的同学们:暑假即将到来,为了保证同学们能有一个健康、安全、快乐的假期生活,请大家记住“快乐暑假,安全第一”。学校大队部特此提出几点倡议:一、注意交通安全。出门时,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遇到车辆注意避让,不乘坐无牌的车辆。二、注意饮食安全。夏日是肠胃疾病的高发季节,请注意不要食用地摊处售卖的食物,不购买过期、变质、无生产日期的食品,不暴饮暴食。三、注意游泳安全。夏日炎热,同学们要在有父母监督的安全的情况下戏水,不私自去危险的水域玩耍。四、注意交友安全。外出游玩时,不要轻易向陌生人透露家庭重要信息,学会保护自己。倡议人:光明小学大队部××年××月××日31.略第

  7页

篇七:六个强省内容

  

  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中共广东省委员会

  【公布日期】2022.07.25?

  【字

  号】

  【施行日期】2022.07.2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

  正文

  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精神,扎实推进我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现结合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以科技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坚持科学降碳、精准降碳、依法降碳、安全降碳,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基本形成,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非化石能源装机比重达到48%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58.9%,森林蓄积量达到6.2亿立方米;具备条件的地区、行业和企业率先实现碳达峰,为全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奠定坚实基础。

  到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的控制水平继续走在全国前列;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5%左右,非化石能源装机比重达到54%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59%左右,森林蓄积量达到6.6亿立方米;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达峰后碳排放稳中有降。

  到2050年,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全面建立,能源利用效率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持续提升,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到2060年,绿色低碳循环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全面建成,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碳中和目标顺利实现,生态文明高度发达,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境界。

  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三)强化绿色低碳发展规划引领。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全面纳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强化省级国土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市县规划的支撑保障。加强规划间衔接协调,确保各地区各领域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主要目标、发展方向、重大政策、重大工程等协调一致。

  (四)优化绿色低碳发展区域布局。持续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和公共资源布局,构建有利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抓住粤港澳大湾区、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的重大机遇,携手港澳共建绿色低碳湾区。高质量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强化绿色低碳发展导向和任务要求,统筹有序推进各地区碳达峰、碳中和。

  (五)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大力推动节能减排,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扩大绿色低碳产品供给和消费,推广绿色积分、碳积分等激励机制。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活动。持续加强绿色低碳宣传教育和培训,推进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加快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格局。

  三、强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促进农业固碳增效。深入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战略性产业集群,谋划布局卫星互联网、人工智能、超材料、可控核聚变等未来产业。加快商贸流通、信息服务等绿色转型,提升服务业低碳发展水平。

  (七)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严格执行产业政策和规划布局,严控高耗能高排放(以下简称“两高”)产业规模。新建、扩建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等“两高”项目严格落实产能等量或减量替代。未纳入国家有关领域产业规划的,一律不得新建改扩建炼油和新建乙烯、对二甲苯、煤制烯烃项目。鼓励和支持“两高”项目通过“上大压小”、“减量替代”、“搬迁升级”等方式进行产能整合。新上“两高”项目能效水平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八)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积极培育低碳零碳负碳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业,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打造一批绿色低碳产业示范基地。加快建设绿色制造体系,打造绿色工厂、绿色园区,推行绿色供应链管理。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

  四、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

  (九)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完善能源消费强

  度和总量双控制度,严格控制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统筹建立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做好产业布局、结构调整、节能审查与能耗双控的衔接,建立用能预算管理制度,对能耗强度下降目标完成形势严峻的地区实行项目缓批限批、能耗等量或减量替代。强化节能监察和执法,加强能耗及二氧化碳排放控制目标分析预警。加强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管控。

  (十)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坚持节能优先,持续深化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提升数据中心、新型通信等信息化基础设施能效水平。健全能源管理体系,强化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和目标责任。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加快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打造能效“领跑者”。

  (十一)严格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积极稳妥推进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十四五”时期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持续淘汰煤电落后产能,适度提高电煤占煤炭消费比重。大力遏制油品消费过快增长,油品消费“十五五”时期达峰并稳中有降。发挥天然气在能源低碳转型过程中的支撑作用,提升天然气供给能力和利用水平。强化风险管控,做好能源低碳转型过程中安全稳定供应和平稳过渡,在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基础上推动传统能源逐步退出。

  (十二)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规模化开发海上风电,打造粤东粤西两个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适度发展陆上风电。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开发并举,积极发展光伏发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积极接收省外清洁电力。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

  (十三)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优化电网建设,提高电网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和调控能力。加快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提高源网荷储协调互济能力。因地制宜推动综合能源示范,探索建设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加快调峰气电、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等调节性电源建设。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

  (十四)深化能源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进电力体制改革,构建公开透明、平

  等开放、充分竞争的电力市场体系。加快形成以储能和调峰能力为基础支撑的新增电力装机发展机制。深化油气体制改革,推动市场主体多元化。完善电力等能源品种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深化电价改革,理顺输配电价结构,全面放开竞争性环节电价。加强能源应急保障体系建设,提升能源系统抵御极端天气和突发事件的韧性和能力。

  五、实施重点领域节能降碳行动

  (十五)实施工业领域节能降碳行动。推动钢铁、石化化工、水泥、陶瓷、造纸等高耗能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尽早达峰,助推工业整体有序达峰。开展钢铁去产能“回头看”。推进工业领域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和低碳工艺革新,加强重点行业和领域技术改造。促进工业能源消费低碳化,提升工业电气化水平。开展碳达峰试点园区建设。支持大型工业企业设立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深度参与全球工业绿色发展。

  (十六)提升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质量。推动城市组团式发展,推进城乡建设和管理模式低碳转型。健全建筑拆除管理制度,杜绝大拆大建。大力发展绿色、超低能耗和近零能耗建筑,推广绿色建材和绿色建造,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优化建筑用能结构,加快电气化进程,深入推进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在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光伏建筑一体化。建设高品质绿色建筑,推动既有建筑节能绿色化改造。

  (十七)加快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推动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和城市交通顺畅衔接。加快交通运输工具低碳转型,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持续提升运输工具能源利用效率。促进交通用能低碳多元化,积极扩大电力、氢能、天然气、先进生物液体燃料等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推进内河船舶液化天然气(LNG)动力改造和港口岸电建设。构建绿色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桩)、加氢站等建设。

  (十八)推动农业农村减污降碳。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农业,推广“农光互

  补”、“光伏+设施农业”、“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等低碳农业模式,提高秸秆、畜禽养殖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加快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的应用。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降低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排放强度。

  六、加强绿色低碳科技创新

  (十九)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和前沿技术布局。采用“赛马制”、“揭榜挂帅”等机制,研发低碳零碳负碳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加强新能源、工业节能降碳、绿色建筑、新能源汽车、生态系统碳汇、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气候变化成因及影响、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替代、可控核聚变、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低碳前沿技术布局。

  (二十)推进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和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创建一批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平台。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建立多学科交叉的绿色低碳人才培养体系,加强科教、产教融合,培育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绿色低碳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

  (二十一)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发布绿色低碳技术引导目录,鼓励和支持行业、企业应用先进适用的绿色低碳技术装备。推进规模化减碳技术示范和产业化,在新能源及智能电网、储能等领域实施一批先进科技成果应用示范项目。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绿色技术银行等服务平台建设。

  七、持续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二十二)巩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严格保护重要生态系统,稳定现有生态系统的固碳作用。划定城镇开发边界,严控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推动城乡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利用。严格执行土地使用标准,加强节约集约用地评价,推广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

  (二十三)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强化山水林田湖草沙整体保护、系统修

  复,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高质量推进万里碧道和美丽海湾建设。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持续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强化湿地保护。严格保护和修复红树林、海草床、珊瑚礁、盐沼等蓝碳生态系统。开展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行动,提升生态农业碳汇。积极推动海洋、岩溶碳汇开发利用。

  八、加强绿色交流合作

  (二十四)加快建立绿色贸易体系。积极应对绿色贸易国际规则,持续优化贸易结构,大力发展高质量、高附加值绿色产品贸易。落实国家“两高”产品出口负面清单,严格管理“两高”产品出口。积极扩大绿色低碳产品、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服务等进口。

  (二十五)深化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绿色技术、绿色装备、绿色服务、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帮助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拓展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环保装备等绿色低碳先进技术装备的国际市场,推动绿色低碳技术、产品和服务走出去。

  (二十六)强化绿色低碳交流与合作。建立健全粤港澳三地应对气候变化联络协调机制。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在绿色技术创新、绿色金融标准互认和应用、碳交易、碳标签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推动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共同市场。在绿色低碳技术、清洁能源等方面深化省际交流协作。

  九、完善政策法规和市场体系

  (二十七)完善法规规章和标准计量体系。全面清理现行法规规章中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不相适应的内容。研究制定碳中和专项法规,推动应对气候变化、节约能源、碳排放管理、可再生能源、循环经济促进等法规规章的制定修订。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先进标准计量体系,研究制定重点行业和产品温室气体排放、生态系统碳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地方标准。鼓励有关机构和企业参与国内国际相关标准制定。

  (二十八)建立统计监测体系。加强二氧化碳排放统计核算能力建设,构建上下衔接的碳核算体系。建设全省二氧化碳排放监测智慧云平台,提升数字化信息化实测和管理水平。建立覆盖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的碳汇监测核算体系,开展森林、湿地、土壤、海洋、岩溶等生态系统碳汇本底调查和碳储量评估。

  (二十九)完善经济政策。完善投资政策,构建与碳达峰、碳中和相适应的投融资体系,激发市场主体投资活力。建立健全绿色金融体系,引导金融机构为绿色低碳项目提供长期限、低成本资金。各级财政要加大对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技术研发等的支持力度。深入推进能源价格改革,完善与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相适应的价格机制。完善绿色电价政策体系,健全天然气输配价格形成机制。建立碳达峰、碳中和信用管理机制,加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

  (三十)推进市场化机制建设。深化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积极争取碳排放交易外汇试点。探索开发碳排放等绿色低碳期货交易产品。推广碳普惠制。加快建设用能权交易市场,探索电力交易市场、绿电交易市场、碳交易市场、用能权交易市场等协同运行机制。健全碳汇补偿和交易机制。发展市场化节能减碳方式,推广节能减碳综合服务。

  十、加强组织实施

  (三十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全过程。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和统筹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组织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先行示范、改革创新,探索有效模式和有益经验,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实现碳达峰。省发展改革委要加强统筹,组织落实碳达峰实施方案,研究谋划碳中和行动纲要,建立工作台账,加强跟踪评估和督促检查。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政策取向一致、步骤力度衔接。

  (三十二)压实地方责任。落实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扛起碳达峰、碳中和责任,建立强有力推进机制,明确目标任务,制定落

  实举措,全力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

  (三十三)严格监督考核。各地区要将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增加考核权重,加强指标约束。强化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落实情况考核,对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按规定给予表彰奖励,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地区、部门依规依法实行通报批评和约谈问责,有关落实情况纳入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贯彻落实情况每年向省委、省政府报告。

篇八:六个强省内容

  

  河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69号——河南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河南省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5.05.05?

  【字

  号】河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69号

  【施行日期】2015.07.01?

  【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法制工作

  正文

  河南省人民政府令

  第169号

  《河南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已经2015年4月8日省政府第54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7月1日起施行。

  省长

  谢伏瞻

  2015年5月5日

  河南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监督管理,维护法制统一,推进依法行政,根据《规章制定程序条例》、《法规规章备案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规范性文件(以下简称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备案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规范性文件,是指除政府规章外,行政机关制定的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在一定期限内反复适用、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文件。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审查工作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具体负责对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审查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

  起

  草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和依法设立的派出机关、省以下实行垂直管理的部门(以下统称制定机关),可以制定规范性文件。议事协调机构、临时机构,部门派出机构、内设机构,不得制定规范性文件。

  第五条

  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办公厅(室)名义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按照本级人民政府的规范性文件实行管理。

  第六条

  制定机关应当控制规范性文件的数量。法律、法规、规章以及上级行政机关的规范性文件已经明确规定的内容,下级行政机关的规范性文件原则上不作重复规定。

  第七条

  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下列内容:

  (一)行政许可;

  (二)行政处罚;

  (三)行政强制;

  (四)行政事业性收费,但省人民政府以及省财政、价格主管部门按照法定权限设定的收费事项除外;

  (五)政府性基金;

  (六)其他应当由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内容。

  没有法律、法规依据,规范性文件不得作出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定。

  第八条

  规范性文件应当由制定机关起草或者组织起草。

  规范性文件内容涉及公众重大利益、社会关注度高或者专业性强的,制定机关可以邀请有关专家参与起草。

  规范性文件内容涉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部门职权的,应当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部门联合起草;联合起草时,应当由一个部门主办,其他部门配合。

  第九条

  起草规范性文件,应当对其必要性、合法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并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拟确立的主要制度或者拟规定的主要措施等内容进行调研论证。

  第十条

  起草规范性文件,应当采取书面形式或者召开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意见。

  涉及公众重大利益、公众意见有重大分歧、可能影响社会稳定,或者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听证的规范性文件,应当进行听证。

  第十一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规范性文件草案提出意见和建议的,起草

  部门应当研究处理。

  有关机关对规范性文件草案有重大分歧意见的,起草部门应当与有关机关进行协商;经协商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应当报共同的上级行政机关决定。

  对重大分歧意见的协商、处理情况,应当在起草说明中载明。

  第十二条

  规范性文件草案在提交讨论前应当由制定机关的法制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查。未经合法性审查或者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讨论。

  第十三条

  制定机关将规范性文件草案交其法制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查时,应当提供下列材料:

  (一)规范性文件草案;

  (二)起草说明;

  (三)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政策;

  (四)其他与制定规范性文件有关的材料。

  起草说明应当包括制定的必要性、主要依据、拟确立的主要制度或者拟规定的主要措施、征求意见情况、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情况等内容。

  第十四条

  合法性审查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一)是否超越制定机关的法定权限;

  (二)是否与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政策相抵触;

  (三)是否违反本办法第七条的禁止性规定;

  (四)是否经过征求意见的程序;

  (五)其他依法需要审查的内容。

  制定机关的法制机构应当出具书面审查意见。

  第三章

  决定与公布

  第十五条

  制定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产生直接影响的规范性文件,应当经政府常务会议或者部门领导班子会议集体讨论决定。

  规范性文件原则上由制定机关的主要负责人签发。

  第十六条

  因重特大突发事件、执行上级行政机关的紧急命令和决定等情况,需要立即制定规范性文件的,可以由制定机关的主要负责人审查决定。

  第十七条

  规范性文件应当自形成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由制定机关通过本级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和部门网站向社会公布。涉及公众重大利益的规范性文件,还应当在本行政区域内公开发行的报纸以及其他媒体上公布。

  未经公布的规范性文件,不得作为行政管理的依据。

  第四章

  备案与审查

  第十八条

  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应当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

  第十九条

  制定机关应当自规范性文件公布之日起15日内,按照下列规定报送备案:

  (一)各级人民政府的规范性文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规范性文件报本级人民政府备案;

  (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设立的派出机关的规范性文件,报设立该派出机关的人民政府备案;

  (四)省以下实行垂直管理的部门的规范性文件,报上一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同时抄报本级人民政府。

  第二十条

  制定机关报送规范性文件备案时,应当向接受备案的政府法制机构提交下列材料的电子文本:

  (一)规范性文件的正式文本和起草说明;

  (二)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政策;

  (三)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政府常务会议或者部门领导班子会议集体讨论等情况;

  (四)其他与制定规范性文件有关的材料。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对报送备案的规范性文件,应当就下列事项进行审查:

  (一)是否超越制定机关的法定权限;

  (二)是否与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政策相抵触;

  (三)是否违反本办法第七条的禁止性规定;

  (四)是否符合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程序;

  (五)其他依法需要审查的内容。

  第二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应当自收到备案材料之日起30日内审查完毕;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审查完毕的,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但是延长期限最多不超过15日。

  第二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对报送备案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时,发现存在违法情形的,应当向制定机关发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意见书》。

  制定机关应当自收到《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意见书》之日起20日内自行纠正并书面反馈情况;逾期不纠正的,由负责备案审查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法制机构提出撤销意见,报本级人民政府予以撤销,并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对报送备案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时,发现规范性文件之间相互矛盾的,应当进行协调。经协调达成的一致意见,有关各方应当执行;达不成一致意见的,应当提出意见,报本级人民政府决定。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定期组织对本办法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将规范性文件管理工作纳入依法行政考核内容。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规范性文件

  数据库,方便公众查询。

  第二十六条

  规范性文件实行目录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应当每季度公布一次通过备案审查的规范性文件目录。

  第二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应当通过调阅、抽查制定机关的发文登记簿和有关文件等方式,对制定机关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备案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应当于每年1月15日前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人民政府法制机构报送上年度规范性文件管理情况统计分析报告。

  第二十八条

  规范性文件应当每隔2年进行一次清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制定机关应当及时清理:

  (一)与法律、法规、规章或者相关政策规定不一致的;

  (二)调整对象已不存在的;

  (三)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

  (四)其他应当及时清理的情形。

  规范性文件清理意见形成后,应当由制定机关的法制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查。

  第二十九条

  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结束后,制定机关应当通过本级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和部门网站向社会统一公布继续有效、废止和失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未列入继续有效文件目录的规范性文件,不得作为行政管理的依据。

  第三十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规范性文件有异议的,可以向制定机关或者负责备案审查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法制机构提出书面审查建议。

  制定机关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应当自收到审查建议之日起60日内审查完毕并告知当事人;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审查完毕的,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并告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最多不超过30日。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制定机关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法制机构通知其限期改正,并予以通报;逾期不改正的,报本级人民政府责令其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按照本办法规定程序制定规范性文件的;

  (二)未按照本办法规定方式向社会公布规范性文件的;

  (三)不报送或者不按时报送规范性文件备案的;

  (四)拖延执行或者拒不执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法制机构书面审查意见的;

  (五)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出书面审查建议的规范性文件逾期未处理的。

  第三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法制机构不履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处分。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三条

  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其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备案,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自2015年7月1日起施行。2007年9月7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河南省规章规范性文件备案办法》(省政府令第110号)同时废止。

推荐访问:六个强省内容 强省 内容

本文标题:2024年六个强省内容(8篇)
链接地址:https://www.senjie2201.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134195.html

版权声明:
1.世霆文库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2024年六个强省内容(8篇)》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关于世霆文库网 | 在线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帮助 | 投诉与建议 | 人才招聘 |

Copyright © 2017-2024 世霆文库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沪ICP备170007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