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传统文化校本课程5篇
六年级传统文化校本课程5篇六年级传统文化校本课程 我教我思师道·教研2017年第9期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文化”),是指具有民族历史积淀、能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传统文化校本课程5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六年级传统文化校本课程
教 我 思师道·教研 2017 年第 9 期非物质文化遗产 (简称 “非遗文化”), 是指具有民族历史积淀、能广泛、 突出代表民族特色的民间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不仅是文化工作者的责任, 更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乃至当代中国人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全面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 2017 国务院重大决策。
今年 1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以下简称 《意见》), 并发出通知, 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意见》 指出:
“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 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 “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 按照一体化、 分学段、 有序推进的原则,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 文化知识教育、 艺术体育教育、 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 贯穿于启蒙教育、 基础教育、 职业教育、 高等教育、 继续教育各领域。
以幼儿、 小学、 中学教材为重点, 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 本文以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 (简称南实集团)
鼎太小学分校非遗文化校本实践研究为例, 探究该课程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策略方法与实施途径, 寻找课程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点, 培养具有民族情怀与世界视野的创新人才。一、 对 “非遗文化” 的解读与思索如前所述, “非遗文化” 是能代表民族特色的民间文化。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民间” 的概念具有着多重维度切入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正如王光东说:
“从民间价值立场看民间, 看到的更多是民间所蕴含的自由精神以及对他们自在生活逻辑的尊重和理解。” 中华民间艺术, 来自民间生活, 具有自发性和非功利性, 是对自然与生命的礼赞, 也是绵延至今的民族传统的另一种表达。
民俗艺术作为一切艺术的母体, 与精英艺术有着明显的差异, 它不仅昭示着一方的生活领域, 也承担着一方的大众化精神取向。
千百年来, 中华子孙生生不息, 将朴素的思想、 情感、 习俗和技艺寄托于各种形式的艺术之中,不仅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更是一种活态的文化基因, 它承载着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 以其丰富的形象语言传承着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
正如维特根斯坦语所说:
“早期的文化会变成一堆瓦砾, 最后变成一堆灰土, 但精神将萦绕着灰土。”如今, 传统文明遭到现代文明的冲击, 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日渐式微, 已是不争的事实。
民间艺术作为农业文明的产物,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推进, 其原生态的环境已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些特有的地方民间艺术正面临失传或消亡的危险。植根于民间的民俗艺术, 既具有历史传承性, 又具有现实认知性。
如何放大 “民间” 的 “声音”, 拓展其生长领域, 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摆在了国人面前。当今世界发展, 一方面走向开放的多元共生与融合, 同时又十分强调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必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 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语)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 对外开放日益扩大、 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快速发展, 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 迫切需要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 深入挖掘其价值内涵, 并着力构建传承发展体系。二、 构建 “非遗文化” 课程的意义及可行性未来社会的竞争, 不仅仅从经济和技术方面考虑, 还应该考虑到艺术和文化的因素。
一个国家必须把人的文化因素考虑进去, 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竞争” 的持续, 必将演变成一种精神感受和智慧的竞争。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改革与培养核心素养的深入, 校本课程的建构已成为国家课程在学校获得创造性实施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学校教育是连接传统文明和未来社会的桥梁, 也是传承民间文化遗产的主阵地, 传承、 发扬、 创新中华民族民间文化责无旁贷。
如今,技能心智的开发越来越重要, 将其纳入课程几乎成为未来教育创新的方向与共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身边一笔宝贵的资源, 保护与继承中华传统文化迫在眉睫。
传统民间工艺, 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观察能力、 概括能力、 审美“非遗文化”校本课程是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文\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陈一芹169万方数据
我 教 我 思师道·教研 2017 年第 9 期能力及与创造力, 开启学生心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宏大背景下, 实施素质教育, 靠单一的国家课程很难实现培养目标。
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有效补充, 具有更大的灵动性与自主性, 便于根据学校实际, 因地制宜, 因材施教, 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
校本课程的启动, 需要透过学校校本资源开发,激活学校内部的教育创新力。
笔者认为, 实施课程改革, 首先要在学校内部营造一个适合新课程生长的学校素质教育文化环境, 建立由众多子系统相互交织的生态型校本课程资源。
比如, 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 (简称南实集团)
鼎太小学, 立足本土, 开拓创新, 进行校本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对全校家长与师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发现, 师生与家长来自全国 23 个省、 3 个直辖市和港澳特别行政区 , 部分家长具有专业特长,并愿意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和授课;100% 的家长支持校本课程开发,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学生喜欢的课程是游戏、 民间技艺、 科技、 信息、 文娱类。
基于此, 学校决定,以打造校本课程特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的抓手, 对构建课程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细致的论证分析, 构建 “非遗文化” 校本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于课程前分析, 鼎太小学发掘出校本课程潜在资源:
深圳是座移民城市, 来自全国祖国各地的学生、 老师与家长, 带来了不同地域的风俗习惯、 饮食特点、 地域方言与服饰文化; 深圳是国际化大都市, 拥有硬件设施和软件资源的优势; 学校地处深圳南山区, 毗邻世界之窗、 民俗文化村等著名人文景观, 课程研究资源得天独厚; 学校自建校起就十分注重学生民俗文化教育, 每年的元宵、 端午、 中秋三大传统民俗节日, 各年级轮流承办全校性活动, 有研究基础。民族文化, 是一个民族存亡的根基和血脉。
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 全球经济文化的融合, 中国学生已经习惯了吃洋快餐, 过洋节, 一些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逐渐消失了。
南实鼎太小学怀着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应时代发展和学生发展需要, 有效利用特区移民文化资源, 把几十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到校本课程研究体系, 对 “非遗” 主题系列进行筛选、 优化和组合, 构建了非遗文化特色校本课程。三、 “非遗文化” 校本课程实施策略、 方法与实践在经过课程资源挖掘与前期评估的基础上, 学校以 “个性化” 为抓手,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 建立了完整的校本课程体系, 制订了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年段目标, 每学期的课程计划和课时计划, 确立了 “月主题” 与 “周内容”, 保证课程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同时, 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以实践操作、 作品鉴定、 游戏竞赛、汇报演出等多种形式展开, 力求为每个孩子找到一把科学的评价尺子。
各课程都由具有相同爱好和兴趣的学生组成。课程总体目标:
根据集团办学理念与目标, 充分利用学校、 社会、 家庭的教育资源开发课程, 引导学生了解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发展, 为培养 “学行天下” 的世界人奠基。
通过学、 做、 玩、 研等形式, 玩出花样, 玩出创意, 让学生获得制作、 探究、 合作、 创造等多种学习体验, 传承、 光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年段目标:
低年段 ( 1 — 2 年级), 以我国民俗游戏为主。
要求学生学会 13 个民间游戏的玩法,懂得游戏中的规则并自觉遵守。
在游戏中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与他人友好相处。
同时, 运用学会的游戏在社区内结交小伙伴,建立友谊。
中高年级 ( 3 — 6 年级)以民间技艺和民俗节日为主。
要求在民俗技艺的操作实践中, 增强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并能将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有机整合, 传承和光大祖国传统文化。具体实践操作:
课程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 让非遗文化走入课堂, 并使研究逐步成熟。
学校每年邀请国内外著名教育专家来校讲座和参与课程评价, 以便不断调整策略, 使课程渐臻佳境。
按如下四个阶段向前推进:
第一阶段:
地域文化校本课程。
根据教师籍贯组成备课组, 备课组通过头脑风暴的形式, 梳理出本地域最有特色的民俗文化作为研究内容。
第二阶段:
走遍中国校本课程。
从身边地域文化开始研究, 向祖国各个方位逐步推移, 一年级学生研究华南地域文化, 二年级研究华中地域文化, 三年级研究华东地域文化, 四年级研究华北地域文化, 五年级研究西南地域文化, 六年级研究东北、 西北地域文化。
这样, 小学六年时间,学生就可 “走遍整个中国”。
第三阶段:
“非遗文化” 校本课程。
此时, 课程进入了深入探索和研究阶段, 已形成民俗游戏、 民俗技艺、民俗节日、 民间文艺共四大类共30 多门校本课程。
如, 中国结、舞狮、 皮影戏、 绢丝花、 茶艺、 烙画、 风车、 年画、 刺绣、 面塑、 泥塑、 书法、 剪纸、 民族服饰、 民乐、 戏曲、 民族舞与中国武术, 等等。
第四阶段:
由单一技能传授向立体型课程开发。
教师各自建构立体型课程, 使课程学习内容更丰富。
比如, 手刻橡皮章课程, 就分成了雕刻方法、 盖印布局、 版面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等四大块共10 多个小门类课程。责任编辑 龙建刚170万方数据
篇二:六年级传统文化校本课程
剧之家》2021 年第 11 期 总第 383 期43戏剧研讨弘扬传统文化 传承戏剧精粹——小学“戏曲进校园”音乐校本课程初探郭炎孙(江苏省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山湖花园小学 江苏苏州
215000)
【摘 要】戏曲是表现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要加强对戏曲的传承和保护,就要将“戏曲进校园”落到实处,结合当地实际和校情、学情构建校本课程,为学生了解戏曲知识、感知戏曲魅力、传承戏曲文化拓宽渠道、搭建桥梁。【关键词】戏曲进校园;音乐校本课程;传统文化中图分类号:J8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1)11-0043-02伴随音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艺术实践课程的开发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音乐课如何结合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和改进已有的课程资源,把握音乐教学课程的尺度,将戏曲文化巧妙地融入音乐的课堂中,构建校本特色课程,是值得音乐教育工作者深思及研究的课题。本研究正是着眼于这一问题,着力探寻“戏曲进校园”背景下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应用路径。一、戏曲音乐校本课程教育教学策略(一)人文化的戏曲史和戏曲故事,让学生亲近戏曲在学生接触戏曲的最初阶段,要让学生明白任何艺术形式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特定的历史背景、地域风俗和民风民情,要深入了解一门艺术,就要了解艺术产生的历史渊源及其背后的故事。戏曲故事、名作背景、作者经历、演员传奇、戏曲曲调变化、乐器知识……这一切都可以作为背景材料,为学生接近戏曲、了解戏曲、爱上戏曲搭建起桥梁。音乐校本课程要选择合适的戏曲历史知识和戏曲故事,作为启蒙阶段的教学内容。(二)体验式和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戏曲传统的音乐课堂都是教师讲、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音乐知识的学习及技巧的习得都来源于教师的口传身授,学生得到的信息是“二手”的、间接的,他们的获得感和兴趣没有被完全激发。戏曲音乐校本课堂要强调“体验式”学习,让学生在充分体验戏曲的基础上获得自我感知。戏曲内容传达了人的情感,仅仅依靠教师的讲授,学生很难体验戏曲的情感、音乐的情感,更遑论让学生与曲中人产生情感共鸣。因此,在戏剧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沉浸”在戏曲的情境里,调动全身的感官去感受戏曲,体会外在的音乐曲调、戏曲舞蹈动作所诠释的情感,然后内化为心底的情感。教师需要思考的将不再是如何把戏曲反映的情感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采取合适的手段为学生感受戏曲魅力、体验戏曲情感创造条件。此外,小学生正处于好动、爱玩的年纪,而戏曲在形式上比较程式化,内容对于他们而言比较枯燥和陌生,因此将戏曲与游戏相结合,将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三)让学生在感受和鉴赏戏曲表演时充分发挥艺术审美想象如果说人文化的戏曲历史教学让学生接近戏曲,体验式和游戏化的教学让学生初步感知戏曲、走进戏曲的世界,那么进一步感受和鉴赏戏曲的作用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为他们插上自由的翅膀,在戏曲的世界里尽情徜徉,感受戏曲的无穷魅力,进而在他们的内心播撒戏曲的种子,推动戏曲的传承和发展。想象在艺术审美经验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引导学生感受和鉴赏戏曲时,可以引导他们通过虚拟的场景想象当时的历史背景,通过聆听曲调想象情节的推进,体味戏中人的酸辛苦辣,体悟人生的变化沧桑。甚至还可以让他们将想象的内容用画笔、文字和歌声描绘出来,诠释他们所体味到的戏曲的视听美感和情感内蕴。让学生在感受和鉴赏戏曲表演时充分发挥艺术审美想象,是丰富和增强学生自身的审美体验、提升校本课堂实效性的重要策略。二、戏曲音乐校本课程教育教学的实施(一)背景知识型教学——以昆曲《桃花扇》赏析为例为了激发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兴趣,可以向学生讲解音乐作品的作者生平、创作背景、故事背景等知识。昆曲《桃花扇》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作品的作者身份和创作年代都非常具有特殊性,同时作品的内容改编自历史史实,对学生的吸引力较强。在向学生讲解昆曲、赏析《桃花扇》时,可以分两个课时,将相关知识向学生讲授。第一节课重点讲授昆曲的基础知识和《桃花扇》的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在讲授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一段昆曲的视频,这段视频不宜过长,可以控制在 5分钟左右,内容上以昆曲的各类选段为主,如《牡丹亭·游园》《玉簪记·琴挑》等,旨在让学生对昆曲产生宏观上的
44郭炎孙:弘扬传统文化 传承戏剧精粹认识,随后便开始正式向学生介绍昆曲。在介绍昆曲时,应当着重介绍昆曲的历史:昆曲发源于 14 世纪的苏州昆山一带,自明代中叶起兴盛了近三百载,2001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6 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于小学生人文积累有限,因此没有必要从唱腔、流变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在引入《桃花扇》的基础知识时,应优先讲解孔尚任的身份(孔子的后裔)、人生经历(活跃于清代初年)以及《桃花扇》的创作背景。学生们由于受到大量影视作品的影响,对这段历史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但是影视作品通常从帝王将相、王朝更替的视角来演绎这段历史,因此在介绍《桃花扇》的作者生平、创作背景时,可以引导学生从孔尚任的个人视角出发,重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可以为第二堂课埋下伏笔,让学生们思考孔尚任是如何在其作品中借男女离合之情表达王朝兴亡之感的。第二节课以听《桃花扇》选段、了解故事的背景知识为主。课堂上应首先详细介绍《桃花扇》的故事情节,随后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作品中的部分关键段落,如《却奁》《哭主》《余韵》等,并就段落中对应的历史故事进行讲解,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由于昆曲的唱词相对不易被小学生理解,因此应将赏析重点放在旋律和作品感情上,尤其要让学生能够领会孔尚任深沉的家国情怀,让学生们能够明白《桃花扇》讲述的是南明王朝兴亡的历史悲剧,孔尚任是在用艺术的方式探寻这段历史背后的发展逻辑。(二)利用游戏增强学生的体验感——以京剧《群英会》赏析为例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戏曲,可以通过设计合理的游戏方式,让学生们亲身体验戏曲表演,从而加深对其的理解。《群英会》是一段历史悠久的京剧剧目,它选自《三国演义》中“蒋干中计”的故事,讲述了赤壁之战中曹操谋士蒋干渡江劝降周瑜,周瑜召开“群英会”将计就计,最终让曹操误杀了自己手下的两员大将的故事。这段戏曲故事性较强,角色纷杂,念白众多。我们可以设计配音和模仿游戏,让学生们亲身体验京剧艺术的表演。游戏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角色配音。教师需要提前打印《群英会》第一场的剧本,然后在课前分发给学生们。课上,教师首先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由专业人士表演的《群英会》第一场中周瑜会见诸葛亮、蒋干的视频。然后关闭视频中的语音,由学生分别扮演周瑜、蒋干、诸葛亮、鲁肃、甘宁、黄盖等人,并为画面中的人物进行配音。由于学生们提前已经阅读过剧本,而且目前大量的视频资源都是配有字幕的,因此学生们可以对照视频把握好配音节奏。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京剧念白方式不同于我们的日常说话,因此在学生开始配音前,建议由教师带领学生尝试模仿视频中的念白方式,然后再关闭声音,让学生们进行角色的配音。如果学生接受能力较强,部分演唱段落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模仿。第二大部分是表演模仿。首先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由专业人士表演的《群英会》中蒋干盗书这一情节,随后让学生参照视频,模仿视频中专业演员的表演。模仿重在对形体、动作等的模仿,以及在有音乐的情节让学生的动作能够与鼓点合拍。在服装、道具等方面,由于师生的时间精力有限,且并非本课的教学重点,没有必要进行专门的准备。通过开展上述游戏,让学生们体验“表演”京剧,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们的参与感,提升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够对于戏剧表演有一定的切身体会,加深对戏曲的理解。(三)让想象成为“现实”——以昆曲《春江花月夜》赏析为例在课堂上,教师应当着重引导学生在观赏、聆听戏曲时对艺术的自由想象,促进他们审美能力的提高。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利用文字、图画等多种方式来展现他们的想象,让学生们的艺术想象具象化。以昆曲《春江花月夜》为例,《春江花月夜》是近年来创作的一部新编昆曲,它改编自唐代诗人张若虚的诗歌《春江花月夜》。其中有一选段为若虚面对江月,吟唱出了被后人誉为“孤篇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一诗。教师可以通过视频或音频播放该选段,随后让学生们伴随着音乐,在头脑中勾勒出他们想象的张若虚所面对的景象,并通过文字描写或者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这个选段的唱词直接来自唐诗,画面感非常强。诗名由五个字组成,而这五个字又可以作为五个词、五个景象,构建出了一个美妙的画面,配以优雅、舒缓的音乐,学生们的身心可以得到放松,在大脑中勾勒出由 “春”、 “江”、 “花”、 “月”、“夜”这五大要素构成的美妙画面。但是由于学生们的美术功底有限,难以准确表达出心中想象出来的画面,因此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绘画配以相应的文字描述。对昆曲《春江花月夜》的赏析学习,不仅能够让学生们领略到传统戏曲的伟大魅力,而且融合了语文(唐诗)、美术(绘画)等学科的内容,有效地实现了学科的综合,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非常有帮助。三、结论戏曲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劳动人民用利用戏曲艺术形式展现了自己的生活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戏曲是新时期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我国非常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进校园”工作是振兴戏曲、弘扬传统文化的基础性工作。我们作为小学音乐课教师,要结合当地实际、结合校情和学情,有策略、有效率地将戏曲介绍给学生,为他们了解戏曲知识、感知戏曲魅力、传承戏曲文化拓宽渠道、构建平台。戏曲进校园,构建音乐校本课程,任重而道远,我们将继续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在孩子们中间唤醒戏曲往昔繁荣的记忆,不断增强新一代中华少年的文化自信。参考文献:[1] 徐莹蓉 . 戏曲进校园的意义和创新发展 [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2(20):46+48.[2] 赵海霞 , 赵育林 . 架起戏曲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关于戏曲进校园的思考 [J]. 当代戏剧 ,2018,(01):35-37.[3] 陈 宏 焱 . 戏 曲 进 校 园 的 必 要 性 [J]. 戏 剧 之家 ,2017,(18):22-23.(责任编辑
郭安丽)
篇三:六年级传统文化校本课程
AOYUKEXUELUNTAN2021 · 04摘要:国家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把传统文化融入艺术课程中,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于创新。但学校受各种因素影响难以开展音乐活动,学生音乐理念薄弱,合唱技能水平低。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上东学校以“唱家长的歌”班级合唱为创新点,开展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合唱的校本课程实践探索,以主题式构建、分级式管理,传承传统文化与创新音乐课程,推进校本研修。关键词:传统文化;音乐教育;校本课程;合唱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4289 ( 2021 )
04-0078-03笙 樊也莎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合唱校本课程的实践探索—— — 以“唱家乡的歌”班级合唱为例音乐教育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之一。
音乐通过沁人心脾的音色、婉转绵柔的曲调以及博大精深的歌词内容,向世人传递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民族精神、历史生活、道德文化等。
在学校教育中,音乐课程统一安排,难以使音乐发扬本地区的特色文化,影响其传统文化传承目标的达成。
从这一视角出发,遵循开放性的基本原则,将富有地域与民族特色的音乐资源通过班级合唱引入校本课程中,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丰富音乐课堂的学习资源,提升学生合唱水平。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合唱教学的现状(一)政策靶向支持,国家重视美育近年来, 国家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给予了高度的支持 [1] ,对学生美育的培养也投入了更多的关注,陆续发布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强调了美育工作在当前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重点要求。
而各学校也意识到了美育工作在立德树人、 五育并举中的重要性,纷纷开展校园美育活动,积极筹办各种艺术展演,让美育在学生心中“焕发新机”。(二)活动开展困难,教学时间较少一直以来, 我国大部分学校以培养知识性人才为主,对艺术课程重视度不高。随着五育并举等教育理念的倡导, 学校也响应国家号召开始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但在实际开展的校本课程中,音乐教育课程占比很低,很难获得学生和家长的认同,活动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困难,音乐教学时间偏少。
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学生的音乐修养、艺术视野是难以完成的任务, 也无法达到新时代发展美育工作、传承人文精神的目标,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任务也更是难以完成。(三)学生理念淡薄,技能水平较低部分学校对艺术课程的重视度不够,而音乐课也极少关注和进行合唱教学。
所以,学生对合唱的概念十分淡薄, 对合唱知识和技能不够了解,缺乏声部间和谐的感性体验。
由于合唱教学是以普通学校班级为教学单位,参加训练的学生并没有进行挑选,学生的音乐素养水平参差不齐。
因此在班级合唱教学中,学生歌唱的音准问题是最突出的。综合研究78
JIAOYUKEXUELUNTAN2021 · 04二、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合唱教学的意义(一)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每一个民族的民歌都有着独特的文化和故事,反映了不同民族的生活、习俗、宗教、历史、道德和情操,是几千年来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2] 学生在合唱民歌时不仅能学习不同民族的唱腔、唱法,同时还能通过音乐流转和歌词演绎,真情实意地感受歌曲中传承的文化精神和历史故事。(二)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将传统文化纳入音乐教育中, 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还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人格, 为其价值观的建立提供精神示范。[1]传统歌曲中的歌词强调社会政治和道德文化,也蕴含着传统文化的精髓,传统民歌的传唱不仅是一场视听享受,同时也是一次心灵的修持。(三)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多参加艺术活动, 既能开阔学生的视野、磨炼学生的演唱技艺,又能激发学生的表现力,增强学生临场表演的自信心 [3] 。
通过开展校园合唱实践活动, 让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集体合作能力和协调能力得到不断锤炼,增强班级内部团结意识,增进班级、年级之间的友谊发展,助推校本特色课程的发展。三、特色合唱校本课程的推进策略(一)主题式构建,全员参与校园班级合唱模式,就是指以校园为载体,以班级作为单位,积极引导合唱与对唱。
通过对唱,唱出家乡的歌谣; 通过合唱, 唱出热爱家乡的情感,并在过程中传承地域与民族的艺术文化。第一,主题式构建。校园班级模式的应用基于一个主题而展开, 以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上东学校为例,学校自身具有丰厚的音乐艺术文化土壤,学生身处校园接受艺术的熏陶, 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积极的影响,自然而然地养成了会唱、敢唱、能唱的良好习惯。在课堂上,课堂教学遵循自身的结构样式,明确音乐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合唱教学素材的选择,形成具有明显特色的教学设计。第二,合唱追求的是达成气势,全员参与是必然。基于每一位同学所具备的音乐艺术素养,激发其活动,使之全员参与。
在此过程中,细化为两个层次,即从对唱的竞争到合唱共同参与。所有的同学都要唱出家乡的歌, 深深感悟到家乡灿烂的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二)分级式管理,因材施教校园班级合唱模式的推进, 通过对传统歌曲的演唱,培养学生的艺术感与审美能力,进而生发出热爱家乡、热爱民族、传承传统文化的情感。第一,分级管理。
一个班级的学生音乐素养、音乐能力不尽相同, 为了尽快培养出学生们的合唱能力,唱出家乡之美,分级式管理是可行之道。分级式管理的核心环节是确立标准, 即立足于对唱与合唱的不同层级,确立标准,建立声部,作为分级的依据。笔者在研究后认为,从本人的音乐素养、合唱曲目的难易程度,以及对唱与合唱的水准这三个视角进行确立是比较恰当的。第二,因材施教。分级管理后进入因材施教的环节。所谓的因材施教,就是指教师立足于不同班级,以及参加对唱与合唱的差别化阶段,根据学生的差异化现状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从而就处于不同阶段与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教益,并取得更大进步,达到一个均衡化的程度,这就会为合唱的组织与达成准备充足的条件。(三)传承与创新,推进校本研修在传统音乐艺术传承的过程中, 富有民族特色与地区特色的民歌走进了课堂, 由此而处于班级这一单位内, 这就会使得学生在参加班级对唱活动的进程中,自觉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作为教师而言,则可以从中大受益处。教师应该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主导性的作用, 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条件下,与学生共同完成合唱民歌的任务 , 从而有效实现了民歌的传承。在此基础上,由班级对唱上升到校园合唱, 即以合唱方式唱民歌, 传承传统文综合研究79
JIAOYUKEXUELUNTAN2021 · 04化。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通过积累专业知识、创新教学方式,巩固自身的主导地位,发挥指导性的作用。
为实现这一目标,就需针对教师开展研修性的活动 , 引导教师利用研修的平台获得成长的契机。四、开展特色合唱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一)促进校园特色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既包括物质性的建筑实体, 也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价值观、艺术等,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
就本研究而言, 依托于学校中学生会唱、敢唱、能唱这一基础,通过引入民歌,并以班级对唱与校园班级合唱的模式传承传统文化, 使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丰富了学校的校园文化,推动了校园文化的建设。
例如在“一起走进那藏族,我们美丽的家乡”活动中,第一阶段活动是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对唱,产生班级间竞争;第二阶段则是以校园为整体来实现合唱。歌曲中的白云、冬季等意向描绘了一幅美丽画卷, 使得校园成了民族友谊的乐园,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容。(二)学生树立正确的合唱理念班级合唱教学是音乐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进行音乐实践的重要园地。[4] 校园班级模式的推进, 有利于学生对合唱的概念认知不断加深,合唱水平不断提升。以班级的形式推进校园合唱,要求一个班级的学生全部参与。通过开展特色校园合唱课程,凝聚班级学生的集体意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 学生在准备合唱过程中会不断练习歌曲,打磨声部之间的协调性,学习和提高合唱的技巧,积累了真实的合唱经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合唱理念。(三)促进音乐教师专业技能发展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素养是开展课程的重要保障,学校通过开展合唱校本课程,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合唱技能,促进学生会唱理念的形成,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音乐教师对合唱方面的专业技能和素养的巩固和发展。
教师不仅需要教学生如何进行合唱,介绍合唱的要素和组织声部的练习,还要引导学生通过情感的表达演绎合唱之美, 诠释合唱的艺术精髓。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为了更好地教授学生,教师就要从自身的专业素质入手,着力于积累专业、学生管理、心理等方面的知识,培养相关的合唱训练技能与技巧,最终达到进行指导合唱的基本要求。(四)通过校本课程实现全面育人传统文化进入到学校之内,就必然会成为校本课程的资源之一。据此而言,可以从编制校本课程的视角入手,引导传统文化进入到校本课程之内。
更为重要的是,以校本课程的方式实施教学,不仅会使学生能够从实践的角度学习,继承传统文化,而且还会从理论的层面加以学习,这就使得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常态化地积累了学生的相关知识,从单纯地参加活动,过渡到理论知识的学习,以此达到全面育人的目标。如《在那东山顶上》对唱与合唱中,将学生能自主演唱地方民族歌曲作为优势资源,并融入校本课程中。在校本课程的教学中,强化学生参与对唱与合唱的目标性,同时渗透对民族友好相处的追求,这就使得学生在合唱中增加了民族感情。参考文献:[1] 潘冠泽 . 中国传统音乐“特色化”实践教学研究 [J]. 戏剧之家 ,2021(08):65-66.[2] 陈家全 . 谈班级合唱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 以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为例 [J]. 中小学音乐教育 ,2020(08):24+29-30.[3] 韦杏勉 . 核心素养理念下中学开展合唱校本课程的实践[J]. 广西教育 ,2019(09):52-53.[4] 欧阳予彤 . 中学开展班级合唱教学的有效方法 [J]. 华夏教师 ,2019(04):47-48.(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上东学校,成都 610000 )综合研究80
篇四:六年级传统文化校本课程
21· ·5 5中学教学参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530001)贝伟浩 韦屏山 潘俊全 陈延燕[摘 要]近年来,南宁三中创新性实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建构了“五融入”校本课程模式和“经典品读、名师引导、实践养成、内生升华”育人模式,形成了“品读—引导—实践—内生”文化育人理论架构。[关键词]普通高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五融入”;校本课程[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15-0063-03一、背景( 一)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助力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强调: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突出德育的时代性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二)
)
有的 普通高中在培育学生文化自信的方法上亟待创新在新时代教育再出发的新起点,面对西方思潮影响和文化渗透,如何坚定文化自信,把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根”培得更茁壮、 “魂”铸得更牢固,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教师需要进行思考和探索的是:如何适应新时代发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红色文化基因、学校历史文化基因相融合,培育时代新人。二、主要做法探索和实践过程中,我们牢牢把握住一个目标:以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高度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强烈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学校着力解决以下主要问题:如何丰富新时代下南宁三中“真·爱”教育思想的内涵;如何完善包含经典品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在内的新时代下南宁三中“真·爱”课程体系;怎样建构新时代下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培育时代新人的文化育人模式;解决如何以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的问题,探寻培育时代新人的实施路径。( 一)
)的 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 “ 五融入, ”,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制度建设、 、 课堂教学、 、 思政教育、 、 校园文化、 、 社会实践五环节1.重视顶层设计,强化组织领导,融入制度建设2013年5月,学校制定了《南宁市第三中学“真·爱”课程实施方案》,凸显中华优秀经典诵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创新教育四门课程的核心地位,明确课程培养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确定有序化、系统化的实施方案。2014年,学校制定并颁布《南宁市第三中学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方案》,保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建设和实施。2.重视经典品读,依托名师引导,融入课堂教学2013年,学校提出了“经典品读、名师引导、实践养成、内生升华”的文化育人思路,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 “南宁文物与考古”等55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学校制定国学经典分类遴选的标尺,设计了三段国学经典诵读序列校本教材,安排经典诵读入课表,形成了以“读、诵、写、品、演”为基本路径的“国学经典浸润”样式,构建全息浸润式的国学经典教育课[基金项目] 2019 年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 —以南宁市第三中学为例”,课题编号:2019A056;广西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质量提升项目“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综合·新论视窗63。
。. .。
。
2021· ·5 5中学教学参考程。通过“宽度”上的拓展和“深度”上的雕琢,学校进一步厚植学生成长的精神底色,邀请了众多名家名师进校园或传授经典,或讲述红色文化和中国崛起的故事。学校通过名家名师对经典内涵的解读,助力学生感受经典、亲近经典、喜爱经典、传承经典,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目前累计举办报告数十场,聆听学生50000人次以上。3.重视学科育人,改进教学评价,融入思政教育学校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建设,注重发挥学科课堂和班会课的主阵地作用,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阵地,充分发挥政治课的多维价值功能,实现引大道、启大智。先在语文组、历史组开展“课程思政”探索实践,总结“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经验后辐射到其他学科,让所有课程都上出“思政味儿”,让立德树人“润物无声”。教学评价方面,学校探索改变传统仅重视知识、能力和学科素养评价的不足,在校内优质课和示范课的课程目标、内容设计等评价环节增加思政评价指标。4.挖掘中国元素,丰富特色课程,融入校园文化学校实施校园文化“113”工程,把高雅艺术引入校园,通过开展“1项目”(文化能力提升项目,包括文化主题论坛、专题讲座、文化沙龙、工作坊等),举办“1节”(体育文化节)、 “3赛”(课本剧大赛、经典诵读比赛、经典诗词书法比赛),形成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风尚和新路径。仅以“3赛”为例,党的十八大以来,已举办30余场,师生参演人数超过7000人次,观众累计超过12000人次。5.弘扬中华美德,传承红色基因,融入社会实践学校制定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假期实践以志愿服务、美德践行为主题开展学雷锋、家风家史调研、基地研学、国学小课堂活动。学校开设红色经典微型课程,有效开展红色体验式教学,通过本土红色文化资源进课堂教学、进专题教学、进主题活动、进社会实践等途径,打造以弘扬“红色文化”为核心的南宁三中“保国爱生”爱国主义文化教育体系。学校开创“百色红色研学之旅”等 6 条研学精品线路,以“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为主题开设讲座数十场,创建了浓郁的学习红色文化氛围,用红色文化浸润青少年的心灵。本阶段学校共开设红色文化课程900多节次,参加社会实践300多场次,形成社会实践报告6000多篇,校园主题活动200多场次,学生参加征文评比活动获奖300多人次。( 二)
)
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矩阵化研究, , 形成课程矩阵学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民族文化进行系统的课程化研究,使该课程是目标明确、内容适切、实施有序、评价恰当的实践课程,提高了课程的本土契合度和操作性。学校构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矩阵,纵向维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横向维度按“高一、高二、高三”进阶。( 三)
)施 实施 “ 三全” ” 育人学校培训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的教师队伍;全面提高创新教育指导教师的专业能力;以党建合作体为载体,激励每一位教师争当名师。学校组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师研讨班,开展“读经典·颂师德·铸师魂” “读经典诵美德”经典品读等教师比赛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全面提升教师的课题研究指导能力、项目设计能力,学校组织资深专家、优秀同行对教师进行全方位培训。学校树立目前广西唯一的红色巨幅“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文化地标。依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社、国学社等48个社团,利用中华传统佳节和国家重大节庆日开展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感恩” “团圆” “孝行” “乡愁”等传统教育融入其中。以“光阴的故事 — —二十四节气”课程和元旦“欢乐中国年”课程为主题的活动深受师生欢迎。学校食堂参与协同育人,制作带有“守望相助、温暖同行”字样的月饼免费发给师生共庆中秋节,制作祖国70周年大庆七彩长寿面让师生共享,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导向、教育、熏陶、塑造作用。家长学校课程建设中,增加“红色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 “小手拉大手”课程。充分利用官网、官微、博客、贴吧等媒介,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形象直观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主要经验( 一)
)中 丰富新时代南宁三中 “真 真· · 爱” ” 教育思想新时代下,南宁三中在继承“保国爱生、求真向善”优良传统和“真·爱”教育思想的基础上,认为“真”是价值追求,即真知、真信、真行; “爱”是情感体验,即爱校、爱国、爱党、爱民。新时代下南宁三中“真·爱”教育的追求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而有个性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综合·新论视窗64。
。. .。
。
2021· ·5 5中学教学参考培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强烈的担当意识、过硬的本领能力、不懈的奋斗精神的能承担中国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
)施 创新构建并实施 “ 五融入”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 , 坚定青年学子文化自信学校遵循新时代“真·爱”教育的“真知—真信—真行”主线,构建了“五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模式。真知—通过经典品读、课堂教学和思政教育,强化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感;真信—借助主题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环境浸润,提高学生的认可度;真行—开展美德践行、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使学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校发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与思政教育课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营造了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环境,搭建了社会实践平台。( 三)
)构 建构 “ 经典品读、 、 名师引导、 、 实践养成、 、 内生升华” ” 育人模式, ,成 形成 “ 品读—引导—实践—内生” ” 文化育人理论架构学校探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经典品读、名师引导、实践养成、内生升华”新时代育人模式。按照“品读—引导—实践—内生”思路,以经典品读,习得熏陶;以名师引导,提升认知;以实践体验,养成感悟;从而实现内生升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百年名校历史文化相融合,推动青年学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总而言之,改革育人方式以来,每年校内直接受益学生超过 6000 名,7 年来共计 50000 多名学生受益。南宁三中的学生素质得到显著提升,人才培养美誉度不断提高。(责任编辑 黄 晓)
推荐访问:六年级传统文化校本课程 传统文化 校本课程
版权声明:
1.世霆文库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六年级传统文化校本课程5篇》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