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中医院对口帮扶医共体单位工作实施方案5篇

作者: | 发布时间:2022-10-08 17:00:02 | 浏览次数:

中医院对口帮扶医共体单位工作实施方案5篇中医院对口帮扶医共体单位工作实施方案 全面实施医疗共同体建设主要做法汇报材料66篇 县域医保局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工作汇报(一) 近年来,该县深入推进县域综合医改,扎实开展紧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医院对口帮扶医共体单位工作实施方案5篇,供大家参考。

中医院对口帮扶医共体单位工作实施方案5篇

篇一:中医院对口帮扶医共体单位工作实施方案

实施医疗共同体建设主要做法汇报材料 6 6 篇

 县域医保局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工作汇报 (一)

 近年来,该县深入推进县域综合医改,扎实开展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实现人民群众得实惠、党委政府得民心、医保资金可持续、健康事业得发展的多赢局面。县域内就诊率达到 89.1%,基层医疗机构诊疗人次占比达到 76.5%,县乡两级住院患者实际报销比例分别达到77.2%和 87%,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

 (一)提高政治站位,落实办医责任。一是持续高位推动。坚持把医改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强力推进,实行医改工作双组长制,县委书记任医改领导小组组长,县长任医院管理委员会主任。自 2012 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医改专题会、每年至少组织召开 2 次观摩会,真正把医改责任扛在肩上、落到实处。二是坚持建改并重。累计投入 10 多亿元,在县城核心区划拨土地 500 余亩用于县级医疗机构建设,先后完成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县中医院升级迁建,新建县二院新院区和县妇幼保健院新院区,完成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升级改造。投资 2200 万元建立卫生健康信息中心,自主研发全生命周期卫生健康保障信息系统,实现信息资源互联互通。三是着力建强队伍。全面落实“369 人才工程”,通过引进、培养、使用、激励等措施,强化县级重点专科人才支撑,充实乡村两级医务人员。每年出资 500 万元用于引进县外管理和医疗专家服务团队,出资 300 万元用于乡村医生全员定向培训,着力提升县域医疗机构服务水平。

 (二)重构服务体系,提高整体效能。一是整合优化资源。由我

 县人民医院和第二人民医院牵头,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和 20 家乡镇卫生院参与,组建两个医疗健康服务集团。牵头医院对集团内部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享有管理权、经营权、分配权,实行行政、人员、财务、业务、绩效、药械、信息等方面“七统一”,形成了共建共享、分工协作、分级诊疗、急慢分治的县域医疗健康服务新格局。二是理顺管理体制。成立医院管理委员会,代表政府行使决策、管理职能。医疗健康服务集团设党委和总院长,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建立“一办五部”(综合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计划财务部、医疗服务部、后勤保障部、健康管理部),统筹管理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卫生服务工作。三是健全运行机制。通过建立总额预算机制,打造“利益共同体”,即实行医保基金按人头总额预算,由医共体牵头医院统筹管理;通过建立分工协作机制,打造“责任共同体”,即界定县级公立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分级诊疗病种目录,确保全面落实分级诊疗制度;通过建立协同发展机制,打造“管理共同体”,即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在规章制度、技术规范、人员培训、绩效考核等方面执行统一标准,实现以上带下、协同发展;通过建立共建共享机制,打造“服务共同体”,即通过健全医共体运作机制,实现组织同建、管理同步、服务同做、资源同享,形成优势互补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三)优化就医格局,突出健康优先。一是以县级医院为枢纽,带动资源有序流动。一方面,上联三甲,提升县级服务能力。医共体牵头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与三甲医院结对或建立专科联盟,形成长期合作关系,三甲医院专家定期到息县坐诊,既把患者留在县

 内、减轻患者负担,又提高了本县医院、医生的接诊能力。另一方面,下带乡村,提升基层承接能力。引导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医共体内构建“1+1+1”(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帮扶关系,牵头医院定期或不定期派出医技人员下驻乡镇卫生院,开展坐诊、查房带教和手术会诊等服务。二是以健康为中心,推动医防结合。根据基本公共卫生、一般诊疗用药服务内容,按照病情轻重将同一种慢性病分为基础包、初级包、中级包、高级包等四个服务等级,设计包括基本公卫、基本医疗、基本药物和健康管理等服务内容的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和精神病等 28 个个性化签约服务包,由县乡村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在全县开展以全程健康管理为核心的签约服务。三是以惠民为导向,发展“互联网+智慧医疗”服务。建立统一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的基本公卫、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信息系统“一网联通”,预约挂号、签约服务、双向转诊、医保报销和远程心电、远程影像、远程会诊等医疗健康服务“一网通办”,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享受到县级优质医疗服务。

 (四)改革支付方式,提升基金绩效。一是实行按病种付费。实施临床路径下对病种按病情分组分类支付改革,按照大数据法则7:2:1 的结构比,根据病情轻重分为 A、B、c 三组费用标准,进行分组定费和报销,倒逼公立医院在管理、绩效等方面推进改革。目前,纳入综合支付的病种达到 420 个,覆盖县级出院患者 78.22%、乡级98.5%,县乡医疗机构药占比分别降至 27.47%和 36%,平均住院床日由 8.6 天降至 7.8 天。二是实行总额支付。按照医保资金收支平衡、

 略有结余的原则,建立“总额控制、分块结算,结余留用、超支不补,定期考核、分期预拨,适当调控、奖惩并重”的激励约束机制。外转病人的费用由医疗服务集团从总额预算费用中负担,患者可在县域内跨医疗服务集团自由就医,集团之间定期进行费用结算,促进医疗机构错位发展、良性竞争。三是实行差异化报销。明确县乡医疗机构功能定位,确定诊疗服务病种范围,实行分级诊疗,对下级能诊治但到上级医疗机构诊治的病种,按不同的费用标准、不同的报销比例实行差异化报销,发挥了医保对医疗服务供需双方的引导和约束作用。

 (五)抓好综合监管,完善管理体系。一是理顺医共体管理体制。合理划分政府与医疗健康服务集团职责,落实医疗健康服务集团经营管理自主权。由县医管委牵头,制定医管委与医疗健康服务集团、医疗健康服务集团与成员单位的权责清单。县卫健委等职能部门把主要精力放在宏观管理上,强化制定行业规划、标准规范和行业监管等职责。二是赋予医共体管理权限。牵头医院负责制定医共体内各项工作制度,对医共体内部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村卫生室享有管理权、经营权、分配权。同时,负责所有下一级医疗机构的业务指导,有效对接辖区病人的接转诊等管理工作。三是强化医共体考核激励。县医管委按照县域就诊率达到 90%、县域内基层就诊率达到 65%左右、公共卫生服务效果、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数量质量等关键指标,对医共体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同人员任用、财政拨款、绩效薪酬挂钩。按照“两个允许”的原则,医共体完善内部绩效考核分配制度,向临床一线医务人员、重点岗位倾斜,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某县 全面实施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主要做法汇报材料 (二)

 近年来,**县积极探索推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医改模式,2018 年,**县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根据前期改革实践经验,以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为抓手,合理规划县域医共体建设,确定由 2 家县级公立医院牵头与 18 个镇(办)卫生院组建 2个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形成县镇村三级医疗机构责任、利益、发展、服务、管理共同体。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落实四个到位,健全保障体系 (一)坚持高位推动,领导重视到位。县委、县政府始终将深化医改摆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坚持县委书记、县长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主动作为、具体抓。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和县委深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医共体建设工作,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二)加强顶层设计,政策配套到位。修订完善《**县医疗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试行》及系列配套文件,形成政府主导、卫计局牵头、部门联合、县镇医疗机构实施的工作模式。按照“三不变、六统一、三加强”原则,2 家医共体总院牵头分别制定了医共体内人员、财务、绩效考核、药品耗材及设备等管理办法,医共体建设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三)健全工作机制,运行监管到位。将医共体建设纳入县委、县政府重点督查事项,成立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专项督导组,定期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建立以“服务质量、患者满

 意、职工认可、费用控制、成本控制”等为核心的考核指标体系,将技术带动、医疗资源下沉、群众健康改善等作为重要指标,严格考核奖惩。2 家医共体总院分别成立了“一办两中心”(医共体建设办公室、医保结算中心、财务管理中心),加大对医共体分院人、财、物监管力度,确保医共体建设有序推进。

 (四)转变工作职能,职责夯实到位。印发了《县域医疗共同体中县级卫生计生主管部门及相关机构主要职责和任务》,县卫计局主要负责落实县医改领导小组决策、县域医共体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宏观监管医共体;县合疗办由原来的经办向督办转变,重点开展“随机抽查医疗机构、随机抽查参合住院群众”检查,严肃查处新农合违规、违约行为。医共体总院管理职责加强,直接管理医共体分院所有工作,行使医共体内合疗经办权力,工作重心下沉到基层,服务理念由以治病为中心向防病为中心转变,形成统筹兼顾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齐头并进发展格局。

 二、深化两项改革,提升医共体建设水平 (一)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打造管理共同体。深入推进医院人事、薪酬和财务管理制度改革。一是全面落实医共体总院人事自主权。镇(办)卫生院成为医共体总院的分院,分院院长(卫生院院长)由医共体总院任免,鼓励总院科室主任或技术骨干到分院担任主要负责人。医共体成员卫生院的人员统一归医共体总院管理,实行人员统一招录、培养、调配使用,人员双向流动不受限制,总院按照“强基层”的原则自主安排。

 医务人员在医共体内任一医疗机构注册后,即可在医共体内任一医疗机构执业。二是优化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允许医共体的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将收支结余部分的 70%用于绩效分配,30%留作卫生事业再发展基金。医共体分院的绩效考核由总院统一进行,薪酬由总院统一分配。总院院长纳入各分院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对年终考核为优秀的医共体团队进行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扣减当年一定比例的财政经费,并追究总院领导责任,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解聘总院院长职务。三是实行财务集中统一管理。医共体分院的财务、财产统一归入医共体总院,分开建账、独立核算;各分院设立备用金,用于日常业务支出,周转使用,大额资金支出按程序报批。

 (二)深化支付方式改革,形成利益共同体。改革医保支付模式,实行医共体医保基金按人头总额预算包干支付方式,建立“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激励约束机制。新农合按不超过当年筹资总额 10%提取风险基金和按人头提取门诊费用及大病保险基金后,剩余基金按不低于 95%进行总额预算,交由医共体包干管理使用;医共体总院负责按现行医保政策对辖区参合群众(除普通门诊大病保险外)医疗费用进行结算报销,支付按规定产生的签约服务费用。合疗基金结余部分80%由医共体总院分院、村卫生室按 9:1 比例分配,主要用于绩效考核,20%用于医共体事业发展;合理超支部分(重大疫情、重大自然灾害)由医共体与合疗经办中心按 2:8 比例分担;不合理超支由医共体总院承担。

 三、推进“互联网+医联体”,助力医共体建设 为进一步提升医共体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县积极推进“互联网+”医联体建设,提高医院收治能力,降低病人外转率;县域 2 家医共体总院分别与医共体内各分院建成了远程教学、会诊、会议系统,初步建成三、二、一级医院和村卫生室四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形成了线上线下互动协作、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服务能力提升、基层群众受益的良好局面。县天津医院与北京航天中心医院结成互联网+紧密型医联体关系,聘请北京航天中心医院副院长担任县天津医院名誉院长,成立北京航天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和急诊科专家工作站,在“医院管理、学科建设、技术指导、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帮扶。建立互联网+医联体服务中心,实现两地医院医疗卫生信息资源共享。在县天津医院建立了患者数据集成共享平台、远程视频会诊平台、远程影像会诊平台、教学系统,通过远程影像会诊平台可将疑难患者 MR、CT、DR 影像数据传输至北京航天中心医院影像中心,由专家阅片、发布影像报告,并自动回传县天津医院医生工作站,医师打印报告供临床使用,初步实现了远程学术交流、远程技术讲座、远程现场示教、远程病例讨论、疑难复杂病例远程医疗会诊,真正使“下级检查、上级诊断”变成了现实。

 四、弘扬中医国粹,促进医改深入发展 在医共体建设中,加强中医药专科建设,强化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与推广,积极发展中药生态种植和健康服务产业,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廉、验’治未病的作用,满足患者就近诊疗廉价就医的需

 求,减轻患者的就医负担,以中医药广泛应用推动医改的深入发展。

 投入 5000 余万元建成县中医医院门诊综合楼,医疗业务用房面积达到 XX0 平方米。县中医医院顺利通过“二级甲等”复审,并成立了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县分中心,有 6 个科室为省级重点专科。全县 18 所镇(办)卫生院均建立了中医馆。定期邀请省内外专家教授来宁授课,组织开展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基本中医疗法在基层医疗单位得到普遍应用。积极开展中医学术交流,近 3 年连续承办了全国针灸康复埋线经验交流会,并在县中医医院设立了石学敏院士工作站。充分依托我县林地资源广阔的优势,大力发展银杏、天麻、华细辛等林下中药材生态化种植。2018 年 11 月全国第六届天麻会议在我县召开,2019 年 4 月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将在我县召开中药生态...

篇二:中医院对口帮扶医共体单位工作实施方案

共体(医疗集团)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推进我县医疗体制改,根据《关于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通知》和省《关于医疗联合体建设规划(试行)的通知》、《XX 市建设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医疗集团)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构建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医疗集团)为核心,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加快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方便群众就医、降低医疗成本、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水平为重点,进一步促进医疗卫生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更好满足群众健康需求。

 二、基本原则

 (一)主导,统筹规划。按照《XX 县域医共体(医疗集团)建设规划》的要求,规范有序组建医共体(医疗集团)。

 (二)坚持公益,创新机制。协调各方面力量,逐步破除行政区划、财政投入、医保支付、人事管理等方面的壁垒和障碍,优化资源结构布局,逐步建立完善医疗机构间分工协作机制。

 (三)资源下沉,提升能力。医共体(医疗集团)以总

  医院为龙头,通过人员、技术、服务、信息、管理等要素为纽带,把县域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整合起来,为县域内居民提供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

 (四)便民利民,群众受益。通过医共体(医疗集团)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县域内医疗服务质量的同质化管理,做深做细做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把常见病、多发病解决在基层,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使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三、工作目标

 通过医共体(医疗集团)建设,县域内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医保资金得到有效利用,有序就医格局基本形成。力争到 XXXX 年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提高到 65%,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 90%,上级医疗机构向基层卫生机构转诊人数年增长率达到 1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能力开展的技术、项目不断增加,全县医疗卫生一体化、规范化、同质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四、工作任务

 (一)组织架构及管理体制

 1.组建两个医疗集团。

 组建 XX 医院医疗集团,将王沟镇卫生院的人、财、物,全权委托给 XX 医院管理,组建 XX 医院医疗集团,XX 医院加挂“XX 医院医疗集团总院”牌子,XX 卫生院加挂“XX 医院

  医疗集团分院”牌子;将 XX 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财、物全权委托给 XX 中医医院管理,组建 XX 中医医院医疗集团,XX 中医医院加挂“XX 中医医院医疗集团总院”牌子,凤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挂“XX 中医医院医疗集团分院”牌子。

 原有人员编制人事关系、原资产及债权债务关系维持不变。医疗集团按照县医共体管理委员会批准后的章程开展工作。

 2.完善外部治理体系。

 成立医共体(医疗集团)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医管委)由县主要领导任主任,分管领导任副主任,组织、编制、经发、人社、财政、审计、卫健、医保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统筹医共体(医疗集团)的建设规划、投入保障、人事安排和考核监管等重大事项。日常工作机构设在县卫健委,办公室主任由县卫健委主要负责人担任,办公室主要负责执行医管委的决策、协调部门工作、处理日常事务。

 3.构建内部管理体制。

 (1)加强建设。建立医疗集团委,隶属于县卫健委委,医疗集团实行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院长在医疗集团委领导下,全面负责医疗集团医疗、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

 (2)成立理事会。理事会是医疗集团决策机构,负责制定发展规划、协作关系、服务模式、运行质量、利益共享机

  制和重大人事、财务、绩效考核工作,理事长 1 名,由医管委任命产生,原则上由总医院主要负责人担任;副理事长 2-3 名、理事若干名,由理事长提名并报医管委批准,由理事会选举产生后聘任,并按干部管理权限备案。

 (3)设立监事会。人员 3-5 名,监事会是医疗集团监督机构,负责监督集团运行情况、财务情况、理事及管理层人员履职情况等,定期向理事会通报违反相关章程行为及行为人,向县医管委报告集团总体运行情况。成员由县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及医疗集团职工代表组成,监事会长由理事会推举并履行相关程序后产生。

 (4)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医疗集团内各级医疗机构独立法人地位不变,但实现统的法人代表,由总医院法定代表人兼任分院的法定代表人。分院负责人由县医管委会同总医院研究确定,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履行相应手续,由各医疗集团聘任。

 (5)健全内部管理体系。在总医院设立医疗集团委办公室、管理办公室,并分别成立 6 个管理中心,即人力资源管理中心、财务管理中心、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公共卫生指导中心、卫生信息管理中心、后勤保障服务中心。总医院健全完善统的医疗集团内部管理体系,落实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卫生管理一体化。

 (二)完善运行模式

  1.实行“六个统”

 (1)统人事管理。设立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统调配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基层人员培训培养计划;根据医疗集团业务发展需要,研究分析并向医管委提出医疗集团成员单位人力资源统筹调配使用的意见,建立健全人员聘用管理、岗位管理、职称管理、执业药师管理、护理人员管理等制度,实行按岗聘用,合同管理,按岗定酬,同工同酬。

 (2)统财务管理。

 设立财务管理中心,实行“统领导、独立核算、集中管理”模式,保持财政投入渠道、补助政策不变。对总医院和分院的财务收支、预算决算、会计核算、成本管理、价格管理、资产管理等统管理。

 (3)统医疗服务。设立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指导实施统的临床和业务管理技术规范,做到规章制度统、技术规范统、业务指导统、工作考核统。集团内医疗机构共同遵守统的诊疗和操作规范。原则上总医院的专业技术人员在晋升副高级和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前,必须有在分院累计工作 1 年以上的经历。

 (4)统公共卫生管理。设立公共卫生指导中心,负责对基层医疗机构业务管理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进行管理和指导。把做深、做细、做实家庭医生签约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组织合适的人员参与基层医疗机构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在首诊式签约、重点人群签约、个性化签约上多做文章,努

  力扩大签约服务覆盖面,提高签约服务的质量、水平和吸引力。

 (5)统卫生信息化管理。设立卫生信息管理中心,总医院积极提升医院信息化水平,实现集团内部行政办公、基本医疗、公共卫生等互联互通,以务实应用的原则,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两大数据建设为基础,以区域健康信息平台为枢纽,全面实现健康信息共建共享。建设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诊断、远程临床检验(病理)、远程心电诊断中心,实现“基层检验、上级诊断”,检验检查互联互通。

 (6)统后勤保障服务。设立后勤保障中心,负责集团范围内集中消毒供应、后勤物资、药品、耗材、设备的集中保障供应,努力降低药品、耗材虚高定价,建立动态灵敏的短缺药品反应机制,确保临床用药及时有效供应。

 2.完善双向转诊。科学划分集团内各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制定项目范围、服务清单和管理办法。建立向上转诊“绿色通道”,上级医院为医疗集团内转诊患者提供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一站式”服务;在医疗集团内部搭建统的预约诊疗服务平台,总医院提供不低于 30%的专家号源由医疗集团成员单位优先预约使用。畅通向下转诊“便捷通道”,总医院要将急性病恢复期患者、术后恢复期患者及危重症稳定期患者,及时转诊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继续治疗和康复;实行管床医生责任“包干制”,充分运用定

  期联合查房、信息化实时查询等手段,为患者就医康复提供连续性服务。

 3.促进专科共建。在总院设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色科室“孵化中心”,重点围绕康复、呼吸、心血管、内分泌、儿科、消化、口腔、眼科等领域,指导基层开展特色科室建设。到 2021 年基层分院和下辖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达到省定规范化建设标准,创建省级基层特色科室的数量和质量明显提升。

 4.加强业务协作。总院定期安排学科带头人或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专家深入基层,进行临床带教、业务指导、教学查房、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及手术指导,开展科研和项目协作、学术讲座,建立长期性的工作制度和考核机制;同时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定期开展人才培养和业务培训。充分发挥信息化优势,在总院建设远程中心,对分院及成员单位开展远程医疗、远程培训、教学查房、教学病例讨论;实行医疗集团内信息直联互通、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及电子病历的连续记录和共享,推进预约诊疗、协同诊疗、双向转诊、健康管理等协同高效开展。

 5.强化公卫职责。推进县、镇(街道)、村(社区)公共卫生一体化管理,加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力度,开展重大疾病和突发急性传染病联防联控,进一步规范疫苗和预防接种工作管理,强化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提升

  卫生应急处置能力。抓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不断提高签约、履约服务质量和水平。

 (三)职责分工

 1.医疗集团总医院:负责与医共体(医疗集团)内的成员单位建立分工协作机制,组织成员单位共同制定双向转诊、重点专科对口扶持、人员带教与培训、远程会诊等工作细则。承担疑难复杂危重疾病的诊疗,开展各专科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医疗技术,承担对所有下一级医疗机构的业务指导,负责组织医共体(医疗集团)日常工作例会、工作信息和数据的收集汇总。

 2.医疗集团分院:承担辖区内的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慢性病管理,开展部分常规诊疗技术和康复、护理等治疗,完成医共体(医疗集团)理事会规定的其他工作。

 五、实施步骤

 (一)准备启动阶段(XXXX 年 4 月)

 组建医共体(医疗集团)理事会、监事会,明确各自职责功能。制定完善医共体(医疗集团)章程,召开医共体(医疗集团)成立大会,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广泛宣传动员,充分调动医务人员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全面推进阶段(XXXX 年 5 月-12 月)

 XXXX 年 5 月开始,两个医疗集团试点实行开展工作,根据运作情况逐步扩大试点范围。逐步将 XX 卫生院、XX 卫生

  院、XX 卫生院等 X 家机构纳入 XX 医院医疗集团;将 XX 卫生院、XX 卫生院等 X 家机构纳入 XX 中医医院医疗集团,全面实施医共体(医疗集团)管理模式。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有关单位要提高思想认识,将医共体(医疗集团)建设作为深化医改的重要内容和强基层的有力举措,增强政治责任感,强化责任担当,加强协作配合,积极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和保障,加强督促指导,认真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切实维护好医共体(医疗集团)组建过程中的安全稳定,推动医共体(医疗集团)健康发展。

 (二)完善政策保障。加强制度保障,深化药品供应保障、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方式等协同改,创新人事、编制、职称、薪酬等管理方式。要持续加大对医共体(医疗集团)的投入力度,对于县级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基本建设、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政策性亏损、承担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等要给予资金支持。

 (三)健全考核评估。由医共体(医疗集团)管理委员会制定医共体(医疗集团)绩效考核办法和评价细则,对医共体(医疗集团)实行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重点考核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优质资源下沉、基层诊疗量占比、双向转诊比例、公共卫生任务落实、医保资金使用、居民健

  康改善等。考核结果与下一年度资金投入、人事任免、医院等级评审、评优评先以及人员薪酬分配挂钩。

 (四)强化宣传引导。要加强对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医务人员的政策培训和对社会的舆论宣传,营造氛围,形成共识,引导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群众正确认识医共体(医疗集团)建设的重要意义。通过试点,探索突破医药卫生体制改中的瓶颈,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成功经验,为我县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篇三:中医院对口帮扶医共体单位工作实施方案

2022 年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自评报告 2 篇

 (组织推进、进展成效、特色亮点、存在问题、下步打算及意见建议)

 为贯彻国家医改精神,构建科学合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市卫生事业均衡发展,加快建立医疗机构之间上下联动,优势互补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市级医院的龙头作用,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服务能力,构建“基层检查+医院诊断"医疗服务新格局,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我院根据市有关文件精神及会议要求,认真组织安排医共体建设工作,现将我院目前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相关组织,制定方案章程 2022 年 12 月 29 日,我院组织召开了油田总医院医共体建设座谈会暨医共体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会议通过了理事会人员名单,推选油田总医院院长担任“医共体"理事长,选举油田总医院副院长等 3 名同志,担任医共体副理事长。会议决定医共体理事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医共体日常工作。会议讨论并通过《油田总医院医疗共同体合作协议书》《油田总医院医疗共同体章程》,确定了医共体的组织机构、运行模式、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工作职责、配套措施和实施步骤等工作内容。

  2 二、开展专题调研,制定帮扶计划 我院组织专班,走访了医共体各成员单位,就医共体工作的开展进行了交流。结合各乡镇卫生院自身的诊疗能力及业务工作缺口,整合帮扶计划,制定了《油田总医院 2022年下基层坐诊人员安排》,决定增派 30 余名高年资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专家,到各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业务查房、专家坐诊、业务讲座、健康宣教、义务诊疗等各种形式的活动,让更多的基层医务人员和群众了解医共体建设,支持医共体建设。

 三、举办业务讲座,规范操作流程 结合乡镇卫生院特点我院组织各科室高年资医师及有关职能科室开展巡回专题业务讲座,不断提高乡镇卫生院医师的医疗质量安全意识及常见疾病的诊疗水平。目前已举办了 3 场《病历书写规范与医疗安全》专题医疗制度讲座,开展了 5 场临床业务知识讲座。

 四、开展质控检查,实行同质管理 根据医共体内各单位在规章制度、技术规范等方面执行统一标准的要求,我院组织医务部、护理部、院感办等职能部门负责人深入到医共体成员单位,对照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对院内感染、规范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治疗、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等方面进行督查指导。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现场下发整改建议书,并向乡镇卫生院主要负责人反馈,同

  3 时要求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及时改进,对下一步医共体质控工作确定了目标任务。努力实现医共体内医疗护理质量及临床业务水平的同质化、规范化管理。

 五、落实双向转诊,制定转诊制度 按照“基层首诊、急慢分治、双向转诊、连续服务"的原则以及尽量减轻患者就医费用负担的要求,我院制定了合理、便捷、畅通的双向转诊工作制度,建立了上下医疗机构间的转诊绿色通道,为双向转诊患者提供-站式服务。对通过基层转诊到我院的患者,由对外联络部工作人员负责陪同、引导患者办理入院、转诊手续,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及效率,落实优先看病、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特殊待遇,落实基层首诊的政策。

 六、推动资源共享,聚焦“五个中心” 加快推进医共体内的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尽快实现医共体内各成员单位之间的信息共享互通。积极推进临床检验中心、消毒供应中心、远程心电诊断中心、远程音视频会诊中心、远程影像诊断中心等“五个中心”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医疗资源的纵向流动,提升医共体内的诊疗服务能力。

 七、签约家庭医生,保障居民健康 我院组织全院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 78 名,与各乡镇卫生院开展“1+1+1"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落实家庭医生团

  4 队服务标准,实现签约医生团队的上下联动,确保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镇,努力实现*90%以上的住院病人不出市”的目标。我院签约服务医生保持与各乡镇卫生院签约团队的密切联系,及时联系会诊与转诊,为上转我院的乡镇患者开辟绿色通道,特别针对精准扶贫的乡镇患者,一律实行先诊疗后付费,简化就诊流程,方便患者就医,切实解决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八、医共体建设存在的困难 (一)医共体外就诊患者难以掌握。医共体内成员单位对医共体建设已经有了认识,但是各成员单位所辖的下级村卫生室对医共体建设尚缺乏了解,同时,群众对建设医共体还不够理解,且患者拥有自主选择就诊医院的权力,导致基层医疗机构诊疗量占区域总诊疗量的比例并未明显提高。

 (二)信息化建设亟需加强。目前医共体内尚未实现信息系统的完全互融互通,医共体各单位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使得电子病历、居民健康档案等各项数据难以整合,希望市有关部门能统一信息平台建设标准,破解信息孤岛难题。

 (三)居民就医理念需加强引导。与节省医疗费用相比,患者更注重医疗安全,目前依然存在“一步到位”":看名医"的就医习惯,对医共体内实现上下联动造成了很大的隐形阻力,导致分级诊疗政策未能充分发挥实效。

  5 (四)医保基金总额趋紧。医共体成员单位自身的发展及,医共体内的对口帮扶,提升了医共体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吸引更多患者留在医共体内部实现纵向诊疗,同时医共体间横向就诊的患者也有所增加,医共体医保预算总额已完全不能负担医保患者报销的需要。

 九、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逐步实现设备资源共享共用。我院将积极建立医共体信息中心,向医共体成员单位延伸检查检验等服务,并推行结果互认,实现心电影像、检查检验、电子病历、居民健康档案等互联互通。

 (二)加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力建设。整合医共体内资源,扎实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同时做好乡镇居民的分级诊疗工作,逐步实现签约群众免挂号费、优先住院、优先检查等特殊待遇,真正让优质资源下沉到村、延伸到户。

 (三)强化业务指导培训工作。逐步扩大对口帮扶的覆盖面,将我院医生下基层服务纳入职称评聘的各项环节。同时定期安排乡镇医护人员来我院进行免费进修学习,积极探索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的“导师带徒”方式,不断提高乡镇医生的职业水平和综合素养。

 (四)探索构建长效的利益共享机制。着重实现“五个统一”,建立医共体共容利益,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理清医

  6 共体各成员单位的利益关系,形成利益均衡与共享机制,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

 县域医共建设汇报 篇 2 近年来,积极探索推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医改模式,2021 年,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根据前期改革实践经验,以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为抓手,合理规划县域医共体建设,确定由 2 家县级公立医院牵头与 18 个镇(办)卫生院组建 2 个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形成县镇村三级医疗机构责任、利益、发展、服务、管理共同体。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落实四个到位,健全保障体系 (一)

 坚持高位推动,领导重视到位。县委、县政府始终将深化医改摆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坚持县委书记、县长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主动作为、具体抓。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和县委深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医共体建设工作,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二)

 加强顶层设计,政策配套到位。修订完善《医疗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试行)》及系列配套文件,形成政府主导、卫计局牵头、部门联合、县镇医疗机构实施的工作模式。按照“三不变、六统一、三加强”原则,2 家医共体总院牵头分别

  7 制定了医共体内人员、财务、绩效考核、药品耗材及设备等管理办法,医共体建设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三)

 健全工作机制,运行监管到位。将医共体建设纳入县委、县政府重点督查事项,成立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专项督导组,定期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建立以“服务质量、患者满意、职工认可、费用控制、成本控制”等为核心的考核指标体系,将技术带动、医疗资源下沉、群众健康改善等作为重要指标,严格考核奖惩。2 家医共体总院分别成立了“一办两中心”(医共体建设办公室、医保结算中心、财务管理中心),加大对医共体分院人、财、物监管力度,确保医共体建设有序推进。

 (四)转变工作职能,职责夯实到位。印发了《县域医疗共同体中县级卫生计生主管部门及相关机构主要职责和任务》,县卫计局主要负责落实县医改领导小组决策、县域医共体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宏观监管医共体;县合疗办由原来的经办向督办转变,重点开展“随机抽查医疗机构、随机抽查参合住院群众”检查,严肃查处新农合违规、违约行为。医共体总院管理职责加强,直接管理医共体分院所有工作,行使医共体内合疗经办权力,工作重心下沉到基层,服务理念由以治病为中心向防病为中心转变,形成统筹兼顾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齐头并进发展格局。

 二、深化两项改革,提升医共体建设水平

  8 (一)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打造管理共同体。深入推进医院人事、薪酬和财务管理制度改革。

 一是全面落实医共体总院人事自主权。镇(办)卫生院成为医共体总院的分院,分院院长(卫生院院长)由医共体总院任免,鼓励总院科室主任或技术骨干到分院担任主要负责人。医共体成员卫生院的人员统一归医共体总院管理,实行人员统一招录、培养、调配使用,人员双向流动不受限制,总院按照“强基层”的原则自主安排。医务人员在医共体内任一医疗机构注册后,即可在医共体内任一医疗机构执业。

 二是优化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允许医共体的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将收支结余部分的 70%用于绩效分配,30%留作卫生事业再发展基金。医共体分院的绩效考核由总院统一进行,薪酬由总院统一分配。总院院长纳入各分院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对年终考核为优秀的医共体团队进行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扣减当年一定比例的财政经费,并追究总院领导责任,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解聘总院院长职务。

 三是实行财务集中统一管理。医共体分院的财务、财产统一归入医共体总院,分开建账、独立核算;各分院设立备用金,用于日常业务支出,周转使用,大额资金支出按程序报批。

 (二)

 深化支付方式改革,形成利益共同体。改革医保支付模式,实行医共体医保基金按人头总额预算包干支付方式,建立“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激励约束机制。新农合按不

  9 超过当年筹资总额 10%提取风险基金和按人头提取门诊费用及大病保险基金后,剩余基金按不低于 95%进行总额预算,交由医共体包干管理使用;医共体总院负责按现行医保政策对辖区参合群众(除普通门诊大病保险外)医疗费用进行结算报销,支付按规定产生的签约服务费用。合疗基金结余部分 80%由医共体总院分院、村卫生室按9:1比例分配,主要用于绩效考核,20%用于医共体事业发展;合理超支部分(重大疫情、重大自然灾害)由医共体与合疗经办中心按 2:8 比例分担;不合理超支由医共体总院承担。

 三、推进 “互联网+医联体”,助力医共 体建设 为进一步提升医共体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积极推进“互联网+”医联体建设,提高医院收治能力,降低病人外转率;县域 2 家医共体总院分别与医共体内各分院建成了远程教学、会诊、会议系统,初步建成三、二、一级医院和村卫生室四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形成了线上线下互动协作、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服务能力提升、基层群众受益的良好局面。县天津医院与北京航天中心医院结成互联网+紧密型医联体关系,聘请北京航天中心医院副院长担任县天津医院名誉院长,成立北京航天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和急诊科专家工作站,在“医院管理、学科建设、技术指导、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帮扶。建立互联网+医联体服务中心,实现两地医院医疗卫生信息资源共享。在县天津医院建立了患者数据集成共享平台、远程视频会诊平

  10 台、远程影像会诊平台、教学系统,通过远程影像会诊平台可将疑难患者 MR、CT、DR 影像数据传输至北京航天中心医院影像中心,由专家阅片、发布影像报告,并自动回传县天津医院医生工作站,医师打印报告供临床使用,初步实现了远程学术交流、远程技术讲座、远程现场示教、远程病例讨论、疑难复杂病例远程医疗会诊,真正使“下级检查、上级诊断”变成了现实。

 四、弘扬中医国粹,促进医改深入发展 在医共体建设中,加强中医药专科建设,强化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与推广,积极发展中药生态种植和健康服务产业,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廉、验’治未病的作用,满足患者就近诊疗廉价就医的需求,减轻患者的就医负担,以中医药广泛应用推动医改的深入发展。

 投入 5000 余万元建成县中医医院门诊综合楼,医疗业务用房面积达到20000平方米。县中医医院顺利通过“二级甲等”复审,并成立了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分中心,有 6 个科室为省级重点专科。全县 18 所镇(办)卫生院均建立了中医馆。定期邀请省内外专家教授来宁授课,组织开展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基本中医疗法在基层医疗单位得到普遍应用。积极开展中医学术交流,近 3 年连续承办了全国针灸康复埋线经验交流会,并在县中医医院设立了石学敏院士工作站。充分依托我县林地资源广阔的优势,大力发展银杏、

  11 天麻、华细辛等林下中药材生态化种植。2021 年 11 月全国第六届天麻会议在我县召开,2019 年 4 月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将在我县召开中药生态农业秦巴论坛暨中国生态学学会中药资源生态专业委员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并授牌建立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材生态化种植实验基地。中医科学院适时将在我县设立黄璐琦院士工作...

篇四:中医院对口帮扶医共体单位工作实施方案

县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省卫健委、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做好国家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陕卫体改发〔20xx〕86 号)和市卫健委、财政局、医保局、发改委和人社局《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通知》(渭卫健发〔20xx〕63 号)文件精神,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构建合理有序的分级诊疗就医格局,推进健康 xx 建设。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 xx 县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以下简称医共体)建设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关于深化医改的总体部署,创新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深化改革、提升县域医疗资源整体使用效率,建立和完善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之间权责清晰、分工协作的体制机制,构建有序就医的分级诊疗格局,着力增强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和安全感。

 (二)基本原则 ——政府主导,明确定位。坚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功能定位。健全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和保障可持续性的运行机制。

 ——权责明确,分工协作。医共体牵头医疗机构重点承担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转诊等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开展常见病、多发病诊疗等服务,并按要求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

 ——创新机制,提升能力。改革完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推动以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促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到基层,持续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三)工作目标 通过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各医疗机构诊疗能力和技术水平明显提升,县医院、县中医医院达到三级医院水平,部分卫生院达到二级医院水平。20xx 年 10 月底前,各医共体之间完成帮扶协议签订、帮扶计划制定、帮扶人员派驻。20xx 年 11 月底前,县域内医共体正式运行,逐步构建服务、责任、利益、管理的共同体,县域内就诊率达到 90%以上,县域内基层就诊率达到 65%左右。

 (四)组建方式 县级各公立医院分别为医共体牵头单位,22 家卫生院为成员单位。各牵头单位和各成员单位在原机构设置、机构性质、行政隶属关系、政府投入、法人资格、收费标准、医保政策和功能定位等“八个不变”的基础上,共组建三个紧密型医共体(见附件)。医共体各成员单位在保留其原有名称的同时,加挂“xx 医院医共体 xx 分院”铭牌,并将“xx 医院医共体 xx 分院”作为各医共体成员单位第二名称

 进行医疗机构执业登记。同时,鼓励社会办医加入医共体。

 (五)管理方式 县域内医共体由县级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医管委)管理指导,医管委办公室设在县卫健局,办公室主任由县卫健局局长兼任。医共体运行的日常监管、考核工作具体由医管委办公室组织实施。医共体牵头医院对医共体内各成员单位的医疗业务开展、人才培养、专科建设和中医适宜技术应用等实施管理。

 (六)运行机制 1 1 、行政后勤统一管理。在医管委的指导统筹下,牵头医院负责制定医共体章程,加强医共体党组织建设,统一议事决策制度、规则。医共体成员单位在保持现有固定资产产权不变的情况下,明确产权清单后,由医共体统筹使用。

 2 2 、人员统一管理。建立医共体内人才柔性流动机制,促进医技专业人员有序合理流动,鼓励医共体内上下级医疗机构通过下派坐诊带教、上派进修培养等形式,促进业务水平提升,县域医共体内医师执业不再办理执业地点交更和执业机构备案手续。

 3 3 、业务统一管理。医共体内各成员单位在医疗制度技术规范、服务质量、人员培训、绩效考核等方面执行统一标准,并保持相对独立的医疗业务管理,承担相应的医疗责任。医共体各成员单位医疗业务由医共体牵头医院统一管理,业务进行统一培训。鼓励在医共体内建立医学影像中心、医学检验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公共卫生管理中

 心等,实现区域资源共建共享,为医共体内各机构提供一体化、同质化服务。

 4 4 、药械统一管理。牵头医院组建医共体药品耗材中心,实行总药师制度,负责医共体药械采购配送和药事管理制度执行。医共体各医疗机构实行“两票制”,建立医共体内医疗机构用药目录,优先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和国家集中采购药品、耗材,统一用药范围、网上采购、配送药品、药款支付。探索开展医共体内药品和医用耗材统一采购,根据双向转诊患者就医需求,方便患者就近就医用药。

 5 5 、财务统一 管理。组建财务管理核算中心,实行总会计制度,负责医共体内财政预算、财务管理、审计监督、经济运行评估。

 6 6 、绩效考核统一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加强绩效管理。医管委办公室对牵头医院重点考核医疗资源下沉、发挥技术带动、基层诊疗量占比、双向转诊比例、居民健康改善等指标,引导牵头医院履行职责,主动帮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医共体各成员单位重点考核基层首诊、上下转接诊服务、医疗质量、群众满意度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落实情况等。考核结果作为收入分配和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等财政补助资金拨付的重要依据。

 7 7 、医 保政策统一管理。根据县内就诊率水平,合理调整医共体各医疗机构起付线水平。按照分级诊疗的原则,依次降低适宜病种补偿比例,统一用药目录,县医保局与医共体签订医保资金拨付比例、时间、范围,统一医保服务协议。根据历史运行数据,适当考虑门诊

 和住院均次费用的合理增涨,以及开展签约服务等因素,实行医保资金季度预付制度和奖励制度。探索开展以 DRGS 付费为主的医保基金医共体统一支付。

 8 8 、信息系统统一管理。加快推进医共体信息集成平台建设,实现管理、运行、使用一体化、智能化,在确保信息安全前提下,加快推进卫生健康数据在医共体之间互联互通,方便群众就医。

 二、重点工作任务 (一)推进分级诊疗。按照“基层首诊、急慢分治、双向转诊、连续服务”的原则,一般常见病留在乡镇卫生院诊治;轻度疑难病症或急性期的常见病,由县级医院派驻乡镇卫生院专家就地指导治疗;乡镇卫生院技术条件所限难以诊治的,应转往县级医院诊治。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开设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建立双向转诊工作制度。村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转来的病人,县级医院应优先安排入院。在县级医院完成难度较大的诊治且病情平稳后,转回乡镇卫生院,由县级医院指导做好后续诊治工作。

 (二)提升服务能力。通过开展医共体建设,全面推进医疗机构达标上等和特色专科建设。实施县级医院帮扶卫生院“123 工作计划”(即带动 1 个特色专科,开展 2 项新技术,培养 3 名技术骨干),力争到 2023 年三分之一左右的卫生院达到二级综合医院水平。县级牵头医院要针对卫生院的短板制定帮扶计划,进行精准帮扶,每年度可选择 1-2 家卫生院予以重点帮扶。每年 2 月底前向各卫生院全面落实

 派驻人员,派驻医护人员必须为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且人数不少于2 人(重点帮扶派驻不得少于 5 人)。被帮扶卫生院要开设医共体专家门诊,设立帮扶医师公示栏,向群众公示帮扶医师简介和坐诊日期,方便群众就诊。各卫生院每年至少选派 2 人赴医共体牵头医院进行免费进修学习,进修期限一般为 3-6 个月,最长不超过一年。同时,要强化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与推广,医共体内每年最少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培训 4 次,确保全县各卫生院中医馆能够开展 6 种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75%以上的村卫生室均能够开展 4 种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

 (三)开展智慧医疗。加快推进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实现卫生健康数据在县域内各医疗机构共享互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群众就医获得感。在统一质控标准、确保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开展视频会诊、远程教学查房和医学影像诊断等“互联网+医疗”业务技术。县医保局积极协调上级部门为远程医疗出台扶持政策。

 (四)提升签约水平。进一步加强镇村一体化管理,实行“县管镇聘村用”的管理模式,推进全科医生签约服务,积极开展信息化家庭医生签约,建立“1+1+1”工作机制,由县、镇、村三级医生组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不断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水平。通过签约服务和签约转诊,引导县域居民养成有序就医、履约转诊的就医习惯。

 (五)健全考核机制。在县医管委的指导下,注重运用信息化对

 医共体技术辐射带动情况和医疗资源下沉情况进行绩效考核。各医共体牵头单位帮扶人员的帮扶成效作为医师晋升职称、人员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帮扶医生工资待遇在原单位保持不变,另由医共体成员单位根据帮扶成效发放绩效工资。对整体绩效明显的医共体,给予医院和派驻人员表彰奖励;对整体绩效水平低的医共体,认真查找原因,分清责任,责令整改,同时可进行医共体成员单位调整。

 三、实施步骤 (一)确定医共体数量(20xx 年 8 月-9 月)。由县卫健局牵头,在医疗机构对口帮扶的基础上,整合县域内县镇村三级医疗资源,确定县域医共体数量、牵头医院和成员单位。

  (二)召开启动会议(20xx 年 9 月-10 月)。召开全县紧密型医共体组建大会,宣布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启动建设工作。

 (三)完善管理制度(20xx 年 10 月-11 月)。制定医共体章程,研究制定医共体配套制度,建立健全运行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等医共体内部管理制度。

 四、保障措施 (一)改革人事薪酬制度。按照“两个允许”(即: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的政策要求,完善绩效

 工资制度,在现有水平基础上合理确定公立医院薪酬水平和绩效工资总量。突出工作数量、服务质量、质量安全、医德医风和患者满意度等指标,将分配重点向临床一线倾斜,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实行编制备案制度。按照公立医疗机构等级、床位的设置现状,合理核定公立医院编制总量。创新编制管理方式,实行由身份管理转为岗位管理,积极实行编制备案制管理。落实公立医院自主用人制度,实行聘用制,并缴纳“五险一金”。

 (三)调整医疗支付政策。动态调整核定全县各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价格调整主要以突出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全面执行国家集采药品、耗材价格,切实降低群众就医负担。探索试行总额控制下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医疗支付方式改革,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改革医保基金支付方式,对医共体内上转患者起付线执行两级医院差额部分,下转患者取消起付线。

 (四)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强化县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财政投入,严格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经费等各项政府保障资金,维护医院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性。加强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支持力度,鼓励各医疗机构依托信息平台建立远程医疗合作机制。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各单位要切实加强领导,提高思想

 认识,牢固树立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真抓实干,制定工作方案,健全配套政策,推动“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不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二)务实合作,提高质量。各医疗机构要在“精准”和“紧密”上下功夫,强化制度保障,完善运行机制,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务实合作,实现共赢,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全面推进医共体落地见效。

 (三)强化宣传,培育典型。各单位要积极宣传医共体建设的重要意义,大力开展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培训,凝聚共识,激发动力。要深入挖掘积极培育典型,宣传好经验好做法,积极探索县域医共体建设“xx 经验”,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医共体建设的良好舆论氛围。

篇五:中医院对口帮扶医共体单位工作实施方案

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1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效优化整合全县医疗卫生资源,促进县乡一体、乡村一体管理,进一步密切医共体利益共担机制、高效运行管理机制,促进县域医共体向紧密型过渡和发展,重构和升级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医疗卫生服务上下贯通,医疗和预防有效融合,整体提高县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使用效能,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20xx 年底前,组建以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第二人民医院为龙头的 3 个医疗健康服务集团;20xx 年,完善医疗健康集团运行制度和机制,实现县乡一体、以乡带村、互联互通、有序竞争、分级诊疗的新格局,使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医保基金得到有效利用,居民医药费用负担得到合理控制,基本形成有序就医格局,力争县域就诊率达到 90%、县域内基层就诊率达到 65%左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能力开展的技术、项目不断增加。

 二、建设内容

 (一)完善医保支付。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实行按人头总额预算包干,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医保基金按当年筹资总额提取风险基金和大病保险基金进行预算,将 95%的部分作总预算,将总预算转换成参保人头费(对应辖区每个参保居民),交由医疗健康服务集团,负责承担辖区居民医疗费用报销。县外住院病人(不含大病保险对象)的报销也从总预算中支付,结余资金由医疗健康服务集团成员单位合理分配、自主自配,分配份额与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挂钩。对医疗健康服务集团之外的县内其他定点医疗机构收治的医保病人,由牵头医院以“购买服务”的方式与之结算。参保城乡居民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室)就医的门诊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医药费、一般诊疗费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等,纳入门诊费用支出范围。

 (二)推进分级诊疗。按照“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原则,推进“两下沉、双提升”工程。即:人才下沉、资源下沉和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群众就医满意度。选择50 种以上一般常见病留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治;轻度疑难复杂或急性期的常见病,由医共体牵头医院派专家现场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地治疗;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技术条件所限难以诊治的,应转往县级医院诊治。村卫生所(室)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来的病人,县级医院应优先安排入院。医共体牵头医院与成员单位实行双向转诊。在县级医院完成难度较大的诊治且病情平稳后,转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上级医院派原经治医生跟踪病人至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指导后续诊治工作。牵头的县级医院要通过考察选择若干家县外三级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建立“医联体”,谈判签订协议,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按照本地医保补偿方案与之定期结算基金支付部分的费用。

 (三)规范医疗行为。乡村医疗卫生机构门诊推广使用标准处方集、住院服务推广实施临床路径,建立质量监控指标体系,规范基础医疗质量。革新医疗服务流程,强化科室之间和上下级医疗机构之间的协作,减少不必要的等待和重复检查。创新服务手段,通过开展预约诊疗、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电子病历等,形成医生和患者合理流动的局面。

 (四)实现资源共享。建立县域心电诊断、临床检验、医学影像、病理检验、远程会诊、消毒供应等六大中心。利用牵头医院优质医疗设备资源,实行县乡医疗机构相互对接,县乡医学检验、检查结果互认,避免重复检查,节约医疗成本,方便群众就医。医共体内实行统一采购药品耗材,统一用药目录、统一采购配送、统一支付货款。打破县域内医疗健康服务集团之间的区别,探索县域内药品耗材的统一管理和采购配送等。各牵头医院要明确功能定位,加强特色专科建设,形成优势互补、集中诊疗、有序就医的良好格局。

 (五)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信息化建设总平台,积极发展智慧医疗服务,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医院管理,规范医疗行为,

 提高服务质量。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加快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之间信息互联互通,实现对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财政管理、人事管理和绩效考核等技术支撑,将农村居民看病就医与县市专家连成一体,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开展远程视频会诊、远程教学查房、远程病理及医学影像诊断、远程专家门诊等远程医疗服务,以县级医院为纽带,向下辐射乡镇卫生院和有条件的村卫生所(室),向上与城市三级医院远程医疗系统对接。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开展远程教育、健康咨询、预约转诊、慢病随访、指导科学用药等,提高居民自我健康管理能力。

 (六)开展签约服务。各医疗健康服务集团组建签约服务团队,推行签约服务,实施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筑牢健康“网底”。发挥签约服务团队作用,深入基层开展健康巡讲,普及群众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群众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不断优化村医队伍,提高村医待遇,改善村医服务手段,强化签约服务团队对签约对象的健康指导。通过签约服务和签约转诊,引导县域居民养成有序就医、履约转诊的习惯,完善逐级转诊制度。加强对村医的管理和技术培训,推动健康养生养老、康复护理等深入融合。

 (七)推动中医药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和针灸、按摩、刮痧、中药土单验方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承担起“治未病”的职责。以农村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推广实施中医药适宜技术,满足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降低群众看

 病费用。围绕国家中医药试验区建设,挖掘开发中医药资源,推动健康与养生养老、康复护理、休闲旅游、体育健身等行业的深入融合。支持中医药机构与集中供养单位、居家养老人群等建立医养协作服务关系,提供快速就诊绿色通道,积极开展上门诊视等服务。完善中医药医保补助政策,鼓励使用中医药院内制剂并纳入医保支付范畴,切实提高中医药报销比例。

 (八)严格考核监管。县卫健委、县医疗保障局等部门要强化基金监管和医疗行为监管,确保医疗健康服务集团高效运转。按照上级政策,拟定补偿方案,报县全面推进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后实施;切实做好经办服务工作,转变职能和管理方式;按季度预拨部分资金至牵头医院;县全面推进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考核每个医疗健康集团临床路径执行率、病人实际补偿比、县外转诊率等,并与医保资金年终结算挂钩;帮助各医疗健康集团做好体外医疗机构的监管和县外住院病例有关情况的调查核实。

 (九)完善组织架构。按照政府办医的领导责任和保障责任,明确政府对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规划、发展、建设、补助、债务化解等内容,县全面推进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医疗健康服务集团所属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规划、资源统筹调配、医保额度分配等重大事项的决策。明确各成员单位的权利和义务,强化管理措施和合作机制,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实现运行有序、共同发展的防病就医新秩序。

 三、实施步骤 县人民医院与城关镇、湍东镇、马山口镇、灌涨镇、王店镇、余关镇、岞 镇、桃溪镇等 8 个乡镇卫生院和妇幼保健院、第三人民医院,组建县第一医疗健康服务集团;县中医院与师岗镇、瓦亭镇、大桥乡等 3 个乡镇卫生院,组建第二医疗健康服务集团;县第二人民医院与赤眉镇、赵店乡、夏馆镇、板场乡、七里坪乡等 5 个乡镇卫生院,组建第三医疗健康服务集团。各民营医疗机构自愿纳入相对应的医疗健康服务集团管理范围。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x 20xx 年 年 9 9 月 —x 20xx 年 年 0 10 月)。调研起草并出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章程等,搭好基本架构,明确各医疗健康服务集团管理范围和职责分工,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第二阶段:组建阶段(x 20xx 年 年 1 11 月 —x 20xx 年 年 2 12 月)。启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组织召开全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组建大会,落实对接机制,加强制度建设,落实保障措施,确保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有序有效运作。

 第三阶段:实施阶段(x 20xx 年 年 1 1 月 —x 20xx 年 年 6 6 月)。完善医疗健康服务集团运行体制机制,不断规范推进。6 月中旬,对各医疗健康服务集团运转情况,进行总结评估,写出评估报告,报县委、县政府和市卫健委。

 第四阶段:推进阶段(x 20xx 年 年 7 7 月 —x 20xx 年 年 2 12 月)。进一步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医疗健康服务集团的自律能力、服务能力,提高运行效率,实现预期目标。12 月中旬对各集团进行全面评估验收,形成书面报告,报县委、县政府和市卫健委。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县全面推进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建设领导小组要加强对各医疗健康服务集团的领导,定期听取汇报,研究解决医疗健康服务集团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二)强化部门保障。各责任单位要严格按照职责分工,全力支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县医保局要将医保资金实行按人头总额预付,每季度前 10 个工作日内及时足额预拨到位。县财政局要会同县卫健委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及时足额拨付,由医共体统筹用于医防融合工作。县卫健委负责统筹指导实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县发改委、县财政局等部门要积极支持县域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能力建设。县人社局负责所需人员的聘用和流动管理的落实。县编办负责必要的编制调整。各相关部门要通力协作,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医疗健康服务集团要根据职责定位,明确各自任务,建立信息沟通渠道,切实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三)强化督导检查。县全面推进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要采取调研、专项督查、定期评估等方式,及时

 掌握工作进展,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要建立医疗健康集团效果评价机制和绩效考核方法,增强各方参与建设的积极性。

 (四)强化舆论宣传。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医共体建设的目的、意义和政策措施,充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争取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对共同体建设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为医共体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xx 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2 为认真贯彻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通知》(国卫基层函〔20xx〕2 号)、xx 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xx 州全面推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大政办发〔20xx〕30 号)相关要求,在充分总结我县前阶段医共体建设工作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加快我县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有效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全国卫生健康大会精神,切实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县强、乡活、村稳”的理念,加快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以落实医疗机构间功能定位、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理顺双向转诊流程为重点,不断完善医疗机构组织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逐步建立完善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公平有效的分工协作机制和引导机制,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实现医疗机构发展方式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二、工作目标 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的技术和项目不断增加,医疗卫生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县域外住院人次占比逐年下降。医防融合实施效果明显显现,县域居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医

 疗保险基金使用效益明显发挥,医疗卫生机构诊疗行为进一步规范,居民医疗费用负担合理控制。分级诊疗制度基本建成,县域就诊率达到 90%,县域内基层就诊率达到 65%,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有序就医格局全面形成。

 到 20xx 年底前,通过采取远程医疗服务、三级医院对口帮扶、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等方式,建成县域内统一的检验、影像、心电、病理、消毒供应等共享中心,进一步健全县乡两级医疗机构诊疗科目设置、完善人才设备配置、提高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水平、确保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加强信息化建设等,医共体成效显现,分级诊疗体系基本建成。

 三、基本原则 (一)政府主导,统筹规划。以“政府主导、上下联动、基层优先、共同发展”为基本原则,以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为目标,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为重点,以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为手段,打破区域内医疗卫生机构行政层级分割,在管理模式、运行方式、考核机制上求突破,建立区域管理统一、内部管理规范、资源分配合理、医疗层级分明的医疗服务体系。

 (二)优化配置,医防结合。根据县域内医疗资源结构布局和群众健康服务需求,按照业务相关、优势互补、双向选择、持续发展等要求,兼顾既往形成的合作关系,统筹安排医疗卫生机构组建医共体,落实防治结合要求,为患者提供健康管理、疾病预防、诊断、治疗、

 康复等连续诊疗服务,建立完善县域内医疗卫生机构间分工协作机制。

 (三)坚持公益,创新机制。坚持政府办医主体责任不变,坚持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创新体制机制,鼓励医共体内成员单位在保持行政隶属关系和财政投入渠道不变的前提下,建立统筹人员调配、薪酬分配、医保支付等新机制,调动医疗卫生机构以及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四)资源下沉,提升能力。利用牵头医院优质资源集中的优势,通过技术帮扶、人才培养、综合管理等手段,发挥对基层的技术辐射和带动作用。医共体内统一管理模式,发挥集约优势,推进县域医疗资源共享,提高医疗服务体系整体能力与社会效益。

 (五)便民惠民,群众受益。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创新工作机...

推荐访问:中医院对口帮扶医共体单位工作实施方案 帮扶 中医院 对口

本文标题:中医院对口帮扶医共体单位工作实施方案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senjie2201.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28450.html

版权声明:
1.世霆文库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中医院对口帮扶医共体单位工作实施方案5篇》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关于世霆文库网 | 在线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帮助 | 投诉与建议 | 人才招聘 |

Copyright © 2017-2024 世霆文库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沪ICP备170007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