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5篇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5篇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教育144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策略张琼珍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凤栖小学重庆409900【摘要】本文从学生的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5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师教育 144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策略 张琼珍 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凤栖小学 重庆 409900 【摘 要】本文从学生的角度,探讨了适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问题,这些策略包括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策略,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运用各种形式学习的策略等,并提出一些具体实施的办法和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育的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又避免课堂教学中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是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学生的角度,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希望与同行共勉。
一、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 学生学习积极性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浓厚的兴趣,主动、自觉地对所学内容进行探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
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开端引趣就是其中的一种。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开端时的趣味性。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竞争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措施。棋迷、球迷们为什么会“迷”呢?因为这里有竞争。如果直接参与竞争更能入迷,“迷”即是高度“兴趣”之意。竞争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因而能调动积极性。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之中参加竞争。
刻意求新,同样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喜新是人的共同心理,好奇更是青少年突出的心理特征。我们的学生最烦教师教得千篇一律,语文课每次是作者介绍、时代背景、划分段落、归纳中心、总结写作特点等等。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要结合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求新求奇。另外,联系生活实际,激趣的效果也是相当明显的。
二、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策略 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一)教师亲和学生,学生争做主人 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起始,教师首先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以真挚的情感,真诚的语言创设情景,激发唤起学生强烈的主人意识。学生主人意识越强,他的学习参与意识也就越强,越能克服种种障碍和阻力,去实现确定的目标,变“要我这样学”为“我要这样学”,学生由被动变成主动,教育的可接受性也就越大。
(二)教师解放学生,学生勇于实践 要让学生成为主体,就要真正地解放学生,而不要用考试、作业压学生,逼得学生在教师定下的框框里不敢出来。课堂内活而不乱,活而有序。有时看起来很乱,但那是在讨论问题,而不是打闹。有时很安静,那是在听讲,是在做题。教师管理井井有条,既有民主又有集中,该活的时候活得起来,该静的时候控制得住。
(三)教师妙用非智,学生激活课堂 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另一教学策略,是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即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内在驱动力,重点培养学生较高的学习动机,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顽强的学习意志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妙用肯定和奖励的评价方法,能使课堂“活”起来。其次,妙用竞争方法,也能使课堂教学“活”起来。再次,妙用情感因素,同样能使课堂“活”起来。
(四)运用活动性策略,学生实现目标 活动性策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也是常用的策略。所谓活动性策略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挖掘教学中的活动因素,创设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参与的课堂环境,开放的课外发展环境,使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去主动参与、主动思考、积极探索。
三、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运用各种形式学习的策略 (一)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 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多启发,多反问,不要包办代替,要鼓励他们想问题、提问题、钻研问题。当然好问也应有一定方法,也是需要培养的,好问不等于胡问瞎问。只有学生自己会思、会问、会学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与别人合作交流,也只有学生个体的潜力得到发挥时,课堂教学才变得有效。
(二)提倡学生合作学习,取长补短 “合作学习”其实质是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放手进行小组内讨论,寻找解决策略。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中,学生要发言,要听取同学的意见,在评价中要当小老师,这样,学生参与的量和质都得到了提高,主体地位更加突出。
(三)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不断完善 作为教师就是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全组的交流展示中,让他们的个性、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展。在共同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能用优势去克服劣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总之,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贾日新.浅析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学周刊,2014(5):162. [2]李冬晶.浅析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6):115.
篇二: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江西省教育厅教研室徐承芸 在全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逐步深化的关键时刻, 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呼声逐渐高涨, 广大教学研究工作者对方兴未艾的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提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提
从减负的角度认识,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即向课堂教学40分钟要质量。 体现课堂教学40分钟有质量的最突出的表征便是学生愿意学并且学有所获便是学生愿意学, 并且学有所获——以较为饱满的热情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得到比较全面的发展, 在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等方面均有进步。以较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实质、 最精粹的内容之一 新课改背景下, 课堂教学最核心的目标是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 教学惠及每一位学生,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我们的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教师不再只顾着自己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解, 开始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 并努力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 组织开展一些学习活动。习的主体, 组织开展些学习活动。
“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 孩子们小手举得高高的, 小脸涨得红红的, 小眼睛瞪得大大的”一些流传在教师中的口诀体现了他们的愿望。诚然, 以学习的主体——学生积极、 主动参诚然, 以学习的主体与的课堂教学, 才是真正意义上有效的课堂教学。学生积极、 主动参
无效的课堂教学行为 1 .教师似乎讲得有滋有味,学生却在底下窃窃私语。 2.教师题海战术,学生垂头丧气。3 教师拖堂 学生心不在焉 3.教师拖堂,学生心不在焉。 4.学生活动时间充分,但教学目标却不明确。
学生眼中的有效课堂 关键词互动机会多:
学生发言交流, 师生共同讨论教师语言幽默、 生动、 文明班级授课纪律好教师讲课内容简洁、 完整课上完成适当作业
如何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呢?教师们任重而道远!
察言观色, 教学方法有变化, 引领学生主动求学。 教师若要有效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 必须要有一双会说话、 善于观察的眼睛, 一对灵敏、 善于倾听的耳朵, 还要有一个灵活、善于机变的大脑。善于机变的大脑。
课堂上的学生学习品质各一, 要帮助每一位学生保持积极的参与度进入学习状态, 教师掌控课堂的能力尤为重要。
教师既不能摆出一副“阎王” 的态势副阎王的态势, 指望靠吓唬学生稳住课堂; 也不能做出一副“俘虏” 的样子, 在活泼顽皮的孩子面前完全倒戈投降。指望靠吓唬学生稳住
教学是一门特别的艺术, 教师可以察言观色,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表现及时调整教学, 巧妙地运用体态语言、 声音特色、 故事插入、活动补充等教学方法活动补充等教学方法, 拨动学生内心最敏感的那根心弦。拨动学生内心最敏感
当教师发现很多学生心神不宁, 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 不妨想想是不是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或教学时机选择不当, 教师应及时做出改变。改变。
当教师发现个别学生开小差时, 可以装作不经意的样子, 或用眼神暗示或用摸头、 拍背等小动作悄悄给他提醒, 不能任其发展, 影响更多学生听讲质量。响更多学生听讲质量。
当个别学生在课堂上发言离题或插嘴引起其他学生争议的时候, 教师应寻找合适的契机把无关话题引向教学主旨。
教师在课堂上要像一根无声的指挥棒, 虽然态度是谦和的, 神情是亲切的, 但内心的教学目标更是明确的, 对学生要求的标准是符合学生年段特点的。合学生年段特点的。
精心设计, 教学内容有层次, 保证学生学有所乐。 体现课堂教学有效性, 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需要切实体现学科性质, 体现学思结合的特点, 体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目标。 孔子的教育思想“学而不思则罔 孔子的教育思想“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启示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教学问题和教学活动, 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适合他认知水平的学习内容, 达到一课一得的效果。思而不学
尊重学生的前提就是要体现教师的专业素养,巧妙地传授知识, 持续地培养能力, 但有不少教师容易犯两个毛病, 一是教师预设过于强势, 教师“拽” 着学生走他的“心路” ,抓重点句段, 理解重点词语, 串讲串问, 学生疲惫不堪; 二是不分轻重缓急, 教师跟着学生走, 完全失去了组织教学的主动权, 教学变成“脚踩西瓜皮, 走到哪里算哪里” 。两种比较极端的做法都不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我们的教学班大多都有四、 五十个学生。
每个学生处于不同的认知层次, 教师教学必须因材施教。 为了使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兴致, 教师的教学设计体现层次性尤为重要。
譬如:
读一读字音、 解一解词义的学习任务可以请中等或学习能力比较弱的一些同学回答; 提问质疑的时候可以请班上思维活跃的时候可以请班上思维活跃、 爱插嘴的学生回答; 一些有坡度、 体现拓展性的问题教师可以请那些已养成读课外书习惯、语文综合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回答。
笔者认为, 要比较持久地保持学生学习参与度, 教师需要具有不断“抖包袱” 的能力,在备课时教师就要比较明确地确定哪些问题适合哪类学生,这样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才能做到得心应手。爱插嘴的学生回答些有坡
动静结合, 教学过程有节奏, 促使学生乐而不疲。 波纹无痕, 是死水一潭; 波涛汹涌, 是洪水猛兽。 只有潺潺流水才是源头活水。
课堂教学应像潺潺流水一般将有序性和波动性相结合潺潺流水一般, 将有序性和波动性相结合。
课堂教学应尽量避免平铺直叙, 在教学过程中要有矛盾冲突, 要有思维碰撞, 才会有智慧启迪。 教学过程有节奏 教学过程有节奏, 一方面体现在教师讲述有行有止, 有续有断, 高低起伏, 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 另一方面体现在学生学习有听有讲, 有学有练, 有张有弛, 有商有量。方面体现在教师讲述有
整个教学过程犹如一台好戏, 师生共同配合,共同成长, 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这才是一堂好课!
习作课例:
《学习使用象声词》
课例评析 分析:
教师初步指导学生了解象声词的特点和作用后, 安排了一个尝试运用的环节, 体现了动静结合的特点, 学生的活动有观看录像片段(静)个别思考说短片主要内容像片段(静)
、 个别思考说短片主要内容(动)
、 默读教师范文(静)
、 品析范文精彩之处(动)
、 给范文添上适当的象声词(静)
、 班上同学交流修改短文(动)
。
一组动静结合的活动引领着广大学生在愉悦与紧张的学习过程中得到收益。
急中生智, 教学语言有智慧, 鼓励学生自信参与 教师的语言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相对外显的载体。
有效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语言清晰、 措辞准确、 生动形象、 充满智慧。
全国著名小学语文教师支玉恒老师执教的课,课堂气氛总是轻松活泼, 学生异常活跃, 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
这与支老师急中生智的教学语言有关系往往只要教师的只言片的教学语言有关系。
往往只要教师的只言片语, 学生便能自信自觉地投入学习活动。
支玉恒老师执教课例
从古至今, 关于课堂教学的研究从未离开过对学生学习参与度的研究。
赫尔巴特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赫尔巴特试图根据心理学来阐述教学过程, 将教学过程分为 “ 明了 ” 、“ 联想 ” 、“ 系统 ” 和 “ 方法 ” 四个阶段。“ 明了 ” 指教师讲述新教材, 将新概念分析出来深入研究;指通过师生活动将新旧观念联系起来;结论和规则;“ 方法 ” 指通过练习, 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新的场合。
这一理论对指导和改进教学实践起了积极作用, 标志着教学过程理论的形成。
这就是著名的 “ 四段教学法 ” 。在赫尔巴特四段教学法基础上, 他的门徒将这四个阶段加以改造, 发展为五阶段教学法, 即1 . 预备 —— 唤起学生的原有有关观念和吸引学生的注意;2. 呈现 —— 教师清晰地讲授新教材;3. 联系 —— 使新旧知识形成联系;4. 统合 —— 帮助学生进行抽象和概括, 形成新的统觉团;5. 应用 —— 以适当方法应用新知识。“ 联想 ”“ 系统 ” 指在教师指导下寻找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 关于教学与发展的统一。 首先他强调师生通过教学有效地传授和获取知识认为只有掌握知识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幸福的人。
其次, 他坚决反对那种只给知识, 不重视发展智力的教学。
他说:
“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种种原理、 结论和推理一古脑塞进儿童的脑子, 往往不让儿童有可能哪怕接触一下思维和活的言语的源泉, 这就不让儿童有可能哪怕接触下思维和活的言语的源泉, 这就捆住了他们的幻想、 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翅膀。
孩子时常有富有朝气的、 积极的、 活跃的人变成了仿佛专门用于背诵的机器。
” 因此, 他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讲课力求生动、 形象、 有趣、 反对“满堂灌” ,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真正的学校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 , 并用分数去鼓励他们, 使学生体验到学习取得成绩的快乐。
关于“两套教学大纲” 的论述。
在他看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忠实执行国家制订的教学大纲, 但不能过于机械, 心目中同时装有“第二大纲” , 借以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开阔视野, 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因此, 他要求教师要精通自己所教的学科, 吃透教材,并指出:
一位优秀教师懂得东西应比“大纲”规定的内容多许多倍, 课程对他来说只不过是这门学科的起码知识。
教师高深的学识是吸引学生热爱学习, 获取知识的必要条件。
他提出了“要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 的主张, 并努力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让学校的墙壁也说话” 。
同时指出,爱不等于无原则的溺爱, 应该用严格的纪律和道德规范去要求儿童, 并注重通过集体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关于智育。
他认为智育就其本质与任务来说, 包括给学生以系统的科学知识形成科学世界系统的科学知识、 形成科学世界、 发展智力等方面。
智育是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的, 通过传授, 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并发展他们的智力。
他是知识与智力的统一论者,提出学生的知识要建立在广阔的“智力背景” 上, 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 其中包括:
给儿童上思维课; 开展课外读书;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参加课外小组活动等。
在帕夫雷什中学,所有学生整个下午都参加各种课外小组活动, 小组多达到一百多个。发展智力等方面智育是
凯洛夫教学论体系20世纪30年代, 以凯洛夫为代表的苏联教育学者, 遵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论, 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他们认为: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由这一基本观点出发, 凯洛夫建立了相对完整的教学论体系, 即“凯洛夫教学论体系” 。关于教学过程与环节的说明。
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是:
“一、 授予学生并使他们知觉具体的东西(物体、 现象、 过程的展示与观察, 叙述事实,引证实例等)。
要在这个基础上造成学生的表象。
在这里, 知识的源泉乃是具体的事实本身物体现象是:
具体的事实本身, 物体、 现象、 过程、 事件等的描绘、 印刷品(首先是教科书)以及教师的语言等。
二、 认清(理解)所学习的客体中的相同点与相异点, 本质的、 主要的和次要的地方, 认清原因与结果、 相互作用关系及其他各种联系。
三、 造成学生的概念。
使他们认识定律、 定理、规则、 主导思想、 规范及其他概括。
四、 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事实与概括的工作(记忆、 背诵和一般的巩固知识的工作)。
五、 技能、 熟练技巧的养成和加强。
六、 用实践来检验知识。
把知识应用于包括创造性作业在内的各种课业中。
” 上述环节简要地说就是:
诱导学习动机、 感知和理解新教材、 巩固知识、 运用知识、 检查。过程事件等的描绘印刷品(首先
提升课堂有效性的十大教学技能 观察技能 观察的内容: 观察学生的情绪状态——发亮的眼睛、 兴奋的神情观察学生的交往状态 观察学生的交往状态——共享合作、 相互依赖、 亲密无间、 彼此支持、 没有对抗和拒绝 观察学生的认知状态——学生是不是在动脑筋, 进行深度思考 观察学生的参与状态——学生是否注意力集中、 在真正进行学习
倾听技能
“这样的倾听就是真正的倾听, 它有效地改变教师的倾听方式, 使他们从外在的听到内 在的听,从抽象的听到具体的听, 从观念的听到体验的听, 作为一个真正的倾听者的教师, 必定是这样的:
他怀着深深的谦虚和忍耐, 以一颗充满样的:
他怀着深深的谦虚和忍耐, 以一颗充满柔情的爱心, 张开他的耳朵, 满怀信心和期待地迎接那些稚嫩的生命之音。
这样的倾听由于植根于生命的大地, 根深蒂固, 顺风摇摆, 时常静默沉寂, 但又潜藏着创造的活力, 它的全部目 的无非在于:
为了 在空中绽放花朵, 凝结果实。
” ( 李政涛, 摘选自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0年第7期。
)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认真地倾听, 而且还要适当地做出回应。
回应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 一般常用的有:(1)
认可(2)
重复、 重组和总结(3)
自我暴露(4)
鼓励对方因其不同的特点, 这些回应的类型可以分别(或同时)
起到接受、 理解、 询问、 共情等作用。
讲授技能 讲述(讲事) 讲解(讲理) 讲解(讲理) 讲读(范读) 讲演(讲座)
讲授技能 深入浅出 感染力(动作和语言的感染力) 必要的废话(营造听讲的氛围) 针对性 启发性
传统讲授反思:
多、 深、 细、 透 “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苏霍姆林斯基基)
。
导读技能教师的引导能够保证让学生在有意义的思考路线上进行有意义的探索, 从而避免学生盲目的瞎猜和无效的活动这是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的关键效的活动, 这是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的关键。当然, 教师的引导不能太具体、 太“露骨”...
篇三: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江西省教育厅教研室徐承芸 在全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逐步深化的关键时刻, 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呼声逐渐高涨, 广大教学研究工作者对方兴未艾的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提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提
从减负的角度认识,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即向课堂教学40分钟要质量。 体现课堂教学40分钟有质量的最突出的表征便是学生愿意学并且学有所获便是学生愿意学, 并且学有所获——以较为饱满的热情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得到比较全面的发展, 在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等方面均有进步。以较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实质、 最精粹的内容之一 新课改背景下, 课堂教学最核心的目标是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 教学惠及每一位学生,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我们的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教师不再只顾着自己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解, 开始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 并努力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 组织开展一些学习活动。习的主体, 组织开展些学习活动。
“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 孩子们小手举得高高的, 小脸涨得红红的, 小眼睛瞪得大大的”一些流传在教师中的口诀体现了他们的愿望。诚然, 以学习的主体——学生积极、 主动参诚然, 以学习的主体与的课堂教学, 才是真正意义上有效的课堂教学。学生积极、 主动参
无效的课堂教学行为 1 .教师似乎讲得有滋有味,学生却在底下窃窃私语。 2.教师题海战术,学生垂头丧气。3 教师拖堂 学生心不在焉 3.教师拖堂,学生心不在焉。 4.学生活动时间充分,但教学目标却不明确。
学生眼中的有效课堂 关键词互动机会多:
学生发言交流, 师生共同讨论教师语言幽默、 生动、 文明班级授课纪律好教师讲课内容简洁、 完整课上完成适当作业
如何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呢?教师们任重而道远!
察言观色, 教学方法有变化, 引领学生主动求学。 教师若要有效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 必须要有一双会说话、 善于观察的眼睛, 一对灵敏、 善于倾听的耳朵, 还要有一个灵活、善于机变的大脑。善于机变的大脑。
课堂上的学生学习品质各一, 要帮助每一位学生保持积极的参与度进入学习状态, 教师掌控课堂的能力尤为重要。
教师既不能摆出一副“阎王” 的态势副阎王的态势, 指望靠吓唬学生稳住课堂; 也不能做出一副“俘虏” 的样子, 在活泼顽皮的孩子面前完全倒戈投降。指望靠吓唬学生稳住
教学是一门特别的艺术, 教师可以察言观色,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表现及时调整教学, 巧妙地运用体态语言、 声音特色、 故事插入、活动补充等教学方法活动补充等教学方法, 拨动学生内心最敏感的那根心弦。拨动学生内心最敏感
当教师发现很多学生心神不宁, 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 不妨想想是不是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或教学时机选择不当, 教师应及时做出改变。改变。
当教师发现个别学生开小差时, 可以装作不经意的样子, 或用眼神暗示或用摸头、 拍背等小动作悄悄给他提醒, 不能任其发展, 影响更多学生听讲质量。响更多学生听讲质量。
当个别学生在课堂上发言离题或插嘴引起其他学生争议的时候, 教师应寻找合适的契机把无关话题引向教学主旨。
教师在课堂上要像一根无声的指挥棒, 虽然态度是谦和的, 神情是亲切的, 但内心的教学目标更是明确的, 对学生要求的标准是符合学生年段特点的。合学生年段特点的。
精心设计, 教学内容有层次, 保证学生学有所乐。 体现课堂教学有效性, 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需要切实体现学科性质, 体现学思结合的特点, 体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目标。 孔子的教育思想“学而不思则罔 孔子的教育思想“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启示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教学问题和教学活动, 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适合他认知水平的学习内容, 达到一课一得的效果。思而不学
尊重学生的前提就是要体现教师的专业素养,巧妙地传授知识, 持续地培养能力, 但有不少教师容易犯两个毛病, 一是教师预设过于强势, 教师“拽” 着学生走他的“心路” ,抓重点句段, 理解重点词语, 串讲串问, 学生疲惫不堪; 二是不分轻重缓急, 教师跟着学生走, 完全失去了组织教学的主动权, 教学变成“脚踩西瓜皮, 走到哪里算哪里” 。两种比较极端的做法都不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我们的教学班大多都有四、 五十个学生。
每个学生处于不同的认知层次, 教师教学必须因材施教。 为了使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兴致, 教师的教学设计体现层次性尤为重要。
譬如:
读一读字音、 解一解词义的学习任务可以请中等或学习能力比较弱的一些同学回答; 提问质疑的时候可以请班上思维活跃的时候可以请班上思维活跃、 爱插嘴的学生回答; 一些有坡度、 体现拓展性的问题教师可以请那些已养成读课外书习惯、语文综合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回答。
笔者认为, 要比较持久地保持学生学习参与度, 教师需要具有不断“抖包袱” 的能力,在备课时教师就要比较明确地确定哪些问题适合哪类学生,这样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才能做到得心应手。爱插嘴的学生回答些有坡
动静结合, 教学过程有节奏, 促使学生乐而不疲。 波纹无痕, 是死水一潭; 波涛汹涌, 是洪水猛兽。 只有潺潺流水才是源头活水。
课堂教学应像潺潺流水一般将有序性和波动性相结合潺潺流水一般, 将有序性和波动性相结合。
课堂教学应尽量避免平铺直叙, 在教学过程中要有矛盾冲突, 要有思维碰撞, 才会有智慧启迪。 教学过程有节奏 教学过程有节奏, 一方面体现在教师讲述有行有止, 有续有断, 高低起伏, 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 另一方面体现在学生学习有听有讲, 有学有练, 有张有弛, 有商有量。方面体现在教师讲述有
整个教学过程犹如一台好戏, 师生共同配合,共同成长, 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这才是一堂好课!
习作课例:
《学习使用象声词》
课例评析 分析:
教师初步指导学生了解象声词的特点和作用后, 安排了一个尝试运用的环节, 体现了动静结合的特点, 学生的活动有观看录像片段(静)个别思考说短片主要内容像片段(静)
、 个别思考说短片主要内容(动)
、 默读教师范文(静)
、 品析范文精彩之处(动)
、 给范文添上适当的象声词(静)
、 班上同学交流修改短文(动)
。
一组动静结合的活动引领着广大学生在愉悦与紧张的学习过程中得到收益。
急中生智, 教学语言有智慧, 鼓励学生自信参与 教师的语言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相对外显的载体。
有效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语言清晰、 措辞准确、 生动形象、 充满智慧。
全国著名小学语文教师支玉恒老师执教的课,课堂气氛总是轻松活泼, 学生异常活跃, 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
这与支老师急中生智的教学语言有关系往往只要教师的只言片的教学语言有关系。
往往只要教师的只言片语, 学生便能自信自觉地投入学习活动。
支玉恒老师执教课例
从古至今, 关于课堂教学的研究从未离开过对学生学习参与度的研究。
赫尔巴特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赫尔巴特试图根据心理学来阐述教学过程, 将教学过程分为 “ 明了 ” 、“ 联想 ” 、“ 系统 ” 和 “ 方法 ” 四个阶段。“ 明了 ” 指教师讲述新教材, 将新概念分析出来深入研究;指通过师生活动将新旧观念联系起来;结论和规则;“ 方法 ” 指通过练习, 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新的场合。
这一理论对指导和改进教学实践起了积极作用, 标志着教学过程理论的形成。
这就是著名的 “ 四段教学法 ” 。在赫尔巴特四段教学法基础上, 他的门徒将这四个阶段加以改造, 发展为五阶段教学法, 即1 . 预备 —— 唤起学生的原有有关观念和吸引学生的注意;2. 呈现 —— 教师清晰地讲授新教材;3. 联系 —— 使新旧知识形成联系;4. 统合 —— 帮助学生进行抽象和概括, 形成新的统觉团;5. 应用 —— 以适当方法应用新知识。“ 联想 ”“ 系统 ” 指在教师指导下寻找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 关于教学与发展的统一。 首先他强调师生通过教学有效地传授和获取知识认为只有掌握知识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幸福的人。
其次, 他坚决反对那种只给知识, 不重视发展智力的教学。
他说:
“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种种原理、 结论和推理一古脑塞进儿童的脑子, 往往不让儿童有可能哪怕接触一下思维和活的言语的源泉, 这就不让儿童有可能哪怕接触下思维和活的言语的源泉, 这就捆住了他们的幻想、 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翅膀。
孩子时常有富有朝气的、 积极的、 活跃的人变成了仿佛专门用于背诵的机器。
” 因此, 他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讲课力求生动、 形象、 有趣、 反对“满堂灌” ,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真正的学校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 , 并用分数去鼓励他们, 使学生体验到学习取得成绩的快乐。
关于“两套教学大纲” 的论述。
在他看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忠实执行国家制订的教学大纲, 但不能过于机械, 心目中同时装有“第二大纲” , 借以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开阔视野, 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因此, 他要求教师要精通自己所教的学科, 吃透教材,并指出:
一位优秀教师懂得东西应比“大纲”规定的内容多许多倍, 课程对他来说只不过是这门学科的起码知识。
教师高深的学识是吸引学生热爱学习, 获取知识的必要条件。
他提出了“要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 的主张, 并努力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让学校的墙壁也说话” 。
同时指出,爱不等于无原则的溺爱, 应该用严格的纪律和道德规范去要求儿童, 并注重通过集体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关于智育。
他认为智育就其本质与任务来说, 包括给学生以系统的科学知识形成科学世界系统的科学知识、 形成科学世界、 发展智力等方面。
智育是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的, 通过传授, 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并发展他们的智力。
他是知识与智力的统一论者,提出学生的知识要建立在广阔的“智力背景” 上, 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 其中包括:
给儿童上思维课; 开展课外读书;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参加课外小组活动等。
在帕夫雷什中学,所有学生整个下午都参加各种课外小组活动, 小组多达到一百多个。发展智力等方面智育是
凯洛夫教学论体系20世纪30年代, 以凯洛夫为代表的苏联教育学者, 遵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论, 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他们认为: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由这一基本观点出发, 凯洛夫建立了相对完整的教学论体系, 即“凯洛夫教学论体系” 。关于教学过程与环节的说明。
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是:
“一、 授予学生并使他们知觉具体的东西(物体、 现象、 过程的展示与观察, 叙述事实,引证实例等)。
要在这个基础上造成学生的表象。
在这里, 知识的源泉乃是具体的事实本身物体现象是:
具体的事实本身, 物体、 现象、 过程、 事件等的描绘、 印刷品(首先是教科书)以及教师的语言等。
二、 认清(理解)所学习的客体中的相同点与相异点, 本质的、 主要的和次要的地方, 认清原因与结果、 相互作用关系及其他各种联系。
三、 造成学生的概念。
使他们认识定律、 定理、规则、 主导思想、 规范及其他概括。
四、 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事实与概括的工作(记忆、 背诵和一般的巩固知识的工作)。
五、 技能、 熟练技巧的养成和加强。
六、 用实践来检验知识。
把知识应用于包括创造性作业在内的各种课业中。
” 上述环节简要地说就是:
诱导学习动机、 感知和理解新教材、 巩固知识、 运用知识、 检查。过程事件等的描绘印刷品(首先
提升课堂有效性的十大教学技能 观察技能 观察的内容: 观察学生的情绪状态——发亮的眼睛、 兴奋的神情观察学生的交往状态 观察学生的交往状态——共享合作、 相互依赖、 亲密无间、 彼此支持、 没有对抗和拒绝 观察学生的认知状态——学生是不是在动脑筋, 进行深度思考 观察学生的参与状态——学生是否注意力集中、 在真正进行学习
倾听技能
“这样的倾听就是真正的倾听, 它有效地改变教师的倾听方式, 使他们从外在的听到内在的听,从抽象的听到具体的听, 从观念的听到体验的听, 作为一个真正的倾听者的教师, 必定是这样的:
他怀着深深的谦虚和忍耐, 以一颗充满样的:
他怀着深深的谦虚和忍耐, 以一颗充满柔情的爱心, 张开他的耳朵, 满怀信心和期待地迎接那些稚嫩的生命之音。
这样的倾听由于植根于生命的大地, 根深蒂固, 顺风摇摆, 时常静默沉寂, 但又潜藏着创造的活力, 它的全部目的无非在于:
为了在空中绽放花朵, 凝结果实。
” (李政涛, 摘选自《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0年第7期。
)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认真地倾听, 而且还要适当地做出回应。
回应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 一般常用的有:(1)
认可(2)
重复、 重组和总结(3)
自我暴露(4)
鼓励对方因其不同的特点, 这些回应的类型可以分别(或同时)
起到接受、 理解、 询问、 共情等作用。
讲授技能 讲述(讲事) 讲解(讲理) 讲解(讲理) 讲读(范读) 讲演(讲座)
讲授技能 深入浅出 感染力(动作和语言的感染力) 必要的废话(营造听讲的氛围) 针对性 启发性
传统讲授反思:
多、 深、 细、 透 “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苏霍姆林斯基基)
。
导读技能教师的引导能够保证让学生在有意义的思考路线上进行有意义的探索, 从而避免学生盲目的瞎猜和无效的活动这是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的关键效的活动, 这是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的关键。当然, 教师的引导不能太具体、 太“露骨” ,否则...
篇四: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科技期刊数据库科研
2019 年 1 月 1 ·215·
浅谈提高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白凤莲 重庆市酉阳县民族小学校,重庆 409800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也在不断地找寻适合小学语文的教学道路,在这个过程中,出现问题是十分正常的。但是出现问题之后不能放任不管,广大教育者们应当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小学语文习作中出现的问题的解决之道,使小学语文的改革顺利地进行,同时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水平, 使得学生对小学语文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关键词:习作教学;小学语文;问题;措施;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780(2019)1-0215-01
引言
小学习作作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重要形式,我国教育对学生的总体要求是: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目标、有道德、有素质的人。写作可以很好的引导学生的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可以让学生们将所学的语文知识都体现出来,还可以使得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同时在写作中教育者可以很好的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例如,交际能力、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另外,小学写作是整个写作的启蒙阶段。因为小学教育是整个阶段的启蒙阶段,自然小学写作也是整个写作的启蒙阶段,在这个阶段,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同时在这个阶段给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观也是十分有重要的。
1 现阶段小学高语文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与激情
由于多媒体、手机等的普及,很普遍的情况是学生对于课本等纸媒缺乏兴趣,加上传统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模式根深蒂固,教学形式大过内容,灌输式理论教学为主,课堂教学枯燥乏味,缺乏为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导致学生缺乏兴趣与激情,甚至产生畏难心理。正常情况下,教师要求学生背诵一些范文,将一些自认为好的词句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而小学生身心发展不健全,年龄小,语言掌握能力较差,通常无法正确掌握要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教学的配合度不高,对于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 往往也是敷衍了事,真正考试写作时,无从下手。
1.2 学生缺乏语文知识积累,习作基础不牢
提高小学语文习作能力的关键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积累。而在实际的 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对字词的使用方法、适用范围进行正确的理解掌握,没有教导学生全面掌握修辞手法、文体类型等,导致学生没有打下坚实的习作基础。
1.3 学生创新能力欠缺,文章缺乏真情实感小学语文习作过程中 ,很多学生依赖性
强,写作时依赖范文,直接模仿范文写作,或者直接套用范文中的句子和片段,导致文章雷同性强,没有新意,并且缺乏真情实感,从而大大阻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这些模仿或者套用而成的文章,缺乏真实性,表现力弱,整体质量较差。
2 提高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2.1 增加生活体验,重视在实践中收集和积累素材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习作教学活动时,应积极引导学生在文章中渗透自己的 真实情感。引导学生融入大自然、融入社会, 去用心体验和感悟生活,仔细观察周围的实物、景观等,并积极思考,养成良好的记录生活的习惯。
2.2 将生活搬到语文习作教学课堂中去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引导和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学生勤 劳、善良、勇敢的精神,爱护和尊敬长辈亲友, 帮助父母分担家务,在做家务等实际生活体 验中获得灵感,学会观察问题、独立思考、独 立解决问题,提高对生活的热爱程度,这不仅提高了习作能力,还培养了学生乐观积极的 生活态度,学生将一生受益。
2.3 在教学中分享新闻轶事
社会上每天都在发生一些奇闻轶事,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跟学生分享一些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社会热点新闻,并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其 次,老师应引导学生去记录一些与自己有关 的有意义的事情。在课堂上,让每个学生自 主发言,跟全班同学分享自己认为有意义的 事情,然后让“倾听者”们发表自己的看法,丰富学生的情感,长期下来,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创新意识, 培养独立思维能力,大大提高习作教学有效 性。
2.4 在教学中渗透校园文化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校园文化,这些文化会对学生产生长远的影响,如,学校宣传栏上的内容,英语角、图书馆等处都会有迎合小学生兴趣的文化内容,并且会定期更新,那么,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地方,在课堂上预留一些时间,让学生讲讲自己对看见的这些文化内容的感受,并用文字的形式写下来。
2.5 因势利导,创造轻松愉快的习作环境
在开展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活动时,不管是针对学习过程还是结果,教师必须树立正 确的教学观念,切忌过度重视习作教学结果 而忽视了学生切身体会时的真实情感与真实乐趣。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习作教学过 度重视写作的技巧与思想性,这会大大损害 学生的自信心与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因势利导,降低对学生的要求,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尽情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3 3
总结
总之,在小学习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习作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愿 意积极、自主地投入到习作中。教师还要引 导学生去善于发现生活中、书本中的素材,并且能够应用到习作中,融入自身的真实情感, 写出细腻而感人的文章,让学生在习作中感 受到乐趣,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黄晓华.谈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应用[J].才智,2017(26):112. [2]冯会杰.浅谈小学语文习作中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6(36):179-180.
篇五: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1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
课
堂
教
学
浅析如何提高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黄有德 (惠州市博罗县龙溪中心小学)
小学生年龄小, 注意力不容易集中, 且容易受到伤害。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就要根据小学生的特 点, 确定其学习主体地位, 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
本文主要对此进行了分析。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性
《语文标准课程》 强调: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教 学活动必须要确定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 导者。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中的过程中进行。
小学生年龄小, 注意 力不容易集中, 过度的管制对它们来说作用不大, 而且有时候还会挫伤他 们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 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就要根据小学 生的特点, 确定其学习 主体地位, 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
一、 愉悦的课堂氛围 轻松愉快的学习 氛围是激发学习 兴趣的优良契机, 只有在轻松愉悦的 课堂教学氛围下, 学生才能真正的放松自己, 才能更好的思考, 提高学习的 质量。
第一, 教师要利用变换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
每节课都需要 根据各自不同的重点, 精心设置,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只有有了 强烈 的求知欲才会有意识的参与到教学中来, 才会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 极性。
第二, 创设有利的情境。
小学生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 因此, 创设情 境, 吸引其注意力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要寻求一些学生感兴趣, 可以参与 的方式或者是内容, 将学生吸引到教学中来。
例如:
在学习《少年闰土》 一 课时, 教师可以首先讲述自 己小时候的一些生动活泼的故事, 拉近学生和 作者的距离, 调动学生的情感。
然后问学生:
“你们小时候有没有很要好的 朋友啊?
你们小时候都玩些什么呢? ”当学生都被吸引到教学中来以后, 就 可以以一种活泼的课堂氛围来进行教学, 教学的效果也就事半功倍了 。
第 三, 要善于与学生进行互动。
有些学生惧怕老师, 在课堂上不敢发言, 不敢 表现自 己。
因此, 教师要善于与学生进行互动, 将死气沉沉的课堂变为活
德教育的力量。
例如, 在教《桂林山水》 时, 让学生体会“舟行碧波上, 人在 画中游”之意境, 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语文教学不但要传授 学生知识, 还要培养学生的能力。
语文是“美”的集合, 教材中的每一篇文 章都是“美”的体现。
只有更好的感受美, 才能更好的学习语文。
语文也是 道德教育的基础, 教材里的文章很多时候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只有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 才能更深切的体会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三、 多样的教学方式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 教学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适合的教学方式能 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应是按照小学生的学习起点、 学习 需求和教学的内容与目 标进行选择。
同时, 在实施教学设计过程中, 教师 要根据课堂的实际, 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展开教学。
第一, 游戏教学方式对 小学生来说是比较适宜的, 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 就更为重要。
在游戏中让学生明白一些他们不能深切体会的词汇或者是文章的内涵。
还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学习 的乐趣, 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 情 境教学也是这几年提倡比较多的一种教学方式。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为学 生创造一个合适的情境, 让学生在情境中更好的体会文章的内涵。
对于小 学生来说, 创造一个故事化的情境或者是一个平面的情境更容易使他们理 解。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多媒体被广泛的应用到教学中来。
利用多 媒体创设的情境往往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和学 习兴趣。
例如, 在教学《草原》 这课时, 许多的学生基本上没见过草原, 少数 的学生也只是在电视或者是图片上看到过。
如果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放 跃的课堂。
与学生互动就需要教师掌握提问的技巧。
要注意提问的时机,
映草原的图像, 使学生能更加真实的感受“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 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 巧妙的设疑, 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 羊”的草原美丽景色, 使其有身 临其境的感觉, 然后再让学生自由吟诵, 最 探求状态。
还要注意难易适中。
过难, 学生就不能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
后让学生随着优美动听的乐声有感情的朗读, 使学生从内心真切感受到草 产生畏难情绪; 而过于简单又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教师还要注意区别提 问,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答问都能得到发展。
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 和理解能力, 兼顾学生的知识和智力水平, 提出问题的难易、 深浅应因人而 异, 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 逐步提高要求。
还要注意每节课要尽可能让更 多的学生参与回答, 特别要考虑中低程度学生的参与面, 更好地激发班级 群体积极思维的热情。
二、 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操。
小学生正处于不 断发展阶段, 情感是易于激发的, 只要教师善于运用课程教学, 在课程教学 的过程中, 不断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道德情操, 就会为学生以后的发 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第一,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小学生的心灵是纯洁 的、 美好的, 就像一张白纸, 需要教师去点缀和渲染。
教师要让学生感受 美, 体味美, 弘扬美, 培养其审美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童话、 寓言、 故 事、 诗歌, 有美好的人、 美好的心灵、 美好的情境、 美好的景物, 美不胜收, 只 要教师善于捕捉, 就能提升学生的审 美能力。
第二,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语文课本中的美是道德教育的基础。
祖国山河的壮美可以激发学生的爱 国热情, 英雄人物可以激发学生的向往之情, 励志文章可以培养学生的坚 强意志。
教师不但要帮助学生提升审 美能力, 还要通过“美”让学生感受道
原的壮阔和美丽, 草原生活的美好, 草原人们的热情。
使学生更深切的陶 醉在美的氛围中, 激发其热爱大自然, 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第三, 探究式 教学也可以应用到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来。
教师要主动的引发学生的探究,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加深学生对文章的思考, 培养 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四、 结论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的有效教学是一门艺术, 如何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策 略, 需要每一个语文教师的关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必须从学生的特点 出发, 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 培养学生的审 美能力和良好的道德情感, 综合 运用各种教学方式, 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许文德, 杨宗才.
恰当运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 .
教育 革新, 2007, ( 9)
.
[2] 肖菁敏.
试论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J] .
新课程学习,
2010, (11)
.
[3] 凌小平.
让课堂风生水起———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 问[J] .
小学教学参考, 2010, ( 12)
.
82
亲 爱的 各位 老师,
您们好!我 叫xxx,我 的毕 业论 文题 目是 《数字 图书 馆资 源共 享中 云计 算的 现状 、 颈瓶 与对 策研究》。首先,感 谢我 的论 文指 导老 师龚 蛟腾 老师 对我 的悉 心教 诲和 指导 , 使我 能够 顺利 完成 我的 毕业 论文 。
其次 , 我对 这次 答辩 小组 的全 体老 师表 示深 深的 感谢, 感谢您们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对我的论文答辩表示关注, 最后, 我对我在大学四年所有的老师们表示感激,感激老师们的辛勤付出。
在此, 我诚心地希望我的老师们能够幸福安康!
我的毕业论文选题开始是《云计算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 后来我的指导老师说我的选题范围太广, 应该抓住重点来写, 经过几番斟酌, 我最终选定了 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数字图书馆资源共享中云计算的现状、 颈瓶和对策研究》。
我的毕业论文是分:
现状分析、 颈瓶分析、 对策分析以及愿景这四部分来展开的。
云计算作为新一代的信息技术, 对互联网络世界以及数字图书馆建设产生了深刻影响。
资源共享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发展水平是衡量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标志。
云时代数字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 既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大趋势, 也是克服数字环境下信息孤岛桎梏的重要措施。
首先, 论文分析了 数字图书馆资源共享中云计算的发展现状, 如“云时代” 的数字图书馆、 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的云模式以及数字图书馆资源共享的云运用等基础性的问题。
然后, 在此基础上充分研究了 数字图书馆资源共享中云建设的共享难题、 制约因素和实施问题等一系列发展瓶颈。
最后, 根据数字图书馆资源共享中云计算的发展状况及其缺陷, 提出了数字图书馆云计算的 4大发展对策:
一是总体规划, 合理布局; 二是更新理念, 增强合作; 三是统一平台, 集合设计; 四是虚实结合,合理组合。
数字图书馆建设应当充分利用云计算技术, 充分实现图书馆资源的共建共享, 彻底打破数字信息孤岛。
通过全面考虑与统一规划, 建立数字数字图书馆共享数据中心, 形成一个唯一可信的信息数据源, 使整个新系统和不同时期已经存在的系统进行有机集成, 保证整个数据的统一和一致, 并为数字图书馆管理中的信息查询和决策分析提供可靠的、 足够的、 全面的数据保障, 为数字图书馆资源共享在云时代的进一步实现奠定平台基础, 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和服务共享。
推荐访问: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 浅谈 小学语文
版权声明:
1.世霆文库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5篇》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