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浙江“院士之家”:区域创新平台的新思路9篇

作者: | 发布时间:2022-10-08 18:30:05 | 浏览次数:

浙江“院士之家”:区域创新平台的新思路9篇浙江“院士之家”:区域创新平台的新思路 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三个支点——谈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观念创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浙江“院士之家”:区域创新平台的新思路9篇,供大家参考。

浙江“院士之家”:区域创新平台的新思路9篇

篇一:浙江“院士之家”:区域创新平台的新思路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三个支点——谈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观念创新

 ======================================================================

  论文关键词区域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 观念创新

 论文摘要区域创新能力不仅是国家创新能力提高的基础也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技术创新是区域创新的关键努力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加强政府在区域技术创新中的引导和支持积极探索地方高校和科研机构服务于区域技术创新的途径。制度创新是区域创新的保证应从区域的实际出发坚持以提高区域创新效率和突出区域特色为中心营造制度环境和进行制度安排。观念创新是区域创新的灵魂加快培育创新观念已成为区域创新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我国对创新的高度重视是从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的对此江泽民有过这样的论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中国来说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极为重要。我们必须紧跟世界潮流抓住那些对我国经济、科技、国防、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关键性作用的重大科技课题抓紧攻关自主创新”。所谓区域创新能力。在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完成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 2003>中课题组负责人柳卸林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指一个地区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具体包括知识创造能力、知识获取能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的环境、创新的经济绩效等。要造就这些方面的创新能力的体系构筑区域创新的平台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筑牢如下三个支点技术创新制度创新观念创新。

 1技术创新是区域创新的关键

 马克思被人们认为是最早认识到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与竞争的重要推动力的经济学家。他指出“资产阶级除非使生产工具„„不断地革命化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英国经济学家<创新经济学>的作者弗里曼把技术创新定义为“第一次引入一种产品(或工艺)所包括的技术、设计、生产、财政、管理和市场”的过程。他认为技术创新是一个把科技成果转化为能在市场上销售的商品或工艺的全过程包括研究过程(形成新的思想和发明)新产品开发、试制和生产过程(商业化)。或者说技术创新是一个完整的创新链条。由此可以看出技术创新不仅是一个狭义的范畴即它是各种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而且也是一个广义的范畴技术创新不仅是研究与开发的结合更是研究开发与应用的结合技术创新的根本目的就是推动发明创造成果在生产中的应用和促进新市场的开拓从而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将技术创新或科技创新定义为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并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

 11 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关键

 尽管高等学校、研究开发机构在知识创造中起着重要的源泉作用但在区域创新体系中企业是主体。因此一个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最核心的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政府、高校、科研院所都是创新体系中重要的要素但不可能成为创新的主体。因此各地政府要注重为企业的创新创造环境减少

 不必要的干预促进产学研的合作让企业自己承担创新的决策的风险”。

 首先企业是创新政策制定和创新技术研发的基础也是创新成果转化的基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以区域创新战略为指导在提高自身创新能力的同时积极地同区域内科研机构合作创新从而提高区域整体的创新能力。企业根据区域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的宏观导向按照市场需求的实践情况和自身所处的竞争局面自主地选择并实施与本企业的实力以及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技术创新项目通过内部组织或是以课题支持科研机构进行而向市场的应用技术研究和开发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其次企业要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必须不断完善企业产权制度使企业具备创新的自主决策权能够承担技术创新的风险和责任并全额获取技术创新的收益。要鼓励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立创新战略、品牌战略努力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关键技术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提高核心竞争力鼓励这些掌握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为区域内的中小企业提供新技术和各种技术服务进行技术扩散带动整个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最后企业在注重自身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的同时应重视市场的创新善于从科研机构等引进外部创新成果加大对创新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的力度实现技术创新的效益同时充分利用各级政府提供的信息资源服务构建良好的信息资源获取和传递机制。

  12 政府在区域技术创新中应加强引导和支持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不可避免会受到所在区域条件的限制会出现某种创新资源的相对缺乏、创新基础设施不完备、创新环境有待于完善的情况。所以作为区域技术创新在发展的目标上有别于国家技术创新其不可能把赶超当今所有科技前端发展作为自身建设和发展的目标。过去一些地方政府沿用计划管理体制下的工作思路和方式自觉不自觉地在经济发展中“唱主角”为加快本地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习惯于用行政手段争取项目、兴办企业、抢占市场缺乏对本地区技术创新的规划设计和科学论证往往忽视本地传统优势产业和科技资源的现实状况致使一些匆忙上马的项目很快就因缺乏创新能力、技术含量不高、竞争力不强而难以为继。事实上技术创新既包括开辟新的技术创新领域也包括对传统企业的高新技术化即用现代新兴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现有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传统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其竞争力。我国西部一些地区是经多年建设的工业基地有一批基础较好的大中型工业企业能够通过注入资金和技术使之重现生机和活力。但往往因为地方政府缺乏创新思路大量可利用的创新资源被闲鼹和浪费。在区域技术创新中地方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十分必要。

 2制度创新是区域创新的保证

 所谓制度创新是指制度主体通过创造新的制度安排获得追加利益的活动。

 21 进一步完善市场制度

 区域创新的要素包括人才、资金、技术成果、信息等等但是拥有创新要素并不一定就能实现区域创新而只是具备了创新的资源。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创新资源都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合理配置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从其实质上看区域创新是诸多创新要素不断被激活、被重组、被整合的过程。一个开放有序、高效运转的市场体系既能为创新提供需求的刺激又能为创新活动提供要素支持。企业能否成为创新的主体还

 要看市场制度是否健全市场能否在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的调节中起基础性的作用。完善市场制度应该做到第一建立规范市场的行为准则必须消除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各种限制和壁垒如行政垄断、地区市场分割等地方政府间应加强合作消除区域间制度壁垒打破区域间创新主体间的联系阻隔加强彼此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区域间创新资源的整合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公正、公开、公平的竞争环境使市场发挥激励创新的强大作用。第二区域市场制度除了遵循市场运行的一般规则还应该结合本地风俗习惯、自然条件等特点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市场制度。比如宗教信仰盛行的地区可以利用宗教节日开展市场活动促进资本、人才、技术等市场要素的流通第三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为了达到利润最大化总是希望市场也最大化能够将技术及其产品销售到世界各地以便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和最大利润。

 22 加强创新主体的产权建设。抓好企业内部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首先是要做到产权清晰企业的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权利、义务、责任明确。通过深化产权制度的改革使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创新塑造良好的微观基础。确立企业家和科技人员的人力资本产权并建立相应的人力资本产权实现机制主要是建立企业家和科技人员的年薪制和持股制让管理要素和技术要素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放宽技术成果所占股份比例限制如地处湖南长沙的中南大学出台了两个 70的产权安排(技术成果出资人股所获股份的 70分配给有关科技人员将非政策计划项目结余经费出资人股所获股份的 70分配给有关科技人员)科技创新的活力得到极大激发木但重大科技成果如获得 2004 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的“碳碳复合新材料”等不断产生而且形成了院士、教授创办高科技企业的热潮。

  23 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各类科技计划项目要明确知识产权产出要求、权益归属及时申请专利和以技术秘密形式予以保护。大力引导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并使知识产权的拥有者或生产者自觉地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和法规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坚决查处和制裁各种侵权行为及时有效地处理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对于知识产权的专利政府部门可适当降低专利申请费用和专利年费的标准降低被保护者的成本。要加速专利审批速度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缩短侵权诉讼的周期。改进有关规定提高职务发明人受益比例。

  3观念创新是区域创新的灵魂

 所谓观念创新是指有创见的观念及思维它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的联系而且能指引人们去获取新知识或以前未曾有过的对问题的新解释从而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它具有灵活性、独创性、敏捷性和发明能力等特征。

 31 倡导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意识。为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应该看到我国传统文化中对创新意识的负面影响至今仍深深地沉积在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中成为营造现代创新意识的羁绊。如在处事方式上则表现为“知足常乐”、“安分守己”、“明哲保身”、“不为人先”等

 行为规范。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在考虑问题时着重于人的伦理纲常重人事而轻自然缺乏对探索的兴趣这种以伦理纲常为思维内容和对象的传统的思维方式压抑人的创新意识扼制了人的创造精神阻碍了对知识的探索精神同时传统经验的思维方式刻板且单一忽视理论探讨缺乏实证精神和数量分析不利于自由思想的发展不利于现代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另外狭隘的宗族观念和地缘文化观念对人们的思想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如“祖宗之法不可变”、“上阵父子兵”、“天下同姓是一家”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们的创新意识。

 32 引导人们破除传统区域观树立现代区域观

 应该说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以行政单位为边界进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存在一定合理性的而且这种行政边界划分是基于历史、政治、地理、语言的习惯而形成的。我国长期以来实现计划经济体制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考核均以行政区域为单位。政策实施、项目执行、政绩考核也都是在一定的行政区域执行各区域“各自为政”。长期的行政边界管理自身也强化了以行政地区为单位的地区内涵。但应该看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过分强调行政边界的做法已经开始限制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首先过于强调本地区会导致地方保护主义的产生排挤从其他地区来的创新看不到其他地区产生的创新对本地区创新的重要意义使创新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受阻其次过于强调行政单位会降低本地区的创新效率。比如行政单位在经济交易和知识产权纠纷上更多地保护本地区企业的利益而不保护其他企业的利益为了吸引外资竞相出台不合理的优惠政策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也不利于本地区的创新。从本质上说创新要素不是以行政单位为边界的它需要跨地区乃至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创新要素的快速流动必将降低交易成本大大提高跨行政区域的创新效率。所以经济的快速发展呼唤树立跨行政区域的现代区域观。

 33 加快创新型领导的培养和选拔。使创新型领导成为全社会创新的精神楷模

 因为只有创新型领导才会形成创新型制度、创新型文化领导的观念创新了对群众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目前存在着制约区域创新能力的培养、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等许多方面的问题关键是地方领导没有创新型的新思路没有形成创新的社会氛围因为推动自主创新的过程实质就是消除阻碍和制约创新能力问题的过程。当前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因此要定期对政府主要领导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更新他们的思想观念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

 34 创新教育观是长远之计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培养人们创新观念的最基础阶段。这是因为儿童期和少年期是人格特征形成的关键期。我国传统家庭教育方式注重灌输而不是启发...

篇二:浙江“院士之家”:区域创新平台的新思路

一部分 我国区域发展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目

 录

 一、

 引言 ........................................................................................................................................ 1 二、

 我国区域发展概况 ................................................................................................................ 1 (一)

 我国区域发展历程 .......................................................................................................... 1 1、 区域计划发展时期(1949 年-1978 年)

 ......................................................................... 4 2、 区域开放发展时期(1979 年-2005 年)

 ......................................................................... 5 3、 区域创新发展时期(2006 年-至今)

 .............................................................................. 6 (二)

 我国区域发展特点 .......................................................................................................... 6 1、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 7 2、 探索区域发展新模式 ........................................................................................................ 8 三、 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进程 ................................................................................................ 10 1、 理论研究(1999 年-至今)

 ............................................................................................ 11 2、 实践探索(2001 年-至今)

 ............................................................................................ 11 3、 重点推进(2006 年-至今)

 ............................................................................................ 12 四、 小结 ........................................................................................................................................ 13 附表 ......................................................................................................................................... 14

  1

 一、 引言 建国以来, 我国区域发展经历了多次变革, 并形成了相应的区域发展格局。

 自“十一五” 规划提出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到 2008-2010年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 等10 多个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 我国已经全面启动了新一轮的区域发展战略部署。

 此外, 创新正逐渐成为我国当前区域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自 2006 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 明确指出我国将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以来, 区域创新体系已成为我国提高区域创新能力、 增强区域竞争力、 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保证。

 本部分研究梳理了建国以来我国的区域发展历程, 并总结归纳了我国当前区域发展的现状; 同时, 还对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进程进行了梳理, 旨在为我院了解我国区域发展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动态, 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推动知识创新体系与区域创新体系的有机融合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二、

 我国区域发展概况 (一)

 我国区域发展历程 目前, 许多学者正在研究我国区域发展问题, 并分别从空间规划、区域发展理论和发展战略等角度, 对我国的区域发展历程进行了多种划分(表 1)。

 这些划分充分说明了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 面临不同内外环境下的区域发展情况, 但对区域的发展特征, 尤其是近年来区域发展所呈现出来的创新发展特征描述不够突出。

 本部分为突出不同发展时期区域的发展特征, 首次从区域发展特征的角度对建国以来我国区域发展的历程进行梳理和研究。

  2

 表 1 我国学者对区域发展历程的划分

 阶段 1 阶段 2 阶段 3 阶段 4 胡序威(2006)1 自原苏联引进的区域规划(1956-1960年)

 自西欧和日本引进的国土规划(1981-1995)

 国内主创的城镇体系规划(1996-至今)

  胡树华等(2007)2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63 年)

 “三线建设” 时期(1965-1978 年)

 改革开放初期(1979-1991 年)

 区域协调阶段(1992 年-至今)

  张军扩(2009)3 扶持内陆地区的均衡发展时期(1949 -1979 年)

 支持沿海地区的非均衡发展时期(1979-1999 年)

 促进协调发展时期(1999 年-现在)

 魏书凯(2010)4 向西推进的平衡发展阶段(1949-1978年)

 向东倾斜的不平衡发展阶段(1979-1990 年)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启动阶段(1991-1998 年)

 协调发展战略全面实施阶段(1999 年-至今)

 根据区域发展特征, 可将我国建国以来的区域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时期, 即区域计划发展时期、 区域开放发展时期和区域创新发展时期5,具体划分及时间节点见表 2。

  1 胡序威(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中国区域规划的演变与展望. 地理学报, 2006, 61(6): 585-592 2 胡树华(武汉理工大学)

 等. 区域战略与中部发展. 科学出版社. 2007 3 张军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

 . 区域经济形成“四大板块” 格局. http://www.cre.org.cn/cre2007/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6681. 2009 4 魏书凯(中国社会科学院)

 . 国家战略——中国区域政策变迁的评价与展望. 中国经济, 2010, 8 5 各个阶段的划分是相对的, 如在区域创新发展时期, 尽管区域开放依然是该时期区域发展的特征之一, 但区域创新是其主要特征。

  3

 表 2 基于区域发展特征的区域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之前 1953-1965 1964-1978 1979-1985时间节点 改革开放时期 1986--2005 1949-1952 2006-至今 时期划分 区域计划发展时期 区域开放发展时期 区域创新发展时期 特征  该时期的区域发展主要表现为国家有计划地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工业生产布局, 以生产力布局促进区域发展;

 区域发展方式粗放;

 区域对外开放低。

    该时期的区域发展主要表现为区域对外开放, 利用外资促进区域发展;

  区域发展方式比较粗放;

  区域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高。

  该时期的区域发展主要表现为 国家在区域规划、 区域功能定位、 发展举措等方面进行创新, 并探索区域发展新道路;

  区域发展方式逐渐由 粗放型向 集约型转变;

  区域对外开放程度较高。

 建设重点放在以 辽宁为 中 心的东北地区; 同时把一些轻工业企业迁向 东北北部、 西北、华北和华东 地区。

 建设重点放在东北地区; 同时集中建设了武汉、 包头、兰州、 西安、太原、 郑州、洛阳、 成都等工业基地。

 建 设 重 点 放在“三线” 地区6:

 初期重点 加 强 西 南地区的建设,中 后 期 重 点加强“三西”7建设。

 通过经济特区和沿海经济开放区等开放我国 沿海区域。进 一 步 开放 沿 海 地区, 并逐步开放沿江、沿 边 和 内陆等地区。

 实施总体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以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探索区域发展新模式、 新道路; 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划分 —— 沿海与内地 一线、 二线和三线等 两大区域8三大地带9 四大板块10 区域计划发展时期主要表现为政府有计划地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工业生产布局, 以生产力促进区域发展、 区域发展方式粗放、 区域对外开放程度低; 区域开放发展时期主要表现为区域对外开放, 主要利用外资促

  6 所谓三线, 一般是指由沿海、 边疆地区向内地收缩划分三道线。

 一线指位于沿海和边疆的前线地区; 三线指包括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等西部省区及山西、 河南、 湖南、 湖北、 广东、 广西等省区的后方地区; 二线指介于一、 三线之间的中间地带。

 其中川、 贵、 云和陕、 甘、 宁、 青俗称为大三线, 一、 二线的腹地俗称小三线。

 7 指豫西、 鄂西、 湘西。

 8 指沿海与内地; “六五” 计划指出, 要“积极利用沿海地区的现有经济基础, 充分发挥它们的特长, 带动内地经济进一步发展”。

 9 指东部、 中部和西部。

 其中, 东部地区包括辽宁、 河北、 北京、 天津、 山东、 江苏、 上海、 浙江、 福建、 广东和海南 11 个省、 市; 中部地区包括黑龙江、 吉林、 江西、 山西、 河南、 安徽、 湖北、 湖南 8 个省; 西部地区包括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内蒙古、 重庆、 四川、 云南、 贵州、 西藏、 广西 12 个省、 市、 自治区。

 10 指东部、 西部、 中部和东北地区。

 其中, 东部地区包括河北、 北京、 天津、 山东、 江苏、 上海、 浙江、 福建、广东和海南 10 个省、 市; 中部地区包括江西、 山西、 河南、 安徽、 湖北、 湖南 6 个省; 西部地区包括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内蒙古、 重庆、 四川、 云南、 贵州、 西藏、 广西 12 个省、 市、 自治区。

 东北地区包括辽宁、 黑龙江、 吉林 3 个省。

  4

 进区域发展、 区域发展方式粗放、 区域对外开放程度逐渐提高; 区域创新发展时期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国家在区域规划, 区域功能定位, 发展举措等方面进行创新、 区域发展方式逐渐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区域开放程度较高。

 另外在区域划分方面, 在区域计划发展时期主要以沿海和内地与一线、 二线和三线等为主; 在区域开放发展时期主要以两大区域和三大地带为主; 在区域创新发展时期当前主要以了四大板块为主(表2 和图 1)。

  图 1 建国以来我国的区域发展历程 1、 区域计划发展时期(1949 年-1978 年)

 此时期的区域发展主要是我国在国民经济恢复、 发展和调整以及国防建设等内外环境下, 政府主观意图和行政指令的一种体现。

 这一时期的规划中, 生产力布局和城乡居民点布局是规划的核心, 区域规划是国

  5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空间上的落实和延伸, 是政府实现计划经济的重要手段。

 1949-1952 年, 为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 我国把经济建设的重点放在以辽宁为中心的东北地区, 布局了一批煤炭、 电力、 铝冶炼、 机械等重点项目。

 同时, 还把一些轻工业企业迁到东北北部、 西北、 华北和华东的一些地区, 使之接近原料地区与广大消费地区。

 1953-1965 年, 生产力布局主要以内地为主。

 其中 1953-1957 年, 把建设重点首先放在有一定基础的东北地区, 进行以冶金、 煤炭、 机械工业为中心的大规模扩建和新建。

 同时, 还集中建设了武汉、 包头、 兰州、西安、 太原、 郑州、 洛阳、 成都等工业基地。

 1958-1960 年, 我国发动了“大跃进” 运动, 主要目的是依靠地方工业的发展, 实现工业生产的“大跃进”。

 1961-1965 年, 我国政府按照“调整、 巩固、 充实、 提高”的方针, 对国民经济进行了第一次调整, 在充实和发展华东地区重工业的同时, 进一步加强了内地的工业建设。

 1964-1978 年, 我国生产力布局主要以“三线” 地区为主, 进行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 科技、 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

 其中,1966-1970 年, 三线建设的重点区域是西南地区, 并把一批沿海老企业逐步搬迁到“三线地区”; 1971-1975 年, 三线建设的重点区域是“三西”地区; 1975 年前后, 国家投资重点开始逐步向东部转移。

 2、 区域开放发展时期(1979 年-2005 年)

 以 1978 年 12 月 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区域计划发展转向以区域开放发展为主。

 在此时期, 我国基本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这样一个全方位、 多层次、 宽领域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附表 1)。

 其中, 1979-1985 年, 我国的经济区域主要划分为沿海和内地两大区域, 并形成了以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为主的开

  6

 放格局。

 1986-2005 年, 我国的经济区域主要划分为东部、 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带。

 其中, 1986-1989 年, 进一步扩大了东部沿海开放区域; 从 1990年起, 开放格局开始由沿海向沿边、 沿江和内陆深入。

 1992-1998 年,先后批准开放了 13 个沿边市镇、 5 个长江沿岸城市、 18 个内陆省会城市, 逐渐形成了沿海、 沿江、 沿边和内陆地区多层次的开放格局; 1999年, 中共中央十五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国家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加快西部对外开放是其主要内容; 2005 年, 建立浦东新区, 目的是以该区为龙头, 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

 3、 区域创新发展时期(2006 年-至今)

 以 2006 年 1 月 的全国科技大会为标志, 我国区域发展开始进入到区域创新发展时期。

 国家开始在区域规划、 区域功能定位、 发展举措等方面进行创新, 更加强调区域协调发展, 并积极探索区域发展新思路、新模式。

 2006 年以来, 我国区域规划逐渐突破了原先以基本行政区为唯一调控单元的局面, 转向以跨行政区为主(图 2), 实施以四大板块为基础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在区域功能定位上,“十一五” 规划纲要提出了主体功能区计划(战略), 将国土空间划分...

篇三:浙江“院士之家”:区域创新平台的新思路

heory

 frontier

 i 理论•前沿协同创新促进科技型中小企 ik 可持续成长文/翁士增【内容摘要】营造竞争中性的营商环境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实现可持续成长的基 础保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可持续成长的根本动力,加强产业链上 下游合作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可持续成长的关键环节。【关键词】协 同 创 新 科 技 型 中 小 企 业 可 持 续 成 长 路 径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我国科技领域自主创新和科技成 果产业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在促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缓解社会就业压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深化供给侧和 需求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我国 科技型中小企业需要紧抓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 战略契机,以 “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突破自身创新资 源和创新要素不足等瓶颈,通过加强协同创新,实现可 持续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概况与其他类型中小企业相比,科技型中小企业虽然具 有科技人员占比较高、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的相对优势, 但仍然难以一己之力单独开展高精尖技术研究相比于 大型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虽然经营决策和市场反应机 制比较灵活,但由于规模小、营业收人和利 润总额有限.难以对科技研发和科技成果转 化进行大规模投人,从而限制了企业的可持 续创新发展:,根据科技部火炬中心的相关数据,2019 年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累计人库数量已有 22.3万户,其中不少企业拥有行业核心技术,甚至引领先进产业集群发展以浙江省为例,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和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科技型 中小企业不仅大量聚集,而且特色鲜明为充分发挥科 技型中小企业在“创新强省”战略中的功能与作用,浙 江省从2015年开始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育力度, 并首次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年培育数量纳人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统计年报。2015 — 2019年,浙江省共培育科 技型中小企业48364户,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累计达到 63677户 (如表所示)。从 表 1 的数据可见,2015年以来,浙江省高度重视 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作,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稳步增 长,已经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_.科技型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现状科技创新往往需要多方参与,共同推进。科技型 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人才、资金和信息等创新资源缺表 2015 — 2019年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及累计数量年份科技型中小企业年培育 数量/ 户科技型中小企业累计 数置/ 户2015 8536 239302016 7654 315842017 8856 404402018 10539 508982019 12779 63677数据来源 :

 2015—2019年 《浙江省统计年鉴》2021.3 117

 理论•前沿丨

 THEORY FRONTIER5 0 %4 5 %4 0 %3 5 %3 0 %2 5 %20 %15%10 %5 %0%46.28%22.31%12 . 40 -."尚 未 建 立 战 准 备 建 立 战 刚 开 始 建 立 已 经 建 立 紧 已 经 建 立 长 略 合 作 伙 伴 略 合 作 伙 伴 战 略 合 作 伙 密 型 战 略 合 期 战 略 合 作 关系 关系 伴 关 系 作 伙 伴 关 系 伙 伴 关 系图1 科技型中小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关系乏,难以独立开展高端技术研发,需要从外部获取更多 的创新资源,这些外部创新资源零星分布在政府、高校 和科研机构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中为深入了解科技型 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情况.2020年 9 月 1 日一丨丨月3 0 日, 笔者借助问卷星平台,采用分层抽样法,通 过 Q Q 、微 信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向浙江省350户科技型中小企业发 送 《以协同创新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持续成长问卷调查 表》,线上回收调查问卷121份。从问卷调查情况来看,大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已经 与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了不 丨 H ]程度的协同创新。1.政府层面政府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主要推动者在 协同创新过程中,科技型中小企业对政府的诉求主要体 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优化营商环境,搭建协同创新公共 服务平台;二是提供协同创新信息服务;三是提供协同 创新资金支持和相关金融服务;四是制定并落实税收减 免等优惠政策;五是出台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助力企业 “筑巢引凤"问卷调查数据显示,70.25%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已经 享受政府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58.68%的企业已经获得 政府协同创新资金支持,52.07%的企业已经享受政府协 同创新人才政策,51.24%的企业已经获得协同创新金融 服务,35.54%的企业已经通过政府搭建的平台获得协同 创新信息2.高校和科研机构层面高校和科研机构是科技型中小 企业协同创新的主要对象,科技型 中小企业对高校和科研机构参与协 同创新的主要诉求有:一是帮助企 业优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 生产效率;二是为企业创新发展提 供技术咨询等服务;5 是与企业合 作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切实帮 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 四是参与企业产品开发,提高科技 成果转化率;五是帮助企业或与企 业共同申请各类专利;六是为企业 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七是联合向政府相关部门申报科研 创新计划,争取项目经费支持。从问卷调查反馈情况来看,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 的合作关系如图1所示。3.产业链/行业层面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协同创新 的主要落地者。科技型中小企业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参 与协同创新的主要诉求有:一是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链 分工,联合开展技术革新和产品研发;二是根据产品类 型和目标客户群体特点,共同进行产品推广;三是开展 行业或产业链间的信息交流;四是开展人才交流,提高 人力资源配置和应用效率;五是共享实验室、大型仪器 设备等科研资源;六是按照“共同出资、利益分享”原则,

 联合开展新设备、新技术采购。从问卷调査反馈情况来看,产业链(同行业)企业 之间的合作诉求如下页图2 所示。协同创新促进企业可持续成长的主要路径在万物互联的智能化时代 , 一 项技术就可能改变一 个企业的命运,甚至改变一个行业的生态r 协同创新本 质上是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的整合和集成,是科技型中 小企业实现可持续成长的重要途径《中共中央关于制 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 远景目标的建议》强 调 “要推进科研院所、高校、企业 科研力 W :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 科技型中小企业只有118 2021.3

 T heory

 frontier

 丨理论•前沿与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稳定、 持久的协同创新关系,共享创新资源,共同开展技术攻 关和产品研发,才能实现可持续成长。在协同创新过程中,营造竞争中性的营商环境是科 技型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实现可持续成长的基础保障,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可持续成长的 根本动力,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实 现可持续成长的关键环节:1.发挥政府政策引导职能,营造竞争中性的营商环境 政府要充分发挥政策引导等职能,营造竞争中性的 营商环境,吸引社会资本和优秀人才参与科技型中小企 业的协同创新,切实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解决成长过程 中遇到的闲难与问题( 1 )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按 照 “政府治理现代化”的要求深化行政体制机制 改革,破除政府各部门之间条块分割、地方保护等阻碍 协同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进一步提升政府的治 理能力,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可持续成长创造竞争中性的 营商环境;发挥政府主导产业发展的功能与作用,通过 政策引导和项目支持,鼓励各创新主体积极主动开展协 同创新活动;尊重市场规律,整合协同创新资源和创新人才交流要素,帮助企业提升协同创新能力、降低协同创新风险,( 2 ) 完善鼓励支持协同创新的政策体系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点和发展需求出发,发挥政 府政策引导、宏观调控等功能作用,做好顶层设计,通 过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引导、鼓励、支持科技型中小企 业开展协同创新活动;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协同创 新的难点、堵点问题.提供相应的创新基金、金融服务、 税收减免、人才引进落户等政策支持;加大知识产权保 护力度.切实保护企业协同创新成果。( 3 ) 建立支持协同创新的工作机制建立多层次支持协同创新的丁作机制,明确各创新 主体的职责与权利,规范各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行为_ 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区域协同创新协调机制,保障跨区 域企业协同创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按 照 “优势互补、 互 惠互利、整体规划、有序推进”的要求,推动建立以 政府为主导、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机构 为依托、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为抓手的协同创新战略 合作机制;根据协同创新各参与主体承担的职责和任务, 开放和共享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技术 标准检验机构和科技信息服务机构;加大网络信息平台 建设力度,推进科技教育信息网、大型公用仪器设备服 务网、网上技术交易平台、高 科技信息库、国际技术标准库 和专家人才库等联网共享。2.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技 术创新功能受自身科技研发资源和能 力的局限,科技型中小企业往 往难以独立承担高精尖科技创 新任务。因此,科技型中小企 业要积极主动与高校和科研机 构合作,加入相关高校和科研 机构的协同创新网络,通过建 立产业联盟的方式,加快核心 技术研究和科研成果转化( 1 ) 加 大 对 高 校 和 科 研 机 构参与协同创新的支持力度 政府要鼓励高校和科研机其他合作内容联合采购 新产品新设备 新技术80%60%40%29.75%创新信息交流48.28%66 . 12 %共同进行产品推广大型仪器设备 和实验室共享联合开展技术革新 和产品开发与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诉求图2 科技型中小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的诉求2021.3 119

 理论 • 前沿 I THEORY FRONTIER构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形成产 出能力和科技进步动力。立足于国家“十四五”发展规 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要求,引导高校和科研机构调整科 研方向和科研人员、课题布局,加强基础性学科和前沿 技术研究;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探索以产学研用联盟为 主的协同创新模式,将科技研发导人生产实践,解决产 学研用脱钩问题;支持建立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主体的 协同创新基地,集中力量重点攻关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 面 临 的 “卡脖子”技 术 ;制定相关激励政策,促进高校 和科研机构跨地区、跨学科和跨行业开展协同创新:按 照 “横向到边、纵向到 底”的原则推进上下游产业 链的纵向和横向关联,形成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 协同创新网络。(2 ) 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协同作用 高校和科研机构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与科技型中 小企业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解决 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按照产学研用一体化 合作要求,与科技型中小企业以项目或双方约定的方式, 开展多层次、多种形式的协同创新合作;充分利用高校 的教育培训资源,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培养科技创新人 才 ;加强实用技术研究,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创新 项目和创新技术孵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3.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强上下游产业链 协同创新( 1 ) 构建产业链协同创新网络 根据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供需关系,按 照 “横 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推进上下游产业链的纵向和横向关联,形 成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协同创新网络3 在创新资源整合过程中,要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通过构 建产业技术创新链,形成协同创新网络,向上延伸到基 础产业环节和技术研发环节,向下拓展到市场终端。( 2 ) 建立产业链技术创新平台建立产业链技术创新平台,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和 大型企业的技术合作:产业链上下游或行业内大型企业 要自觉发挥龙头作用,利用自身的规模、资源和技术等 方面的优势,引领带动上下游或同行业科技型中小企业 参与协同创新,共同解决行业关键核心技术难题;采取 技术交流、交换和转让等方式,加强与科技型中小企业 的合作,在促进自身科技成果转化的同时,帮助中小企 业提升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水平。进一步完善科技园区、 丁业园区等载体的科技孵化功能,提高园区的科技配套 服务能力和水平;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行业类型和所 处发展阶段,有针对性地提供科技孵化服务。( 3 ) 加强科技中介服务业能力建设加强科技中介服务业能力建设,促进科技信息服务 中心、科技咨询与评估机构、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创 业服务中心等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发展,充分发挥科技中 介服务机构在科技项目评估、技术检测、科技信息服务 等方面的功能与作用,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降低协同创 新成本、提升协同创新效率和效益。■本 文 系 湖 州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校 级 规 划 课 题 “科技型中小企业协同创 新模式识别与评价研究” (编 号 :2020JC01) 的玢段性研究成果 主要参考文献[ 1 ] 王刚.协同创新中政府对企业影响的数理分析[」].江苏社会科 学 ,2012(12).[2 J 陈 劲 ,阳 银 娟 . 协 同 创 新 的 理 论 基 础 与 内 涵 [」].科 学 学 研 究 ,2012,30(2).[3] 解学梅,左蕾蕾,刘丝雨.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模式对协同创新效 应的影响 — 协同机制和协同环境的双调节效应模型 [」】. 科学学与 科学技术管理 ,2014(5).[4] 2〇15 — 2〇丨9年 《浙江省统计年鉴》.作者单位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商贸与经济管理学院120 2021.3

篇四:浙江“院士之家”:区域创新平台的新思路

州市产业发展导向与空间开发相结合研究

 《杭州市产业发展导向目 录》 自 1996 年编制并坚持每年修订发布, 已成为我市加强宏观调控、 实施经济调节的重要手段,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合理引 导社会资金、 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 积极作用。

 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特别是与上海、 深圳等市相比, 我市产业发展导向缺少产业布局导向, 使产业导向在空间上落实不够, 这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及我市实际情况不相符合。

 因此, 在科学发展观和“十一五”规划编制的背景下, 加强产业发展导向与空间开发战略结合是十分必要的, 也是迫切需要的。

 一、 产业导向与空间开发相结合的必要性 ( 一)

 我市产业布局现状及问题 “十五” 以来, 我市尤其是中心城市的产业空间布局调整成效明显。

 以农业园区、 农业基地为载体的特色农业、 效益农业迅速兴起, 现代都市农业格局初步形成; 随着大型工业区规划和建设, 工业加快向开发区集中, 大型企业大量从主城区迁出, 开发区、 工业功能区逐步成为我市工业主要空间载体; 在规划引 导和政策扶持下, 以钱江新城、 商贸特色街、 软件园、 创意产业园为

 标志的现代服务业空间形态逐步形成。

 可见, 我市整个产业空间布局, 正由分散无序向集聚有序转变, 但是, 我市产业空间布局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比如:

 随着国家对开发区实行整顿和近年来实行的包括严格的土地调控在内的宏观调控, 使得全市产业发展空间制约矛盾日益突出; 受现行财政体制等制约, 市区工业企业搬迁困难重重,工业布局调整的体制性障碍比较明显; 老城区人口 和建筑密度持续增加, 现代服务业、 新兴都市型工业发展缺乏合适空间; 副城、组团的产业布局, 还缺乏清晰、 明确的指导思路; 五县市对已给钱塘江水源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产业及企业调整进度缓慢等等。

 这些矛盾和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制定一个清晰明确的产业空间布局导向。

 ( 二)“十一五” 规划和国家产业政策的方向和要求 国家、 省及我市“十一五” 规划均提出, 要进一步强化规划的空间指导, 开展主体功能区划工作, 逐步形成功能定位清晰、发展导向明确、 开发秩序规范、 经济发展与人口 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区域开发格局。

 2005 年 12 月 , 国务院发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 明确指出, 要“从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出发,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 实行优化开发、 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等有区别的区域产业布局”。

 可见, 无论是国家“十一五” 规划和新时期产业结构调整都要求在产业空间布局上要由新突破。

 产业导向是规划的延伸、 补充和落实, 在产业

 导向中逐步增加产业空间布局的内容是“十一五” 规划和国家产业政策提出的更新更好的要求。

 ( 三)

 产业导向制定工作实践的要求 从近几年我市产业导向目 录修编工作来看, 有些部门多次提出要在产业导向目 录上进一步增加有关产业空间布局的内容, 以指导各地项目 的审批工作, 提高产业门槛, 优化产业结构, 从源头上遏制高能耗、 高水耗、 高污染的项目 投产上马, 特别是在有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敏感区域上马; 各县( 市)

 也表现出希望市里在产业导向上对各地实行区别对待, 不搞“一刀切” 政策的愿望。

 ( 四)

 国内城市的成功经验 《上海工业产业导向及布局指南》 由序言、 产业导向和产业布局三大部分组成, 从五个方面上海市工业投资的布局提供了 导向性意见。

 《深圳市产业导向目 录( 2003- 2004 年)》 由序言、产业导向和区域与政策指导三个部分组成, 也对区域产业布局提出指导意见。

 有了明确清晰的产业布局导向, 有助于引 导投资者进行理性投资, 有助于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合理的产业空间布局。

 二、 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 ( 一)

 指导思想 产业导向与空间开发相结合的指导思想是: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目 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统筹区域

 经济社会发展, 促进产业优化布局, 合理配置空间资源, 推进产业协调健康发展。

 ( 二)

 主要原则 1. 统筹兼顾, 突出重点。

 站在全市 16000 平方公里的高度看待产业布局问题, 统筹主城与副城、 组团, 统筹老城区与萧山、余杭, 统筹市区与五县市, 立足当前, 谋划长远, 突出重点发展区域导向和按法律法规确定禁止开发区域的产业导向。

 2. 先易后难, 循序渐进。

 对全市产业空间布局需要一个过程来形成共识, 应该循序渐进明确产业空间布局。

 对现有法律、法规、 政策文件已有阐述的予以明确, 对尚未明确但认为是重点和迫切需要明确的给予明确, 对其他尚未明确且还没有迫切需要的留待今后产业导向目 录修编中逐步增加内容。

 3. 导向和约束相结合。

 坚持市场调节和政府引 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在一般性领域、 行业应主要由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主导作用, 政府采取引 导。

 在森林资源密集地区、 江河水系源头地区、 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以及自 然保护区、风景名 胜区等流域和地区必须采取约束性手段对产业布局实行强制管理。

 4. 体现主体功能区划要求。

 主体功能区划是“十一五” 规划新提出的概念, 它充分考虑了不同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 体现了 统筹生态功能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是安排产业空间布局的基础性前提依据。

 制定产业空间布

 局导向必须充分体现主体功能区划的要求。

 三、 城市空间发展战略 城市空间开发的战略是产业空间布局制定的重要前提依据,要合理引导产业布局, 使之与城市空间发展的总体战略相吻合,并促进空间发展总体战略的实现。

 (一) 市域总体发展战略 我市“十一五” 规划纲要提出, 形成“一域一圈两轴两带”的空间发展格局。

 “一域” 就是全面融入长三角经济区; “一圈”就是构建杭州都市经济圈; “两轴” 就是沿杭新景( 杭千)

 高速公路和杭徽高速公路的城市( 中心镇)

 发展轴; “两带” 就是沿钱塘江流域和苕溪流域的两条生态保护带。

 都市圈的核心圈层, 应率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一方面以建设现代服务业基地为目 标, 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投融资中心、 现代物流中心、 国际会展中心和休闲旅游中心, 全面提升杭州作为长江三角洲南翼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 加强与发达地区及发达国家的经济合作, 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 另 一方面要增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强化放射轴线功能, 向紧密圈层和影响圈层输出资金、 技术、 信息等。

 核心圈层中的中心城市主要实施多核心网络化的开发模式, 引 导城市功能、 空间从单核心城市走向多核心城市。

 紧密圈层的临安、 富阳部分, 是主城旅游和居住职能疏解的方向, 为避免成为中心城市的“边缘城市”, 应实施“新都市主

 义” 的开发模式, 作为核心圈层的居住型新市镇。

 核心圈层与紧密圈层要形成一种紧密的分工协作关系, 在主城区功能和用地向外辐射拓展过程中, 形成功能和空间联合体:

 如“余杭+ 临安”、“转塘+ 受降、 富阳”。

 影响圈的产业发展由地方工业化( 块状经济和园区)

 和中心城市辐射相结合, 由资源依存产业和环境依存产业互补, 对传统产业改造与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并重。

 对影响圈, 中心城市应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以创造均等的机会和公平的环境, 使该地市场主体处于与发达地区大致相同的起跑线上。

 目 前宜采取“外延式” 经济发展模式, 发挥生态资源优势, 壮大农林牧业、 旅游业、原材料加工工业等资源、 劳动密集型产业。

 影响圈位于钱塘江、富春江上游, 以山地丘陵为主,生态环境较脆弱, 要特别重视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一方面促进经济地域系统的协调发展, 另 一方面也为市域社会、 经济、 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杭新景高速公路沿线包括富阳、 桐庐、 建德、 淳安四个县( 市)。

 这一轴线城镇发展应结合“两江一湖” 国家级风景区建设, 重点培育桐庐、 建德市区为经济发展核心, 并完善新登、 富春江、 乾潭、 寿昌、 梅城等中心镇的建设, 引 导城乡 居民点合理集聚, 促进城镇集聚成片发展, 避免城镇沿轴线无序蔓延, 使之成为杭州中心城市向西部辐射的主要发展轴。

 杭徽高速公路沿线包括了 临安市, 是我市和安徽省经济交流的重要通道和走廊, 同时也是安徽和杭州两地生态旅游交通大动

 脉, 是临安市城镇分布最集中的地带。

 这一轴线城镇发展应充分利用生态环境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农业产品加工业、 绿色制造业和生态旅游经济。

 ( 二)

 构筑市域网络化大都市 第九次党代会提出, 我市要以市区为中心、 县城为依托、 中心镇为基础, 加强功能分工与合作, 构筑“多中心互动、 多层次互补、 多空间拓展” 的市域网络化大都市。

 网络化大都市的城镇体系功能布局的总体构想是:

 疏散主城区的部分生产功能, 提升综合服务功能, 完善副城和组团的生活服务功能, 强化县( 市)

 城和中心镇的城市功能, 以多中心、 多层次的网络状结构为导向, 形成“中心城市( 包括一主三副六组团)

 +中等城市( 县、 市城)

 +小城市( 中心镇)”、“多中心互动、多层次互补、 多空间拓展” 网状结构形态, 从而, 发挥中心城市对县( 市)

 城和中心镇的辐射带动作用, 增强各个县( 市)

 城和中心镇的吸纳与辐射功能, 促进区域和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市区( 中心城市)

 是核心, 担负辐射带动功能, 实施多核心网络化的开发模式, 引 导城市功能、 空间从单核心城市走向多核心城市。

 县( 市)

 域中心城市应该成为县( 市)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依托, 因地制宜、 实事求是地分析定位城市功能和规模, 合理利用 安排城市和产业空间, 积极利用 开发区的优势, 成为县( 市)

 域发展的核心。

 小城镇经济实力偏弱、 规模偏小, 对剩余劳动力缺乏吸引力, 是当前城市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要积

 极探索有效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 突出重点, 把中心镇培养成为承上启下的城市化桥梁和纽带, 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依托。

 ( 三)“一主三副六组团” 的城市主框架 2001 年, 随着行政区划调整, 我市开展了 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

 规划提出, 中心城区按照“东动西静南新北秀中兴”城市新格局要求, 形成“一主三副六组团” 城市框架, 加快“构筑大都市, 建设新天堂”。

 优化提升主城功能。

 依托主城各个区块的特色优势, 发展和培育城市的主导功能, 重点建设以钱江新城为主体的中央商务区, 启动钱江世纪城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以武林商圈为核心的商业商务区, 以湖滨、 吴山、 南山路区块为核心的旅游休闲商务区;建设以浙江大学及大学科技园、 高新开发区、 老文教区为主体的城西创新创业带。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提升中心城市的服务功能; 构筑区域创新体系, 提升创新创业功能; 发展省会经济、 总部经济和面向企业的各类咨询机构, 提升管理决策功能; 推进旅游业国际化, 积极发展休闲产业, 提升旅游休闲功能。

 合力推进副城建设。

 实施以大都市新中心为核心、 以“三副六组团” 建设为重点的“新城区建设” 工程。

 以现代科技城和远景商务中心为目 标, 建设江南副城; 以现代加工制造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为目 标, 建设临平副城; 以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 新世纪大学城和花园式生态型城市副中心为目 标, 建设下沙副城。加快三个副城的市政、 公共中心、 居住区、 商业街、 医院、 中小

 学校、 文化、 体育等配套设施建设, 改善城市环境, 成为集先进制造业基地、 高教功能区、 物流园区、 生活居住区为一体的现代化城市副中心。

 加快六个组团建设。

 义蓬、 瓜沥、 临浦、 塘栖、 余杭和良渚六个组团, 要按照生产、 生活、 生态相对独立、 功能互补、 互为支撑的组团式布局要求, 深化发展规划, 加快城市配套设施建设,加速形成与主城、 副城之间的快速交通联系; 创新六大组团管理体制, 合理调整组团内镇乡 行政区划, 扩大组团内中心镇的经济、社会和城镇建设的管理权限, 使六个组团逐步发展成为生活功能较为齐全、 产业发展较有特色、 生态环境较为优美的城市新区。

 四、 市域主体功能区划 主体功能区划是基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 统筹考虑生态功能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将特定区域确定为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类型的空间单元的过程。

 这是我国在区域发展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 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新思路、 新举措, 对于缩小区域差距, 实现可持续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

 主体功能区划为产业布局导向制定提供了新的思路、 新的依据。

 根据国家、 省对开展主体功能区划工作的要求和原则, 结合我市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 初步划定优化开发、 重点开发、 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大主体功能区划。

 ( 一)

 优化开发区域

 主要是主城区。

 主要任务是按照“两疏散、 三集中” 的总体要求, 实行“退二进三”, 推进工业向江东工业区、 临江工业区、临平工业区、 钱江经济开发区集中, 人口 适度向新居住区和副城、组团转移; 加强历史文化名 城保护, 重现杭州古城风貌;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提升城市品位。

 ( 二)

 重点开发区域 主要包括钱江新城、 江南副城、 临平副城、 下沙副城和江东工业区、 临江工业区、 临平工业区、 钱江经济开发区以及各省级开发区、 工业功能区块等。

 主要任务是高起点规划与建设, 承接国际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转移, 发展前景...

篇五:浙江“院士之家”:区域创新平台的新思路

网络效率的长三角区域创新网络一体化研究陈丹宇・摘要:

 本文在分析了长三角洲区域创新网络一体化的内涵基础上, 着重探索长三角区域技术创新网络一体化非同质化实质和三个创新群的外溢效率, 从而揭示了基于网络效率长三角区域创新网络一体化的内在机理.关键词:

 区域创新网络网络效率一体化引言在世界经济呈现区域推进的模式中。

 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凭借雄厚的经济基础, 独特的区位优势, 良好的发展态势和日益扩大的对外交往, 长江三角洲成为中国经济高地, 较早地实现了经济起飞, 迈出了跨越式发展的第一步, 吸引了众多的国外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竞相到该区域投资。

 但是, 长江三角洲发展呈现出更多的自在性而不是自为性,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不强, 区域创新能力同其他世界经济中心和区域发展相比, 由于长三角的主导产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 一些高技术产品大多停留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加工装配等低端环节,显得后劲不足, 国际竞争力不强, 尤其是在中国加入W T O 后, 长三角的产业结构更受到了强力的外部冲击, 差距较远; 二是区域创新网络一体化程度不高。

 虽然上海、 江苏和浙江对外经济的开放度较高, 并且各自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区域创新网络, 它们的知识创造、 知识流动、 技术创新、 基础设施和创新绩效等反映区域创新能力的指标在全国范围内都居于前位, 综合评价指标分列第二( 上海)、 第四( 江苏)和第六( 浙江)( 柳卸林, 20 0 3)。

 但是, 由于按照行政区划而不是按照经济区域模块化方式( b u ild in gb lo c kA p p ro a ch )和历史发展的局限, 这三个省市的区域创新网络都各自构成网络, 相互之间缺少联系和互动。

 各地的创新活动没有形成合力, 从而影响和制约着长江三角洲区域整体的资源利用效率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因此, 长江三角洲要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就必须对区域内的科技、 人才, 教育、 信息、 金融等创新资源等进行有效整合, 以此来不断提高长江三角的创新能力和创新层次, 从而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基于上面的背景分析, 本文通过对区域创新的绩效问题考察, 引入区域创新网络效率的分析框架, 在此基础上, 我们着重探讨了长三角区域创新网络一体化的内涵及其有效的运作机理。一、 区域创新网络效率关于区域创新的绩效问题, 既是研究区域创新的困难所在, 也是一个关键问题所在‘陈丹字,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 杭州师范学院副教授, 主要从事技术创新、 区域创新和国际贸易的研究233

 ( C a r lsso n . eta l, 20 0 2)。

 国内外学者对此也开展不同视角研究, 从评价的观点来看。

 区域创新体系最相关的方面是有关它们的大量隐性知识和情境特质( A u tio , 19 9 8 )。

 弗里雪( F ritsch , 20 0 1)运用知识生产函数方法测量和比较了几个欧洲区域创新系统的质量。研究结果表明, 区域间的R & D 活动生产力差异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中心——边缘范式,的确存在显著的有利于R & D 活动的聚集经济。

 刘顺忠和官建成( 20 0 2)运用D E A 方法分析了我国各地区区域创新体系的特点, 并对各区域创新体系的创新绩效进行了评价。20 0 3年, 他们又运用D E A 方法分析了我国各地区区域创新体系创新机构资源配置状况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发现区域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间没有相关关系, 规模效益递增的区域较少。

 这说明, 在我国增加创新投入虽然是当务之急, 但是更应注重创新资源的使用效率( 官建成和刘顺忠, 20 0 3)。按照西方学者所做的估计, 创新过程中的“外溢比率” 即创新收益分配给他人而没有分配给投资者的份额, 一般会达到55%. 8 0 %左右。

 因此, 区域技术创新引致的效率并不完全等同于市场机制作用下的资源配置效率, 区域技术创新的核心是组织单元之间互动所形成的网络效应, 如果说这种网络是一种社会资本( 张小蒂, 20 0 2), 那么区域技术创新中“外溢效率” 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社会效率” , 即创新的外溢效应经由区域创新网络扩散和传播最终所诱致的经济增长绩效, 我们称此为区域创新引致的网络效率——lI型效率( 张小蒂、 王焕祥, 20 0 4 )。

 阿罗( A r r o w , 19 6 2)、 罗默( R o m er , 19 8 6 )、 卢卡斯( L u ca s, 19 8 8 )等都强调了创新外溢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鲍莫尔( B a u m o l, 20 0 2)研究表明, 创新中的直接外溢与间接外溢构成了美国G D P 的大约50 %以上。

 其作用的内在机理是, 不同创新主体在区域创新体系中联结成的网络系统, 是介于市场和企业组织之间的一种中间组织形态。

 在这种网络组织形式中, 一方面, 创新外溢过程可以激发出更多的相关创新, 另一方面, 创新者可以通过创新外溢过程的“正反馈机制” 实现进一步的创新, 从而外溢本身将促进生产率, 提高创新给整个区域经济体带来的总收益。在现实经济活动中, 浙江民营经济主导型区域创新效率具有典型示范意义。

 浙江省区域技术创新中相对低的投入和相对高的产出的效率, 除了其相对优良的市场经济因素——民营经济, 其块状经济产业集群所形成的网络, 进一步提升了其技术创新网络。

 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特征是网络化创新, 即企业、 政府及其它服务组织等创新主体之闻的互动形成的社会网络。

 浙江省基于民营企业的集群经济, 从技术创新的角度而言, 其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网络的集合:

 第一, 一个专业化产业区——集群就是一个创新网络( 马歇尔, 18 9 0 :

 波特, 19 9 2):

 第二, 不同的专业化产业区——集群之间形成更为复杂、 更高层次的创新网络, 如果将一个专业化产业区即一个特定的企业集群视为一个完整的创新体系, 则浙江省的集群经济就是一个由若干微型创新体系组成的“创新体系群” 。

 这种网络禀赋因素所产生和包涵的网络外溢效应, 才是促成技术创新高效率的根本因素, 它不可替代, 难以模仿, 是一种极具竞争优势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

 因此, 区域创新网络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思路( 盖文启, 20 0 2)。

 为此, 我们以区域创新网络效率为研究问题分析框架, 来探索长三角区域创新网络一体化的课题。二、 长三角区域创新网络一体化长三角洲区域创新网络一体化的构建, 是国家创新系统和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发展

 和运用。

 长江三角洲区域创新网络一体化是介于国家创新网络与区域创新网络之间的一种“亚国家层面的技术创新网络一体化” 。

 它既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国家创新网络, 也不同于各省或市的区域创新网络。

 国家创新网络是从国家层面宏观地考察技术创新问题,主要通过政府、 大学与科研机构、 企业与中介服务机构间的互动网络来提高国家的综合科技竞争力, 相对而言, 各省或各市的区域创新网络则是从一个省或一个地区的角度来通过当地政府、 大学与科研机构、 企业与中介服务机构的互动网络来有效地提高一省或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 而这种“亚国家层面技术创新网络一体化” 则是在各区域创新网络的基础上。

 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 把同技术创新关联度较强的诸创新要素经过有效的整合, 组成一个相互作用的网络系统, 运用系统的作用减少创新要素之间的摩擦, 降低交易成本, 增强要素活力, 共同推动区域内技术创新的开展。

 正如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 柳卸林。

 20 0 3)所说:

 “一个区域内有特色的, 与地区资源相关联的, 推进创新的制度组织网络, 其目的是推动区域内新技术或新知识的产生、 流动、 更新和转化。

 区域创新体系将不是替代国家创新体系, 而是一个更适应各体系间要素互动, 呈现更多的特色制度安排, 更强的产业。

 技术专业化, 且企业创新性也更明显。

 ”长江三角洲区域创新网络一体化无疑为研究如何有效地开展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技术创新活动开辟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它可以有效地协调各省或各地区的科技资源, 人才资源与创新资源, 形成不同层面创新网络, 提高整个跨区域的“区域创新能力” 。

 它不仅强调了各区域内部的区域创新网络的“面” 上的技术创新能力, 而且还强调这些“面” 与“面” 之间的互动网络, 即综合的系统网络创新能力, 同时, 还要从微观层面上不断致力于提高技术创新网络的节点——创新主体——企业、 政府等这个“点” 的技术创新能力, 只有将这些“点” 、 “面” 有效地整合在一张网络上, 才能充分发挥长江三角洲的联动效应、 网络效应和集聚效应。长江三角洲区域创新网络的基本要素构成, 主要包括企业、 大学或研究机构, 政府与公共组织机构, 中介服务组织以及区域金融机构等五方面( 盖文启, 20 0 2)( 见图1. 2)比如:

 在长江三角洲区域内, 现有全国重点大学17 所, 被列入“2ll” 工程的达24所, 拥有两院院士250 余名, 其中南京大学、 浙江大学、 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东南大学是我国有较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 并拥有中科院和国家各部委所属院所等一批一流的科研机构, 还拥有县级以上国有独立的研究和开发机构20 0 0 余家。到20 0 4 年底, 大型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的独立研发机构已经超过20 0 家。

 世界50 0强中已有30 0 余家进入上海, 10 0 余家在上海建立起跨国研发中心, 7 0 余家在上海设立了地区域中国总部, 另外, 已有12家跨国公司在江苏建立研发中心。

 上海的金融机构已初步形成:235

 图l- 2:长江三角洲区域创新网络要素构成注:

 根据盖文启( 20 0 2年)的图的适当改造而成的成了银行、 证券、 保险等三大服务体系, 其中, 大量是外资银行, 外资保险公司等,同时驻进了一批风险投资机构, 为长江三角洲提供金融服务保障。总之, 这些机构和组织相互关联, 相互作用, 形成不同层次的网络, 依据不同的情况组成不同的创新联盟网络, 促使区域内技术不断演进, 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长三角区域创新网络一体化的建设原则是超行政区域的“共建、 共享、 流动、 互利” ,即长三角共建区域创新网络的平台和环境, 共享区域创新的成果, 其基本职能是在市场化的进程中, 实现区域创新各要素的无障碍流动, 达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目的。

 这种要素流动和互动, 从而促进区域创新网络形成良性的创新循环状态, 有依赖于其内部的基于知识外溢和基于信任的运作机制的有效运转。而这种区域创新网络的有效运转的实质是一个创新要素和社会资本的融合过程, 是一个动态的社会过程, 其有效性不仅取决于企业和大学, 科研机构内在的创新动力与能力, 更来自于良好的制度创新, 难怪吴敬琏教授( 20 0 2)高呼着的“制度重于技术” 。

 因此, 长三角各地都要不断地进行制度创新, 逐步建立以企业技术革命为主体, 政府投入为引导, 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各方参与的技术创新投入体系。三、 长三角洲区域创新网络一体化非同质化:

 三个创新群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迫切需要有创新网络一体化的支撑, 只有将长三角的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网络一体化, 才能推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 但是。

 长三角区域创新网络一体化不是将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各地区域创新网络整合为一个创新模式, 也就是说长三角区域创新网络一体化将强化原有各自的区域创新网络, 进一步充分发挥长三角两省一市的

 创新模式. 使长三角的增长模式由原来的中心——外围的模式转变成三个增长模式共同作用, 互相推进互相渗透, 形成l+ I+ l> 3的合力. 共同繁荣长三角经济社会的发展事业.近年来. 长三角两省一市积极推进科技兴省( 市)的战略, 区域科技进步取得显著的成绩. 据科技部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 20 0 4 年, 上海、 江苏和浙江分别列第2、 5、 7 ( 见表1. 1)两省一市都属于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地区. 正是因为长三角区域创新网络一体化非同质化, 从而使得长三角经济增长水平不断提高, 而上海、 江苏和浙江三个创新群之间又组织成一个网络, 互相外溢, 互相补充, 共同推进长三角经济可持续发展. 根据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 2∞3年)的研究报告——2∞3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的成果. 认为, 从区域创新体系的理论来认识各地创新的优劣势, 并从系统性出发充分认识中国创新的区域多样性.表I- 1- 2004 年全国科技进步水平统计监测综合评价结果( 来源:

 中国科技统计)总科技进步环境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产出高新技术产业科技促进经济社会捧化发展序科技科科技捧科技活科技捧科技技术捧高高新捧经环社捧研新技济增境会生人物意序活序活成序技术产序改善序力质条识动人力动动产果术产长活资源财力市场方式信件出业业息化投入投入水化化化转平水效变平益北llll9lIlll21025IO22I京上24226442224197I5ll2海江185653772 29ll66466865苏浙江151959ll910168915131334657总体上讲. 根据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 2003)的显示, 长三角的上海、 江苏和浙江的综合捧名分别为第二, 第四第六, 内属于较强区域刨新能力. 并且各自显示了各地的特点和特色( 见表1- 2, 1. 3)。——E 海在全唇的创新能力掉名第二, 处在一个有利的竞争位置上. 上海各方面的创新能力较均衡,在知识获取, 企业创新和创新环境方面都处在全国第一的位置, 尤其是上海拥有着全国一流的, 别地难以拥有的创新环境, 包括金融对企业创新活动的支持等。

 虽然上海在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知识获取上均有较好的表现, 但是为了突出其重点, 我们把上海的创新模式称为以金融服务业为主导的创新群, 即金融服务业主导型的创新群.——江苏的创新能力在上升, 20 0 3年名列第四. 江苏的创新能力上升与外国直接投2 3 7

 资( F D I)的推动有很大关系, 现在, 江苏在吸引外资上仅次子广东, 使本地有很强的知识获取和企业创新能力。

 相比较, 江苏在知识获取能力和企业创新能力上, 处在全国第三的位置上, 创新的绩效处在全国第六的位置上, 知识创造能力处在全国第五的位置上, 因此, 我们把江苏的创新模式概括为F D I主导型的创新群。——浙江处在全国创新能力第六的位置上。

 浙江的创新中有几个特点:

 一是在企业的创新能力中, 多种所有制企业的R & D 经费支出占比不相上下, 小型企业的R & D 经费支出已...

篇六:浙江“院士之家”:区域创新平台的新思路

市科学技术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 年-2025 年)( 征求意见 稿)杭州市科学技术局二〇二一年六月

 1“十四五”时期,杭州市高水平打造“数智杭州、宜居天堂”,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将强化科技自立自强,打造面向世界的创新策源地作为首要举措,赋予科技创新工作前所未有的光荣使命和重大责任。为深入实施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域创新创业体系,成为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践范例,依据《浙江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限为 2021-2025 年,展望至 2035 年。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一)发展基础“十三五”以来,杭州市贯彻国家、省关于加强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坚持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全面实施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打响创新活力之城品牌为目标,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城西科创大走廊为主线,着力落实国家、省、市各项科技新政,持续深化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持续推出科技创新组合拳,持续推进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集聚,构建“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创业创新生态系统取得了新突破,建设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创新高地取得了新成就,为杭州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1. 区域 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以科技企业为主体、以新型研发机构为新生力量、以高校院所为支撑的区域创新体系进

 2一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阿里云、海康、贝达药业等一批科技企业获批建设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获得重大科技项目支持和科学技术奖。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建设通过验收,之江、湖畔、西湖和良渚四个省实验室启动建设,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取得阶段成果。2020 年,全社会 R&D 投入强度达 3.5%。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 73297 件,PCT 国际专利申请量 2030 件,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中,杭州排名跃居第 25 位。在 2018 年国家发改委、国家科技部等组织的首批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估中,杭州仅次于深圳居第二名;在浙江省科技进步统计监测中,杭州市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已连续多年居全省首位。2. 科技企业培育质效不断提升 。基本建成“创客-雏鹰企业-市高企-省科技型企业-国高企-领军型企业”六级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组织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小微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落实科技企业认定补助、金融支持和发展奖励政策,完善科技企业集群培育机制,鼓励发展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2020年,高新技术企业从 2015 年 1979 家增加到 7711 家,增长近 3倍;科技型中小企业从 6032 家增加到 14576 家,增长 1.4 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从 1212 亿元增加到 2448 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从 42.1%增加到 67.4%,数字经济、智能制造业成为杭州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3. 高端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贯彻落实集中力量建设城

 3西科创大走廊,高起点打造创新策源地战略决策,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名校名院名所”工程取得重大成果,西湖大学、之江实验室、阿里达摩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浙江省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初成规模,国家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中电海康集成电路平台(青山湖)等重大科学装置(平台)建设进展较快,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浙江大学国际科创中心、中法航空大学等高端科教平台相继布局。为杭州加强前沿基础研究,谋划争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奠定重要基础。4. 构建全域创新格局 基本实现 。以建设省全面创新改革发展试验区为动力,推动全市域创新发展“一张图” “一盘棋”发展。支持杭州高新区(滨江)设立富阳合作区,拓展创建世界一流高新区发展空间;推进萧山临江高新区、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和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整合,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4 城 8 镇”硬核科技产业平台,加速创新资源集聚与创新活力迸发;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推进各类开发区、科技园、特色小镇构建科技创新内涵、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格局。科技创新率先纳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任务,合力建设 G60 科创走廊和杭州都市圈,提升杭州自主创新和辐射带动能力。5. “ 高精尖缺 ” 人才引育不松劲。坚持党管人才、政府引领、市场运作的原则,全面落实科研“放管服”改革意见,持

 4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人才新政及配套服务细则,接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引进培育计划,加快建设高端人才落户平台,试行外国人才来杭工作便利措施,形成了社会认可度较高、竞争力较强的创新生态,海内外人才净流入率连续位居全国大中城市榜首,连续 10 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6. 创新创业体系持续 优化升级 。始终把建设一流科技创新创业体系,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在创新扶持、创业辅导、金融服务、产权保护、审批改革等方面积极先行先试,涌现了阿里系、高校系、海归系、浙商系为代表的创新创业“新四军”,在加快培育科技企业梯队、发展政策性科技金融服务、推进互联网大众创业、增强数字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等方面积累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制度和模式。获评国家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城市示范(2015-2017 年)第一名。2019 年,杭州成功举办全国“双创”周活动。表 表 1 “ 十三五 ” 科技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序号指标名称 2015 年2020 年规划目标完成情况2020 年完成值完成情况1全社会研发投入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3.01 3.5 3.5 预计完成2市本级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5.96 6.0 7.66 超额完成3 人才总量(万人)

 195.7 250 285 超额完成4 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支)

 / 30 46 超额完成5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家)

 1979 3000 7711 超额完成

 56 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家)

 6032 12000 14576 超额完成7 省级企业研发机构(家)

 565 800 1923 超额完成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42.1 50 67.4 超额完成9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数(家)53 180 394 超额完成10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件)9.26 38 70.75 超额完成11 PCT 国际专利申请量(件)

 / 1231 2030 超额完成12 技术交易额(亿元)

 104.6 342 550.08 超额完成13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

 / 10 10 完成14 市创投引导基金(亿元)

 10 20 26.8 超额完成15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浙委发[2020]19 号第23 条:确保全省财政科技投入年均增长15%以上。例(%)7.8 15 17.4 超额完成(二)面临形势1. 科技自立自强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支撑 。“十三五”以来,党中央科学谋划科技创新工作、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国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科技实力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凸显了支撑引领作用,为实现到 2035 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战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十四五”时期,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新时期对加强科技创新、提供更多高水平科技创新供给、突破高质量发展瓶颈、塑造发展新优势,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国家“十四

 6五”发展规划对科技创新率先部署、专章规划,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对科技创新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准确把握新时代新机遇新挑战,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系统谋划新时代科技发展新思路新举措,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支持全面创新制度,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构建开放创新生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建设全球人才高地,才能不断向科技创新的广度和深度进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2. 深入实施人才强省、 、 创新强省是浙江省的首位战略 。

 “十三五”以来,浙江省始终持创新型省份建设一张蓝图绘到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三大科创高地取得重大进展,区域创新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基本建成创新型省份。从“十四五”开始,全省将深入推进“八八战略”,开启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努力建设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和共同富裕示范区。为贯彻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关于加强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落实 2020 年 3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期间对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指示,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建设高素质强大人才队伍打造高水平创新型省份的决定》等,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坚持人才强省、创新强省首位战略,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全面深化改革、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的,以强化高质量发展科技支撑为主线,以超常规举措打造人才引领优势、创新策

 7源优势、产业创新优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规划体系和运行机制。势和创新生态优势,到 2025 年,三大科创高地加速推进,初步建成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实现重要指标“六倍增六提升”,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3. 加快科技补短填缺 , 是杭州戮力建设 “ 数智杭州 、 宜居天堂 ” 的核心动力 。“十四五”期间,杭州将高水平打造“数智杭州、宜居天堂”,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奋力展现“重要窗口”中的“头雁风采”。相比国内外科技先进城市,科技“硬核”支撑不够有力,仍是制约杭州在新征程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

 其一,科技创新基础“先天不足”。一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新型实验体系建设,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等关键指标比较落后。

 其二,创新主体缺乏竞争力。位于产业链顶端、大而强、有持续竞争力的创新型头部企业不够多,建成高能级研发机构和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比较少,服务效能不够高。

 其三,科技创新人才集聚遭遇“瓶颈”。引进国内外高端科技人才、建设世界人才蓄水池的创新生态面临激烈竞争,不进则退。

 其四,数字经济、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量不足,获得国家、省重点研发计划支持企业不多。

 其五,加强全市科技创新组织领导、管理服务的体制机制有待深化,统筹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城西科创大走廊和三大创新高地建设,谋划争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工作机制有待加强。

 其六 ,科技创新政策供给的协同性、精准性不高,全面打通创新链、产业链、

 8资金链、生态链融合发展还有待突破。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把科技创新摆在更重要的位置,深入实施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打造面向世界的创新策源地,用科技现代化牵引全面现代化,以科技创新赋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既是新时期杭州科技发展的使命担当,也是创新发展勇立潮头的必由之路。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及省委、市委全会精神。按照“四个杭州”“四个一流”的要求,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杭州科技发展新使命,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强化科技自立自强、擦亮创新活力之城品牌、谋划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战略导向,持续深化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进科技、人才管理服务数字化变革,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进一步壮大科技创新主体,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提升完善人才集聚、创新活跃、创业便利、支撑有力的创新创业体系,促进形成以科技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社会发展模式。为建设“数智杭州、宜居天堂”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率先建成新时代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践范例。(二)基本原则

 9坚持改革牵引。贯彻以问题为导向、改革为动力工作方针,深化科技管理、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加强全市科技创新组织领导,构建部门协同、市区联动创建机制,加快推进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为核心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在主体培育、平台建设、队伍培养、成果转化、创业服务、评价激励等方面先行先试,完善以企业为主体、新型研发机构为支撑、在杭高校院所和科技服务中介协同的区域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体系;完善科技政策和统筹财政投入相结合,落实赋予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更大科研自主权,更好地发挥改革的突破作用,充分释放各类创新主体活力。坚持重点突破。贯彻科技创新“四个面向”方针,把握科技前沿发展态势,聚焦国家科技创新重点目标,立足引领杭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整合统筹各方创新资源,加快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与新型研发机构,加快构建区域特色新型实验室体系,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基础研究基地;组织数字经济、生命健康、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科研攻关,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与产品,加强创新链与产业链协调发展,培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坚持数字赋能 。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的数字化变革,以满足各类科技人才的政务、事务、...

篇七:浙江“院士之家”:区域创新平台的新思路

dquo;创新2020”战略思考之三一流的研究所离不开一流的管理。研究所以科研为中心,科研活动的日益发展要求更精致的科研管理为其指引方向和提供服务,如何创新科研管理理念、模式和方法,提高科研管理水平是我所实施“创新2020”、实现跨越发展的当务之急。科研管理是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内承担着研究所科研发展规划的编制、组织实施,对外是研究所科技活动与国家、社会交流的重要窗口,对研究所的科研和整体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实施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特别是面向“创新2020”,研究所的科研工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管理工作出现一些新情况,应引起我们的重视。比如,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技术方法研究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已经成为当代科学研究的主要特点和趋势,学科交叉和融合更易产生出当代最富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科研人员管理模式从“课题组”逐步转为“创新团队”;科研手段从“单一”走上“集成”;科研领域从“狭窄”走上“交叉”。这些转变都迫切要求我们的科研管理工作加快其适应和调整的步伐。外部环境的变化,使现在的科研管理工作与以往传统的科研管理工作也有着很大的不同,具体主要表现在:首先是职能范围的不断扩大与业务范围的拓展;其次,是随着改革向纵深发展,科研管理工作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难题。面对机遇和挑战,全面提升研究所科研管理水平,关键是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研管理要以人为本。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对于科研管理而言,其追求的目标是调动科研人员的激情,激发科研工作的干劲,让每个个体感受到激励的效应,让努力并成功的人体验到付出的巨大回报,让努力却失败的人感受到鼓励与前进的动力。每个人都有一种向上的意志潜能,这种向上的意志潜能表现在科研中就是成就感,这种向上的意志潜能一旦被激发就可能产生出学术精品和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二是科研管理要有整体创新理念。坚持以科研为中心,管理为科研服务的宗旨,理顺科研与管理、重点与非重点、集中与分散的关系。做好科研与学科建设的结合,科研与人才培养的结合,科研基地与新园区建设的结合,科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三是科研管理应促进创新团队建设。科研工作在向纵深发展的同时又互相交融、互相渗透,一个复杂的前沿性项目的完成需要诸多领域的知识,一个人或一个课题组是无法做到的,这就要求有一个团队协力合作,共同努力完成。我所打破课题组界限,目前已将40多个课题组整合为10个创新团队,集成优势,承担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科研管理也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支持团队开展科研、学术活动,同时以创新团队为对象考核科研人员的各项工作,并跟踪服务及时调整相关政策。四是科研管理应创新科研评价机制。有效的科研评价机制可以引导科研向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鼓励科研人员出成果、出高质量的成果。对研究所科研管理而言,创新科研评价机制的关键在于处理好“人”与“事”、“质”与“量”的关系,要由传统的以事为对象的管理转向以人为对象的科研管理,要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工作去激发和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根本上讲,创新科研管理体制就是为广大的科研工作者提供良好的外围环境,促使科研人员在坚持“以学术为本”的原则下出成果,出高质量的成果。为达此目标,需要全所上下共同努力。全面提升科研管理水平围绕实施“创新2020”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动态总期主办主编副 主 编编委执行编辑单位地址邮编电话传真网址电子邮箱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二街 号110019086-10-8254487386-10-62561822www.ipe.cas.cnwliu@home.ipe.ac.cn232期 8 月刊(内部刊物)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陈运法刘伟0304特别报道/ 刘 伟实施 创新2020“推进跨越发展北京分院领导到我所宣布所长任职决定”/ 刘 伟科技进展战略与思考简讯莘莘学子“节能减排 我在行动”征文选登我所承担的水专项清洁生产课题取得重大进展加强保密教育 提高保密意识所发SCI论文中文摘要/ 曹宏斌 刘晨明/ 王向辉涛等/ 胡关注区域振兴 把握地方机遇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张 凯水合铝酸钠初级成核动力学与形貌研究三水碳酸镁在盐湖体系中的沉淀结晶超重力场水电解制氢及其强化机理煤粉催化燃烧技术的基础研究我所成功举办“第二届大学生暑期学校”/ 曹绍涛/ 程文婷/ 王明涌/ 公旭中节约用水之我见行动起来营造一个绿色星球由《》说开去……节能减排 关爱自己我为节能减排做贡献让青山绿水代代相传2012/ 刘中艳/ 张盈06070810121820202121222324252627/ 马江华张锁江朱庆山马光辉江明崔志民肖炘齐涛陈洪章杨运国刘庆芬谭强强王善杰李英王迎高莲王向辉张辉刘仲青傅兴东李玉光/ 王 娟/ 廖玉超/ 王少娜/ 刘挥彬/ 杨运国

 特别报道3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近日,过程工程所召开2010年度发展战略研讨会,所领导班子成员、副研以上的科研人员、管理部门正副处长以上共130多人参加,李静海副院长、郭慕孙院士、李洪钟院士出席研讨会。会议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务实创新、和谐奋进”为指导,紧紧围绕“实施创新2020,推进跨越发展”的主题进行深入研讨,并认 真贯彻 学 习 了路 甬 祥院 长 在实 施“ 创新2020”动员视频会和“创新2020”研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转变观念、统一思想及会议成功召开奠定了基础。张锁江所长代表所党政领导班子作了题为“‘创新2020’——关于新科技产业革命的思考”的 主题报 告 。

 报告 提 出过 程 工程 所“ 创新2020”的总体目标:建立“过程工程”学科体系,提升国际影响力;着力若干重大战略方向,建立新型产业示范;创建人才战略体系,大幅提高工作生活条件;大幅提高科研装备水平,构建一流研发基地;开拓科研开发新模式,提高管理效率和执行力。报告指出,面对“创新2020”实施的困难与问题,研究所要以“科技创 造新经 济 ” 为目 标,将 科 研方 向 集 中到“能源资源和节能减排”,将研究所发展和个人发展统一起来,确保研究所总收入持续增长;通过构建科技与产业的复合实体,大幅度提高成果转化及自主部署能力。报告提出了“创新2020”的七大战略举措:1.进一步解放思想,围绕国家重大战略目标转变观念和科研模式;2.着力七大战略科研方向,即:多尺度模拟及重大应用、矿产资源高效清洁利用、煤炭热解及油气综合利用、工业生物与生物制药工程、粉体材料与工程新材料、环境工程与废弃物循环利用、过程装备与系统设计;3.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采用以创新团队为主体的科研新模式——基于共性科学基础研究,针对关键技术启动重大方向创新团队,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4.构建系统的人才强所战略,根据战略方向以及新方向大力引进优秀实干型人才,积极引进国际化人才,培养优秀青年人才及学术带头人,以适应建设国际一流研究所的新要求;5.加强管理支撑队伍建设,吸引和选拔最优秀的人才到管理/支撑岗位上来,逐步加强宏观调控能力,在服务中体现管理,切实转变工作方式和作风;6.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多相1600楼要重新进行外立面装修,要管好用好过程大厦,要规划好A楼的建设和装修,要全力推进B楼地上物拆迁工作,争取年底开工建设,廊坊基地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的服务定位和指导思想,主要做连续放大的实验和部分中试;7.大力提倡创新文化环境,进一步解放思想,充满激情,实事求是,唯绩任用,团结协作。总之,我们要坚持过程工程的核心,坚持“一个核心、四个层次”的战略布局。研究所要做到两个确保:确保快速全面可持续发展,确保员工待遇稳健提高。他最后指出,黄金定律证明“大浪淘沙不进则退”,所以我们只有勇往直前,才能够迎来光明。中科院规划战略局张凤副局长和原理化技术研究所所长刘新厚(现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分别介绍了中科院“十二五”规划的信息中心刘伟——我所2010年度发展战略研讨会成功召开实施“创新2020” 推进跨越发展

 4 2010年8月总第232期特别报道总体情况和理化技术研究所的创新发展历程,为与会代表作了精彩的专题报告,深化了对发展战略规划的认识,为过程工程所战略规划的制定、完善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李静海副院长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与2001年相比,过程工程所更名后已经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科研经费、人才队伍、科研成果、基础设施等都取得了喜人成绩。下一步的工作中,过程工程所要做到两个“必须”:一是必须要进一步明确在中科院的定位,在中国科技界的定位,定位不准确会影响今后的发展。研究所的定位要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全球化、科技全球化这样的背景下考虑,我们选题时必须考虑全球的市场、资源和需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和经济结构调整工作,我们的技术如果要实现产业化,就必须达到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这样的技术才有竞争。二是必须具备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既要考虑如何组织队伍,更要选择正确的方向。面对各方面的激烈竞争,过程工程所作为中科院的研究所一定要提升核心竞争力,积极为国家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特别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他强调,前面的三个报告讲得很好,从报告中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一个研究所的发展,领导班子起到根本性的作用,希望全所上下团结一致,牢固树立“以所为家、所兴我荣”的理念,为提升研究所核心竞争力努力奋斗!郭慕孙院士寄语全所人员,鼓励大家跟踪国际科学前沿,勇担国家科技重任,为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力量。与会代表围绕重大项目组织与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与研究所发展模式、人才队伍建设、“创新2020”实施建议四个议题畅所欲言,广泛研讨。一致认为,本次研讨会达到了解放思想、理清思路、坚定信心、鼓舞干劲的目的,对于启动实施“创新2020”、做好“十二五”规划具有深远意义。2010年7月21日,北京分院党组常务副书记、副院长项国英同志到过程工程所,宣读了院党组关于过程工程所所长的任职决定,张锁江同志被任命为过程工程所所长(任期至本届班子届满)。项国英同志在讲话中指出,6月院党组副书记方新同志带队对过程工程所领导班子进行了届中考核,同时对所长人选进行了民主推选,最终经投票选举,并经院党组审议通过,任命张锁江同志担任过程工程所所长。他同时对本届班子提出了几点希望和要求:第一,不辜负全所职工的期望,把研究所的科技创新工作和全面建设在现有基础上做得更好。今年是创新三期总结和评估的一年,同时中科院正在围绕如何做好“创新2020”进行思考和部署,所以要求研究所要根据全院的大思路,结合本所实际,制定研究所自己的发展战略。因此,研究所要更加重视发展战略研究,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求取得更大的发展。第二,进一步加大人才队伍建设的力度,形成与跨越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人才资源信息中心刘伟北京分院领导到我所宣布所长任职决定

 是第一资源,干大事做大贡献靠得是人才队伍,新形势下对此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要继续引进急需人才,加强对现有青年人才的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有很强战斗力的人才队伍。第三,希望班子成员加强同科研人员的沟通和交流。多做调查研究,多一些思想交流,做好年轻人的培养工作,实行科学管理、民主管理、依法管理,提升制度的执行力,继续加强党政配合进一步增强团结协作的能力。张锁江所长代表班子成员感谢院和分院领导的关怀、关心和帮助,感谢全所上下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他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始终牢记院党组和领导的重托,牢记全所广大员工的殷切期望,加强与科研人员的交流,加强民主与合作,加大政策执行力,开创研究所发展新局面。过去两年多来,党政密切配合,全所上下团结一心,取得了一定成绩和进步,但与院党组 的要 求和 全 所的 期 望还 有不 小的 差 距。“创新2020”对所领导班子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挑战和机遇并存,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实现研究所跨越发展。今后要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凝练科技目标和方向。加强战略研究,把全所研究重心凝练到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上,着力推进重大科研战略方向,如:煤炭热解和油气资源综合利用,矿产资源高效综合利用,多尺度模拟及重大应用,工业生物与生物制药工程,粉体材料与工程新材料,环境工程与废弃物利用,系统集成与过程设计等。与此同时,要前瞻部署科技前沿战略制高点,如太阳能、新一代动力电池等。我们要在完成国家重大任务的同时,以任务带学科,构建以多尺度为核心的过程工程学科体系,这是我们所义不容辞的职责。同时,我们要建立与重大任务相匹配的高效的科研管理队伍,加大政策的执行力,支持创新团队承担国家重大专项,在学术方面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通过建立重大示范工程,带动和支撑过程工业发展。二是要大力引进和培养人才,构建国际一流的人才团队。过程工程涉及面广、任务重,现有人才队伍体量显然无法满足需求。我们一定要根据需要,进一步扩大体量。研究所要加强宏观调控,实施系统的人才战略工程。人才引进重点是新方向和战略优势方向,如太阳能、煤化工、矿产资源等。人才培养要先设岗、后晋级,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传统意义上的职称评定。研究所要想办法提高员工的福利生活工作待遇,按照分步渐进、货币为主、团队和研究所共同分担的原则,逐步解决优秀青年人才的住房问题。要正确处理各类人员,如科研人员、项目人员、研究生、管理人员、支撑人员、离退休人员等之间的统筹协调,创建一流的人才和文化环境。三是要加强科...

篇八:浙江“院士之家”:区域创新平台的新思路

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投企业还是投公共研发机构?地方政府科技投入模式与区域创新绩效研究姓名:

 吴妍申请学位级别:

 硕士专业:

 行政管理指导教师:

 郭斌20100330

 摘要针对我国创新资源执行结构和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背景, 本文提出“地方政府科技投入应该投企业还是投公共研发机构” 这一研究问题, 在回顾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政府职能理论以及政府科技投入及其绩效研究的基础上, 根据政府科技投入执行主体的不同, 将我国地方政府的科技投入分为企业导向型、 公共研发机构导向型和混合导向型三种类型, 并比较了浙江、 西藏、 北京等地区创新发展的典型案例, 在此基础上采用地方政府科技投入与企业科技投入的相关系数来分析地方政府科技投入的企业导向程度, 采用地方属研发机构经费承担比例测算地方政府科技投入的公共研发机构导向程度, 两者相结合判别我国地方政府的科技投入类型。为进一步分析不同科技投入模式下区域创新的绩效差异, 论文选取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1_ 006年间的面板数据, 运用E view s5. 1应用统计分析软件,通过对数型的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来研究地方政府科技投入对区域知识创新绩效和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 比较了三种投入类型下不同因素对区域创新的影响作用, 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加强科技投入、 优化资源配置、 提升区域创新绩效的政策建议。

 与以往研究相比, 本文的进展和贡献主要体现在如下3个方面:( 1)与以往研究不同, 本文创新性地将地方政府科技投入模式划分为企业导向、 公共研发机构导向及混合导向三种类型, 并探索性的量化分类, 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科技投入做了类别划分, 这丰富了政府科技投入的结构分析,为研究地方政府科技投入结构及其绩效提供了新思路。( 2)在政府投入与创新绩效的研究方面, 现有研究大多着眼于全国层面的研究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深入研究不同地区地方政府科技投入结构及其与区域创新绩效之间的内在关系, 拓展了对政府科技投入和绩效的相关研究, 具有一定的理论探索意义。( 3)本文在分析不同投入模式下地方政府科技投入对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不同影响的基础上, 从资源投入、 结构调整和管理机制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和具体措施, 这对于地方政府优化资源投入、 推进区域创新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价值。关键词:

 地方政府; 科技投入; 结构分析; 区域创新绩效

 A b str a c tInb a se o fth eref o 咖o fe x e c u tiv e str u c tllr e o fi加o V a tiV etecllll0 10 9 ica lr e s o u r c e sa n dm a lla g e m e n t sy stem ,th isp a p e ris o n th e issu e a b o u t“lo ca l g o V e m m e n ti衄o va tio n in ves切:

 len t in to b u sin ess in V estm en t o rp u b lic 协V e stm e n ta n d R & Dinstitu tio ns” .IIlr e V ie w in gm ereg io n a l in n o V “o n sy ste m s th eo ry ,m e o 巧o fg o V e m m e n t向n ctio n sa n d th eresea rch o f th e G o V e m m e n tT ecllIlo lo g yIn V e stm e n ta n dP e墒m a nce, lo ca l g o V e m m e n ti11n o V a tio nin v e sn n e n t w ill b ec12L ssif ied in tot11reety p esin clu d iIlg en te币rise—o rien ted ,p u b licR &D —o rien ted a n dm ix —o rien teda cco r d in gto th eim p le m e n 诅tio no f ilu lo V a tio n . T h isp a p e ra lsoc o m p a r e d t), pica le x a m p le so fim o V a tio nin V estm en t a 11dd e V e lo p m e n tbe铆eenZ hejia ng , T ibet, B eijing .Inr ese甜ch in gth eco 玎ela tio n co e街cien ts o fth eu s eo flo ca l in n o V a tio n i11V esn n en ta n d b u sin ess in n o v a tio n in v estm en t.m e lev elo f b u sin ess- o rien ted o f lo ca lg o V e m m e n tim o V a tio n in V estm en tw ill b ea 11a ly z ed . A R erca lcu la tin gth ep r o p o r tio no flo ca lg o V e m m e n tin n o V a tio n in V e stm e n t inp u b licR & D —o r ie n te dm V e stm e n t, th ed e g r e eo fp u b licR & D —o r ien ted w ill b e clea r. W e w ill d ete册ine th ety p eo f L o c a lG o ven瑚ent’ sin n o v a tio nin v estIIlen t o ntlle r esu ltso ftlle resea rch .Ino r d er tog et允n h era n a ly siso fth epe怕姗a nceo fd if f eren t in V e sn n e n tm o d el,th isp a p e rselected th ep a n e ld a ta 舶m31p r o V in c e sin C K n abe铆een2 0 01・20 0 6a n du se d E v iew s5. 1 sta tistica la n a ly sisso胁aJle tog e tth eim p a cto f lo ca lg o V e m m e n tin llo V a tio n o n m epe响m a Ilceo flo ca ll( n o w led g ea n dte c h n ic a lir u lo V a tio nth ro u 曲th e n e wC o b b - D o u g la S p r o d u c tio nm n ctio na n dc o m p a r e dth eim p a c tf a c to r s o nth ereg io n a li加o V a tio n in th reety p e so fin V estm en t. T h isp 印era Jso a d V ise d d i艉rentp o licyr eco m m en d a 【tio n s in o r d e r toim p r o V eth ein p u to firu lo V a tio n , o p tim izeth er e s o u r c e a llo ca tio na n de n h a n c epe怕rm a nceo freg io n a lin n o V a tio n .C o m p a r ed 诵thm ep r e V io u Sstu d ies, tlle p r o 黟essa Ild co n trib u tio n o f “sp 印erin clu d esm ef o llo w in gm r e ea S p ects:F irst, th is p 印erc12L ssif ied lo ca lg o V er Ilm en tiru lo V a tio n in V estIIlen t in to n lreem o d e ls in clu d in gen te叩rise- o rien ted , p u b licR & D - o r ie n te d a n d m ix - o r ie n tm io n toex p lo r eth eq u a m ita tiV ecla ssif ica tio n o fiIu lo V a tio n in 31p r o V in ces, w h icheIlrich esIl

 th estu d yo fstm ctu r e a Ildp e墒哪a n ceo flo ca lg o V e 功m e n ti加o V a tio na n dp r o V id e san e w id e a o f th e str u c tu r e o fg o V e m m e n t in V estm en t 锄d th ep e南m la n ceo fin n o v a tio nin v estm en t.S e c o n d , m o stex istin gsm d ie s a b o u t in V e stIn e n t o fg o V en 珊en ta n dp erf . o rm a n ceo fin n o V a tio n f o cu s o n 也en a tio n a l le V e la n dth eeV a lu a tio nin d e xsy stem . T h is p 印eru se sp a n e ld a tain - d ep thstu d yin to th e stlu c tu r e o fd i丘色ren tp a r tso flo ca lg o V e m m e n ti肿o V a tio n a n dtlleperf. 0肌ancein o r d erto f in do u t its in trin sicrela tio n sllipbe似eenth eex p a lld edg o V en m en tin V e stm e n t a 11dth eper|’ om aIlceo fi衄o V a tio na n dresea rch ,w m c his ld n do fath eo retica lex p lo r a tio n .T h ird , th is p a p e r 时tof in d m e e旋ctS o f lo ca l g o V e m m e n tin llo V a tio nin V e stm e n t o nl( Ilo w led g ei皿o V “o n a Ildtech n o lo g ica lin n o V a tio n b a S e d th ea n a ly siso f d if reren tin p u tm o d e ls. T h e n 、 v ep r o p o se dd if fIeren tp o lic yr e c o m m e n d a tio n s a n dS p ecif ic m ea S u llesf Iro m t}le a llo ca tio n o f r eso u r ces, stm cn Ir a l a d ju stnlent锄dm a n a g e m e n tm e c h a n ism w Ilic h w ill h a v e so m ep r a ctica l g u id a n ceino p tim iz in gr e s o u r c e s in V e stn le n ta u ldp r o m o tin gr e g io n a li彻o V “o n.K e yw o r d :

 L o c a l g o V em m en t,S & Tin V estm en t,Stlllct嗽la n a ly sis,R e g io n a lIn n o v a tio nP erf. 0锄anceI玎

 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逝望盘鲎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己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杉钰寸签字日期:

 沙fD 年‘月6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逝姿盘堂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本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逝姿态堂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和传播, 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 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导师签名:、拓域签字日期:

 乏。

 【o年∥ 月石・日呵)缸‘P苌伯‘●●r}孙年签. 汐剖√1作≥文期沦日位字学签

 浙江大学硕上学位论文绪论1绪论1. 1研究背景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永恒主题, 是企业发展、 区域繁荣和国家强盛的不竭动力。

 新时期, 党中央, 国务院在科学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需求的基础上, 提出了自主创新命题。

 20 0 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报告指出, 自主创新能力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 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20 0 6年1月 , 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 将自主创新提到了统领全局的国家战略高度, 引起了政府、 企业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创新日益表现出本地化、 集群化的特征( A u d retsch& F eld m a Il, 19 9 6; P o rcer, 19 9 8 ), 区域创新作为国家创新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对于推动国家技术创新系统建设, 提高国家整体创新水平, 起到越来越关键的作用。

 基于此, 19 9 2年英国卡迪夫大学的P h jlip C o o k e教授首次提出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 C 0 0 k e, 19 9 2), 并在《区域创新系统:

 全球化背景下区域政府管理的作用》 一书中明确指出地方政府在构建区域创新系统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C o o k e, eta 1. , 1996)。在我国, 由于政府掌握了社会大部分可投资资源, 对于资源的配置与导向,政府的决策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在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中, 地方政府作为大部分政策和行为的实施者, 其科技投入对区域创新绩效更有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据统计, 近年来, 我国地方政府科技投入在政府财政支出总额中的比例明显上升,2005年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占政府科技投入总额的39. 47 %, 2006年为40. 2%, 2007年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在政府总的科技投入中的比重一举超过50 %, 达到10 7 0 . 5亿元。在此背景下, 深入考察地方政府科技投入结构及其模式, 分析地方政府科技投入的创新绩效及其影响因素, 对于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构建区域创新系统、 乃至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绪论1. 2研究问题的提出一直以来, 我国的科技创新系统主要由中国科学院以及部委科研机构、 高等院校、 地方科研机构和国防科工委所属科研机构等部分组成, 企业研发在我国科技系统中所占的比重较小, 这造成了科技活动与产业应用的分离。

 自19 8 0 年代以来, 以许庆瑞院士为代表的创新研究学者不断呼吁“企业是创新的主体” 、 “要重视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 项保华、 许庆瑞, 1989), 直到1999年8月 ,中央召开的国家技术创新会议明确提出, 企业是创新主体, 对于建立企业技术中心, 给予多项优惠政策和新产品补贴。

 与此同时推进科研机构改革和转制, 国务院批准了科技部等部门《关于国家经贸委管理的10个国家局所属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 , 标志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在改革中, 全国共有1200多家院所转为企业或并入企业, 我国科研院所数量大幅度减少, 从改革前的5000多家, 减少到目前的3000多家( 金振蓉, 2008年)。同时国家加大了对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 2006年国家财政对企业的科技拨款达96. 8亿元, 比上年的7 6. 5亿元增加20. 3亿元, 增长26. 5%。应该看到, 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推进, 以及政府增加对企业创新的支持和投入, 通过加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建设, 支持和鼓励民营科技企业参与国家和地方重大科技规划, 鼓励外资企业设立研究中心, 我国逐渐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建立起了一股以企业为主导的技术创新力量, 极大的推动了区域创新体系和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但同时也应该看到, 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 其对企业的科技投入可能存在分配不公、 监管困难、 以及经济效益无法考核等问题, 公共科技开支在刺激企业科技经费投入的同时, 也可能存在挤出和替代企业科技开支的负面效应( G o o lsb ee, 19 9 8 :

 D a v id & H a ll, 20 0 0 )。更为重要的是, 在我们国家, 大学、 科研院所等公共研发机构长期以来在科学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 企业, 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在创新中往往受制于技术能力和有限的资源, 其有效的创新活动往往依赖与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合作( stu a rt,2000)。

 因此, 培育创新服务体系, 形成一支开展与创新活动直接相关的信息交流、 决策咨询、 技术服务等创新中介服务, 促进政府、 各类创新主体和市场之间2

 浙江大学硕}学位论文绪论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 同样也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为此, 在19 9 9 年的科研院所改制改革之后, 2004 年国务院又出台了《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 , 提出以公共研发机构为主体的科技平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服务于全社会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基础支撑体系, 是政府支持创新活动的优先选择, 是政府发挥职能的重要领域, 公共科技平台的建设对于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对增强国家竞争力、 促进全社会科技进步具有重大意义。那么, 在此背景下, 政府的科技投入应该投企业还是投公共研发机构?怎样的投入结构更为有效?哪些因素影响了不同科技投入模式下的创新绩效?本文以此为出发点, 分析我国地方政府的科技投入结构及其创新绩效。以地方政府为研究对象, 一方面源于地方政府在区域创新系统建设中的突出作用, 另一方面区域差异已成为研究我国创新政策中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区域创新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不管是各省份之间还是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带之间, 在创新发展方面, 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根据区域资源禀赋、 产业基础的不同, 选择适合的投入模式, 提升区域创新绩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这有助于因地制宜的制定和实施区域创新政策, 提升区域创新绩效。1. 3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对此, 本文从区域创新系统、 政府职能等基础理论出发, 借鉴政府科技投入的相关研究, 在方法上综合运用定性研究、 统计分析和计量经济学方法, 考察地方政府科技投入的模式及其绩效差异, 深入分析我国地方政府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投入问题和不足, 在此基础上为推动区域创新系统、 乃至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提供政策建议。

 论文框架与技术路线如图1. 1所示: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绪论图1. 1研究框架和技术路线在上述研究框架和技术路线下, 本文从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角度, 分五个章节围绕地方政府科技投入模式及其与区域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展开讨论。第1章绪论旨为整个研究的展开奠定基础, 其中论文首先交待了研究背景并提出了相应的研究问题, 并通过研究逻辑框架、 技术路线和章节安排的说明搭建起全文论述的总体框架体系, 最后对本研究的创新点进行了说明。第2章围绕本文所涉及的主要理论观点展开述评, 旨在通过对相关理论观点发展历程、 现状及前沿动态有效把握的基础上, 理清本研究对该领域现存理论观点的顺承、 完善及拓展的关系, 进而为本文构建地方政府科技投入模式及其与区域创新绩效内在关联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3章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 论文将地方政府科技投入模式划分为企业导向、 公共研发机构导向和企业—公共研发机构混合导向三种主要类型, 并列举了浙江、 西藏、 北京等典型示例, 在此基础上根据地方政府科技投入与企业科技投入的相关系数以及地方属研发机构经费承担比例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科技投入结构作了分类研究, 得出不同地区科技投入的类别。第4章通过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 论文分析了不同因素对于区域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影响, 为进一步分析不同科技投入模式下区域创新的绩效差异, 研究4

 浙江大学硕. 1:

 学位论文绪论选取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l^2006年问的面板数据, 运用E v iew s5. 1应用统计分析软件, 通过对数型的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来研究地方政府科技投入对区域知识创新绩效和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 比较了三种投入类型下不同因素对区域创新的影响作用。第5章对全文的论证过程做出了小结, 报告了研究的主要研究结论, 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政府科技投入的模式选择、 资源配置优化、 科技管理机制等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1. 4 论文的创新点及不足回顾以往文献, 大量研究围绕政府在技术创新...

篇九:浙江“院士之家”:区域创新平台的新思路

第28卷   第5期科   学   管   理   研   究 Vol.28 No.5 2010年10月SCIENTIFIC MANAGEMENT RESEARCH  Oct.2010文章编号:

 1004-115X (2010 )

 05-0021-04区域创新体系中大学、政府和企业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马永斌(清华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北京  100084 )   摘要:大学、政府和企业的良好合作关系的构建已经成为区域创新体系建立的关键。在近几年的实践中,三者之间的合作仍存在着定位不准、沟通不畅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大学-政府-企业生态网这一高效灵活的合作模式,通过在三者间构建平等、共赢、协同创新的合作关系来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最后围绕这一思路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关键词:区域创新体系;大学 - 政府 - 企业生态网;利益分配;合作共赢中图分类号:

 F124.3  文献标识码:A  DOI :

 10.3969 / J.ISSN.1004-115X.2010.05.005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the University-Government-EnterpriseCooperation in the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MA Yong-bin(School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Tsinghua University , Beijing  100084 , China )  Abstract :

 The cooperation among  University ,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s has become the key of the construc -ting of regional innovation.In the past practice for years , the cooperation still exists some problems , such as posi -tioning , communication.So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highly efficient and flexible cooperative model on ecologicalnetwork of University-Government-Enterprise , and constructs the relationship  of equal , mutual benefit and coop -erative innovation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Finally  analyzes the specific countermeasuresbased on that ideas.  Key  words :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University-Government-Enterprise Econet ; benefit distribution ; coop -eration and mutual benefit1  引言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后就受到学者们的重视与关注,成为创新体系研究的重点。在区域发展实践中,区域创新体系具有激发各创新要素的积极性的特点而具有更大的发展活力,并已经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的库克( Cook )教授认为当一个区域形成了企业、大学、研究所、教育部门、金融部门等机构的频繁互动时,就可以认为存在了一个区域创新体系。〔 1 〕 同样,我国学者冯之浚也提出区域创新体系是由一个地区的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地方政府构成的创新系统。〔 2 〕 由此可见,大学、政*收稿日期:

 2010 — 05 — 12基金项目:本研究得到国 家 青 年 基 金 课 题 “国 家 创 新 体 系 下 大 学、政 府 与 企 业 间 关 系 研 究”的 资 助 (课 题 批 准 号CIA080219 )。作者简介:马永斌( 1972- ),男,汉族,云南昭通人,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公共管理博士,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助理、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组织理论、政府治理与公司治理、教育培训。

 府和企业良好合作关系的构建是区域创新体系建立的关键。大学、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是一种实现多方共赢和协同创新的有效途径:大学通过科研成果的转化获得了经济效益,实现了科研与教育的良性循环;企业,尤其是区域内的中小企业,获得了技术创新所必需的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政府则通过促进创新要素的有效配置而增强了区域竞争力。以往的实践经验表明官产学研这种方式所产生的协同创新效应对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促进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但是在其中也存在着许多不利于三者间开展合作的问题,需要探索一种能实现长期、高效、灵活的合作模式,本文将为此展开探讨。2  区域创新体系中大学、政府和企业合作中存在的问题2.1  政府定位与管理问题但随着我国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府治理模式由“大政府、小社会”向“小政府,大社会”的转变,要求政府部门在目标方面,强调公共服务,走向服务型政府。但是现实情况是在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还习惯性地遗留了计划经济的痕迹,地方政府部门对自己的定位不清,“管”得多,“服务”得少。造成各合作主体之间地位不平等,从而使得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管理机制作用的效果较差。在管理方面,领导管理体系条块分割,存在多头管理现象。一方面,合作各方都有自己的政府主管部门,政府各个职能部门都希望推进大学、政府和企业的合作,但又都希望保护自己所属基层单位的利益。另一方面经贸系统、科技系统、教育系统各自运行机制不尽相同,政府对产学研合作的机制如管理机构、管理程序、管理制度和政策等都不尽完善。部门之间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合作形式来共同推进产学研合作的发展。2.2  观念问题这主要体现在大学和企业在合作理念、技术完善性、时效性方面难以统一认识而影响合作效果。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属于不同类型的组织,它们在任务和目标上有着本质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项目的选择上,学校的研究人员偏向于有一定学术水平、有利于评奖评职称的“课题”进行“研究”,但企业主要瞄准有市场需求的“项目”进行“开发”。二是在项目完成的标准上,大学方面认为样机做出来就算成功,而企业要求能够大批量生产才算成功(这在委托开发中体现得尤为明显)。研究单位在研制实验室样机时,往往不认真考虑成本和工艺,导致转化为批量生产时仍有相当大的风险。另外观念上的问题还体现为缺乏“共赢”的合作理念,再加之合作中地位的不平等,容易造成在合作中每一方追求的都是基于“利己”思想的独赢,对合作方的“利他”思想得不到建立,短期行为较多,难以做到资源的互补,从而使得共同发展、协作创新成为遥不可及的目标。2.3  沟通问题大学、政府和企业合作是三类不同的组织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信息传递和信息交流对合作的成功至关重要。由于技术能力、经营能力的信息分布不对称、信息交流不完全,三方彼此的私有信息无法掌握等原因,都会给三方的理解和沟通带来障碍。在实际合作过程中,大学、政府和企业的合作目前更多不是建立在有效的机制上,往往是建立在三方领导者的人脉关系上,一旦领导者换人,就会出现信息不对称、沟通不畅、难以协调的问题。2.4  利益分配问题利益是大学、政府和企业合作关系构建的重要驱动力。而目前,由于大多数合作是点对点的项目合作较多,合作各方看重的更多是短期的物质利益。即使短期的物质利益目前也存在分配和投入不合理的现象,更不用说合作各方对长远且根本的共同利益缺乏关注。产学研合作创新中各方的利益始终不能得到很好的处理,各方对技术的价值经常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合作初期根据各方谈判地位的不同,可能还比较容易达成一定的协议,但随着合作项目的进行,看得见的利益越来越近时,往往出现不想共赢而想独赢的而违背协议、中止合作等信用缺失的现象。合作各方的矛盾使得各方分道扬镳,或某一方独自干,或另寻其他合作者。利益分配问题还会使参加合作的组织不仅不能赢得应有的利益,还可能由于内部人员的流动而导致更大的利益损失。从外部环境来看,技术市场的不规范,使企业参与联合的风险增大。同时,不完善的法律对产学研联合开发合同保护不够,也使得产学研联合中的失信行为增加。2.5  联结问题要将不同属性、具有不同价值体系和功能的大学、政府和企业融为一体并在促进经济发展上统一起来,就需要在他们之间建立有效联结,促进资源的流动与创新的产生。这种有效的联结包括合作三方之间正式和非正式关系的总和,以及促进科技转化的科技中介机构、促进专利转化的专利中介机构以及金融中介机构等。在联结方面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 目前大学、政府和企业的联结,大多以2 2科   学   管   理   研   究               第28卷  

 单个项目合作为主,结构比较刚性,缺乏整体规划发展和有效的监督管理。

 ② 中介机构大多功能单一,机构不健全,提供信息服务不及时或缺乏准确性,而且中介方的地位及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③ 中介机构的专业化程度不高,科技含量和对外开放程度都比较低,从而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的需求,不能为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的高水平科技中介服务。综上可见,大学、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已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创新方式问题,三者之间简单的联姻已经做到了,而要成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突破口,就需要关注要素之间的结合,不单纯是技术模式的创新,而且也包括资源配置模式、利益分配模式的创新。3  区域创新体系中大学、政府和企业合作的新思路   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在中国提出已经很多年,前些年所提的区域创新体系,侧重于技术层面的研究,而如今在自主创新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和科技发展战略的新形势下,区域创新体系必须要有新的模式和思维。〔 3 〕 为此本文提出一种高效而灵活的合作模式,即大学-政府-企业生态网。大学-政府-企业生态网是组织间关系的一种形态,是组织间一种高效的资源配置形式。它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大学、政府和企业行为主体之间在交互作用和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能够促进创新的、根植于本地的各种正式与非正式关系的总和。大学、政府和企业是生态网中的主要行为主体,他们彼此间地位平等、定位清晰,并且各自在网络中具有截然不同的职能和分工,例如,高校可以提供专业化的知识和技术支持,企业可以提供大量的创新资金,政府可以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公共产品服务,从而实现整个生态网的有效资源配置。大学-政府-企业生态网的构建使具有不同技术系统、价值系统、社会心理系统的行为主体融合在了统一的边界之内,为彼此之间的资源互补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内在环境,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品质的改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大学-政府-企业生态网的本质是系统成员的协同进化,即成员们在合作与竞争中协同发展。这也是大学-政府-企业生态网区别于其它网络的根本特征。在此过程中,如果某个成员试图“搭便车”,或是创新跟不上等等,那么它将会被生态网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生命力更强的成员。协同进化也不仅仅是相互交换产品和信息那么简单,协同进化的核心思想是信息共享和共同创造价值。因此,他们的目标不再是用自己的优势占据整个创新过程的各个环节,而是力图在一个选定的专业中做得更好,通过彼此间的互动与资源共享来实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等一系列系统性创新。生产力促进中心,创业服务孵化机构、咨询公司、人才中心、会计律师事务、风险投资公司以及专利中介等各种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成为信息和价值传导的媒介,是大学-政府-企业生态网有效联结构成的的中间环节,为大学、政府和企业的合作搭起了桥梁。这些中介机构的出现和发展,使大学、政府和企业的组织边界变得模糊,创新所需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在生态网内被有效整合和流动,提升了生态网的核心竞争力,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实现整个生态网的不断增值。为此在大学-政府-企业生态网的基础上,我们构建出区域创新体系的组织框架,如图 1 所示。组织框架包括创新机构、创新资源、中介服务组织和创新管理四个相互关联、相互协调的主要组成部分,构成五个创新子系统,形成创新主体和市场价值和信息传导两个层次及与之相应的三个平台。二个主体层次的子系统分别是以大学群落为依托的原始创新系统,以企业为主体、产业技术创新为重点的企业群落技术创新系统。三个支撑层次的子系统则是以促进知识、技术转移为目标的创新中介服务系统;以制度创新和环境建设为重点的不同政府部门宏观调控系统;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的社会多元化投入系统;三个平台是创新环境平台、创新服务平台、创新投融资平台。三个平台是三个支撑层次的子系统建设的重要内容。区域创新体系置身于国家创新体系中,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部分;定位于与国际大环境接轨,融汇于国际分工合作;以大学群落、政府群落和企业群落为依托的五个子系统在政府引导、企业市场导向和大学参与的机制下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三个平台从多方位支撑企业和大学的创新,形成内部协调发展、高效运转的区域创新体系。图1:区域创新体系组织框架3 2第5期 区域创新体系中大学、政府和企业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  区域创新体系中大学、政府和企业合作的具体对策4.1  构建平等的生态网合作关系,形成命运共同体在生态网中,大学、政府和企业关系是平等的,只是提供的资源和所起的作用有所不同。因此,生态网理论的运用首先要解决的是政府、大学和企业的定位,建立平等的合作关系。4.1.1  建立政策支撑体系,营造创新环境   政府由过去直接组织创新活动为主转向以宏观导向、优化环境、提供服务为主。着力建设好创新环境平台,通过制定有利于创新的政策,使政府调控作用渗透到创新活动的全过程。制定和调整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政策;通过相关措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技术创新的结合;逐步增加对科学研究及其成果转化的投入,并通过政府投资和税收优惠以诱导、鼓励科技成果的转化。4.1.2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主体   企业创新既可采用自主投入开发来完成,也可以借助外部力量和资源,实行开放性的合作方式来完成,通过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之间的成果转让、购买、委托开发、技术入股、联合经营等多种形式,使企业更有效地创造、引进、吸收和推广新的知识和技术而形成技术创新体系。政府政策以配套资金、税收优惠等形式来促进和引导企业成为创新投入和收益主体。4.1.3  促使创业成为大学的第三项使命   在现阶段,可以重点做好如下三项工作,使创业活动贯穿到大学的常规工作中。一是要充分发挥大学作为创新源和智力源的作用,改变大学“重论文”而“轻科技转化”的现象,重视基础理论研究也要重视对技术应用和技术改造项目的研究,激励科研人员面向国民经济建设的积极性。二是发挥大学人才培育功能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现实验室人才和创业型人才结合,培养一批既懂科技又懂市场的新型的创新创业人才。三是改革大学的科研管理体制,激发大学的创业动力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增强科研立项的市场导向意识,提高成果的市场转化率。4.2  构建全方位中介服务功能模式,完善生态网的价值和信息传导机制4.2.1  强化中介组织的联动集成,完善创新服务体系   建立对骨干中介机构的培育机制,重点扶持品质高、能力强、影响大的综合性中介机构;建立健全中介机构服务创新绩效考核奖励机制,将中介机构服务绩效、企业创新成果和...

推荐访问:浙江“院士之家”:区域创新平台的新思路 之家 浙江 院士

本文标题:浙江“院士之家”:区域创新平台的新思路9篇
链接地址:https://www.senjie2201.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28503.html

版权声明:
1.世霆文库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浙江“院士之家”:区域创新平台的新思路9篇》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关于世霆文库网 | 在线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帮助 | 投诉与建议 | 人才招聘 |

Copyright © 2017-2024 世霆文库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沪ICP备170007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