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工作汇报 >

推广大豆种植汇报7篇

作者: | 发布时间:2022-09-20 17:35:02 | 浏览次数:

推广大豆种植汇报7篇推广大豆种植汇报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工作方案 根据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做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工作的部署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紧紧围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推广大豆种植汇报7篇,供大家参考。

推广大豆种植汇报7篇

篇一:推广大豆种植汇报

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工作方案

  根据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做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工作的部署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重点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模式,加快推广新模式新技术,逐步推动大豆玉米兼容发展,稳步扩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规模,带动主要种植区域粮食种植结构模式调整、优化,实现稳产高产、节本增效和提质增效。

 二、工作原则 (一)确保种植收益基本稳定。以省上推荐的技术模式为主,探索适宜本地的种植模式,在确保主产作物(玉米)产量与单作产量水平相当的情况下尽可能多产大豆,确保种植收益不减。

 (二)确保面积落实相对集中。按照政府主导,主体参与的模式,优先鼓励支持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自有生产基地及土地流转等方式集中连片适度规模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三)确保技术模式相对统一。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与膜下滴灌等现有技术模式和农机具相融合,实现技术轻简化、生产机械化,实现区内技术模式相对统一。

 (四)尊重农民意愿稳步推进。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全面落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相关补贴政策,通过宣传引导和示范带动提高种植主体积极性。

 三、目标任务 2022 年全乡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稳定在 1500 亩。各

 村(社区)

 要第一时间将今年春耕生产和夏秋收作物管护工作计划落实到村、组、地块,扩大春耕生产粮食作物面积,确保全乡粮食安全和有效供给。

 四、种植模式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即通过大豆玉米带状间作,充分发挥玉米边行优势,最大限度利用光温资源,提高土地产出率。按照省上推荐的,建议采用“2+3 模式”(2 行玉米+3 行大豆,玉米行距 40cm,大豆行距 30cm,大豆与玉米行间距 70cm。玉米单粒播种,株距 12cm,亩保苗 4500 株左右;大豆 2-3 粒播种,穴距 16cm,亩保苗 8800 株左右)

 五、实施程序 (一)分解种植任务。按照“大面积示范、全方位带动”原则,现将种植任务分解到各村(社区)<详见分解表>,落实到农户到地块。要压实各级工作责任,细化各项工作措施,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责任到岗、任务到人。

 (二)核实种植面积。要组织乡、村两级,通过查验土地流转或托管合同、实地查验等方式,对新型经营主体承担任务的面积进行登记造册。各村(社区)要建立种植主体台账,准确登记主体名称、种植面积、种植模式、地块位置等信息。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督导检查。乡农业分管领导及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要切实加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的生产种植监督,定期到村查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生产情况(每月不低于一次),及时查看大豆、玉米种植情况,有无病虫害等情况。分解目标任务,把任务分解到村、到组,落实到农户到地块.要压实各级工作责任,细化各项工作措施,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责任到岗、任务到人。

 (二)切实做好技术指导,提高稻油生产技术水平。深入生产一

 线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指导农户掌握技术要领,为复合种植生产工作提供技术保障。

 (三)加强宣传发动。各村(社区)要组织各组召开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群众动员会 1 次以上,积极通过广播、海报、入户宣传等多种形式,大力营造浓厚氛围,着力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附件:乡 2022 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目标任务分解表。

篇二:推广大豆种植汇报

田套种大豆栽培技术

  摘要 烤烟是丽江市主推经济作物, 为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落实科技增粮措施, 实施烤烟种植田地套种大豆技术措施, 增产 450~600 kg/hm2,增值 2 700~3 600 元/hm2。

 介绍大豆的植物生长特性, 分析烤烟田套种大豆栽培技术, 以促进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 烤烟; 套种; 大豆; 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5. 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 2013)18-0046-01

 2012 年丽江市 56 个种烟乡 镇 263 个村委会 34 106 户烟农共完成烤烟大田移植面积 17 511. 6 hm2, 收购烟叶 36 145 t(含 1 145 t 丰产烟叶),平均单产烟叶 2 064 kg/hm2。

 上等烟比例 66. 51%, 中等烟比例 28. 61%,均价 23. 12 元/kg, 比 2011 年增加 4. 92 元/kg, 增幅 27. 03%。

 加上 1 970万元优化烟叶结构补贴, 烟农总收入达到了 8. 553 亿元, 比 2011 年增加2. 769 3 亿元, 确保全市农业人口人均新增收入 277 元。

 实现烟叶税收入1. 838 亿元, 比 2011 年增加 0. 565 6 亿元。

 平均单产烟叶 2 064 kg/hm2,平均收入 47 716. 95 元/hm2, 比 2011 年增加 10 950 元/hm2, 增加 29. 82%。烟农户均收入 25 077. 69 元, 实现了 农业增收, 财政增收, 农民增效。

 为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进一步提高单产, 丽江市根据云南省科技增粮措施计划, 实施烤烟种植田地套种大豆技术措施, 以促进农民进一步增收。

 烤烟种植田地套种大豆, 大豆平均单产 450~600 kg/hm2, 按 6 元/kg 计,

 增值 2 700~3 600 元/hm2, 实现了 农民增收。

  1 大豆的植物生长特性

 1. 1 根系

 大豆为直根系, 有侧根和主根。

 根系可入土 1 m 左右, 其中 80%以上的根系分布在 5~20 cm 土层中, 仅少量根系在土层 30 cm 以下分布。

 大豆根系有很多根瘤, 其根瘤菌能够吸收空气中游离的氮素, 固定氮素, 为大豆提供其需氮量的 1/3~1/2, 是大豆重要的肥料来源。

  1. 2 茎

 大豆茎分为直立丛生型、 半蔓生、 蔓生型, 其生长特点因品种存在差异。

  1. 2. 1 直立型。

 直立型大豆植株矮, 茎杆直立, 节间短, 分枝短且少,果荚着生的相对较密, 对肥、 水耐性较好, 大部分为有限结荚习性, 一般产量高[1]。

 大豆幼茎有紫色、 绿色, 分别开紫花、 白花。

  1. 2. 2 蔓生型。

 蔓生型大豆多为无限结荚习性, 主茎长, 但比较细,分枝多, 主茎、 分枝区别不明显, 植株上部具有明显的缠绕性或匍匐性,种子、 叶片均较小。

  1. 2. 3 半蔓生型。

 半蔓生型大豆主茎较粗, 茎的上部细而有时缠绕,在土壤肥、 水条件较佳时, 表现出较强的缠绕性; 在土壤瘠薄, 水、 肥条件较差时, 直立不倒, 无限结荚习性品种属此类。

  1. 3 叶

 大豆叶片出苗后的初生叶为单叶, 从第 2 节以上几乎全部是由 3 个小叶片组成的复叶。

 有的是 5 个或 7 个小叶片组成。

 1. 4 花

 大豆为蝶形花, 花数量很少, 在茎的顶端、 叶腋间的茎上生长, 花朵在花梗上聚生叫花簇。

  1. 5 荚

 1. 5. 1 无限结荚习性。

 主茎和分枝的顶芽不转变成顶花序, 常常开花结荚与茎叶生长同时进行, 其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重迭时间较长[2-3] 。

  1. 5. 2 亚有限结荚习性。

 开花习性同无限开花结荚习性。

 也是由主茎基部先开花, 逐渐向上开放, 由内向外开花, 这类品种比无限结荚习性品种对肥、 水条件要求高, 在生产水平较高时能发挥生产潜力。

  1. 5. 3 有限结荚习性。

 有限结荚习性大豆品种在开花后不久, 主茎和分枝顶端即形成一个顶生花簇荚果。

 以后节数不再增加, 茎杆停止生长。主茎粗, 节间短, 叶柄长, 叶片肥大, 豆荚比较集中。

 一般在水、 肥充足的条件下, 有限结荚习性品种生长旺盛, 不易倒伏, 适于在生长季节较长的地区栽培。

 多属早熟或中熟品种。

  1. 6 种子

 大豆是双子叶植物, 种子组成包括胚、 种皮。

 大豆的子叶有黄色、 绿色, 其中绿色子叶大豆的种皮有青色、 黑色, 黄色子叶大豆的种皮有黑、黄、 褐、 青、 双色。

 随着大豆品种种皮颜色由黄、 青、 黑、 褐、 双色的变化, 含油量不断下降。

  2 烤烟套种大豆栽培技术

 2. 1 大豆品种选择

 选择植株矮小、 直立、 不披散、 结荚部位紧凑均匀、 品质好、 适应性

 强、 早熟、 市场销售前景广阔的品种。

  2. 2 精心整地, 施足基肥

 烤烟移植后烟苗生长到小团棵期时, 在烟沟中套种大豆, 种大豆前施复合肥 150~225 kg/hm2。

 及时对烟沟进行松土, 去除田间杂草, 整地时耕层土壤达到深、 平、 碎、 透、 暄, 保证出苗齐、 匀、 壮。

  2. 3 大豆种子处理

 一是播种前应晒种 1~2 d, 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

 二是种子消毒, 用 50%多菌灵 1 000 倍液进行种子消毒处理。

  2. 4 套种时间

 各地区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选用的品种确定适宜的大豆套种时间。海拔在 1 800~2 000 m 地区可于 6 月 5—25 日在种植烤烟田里套种大豆[4]。

  2. 5 套种方式和种植密植

 采用单沟套种方式:

 在种植烤烟的烟沟中套种大豆, 隔 1 沟烟沟套种大豆一沟, 留出工作沟, 以便于烟叶采摘。

 行距 2. 4 m, 株距 30 cm, 播种 1. 35 万~1. 50 万塘/hm2 左右。

 每塘点播 3~4 粒, 用种量根据种子的千粒重确定, 千粒重 150~250 g 的种子用种量为 15. 0~22. 5 kg/hm2。

  2. 6 中耕及施肥

 中耕:

 开花前结合培土中耕除草 1~2 次, 这样既可以改善土壤的通气性, 又能防止倒伏。

 施肥:

 大豆施肥以底肥为主, 提倡一次性施足底肥[5] 。

 土壤肥力差和大豆生长势差的田地可以在大豆开花期以前, 追施复合肥 150 kg/hm2。

 初花期用磷酸二氢钾 3 kg/hm2 加钼肥 150 g/hm2 进行

 叶面喷施, 增加结荚和籽粒光泽度, 促进籽粒饱满, 对提高产量效果更佳。

 2. 7 病虫害防治

 大豆病害主要是白粉病、 锈病。

 可选用粉锈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防治, 在病害发生部位均匀喷施, 可连续使用 2 次, 间隔期 7 d。

 虫害主要是豆荚螟, 用 2. 5%功夫乳油 5 000 倍液喷雾, 或百事达乳油 1 000 倍液等进行防治。

  2. 8 适时收获

 豆类的特点大多是成熟后易裂荚, 且籽粒吸水速度快, 如果收获不及时, 就会因为吸水而霉坏, 影响品质, 降低商品价值。

 在豆荚籽粒饱满、完全上色、 茎叶正常逐渐枯黄时及时收获。

  3 参考文献

 [1] 汪铭. 烤烟地套种秋大豆技术要点[N]. 云南科技报, 2005-07-14(7)

 .

  [2] 大豆的植物学特性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EB/OL]. (2009-08-07)[2013-07-28]. http:

 //www. sdqszy. com/ArtPage. asp? ID=8&IDs=107.

  [3] 大豆植物学特征[EB/OL] . (2004-12-18)

 [2013-07-28]. http://futures. cnfol. com/041218/133, 1375, 1128621, 00. shtml.

  [4] 刘牤, 钱国银, 包忠丽, 等. 烤烟套种大豆高产栽培技术[J]. 云南农业科技, 2012(6):

 32-34.

  [5] 聂明建. 烤烟套种模式研究进展[J]. 农技服务, 2012(1):

 82-83,85.

篇三:推广大豆种植汇报

技优质高产大豆栽培技术陈 立 发近年来 , 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不断的发展 , 其中农业经济

 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 作为农业大国 , 大豆是我国主要种植的一种

 粮食经济作物 , 其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 , 且本身还具有

 较高的经济价值 , 随着消费者市场对于大豆需求量的不断提高 ,

 越来越多的农业种植户开始进行大豆的种植 , 为了能够更好提

 升大豆种植的产量与质量 , 就需要不断研发推广大豆种植新技

 术 , 从而为大豆的高产稳产做出保障 , 不断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

 力 , 落实为农民增收的目的 。吉林省是我国主要的大豆栽培产区 , 其属于温带大陆性季

 风气候 , 夏季高温多雨 , 雨热同期 , 日照时间较长 , 能够为大豆提

 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 随着农业不断发展 , 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成

 熟 , 针对优质高产大豆的栽培技术也在不断的创新 , 基于此 , 笔

 者针对优质高产大豆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 , 希望能对大豆的增

 产提质 ,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有所裨益 。1 、

 选种及种子处理大豆种子的选取是种植工作开展的重要前提 , 相关人员在

 进行豆种的选取时 , 要结合种植地区的气候 , 地质 , 风力等因素

 来进行合理考量 , 一般来说 , 可以选择不具备病斑与杂质的种

 子 , 从而在根本上保障种子自身的抗病虫能力 , 提升种子的发芽

 率,当大豆品种得到确定 , 就需要选定的种子进行一定的处理,

 首先需要针对不完整 , 不纯净 、 虫食粒等进行筛选剔除,避免因

 此所导致的大豆苗发育参差不齐的现象 , 在此基础上 , 还需要进

 行根瘤菌拌种 , 这一过程中,需要针对搅拌比例与均匀程度进行

 严格的把控 , 以此降低大豆出现根腐病的可能性 , 并进一步提升

 其的抵抗力 , 促进大豆产量的提升 。2 、

 选地及地块整理在种植地块的选择时 , 不能够选择沙土地 , 要确保土壤的疏

 松与肥沃 , 并避免大豆重茬 , 这是为了杜绝土壤中残留大豆分泌

 物 , 从而不对大豆植株的生长造成阻碍 , 并保障其能够满足大豆

 生长发育时期对于养分与氧气的需求 , 当大豆种植地块选择完

 毕后 , 则要面临地块整理工作 , 为了落实确保土壤水分 , 满足大

 豆种植需求的目的 , 还需要做好深耕深度的把控 , 一般深度保持

 在 22-25cm 即可 , 并且需要保证土壤不存在土块,明条等问题 ,

 从而保证其在一定程度上将土壤表层的植物残骸以及肥料等翻

 到土壤深层 , 更好的提升土壤的活力 , 为大豆提供更多的养分 ,

 另外 , 地块整理之后 , 还需要起垄 , 种植人员可以利用犁来进行

 这一工作,起垄操作能够适当的提升土壤温度 , 并保障土地的良

 好通风性 , 而针对秋灭茬春起垄的地块 , 种植人员则可以采用顶

 浆打垄的方式 , 以此为大豆的生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3 、

 科学施肥科学施肥是保证大豆的产量与质量的重要环节 , 大豆在生

 长发育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对于养分需求的种类及需求量都是存

 在一定的差异的 , 首先 , 在大豆的种植之前 , 要做好基肥的施加 ,

 从而保障土壤中的养分与一些有机物 、 矿物质能够促进大豆的

 出芽率提升 , 而基肥的施加则需要根据土壤的实际情况与深耕

 整地操作相结合 , 并进行适当的剂量调整 , 从而保障土壤与肥料

 能够充分混合 , 要注意的是 , 这一过程中 , 可以根据大豆种植地

 块的土壤进行收集及检测 , 从而针对其的肥力作出一个明确的

 了解 , 以此 , 更准确的去确认施加肥料的种类与含量 , 以此 , 有效

 的减少资源浪费与成本投入 , 并进一步促进大豆的生长 , 其次还

 要做好种肥的施加,种肥一般放置在种子下方约 4cm 深度的位

 置即可 , 从而在确保促进出苗率的同时 , 能够避免烧种或烧苗的

 情况出现 。4 、

 适时播种为了有效提升大豆的存活率 ,

 种植人员需要合理的选择大

 豆种植的时间 , 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合理考量种植地区的时间与

 温度 , 一般来说 , 大豆喜暖 , 当温度能够保持在 10-12 ^ ^ 之间 , 土

 壤水分保持在 22% 左右即可进行大豆的播种 , 以夏播大豆为例 ,

 其一般的播种时期为 6 月 10 日至 25 日之间 , 最晚不能超过 7

 月上旬 , 在此基础上 , 还需要根据土壤实际的承受能力,并在肥

 地宜稀 , 薄地宜密的原则指导下合理调整大豆的种植密度 , 从而

 保障其健康的生产发育 。5 、

 田间管理大豆生长过程中,种植人员还需要做好田间管理工作 , 从而

 及时察觉大豆植株生长的需求 , 并有效避免土壤缺水的情况出

 现 , 一般来说 , 主要需要做好以下工作:大豆出苗阶段 , 种植人员

 要经常查看田间是否存在杂草 , 并将其清除 , 防止阻碍大豆生

 长 , 并要在相关规范的指导下进行定株距留苗 , 确保大豆苗不存

 在弱苗 、 小苗 , 当豆苗开始拱土 , 则需要进行铲踵 , 确保土壤温度

 的提升 , 当大豆进入开花期 , 其就需要大量的养分与水分 , 因此

 种植人员需要根据大豆生长的实际情况去做好合理的施肥与灌

 溉工作 , 从而满足其养分需求 , 更好的促进其的生长成熟 。6 、

 病虫害防治大豆在生长的过程中 , 难免会遭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其对于

 大豆的产量与质量都有着严重的影响 , 因此 , 种植人员必须要重

 视对于大豆病虫害的防治 , 严格树立预防病虫害的意识 , 并不断

 提升自身治理病虫害的能力 , 从而为大豆的健康生长提供条件 ,

 以吉林省为例 , 该范围地区大豆在生长过程中较为常见的病虫

 害有:灰斑病 、 灰霉病 、 霜霉病 、 食心虫 、 黑绒金龟子 、 根蛆虫等 ,

 除了土壤基肥施加 、 种子包衣等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的防治

 方法外 , 种植人员还可以针对不同病害进行相关化学药剂的施

 加治理 , 对于虫害来说 , 则可以采用物理虫灯 、 引进生物天敌 、 或

 施加药物等方式来进行治理 , 从而防止病虫害的大范围传播蔓

 延 , 尽可能地降低其对于大豆生长的影响,减少因此所产生的经

 济损失 。综上所述 , 优质高产大豆栽培技术的运用是时代发展的必

 然趋势 , 种植人员要重视栽培技术中的各个环节并针对其做好

 严谨的把控 , 确保为大豆的生长发育提供健康优良的生长环境 ,

 真正实现增产提质的目的 , 为农民增收 , 推动农业的进步 。( 作者单位 :

 130200 吉林省农安县农业广播学校 )-10-

篇四:推广大豆种植汇报

旱地“麦/玉/豆” 间套作夏大豆栽培技术 ( 一)

 技术优点 1. 不争地、 不争肥、 不争时, 利于作物共生。

 2. 比较效益明显。

 经济效益高:

 较“麦/玉/薯” 模式亩节本增效达 192. 5 元; 生态效益好:

 生物固氮培肥地力、 免耕秸秆覆盖保持水土、 微区轮作避免连作障碍; 社会效益显著:

 实现部分地区大豆自 给自 足、 提高身体素质、 促进大豆加工业与养殖业发展。

 3. 利于抵御季节性干旱危害, 实现抗旱增收。

 ( 二)

 推广应用情况 2007 年旱地新三熟“麦/玉/豆” 高产高效、 生态安全栽培技术被列为四川省委一号文件广泛应用的新技术、 四川省八大节水农业新技术和科技入户 、 三百工程主推技术, 种植面积达 261. 3 万亩, 平均亩产 138. 2 公斤, 高产示范田亩产达 180 公斤, 每亩新增效益 192. 5元, 累计产生效益 5. 03 亿元。

 该技术自 2003 年开始示范推广以来,五年在全省 15 个市州累计推广 396. 3 万亩, 获社会经济效益 7. 45 亿元。

 ( 三)

 技术要点 1. 规范开厢、 微区轮作;

 2. 免耕直播、 秸秆覆盖;

 3. 选用良种、 合理搭配;

 4. 适时播种、 合理密植;

 5. 科学施肥、 控旺防倒;

 6. 防治病虫、 适时收获。

 ( 四)

 操作程序与标准 1. 规范作畦:

 采用带状作畦( 也称“开厢”), 宽 2 米,

 1 米(或 1. 17米)

 种 5 行( 或 6 行)

 小麦( 或起垄播马铃薯), 1 米( 或 0. 83 米)种 2 行玉米, 待小麦( 或马铃薯)

 收获后接着种 2~ 3 行大豆。

 第二年玉米和大豆实行换茬微区轮作。

  图 1 “麦/玉/豆” 模式开厢、 轮作示意图 2. 选用良种:

 选用主茎发达、 秆强不倒、 粒大的中晚熟或晚熟的耐荫性品种, 如四川可选贡选一号、 南豆 12 等审定品种, 或九月 黄、威远小冬豆、 冬大豆等地方品种。

 3. 适时播期:

 6 月 1 日 至 6 月 10 日 , 根据气象预报在雨前或雨后及时抢墒播种。

 播种前筛选籽粒饱满的大粒种子, 用 50% 多菌灵 5g/公斤. 种子兑少量水搅拌溶解并均匀拌种, 晾干后播种;

 图2 “麦/玉/豆” 套作模式图123456789101112(月份)

 4. 合理密植:

 播种密度为 6000~ 9000 株/亩, 每带种 3 行, 行距为 33~ 40 厘米( 1~ 1. 2 尺), 窝距为 33 厘米( 1 尺)

 左右, 窝留 3株, 边行与中行错窝栽培, 播种时将麦茬用锄头向行间勾倒, 推平,再直接撒播或撬窝点播大豆于麦秸行内, 或直接于麦茬行间撬窝点播, 1m种小麦, 收后种大豆; 第二年种玉米。

 1m预留行种玉米, 收后种小麦;第二年种大豆。

 玉米 小麦 大豆 小麦

 种肥分离。

 田改旱地播夏大豆时密度宜高些。

 5. 科学施肥:

 底肥亩施尿素 3~ 4 公斤, 过磷酸钙 35~ 40 公斤、硫酸钾 3~ 4 公斤, 播种时穴施于远离种子一端; 追肥于花荚期视田间长势, 雨后亩撒尿素 4~ 5 公斤。

 6. 化学控旺:

 大豆开花期对生长较旺田块( 枝叶肥大、 封行)

 用浓度为 180~ 250毫克/公斤多效唑, 或 20~ 40毫克/公斤烯效唑溶液,兑水 40~ 50 公斤喷雾控旺。

 7. 杂草与病虫防治:

 播种前每亩用 1~ 1. 5 公斤的草甘膦除草剂药液兑水 50 公斤或 50% 乙草胺 ECl00~ 150 毫升兑水 30 公斤在田间均匀喷雾去除杂草。

 田间注意防治蚜虫、 红蜘蛛、 病毒病、 根腐病、 豆荚螟、 灰班病、 枯萎病等病虫害。

 幼苗期, 每亩选用 50% 甲基托布津 WP 或 65% 代森锌 WPl00 克兑水 50 公斤茎叶喷雾防治立枯病、 根腐病, 盛花期用 50% 甲基托布津 WP l00 克兑水 50 公斤茎叶喷雾防治霜霉病和炭疽病。

 苗期用 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 15~ 30 克/亩或 2. 5%来福灵乳油 15~ 20 毫升/亩兑水稀释喷雾防治蚜虫、 红蜘蛛、 蓟马等虫害, 并及时预防病毒病, 盛花至结荚鼓粒期注意对豆荚螟、 大豆食心虫、 大豆蚜虫、 红蜘蛛、 蝽蟓等虫害的防治。

 8 适时收获:

 大豆收获期以黄熟到完熟期为宜, 收获适期为荚皮干硬。

 注意玉米成熟时及早收获或去除顶端枝叶, 为大豆生长提供充足的空间资源。

 ( 五)

 注意事项 1 大豆品种选用时, 尽量选用耐荫力强、 生育期较长的品种, 具体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从已有地方品种中筛选, 切忌选用生育期较短

 仅适宜净作的春性品种。

 2 大豆播期确定上应根据各地气候特点分区进行, 即在分析各地降雨规律的基础上, 在 6 月 上旬左右, 使大豆播种期尽量分布在各地降雨时段内。

 3 大豆密度确定上, 应根据田间土壤肥力情况分块进行, 对于土壤肥力较高的沟漕地密度宜小些, 对于土壤肥力较低的高台位地密度宜高些。

 4 大豆追肥与控旺应势田间苗情而定, 长势差的按技术标准进行氮肥追施; 长势旺的不宜追施氮肥, 并按标准进行化学控旺。

 二、 秋大豆净作高产栽培技术

 秋大豆主要针对四川等省多熟制地区, 在春马铃薯、 春大豆、蔬菜等作物收获后, 或水田改旱作的情况下播种大豆。

 由于秋大豆生育期短, 见效快, 不仅有效利用了 种植地区小春作物播种前的空闲时空资源, 使农民增产增收, 而且种植方便, 易于老百姓接受。

 ( 一)

 品种选择。

 选用生育期较短、 高产、 优质大豆新品种,如浙春 3 号、 南豆 5 号、 贡豆 15、 川豆 9 号等品种。

 ( 二)

 适时早播。

 视各地作物收获而定, 适时早播。

 大豆为典型的短日 植物, 播种太晚, 光照太短, 大豆营养生长时间短, 生长量明显不足, 不利高产。

 如马铃薯、 春大豆应在收获后及时播种, 最迟不超过 8 月 中旬。

 ( 三)

 重施基肥。

 秋植大豆生育期较同品种春播生育期短 20 天左右, 施肥以速效肥基施为主, 一般每亩施复合肥 25-30 公斤, 开花后追施 5 公斤尿素, 花荚期再喷施 1~ 2 次叶面肥, 如磷酸二氢钾、

 尿素或硼、 锌等微肥。

 ( 四)

 合理密植。

 秋植大豆密度一般较同一品种春播高 1 万株左右。

 采用 1. 5 米作畦, 每畦种 3 行, 行距 40 厘米, 窝距 14 厘米左右, 窝留 3 苗, 每亩基本苗 2. 5-3 万株左右。

 实行挖窝点播, 播种量一般每亩 8 公斤, 每穴播 4-5 粒。

  ( 五)

 杂草与病虫防治。

 播种前每亩用 1~ 1. 5 公斤的草甘膦除草剂药液兑水 50 公斤或 50% 乙草胺 ECl00~ 150 毫升兑水 30 公斤在田间均匀喷雾去除杂草。

 田间注意防治蚜虫、 红蜘蛛、 病毒病、 根腐病、 豆荚螟、 灰班病、 枯萎病等病虫害。

 幼苗期, 每亩选用 50% 甲基托布津 WP 或 65% 代森锌 WP l00 克兑水 50 公斤茎叶喷雾防治立枯病、 根腐病, 盛花期用 50% 甲基托布津 WP l00 克兑水 50 公斤茎叶喷雾防治霜霉病和炭疽病。

 苗期用 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 15~ 30 克/亩或 2. 5%来福灵乳油 15~ 20 毫升/亩兑水稀释喷雾防治蚜虫、 红蜘蛛、 蓟马等虫害, 并及时预防病毒病, 盛花至结荚鼓粒期注意对豆荚螟、 大豆食心虫、 大豆蚜虫、 红蜘蛛、 蝽蟓等虫害的防治。

  ( 六)

 化学调控。

 高肥地可采用 180~ 250 毫克/公斤多效唑,或 20~ 40 毫克/公斤烯效唑溶液, 兑水 40~ 50 公斤喷雾控旺, 旺长以枝叶肥大、 封行为标准; 低肥力地块可在盛花、 鼓粒期叶面喷洒少量尿素、 磷酸二氢钾和硼、 锌等微肥及其他营养剂, 以防后期脱肥早衰。

 ( 七)

 及时排灌。

 大豆花荚期和鼓粒期遇干旱应及时浇水, 雨季遇涝要及时排水, 尤其是田改旱地块应注意排涝。

 ( 八)

 适时收获。

 大豆收获期以黄熟到完熟期为宜, 收获适期为荚皮干硬。

 三、 夏播菜用大豆栽培技术

  菜用大豆俗称毛豆, 是近年来四川城郊地区发展起来的以鲜食为主的大豆种植形式, 该大豆由于经济效益高, 深受城郊地区老百姓喜爱。

 菜用大豆的种植不仅给豆农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 而且由于大豆自 身丰富的营养价值, 有利于食用者的身体健康。

 针对此次地震受灾地区, 普遍存在食物缺乏, 尤其是蔬菜在短时间内难以满足的现状,通过菜用大豆的种植, 不仅可以缓解受灾地区的蔬菜问题, 而且有利于灾农创收。

 ( 一)

 选择品种。

 选用荚大、 粒大、 采收期长、 口 感好的品种,如辽鲜一号、 铁丰 29、 台 75 及地方小冬豆品种。

 ( 二)

 适时播种。

 夏播菜用大豆播种不宜太早, 一般应于 6 月中下旬播种。

 ( 三)

 合理密植。

 一般籽粒小的品种可适当密植, 如地方品种小冬豆, 籽粒较大的品种应稀植。

 采用 1. 5 米作畦, 每畦种 3 行, 行距 40 厘米, 窝距 20 厘米左右, 窝留 3 苗, 每亩基本苗 2 万株左右。实行挖窝点播, 播种量一般每亩 6 公斤, 每穴播 4-5 粒。

 出苗后及时查苗, 及时补播。

 ( 四)

 科学施肥。

 菜用大豆需要大量的磷钾肥, 因此, 施用磷钾肥对毛豆增产效果显著。

 磷钾肥一般以基肥为主, 追肥为辅。

 基肥的数量, 应视土壤肥力而定, 一般基肥施 25% 复合肥 35-40 公斤,

 开花期视田间长势用 10 公斤尿素作促花肥。

 ( 五)

 杂草化除。

 可用豆草净、 乙草胺等除草剂于播后苗前喷于土表, 或者在豆苗 3 叶期用盖草能喷雾除草。

 ( 六)

 防治病虫害。

 注意防治蚜虫、 潜叶蝇、 红蜘蛛、 斜纹夜蛾、 豆荚螟、 病毒病、 锈病、 白粉病、 霜霉病、 紫斑病等病虫的危害。病虫防治尽量在花荚期前, 且农药选择上注意选择高效、 低毒、 低残留的有机农药, 以确用大豆保食的安全性和获取绿色食品。

 ( 七)

 加强田间管理。

 注意中耕除草, 结荚前适当控水, 花荚期遇旱应灌溉。

 ( 八)

 及时采收。

 在豆荚由下至上逐渐膨大成熟后, 就可陆续采收, 但不宜过早, 否则豆粒瘪小, 商品性差, 产量低, 反而降低了经济效益。

 选择豆荚饱满、 仍为绿色的豆荚收获。

 改一次采收为多次采收, 最后一次收完。

 采收后应放在阴凉处, 以保持新鲜。

 四、 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 ( 一)

 大豆花叶病毒病 1.

 症状:

 常见症状有轻花叶、 皱缩, 沿脉疱斑、 卷叶、 黄斑花叶、叶脉坏死及顶枯等, 轻者对植株生长影响不大, 严重者植株矮化。

 大豆花叶病一般可减产 10%~ 30%, 流行年可造成大面积减产 40%~ 50%。一般来说, 开花期为防治该病的关键时期。

 2. 防病措施:

 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开始喷药防治病毒病, 每亩用2%菌克毒克水剂 110~ 150 克, 兑水 30 公斤喷雾, 做到均匀喷雾, 无漏喷, 连续施药 2 次, 每次间隔 7~ 10 天; 或每亩用 20%毒 A 可湿性

 粉剂 60 克, 兑水 30 公斤喷雾, 每隔 7~ 10 天喷 1 次, 连喷 3 次。

 ( 二)

 大豆霜霉病:

 1.

 症状:

 带菌种子引 起幼苗系统侵染, 子叶不表现症状, 第一对真叶从叶基部开始延叶脉出现大块退绿斑块, 复叶也有相同症状。

 以后全叶变黄而枯死。

 潮湿时叶背褪绿部分产生很厚的灰白色霉层, 为病菌的孢子囊梗和孢子囊。

 受病幼苗矮小瘦弱, 叶皱缩常在封垄后死亡。

 2. 防病措施:

 盛花期每亩用 85% 甲基托布津 WP 100 克兑水 50 公斤喷雾。

 ( 三)

 大豆蚜虫:

 1.

 症状:

 又叫 腻虫。

 具有趋嫩的习性, 成蚜或若蚜集中在豆株的顶叶、 嫩叶、 嫩茎、 嫩荚上刺吸汁液。

 大豆叶被害处叶绿素消失, 形成鲜黄色的不规则斑点, 继后黄斑逐渐扩大, 并变为褐色。

 受害严重的植株叶卷缩、 根系发育不良、 发黄、 植株矮小, 分枝及结荚减少。大发生年可减产 20%~ 30%, 甚至 50%以上。

 除此之外, 大豆蚜虫还能传播花叶病毒病。

 2. 防病措施:

 每亩用 10%吡虫啉( 大功臣、 一遍净、 扑虱蚜、 虱蚜净等)

 可湿性粉剂 20~ 30 克、 3%莫比朗乳油 30 毫升, 兑水 30 公斤喷雾; 或每亩用 2. 5%绿色功夫乳油 40 毫升、 20%辉丰快克乳油 20~30 毫升, 兑水 30 公斤均匀喷雾。

 ( 四)

 大豆红蜘蛛 1.

 症状:

 以成螨和幼螨群集在大豆叶背面吸食叶汁, 受害叶片出

 现黄白色斑点。

 以后吐丝结网, 网间略具红色斑块, 并有大量红蜘蛛潜伏。

 严重时叶片全部变红、 卷缩、 干枯脱落, 导致大豆生长不良,影响产量, 甚至干枯死亡。

 2. 防病措施:

 加强虫情检查, 控制点片发生阶段, 发现有零星豆株叶片出黄白斑为害状时, 立即喷药防治。

 可选用 20%哒嗪硫磷乳油、20%三氯杀螨醇乳油、 30%杀特乳油、 40%水胺硫磷等稀释成 1000 倍稀释液, 每亩用药液 50 公斤。

 也可用 1. 8%集琦虫螨克乳油 10 毫升,兑水 1500~ 3000 倍喷雾, 或 58%风雷激或 24. 5%多面手 1500 倍稀释液喷雾, 或牵牛星(哒螨灵) 每亩 40~ 50 毫升, 或 30%雷毙乳油 30 毫升, 兑水 15~ 20 公斤喷雾。

 打药时注意喷头朝上, 上下喷透, 喷雾器应增加压力, 冲破红蜘蛛网, 使虫触药死亡。

 ( 五)

 大豆食心虫 1.

 症状:

 以幼虫蛀入豆荚内取食豆粒, 常年虫食率约为 5%~ 10%,严重年份虫食率高达 30%~ 60%。

 2. 防病措施:

 从 8 月 初开始每天午后至日 落之前调查成虫蛾量,当田间蛾量突然增多, 出现打团现象即是成虫盛发期。

 如用敌敌畏熏蒸防治成虫, 可在成虫初盛期开始进行, 每亩用 80%敌敌畏乳油 100~150 毫升, 将玉米穗轴或向日 葵秆瓤截成约 5 厘米长段, 浸足敌敌畏药液, 按每隔 4 垄前进 5 米一个药棍的密度, 将药棍夹在大豆枝叉上。这种熏蒸法适用于大豆长势繁茂、 垄间郁蔽的大豆田, 防效可达 90%以上。

 如采用喷雾防治, 可用 25%快杀灵乳油或其它菊酯类药剂, 每亩 25~ 30 毫升兑水用背负式喷雾器将喷头朝上从豆根部向上喷, 使

 下部枝叶和顶部叶片背面着药。

 这种方法防治成虫的效果好。

 也可用溴氰菊酶、 来福灵菊酯等药剂在成虫高峰期后 5~ 7 天内喷雾。

篇五:推广大豆种植汇报

1卷2 0 12 年第3期6 月大豆科学S O Y B E A NS C I E N C EV 0 1. 3lN o . 3Ju n .20 1220 12年黑龙江省审定推广的大豆新品种宋显军(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信息中心, 黑龙江哈尔滨150 0 8 6 )1黑农6 91. 1品种来源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 黑龙汀菽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黑农4 4 为母本, 垦农19 为父本, 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

 原代号:

 哈0 6. 19 39 。

 品种审定编号:

 黑审豆20 120 0 1。1. 2特征特性亚有限结荚习性。

 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25d左右, 需≥10 %活动积温2 6 0 0 %左右。

 该品种株高9 0c m左右, 有分枝。

 紫花, 尖叶, 灰色茸毛, 荚微弯镰形, 成熟时呈褐色。

 种子椭圆形, 种皮黄色, 种脐黄色, 有光泽, 百粒重2 0g 左右。

 2 a 品质分析结果:

 蛋白质含量如. 63%, 脂肪含量21. 9 4 %。

 3 a 抗病接种鉴定结果:

 中抗灰斑病。1. 3产量表现2 0 0 9 —2 0 10 年2 a 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9 6 9 . 4k ・h m ~, 较对照品种黑农51增产9 . 3%; 20 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0 4 3. 7 k g ・h m 一, 较对照品种黑农53增产10 , 8 %。1. 4 栽培技术要点在适应区5月 上旬播种, 选择中等肥力地块种植, 穴播或条播栽培. 保苗20 ~22万株・h m ~。

 施磷酸二铵150k g ・h m ~, 钾肥4 0 k ・h m ~。

 生育期间三铲三趟或化学除草, 拔大草2次, 及时防治病虫害。

 注意事项:

 植株较繁茂,不宜密植。1. 5适应区域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2 农菁豆2 号2. 1品种来源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以绥农10 为母本, 长农7 为父本, 经有性杂交, 系谱法选育而成。

 原代号:

 菁0 5—0 l。

 品种审定编号:

 黑审豆20 120 0 2。2. 2特征特性亚有限结荚习性。

 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25d左右。

 需≥10 ℃活动积温26 0 0 q C 左右。

 该品种株高9 0 一10 0eln , 有分枝. 白花。

 尖叶。

 灰色茸毛, 荚弯镰形, 成熟时呈黑褐色。

 种子圆形, 种皮黄色, 种脐黄色, 有光泽. 百粒重2仃一22g 。

 3 a 品质分析结果:

 蛋白质含量4 1. 7 2%, 脂肪含量19 。

 7 6%。

 3 a 抗病接种鉴定结果:

 中抗灰斑病。2. 3产量表现2 0 0 8 ~2 0 0 9 年2 a 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6 11. 9k g ・h m ~, 较对照品种黑农51增产10 . O %; 20 10 ~20 11年2a 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0 13. 5 k g ・h m ~, 较对照品种黑农53增产10. 4%。2. 4 栽培技术要点在适应区5月 上中旬播种, 选择中等肥力的地块种植,垄作栽培, 公顷保苗20 ~22万株・b m ~。

 采用秋旅肥或种肥施用, 施磷酸二铵130 k g ・h m ~, 尿素25—30k g ・h m ~, 钾肥50 —6 0 k g ・h m ~。

 生育期间要求三铲三趟, 拔大草2次,追施叶面肥和防治食心虫1—2次或采用化学药剂除草。

 9月 下旬成熟, 及时收获。

 有条件播前要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2. 5适应区域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3 抗线虫123. 1品种来源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庆分院以黑抗0 0 2- 24 为母本,农大5129 为父本, 经有性杂交, 系谱法选育而成。

 原代号:庆农0 7 —1133。

 品种审定编号:

 黑审豆20 120 0 3。3. 2特征特性亚有限结荚习性。

 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舀数123d左右, 需≥lO ℃活动积温2 550 ℃左右。

 该品种株高9 0c m左右, 有分枝, 紫花, 圆叶, 灰色茸毛, 荚弯镰形, 成熟时呈褐色。

 种子椭圆形, 种皮黄色, 种脐黑色, 有光泽, 百粒重19 g左右。

 2 a 品质分析结果:

 蛋白质含量39 。

 7 7 %, 脂肪含量2 0 . 8 9 %。

 3 a 抗病接种鉴定结果:

 抗大豆胞囊线虫病1、 3、14 号生理小种。3. 3产量表现2 0 0 9 ~2 0 10 年2 a 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4 8 0 . 3k g . h m ~, 较对照品种抗线3号增产12. O %; 20 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513. 3k g ・h m ~, 较对照品种抗线虫6 号增产11. 2%。3. 4 栽培技术要点在适应区5月 上旬播种, 选择中等肥力地块种植。

 三垄栽培, 保苗22. 5万株・h m ‘2左右。

 施种肥磷酸二铵150k g ・h m ~, 硫酸钾50 k g ・h m ~, 尿素30 k g ・h m ~, 种肥隔离3 —5tin 。

 及时除草、 铲趟, 完全成熟时及时收获。

 重迎茬种植注意大豆胞囊线虫以外的病虫害防治, 根据土壤情况增万方数据

 3期宋显军:

 20 12年黑龙江省审定推广的大豆新品种50 5施肥料及微量元素。3. 5适应区域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4 龙生豆1号4 . 1品种来源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以黑农35为母本, 九农22为父本, 经有性杂交, 系谱法选育而成。

 原代号;龙生0 6- 630 。

 品种审定编号:

 黑审豆20 120 0 4 。4 . 2特征特性亚有限结荚习性。

 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20d左右. 需≥lO q C 活动积温2 4 50 ℃左右。

 该品种株高10 5—125cm , 有小分枝, 紫花, 尖叶, 灰色茸毛, 荚弯镰形, 成熟时呈褐色。

 种子圆形. 种皮黄色。

 种脐淡黄色, 有光泽, 百粒重18 ~2 0g 。

 2 a 品质分析结果:

 蛋白质含量39 . 50 %, 脂肪含量20. 89%。

 3 a 抗病接种鉴定结果:

 高抗灰斑病。4 . 3产量表现2 0 0 9 ~2 0 10 年2 8 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7 2 5. 7k g ・h m ~, 较对照品种黑农4 J4 增产10 . 2%; 20 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4 52 . 4k g ・h m ~, 较对照品种合丰55增产13. 2%。4 . 4 栽培技术要点在适应区5月 上中旬播种, 选择中等肥力的地块种植,垄作栽培, 保苗18 ~20 万株・h m ~。

 采用秋施肥或做种肥施用, 中等肥力地块种植, 施磷酸二铵15 k g ・h m ~, 尿索2 5—3 0k g . h m ~, 钾肥50 ~60 蚝・h m ~。

 生育期间要求三铲j趟, 拔大草2次, 追施叶面肥和防治食心虫l一2次或采用化学药剂除草。

 9 月 下旬成熟. 及时收获。

 有条件播前要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4 . 5适应区域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5牡豆8 号5. 1品种来源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以垦农19 为母本。

 滴20 0 3为父本, 经有性杂交, 系谱法选育而成。

 原代号:

 牡0 6—310 。

 品种审定编号:

 黑审豆20 120 0 5。5. 2特征特性亚有限结荚习性。

 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20d左右, 需≥10 ℃活动积温2 4 50 ℃左右。

 该品种株高10 0c m左右, 无分枝, 紫花, 尖叶, 灰色茸毛, 荚弯镰形, 成熟时呈褐色。

 种子圆形, 种皮黄色, 种脐黄色, 有光泽, 百粒重20g 左右。

 2 a 品质分析结果:

 蛋白质含量37 . 56 %, 脂肪含量2 1. 2 4 %。

 3a 抗病接种鉴定结果:

 中抗灰斑病。5:

 3产量表现2 0 0 9 —2 0 11年3 a 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57 2 . 3k g ・h m , 较对照品种黑农4 4 、 合丰55增产8 . 0 %; 20 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4 29 . 3缦g ・h m 一, 较对照品种合丰55增产9. 1%。5. 4 栽培技术要点在适应区5月 上中旬播种, 选择中等肥力地块种植, 垄作栽培, 保苗23—26 万株・h m ~。

 采用秋施肥或做种肥施用, 施用磷酸二铵18 0k g ・h m ~, 尿素20 ~30 k g ・h m ~, 钾肥50 ~7 0k ・h m ~。

 生育期间要求三铲三趟。

 拔大草2次, 或采用化学除草, 根据田问长势喷施叶面肥, 防治大豆食心虫l一2次。

 9 月 下旬成熟, 及肘收获。5. 5适应区域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6 绥农3 46. 1品种来源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 黑龙江省龙科种业集团有限公司以绥农28 为母本, 黑农4 4 为父本。

 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

 原代号:

 绥0 6- 8 7 9 4 。

 品种审定编号:

 黑审豆20 120 0 6 。6 . 2特征特性亚有限结荚习性。

 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20d左右。

 需≥10 。

 C 活动积温2 4 50 %左右。

 该品种株高8 0c m左右, 有分枝, 白花, 圆叶, 灰色茸毛, 荚微弯镰形, 成熟时呈褐色。

 种子圆形, 种皮黄色, 种脐浅黄色, 无光泽, 百粒重2 0g 左右。

 2 a 品质分析结果:

 蛋白质含量37 . 7 2%, 脂肪含量22. 4 1%。

 3 a 抗病接种鉴定结果:

 中抗灰斑病。6 . 3产量表现2 0 0 9 ~2 0 10 年2 a 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6 4 0 . 0k g ・h m , 较对照品种黑农4 4 增产7 . 1%; 20 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36 9 . 1k g ・h m 一, 较对照品种合丰55增产9 . I%。6 . 4 栽培技术要点在适应区5月 上旬播种, 选择中等以上肥水条件地块种植, 垄作栽培. 保苗24 万株・h m 。

 2左右。

 采用精量点播机垄底侧深施肥, 施肥量为磷酸二铵135 k g ・h m ~, 尿素4 5k g . h m ~, 钾肥60 k g ・h m ~。

 及时铲趟, 遇旱灌水, 防治虫害, 完熟收获。6 . 5适应区域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7宝农l号7 . 1品种来源吉林市宝丰种业有限公司以垦9 5- 324 5为母本, 绥农4为父本。

 经有性杂交, 系谱法选育而成。

 原代号:

 谷豆9 9 0 3。品种审定编号:

 黑审豆20 120 0 7 。7 . 2特征特性无限结荚习性。

 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20d万方数据

 大豆科学3期左右。

 需≥lO ℃活动积温2 4 50 "C 左右。

 该品种株高8 5c ln左右。

 有分枝, 紫花, 尖叶, 灰色茸毛, 荚弯镰形, 成熟时呈褐色。

 种子圆形, 种皮黄色。

 种脐黄色, 有光泽, 百粒重21 g 左右。

 3 a 品质分析结果:

 蛋白质含量38 . 4 7 %, 脂肪含量2 1. 16 %。

 38 抗病接种鉴定结果:

 中抗灰斑病。7 . 3产量表现2 0 0 7 —2 0 0 8 年2 a 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4 10 . 9k g ・h m 一, 较对照品种绥农lO 增产7 . 8 %; 20 0 9 —20 11年3a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6 9 7 . 1 k g ・h m ~, 较对照品种合丰5增产13. O %。7 , 4 栽培技术要点在适应区4 月 末播种。

 选择中上等肥力地块种植, 垄三栽培。

 保苗24 万株・h m 。

 2左右。

 深施肥, 种肥隔离3e m 以上; 施磷酸二铵17 5 k g ・h m ~。

 尿素30 k g ・h m ~, 硫酸钾7 5k g . h m ~。

 苗前用乙草铵封闭除草, 三铲三趟, 完熟时及时收获。7 . 5适应区域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8 绥农3 38. 1品种来源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 黑龙江省龙科种业集团有限公司以绥9 8 - 6 0 0 7 为母本, 绥0 0 —1531为父本经有性杂交。

 系谱法选育而成。

 原代号:

 绥育0 5- 7 4 18 。

 品种审定编号:

 黑审豆2012008。8 . 2特征特性亚有限结荚习性。

 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18d左右。

 需≥10 ℃活动积温24 0 0 %左右。

 该品种株高8 0c m左右。

 无分枝, 紫花. 长叶, 灰色茸毛。

 荚弯镰形, 成熟时呈深褐色。

 种子圆形, 种皮黄色, 种脐浅黄色, 无光泽, 百粒重2 0g 左右。

 2a 品质分析结果:

 蛋白质含量4 0 . 0 9 %, 脂肪含量20. 52%。

 3a 抗病接种鉴定结果:

 中抗灰斑病。8 . 3产量表现20 0 9 ~20 10 年2 a 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7 10 . 1 k g ・h m 一,较对照品种绥农28 增产12. O %; 20 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6 0 1. 8k g ・h m ~, 较对照品种绥农28 增产9 . 8 %。8 . 4 栽培技术要点在适应区5月 上旬播种, 选择中等以上肥力地块种植,垄作栽培, 保苗20 万株. h m 。

 2左右。

 采用精量点播机垄底侧深施肥, 施磷酸二铵135 k g ・h m ~, 尿素4 5 k g . h m ~, 钾肥60 妇・h m ~。

 及时铲趟, 遇旱灌水, 防治虫害, 完熟收获。

 注意事项:

 不宜小垄密植, 肥地保苗16 万株・h m ~, 瘠薄地保苗24 万株・h m ~。

 注意蚜虫防治。8 :

 5适应区域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9 宾豆1号9 . 1品种来源黑龙江阳光种业有限公司以合丰39 为母本, 宾丰6 10 6为父本, 经有性杂交, 系谱法选育而成。

 原代号:

 宾丰0 5-614 6。

 品种审定编号:

 黑审豆20 120 0 9 。9 . 2特征特性亚有限结荚习性。

 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18d左右, 需≥10 't2活动积温2 4 0 0 。

 C 左右。

 该品种株高9 0e m左右, 略有分枝, 紫花, 尖叶, 灰色茸毛, 荚弯镰形, 成熟时呈褐色。

 种子圆形, 种皮黄色, 种脐黄色, 有光泽。

 百粒重22g左右。

 2a 品质分析结果:

 蛋白质含量4 4 . 6 4 %, 脂肪含量19 . 35%。

 3 a 抗病接种鉴定结果:

 中抗灰斑病。9 . 3产量表现20 0 9 —20 10 年2a 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57 5. 3k g - h m ~,较对照品种绥农28 增产9 . 3%; 20 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6 4 9 . 7 k g ・h m ~, 较对照品种绥农28 增产11. 7 %。9 . 4 栽培技术要点在适应区4 月 末播种, 选择中上等肥力地块种植, 垄三栽培, 保菌24 万株・h m 。

 左右。

 深施肥, 种肥隔离3 c m 以上; 施磷酸二铵17 5 k g - h m ~, 尿素30 k g . h m ~, 硫酸钾7 5k g . h m ~。

 苗前用乙草胺封闭除草, 三铲三趟, 完熟时及时收获。9 . 5适应区域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10 嘉豆1号lO . 1品种来源益海嘉里( 北京)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东农4 2为母本,益嘉9 7 - 17 2为父本, 经有性杂交, 系谱法选育而成。

 原代号:

 益嘉0 5—18 9 。

 品种审定编号:

 黑审豆20 120 10 。10 . 2特征特性亚有限结荚习性。

 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18 d左右, 需≥lO c|C 活动积温2 4 0 0 ℃左右。

 该品种株高9 5 c m左右, 无分枝, 紫花, 圆叶, 灰色茸毛, 荚微弯镰形, 成熟时呈褐色。

 种子圆形, 种皮黄色, 种脐黄色, 有光泽, 百粒重21 g左右。

 2 a 品质分析结果:

 蛋白质含量4 3. 22%, 脂肪含嚣19 . 8 8 %。

 3a 抗病接种鉴定结果:

 中抗灰斑病。10 . 3产量表现20 0 9 —20 10 年2a 区域试验平均产最26 23. 9k g ・h m ~,较对照品种绥农28 增产8 . 8 %; 20 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56 7 . 0k g ・h m ~, 较对照品种绥农28 增产8 . 3%。10 . 4 栽培技术要点在适应区5月 上旬播种, 选择平整中等肥力地块种植,垄作栽培, 保苗28 ~30 万椿・h m ~。

 采用分层深施肥, 施磷万方数据

 3期宋显军:

 20 12年黑龙江省审定推广的大豆新品种5 0 7酸二铵10 0 。

 150 k g ・h m ~, 钾肥50 ~7 0 k g ・h m ~, 尿素20~25k g ・h m ~。

 田间采用化学药剂除草或人工除草, 9 月 末或]o y J初适时收获。

 有条件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10 . 5适应区域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11合农6 311. 1品种来源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 黑龙江省合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黑龙江省龙科种业集团有限公司以垦农18为母本, 合丰4 7 为父本, 经有性杂交, 系谱法选育而成。

 原代号:

 合0 50 1。

 品种审定编号:

 黑审豆20 120 11。11. 2特征特性亚有限结荚习性。

 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15 d左右。

 需≥10 ℃活动积温2 350 ℃左右。

 该品种株高9 5 C m左右, 有分枝, 紫花, 圆叶, 灰色茸毛, 荚直形, 成熟时呈褐色。

 种子圆形, 种皮黄色, 种脐无色, 有光泽, 百粒重18 g 左右。

 2 a 品质分析结果:

 蛋白质含量39 . 25%, 脂肪含量2 3 . 2 7 %。

 3 a 抗病接种鉴定结果:

 中抗灰斑病。11. 3产量表现20 0 9 ~20 10 年2a 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9 28 . 7k g ・h m ~,较对照品种合丰50 增产16. 1%; 20 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58 1. 3k g ・h m ~, 较对照品种合丰50 增产15. 5%。11. 4 栽培技术要点在适应区5月 上中旬播种, 选择中等肥力地块种植, 垄作栽培, 保苗30 万株- h m 。

 2左右。

 施有机肥( 有机质含量8 %以上)300 0 0k g ・h m ~, 结合秋整地一次性旎人; 施磷酸二二铵100—150 k g ・h m ~, 尿素20 ~25 k g ・h m ~, 钾肥50 ~7 0b ・h m 。

 田间采用化学药剂除草或人工除草, 中耕2—3次, 拔大草1—2次; 追施叶面肥和防治食心虫l一2次。

 9月 中下旬成熟, 9 月 末或lO 月 初收获。

 有条件播前要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11. 5适应区域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12 垦豆3 312. 1品种来源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农作物开发研究所以垦丰9 号为母本。

 垦丰16为父本, 经有性杂交, 系谱法选育而成。

 原代号:

 垦0 4 —8 57 9 。

 品种审定编号:

 黑审豆20 120 12。12. 2特征特性无限结荚习性。

 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15 d左右, 需≥10 ℃活动积温2 350 0 C 左右。

 该品种株高9 0e m左右, 有分枝, 白花, 尖叶, 灰色茸毛, 荚弯镰形, 成熟时呈黄褐色。

 种子圆形, 种皮淡黄色, 种脐无色, 有光泽, 百粒重18g 左右。

 2 a 品质分析结果:

 蛋白质含量38 . 58 %, 脂肪含量22. 17 %。

 3 a 抗病接种鉴定结果:

 中抗灰斑病。12. 3产量表现20 0 9 —20 10 年2a 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8 4 2. 8kg. hn・‘。

 ,较对照品种合丰50 增产11. 1%; 20 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50 1. 9k g ・h m ~. 较对照品种合丰50 增产12. 1%。12. 4 栽培技术要点在适应Ⅸ5月 上中旬播种, 选择中等肥力以上地块种植, 垄三栽培, 保苗22. 5~25. 5万株. h m 。

 采用分层深施肥, 施磷酸二铵150 k g ・h m 一, 钾肥50 k g - h m ~, 尿素4 0 ~50k g - h m ~。

 开花至鼓粒期根据大豆长势情况, 喷施相应叶面肥或植物生长调节剂。12. 5适应区域黑龙江...

篇六:推广大豆种植汇报

农学通报,Anhui Agri. Sci. Bull. 2013,19 (14)安徽省食用大豆生产现状与发展思路张(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安徽合肥磊周斌张丽亚胡国玉230031)摘要:

 对安徽省食用大豆生产现状、目 前的生产形势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 了 未来食用大豆的发展思路、对策及政策建议,为安徽省大豆科研和生产者及相关部门制定大豆产业政策提供参考。关键词:食用大豆;生产现状;发展思路;政策建议;安徽省中图分类号S56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 (2013)14-32-03大豆是我国 5 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是植物蛋白的重要来源。

 近年来, 国外进口 大豆严重冲击着我国大豆生产, 直接威胁到我国粮食安全,振兴我国大豆产业是我们面临的刻不容缓的新课题。

 长期以来, 安徽省大豆种植、收购与销售并没有严格地依据大豆品种进行区分处理, 混种混收, 原料品质不一, 生产过程不明了, 这都给豆制品生产企业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安徽省是我国大豆种植第二大省,以高蛋白食用大豆生产为主, 为江、浙及南方多省提供优质高蛋白食用大豆原料。

 安徽淮南是豆腐的发源地,豆制品生产享誉国内外。

 海天集团、维他奶国际集团、维维豆奶等大型大豆加工企业多次来安徽考察采购食用大豆原料,黑牛豆奶集团还在肥东建立加工厂。

 因此,加快安徽省高蛋白食用大豆品种选育和生产, 实现大豆食品原料的专用化规模化, 为保障我国食用大豆的供给安全提供支撑。1安徽省食用大豆种植分布和产量安徽省地处华东腹地, 气候温和, 雨量充沛, 全省耕地440万hm2, 横跨我国黄淮和南方两个大豆主产区, 是黄淮海夏大豆产区的主要省份之一。

 夏大豆种植遍布全省各地,淮河以北最为集中, 江淮分水岭以南明显减少, 沿江江南则为零星分散种植, 面积比重小, 我省发展大豆生产有着广阔的天地和传统习惯。我省夏大豆生产以一年多熟制为主,大豆在轮作复种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淮北地区以麦、豆轮作为主, 既给小麦提供早茬又为小麦培肥地力; 淮南地区种植形式多样化, 多以岗地种植大豆或与其他作物间作套种; 皖南地区水稻面积大, 发展田埂豆是扩大食用大豆面积的有效途径, 近年发展很快。我省夏大豆产区是我国高蛋白质大豆的主产区,地处黄淮海夏大豆主产区的最南端, 雨量充沛, 大豆鼓粒期气候比北方湿润, 昼夜温差比北方小, 是形成大豆蛋白质的最佳生态区,也是我国大豆食品加工用原料的主要生产基地。据农业部农技推广中心统计, 2000-2003 年我省大豆面积都在 66.67 万 hm2以上, 2003 年大豆种植面积达 85.53 万hm2, 跃居全国第二位, 总产 99.9万t。

 2004年以来大豆种植面积都在86.67万hm2以上,均居全国第二位。安徽大豆的单产较低,据2005-2007年3a黄淮海地区大豆生产的统计数据, 安徽省大豆种植面积年平均 93.93 万hm2, 年均总产 109 万 t, 均居黄淮海地区第一位, 但667m2产量仅为77.3kg, 与周边的江苏、山东省差一倍以上, 低于黄淮海地区平均水平。表1安徽省大豆种植面积与产量情况 (1951-2011)年代20世纪50年代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年均种植面积(万hm2)88.760.066.572.050.047.8968.2267.4774.7485.5288.8191.7096.3093.898.8496.9993.8988.59年均单产(kg/667m2)43.749.664.972.895.7139.989.487.7124.377.984.564.686.680.786.285.784.880.9年总产(万t)58.144.764.779.099.8100.591.589.4139.499.9112.688.8125.0113.6127.8124.7119.4107.52目前大豆的生产形势目 前大豆生产形势严峻, 由于国家50亿kg粮食增长计划, 要增加粮食总产量, 以玉米替代大豆已成为部分地区地基金项目: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 (CARS-04-PS07); 国家863 计划 (2012AA101106-1-3);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 (2011BAD35B06-3-9)资助。作者简介:张磊 (1956-),男,研究员,从事大豆遗传育种研究工作。收稿日期:2013-07-0832

 19 卷14期方政府保证粮食增产的最主要策略, 玉米面积将迅速扩大,与玉米同季的大豆面积将会减少。

 安徽省大豆面积近年来稳定在 86.67 万 hm2以上, 未来几年将会明显减少, 但据估计,大豆面积不会减少太快。

 由于我省大豆主产区劳动力转移, 种植大豆省工省钱, 成本低, 易管理, 加之传统的种植习惯有利于后茬小麦种植,且豆制品加工行业对优质大豆原料的需求强劲,因此种植面积将会稳定在66.67万hm2左右。品种使用情况:目前安徽省食用大豆使用的品种主要有中黄13、徐豆9号、皖豆28、皖豆24、阜豆9号, 搭配品种有中黄35、中黄39、徐豆10号、徐豆14号、皖豆15等。

 其中,皖豆28、皖豆24、中黄13、徐豆9号、徐豆10号和皖豆15等都是高蛋白食用大豆品种。高蛋白大豆皖豆28连续4a被推介为黄淮海主导大豆品种, 推广面积迅速扩大, 2012年在华阳河农场连片示范种植780hm2, 平 均 单 产 233.9kg/667m2, 高 产 田 块 达 270.85kg/667m2,创安徽南部地区夏大豆高产纪录。高蛋白大豆皖豆24连续 9a被推荐为安徽省主推品种,2008年在太和县66.67hm2高产创建核心示范区种植,平均单产228.34kg/667m2;2009年在利辛县666.67hm2连片示范区种植, 平均单产 215.84kg/667m2, 较当 地常年种植品 种增产75.6kg; 2010年在利辛全县开展高产示范, 种植面积达 0.67万hm2, 其中, 在纪王场乡开展了整乡推进活动, 全乡 0.33 万hm2平均单产226.5kg/667m2,较常年种植品种增产70kg。病虫草害发生情况:

 病害主要是苗期大豆根腐病, 尤其是降雨过多时, 低洼地易发生根腐病; 虫害主要是苗期的蛴螬、金针虫,中后期的卷叶螟、甜菜夜蛾、豆荚螟、食心虫等。田间杂草主要有马唐、狗尾草、鸭跖草、铁苋菜、牛筋草等。3当前食用大豆生产存在问题3.1分散种植, 难保质量目 前的大豆生产多为农户分散种植,农业生产标准化程度低,没有形成专用品种的单种、单收,导致原料大豆质量不稳定。3.2播种质量不高, 缺苗断垄严重大部分田块田间密度大,影响群体产量。

 调查发现,因受播种机械的限制,都用小麦播种机械播大豆, 行距小 (20cm)、播种质量不高, 缺苗断垄严重,田间豆苗不均匀,密度大,影响产量。3.3无灌溉条件,播种偏迟如 2012年麦收后干旱无雨,大部分地方等雨播种, 皖北大部分农户在6月 25 日 才播种, 播种偏迟。3.4不重视地下害虫防治90%以上的农户在播种大豆时未防治地下害虫, 部分田块因地下害虫为害造成死苗率达10%以上。3.5片面追求早熟品种在亳州、淮北、阜阳等部分地区片面追求早熟品种, 9月 中旬前大豆就收获, 到 10月 上中旬播种小麦还有半个月 时间, 此间的光、热、水资源浪费, 且早熟大豆植株矮小 (多数仅40cm高),单株结荚少,产量低。4安徽省食用大豆生产发展思路与目标以发展高蛋白食用大豆为主, 以增加农民4.1发展思 路收入和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 以提高单产为主攻方向, 利用有性杂交、聚合杂交、杂种优势利用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发掘优异种质资源, 聚合有利性状基因, 培育推广一批高产高蛋白食用大豆新品种; 研发配套的高产保优栽培、轻简化栽培、测土配方施肥、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和农机设备等;通过种植制度的优化调整,推进区域化种植、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 全面提升高蛋白大豆的竞争力, 稳定发展安徽高蛋白食用大豆。4.2发展目标2015 年:

 稳定大豆种植面积80万hm2, 依靠高产高蛋白大豆品种的推广和配套栽培技术的实施,使我省大豆单产水平达110kg/667m2,总产水平达到 132万t。

 同时,建立高产大豆核心区和示范区, 核心区大豆单产达 210kg/667m2, 示范区大豆单产达 180kg/667m2; 高蛋白大豆覆盖率达50%以上。

 2020年:

 恢复大豆种植面积达93.33 万hm2, 依靠科技创新、配套栽培技术的优化, 使我省大豆单产水平达140kg/667m2, 总产达 196 万 t, 高 蛋白 大豆覆盖率达 60%以上。5发展食用大豆生产的对策措施及政策建议5.1对策措施5.1.1凝聚科研队伍,提升研发能力以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为核心, 以现有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的技术力量为基础,围绕食用大豆产业发展需求,集聚优质资源,进行优良基因发掘,加强新品种选育与配套技术创新研究;同时,对大豆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开展研究、集成和示范, 切实提高大豆产业的研发能力,多出科研成果。5.1.2进一步完善良种繁育体系、扩大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规模在已建国家级大豆改良分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良种繁育体系、扩大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规模, 加强区域试验站、原 (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积极开展大豆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试验示范,建立优质高产创建示范田。5.1.3建立和完善优势区域大豆标准化生产基地,优化区域布局针对优势区域普遍存在的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 然灾害能力差的问题,筛选一批高产、高蛋白、耐逆性强的大豆品种, 建立 “整乡整县”的标准化生产基地, 通过加强田间水利工程建设、土壤改良、大型农机具购置、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大豆综合生产能力。

 充分利用耕地资源, 大力推行大豆-玉米间作套种模式,推广免少耕和机械化生产技术,扩大高蛋白大豆种植, 创立高蛋白大豆品牌, 促进区域布局的优化。5.1.4切实提高食用 大豆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坚持贸易带动加工、加工带动生产的产业一体化原则, 改变豆农经营分散、产销无组织状态。

 通过引导豆农建立自 己的合作社, 提高食用大豆生产的专业化组织化程度, 实现规模经营, 统一大豆的品种和品质,提高大豆比较效益。(下转44页)张磊等安徽省食用大豆生产现状与发展思路33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 Sci. Bull. 2013,19 (14)米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和科技示范户,加强植保服务队、农机作业服务队等专业化服务组织建设,提高玉米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水平。3.3.4抓产销服务引导和鼓励玉米产销经纪人、饲料加工龙头企业等与农民建立产销衔接机制, 大力发展订单生产,实现利益共享,分险共担的合作关系,促进玉米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3.4强化政策措施,增强保障能力3.4.1强化领导发挥玉米振兴计划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和领导作用, 强化行政推动, 发挥技术服务小组的技术服务和指导作用,确保玉米振兴计划各项措施落到实处。3.4.2加大投入认真落实现有强农惠农政策,调动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 整合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重大农业技术推广等项目资金,重点向玉米高产示范区倾斜;引导玉米加工企业积极参与玉米基地建设,建立政府、企业、农民多元化的投入机制。3.4.3加强农技体系推广建设广大农技人员是农业科技的传播者和引导者。

 应进一步完善农技推广体系,提高服务手段,健全服务网络,改善福利待遇,形成市、县 (区)、镇、村、户一体化的农技推广服务网络,发挥农技人员传播农业科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4.4加强宣传通过观摩交流、宣传报道等形式加强高产创建典型的宣传, 引导各级政府、部门、农技人员、农民、企业、媒体等关心关注玉米高产创建活动,营造舆论氛围。3.4.5加强协作农业、财政、粮食、金融等部门要加强合作, 密切配合, 建立上下联动、部门互动的工作机制, 共同形成促进玉米生产发展的合力。3.4.6加强考评健全玉米生产发展绩效考评和表彰奖励机制, 对在玉米生产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及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充分调动各地发展玉米生产的积极性。

 (责编:徐焕斗)(上接 33页)引导合作社与公司、科研机构等相关单位之间组建行业协会, 加工企业之间组建集团等, 壮大大豆产业队伍,从而促进大豆产业向社会化、集群化发展。5.1.5实行高蛋白 食用 大豆原料质量安全的全程监控安徽具有优良的食用大豆品种, 但因混种混收, 这一品质优势没有发挥出来。

 豆制品加工行业对提高原料大豆品质有迫切的需求, 小规模、混合品种的大豆种植已不能满足现代大豆食品企业对大豆原料的要求。

 因此,从大豆种植到送入企业, 经历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有严格的控制与记录, 每一批大豆的生长状况、施肥与喷洒农药情况、收获时间等全部实行信息化管理,清晰透明,达到要求,实行大豆原料质量安全的全程监控。5.1.6积极发展大豆精深加工制定对大豆深加工项目实行贴息、按规定对其进口技术及设备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等政策,鼓励加工企业发展大豆精深加工。

 开展大豆产品精深加工技术攻关,促进加工企业技术改造、产品升级,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和转化效益, 促进产业链条的延伸,并注重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大豆食品加工业,提高其技术水平,开发高蛋白大豆系列产品,提高附加值,提升大豆产业的竞争力。5.2技术指导措施5.2.1建立基地和合作生产机制与加工企业联合建立高蛋白食用大豆生产基地, 实行优质品种的分种、分收、分储,逐步扩大规模, 保障稳定的优质大豆原料供给, 形成专种专用、优质优价的合作生产机制。5.2.2研制推广适宜的播种机械研制推广适宜的大豆播种机械,如国家大豆体系研发的麦茬夏大豆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机,应尽快示范推广应用于生产实践。5.2.3推广应用栽培新技术推广大豆 “扩行栽培技术”,核心是加快扩大行距 (变传统的 20cm行距为 40cm行距), 或二垄靠 (40cm+20cm)栽培技术的推广。5.2.4雨、温度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及时进行化学除草。

 667m2用及时化学除草对于杂草发生较重的田块,利用在无10%精禾草克100mL或10.8%盖草能30mL+25%虎威 100mL兑水50kg喷雾。5.2.5及时防治病虫目前主要是甜菜夜蛾和地下害虫的防治,要足够重视大豆根腐病的防治。5.3政策建议(1)针对安徽省高蛋白大豆生产现状, 制定相应的直接补贴政策, 像东北高油大豆那样, 对安徽...

篇七:推广大豆种植汇报

国外的差距中谈我国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刘 忠 堂黑 龙 江 省 农 科 院2011 . 07. 27

 报告内容• 导言• 一、 解析先进大豆生产国技术,破解我国大豆低产难题。• 二、 从大豆高产创建看大豆增产潜力。• 三、 关于大豆持续增产的几个问题• 四、 大豆高产基础与高产长相••

 导言••••我国大豆单产提高不快, 比较效益降低, 面积下滑。大豆需求增加, 进口量猛增, 依赖性增强, 已成为世界第一进口大国。原因有三:1 、 国外补贴多, 低价大豆进口冲击国内市场。

 豆农卖豆难, 企业买豆亏损。2、 单产低, 产值低, 效益低。3、 水稻、 玉米、 花生等作物价格高, 种豆单位土地比较效益低。解决办法:1 、 提高单产2、 加工增值3、 增加补贴如何提高单产?•••••••

 一、 解析先进大豆生产国技术, 破解我国大豆低产难题。——世界先进大豆生产国高产措施世界大豆产量快速提高1 、 推广转基因大豆, 控制了杂草危害, 保证了大豆正常生育。

 (草)2、 实行窄行密植, 扩大了绿色面积, 提高了产量(光)3、 实行米豆轮作, 避免了连作的危害, 保证了健康生长。

 (环境)4、 实行平衡施肥, 接种根瘤菌, 保证了营养供应(肥)5、 实行规模化、 标准化作业, 降低了成本, 提高了技术到位率。

 ( 耕作)6、 实行保护性耕作, 构建了良好的土壤环境。

 (土)

 我国的差距1 、 耕作质量差, 土壤环境不良。2、 结构不合理, 群体光能效率低。3、 施肥不合理, 供肥不及时, 营养不足, 脱肥4、 重迎茬严重, 土壤环境恶化, 生育不良。5、 掠夺式种植, 取出多投入少, 土壤肥力低。6、 规模小、 机械化、 标准化水平低。——轮作、 耕作、 播种, 秸秆还田培肥地力, 大机械标准化作业。

 1、 黑龙江省省大面积高产201 1 年 黑河38

 850亩202kg

 瑷珲四道沟村201 1 年合丰50

  5000亩1 90. 1 kg

 富锦市201 1 年合丰55

  1 万亩1 98. 4kg

 庆安县元宝镇201 1 年绥农26

  1 万亩21 6. 4kg

 北林区幸福乡2008年合丰55

 500亩287. 9

 八五二农场2009年合丰50

 600亩280. 8kg

 八五三农场2009年合丰55

 340亩286. 0kg

 七星农场2009年垦丰1 6

 340亩287. 6kg

 七星农场201 1 年30万亩252. 6kg

 30个核心示范区大豆大面积可产200-250kg, 目前产量潜力80-1 30kg.

 为什么大面积高产都出现在农垦系统?二、 从大豆高产创建看大豆增产潜力

 总结以上大豆大面积高产有以下特点:1 、 均采用了高产优良品种 。2、 进行模式化栽培。增加了密度, 调整了行距, 构建了较好的群体结构, 进行了生育调控。

 较好的土壤耕作 , 测土配方施肥。3、发挥了机械在整地、 播种、 管理上的作用。——向机械化、 标准化、 规模化迈进。——向现代农业的方向发展。

 三关于大豆持续增产的几个问题•作物产量 = 品种 +耕作栽培+环境•黑龙江省:

 品种33. 4%

  栽培34. 8%

  土1 4. 4%壤1 7. 4%

  防病•美国:

 行距50%

 病害20%

  杂草1 5%

 土壤 1 0%

 播期5%

  •大豆大面积高产:

 一靠品种, 二靠耕作, 三靠栽培。•——机械载体。

 1、 高产抗逆的品种•品种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一个基因可以改变世界•一粒种子能够改变世界•矮秆小麦、 矮秆水稻、 杂交玉米、 转基因大豆等。•实践证明:

 没有高产的品种, 就没有高产的出现, 有了高产品种,高产就不断的出现。•在东北——•育成了辽21 051, 2000年首次创出了327. 2kg的高产。•育成了耐密矮秆品种合农60, 在我国寒区创出了307. 3kg高产。•在黄淮——•诱处4号1 999年河南邓州, 首次创出了306. 9kg高产。•MN91 43

  2000年安徽蒙城, 315, 8kg。

 在西北——•新大豆1 号:

 1 999年397. 08kg

  创西北最 高产。•中黄35 :2009年新疆阿勒泰400. 2kg创全国高产纪录。在世界——•矮秆品种:

 1 984年澳大利亚526. 5kg

  突破了500kg的高产。•94M80 ;2009年Ki p Cul l rs 694. 3Kg (1 041 4kg/hm2) ,•创世界记录。•94Y71

 :201 0年Ki p Cul l rs 720. 02kg(10800. 35kg/hm2)•再刷世界纪录。中国:

 突破300kg用50年突破400kg用1 0年美国:

 突破400kg用30年突破500kg 用1 0年突破700kg用28年•可见, 品种在不断改进, 产量在不断提高, 品种在提高大豆产量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举例大的品种是增产的保证•201 0年黑龙江省大豆推广品种1 31 个推广面积1 00万亩以上的13个推广面积361 6万亩, 占全省大豆面积的60, 3%。其中:合丰50

  963. 4万亩绥农28

  593. 0万亩合丰55

  439. 0万亩推广面积大的原因是:

 丰产性好、 抗病性强、 秆强不倒、品质优良, 适应性广, 大面积高产。•••••••

 合合合丰50 280. 8公斤(600亩)

 合丰合丰55

 340亩亩产286公斤

 合丰52 600亩 亩产262公斤

 • 大豆大面积高产品种的特点:•1 ) 高产稳产, 适应性强。•2) 耐密抗倒, 适于机械化栽培。•3) 抗病虫。•4) 适应市场要求的品质。•比如——•东北:

 合丰50、 合丰55、 黑农51、 垦丰1 6、 黑河43、•华疆4号; 吉育47; 蒙豆14等。•黄淮:

 冀豆1 7、 郑921 16、 菏豆1 3、 中黄13、 豌豆28等。•南方:

 南豆1 2、 华夏3号等。

 二、 构建合理的群体结构1 、 提高光能利用率6H2O+12CO2—C6H12O6+6H2O+6CO2(生物产量)光能利用率:大豆:

 0. 76-0. 81%玉米:

 1. 36-1. 52%董钻教授研究:225Kg:

 0. 85%350kg:

 1%最 大:

 5%提高光能利用率, 就可提高产量。

 有三种途径• 1) 扩大绿色面积• 2) 减少光的浪费• 3) 提高光的利用率栽培上——提高群体光合势• 育种上——提高光效育种• 但是——目前存在很大问题

 3、 解决办法

 大豆合理结构田间长相

 3、 土壤耕作土壤耕作是大豆栽培的基础是养护土壤的重要手段是构建大豆生育环境的长久措施耕作学是研究耕作制度, 土壤养护制度, 种植制度, 综合、 持续发展。沈学年先生:

 “四尽”“五良”但是——土壤耕作却是大豆高产栽培中最薄弱的环节, 是大豆大面积高产的主要障碍。美国为什么高产? 农垦为什么高产? 乡镇为什么低产? 土壤耕作上的巨大差异是主要的原因。

 (1)

 土壤耕作的问题——种床、 耕层不良1 )

 轮作乱——北方重迎茬2)

 耕作粗——表层耕作或不耕作, 缺少深松环节。土壤紧实, 库容小, 土壤环境恶化。3)

 整地质量差——种床不佳、 播种质量差。(2)

 解决办法——机械标准化作业, 建立肥沃耕层1 )

 建立合理的轮作制度2)

 伏秋深松整地3)

 玉米茬原垄卡种麦后整地播种4)

 重视整地质量, 尽量避免春整地5)

 松、 翻、 旋、 耙、 卡6)

 秸秆还田红兴隆局:

 伏秋松, 原垄卡, 松、 翻、 旋、 耙、 卡 。

 • 以松为主,松、 翻、 旋、耙、 卡相配套。

 4、 播种问题(1)

 播种质量的重要性——决定群体优劣。1)

 出苗, 分布, 密度, 群体结构。2)

 根部病虫害预防 。3)

 养分供应所以, 播种是基础。(2)

 问题——质量差, 分布不匀。1)

 种床质量差; 种子落干, 出苗不齐不匀2)

 播种晚, 失墒、 出苗不好。3)

 下种不匀, 苗分布不合理。4)

 种肥接触, 缺苗断条。5)

 种子质量差, 缺苗、 苗弱。(3)

 解决办法——良好的种床和机械。1)

 良好的土地耕作2)

 先进的播种机3)

 恰当的播种时期4)

 种子包衣。

 5、 施肥与培肥问题国外大豆施肥接种根瘤菌(1 )

 问题前期大的量施肥经验施肥浅施肥后期脱肥(2)

 解决办法测土配方施肥叶面喷肥合理轮作侧深施肥秸秆还田根瘤菌不施肥或少施肥(轮作、 秸秆还田)短期—— 科学施肥根本—— 土壤培肥测土施肥:

 公益化土壤培肥:

 秸秆还田科学应用根瘤菌

 6、 依靠“技术载体” 实现大面积高产•实现大豆大面积高产要靠——•两个核心技术:•高产品种:

 高产、 抗病、 抗倒、 适应性强。•配套技术:

 满足品种生育要求, 高效利用光能•两个载体:•机械:

 耕作、 施肥、 管理、 收获的标准化。•种子:

 防病、 前期营养、 苗齐苗壮。•三个效应:•技术组装的整合效应 。•先进技术、 品种展示的起爆效应。•高产样板的辐射效应。•实现大豆的大面积高产——靠机械化、 规模化、 标准化。

 四、 大豆高产基础与高产长相1 、 高产基础地上构建一个最大利用光能的健康群体地下创造一个有利根系发育的良好条件

 大豆高产优良品种最大利用光能的群体结构健壮的生育適期的收获构建合理群体结构最大利用光能合理轮作土壤耕松防治根部病虫害改善土壤环境创造一个最好的根系发育环境

 2、 大豆高产长相苗花荚鼓粒期——健而不衰 生育旺盛成熟期——斜而不倒 荚多粒大落叶迅速期——壮而不旺 根系发达期——旺而不蔽 透光良好期——蔽而不郁 叶片浓绿一片金黄

 谢谢!谢谢!

推荐访问:大豆 种植 汇报 推广

本文标题:推广大豆种植汇报7篇
链接地址:https://www.senjie2201.com/zhuantifanwen/gongzuohuibao/20025.html

版权声明:
1.世霆文库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推广大豆种植汇报7篇》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关于世霆文库网 | 在线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帮助 | 投诉与建议 | 人才招聘 |

Copyright © 2017-2024 世霆文库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沪ICP备170007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