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山阻击战观后感300字8篇
塔山阻击战观后感300字8篇塔山阻击战观后感300字 电影大决战的观后感0700字字55篇 电影《大决战》的观后感700字1 阳光明媚的一个下午,学校要组织我们观看一部战争片《大决战》,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塔山阻击战观后感300字8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塔山阻击战观后感300字
大决战的观后感 0 700 字 字 5 5 篇电影《大决战》的观后感 700 字 1
阳光明媚的一个下午,学校要组织我们观看一部战争片《大决战》,对于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能通过电影重温当年的这场战役,真有些热血澎湃啊!影片通过恢弘的场景,再现了 1940 年在山西我八路军以破坏日军占领的交通线、矿山为目的的破袭作战。据统计,参与作战的中国军队总计达到 105 个团,因此命名为“百团大战”
影片再现了侵华日军的残酷、狡诈,一面的诱降蒋介石,一面又对成都、重庆采取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实施大规模轰炸,手段极其残忍。“东方慕尼黑”的阴影笼罩着中国大地,中华大地满目疮痍,民不聊生。为了打破日军在华实行的“囚笼政策”,我八路军总司令彭德怀,左权任副参谋长,率领我八路军同敌人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在 1940 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 129 师和晋察冀军区等共105 个团 40 余万兵力,对华北地区河北、山西的日伪军发动了一次进攻战役。这次战役共进行大小战斗1800余次,攻克据点2900余个,歼灭日伪军 45000 余人,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斗志,增强了必胜的信心。
影片中通过场景的展现,向我们展现了当时极其残酷的历史背景,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华儿女怎能任人宰割?通过对人物的刻画展现了八路军战士英勇杀敌、不顾个人安危,机智勇敢的形象,通过刻画彭德怀总司令,左权等一系列人物形象,让我们看到了伟人
的运筹帷幄,英雄胆略。中国人民战争的胜利果实来之不易,在战争中,老百姓极大地支持和拥护,给了八路军战胜敌人的勇气,八路军不愧是“正义之师”“威武之师”,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
看完这部经典影片《百团大战》,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先辈们的抗争、牺牲换来了今天和平时代幸福的生活,每天迎着和煦的阳光,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读书,憧憬未来,这是多么美好的生活!
珍惜和平,珍惜这个美好的时代!要做就做新时代的领跑者!
电影《大决战》的观后感 700 字 2
最近,我观看了大型历史战争巨片《平津战役》。影片场面摄人心魄,它把我带回那个战马嘶鸣、炮声隆隆的年代。看完平津战役电影,进一步加深了我对平津战役的了解。
刚刚接受完革命精神荡涤和冲刷的我,心潮难平,有感而发∶平津战役是人民解放军在东起唐山西至张家口长达 500 公里战线上,对华北国民党军进行的一次战略性决战。全战役从 1948 年 11 月 29 日开始至 1949 年 1 月 30 日结束,历时 64 天,共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52 万余人,基本解放了华北,为夺取全国的解放和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平津战略中人民解放军牺牲了 7036 人,还有许多支前的民工献出了宝贵生命。我们应该永远牢记过去的艰苦岁月,永远牢记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今天和平环境和幸福生活的人民英雄们!
通过了解平津战役后,我觉得它给我带来了思考人,我们是新一代的少先队员,作为伟大的中华名族的希望和重要组成部分,平津战役精神,它是一代中华儿女演出的一部揭示民族之魂的壮丽史诗,它
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脉相传,是我们党和民族的“传家宝”,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不可多得的常学常新的“必修课。”
此时,在我的眼前仿佛又展现出一幅崭新的画面: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团结进取、开拓创新、负重拼搏,要以骄人的成绩改写了历史,并朝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不断迈进。
电影《大决战》的观后感 700 字 3
《平津战役》影片深入刻画了中共中央领导人的政治大智慧,也把傅作义既深明大义, 却又不甘心轻易退出历史舞台的心理。
同时,电影也表现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军 英勇善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历史地再现了解放天津的部分史实,让人们了解到了真实的战争场面。平津战役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地区基本获得解放。尤其是和平解放北平,进一步打击了国民党的士气,对加速解放战争的进程具有重要 意义! 三大战役的伟大胜利,使人民群众胜利地完成了与敌主力的战略决战。
三大战役共进行 了 142 天,歼灭敌人 173 个师,共计 154 万多人。连同在此期间其他地区的作战,人民解放军共计歼敌 182 万人。这意味着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已被消灭殆 尽。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巩固基础。影片《大决战》真实地再现了三大战役最先打响的三大战役的全过程。大地震撼,江河 奔腾,英雄人物风起云涌,豪情奔放。节度千军万马,驰骋辽沈大地,猛挥百万雄师,横扫山海关外。
运筹帷幄,如流云泼墨,气势磅礴;行军布阵,如黑白对峙,决胜千里。一时之间,豪杰并起,长纵声笑傲天下;中华大地,雄才纵横,持利斧开天辟地!历史上蒙古大帝国、罗马帝国何阿拉伯帝国,他们鼎盛时期,席卷天下,宰割山河,大军兵锋所指,谁敢昂头?但民心相背,帝国的强盛只不过是昙花一现,之后迅速四分五裂,隐形潜踪,成为历史 的匆匆过客。
去北京,过八达岭,一睹长城雄姿,青山飞苍龙,绵延数万里。关外烈风到此 尚且停步,更何况血肉之躯?然而只要翻开历史粗略一览,就不难发现。自秦始皇修长城,边关并没有多少太平日子,仍然征尘滚滚、战火纷纷,万马齐嘶,刀枪并举。白天刀光足以蔽日,夜晚冷血足以盖寒。多少次,长城顶峰,异国的旗帜猎猎飞扬,又有多少次,长城脚下,外族的铁马兵戈飞逝往来。历史告诉我们,纵然有铜墙铁壁,但如果民心相背,总是无法阻挡侵略的铁蹄。把思绪再次拉回影片,大地仍在震撼,江河仍在奔腾。国民党的事战略体系正在崩溃。共产党野战军百万雄兵正挥师入关,炮口所向,威慑淮海平津,中国人民解 放军兵锋所指,已指向长江,逐鹿中原,战鼓已响,帏幕已开„„中国人民解放军万岁!万岁!
电影《大决战》的观后感 700 字 4
为了配合学校发出的热爱家乡、迎接国庆六十周年活动,我在暑假专门观看了一部历史题材的电影——《大决战 I——辽沈战役》,其中最令我震撼的就是这场战役中最惨烈的一场战斗——塔山阻击战。
塔山并不是山,只是锦州与锦西之间一个有着百多户人家的村庄,称塔山堡。1948 年辽沈战役锦州之战打响,塔山是锦西至锦州的必经之道,是国民党军西进兵团驰援锦州的必经之路,也是东北我军堵住国民党援军的必争之地。敌我两军在这里进行了生与死的搏斗。当时的东北野战军第 4、第 11 纵队等为保障主力夺取锦州,在这里对增援锦州的国民党军进行的一次阻击防御作战。这次战斗,从 1948年 10 月 10 日开始,至 10 月 15 日结束,战斗打得异常惨烈,解放军战士们用血肉之躯成功地阻截了增援锦州的国民党救兵,为辽沈战役的关键——锦州赢得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先机。战斗共进行了六天六夜,塔山一片炮灰,山也被炸低了大约 100 米,共歼灭国民党军计 6549人,从而保障了我军主力攻克锦州作战的胜利。
锦州攻克之后,长春的国民党守军起义,卫立煌逃走后,沈阳的守军投降,紧接着我们有攻克了营口。辽沈战役自 9 月 12 日至 11 月2 日,历时 52 天,东北野战军以伤亡 6.9 万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 47.2 万余人。这一战后,国民党军总兵力下降到 290 万人,解放军总兵力上升至 300 万人,国共双方的正负位置,已经颠倒过来了。主席毛泽东信心十足地说:“这样,我们原来预计的战争进程,大为缩短。现在看来,只需从现在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
辽沈战役结束后,又经过了平津战役、淮海战役,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中国人民解放军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辽沈地区这片曾被鲜血染红的土地,如今国泰民安、生活幸福,
我们相信英雄们鲜血不会白流,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
电影《大决战》的观后感 700 字 5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同时也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胜利70 周年。关于三大战役的记录,我认为最为经典的当属 1991 年拍摄的《大决战》系列,我用了一周的时间陆续重温了一遍。《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其中我认为最震撼的要属《淮海战役》。
60 万对 80 万,延伸来说,为什么人民解放军能够战胜装备精良、人数众多的国民党军队?以前只在历史书中划过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但具体来说,决定解放战争胜利的有很多,我认为关键一点在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并进行了彻底的土地革命,土地革命在主观上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用户,得到了农民的认可和支持;客观上使得原本束缚在土地上的生产力得以释放出来。这样就是数以万计的农民在主、客观条件同时满足的情况下,能够奔赴前线,支援解放军在广阔的华中平原上“中原逐鹿”。
陈毅讲: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子推出来的。一方面土地改革深入人心,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和认可,进而在进行军事动员和队伍补充扩编时,每家每户愿意让自家的“壮小伙”应征入伍;另一方面,土地革命解放了生产力,原本干一年才能吃个半饱的农户(一半甚至更多的劳动所得可能要交给地主),现在在农忙时期积极耕作劳动所得便能超过以往的整年,这样在农闲时期,解放区就可以发动大量的劳动力形成一支宏大的支前力量。
土地革命,一是走群众路线,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一切为了群
众;二是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正是如此,土地革命成功了,解放战争成功了。至于其他类似“战争艺术”种种(蒋介石随时都能飞往前线,坐镇指挥,当然还是帮倒忙;毛泽东则审时度势,放手前线成立“总前委”,以便“便宜行事”),只不过是缩短(或延长)了战争的时间的“把戏”罢了(当然也不能完全否认,但过分强调军事指挥的重要性,特别是将国民党部队失败的原因全部归结于蒋介石的失败指挥上,这难道不就是一种历史虚无主义嘛。)。
贯彻群众路线、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今依然熠熠生辉。
电影《大决战》的观后感 700 字相关文章:
★ 《大决战》观后感 600 字 5 篇 ★ 电影观后感作文 700 字五篇 ★ 纪录片淮海战役观后感范文 700 字五篇 ★ 《八佰》电影观后感 700 字 5 篇 ★ 《战狼 2》军事电影观后感 700 字五篇 ★ 《我的战争》电影观后感 700 字 5 篇 ★ 《战狼》电影的观后感 700 字 5 篇 ★ 电影《血战钢锯岭》观后感 700 字 5 篇 ★ 观后感 700 字精选 5 篇 ★ 有关《勇士》电影观后感 700 字 5 篇
篇二:塔山阻击战观后感300字
《大决战》 观后感 根据学校寒假活动安排, 我观看了 一部历史题材的电影——《大决战》。该片真实地再现了 三大战役的全过程。
看完后, 深深地震撼了 我。
剧中革命领导人指挥百万雄师, 横扫山海关外。
运筹帷幄, 如流云泼墨, 气势磅礴; 战士们英勇奋战, 鲜血映红山谷。
其中最令我震撼的就是这场战役中最惨烈的一场战斗——塔山阻击战。
塔山并不是山, 只 是锦州 与 锦西之间一个有着百多户 人家的村庄, 称塔山堡。
1948年辽沈战役锦州之战打响, 塔山是锦西至锦州的必经之道, 是国民党军西进兵团驰援锦州的必经之路, 也是东北我军堵住国民党援军的必争之地。
敌我两军在这里进行了 生与死的搏斗。当时的东北野战军第4、 第11纵队等为保障主力夺取锦州, 在这里对增援锦州 的国民党军进行的一次阻击防御作战。
这次战斗, 从1948年10月 10日 开始, 至10月 15日 结束, 战斗打得异常惨烈, 解放军战士们用血肉之躯成功地阻截了增援锦州的国民党救兵, 为辽沈战役的关键——锦州赢得了 时间和空间上的先机。
战斗共进行了 六天六夜, 塔山一片炮灰, 山也被炸低了 大约100米, 共歼灭国民党军计6549人,从而保障了 我军主力攻克锦州作战的胜利。
锦州攻克之后, 紧接着我们有攻克了 营口 。
辽沈战役自 9月 12日至11月 2日 , 历时52天, 东北野战军以伤亡6. 9万人的代价, 歼灭国民党军47. 2万余人。
这一战后, 国民党军总兵力下降到290万人, 解放军总兵力上升至300万人, 国共双方的正负位置, 已经颠倒过来了 。
毛泽东主席信心十足地说:
“这样, 我们原来预计的战争进程,大为缩短。
现在看来, 只需从现在起, 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 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 ”。
辽沈战役结束后, 又经过了 平津战役、 淮海战役, 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 中国人民解放军终于取得了 最后的胜利!
辽沈地区这片曾被鲜血染红的土地, 如今国泰民安、 生活幸福, 我们相信英雄们鲜血不会白流, 历史不会忘记, 人民不会忘记!
《建国大业》 观后感
2009年10月 1日 是我国成立60年的生日 , 在这一天, 我到电影院观看了《建国大业》。
起初观看影片的初衷不太好, 是通过剧情简介,得知该片的角色全部都是著名 的影星扮演的, 所以才看的。
但是随着剧情的展开, 尤其看到敬爱的毛主席庄严宣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今天成立了 ” 时, 我竟然哭了。
至今回忆起那一幕幕令人振奋的场景, 在脑海里久久回荡, 挥之不去。
该片是以抗战胜利至建国前夕为背景, 再了 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重庆谈判、 双十协定、校场口 事件、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渡江战役、 定都北平、 政治协商会议、 开国大典等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在影片中依次展现, 毛泽东、 周恩来、 朱德、 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 宋庆龄、 张澜、 李济深、沈钧儒、 何香凝等民主爱国人士纷纷登场, 仿佛把我们带到那个艰难而又催人振奋的岁月 中, 去追忆那段历史, 缅怀远去的革命先辈。
电影以毛泽东、 周恩来赴重庆谈判的飞机上拉开序幕。
抗日 战争结束之后, 各阶级、 各党派、 广大人民群众反战情绪高涨。
于是, 在民主爱国人士张澜等人的斡旋下, 毛泽东代表的共产党与蒋介石代表的国民党拉开了 重庆谈判的序幕。
为了 表示诚意, 中国共产党主动放弃了 部分占领的解放区, 然而, 国民党却丝毫没有建立民主政府的意思, 反而驱赶民主党派, 逐渐走向了 军政府独裁统治的灭亡之路。
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展开了白色恐怖下的血腥屠杀, 一大批爱国民主人士遭到杀害。
此举遭到了 以共产党为首的各党派的强烈反对。
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的一幕戏中, 冯将军大白天手持白灯笼闯入蒋介石的府第, 要求见蒋介石, 被拒绝后。
冯将军义愤填膺的说:
“这个世道太黑了 , 我怕看不见。
” 足以看出当 时的时局是多么的恐怖, 而冯将军也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杀害。
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通过建立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获得了全中国人民群众的支持, 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奠定了 扎实的基础。
李公朴、 闻一多为代表的革命人士为了 政协会议的召开, 奉献了 一切, 奉献了 自 己的生命。
他们用鲜血换来了 新中国的诞生。
最让人难忘的镜头是, 影片中淮海战役结束后, 毛泽东、 周恩来、 任弼时, 朱德等革命元首, 听到战役结束我军大获全胜的消息, 毛主席说, 长江以北, 再无大战。
于是, 四个改变了 中国历史的男人, 四个改变了 中国命运的男 人, 一起喝酒, 喝醉了 一起唱歌的那一番情景,让人十分的感动。
那一刻, 他们几十年经历的苦难, 一幕幕的回想,
把心中的感情迸发。
五次围剿, 突破封锁线, 茫茫大雪山, 漫漫草地,无数人的生命, 换来了 这革命转折的这一刻。
让他们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唱起来, 喝起来, 哭起来, 笑起来, 跳起来……观众的眼睛似乎也在这一刻湿润了 , 多么艰难的历程啊。
解放上海, 解放军战士打仗累了, 没有占民宅, 集体整齐的睡在马路上。
宋庆龄看到了 , 看到了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会胜利。
这就是我们最亲爱的人——中国人民解放军。
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 庄严的说,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
中国人民从此翻身做主人, 一个崭新的国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台湾那边, 落寞的是蒋介石那悲情的身影……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现如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成立六十周年了 , 在这个特殊的日 子里, 我们回忆那段历史, 追忆那段历程, 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并由衷地祝福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 人们幸福安康。
篇三:塔山阻击战观后感300字
《大决战》电影后对每个人都有很深的感触,对先辈们的敬意更加崇拜,但先辈们的精神也要我们去学习,谈谈你们对《大决战》的看法吧。下面是向各位推荐的《大决战》电影观后感,希望对各位能有所帮助!《大决战》电影观后感(一)
为了配合学校发出的热爱家乡、迎接国庆六十周年活动,我在暑假专门观看了一部历史题材的电影——《大决战 I——辽沈战役》,其中最令我震撼的就是这场战役中最惨烈的一场战斗——塔山阻击战。
塔山并不是山,只是锦州与锦西之间一个有着百多户人家的村庄,称塔山堡。1948 年辽沈战役锦州之战打响,塔山是锦西至锦州的必经之道,是国民党军西进兵团驰援锦州的必经之路,也是东北我军堵住国民党援军的必争之地。敌我两军在这里进行了生与死的搏斗。当时的东北野战军第 4、第 11 纵队等为保障主力夺取锦州,在这里对增援锦州的国民党军进行的一次阻击防御作战。这次战斗,从1948 年 10 月 10 日开始,至 10 月 15 日结束,战斗打得异常惨烈,解放军战士们用血肉之躯成功地阻截了增援锦州的国民党救兵,为辽沈战役的关键——锦州赢得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先机。战斗共进行了六天六夜,塔山一片炮灰,山也被炸低了大约 100 米,共歼灭国民党军计 6549 人,从而保障了我军主力攻克锦州作战的胜利。
锦州攻克之后,长春的国民党守军起义,卫立煌逃走后,沈阳的守军投降,紧接着我们有攻克了营口。辽沈战役自 9 月 12 日至 11 月 2 日,历时 52 天,东北野战军以伤亡 6.9 万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 47.2 万余人。这一战后,国民党军总兵力下降到 290 万人,解放军总兵力上升至 300 万人,国共双方的正负位置,已经颠倒过来了。毛泽东主席信心十足地说:“这样,我们原来预计的战争进程,
大为缩短。现在看来,只需从现在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
辽沈战役结束后,又经过了平津战役、淮海战役,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中国人民解放军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辽沈地区这片曾被鲜血染红的土地,如今国泰民安、生活幸福,我们相信英雄们鲜血不会白流,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
《大决战》电影观后感(二)
2021 新上映的电视剧版《大决战》通过讲述战略、战术和战斗三大层面的故事来立体式展现“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史诗般呈现波澜壮阔的中国命运大决战。
说到电视剧版的《大决战》,就不得不提电影版的《大决战》,毕竟珠玉在前,两相比较是在所难免的。
我的感受是:电影版侧重战略层面,从军事指挥的角度诠释了胜利;电视剧版则上升到思政层面,从政治文化的角度启发我们的思考——共产党为什么能赢?
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
剧中,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军集团一向只重视军事技术层面的考量,把前途和未来依赖于美帝国主义的“援助”。
国父孙中山先生在“三民主义”中提到的“民生”反而被其忽略,甚至完全不在乎在中国占人口最大基数的、最广大的农民的生存问题。
图片
国民党政府对军事上的失利,无视政治民生方面的深层次原因,反而归咎于军事经济方面。
一方面他们不断向美国寻求更多的贷款,另一方面通过加紧向人民征收苛捐杂税、无限制发行纸币等手段对国统区人民进一步掠夺,恶性的通货膨胀、穷兵黩武,激起了极大的民愤。
人心向背,决定了“大决战”的胜败。
群众路线 制胜法宝
反观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随着“土地制度改革运动”、“整党运动”的推进,上下齐心,党同群众的联系更加密切,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决定战争胜负的不仅仅是军事力量,还包括经济、政治(信仰)、民生(农民问题)等。其中,政治大于军事、民生大于经济。
中共在重庆谈判过程中为什么有底气把解放区、军队等都让出来,四野在“血战四平”一路退败后,为什么能迅速卷土重来,最终为什么能赢?
这绝不是单纯的军事问题。
大决战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
政党离不开人民,不是站在人民利益上的政党,失去了“人民支持”这一政治基础,就失去了民心,失去了天意……
抛弃人民的人,最终只能被人民抛弃!
《大决战》电影观后感(三)
《大决战》:今天先来说说纯爷们武雄关,一个人战斗到最后一人,用自己的生命唤醒了另一群男人的血性!
武雄关是山东人,有山东人的粗犷和豪放,敢作敢当,敢冲敢拼。他以前所在的连队和杜聿明的国民党军遭遇,损失惨烈,只剩下他一个人活了下来。
为了寻找其他兄弟部队,武雄关在枪林弹雨中穿梭,九死一生!终于,他找到了一个死守阵地的九连。
因为连续遭到国民党飞机的狂轰滥炸,九连阵地硝烟弥漫,牺牲的牺牲,光受伤的就有一大半,见到武雄关时,这些人眼神空洞无神。
原来这些士兵是国民党受降部队,面对冲过来的敌人,临危受命的武雄关虽然大声呼喊让大家往上冲,可是,没有一个人愿意动。
没有人动那自己就第一个冲上去,武雄关左冲右突,打死了不少敌人,他自己也被子弹击中,而下边这些“兵”依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无动于衷。
已经没有多少力气的武雄关把仅剩下的两枚手榴弹缠在手上,嘴里大喊“九连的战士们,我是共产党员,你们不敢往上冲,我今天就做给你们看看,……”
武雄关扛着战旗,真的一个人往前冲,敌人的炮弹落下来,他被炸断了一条腿,还是咬着牙往前走,对面的国民党兵已经吓傻了。
最后,武雄关倒了下去,而红色的旗帜仍然屹立不倒,人在阵地在,人死阵地依然不能丢,这就是共产党人的血性和无坚不摧的信仰。
看到武雄关牺牲,这些国民党受降过来的战士心灵受到极大震撼,发起排山倒海的攻势。
一个普通战士,用自己的满腔热血和对祖国的爱唤醒了另一群国民党受降部队的血性才是第 3 集最大的看点。
《大决战》电影观后感(四)
今天把《平津战役》看完了,至此《大决战》都看完了。看完了有这么几个感觉:首先,觉得国民党军部署没太大问题。无论在东北、华中还是华北,都是既有固守要点的兵力,也有机动兵团。据个例子,东北有固守锦州、长春的几十万军队,也有廖耀湘麾下的精锐辽西军团;华中更不用提了,有 9 个兵团:包括邱清泉、黄维、黄百韬这样的精锐部队;华北也有 35 军这样的机动部队。其次,觉得国民党军输在两个方面,首先缺乏进攻精神;其次内部战略情报都被对手知道了。纵观三大战役,国民党军几乎没有任何像样的主动进攻,要么被对手牵这鼻子走,如锦州之战中辽西兵团不是围魏救赵,而是直接去救锦州,结果锦州没救下来,自己也让共军拖住了;甚至干脆坐视对手行动,不采取任何积极行动解决问题,譬如天津战役中傅作义对陈长捷的求救坐视不管。应该说国民党军守城还是很顽强的,无论在锦州、双堆集、碾庄、陈管庄还是在天津,都打到最后了,最惨烈的是黄百韬兵团,最后幸存者据说不到一千人,可是救兵不来也没办法。而来,更要命的是国民党内泄漏情报的地方太多,纵贯三大战役都是如此:辽沈战役前国防部作战厅的厅长把情报交给了共产党,让共产党先发制人在东北发动进攻,还有郑洞国被部下逼着起义;淮海战役时黄百韬兵团西撤,负责掩护的何基沣部突然战场起义,让前者莫名其妙陷入重围,淮海战役一开局,国民党军的战役部署就被打乱,陷入被动,后面的黄维兵团也是如此,一个师长叛变导致整个兵团陷入重围;平津战役更别提了,傅作义的女儿干脆就是共产党,围着父亲做了大量工作,傅作义的朋友马占山也在跟共产党接触,最后说服傅作义起义。当然国民党这边指挥不是没有亮点的。辽沈战役中的锦州之战、淮海战役中双堆集、碾庄之战、平津战役中天津战役都很激烈,国民党军打得很顽强。国民党军
中辽西兵团、黄百韬兵团、黄维兵团、邱清泉兵团还有华北方面的 35 军都算得上精锐。国军将领中不乏思路清晰的人,比较典型的如杜聿明。淮海战役中杜提出过一个十分大胆的计划,集中九个兵团先吃掉中野,再对付华野。要真的照办了,淮海战役恐怕更精彩!只是因为各种原因没有付诸实施。此外感觉蒋介石这个人不是糊涂人,他明白三大战役的重要性,所以他投入了很大精力指挥。如亲自飞到沈阳指挥战局,他的判断也并非全错,如他判断对了解放军会线进攻锦州,但是每次却事与愿违,其中原因太多了。反观共产党方面,毛泽东指挥比较放手,下级能够自由发挥。另外解放军虽然没有那么多机动装备,但是进攻意识、运动战水平明显在对手之上,每次占据主动权。这里要提一个人——林彪。可以说《大决战》中对解放军将领的描写中他是最多的,国民党方面杜聿明是最多的。他这个人很沉静,心机很深,打仗方面很有一手,给我印象战役谋划、战术组织上很突出,战略眼光上稍差。但是这个人很大的优点就是能沉住气,没想清楚之前决不动手,辽沈战役之前很大篇幅放在他和老毛争论,先打锦州还是先打长春。其实从战役上说先打长春好,从解放全国角说先打锦州好,这就是战役和战略层次不同的结论。
篇四:塔山阻击战观后感300字
阻击战(解放战争战役)塔山战役是中国第二次国共内战的辽沈战役期间国民党军队与东北人民解放军之间的一场战役。塔山是塔山堡的简称,意指一座有塔有山的士兵堡垒,然而塔山并没有塔也没有山。塔山只是一个在锦西以东大约有一百户人家的小村庄,距离锦州 15 公里,距锦西 4 公里,唯一的重要之处就在于去往锦州的道路直接从塔山穿过。塔山的东边濒海是打渔山岛,西面的白台山是塔山地区的制高点。为保障夺取锦州之役,东北野战军在此地仓促建立防御阵地,并以此来迎击援救锦州的国军东进兵团。最后东北野战军阻挡住国军东进援锦而取得胜利。塔山战役直接决定了锦州战役甚至于影响了辽沈战役的结局。
解放军方面,更多的会被称作为“塔山阻击战”。有人将辽沈战役中的塔山阻击战与黑山阻击战以及淮海战役中的徐东阻击战,并称为第二次国共内战“三大战役”中的“三大阻击战”。
历史背景 人民军队经典战役-- 陆战经典之辽沈战役---- 塔山阻击战 东北人民解放军经过艰苦的转战,到 1948 年夏秋,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东北战局。东北 97%的土地面积和 86%的人口已获解放,东北解放区工农业生产发展。东北人民解放军总兵力已发展到 100 余万人,装备改善,士气高涨。而东北国民党军由于连连受挫,损兵折将,55 万余人被分割在长春、沈阳、锦州三个互不相连的地区。长春、沈阳的陆上补给线全被截断。军心动摇,士气低落。力量对比,东北人民解放军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超过了国民党军,已经有实力争取一战而消灭全部敌军,解放全东北。
面对东北非常不利的形势,蒋介石很焦虑。为了保存力量,曾考虑放弃长春、沈阳、打通铁路交通线,把沈阳主力转移到锦州,伺机转用于华北、华东战场;但是又顾虑放弃东北,将会在政治上、军事上产生严重后果,因而,是撤是守举棋不定。在蒋介石对东北抉择犹豫不决的时候,毛泽东从有利于全国战局的发展,有利于东北早日解放着眼,做出了东北野战军主力南下北宁路,把作战重心放在锦州,而置长春、沈阳两地于不顾,并准备在打锦州时,歼灭由沈阳来援之敌的战略决策。并号召东北人民解放军,要树立打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的决心,即在沈阳敌军全军来援时敢于同他作战,将其就地歼灭。
战役回顾 1948 年 10 月 10 日至 15 日,东北野战军一部在塔山地区浴血奋战 6 昼夜,成功地阻击住从葫芦岛援锦的敌军“东进兵团”。14 日至 15 日,东北野战军主力经过 31 个小时的激战攻克锦州,把蒋介石在东北的反动统治的“生命线”(沟通华北的咽喉)一举切断。17 日,被长久围困的长春守敌一个军宣告起义;19 日,包括一个兵团部又一个军的守敌余部全体投降。
曾经是伪满洲国首都的长春当即解放。 1948 年 9 月 12 日,辽沈战役打响。林彪、罗荣桓率东北解放军发动攻击,连克辽宁昌黎、滦县、兴城、绥中、义县、国民党军被分割在锦州、锦西、山海关地区。
蒋介石急调北宁县华北“剿总”的 5 个师和山东的 2 个师,连同原在锦西 4 个师,共 11个师,于 10 月 10 日至 15 日猛攻塔山。
10 月 10 日,东北野战军为全歼锦州守敌,在锦西蒋军援军北进的唯一通道塔山展开了阻击战。10 日拂晓,解放军一部扼守塔山阵地。蒋军飞机在几十分钟内低空投弹 5000 余枚,平地炸松几尺土。蒋军 3 个师以密集的冲锋队形,由连、营、团长带头,督战队压后,叫着往上冲,解放军前沿掩体、碉堡、交通壕、堑壕,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呈拉锯状态。蒋军轮番攻击5昼夜未能攻下。蒋军最后把号称“没有拿不下的阵地”的赵子龙师拿出来冲锋,并以 50 万金圆券抽骨干分子组成“敢死队”,冲锋还是被打退。解放军阻击蒋军的阵地已用尸体堆成。15 日凌晨,蒋军又以 5 个师偷袭阵地,见到用尸体堆积起来的工事望而生畏。到中午 12 时,蒋军全线溃退,战役结束。
塔山阻击战是解放战争时期东北野战军第 4、第 11 纵队等部在辽沈战役中,为保障主力夺取锦州,于辽宁省锦州西南塔山地区对增援锦州的国民党军所进行的一次防御作战。这次战斗,从 1948 年 10 月 10 日开始,至 10 月 15 日结束,共进行了六天六夜,歼灭国民党军计 6549 人。塔山阻击战的胜利,保障了我军主力攻克锦州作战的胜利。塔山阻击战使塔山闻名于世。塔山本来没有塔,阻击战后在这里修筑了一座高大的纪念塔,使塔山有了塔,烈士的鲜血使塔山永放光芒。
援锦行动
为阻击国民党军东进兵团援锦行动,根据东北野战军命令,四纵、十一纵和热河独立四师、六师和炮兵旅,由第二兵团司令员程子华统一指挥,迅速向塔山地区集结,组织坚守防御。
战斗激烈
而从锦西、葫芦岛方向驰援锦州的敌军是九十二军二十一师、六十二军、三十九军两个师、五十四军和暂编六十二师、独立九十五师,共 11 个师。也就是说,东北我军以 8 个师阻援,而国民党军是以 11 个师进攻。我军 8 个师顶住敌军 11 个师的进攻,战斗是异常激烈的,其激烈的程度也可以说无法用语言来描述。
战役过程 版本一
国民党军对塔山的进攻可分为两个阶段。从 10 月 10 日到 10 月 11 日,以 54 军、62军为主的攻势;10 月 13 日至 10 月 15 日,以独 95 师为主导的攻势。10 月 16 日之后至10 月 28 日,由于遭受了重挫,国民党军实际放弃进攻,只在前沿保持小部队的接触。
第一阶段:10 月 月 10 日到 11 日的进攻
由于轻视解放军的防御力量,国民党军在进攻前仅进行了半小时的炮火准备,虽然对塔山的阵地有较大破坏,但仍遗留有大量的地堡、铁丝网,成为阻挠步兵突破的巨大障碍。守军依托残破的工事进行了坚强的抵抗,同时,解放军的炮兵同国民党炮兵进行了激烈的炮战,并以密集火力猛击国民党军二梯队的集结地域。当日国民党军共向白台山阵地进行了七次冲锋,向塔山阵地进行了九次冲锋,在遭受了重大人员伤亡之后,毫无进展。
11 日国民党军仍按原部署继续攻击,只加强了炮火配备及海空军的火力支援。各部队将 10 日的预备队调上一线,希望能保持进攻的锐气。十一日拂晓,62 军 151 师 453 团曾通过夜袭夺取了二○七高地,但旋即为解放军重新夺回。稍后 451 团正、副团长带头冲锋,均被击毙阵地前。战到傍晚,国民党军已经付出了伤亡 1300 人的重大代价,但还是不能进塔山一步。
由于敌 54 军、62 军在前两天的攻击中损失太大,国民党军调整了兵力部署。以 10 日到达的独 95 师担任对塔山村的主攻,以 54 军第 8 师代替暂 62 师进攻塔山铁路桥头堡,62军仍攻击白台山。以 92 军和暂 62 军作为预备队。
第二阶段:10 月 月 13 日到 15 日的进攻 塔山阻击战
13 日是塔山战斗中战况最激烈的一天。拂晓四时三十分,国民党军的炮兵就开始向白台山、塔山的阵地猛烈轰击,我军防线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然而国民党军士兵一冲到我军阵前,马上就被密集火力压得抬不起头来。原来我军利用 12 日休战一天的机会加固工事,增修防坦克壕,在前沿埋设了地雷与各种铁丝网。前两日的守卫部队伤亡太大,四纵将主力团10 师 28 团调到了塔山以东阵地。四纵在塔山堡阵地约 1000 米宽的正面上配置了 16 挺重机枪、49 挺轻机枪、数十门各种身管炮和团属迫击炮。在这种空前猛烈的火力面前,国民党军仍采取密集冲锋的人海战术,必然要遭到重大伤亡。
10 月 14 日,国民党军对塔山的攻击进入了第五天。凌晨五时,各军的炮火就开始向塔山阵地轰击,海军的大炮也同时开始。在猛烈炮火鼓舞下,国民党军士兵的士气振作起来。第 8 师仍采取三路密集冲锋的战法,反复冲锋,曾一度攻入塔山铁路桥头堡的防御阵地,黑压压的士兵有的爬到了地堡盖子上面。在塔山以南阵地观战的 62 军军长林伟俦正准备调21 师的部队上去增援,第 8 师已经被解放军的反冲锋赶出了阵地。
上午 10 时,塔山阵地的后方响起了震天动地的炮声,锦州总攻开始了。塔山之战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国民党军及在不顾一切地向解放军防线冲击。双方一直激战到黄昏。独95 师几乎被打残,全师缩编起来不过三个营多一点。其它部队也是伤亡惨重。国民党军的斗志被完全瓦解,塔山阵地真正成了他们不可跨越的铜墙铁壁。
14 日晚,期待已久的战车部队终于海运抵达葫芦岛。15 日,从烟台来的第 39 军也已抵达。然而这都为时已晚。15 日之后,锦州方面的炮声渐渐减弱,敌东进兵团仍在塔山地区未能前进一步。
历史评价 应该说,迄今为止,关于解放战争的叙述,对于塔山之战评价仍有不足之嫌。这场发生在一九四八年十月上旬的阻击战,其意义远远超出了一个局部战场——塔山之战的胜负,不但关乎辽沈战役的进展乃至结局,而且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自此以后解放战争的进程。塔山之战的这一价值,作战双方从高级将领到普通官兵,当时都没有或者不可能有清晰的认识。在那个狭小的局部战场上,每分每秒都经受着生死考验的他们,无法设想国共两军在东北地区的交战将由此演变成何等规模。他们仅仅知道:这是一场血拼,为了达到作战目的,必须不惜代价。
篇五:塔山阻击战观后感300字
/p>精心创作,质量一流,排版规范。【 下载后可任意复制修改】
通用精品文稿
上甘岭战役电影观后感 600 字 字 5 篇 上甘岭战役是整个抗美援朝战斗中最为惨烈的战役之一,志愿军战士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使得上甘岭成为勇敢坚韧的代名词,也从今成为了人民军队乃至中华民族永久的精神高地。那么你知道《上甘岭》的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为大家收集有关于上甘岭战役电影观后感 600 字,盼望你喜爱。
上甘岭战役电影观后感 600 字 1 9月17日晚上我和爸爸妈妈围坐在一齐看了有线电视上的红色经典影片,因为我喜爱看战斗题材的片子,所以爸爸就帮我点播了一本《上甘岭》,他说等会儿边看再边帮我讲解。
故事讲的是 1952 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上甘岭同美国鬼子进行的一场激烈的战役。影片一开头就是枪林弹雨,火光冲天,为了争夺 4 平方公里的山头,勇敢的志愿军战士打退了敌人几十次的冲锋。之后战士们又坚持坑道斗争,他们生活非常艰苦,缺少粮食和饮水,可是他们还是非常顽强。其中,有两个从师部送来的苹果大家传来传去,只是闻闻,连伤病员也舍不得吃,太感人了,我掌握不住地流下了眼泪。当女卫生员和战士们唱起《我的祖国》时,我又一次流泪了,
2
我深深地被感动了。爸爸说这就是战士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遇到什么困难也不要怕,英勇地应对一切,争取最终的成功! 今后我要常常观看一些红色革命题材的电影,它会使我更加懂得和珍惜我们此刻 XXX 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我要喜爱祖国,做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 上甘岭战役电影观后感 600 字 2 当我一口气看完这部电影时,我受到了剧烈的震撼,虽然只是为了争夺弹丸之地,美军与我军对垒却是用鲜血和生命铺满了整个山峦!美军一次又一次猛烈的集团冲锋要夺下上甘岭,可是我们的志愿军战士用钢枪和保家卫国的强大信念挡了下来,美国人的炮火把狭小的上甘岭翻了又翻,我们的志愿军战士硬是咬了咬牙守住了阵地——上甘岭高地,让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向北推动的战略方案落了空。上甘岭战役成为了整个朝鲜战场的形势向着有利于中朝部队的方向开头的起点。
战斗是残酷的,可是战友之间的友情却是暖和感人的,在一次前线指挥中失去了视力孟指导员,明白战士们都在坑道里,外面都是敌人,从总部带来的水快喝完了,战士们也渴得耐不住了,卫生员小王为伤员留了几壶水,可他一滴水也不喝,每次都说:“不要再在我们身上铺张水了,把这水留给那些还能够战斗的同志们吧!”,还有一次美军将六连的坑道炸开了一个大洞,边往里面释放毒气,边带上防毒面
3
罩,想冲进坑道,连长不顾四周的毒气,拿起冲锋枪,就向敌人扫射,小王见了,不顾生命危急,脱下自我的口罩,捂住连长的口鼻。
看了影片当中战斗场面的描述,看了我们的志愿军战士坚不行摧的战斗意志,让我更加深刻的领悟了我们的国歌中所唱到的“用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多么豪迈,多么真实,虽然上甘岭高地位于朝鲜境内,离我们的国土还很遥远,可是,假如没有我们的志愿军战士的抗美援朝,把战斗阻挡于国门之外,我们就不会有今日的好日子。
喝水不忘挖井人,我们应当永久的记住,有几十万我们的志愿军战士为了我们全中国人民的幸福,将尸体永久的留在了朝鲜的国土上,我们应当感恩我们的战士,我们应当珍惜用先烈的生命换来的安定幸福的生活。
上甘岭战役电影观后感 600 字 3 谁没有完善的青春?谁不珍惜这珍贵的年华?可在上甘岭战役中,我们的战士们却不惜用他们的热血与生命去换取战斗的成功,迎来了珍贵的 XXX。
《上甘岭》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952 年秋,美军侵略者在板门店宣布停战谈判无限期休会以后,妄图用战斗来解决朝鲜问题,在朝鲜中部三八线四周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他们先后出动了三万多兵力,使用许多的炮火、飞机和坦克,企图夺取上甘岭地区仅有三平方公里
4
的我方两个山头阵地,从而进一步向北进展,占据主峰阵地五圣山。敌人在我军狭小的阵地上倾泻许多炮弹,并对我后方运输线路进行严密封锁,致使我军在战斗开头时处于被动状态,两个山头前边的主峰阵地非常危险,而在主峰上坚守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七连几乎伤亡殆尽。在这种危险的情景下,志愿军某部八连连长张忠发奉命执行主峰阵地的坚守任务。张忠发和他的连队冲上充满着一片硝烟的主峰阵地以后,才发觉七连连长和他的战士已大部分伤亡,只剩下被打瞎了眼睛的七连指导员趴在石崖上坚持指挥。张忠发从勇士们手中接过阵地,预备投入严酷的战斗。师部原先要求张忠发的连队在阵地上能够坚守二十四小时,以待后援。但不到一个上午,敌人向这个狭小的阵地疯狂进攻竟达二十三次;连队伤亡惨重。这时,师指挥所发觉敌人又在连续增兵,只得打算放弃表面阵地,命令张忠发部队临时撤进坑道里去。第二天,敌人在占据了这两个山头阵地以后,果真大举进攻五圣山。
张忠发命令自我的连队,协作其它退入坑道的部队主动出击,打退了进攻五圣山的大股敌人。师指挥所按照这种情景,打算放弃对这两个山头表面阵地的争夺,要求前边坑道部队把敌人拖住在这两个山头上,不让敌人前进一步,使后方能够争取时间调度兵力、补充弹药。张忠发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战士每一天有伤亡,能够战斗的人一每天在削减。而他们应对的不仅仅是头顶上的敌人,还要应对基本生存条件的困难。坑道与后方的联系被敌人切断,坑道内严峻缺水,下
5
山抢水的战士和运送给养的部队接连遭到牺牲。在极度困难的情景下,张忠发和战士们相互鼓舞、相互关怀,坚韧地坚持着,他们拖着疲乏不堪的身体,打退了敌人的多次偷袭和毒气弹的攻击,奇迹般地战斗了二十四天,使后方作好了大进攻的预备。大反攻开头了,张忠发率领战士们冲出了坑道,协作大部队一举歼灭了敌人,取得了战役的最终的成功。上甘岭战役从根本上扭转了朝鲜战斗的形势,使美国侵略者不得不在板门店重新坐下来,无可奈何地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战斗以美军的惨败告终。
上甘岭战役阻挡了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北上鸭绿江的步伐,助长了志愿军的士气,扫灭了侵略者的威严,打破了美国不行战胜的神话,为朝鲜战场的全面停战奠定了基础,对中国与朝鲜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战役中战士们不畏困难、团结一心的优良品质也值得我们学习。他们依靠这种精神打退了不行一世的侵略者,打的让美军心寒,打出了举世著名的上甘岭精神!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电影中有一个让我难忘的镜头:一位战士在战役中不幸中弹了。可他没有立即倒下,而是用完全身力气喊出了一句话:“指导员,你们不用管我,你们必需保住我们八连的荣誉!”他喊出这句话的时候,没有轰然而起的配乐,没有刻意定格的镜头,可这一切都非常真实,非常令人感动。他们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还时刻想着战役的成功,想着团队的荣誉。看到这儿,我的眼眶潮湿了。
6
其实八连士兵最感动我的不是他们应对逆境,相互帮忙、团结合作的精神,而是他们坚决听从命令的态度。为了协作上级的全面反攻,八连被要求撤退到坑道,消耗敌人的有生力气。在坑道中的几十天,志愿军面临的困难有许多:敌人的猛烈攻击、枪支弹药的匮乏、医疗卫生条件的落后、敌人的毒气弹以及水资源的严峻缺乏。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并没有要求上级批准他们突围,而是严格执行团部的作案方针,将敌人死死拖在了主峰,为大反攻赢得了珍贵的时间。这样的士兵实在令人敬佩。
XXX 元帅在朝鲜战斗结束后说了一句极富有象征意义的话:帝国主义在 XXX 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能够制服一个国家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像上甘岭战士们一样的志愿军在为此奋斗。
上甘岭战役电影观后感 600 字 4 电影《上甘岭》讲的是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抗击美帝侵略者的一次战役。在这场战役中,八连已经在山上坑道里坚持战斗了一个月。由于敌人的封锁,部队严峻缺水,战士们的嘴唇都干裂了。上级领导派来送水的小分队,队员们一个个牺牲。为了保存实力,八连战士们又得下山去抢水。可是,战士们刚装好水,就被敌人的流弹打中了。之后,师长派人历尽千辛万苦才送上一些萝卜,并特意送给连长两个
7
苹果。虽然连长自我是那样干渴,却把两个苹果分成很多片,分别送到全连每个战士的手上……。
看到那里,我的眼睛潮湿了。战士们在那样饥渴的情景下,没有遗忘自我的战友,连长把苹果切成小片,送到每个战士的手中。这种阶级友爱是多么高尚啊!他们真正做到了“我们的干部要关怀每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相互关怀,相互爱惜,相互帮忙。”此时,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同学和同学之间必需要团结友爱,而像我平常那样------今日同这个吵嘴、明天同那个打架,根本谈不上团结友爱,相互帮忙,就会没有伴侣,会变成“离群之雁”。我从今往后必需会学习八连的“上甘岭精神”,和同学们友好相处!
让我们重新捡回那些已经被我们忽视了的东西,让“上甘岭精神”一向发扬下去吧!同学们,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仆人,将来的中国属于我们,我们要发奋学习,发挥自我的聪慧才智,战胜一切困难,想想上甘岭精神,还有什么解决不了的困难呢?我们用自我的辛勤努力,在学习生涯上留下闪光的一笔!为学校增光,为祖国增光!
上甘岭战役电影观后感 600 字 5 我很庆幸我生活在 XXX 的中国,只在新闻里看到战斗。我信任志愿军战士们的血没有白流。有机会我必需要到志愿军战士们的墓碑上,献上小小的一朵鲜花。
8
看完这场惊心动魄的电影,我的心里却久久不能安静,想起在社会上、学校里、家庭里,经常有人不关紧水龙头,造成“常流水”的铺张现象,我气从心头起。今后,我必需要同小伙伴们一齐用自我的实际行动向志愿军叔叔学习,要珍惜每一滴水,因为它是用鲜血换来的。
让我们重新捡回那些已经被我们忽视了的东西,让“上甘岭精神”一向发扬下去吧! 上甘岭个人感悟
篇六:塔山阻击战观后感300字
火弥漫的塔山阻击战 血与火弥漫的塔山阻击战高育亭已离休多年了, 他的晚年生活十分充实, 除了努力推进中国竞技麻将的优秀文化, 更多的是踏上红色之旅, 到当年战斗过的地方走一走、 看一看, 重温那炮火连天、 枪林弹雨的岁月。
终于在一个细雨绵绵的下午’ 记者有机会走近他, 聆听他对那血与火岁月的回忆。
1929 年 3 月 25 日, 我出生在辽宁省大连瓦房店市李店镇前三十里堡(原住炮台镇大高屯) 。
祖辈给地主扛活, 当佃农。
我出生后一个月, 父亲高日清被地主谢振东逼迫惨死了 。
孤儿寡母在爷爷、 伯父、叔父的帮助下, 苦撑到日本鬼子投降, 见到了共产党和八路军。随后,国民党新 6 军来了, 老百姓又受苦受难。
1947 年冬, 为被地主逼迫惨死的父亲报仇, 为翻身求解放, 我参加了 东北民主联军, 在四纵队 10 师 29 团 3 营 7 连 3 排 8 班当兵。
辽沈战役是三大战役的第一个战役, 进展如何都对后续的战争进程有很大的影响。
当时东北战场上的敌人都畏缩在沈阳、 长春、 锦州。先打长春, 会形成赶鸭子局面, 使沈阳、 锦州之敌撤进关里, 增加尔后战争的难度。
先打锦州, 就会形成关门打狗、 瓮中捉鳖的局面。
最后按照毛主席和中央军委的英明决策和战略部署, 集中东北野战军大部分主力部队打锦州。
蒋介石看出东北野战军要置长、 沈于不顾, 专打锦州, 对他有极大的危险。
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坐着飞机和兵舰到处乱蹿, 跑沈阳、 蹿北平, 到处组织调动国民党部队和共产党较量。
他组成了侯镜如 11 个师的东进兵团和廖耀湘 12 个师的西进兵团, 想东西对进, 形成钳形攻势, 把解放军消灭在锦州城下, 并解锦州之围。
林彪专列行到辽西彰武火车站时, 获悉敌人在锦西葫芦岛增兵了,林彪觉得锦西葫芦岛敌人兵力多, 距锦州又近, 这个仗不好打了。
他向毛主席发电报提出不打锦州了, 后经过罗荣桓政委力争规劝, 林彪
又同意打锦州, 但在部队部署上作了调整, 决定调四纵加强塔山方面(四纵 9 月 29 日打下兴城后就驻守在兴城未动) , 与十一纵和两个热河独立师组成东野二兵团, 兵团司令为程子华, 专门阻击锦西葫芦岛增援锦州的敌人。
四纵接受任务后, 立即行动, 连夜赶往塔山前线。
行军途中抓紧时间开支委会、 党小组会、 骨干会进行动员, 表示不辜负党和领导的信任, 打好这场阻击战, 创造阻击战范例。
我们部队于 10 月 6 日拂晓到达塔山前线, 进入了阵地, 抓紧时间构筑防御工事。
1948 年 10 月 10 日凌晨 5 点钟的时候, 敌人在我们阵地工事尚未修好的时候便开始攻击了。
先是各种炮火在舰炮的协同下, 对我们塔山阵地齐袭 50 分钟, 阵地落弹 5000 多发。
从东海边的高家滩往西到塔山桥、 塔山堡、 白台山一线(约 10 公里) 的阵地上, 火光连天,硝烟弥漫, 大地在颤抖。
正在修筑的工事被摧毁, 工事上的铁轨枕木被炸得漫天飞舞, 平地犁松了 几尺土。
炮伤很大, 一部分人被震昏,耳鼻出血。
当炮火延伸射击时, 敌步兵开始冲击了。
敌人冲锋的队形很密集, 连、 营、 团的军官带头, 督战队压后, 不顾地形条件, 犹如一群疯狗, 任凭怎样射击, 还是毫无知觉似的“哇哇” 叫着往上冲。前面的被打倒, 后面的踏着尸体往前冲。
一梯队垮了, 二梯队上, 二梯队垮下去, 三梯队四梯队接着上。
炮击一阵, 冲一阵; 冲一阵, 炮击一阵。
一次进攻被打退, 二次进攻接踵而来, 打也打不光, 堵也堵不绝。
拼死命冲上来的敌人和我们部队的战士绞在一起, 刺刀捅, 手榴弹炸, 枪托子抡, 拼拳头, 拼牙齿, 抓头发, 揪耳朵, 摔跤, 滚打,拼老命地干。
我们前沿的掩体、 碉堡、 交通壕、 堑壕, 得而复失, 失而复得。
我们前面有敌人, 敌人后面有我们, 呈现拉锯状态。
我坚守白台山 7 号阵地的警卫连二排, 在敌人两个连、 四架飞机配合下, 连续发起 5 次冲锋, 都被打退。
在我阵地前丢下_片尸体。在敌人发起第 6 次冲锋时, 已是下午时分了。
坚守阵地的警卫连二排,干部已全部伤亡, 阵地上只剩下 9 个人, 眼看敌人又将要爬上山顶,在这危机关头, 共产党员冯日江挺身而出, 高喊:
“我是共产党员,大家不要慌, 听我的指挥!” 他和潘福禄带领战士们继续坚守阵地,又打退了敌人两次冲锋。
敌人被打下去, 敌人的炮火又雨点般地轰击
过来, 冯日江被炸翻的焦土压在下边, 其余 8 个人也全都被震昏了 ,倒在战壕里。
这时敌人发起了第 8 次冲锋, 眼看敌人就要冲进阵地了,一排长肖殿盛观察到这一危机情况, 命令三班副班长朱贵带领全班反击敌人, 战士们用手榴弹炸, 用刺刀捅, 把敌人反击下去, 守住了阵地。
10 月 10 日拂晓, 敌人偷袭占领了打鱼山阵地, 到中午时分, 一部分敌人又占领了高家滩部分前沿阵地。
当时听说这个情况总部和毛主席都知道了, 严令当天晚上要夺回阵地、 坚守住阵地。
纵队领导作好了战斗部署。
下午 14 时半以后, 我们连在团政委刘令的组织指挥和兄弟部队的配合下, 从塔山桥的后坡向东运动, 敌人组织炮火拦阻,敌人的炮火密集而猛烈, 一尤其是停泊在西海口海湾里的重庆号巡洋舰的舰炮, 炮弹大, 打得又快又准。
刚看到兵舰上的炮口火光闪亮,还未听见发炮的声音, 炮弹已经落在我们身旁爆炸了。
更气人的是炮弹老是跟着我们, 在队伍当中爆炸。
直到我们插到高家滩村西头时,它没辙了, 可是眼前的高家滩村已被敌炮炸得烟火纷飞、 浓烟滚滚,街南边的围墙里边是兄弟部队在阻击, 围墙外边就是国民党攻击的部队。
双方在顶牛。
我们反击部队直插到了高家滩村东头的海边, 调过头, 从敌人的侧背, 沿着咸滩甸子往西包抄; 敌人看出我们从侧背包抄他的已占领我们部分阵地的官兵的意图, 令其炮兵疯狂地拦截。
这次反击因为要夺回高家滩的前沿阵地, 用的兵力多, 行动目标大, 我们三排是突击排, 我们八班是尖刀班, 冲在最前面。敌人的炮弹接连不断地往下落,炮弹老是在身子四周爆炸, 只有几公尺远。
爆炸的声音撕心裂肺地刺耳。
震得眼冒金星, 耳朵嗡嗡响。
后来觉得声音就沉闷了, 只是脑袋嗡嗡的。
我们绕到敌人背后, 步枪打, 冲锋枪、 机枪扫, 手榴弹炸, 炸得敌人懵头转向, 死的死, 伤的伤, 剩下的敌人弄不清解放军是从哪蹿出来的, 也不知道有多少, 因为天黑月暗, 缴枪投降, 当了俘虏。
共俘敌 280 多人, 夺回了阵地。
10 月 11 日, 第二天。
敌人出动了 62 师、 8 师、 157 师、 151 师共 4 个师的兵力开始了
第二天的进攻。
早晨 7 时, 敌人把大小多种炮火都用上了, 首先轰击前沿阵地, 然后再逐渐延伸到纵深, 再从纵深排击到前沿。
硬是对我们阵地轰击了 1 个多小时, 打了 5000 多发炮弹。
这一天敌人的攻击重点是塔山堡, 守卫在村口最前沿的阵地的是34 团一连一排和五班
的战士, 炮火延伸敌已扑到阵地前沿几十米的地方, 排长一声喊打, 机枪横扫, 手榴弹在敌群中开花,战士们沉着准确地打击敌人, 炸得敌人血肉横飞, 成片地倒下。
正当正面的敌人被压住了, 两侧的敌人绕过地堡群, 像疯狗一样张牙舞爪地冲过阵地, 阵地上枪声、 喊杀声响成一片, 手榴弹来回飞舞, 敌人扔过来, 我们甩过去, 敌人炮火把我们的地堡炸塌了, 有的战士被埋在地堡里。
敌人冲进了阵地, 整个阵地一片混乱。
五班副班长迟德山和 3 个战士从泥土里拔出身子, 迟副班长大喊一声:
“同志们!杀出去啊!” 他端着刺刀, 奋不顾身地与敌人展开肉搏。
共产党员王广明投出了最后一棵手榴弹, 也端着枪向敌人杀过去, 把敌人打退了。
当敌人又一次快要冲上来的时候, 王广明对身边两个战士说:
“上级叫我们死守阵地, 剩下一个人也要坚守, 没有了我还有你, 没有了你还有他, 不要忘了纵队奖给我们的‘英勇善战’ 大旗啊!” 说完, 他纵身冲入敌群……
敌人被我们击退后, 又用各种炮火轰击我们阵地, 又打了 2000多发炮弹。
待我们阵地被烧焦, 伤亡很大, 敌人团长带头冲锋, 又扑了上来。
在情势万分危急时, 34 团一营副营长鲍仁川冲过炮火封锁区进入村内, 组织勤杂零散人员与敌人拼杀, 坚守阵地。
在这最危急关头, 江雪三政委带领预备队冲了上来, 多路反击部队向敌人展开夹击, 逐屋逐院争夺, 杀声震天, 势不可挡, 蹿进村子里的敌人被消灭了, 残敌仓皇夺路逃命。
在白台山四连二排阵地上, 五班长共产党员徐忠智在全班其他人都伤亡了、 敌人突入阵地时, 他一个人顽强抗击, 英勇地与敌人死打硬拼, 在敌群里, 拉响了最后一颗手榴弹, 与敌人同归于尽。
阵地在我反击部队冲杀下, 又夺了回来。
当天晚上, 一营也把攻占打鱼山的敌人消灭了, 夺回了打鱼山的阵地。
塔山阻击战激战了六天六夜。
在激烈的阻击战中, 因我脚伤很重,连长、 指导员动员我撤出阵地到后方治疗。
我坚决要求留在阵地上,要求给我两箱手榴弹, 继续和战友们坚守下去。
我的入党介绍人副指导员苏燕贵同志含泪支持我的要求。
最后, 几位连领导同意了。
我一直坚守到 10 月 26 日晚上, 和部队一起从塔山阵地静悄悄地撤出, 到高桥地区休整。
这年 11 月 1 日, 我们部队奉命秘密先遣入关参加平津战役, 我又带伤坚持跟部队一起入关进驻冀东。
进关后, 我们部队番号改为第四野战军 41 军 121 师 362 团 3 营 7 连。
篇七:塔山阻击战观后感300字
中有山万仞高---- 《塔山阻击战》观后感
《 塔山阻击战》 》)
(以下简称《塔战》)
, 我看了 3 3 遍,每遍 都有 不同的 感触和收获。《塔战》 让 我想起了 《致加西亚 的》 信》 。
东野的四纵,就是 给加西亚送信的罗文 。
当年,罗文上校知道, 他 送的不仅仅是一封信,而是美利坚的命运,整个民族的希望。
同样 ,四纵的指战员也明白,塔山能否守住,关系着锦州的解放、东北的战
局, 直接 影响着国共双方力量的对比, 进而 影 响着全国的解放进程。
所以,当 罗文 接到信后,他没有问 “加西亚 在哪 ? 咋能 找到他?”,而是拿, 信就走, 然后 自己想办法,历尽艰险把信送到了加西亚的手 中。
,完成了自己使命。
同样 ,当四纵的官兵到了塔山,看到的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时,同样没有喊一个难 , 叫一声苦。
而是在接下来 几 天的战斗中, 勇敢、沉着, 克服了难以想象困难,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最终 像钉子一样死死 钉在塔山, 没有让敌人前进一步,一直 坚 守 到锦州解放, 完成了任务。
一个事情的成功,因素 诸多 ,但必定 有几个最关键的因素 在 起决定作用。
四纵靠什么取胜?看完》 《塔战》 ,分享一下一些 细节, 看看四纵身上 几个优秀的职业素养,就不难找出答案 。
四纵 优秀 职业素养 之 一:
铁一般的纪律。
9 1949 年 年 1 1 月,北平和平解放,已经改了番号的四纵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进驻北平的部队,负责北平的警备工作。
此时,正值寒冬, 进城后,由于当时没有营房, 入夜 , 战士们 全都躺在 街道两侧 ……
国民党军官自上而下贪污成风,剧中就有倒卖 ( 修工事 用 的 )
钢筋水泥、克扣军饷,当兵的吃不饱,无战斗力的现象。他们整天想的 不是升官就是发财 。解放军这 里,官兵平等,大家想的是如何早日获取全国的解放,让自己的下一代耕者有其田,过上好日子。
《塔 战》第 第 1 1 集 。
苹果熟了,压弯了枝头。
沈虹 和潘玉霞帮助老乡收苹果,沈虹提醒 正在闻苹果的 潘玉霞:注意纪律 !
兴城的国 军 将苹果 弄的满大街 滚 ,刚刚 攻下兴城的 解放军进城后,不是忙着 休整 ,而是帮老乡捡苹果。
部队开拔, 老百姓举着
“仁义之师 、 秋毫无犯 ” 的锦旗欢送 这支队伍。
就是这 小小的苹果, 换来了老百姓的信任。
他们 从一个苹果看到的 是,这是一 支 真心为老百姓的队伍。所以,在接下来 的 塔山 阻击战中, 老百姓 踊跃 帮忙 。修工事 缺 材料, 老乡们 大力支援 --- 摘 下 门板,拆下 窗户 、抬来 桌椅、 拉来 柜子 、甚至 把 棺材 也兑上 (用来装泥土,建工事)
…… 战斗 打响后,老百姓又 成立担架队 ……
对了,还有 后来那位 给解放军送燃烧弹而牺牲了小孙孙的 白 大爷……
企业 亦如此,员工没有纪律性,就 谈不上战斗力。
上班迟到,开会晚到,工作期间干私事,溜号…… 这 些 都是纪律性差的表现 。
小到一个部门,大到一个公司,如果员工纪律性差,直接的后果就是,人员懒散,工作效率低。
纪律是保证执行力的先决条件,什么是纪律?纪律 就 是服从, 就是令行禁止 ,就是 下级 服从上级、部门服从公司、公司服从集团。决定的事和布置的工作必须 有落实、有结果、有答复。服从是一个员工的基本素质,也是对所有员工的基本要求。
员 工的纪律性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员工的 个人职业 素养 和企业的管理水准, , 同
样影响客户对企业的认 知 。试想, 如果 客户感觉你的员工素质 很 差, 吊儿郎当,根本不像回事儿, 他能认同你的产品和品牌吗?
四纵 优秀 职业素养之二:
超强 的执行力。
也是在 《塔战》 的第一集,四纵的任务突然由攻城(打锦州)改为打援(在塔山阻击国民党东进北团)。纵队首长什么也 没 讲, 立马通知正开往锦州的部队先是原地待命,然后 接着下命令 按照打援重新部署, 将部队 开赴塔山 防线 。
什么是执行力?执行力就是正确的 方向 、正确的 方法 加 钉子精神 。
这句话正是四纵的光辉写照。接下来, 四纵坚 定不移的执行东野的战略意图,想尽办法,实实在在的像钉子一样钉在 塔山,不让敌人前进一步。
我们常讲 ,态度决定一切。
态度关乎执行力。
工作中,小事最能检验执行力。
俗话说, 小事看态度,大事见能力(通过 小事能看出一个人 做事的 态度,而通过大事则能检验出一个人办事的能 力)
)
。
如果安排的小事不是忘了就是 拖 着 不 办,那么,大事怎敢托付 !
当上级安排工作时,要多想办法去落实,不能因为难就不行动,去等、去靠。如果你总是领导这边安排工作,你那边立马就拒绝,这也干不成,那也干不了,甚至把自己努把力就能做的事也 干脆 不干,而是往上推 ---- 推给领导去干(俗话叫“ 给领导安排工作 ”),则你 “ 下课 ” 是迟早的。
对于上级安排的事情, 第一 , 要记 清楚。
。
“ 忘了 ” 就 没有下文 , 执行力直接打 打 0 0 分 。
所以,最好养成做书面记录的习惯 ,工作记录本常带身边 。紧急时刻,找片儿纸记着也行 。千万不能让 你的 上级 给你当秘书 ( 老是 让领导提醒你 ×× 事儿 该办了); 第二,快速执行 ,不 拖拉 。
本来上午紧紧手能做的事,非要推到下午。今天能完成的事,非要拖到明天,这都是陋习 。
第三,及时反馈。
。
“ 职场进步有方法 ” 上就有一条叫“ 完成工作要汇报” ” 。
领导靠什么掌控全局?靠的是各
方面信息的及时反馈 ,然 后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作出调整 并进行 下一步的安排 。如打仗,指挥官在指挥部,靠的就是 侦查员、通讯员 、电讯员等 源源不断的把 各方面的 情 报汇集 到指挥部。
。, 唯如此, 指挥官 才有可能到 做到”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所以, 上级给你安排工作后 , 你干完没有, 进展到哪了, 有什么困难, 都 应 第一时间反馈 。
别 老 等领导回头问你“事儿 办” 到哪儿了?” 。
反馈的方式很多,不一定必须面报,也不一定 得 打电话。发个短信、回个微信 、Q QQ 都行。
四纵 优秀 职业素养之三:
极强 的协同力。
塔山阻击战,塔山是主阵地,塔山的两翼是白台山和打渔山。整个防线宽2 12 公里半 ,外加 北山和铁路桥共 5 5 个战术要点 。战斗中, 四纵各团营 相互配合 ,将国民党东进兵团死死 困住。
《塔战》第 第 6 6 集,一纵的王司令员给四纵司令员郑远河主动打电话请求支援四纵:
:
“我们一纵就在你的后院,有什么事打个招呼 …… ”
再看 蒋 大 总统的队伍,号称海陆空军联合作战,但镜头中更多是互相推诿、互相指责、互相告状 ,吵 的 乱的 像 一锅粥 。
在战场上, 各自打小算盘,为保存实力, 争着往后缩。
如果说 执行力是 一种 能力,协同力则是一种品质。四团的史宗常和 新 任 团长林江,两个人 就。
很讲配合。
《塔战》第 第 2 2 集中有一个小插曲, 团长林江在主力到达之前,提前行动 , 被上级追究,这时,政委史宗常主动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
企业员工如能多沟通,讲协同,则 效率就会更高。
四纵优秀职业精神之 四 :
死打硬拼,勇于牺牲 。
敌数倍于我, 且装备精良,还有海空优势。而我无险可守,无路可退,仗打。
到这个份上,就是要拼命,与阵地共存亡,即使战至一兵一卒,也要守住塔山。
为能突破塔山,蒋介石将自己号称 “ 主力中的主力,王牌中的王牌 ” 的独立5 95 师调来 。这个 在抗战中 立下赫赫战功的 “ 赵子龙师” ” , 有着极强的战斗力,官兵用命不怕死。但是,很不幸 , 它 遇到了比他更能拼 、更 能打的四纵。
面对顶着炮火硬往前冲的 独立 5 95 师敢死 队 , 四纵官兵 抱定 了 必须要顶住敌人的决心 。
子弹打光了,用刺刀,刺刀捅弯了,用枪托,枪托打烂了,用石头,石头用完了,用牙咬…… 四纵官兵就是凭借 “ 即使 牺牲自己也要消灭对手 的勇气 ”,最终击溃了国民党的 这支 劲旅。
辽沈战役结束 后 ,当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得知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入关的消息后,立即给他的部下发去电报:确悉,东北共军守塔山的第四纵队业已入关,在北平以北,这是一支打恶仗的部队,望特别注意。
《塔战》看完了,意犹未尽。
塔山无山,但心中有山 。
责任心是不竭动力的源泉 。
工作中,困难 难免 。但 只要我们有责任 心,那么,不管遇到多大的 阻力 ,我们 强烈的责任心、荣誉感 、 执行力、协同力 和 对工作拼命的忘我精神、 敬业精神, 想尽一切办法也要完成任务的坚定信念就会化 成一座座高山,将我们的敌人 ---- 困难 , 死死 困 住。
《西游记》告诉我们, , “心生则种种魔生,心灭则种种魔灭”,所有的困难都源于我们的心态。
塔 战 打到最后,双方都疲惫不堪,这时候,其实拼的就是意志。如一场势均力敌 且 持续了很长时间的拔河比赛,到最后,就看谁能坚持不松手。
公司让我 们 看 《 塔战》 》 ,不单单是让我 们 知道剧中的 四纵如何英勇, 更重要是要我明白:
:
面对工作中的困难,我们 都 要树立起一种心态,那就是:
面对现实 、不讲 困难,不讲借口,想尽一切办法 去 完成任务。
作为企业一员,我们 都 需要一种精神 --- 对上级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动,全
心全意去完成 。
相信,这样的员工 永远不会被解雇,也永远不 用担心自己不会 被。
加薪。
(完)
篇八:塔山阻击战观后感300字
印边境战争》 观后感 5080609 薛鹏 在近 2 堂军事理论课上, 老师统一安排观看了《中印边境战争》的纪录片, 让我们对中印边境战争已经那个年代内我国的形势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可谓收获颇丰。纪录片从开始就向我们简要的介绍了 中国和印度在边境战争前的境况。
在抗美援朝战争前, 印度在西藏问题上显示出了极为不友好的态度, 极力在政治和媒体上宣扬西藏是一个独立的国家, 区别于我国的态度。
随着我们在朝鲜战场上五战五捷, 印度终于在西藏问题上作出了让步, 放行西藏和平解放。
至此,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平解放所有内陆地区。
中国和印度在建国后一直都以大国的姿态较好的进行着相互的外交, 直至西藏出现武装暴动。
印度在此时刻趁机大肆宣扬西藏独立问题, 并在暗中对“麦克马洪线” 做手脚, 企图将麦克马洪线甚至超过此线的领土强占为印度领土。
印度国家内的反华声音被全世界听见, 这时美国、 英国会说什么, 我们都清楚。
可是苏联的声音却让我们大吃一惊, 也在我国和苏联的外交历史上留下了不好的一笔。
中印边境继续发生冲突事件, 我国努力想和平谈判解决的意愿也一次次遭到印度反对, 中印两国开始向边境加紧备战。
印度在不断叫嚣的同时,还同时收取苏联和美国两个阵营的同时援助, 这在冷战时期也是极有趣的现象。
进入战争阶段前, 我国仍以和平友好的态度解决边境问题, 而印
度方面则坚持 “麦克马洪线”不让步。
终于中印双方开始了此次战争。在战争过程中, 中国军队节节胜利, 表现出了极高的战斗素质和政治素质。
印度国内虽然很渴望对中国这场战争的胜利来恢复自己的民族自尊心, 但仍然不敌中国军队。
在印度全国惶惶不安、好似即将面对亡国状况时, 我国出台了 “全线撤退” 的声明。
为了 高举和平谈判的旗帜, 促成战国三项建议的实现, 中国政府于1 1 月 2 1 日 宣布, 从2 2 日 起中国边防部队在中印边境全线主动停火, 主动后撤。
从1 2 月 1 日 开始, 我军回撤至1 9 5 9 年1 1 月 7 日 中印双方实际控制线我侧2 0 公里以内。
其后, 又将缴获的印军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交还给印度,并释放了 全部印军战俘。
中国政府的这一举动, 在战争史上是史无先例的, 得到了 世界上许多国家和人民的高度赞扬( 不过主动撤军也引起后人的另外一种评价:
中国除了 胜利者三个字什么也没得到, 印度除了 背上失败者的名声, 却获得了 取有战争的实质收获!
至此, 中印边境战争画上了 一个句号。
纵观此次战争, 中国始终一个友好和平解决问题的态度和印度进行交涉, 可是没能得到印度方面的共鸣。
我国在取得战争的全面胜利后却毫不从中获取更多利益, 这是令世界为之感叹的。我国更多的表现出了 一个大国的风貌, 无论是取得战争胜利还是在胜利后表现的高姿态。
印度则一味的追求扩大领土, 丝毫不对我国势力产生任何畏惧, 这是我国领导人和全体人民所不能接受的。
更多时候, 印度是作为美国和英国以及苏联的反华工具来使
用的。
我国很好的处理了 问题也显示出我国领导人出色的能力和我国人民我国军队良好的素质, 为解放后我国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看完这部影片, 毛主席一番话我始终不能忘记:“中国人都知道, 中国有 960 万平方公里的国土, 小学课本里写着哪, 连小娃娃都知道, 不能到了我毛某人的手里就成了 930 万平方公里, 凭空少了 30 万平方公里, 那样我无法面对 6 亿的中国人民” 。
我国在军事外交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是值得我们去崇仰和学习的。
推荐访问:塔山阻击战观后感300字 阻击战 观后感 塔山
版权声明:
1.世霆文库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塔山阻击战观后感300字8篇》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