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研究5篇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研究5篇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研究 党建与政策2020年 第 03 期—23—作者单位: 吴敏,中共宿松县委党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研究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研究5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研究
与政策2020年 第 03 期— 23 —作者单位:吴敏,中共宿松县委党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研究吴 敏摘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都是为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具有基本目标的统一性和战略举措的互补性。做好两者有机衔接,既有利于脱贫攻坚战完美收官,也有利于推动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稳致远。但在具体实施中,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在作用对象、施策方式等方面存在存在差异。做好两者有机衔接,要按照十九大提出的乡村发展的要求,从推进物、人、生态宜居、乡村治理的现代化四个方面去聚力。关键词: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产业兴旺;人才支撑;生态宜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新矛盾转化背景下,“三农”问题成为制约新时代发展的“最突出短板”,而“贫困”是“短板”中的“短板”,为了补齐这一短板,我国实施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两大重大战略。当前我们已经进入到2020年这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准确判断和把握形势,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以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必要性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都是为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作为关系我国改革发展尤其是广大农村发展的两大重要战略部署,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在政策设计上本就具有协调性、兼容性,从内在逻辑看,两者一脉相承,在目标上高度契合,都是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伟大复兴中国梦;从相互关系看,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的巩固和深化,两者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应该做到有效对接、无缝接驳。《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明确指出“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结合相互促进”。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脱贫攻坚重点解决贫困群体的温饱问题,但脱贫后的持续发展,需要外部机会和内生动力的双重支撑;乡村振兴通过外部支持和激活内生动力,能够为贫困群体提供更稳定的发展基础和发展机会,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做好两者的有机衔接和协同推进,既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培育长效脱贫机制,又有利于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二、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建议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具有基本目标的统一性和战略举措的互补性,但两者在作用对象、施策方式等方面还存在差异。因此,做好两者的有机衔接,需要通过政策内容、实施方式的细化和调整来实现,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发展总体要求,以推进物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生态宜居的现代化以及乡村治理的现代化为抓手,聚力四个方面的有机衔接。(一)推进物的现代化:加快产业发展,从产业扶贫到产业兴旺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产业是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关键所在。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产业的重要性尤为突出。近年来,各地在推进产业扶贫方面也探索出了不少好的做法。很多贫困地区在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下,通过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等传统产业来实现农民增收、促进贫困人口稳定就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少地区探索并形成了初步的产业规模,孕育出摆脱贫困的新动能,产业扶贫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产业扶贫是基于一定时空范围内扶贫脱贫需要而实行的一种目的性产业布局,具有较强目的性和随机性,因此当前扶贫产业主要集中发展就业门槛低、增收见效快的传统产业,在短期内能够较快地实现贫困地区的脱贫目标。而乡村振兴所要求的产业振兴,旨在为乡村振兴奠定全面振兴持续的经济发展动力,着眼于乡村振兴长远目标,特别是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个宏伟目标。而且从长远来看,随着经济结构逐步转型,新的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我国农村地区发展环境正在不断发生新的变化,新的发展环境对我国乡村产业发展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所以要做好产业发展的衔接,从产业扶贫过渡到产业兴旺,要从简单的产业扶贫模式转换到产业兴旺的思路上来,牢固树立新的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走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道路。加快产业发展,从产业扶贫从产业兴旺,既要考虑产业扶贫的当前现实需要,又要考虑到乡村振兴的长远需求,借鉴产业扶贫的成功经验,弥补产业扶贫的不足,提升产业扶贫的质量,做好产业与市场的对接。需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培养附加值高、抗风险能力强的富有竞争力的产业。其次,全方位、多维度地统筹布局,在产业配置上实现长效主导产业和短效特色产业间精准有序衔接。最后,逐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壮大乡村特色产业,
党建与政策— 24 —努力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二)推进人的现代化:强化人才支撑,从扶贫尖兵到振兴队伍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才、科技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关键因素。要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必须要做好人才协同保障,推进人才脱贫和人才振兴。由于中国长期受城乡二元结构和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导致城乡发展不均衡,人才大量流入城市,农村人才匮乏、农村发展遭遇严重人才瓶颈。强化人才培养及支撑,做好脱贫攻坚干部与锻炼干部、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是我国特色扶贫的重要经验。在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过程中,政府应该继续发挥主动性,实现“激活存量”和“吸纳增量”,着力开发人力资源、强化人才支撑、弥补农村人才匮乏的短板。一方面,继续充分发挥以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等现有扶贫干部为主体的现有人才的作用。他们在脱贫攻坚阶段,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扮演了“领头羊”的角色,是攻克贫困的尖兵。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后,按照保障重点、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责任不变、力度不变、队伍不变的同时,在方法上、措施上要实现从精准到共享、从特惠到普惠的转变,在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在乡村振兴战略上担当重任。另一方面,在持续激发以扶贫干部为主体的现有人才活力的基础上,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积极开拓人才培养新路径,鼓励外出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城市各类人才返乡创新创业,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振兴队伍。还要做好精准扶贫对象与乡村振兴主体的有效衔接。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扶贫同扶志相结合的要求,将提升贫困人口脱贫攻坚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都需要强大的人才力量,如果仅仅依靠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或是外来人才的一腔热情和身体力行,是远远不够的。农民作为农村的主体,同时也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受益者,应该承担起建设者的主体责任。而且农民个体或者群体发自内心的脱贫致富愿望和自发动力,直接决定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最终成效。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应让广大农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带来的更高要求,大力开展农民职业教育,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统筹兼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持小农户,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激发农民群众自我培养、自我奋进的内生动力。(三)推进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推进乡村建设,从村容整洁到生态宜居 1.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基础,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类生存和发展质量。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而在在贫困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与经济生活贫困往往是两个相随相伴的问题。贫困与生态互为因果,既有自然资源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的自然因素造成的,也有土地和水等资源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的人为因素造成的。所以在脱贫攻坚阶段,改善贫困地区居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是推进乡村建设的首要目标,围绕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的短板问题,以加大对水、电、路、气、网、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为抓手来展开。近年来,随着广大农民群众对生活环境有了更高的期待,农村建设的发力点需从填补基础建设空白转变到推动人与自然之间、城乡资源要素之间的良性互动上来,达到生态宜居这一目标。2.推进乡村建设,依旧需从“统筹”和“衔接”两个层面发力,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一方面,“统筹”推进乡村规划工作,把乡村建设放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两个总体框架下去考虑,以科学、环保的理念去推进城镇化布局和产业布局,实现均衡发展,实现规划管理全覆盖。在脱贫攻坚原先满足农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配合乡村振兴的发展需要,遵循乡村建设规律和实际情况,通盘考虑土地因素、产业发展、居民点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注重保持乡土风貌,因村制宜、从容建设美丽乡村。另一方面,“衔接”好聚焦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进程中的阶段任务,找准突破口,找到乡村建设各个环节间的内在联系。(四)推进乡村治理的现代化:完善乡村治理,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工作,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乡村治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成败。近年来,随着高强力度的脱贫扶贫工作的推进,使得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经济收入提高,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乡村的治理结构,推动了贫困治理的现代化,并不断完善贫困治理体制机制。而贫困治理体制机制的完善又直接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升,又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累了大量的治理经验。伴随着乡村治理涵盖对象更广、治理目标更高、应对挑战更大,要求我们在现有贫困治理思维和做法的基础上,围绕乡村振兴的战略布局和脱贫攻坚目标任务2020年完成后的战略思路,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夯实乡村振兴基层基础,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2.实现乡村有效治理,就要用好自治、法治、德治“三把利剑”,建立乡村治理新模式。首先,把村民自治作为推进乡村治理的基本形式,加快完善“自治”体制机制,把扶智和扶志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他们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其次,乡村治理必须以“法治”为根本要求,将法律作为乡村主体的行为规范针对新时代“三农”工作出现的新问题,要大力提升乡村主体的法律意识,营造浓厚的法律氛围,依法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第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护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与之呼应的正是“乡风文明”的要求。总体而言,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党和国家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部署。应准备把握两者在目标上的高度重合,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实现乡村的充分发展,解决当前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安庆市委党校2019年课题19AQDX29】
篇二: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研究
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社科论坛
0 2020 年 年 1 1 月 月 03 · 405 ·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发展的研究
汪江娇
张悦言(指导老师)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银杏酒店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1530
摘要 :目前正处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战略交汇期,研究出二者衔接的方法具有很大的意义。本文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为主要对象,试图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内容与关系出发,从党建、产业扶贫向产业振兴的过渡、人才帮扶过渡到人才振兴、正确思想的沿用等方面研究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发展的方法。
关键词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三农问题;衔接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中国是人口大国,同时也是农业人口大国,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的农村人口占到了总人口的百分之 40 左右。我国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2015 年 11 月,我国提出了脱贫攻坚,2017 年 10 月,我国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两者都是针对三农问题的。二者虽然都是在针对三农问题,但是它们都是有自己的时间节点的,所以想要三农问题发展的更好,就必须要做到二者的无缝衔接。
1 1
脱贫攻坚提出 的背景
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和社会发展的条件下,人们维持日常的基本生活所花费的费用被称为贫困线。2015 年,我国的贫困线为 2800 元,截止 2015 年,我国的贫困人口仍有 5000多万,这仍然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据。为此,在 2015 年的11 月 29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表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决定开展脱贫攻坚战,以此来助力脱贫。
2 2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背景 及内容
新中国成立 70 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立足于中国的农情,三农问题也始终是党和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在 2017年的 10 月 18 日,在党的十九大中,习近平同志第一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2017 年 12 月 29 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我们中国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着重关心我们国家的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乡村振兴战略 20字总方针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三步走战略是:到 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 2035 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 2050 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3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关系
第一:从时间方面来讲,二者是一种接力关系,是一脉相承的。截止目前,贫困地区的基础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达百分之九十九左右,深度贫困地区通宽带比例达百分之九十八左右,但是我们仍然还有那百分之一和百分之二还没有实现,为此,乡村振兴还要接过脱贫攻坚还未完成的任务,在基础设施这方面还要有所作为。第二:二者具有目标一致性: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都是为了实现两个一百年而做出的战略部署;脱贫攻坚中指出要保护生态,实现绿色发展,而乡村振兴的目标之一也是要实现生态宜居;脱贫攻坚中注重发展产业来实现脱贫,从而实现产业扶贫,而乡村振兴中也指出了要达成产业兴旺的目的。第三:二者具有战略举措的互补性:脱贫攻坚的主要举措是要帮助贫民进行脱贫,而乡村振兴的举措针对三个对象,即:农业、农民和农村。乡村振兴中针对农村和农业的两种举措正好补齐了脱贫攻坚政策中缺失的那部分举措。第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辅相成,相互成就。贫困人口在得到脱贫攻坚战略的帮助下顺利脱贫,并且会有一定的资金积累,村民可以在资金的支撑下进行创业,可以致力于乡村的建设之中,从这一方面来讲脱贫攻坚可以推进乡村振兴;同时乡村振兴可以促进村民就业与创业,从而助力乡村人口脱贫,助力脱贫攻坚。
4 4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做到衔接发展的措施
(1)要想做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发展,首先要抓党建。在两大政策实施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也要时刻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同时,笔者认为这种党建还提现在要继续强化党政机关部门的扶贫意识,明确责任清单,继续加强机关干部身上的责任,提高服务意识,维持服务型政府的形象。四川省广元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夏思法说过,要想实现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关键还在于党和人民,尤其是要发展党的力量。近年来,广元市始终用党建来抓扶贫、抓振兴。这种党建提现在很多方面,首先提现在他们始终在强化党政机关部门的扶贫意识;二是在强化机关干部身上的责任,形成人人身上担责任的局面,强化干部管理;三是制定责任清单,创建服务型机关。
(2)要从产业扶贫向产业振兴过度。脱贫攻坚中强调的是通过龙头组织来带动乡村产业发展的产业扶贫,但是在乡村振兴中我们要做到产业的振兴,所以就要从产业扶贫过度到产业振兴。各地在进行产业振兴的时候要结合以前在脱贫攻坚中发展的产业,保持大型产业继续发展,少数产业优化调整,并且在优化调整产业时让更多的当地人参与进去,慢慢抽出原先的龙头组织,还要让产业对准市场,并进行供给侧改革,这样才可能有更高的需求量,才可能让当地的产业旺起来,才可能做到产业振兴。如果当地有特色产业,那么就要倚仗当地的特色产业来发展产业链,并且还要建立品牌,这样才能获得额外的品牌效益。笔者以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的茶业为例来发展新型产业链——乡村田园体验式旅游,以此来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发展:茶叶是蒲江县当地的特色产业,当地可以集中茶叶种植区,形成规模化种植,在规模化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继续开发采茶、炒茶、包装这些旅游活动,让游客有体验的感觉。并在大片茶园的基础上来发展周围的民宿,而且民宿必须要把茶来作为特别因素添加进去,这样才能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三是可以发展当地的服装制作产业,发展乡村风的特色采茶服装,然后诱使游客购买,增强体验感。
(3)要从人才帮扶过度到人才振兴: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我国累积派出 25 万多个驻村工作队伍,290 多万名驻村干部,这些数据还是非常庞大的。在扶贫点,多数项目都是由驻村干部开发并经营的,但是当地也不能一直依靠驻村人员,而是要更多的发挥当地人的力量,所以就必须振兴当地的人才。当地应该选择出合适的人,让他们去专业的学校或者机构进行学习,把本领掌握在自己人的手中,增强当地的主体力量,为二者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4)把脱贫攻坚中的正确思想融入乡村振兴: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人们一直秉持着实事求是和精准的原则,在乡村振兴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仍然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产业的发展,并做到精准发展。在此,笔者以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的耙耙柑为例来阐述实事求是的原则。蒲江耙耙柑在早些年间就已经是获得市场青睐的产品了,但是近年来眉山市丹棱县依靠地理优势在蒲江耙耙柑上市之前抢占了市场,让蒲江耙耙柑一度沦落到滞销的局面。丹棱县的耙耙柑
· 406 ·0 2020 年 年 1 1 月 月 03
社科论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大致是在过年前的一到两个月上市,比蒲江耙耙柑的上市时间大概早了半个月左右,但是这半个月的时间足够能让丹棱耙耙柑抢占市场,而让蒲江耙耙柑沦为滞销产品。在此笔者深究,蒲江耙耙柑既然抢不了早市,那我们就占领晚市,让柑橘在树上挂到年后再摘,或者直接建冻库,保住柑橘的新鲜度,在二三月份价格回涨时售出。这样才能让农民获益,才能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发展。
(5)二者想要做到衔接发展,还应该抓住稳定性的原则。这种稳定性表现在多个方面。比如保持政策的稳定性。有关部门出台的政策大体上要保证稳中有升,不要变过来变过去,保持大的战略不变,部分细节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做到从实践出发,在实践中发展。笔者认为除了政策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还表现在坚持以文化来促进当地的发展。脱贫攻坚中注重文化扶贫,在乡村振兴中我们仍然要注重文化这个要素。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在物质层面下手,还要在文化层面和精神层面下手。在脱贫和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还应该大力发展教育,提高村民的文化素养和个人素质,提高村民的自主意识,要变依靠别人脱贫为依靠自己脱贫。
(6)在原先的致贫因素的基础上关注新出现的导致落后的因素,并创新体制机制:在致力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只关注曾经的那几个原因而要做到与时俱进,实时观察。并且我们还应根据新的因素来制定脱贫的策略,防止返贫现象的出现。近年来,实体销售越来越不景气,农村产品线下销售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但虚拟经济的发展可谓是让人意想不到,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转而发展农产品的线上销售。近些年来,农村淘宝进驻农村,一方面是为农村带来城市较为先进的物品,更为重要的一方面是农村淘宝帮助村民们卖掉了他们自己的产品。农村淘宝自 2014 年成立以来,已经在全国大部分省份的农村成立了有 10000 多个村点,并探索出了帮助农产品销售的业务模式,比如:“预售+订单模式”,这不仅帮助了农民将自己的产品卖出去,而且还减少了农产品积压的情况,甚至还带动了农村村民的就业与创业。农村淘宝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村民,不仅将他们的产品卖了出去,还让他们走向了致富的道路,这就应证了“农村淘宝引领精准脱贫,电商成就乡村振兴”这句话。
参考文献
[1]李铜山.论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底蕴[J].中州学刊, 2017,252(12):7-12. [2]兴华.打赢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战[J].中国土族,2017 (3):75. [3]夏思法.四川广元找准抓实脱贫攻坚的着力点[J].紫光阁,2017,000(001):80. [4]朱启铭.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连续性、继起性的县域实践[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9,123(03):97-106. [5]豆书龙,叶敬忠.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有机衔接及其机制构建[J].改革,2019,299(01):19-29. [6]蔡松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践与探索[J].农村·农业·农民(A 版),2019(10):73. [7]边慧敏,张玮,徐雷.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研究[J].农村经济,2019,438(04):46-52. [8]杨世伟.乡村振兴战略与精准脱贫攻坚有机衔接研究[J].中国国情国力,2019(6):49-52. [9]王家斌,孙婷婷.战略交汇期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探析[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19(3):70. [10]高强.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J].青海农技推广,2018,91(04):25. [11]刘奇.如何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J].中国农村科技,2019,000(002):7. [12]姜列友.正确理解和把握支持脱贫攻坚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关系[J].农业发展与金融,2018,000(006):107-108. [13]张琦.稳步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J].人民论坛,2019(1):17. [14]中国农业.劳动力变化与农业经济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的 启 示 ( 英 文 )
[J].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 2019,29(02):5-21. [15]龙花楼,张英男,屠爽爽.中国乡村振兴——土地整治视角 ( 英 文 )
[J].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2019, 29(04):39-52. [16][1]Dercon,S Economicreform..growthandthepoor :EvidencefromruralEthiopia[J].JournalofDevelopmentEconomics,2006,81(1):1-24. 作者简介:汪江娇(2000-)女,汉族,四川省成都市,大学本科。
篇三: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研究
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研究李 畅,韩 越*( 沈阳工业大学,辽宁沈阳 110870)摘要 随着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乡村振兴战略与之如何进行有效衔接,成为当前党和国家做好“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基于此,立足当今国内大背景和发展实际,系统梳理、分析相关文献与研究成果,以期深化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问题的认识,更好地推动乡村建设。关键词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有效衔接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 2021) 23-0015-02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21.23.004 开放科学( 资源服务) 标识码( OSID) :Research on Effective Connection between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LI Chang,HAN Yue ( 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henyang,Liaoning 110870)Abstract As China scored a complete victory in its fight against poverty,to effectively link the fight against poverty to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strategy has become the top priority of the country and CPC's work concerning agriculture,rural areas,and rural residents.Therefore,based onthe current domestic background and development reality,the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research results are systematically combed and analyzed,in order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between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and to better promote ruralconstruction.Key words Poverty alleviation; Rural revitalization; Effective connection作者简介 李畅( 1996—) ,女,天津武清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 通信作者,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研究。收稿日期 2021-08-03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把脱贫攻坚作为“三农”工作的主题,带领全国人民攻坚克难,啃“硬骨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圆梦小康。当前,我国正处于两个百年目标的历史过渡期,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我国做好“三农”工作的必然选择。在这一重要历史节点,对目前学界关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分析,有利于深化对二者有效衔接问题的认识,也有利于为学界研究二者有效衔接找到新的着力点。1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的基本情况立足中国脱贫攻坚顺利收官,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历史和现实,紧紧围绕习近平关于扶贫的重要论述和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学界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具体内容、面临困境以及如何促进和实现二者的有效衔接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如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主题词,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知网等数据库的检索结果有940 条,虽然相对而言数量并不多,但相关论文所探讨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理论与实践等方方面面。2021 年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之后,我国“三农”工作的重心发生历史性转移,特别是“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一理论在我国“十四五”发展规划中被正式提出之后,我国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更为集中和具体,其理论阵地主要是国家级和省级的社科类期刊与农业类期刊。2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的主要内容对于刚刚摆脱贫困的广大农村地区而言,如何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顺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国内专家学者对其开展了深入研究,研究内容广泛、研究成果众多,将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2.1 关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逻辑关系的研究当前,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逻辑关系是学界的研究重点。高强[1] 通过对二者有效衔接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指出二者目标相通、内容共融、主体一致、体制互促,其差异在于脱贫是优先任务,集中解决绝对贫困,振兴则是顶层设计,全面解决相对贫困。汪三贵等[2] 立足二者有效衔接的国内大背景,论述了二者在时间、目标、要求、对象等方面进行衔接的内在联系以及衔接中的政策变化。张宜红等[3] 特别强调,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从逻辑上说导向相通、内容共融,但其最终目标具有差异性,因而要精准施策,不可照搬照抄。卢黎歌等[4] 把目光聚焦在后扶贫时代,表示二者的有效衔接是后扶贫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必然,二者既是战略和战役的关系,同时还是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关系。钟宇等[5]认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差异在于集中作战与常态推进,是发展与振兴、巩固与提升的关系。陈明星[6] 从历史、理论和实践三个方面论证了二者有效衔接的逻辑关系,指出要在“变”与“不变”中达到有机统一,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刘学武等[7] 从治理目标、治理主体与政策三个方面探究了二者的逻辑关系,认为二者在总目标上依次递进,在主体上保持一致,并且在政策与制度上具有延续性。孙馨月等[8]也持类似观点,认为二者有效衔接在理论上与实践上都具有必然性,脱贫攻坚包含在乡村振兴战略体系之中,是乡村振兴的一个子集。总体而言,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逻辑关系的研究,有一部分学者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出发,分析二者有效衔接的逻辑关系,认为在理论上可以把乡村振兴看做一个全集,脱贫攻坚则是其中的一个子集; 在实践上脱贫攻坚为安徽农业科学,J.Anhui Agric.Sci. 2021,49( 23) : 15-16,21乡村振兴提供了现实基础,二者的有效衔接是一个接续推进的过程。还有一部分学者侧重从内容、目标、对象、施策方式等微观层面分析二者有效衔接的逻辑关系,认为二者的有效衔接具有必然性,符合新时代我国“三农”工作的发展要求与发展规律。2.2 关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践路径的研究对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径与机制,学者们从多维度进行了分析与研究。豆书龙等[9] 表示,二者有效衔接在实践领域具有可行性,具体的衔接路径可从统筹落实体制机制、鼓励产业多元化发展和积极培育主体意识等三个方面协同推进。汪三贵等[10] 提出,要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二者在产业发展、生态宜居、体制机制、基层治理、医疗保障和教育保障等多方面、全方位的有效衔接。冯丹萌[11] 站在国际视角下,指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实现有效衔接需要借鉴相关国际经验,提出产业基础融合、环境改善融合、文化挖掘融合、人才加强融合、治理长效融合五大融合机制。郭亚坤等[12] 表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根本在于构建一个科学的工作体系,并具体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陈明星[6] 提出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二者有效衔接要以把握减贫、贫困治理和乡村振兴为基础,在实践中既要做好成果与政策的有效衔接,又要重视理念与目标的有效衔接,促进农村整体性、全局性发展。王国敏等[13] 从主体、内容与工具三个层面阐释了有效衔接的实践路径,其主体层面包括党的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 内容层面包括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五大方面; 工具层面则包括规划、政策、机制等。同样还有,白永秀等[14] 指出产业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并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五大方面提出了衔接路径。尽管学者们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践路径的研究维度较多,表达方式各异,但总体上可分为两大视角。一种从衔接主体、衔接内容、衔接政策等宏观层面出发,分析二者“为什么能够衔接”以及解决“怎样完成衔接”的问题; 另一种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要求这一微观层面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2.3 关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有效衔接在地方的实践研究 对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地方的实践研究,目前已经有学者对不同地区的具体实践进行了探索与研究。沈贵银等[15] 系统总结了江苏省盱眙县黄花塘镇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具体做法,即培育乡村特色产业、打造产业发展新载体、改善居住条件和人居环境、加强党建引领促振兴。沙咏梅[16] 探讨了如何在内蒙古自治区实现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践路径,表示要实现二者有效衔接,首先要理解有效衔接的具体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制度化、常态化的长效机制以推动目标的实现。付寿康等[17]立足湖北省的脱贫减贫实践,表示湖北省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取得系列成效,应进一步在政策资源上优化土地制度,在市场资源上构建现代体系,在人才资源上引进企业家,以构建二者有效衔接的长效机制。马喜梅[18]以滇黔桂石漠化片区为例,认为在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背景下,要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需要从精神聚合、目标结合、要素整合与体系融合四个方面统筹推进。谭九生等[19] 对湖南湘西州 18 个贫困村进行田野调查,在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二者有效衔接面临的现实困境及成因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二者衔接的有效路径是加快吸收脱贫成果、加快构建农民获得持续收入的长效机制以及进一步激发人口的内生动力[20] 。总结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地方的实践研究可以发现,学者们都选择了比较典型的贫困地区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总结该地区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分析其尚存的不足之处,指明有效衔接的理论依据与关键之处,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对策建议,以有效化解城乡之间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做好从脱贫到振兴这一历史性转移,推动乡村全面振兴。3 小结与展望通过学术界对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研究进行梳理与分析,可以看出,这方面的研究既有理论也有实践,既有宏观把握也有微观分析。对于二者有效衔接的研究进行总结与展望,可以从中找到进一步加强和拓展的空间,更好地推进乡村建设,振兴乡村。3.1 小结 国内学界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研究已经取得丰硕成果,其研究成果广泛性与集中性并存。其中,广泛性主要体现在研究范围上,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并存,不仅立足国家视角,还聚焦某一地区进行研究。集中性重要体现在研究内容上,目前学界对于二者有效衔接的研究,主要都集中在二者的逻辑关系、实践路径与体制机制的建立上。同时还应该注意到,关于二者有效衔接理论基础的研究,大多数文章中是一笔带过的,与之相关的系统研究成果较少。此外,从 2021 年开始,我国全面推进乡村建设,尽管国内学者已经开始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地方的实践进行研究,但基于全国 832 个贫困县全部退出贫困的现实来看,这一研究就显得相对薄弱。因此,关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研究正处于上升阶段,应特别注重捕捉国家对二者有效衔接所作出的最新指示,保证研究的时效性与准确性。3.2 展望 综上所述,展望未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研究,可以从这几方面进行努力: 第一,加强二者在理论基础方面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以及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都为二者的有效衔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系统研究二者有效衔接的理论基础,一方面可以深化对二者有效衔接问题的认识,从而更准确地指导实践; 另一方面可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减贫道路,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第二,加强二者在具体衔接内容方面的研究。例如,在大多数乡村地区,人才流出大于人( 下转第 21 页)6 1 安徽农业科学 2021 年
[32]SALEM M,GABER M M,ZAKI M A D,et al.Effects of dietary mannanoligosaccharides on growth,body composition and intestine of the sea bass( Dicentrarchus labrax L.) [J].Aquaculture research,2016,47( 11) : 3516-3525.[33]强俊,王辉,李瑞伟,等.低聚木糖对奥尼罗非鱼幼鱼生长、体成分和消化酶活力的影响[J].淡水渔业,2009,39( 6) :63-68.[34]SAFARI O,SHAHSAVANI D,PAOLUCCI M,et al.Single or combinedeffects of fructo-and mannan oligosaccharide supplements on the growthperformance,nutrient digestibility,immune responses and stress resistanceof juvenile narrow clawed crayfish,Astacus leptodactylus leptodactylusEschscholtz,1823[J].Aquaculture,2014,432:192-203.[35]钱云霞,王国良,邵健忠.鱼类的非特异性免疫调节[J].宁波大学学报( 理工版) ,2000,13( 1) :95-99.[36]慈丽宁,刘波,谢骏,等.影响水生动物免疫机能的因素( 综述) [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 3) :205-210.[37]CHENG T C.The role of lysosomal hydrolases in molluscan cellular re-sponse to immunologic challenge[M]/ /BULLA L A JR,CHENG T C.In-vertebrate models for biomedical research.New York:Plenum Press,1978.[38]牟海津,江晓路,刘树青,等.免疫多糖对栉孔扇贝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1999,29( 3) :463-468.[39]LU Z Y,JIANG W D,WU P,et al.Mannan oligosaccharides supplementa-tion enhanced head-kidney and spleen immune function in on-growinggrass carp ( Ctenopharyngodon idella) [J].Fish & shellfish immunology,2020,106( 4) :596-608.[40]张红梅,姜会民.酵母甘露寡糖对鲤鱼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J].饲料研究,2006( 10) :25-27.[41]刘爱君,冷向军,李小勤,等.黄霉素和甘露寡糖对奥尼罗非鱼的生长性能及血清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J].中国饲料,2009( 3) :29-32.[42]AYCE GENC M,YILMAZ E,GENC E,et al.Effects of dietary mannan oli-gosaccharides ( MOS) on gro...
篇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研究
l.40 No.32021 年 5 月第 40 卷 第 3 期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May 2021乡村振兴研究DOI:10.19493/j.cnki.issn1673-8004.2021.03.002收稿日期:2021-01-09基金项目:安徽省阜阳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阜阳高质量发展研究”( FSK2020029 );安徽省阜阳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阜阳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 FSK2020036 )。作者简介:秦翠翠( 1989 — ),女,安徽临泉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研究。2021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对摆脱贫困的县设立 5 年过渡期,过渡期内保持现有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 逐步实现从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的平稳过渡 [ 1 ] 。
可见,研究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意义重大。
脱贫攻坚是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完成的杀手锏,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战略部署 [ 2 ] 。
乡村振兴是党中央紧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安排。
两者均聚焦新时代“三农”工作,直接关乎“两个百年”目标能否实现,而推进两者有机衔接是贯彻党中央相关政策的现实需要,也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变后的历史必然, 是丰富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思想的理论必然, 同时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路径研究秦翠翠(中共阜阳市委党校, 安徽 阜阳 236115 )【摘 要】
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中央明确脱贫县设立 5 年过渡期,保持现有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但当前仍然存在认识差异、政出多门、产业升级难、内生动力弱等问题。
需要从增强融合发展意识、做好体制衔接、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吸引要素回流等路径推进两者有机衔接。【关键词】
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有机衔接;路径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8004 ( 2021 )
03-0012-1012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年第 3 期果的现实必然 [ 3 ] 。一、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问题的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更好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党中央先后做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其中脱贫攻坚旨在解决农民问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瞄准农业问题,乡村振兴战略聚焦农村问题。
他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共同构成了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方略。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指引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作为主线贯穿始终,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在历史交汇中协同推进。近年来中央反复强调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统筹衔接工作,顶层设计思路清晰。
早在 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做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有机衔接,随后要求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统筹衔接 [ 4 ] ,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进一步明确精准脱贫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促进两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 5 ] 。
2019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 贫困县摘帽后要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发展成果,持续改善群众生活 [ 6 ] 。
同年 3 月,习近平强调贫困县摘帽后,也不能马上撤摊子、甩包袱、歇歇脚,要继续完成剩余贫困人口脱贫问题 [ 7 ] ,做到“四不摘” ① 。
李克强在 2019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确保如期脱贫 [ 8 ] 。
为贯彻落实中央决策,各地积极探索新思路,贵州省在探索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 9 ] ,云南省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明确提出要统筹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 10 ] 。
2020 年中央一号文件重申乡村振兴战略更多关注相对贫困,研究制定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的意见 [ 11 ] 。
2021 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 5 年过渡期” [ 1 ] ,为二者衔接提供了时间保证。目前学术界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关系的研究方兴未艾, 更多着眼于两者的逻辑关系、政策框架、实现路径和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等。
在两者关系的研究中,存在“互斥性”和“过渡性”两种观点的争论。
“互斥性”观点强调两者的区别,一方面,两者目标不同,脱贫攻坚是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基础,乡村振兴是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基础;另一方面,两者侧重点不同,脱贫攻坚重微观施策和具体对待,乡村振兴重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 [ 12 ] 。
“过渡性”观点则强调联系,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能否建成的重大战略 [ 13 ] ,而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所以,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
庄天慧等认为,在理论逻辑上乡村振兴在协调城乡资源配置中强化了精准脱贫的内生动力,降低了精准脱贫制度费用,精准脱贫解决了贫困居民最低生存发展需求;在实践逻辑上精准脱贫是乡村振兴的空间基础和时序前提,乡村振兴为精准脱贫提供长效内生动力 [ 14 ] 。
杨世伟认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之间内容交织融合、作用互促共进、目标一脉相承 [ 15 ] 。在研究两者之间的衔接机制方面,卢黎歌、武星星提出“后扶贫时期”推进两者有机衔接,需要在衔接目标上明晰协同互构关系,避免“两项脱节”;在衔接工作中明晰压力传导与动力激发的关系,避免“敷衍塞责”;在衔接制度设计上明晰基层探索与顶层设计的关系,避免“衔接13
不畅”;在衔接效果上明晰增强群众获得感与适应发展阶段的关系,避免“脱离群众” [ 3 ] 。
杨丽莎、杨优指出贵州省可以从方式衔接、数据衔接、教育衔接、力量衔接和思想衔接等方面发力 [ 16 ] 。
王春城、戴翊超认为两者具有耦合性,可从产业扶贫到产业兴旺、从生态扶贫到生态宜居、从扶智扶志到乡风文明、从脱贫攻坚责任制到治理有效四方面找到接口,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与“生活富裕”的对接 [ 17 ] 。
杨世伟指出衔接路径可概括为“五个统筹”: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人才帮扶与人才振兴、文化扶贫与文化振兴、生态扶贫与生态振兴、党建扶贫与组织振兴 [ 15 ] 。
豆书龙、叶敬忠提出可从统筹落实体制机制、鼓励产业多元发展、积极培育主体意识等方面谋划衔接路径 [ 12 ] 。
高强认为应从政府和市场两个层面,做好规划、政策、监管和工作四个方面的统筹 [ 10 ] 。姜正君指出,应坚持人民立场,发展思想上无缝衔接;构建产业体系,发展产业上无缝衔接;培育人才队伍,发展动力上无缝衔接;抓好基层党建,乡村治理上无缝衔接;完善政策体系,机制保障上无缝衔接 [ 18 ] 。综上所述,当前学术界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内涵、意义、内在逻辑、总体思路及实现路径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对在具体实践中两者有机衔接会面临哪些障碍和困难、如果衔接不好会酿成哪些后果等的分析还不够充分。
所以本文重在理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找出衔接中存在的误区、面临的障碍,最后提出推进两者有机衔接的思路及实现路径。二、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关系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方法来分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联系在于两者都聚焦“三农”问题,区别体现在四个方面:从保障要求来看,前者是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后者是为了农民过上富裕生活;从对象范围来看,前者是局部贫困人口,后者是整体农村居民;从政策目标上看,前者是解决吃饱肚子的绝对贫困,后者是解决过好日子的相对贫困;从期限长短看,前者已经取得胜利,后者是长期目标。
总之,两者之间存在紧密的逻辑关系,用发展的眼光来看,一方面脱贫攻坚是基础,如果不解决群众的基本需求,乡村振兴无从谈起,另一方面,乡村振兴是巩固脱贫成果的保障。(一)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阶段性目标《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将脱贫攻坚目标定为“确保到 2020 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 19 ] ,可以理解为 2020 年实现消除绝对贫困,结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到 2035 年在消除绝对贫困基础上相对贫困进一步缓解,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 20 ] ,到 2050 年,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在消除贫困化之后促进贫困对象实现长期可持续稳定脱贫 [ 14 ] 。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随后在制定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做出具体谋划:到 2020 年,基本形成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确立乡村振兴思路举措,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 2022 年,初步健全乡村振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到 2035 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到 2050 年,乡村全面振兴 [ 5 ] (见表 1 )。
而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招,由此可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乡村振兴战略所包含的阶段性目标。秦翠翠 .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路径研究14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年第 3 期类别时间目标总要求 / 重点任务对象范围贫困瞄准脱贫攻坚 / 精准扶贫2013 — 2020 年(展望到 2050 年)到 2020 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到 2035 年,相对贫困进一步缓解;到 2050 年,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贫困人口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和稳定增收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与贫困地区绝对贫困乡村振兴战略2018 — 2050 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到 2020 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 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到 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 2050 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全部农村人口和农村区域相对贫困(二)乡村振兴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保障如前文所述,脱贫攻坚具有长期性,绝不是到 2020 年就结束了,消除绝对贫困后,还要防止已脱贫人口返贫。
虽然我国通过实施精准扶贫政策消除了当下的绝对贫困,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贫困问题依然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
即便是技术进步到今天,仍然无法避免自然灾害、经济冲击、社会风险、个体因素等导致新的贫困者出现,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2020 年以后我国不会再有绝对贫困。
脱贫攻坚虽已解决绝对贫困,但是相对贫困一直存在,相对贫困可能演变为新一轮绝对贫困,又产生新的脱贫任务。
如何缩小相对贫困,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项挑战。
所以在“后扶贫时代”我们应该继续关注绝对贫困,从多维角度研究返贫现象及机理,关注相对贫困等问题。乡村振兴战略中最重要、排在第一位的要求是产业兴旺,产业兴旺能为产业脱贫提供支撑。
前期的扶贫产业往往是以政府作为主导力量、产出效率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可持续性差或者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已顺利完成,但是如果政府扶贫政策稍微有所松懈,可能出现扶贫车间或工厂无人问津,贫困户的收入无法保障。
如果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可将扶贫产业改造升级,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及技术水平,逐步提升扶贫产业的产出效率和利润率,最终让农村成为吸引优质要素的区域,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市场配置资源具有稳定性强、产出效率高等优点,农民生活富裕的目标更容易实现。
总之,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成果可得到巩固和加强,一定程度上可减少返贫发生。综上所述,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工作的延续与深化,其关键内容如表 2 所示。
从经济基础来看,脱贫攻坚依靠产业扶贫,乡村振兴则要求产业兴旺,要求更高更丰富;从环境支撑来看,脱贫攻坚靠生态扶贫,乡村振兴则要实现生态宜居;从文化保障来看,脱贫攻坚依靠扶智扶志,乡村振兴则要求乡风文明;从制度创新来看,脱贫攻坚制定了脱贫攻坚责任制,乡村振兴则依靠多方配合实现治理有效;从目标归向上看,脱贫攻坚完成“两不愁三保障”,乡村振表 1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逻辑关系注:由《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整理而来15
兴则让农民实现生活富裕的目标。
由此可见, 研究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逻辑关系很有必要,有助于探索两者有机衔接的路径。表 2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关键内容三、当前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方面存在的问题中央提出“做好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机衔接”已近三年,尤其是 2021 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过渡期 [ 1 ] ,为两者有机衔接提出了大致时间期限。
无论是顶层设计还是学术研究均取得了积极进展,为两者的有效衔接提供了政策方向和理论上的指导,各地积极开展两者衔接路径的探索,虽然取得了进展,但是仍存在不少问题。(一)对于衔接认识不足脱贫攻坚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贫困村把它当成第一任务,再怎么重视也不为过,但是在实践中发现贫困问题突出的地区非常重视脱贫攻坚而忽略乡村振兴,对于乡村振兴仅停留在宣传层面,另一方面贫困不突出的地区更重视乡村振兴而忽视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战略早已进入到各地相关政策文本当中,但是笔者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地方在面对如何才能真正推进乡村振兴、怎样才是可持续的乡村振兴等问题上,思路还不够清晰,办法也不多。
比如阜阳原市委书记李平曾因在脱贫攻坚中刷白墙、堆盆景受到中央通报批评 [ 21 ] ,阜南县的蔡郢村作为他定点帮扶的贫困村,一度成为当地其他贫困村参观学习的典范 [ 22 ] ,但是这种利用土地置换资金盲目搞乡村建设的模式无法复制,缺乏产业支撑。
乡村振兴不...
篇五: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研究
20年12月第 19卷第4期滁 州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Journal of Chuzhou PolytechnicDec.2020Vol.19No.4收稿日期:2020 - 09 - 19作者简介:苏有良( 1969- ),男,安徽来安人,本科,硕士,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授。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研究苏有良(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滁州239000 )摘 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是国家推动农村发展的两项重大战略部署,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实现的前提,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要衔接好脱贫攻坚工作,主要应从政策与规划、关键内容和运行机制三个方面进行有效衔接。关键词: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衔接中图分类号:
F3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 - 5993 ( 2020 )
04 - 0050 - 03On 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between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Su Youliang( Chuzhou Polytechnic , Chuzhou , 239000China )Abstract :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are major national strategies to promote rural development ,with poverty alleviation as the founda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the premise to achieve its strategicgoals.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needs to be connected effectively withpoverty alleviation mainly in terms of policy and planning , the key content and running mechanism.Key words :
poverty alleviation ; rural revitalization ; connection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中也明确指出,要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2020 年 3 月 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进一步提出,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攻坚的有效实施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基础和前提,找准二者的契合点,加以有效衔接,对巩固深化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具有深远意义。一、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政策与规划的衔接(一)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政策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是国家推动农村发展的两项重大战略部署,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又存在区别。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所以两者在政策制定与实施方面必然具有接续性与兼容性。两者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脱贫攻坚侧重的是乡村发展的贫困人口,因此,脱贫攻坚政策举措具有明显的指向性与针对性,政策实施主要针对贫困户,如健康、产业、金融、就业等扶贫特惠政策。乡村振兴战略强调乡村发展的整体,其政策实施具有普适和普惠性的特点。因此,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在政策方面的有效衔接,就必须做好脱贫攻坚特惠性与乡村振兴普惠性政策的衔接,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既要持续关注对特殊群体的兜底保障,也要从整体的角度推动乡村发展。在具体实施中,如:可将针对贫困户的兜底政策归并于民生领域,以此为低收入群体提供政策保障;将健康扶贫特惠政策逐步演化为全社会的普惠政策,将脱贫攻坚的危房改造政策归并于乡村人居环境整治
中,协同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提升等等 [1 ] 。同时,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梳理目前实施的脱贫攻坚政策,总结政策实施成果,特别是理论成果,结合乡村振兴,建立健 全支 持 乡村振兴 的政 策体系。(二)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规划衔接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在我国“三农”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显然,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为了更好地实施此项工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出台为我们各级党和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提供了行动指南。此《规划》中也明确指出,要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这就要求我们在编制乡村振兴地方规划和专项规划或方案时,要在总结脱贫攻坚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编制衔接好地方总体规划、包括镇村发展总体规划。乡村振兴任务艰巨,地方乡村振兴规划的编制,要针对各地不同发展的水平、顺应村庄发展规律与演变均势,编制符合地方发展的乡村振兴规划,为了防止地方乡村振兴规划的编制超越地方阶段发展,各部门应加强分类指导,乡村振兴的实施要梯次推进、循序渐进。二、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关键内容衔接(一)产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等地考察时多次强调“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产业兴旺也是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的重点内容。近年来,产业扶贫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下,乡村产业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有些已初具规模。这不仅有效巩固和提升了脱贫成效,也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要看到,乡村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乡村产业规模小,特色不明显、品牌建设弱等问题突出。因此在脱贫攻坚收官阶段和乡村振兴过程中,在产业发展方面要着力解决上述产业发展突出问题,因地制宜,着力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规划,在产业规模、质量与特色、品牌建设、以及产品营销上下功夫,尤其要强化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的意识。同时,接续脱贫攻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发展,借此来拓展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推动乡村产业全面振兴。(二)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有效手段,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是解决农村田难种问题直接手段,也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有力抓手。《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明确指出: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到2022年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国家强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突显高标准农田建设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地位。高标准农田建设便于土地流转,利于提升农业规模效益和农业组织化程度的提升,也利于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推动农业发展转型升级,为现代农业夯实基础。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可助力脱贫攻坚,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为此,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中,要注重与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战略规划相衔接。接续脱贫攻坚,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将高标准农田建设置于优先建设的地位,并在项目建设和资金安排上,向贫困地区倾斜,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贫困县、贫困村 [2 ] ,按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时间节点稳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三)人才振兴乡村振兴,人才为先,实现乡村振兴必须依靠人才,人才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核心要素。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充分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把更多城市人才引向乡村创新创业”[ 3 ]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推动人才下乡”“抓紧出台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吹响了乡村人才振兴号角。因此,乡村振兴首先应是乡村中人的振兴,而乡村基层组织与干部振兴是乡村人才振兴的重中之重,因为他们是稳定、发展、振兴乡村的最为关键的要素之一。《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中也明确指出要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整体优化提升行动,落实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选拔乡镇领导·1 5·苏有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研究
干部等举措,以及培育储备村级后备干部。村党组织带头人整体优化提升行动的实施中,借鉴脱贫攻坚全面向贫困村、软弱涣散村和集体经济薄弱村党组织派出第一书记的成功做法,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可接续向村党组织派驻第一书记。三、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运行机制衔接(一)乡村振兴接续脱贫攻坚党政“一把手”责任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 [4 ]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接续脱贫攻坚抓党建促扶贫的成果,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主线,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着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对乡村振兴的全面领导。接续脱贫攻坚,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工作机制,严格执行党政“一把手”责任制,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保障制度,构建责任清晰、各负其责的领导责任体系 [4 ] 。(二)乡村振兴接续脱贫攻坚有效考评方法要确保乡村振兴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就必须加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考核监督和激励约束,定期开展跟踪评估和专项督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也指出要建立《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督促检查机制,适时开展《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通过考评层层压实各地各部门推进乡村振兴的责任。脱贫攻坚过程中,有一些成熟且行之有效的考评模式,如第三方评估机制等,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可借鉴,接续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必须建立有效的监督考评体系,并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成效纳入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年度绩效考评内容,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以此充分发挥考核对干部的鞭策和激励作用。四、结束语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是国家推动农村发展的两项重大战略部署,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实现的前提,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要衔接好脱贫攻坚工作,做好二者的衔接工作,重点应从政策与规划、关键内容和运行机制三个方面加以有效衔接。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这对巩固深化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具有深远意义。参考文献:[ 1 ]郭晓鸣,高杰 . 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政策实施如何有效衔接[ N ] . 光明日报,2019 - 09 - 16 ( 16 )
.[ 2 ]高润爽,王艳松 . 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现存问题与对策探析[ J ] . 管理学家,2020 ( 1 ):
151 - 152.[ 3 ]何忠国 . 以乡村人才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N ] .光明日报, 2018 - 10 - 29 (06 )
.[ 4 ]郭亚坤 ,杨琛华 . 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路径研究[ J ] .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20 (3 ):55 - 56.·2 5·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
推荐访问: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研究 脱贫 攻坚 衔接
版权声明:
1.世霆文库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研究5篇》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