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学习强国 >

知识学习4篇

作者: | 发布时间:2022-10-09 19:25:03 | 浏览次数:

知识学习4篇知识学习 目录疫情防控员工培训知识学习材料疫情防控承诺书公司内部疫情防控管理制度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会上讲话范文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会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知识学习4篇,供大家参考。

知识学习4篇

篇一:知识学习

录 疫情防控员工培训知识学习材料 疫情防控承诺书 公司内部疫情防控管理制度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会上讲话范文 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会上讲话范文

 疫情防控员工培训知识学习材料 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识 1、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 从武汉市不明原因肺炎患者下呼吸道分离出的冠状病毒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WHO 命名 2019-nCoVo 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C30 分钟、乙醍、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2、哪些人容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人群普遍易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在免疫功能低下和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均可发生,与接触病毒的量有一定关系。对于免疫功能较差的人群,例如老年人、孕产妇或存在肝肾功能异常,有慢性病人群,感染后病情更重。儿童及婴幼儿也有发病。

 3、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主要传播方式是经飞沫传播、接触传播。

 飞沫传播: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在呼气、打喷嚏或咳嗽时,

 病毒经口鼻排出,易感者吸入后可引起感染。飞沫:一般认为直径>5um 的含水颗粒,飞沫可以通过一定的距离(一般为1 米)进入易感的粘膜表面。

 接触传播:直接或间接接触携带病毒的分泌物、血液、体液或排泄物以及被病毒污染的物品时,有可能造成感染。

 4、新型冠状病毒会人传人吗? 会。从一些聚集性病例的发病关联次序判断,人传人的特征十分明显,且存在一定范围的社区传播。

 5、什么是密切接触者? 指 14 天内曾与病毒的确诊或高度疑似病例有过共同生活或工作的人。包括办公室的同事,同一教室、宿舍的同事、同学,同机的乘客等。以及其它形式的直接接触者包括病毒感染病人的陪护、乘出租车、乘电梯等。

 6、对密切接触者注意事项 所有跟疑似感染病人可能有接触的人(包括医护人员)都应该有 14 天的健康观察期。观察期从和病人接触的最后一天算起。一旦出现任何症状,特别是发热、呼吸道症状如咳嗽、

 呼吸短促或腹泻,马上就医!

 7、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有什么临床表现? 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潜伏期一般为 3-7 天,最长不超过 14 天,潜伏期具有传染性。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起病以发热为主要表现,可合并轻度干咳、乏力、呼吸不畅、腹泻等症状,流涕、咳痰等症状少见。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仅表现为头痛、心慌、胸闷、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部分患者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病情进展迅速。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儿童病例症状相对较轻,少数患者病情危重。死亡病例多见于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

 二、个人防护知识 1、如何保护自己远离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传染? (1) 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2) 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

 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3) 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作息规律,避免产生过度疲劳。

 (4) 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不少于3次,每次 20・30 分钟。户外空气质量较差时,通风换气频次和时间应适当减少。

 (5) 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6) 如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流涕、发热等,应居家隔离休息,持续发热不退或症状加重时及早就医。

 2、洗手在预防呼吸道传播疾病中的作用? 正确洗手是预防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国家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WHO 及美国 CDC 等权威机构均推荐用肥皂和清水(流水)充分洗手。

 3、正确洗手需掌握七步洗手法:

 4、哪些时刻需要洗手? (1) 传递文件前后 (2) 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3) 在制备食品之前、期间和之后 (4) 吃饭前 (5) 上厕所后 (6) 手脏时 (7) 在接触他人后 (8) 接触过动物之后 (9) 外出回来后 5、正确选择口罩 选择一:一次性医用口罩,连续佩戴 4 小时更换,污染或潮湿后立即更换; 选择二:N95 医用防护口罩,连续佩戴 4 小时更换,污染

 或潮湿后立即更换。

 棉布口罩、海绵口罩均不推荐。

 6、正确佩戴门罩 分清楚口罩的内外、上下:浅色面为内层,应该贴着嘴鼻,深色面朝外;金属条(鼻夹)一端是口罩的上方。不可戴反,更不能两面轮流戴。口罩湿了要及时更换,所佩戴口罩尽量不超过四小时。

 ① 、展开口罩,注意动作轻柔; ② 、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 ③ 、将双手指尖放在鼻夹上,根据鼻梁形状调整鼻夹,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有褶皱,最好覆盖住鼻子和嘴巴。

 7、在家中怎样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传染? (1) 增强卫生健康意识,适量运动、保障睡眠、不熬夜可提高自身免疫力; (2)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经常彻底洗手,不用脏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3) 居室多通风换气并保持整洁卫生; (4) 尽可能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或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 (5) 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和空间密闭的场所,如必须去佩戴口罩; (6) 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和家禽家畜; (7) 坚持安全的饮食习惯,食用肉类和蛋类要煮熟、煮透; (8) 密切关注发热、咳嗽等症状,出现此类症状一定要及时就近就医。

 8、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时,我们怎么吃才好? (1) 不要食用已经患病的动物及其制品;要从正规渠道购买冰鲜禽肉,食用禽肉、蛋奶时要充分煮熟。

 (2) 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处理生食和熟食之间要洗手。

 (3) 即使在发生疫情的地区,如果肉食在食品制备过程中

 予以彻底烹饪和妥善处理,也可安全食用。

 9、前往公共场所怎样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感染? (1) 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与农场牲畜或野生动物接触。

 (2) 保持工作场所室内不断的通风换气;在人多的地方,商场、公交车、地铁和飞机等地方都是人流密集,可佩戴口罩减少接触病原风险。

 (3) 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袖或屈肘将鼻完全遮住;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咳嗽打喷嚏后,用肥皂和清水或含酒精洗手液清洗双手。

 (4) 外出回家后及时洗手,如有发热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症状,特别是持续发热不退,及时到医院就诊。

 (5) 传染病流行季节应尽量避免各类聚会。

 10、到生鲜市场采购,怎样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传染? (1) 接触动物和动物产品后,用肥皂和清水洗手; (2) 避免触摸眼、鼻、口;

 (3) 避免与生病的动物和病变的肉接触; (4) 避免与市场里的流浪动物、垃圾废水接触。

 11、轻症发热病例的居家隔离建议:

 (1) 将病人安置在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

 (2) 限制看护人数,尽量安排一位健康状况良好且没有慢性疾病的人进行护理。拒绝一切探访。

 (3) 家庭成员应住在不同房间,如条件不允许,和病人至少保持 1 米距离。

 (4) 限制病人活动,病人和家庭成员活动共享区域最小化。确保共享区域(厨房、浴室等)通风良好(开窗)。

 (5) 看护人员与病人共处一室应带好口罩,口罩紧贴面部,佩戴过程禁止触碰和调整。口罩因分泌物变湿、变脏,必须立即更换。摘下及丢弃口罩之后,进行双手清洗。

 (6) 与病人有任何直接接触或进入病人隔离空间后,进行双手清 洁。

 三、工作防护知识 1、上班途中如何做

 正确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班车上班。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

 2、入厂工作如何做 进入公司前自觉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可进入公司,并到卫生间洗手。若体温超过 37.2°C,请勿进入公司,并回家观察休息,必要时到医院就诊。

 3、办公室如何做 保持办公区环境清洁,建议每日通风 3 次,每次 20-30 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人与人之间保持 1 米以上距离,多人办公时佩戴口罩。保持勤洗手、多饮水,坚持在进食前、如厕后按照七步法严格洗手。接待外来人员双方佩戴口罩。

 4、参加会议如何做 建议佩戴口罩,进入会议室前洗手消毒。开会人员间隔 1米以上。减少集中开会,控制会议时间,会议时间过长时,开窗通风 1 次。会议结束后场地、家具须进行消毒。茶具用品

 建议开水浸泡消毒。

 5、食堂进餐如何做 采用分餐进食,避免人员密集。餐厅每日消毒 1 次,餐桌椅使用后进行消毒。餐具用品须高温消毒。操作间保持清洁干燥,严禁生食和熟食用品混用,避免肉类生食。建议营养配餐,清淡适口。

 6、下班路上如何做 洗手后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外出,回到家中摘掉口罩后首先洗手消毒。手机和钥匙使用消毒湿巾或 75%酒精擦拭。居室保持通风和卫生清洁,避免多人聚会。

 7、公共区域如何做 每日须对门厅、楼道、会议室、电梯、楼梯、卫生间等公共部位进行消毒,尽量使用喷雾消毒。每个区域使用的保洁用具要分开,避免混用。

 8、后勤人员如何做 服务人员、安保人员、清洁人员工作时须佩戴口罩,并与人保持安全距离。食堂采购人员或供货人员须佩戴口罩和一

 次性橡胶手套,避免直接手触肉禽类生鲜材料,摘手套后及时洗手消毒。保洁人员工作时须佩戴一次性橡胶手套,工作结束后洗手消毒。安保人员须佩戴口罩工作,并认真询问和登记外来人员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9、废弃口罩处理如何做 摘口罩时,双手抓住耳带,轻柔摘下,翻卷对折,废弃口罩放入专门的垃圾桶内,每天两次使用 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对垃圾桶进行消毒处理。

 摘除口罩过程中避免接触口罩外侧(污染面),摘除后洗手。

 四、诊断及应急处置 1、何时就医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如出现发热、乏力、干咳表现,并不意味着已经被感染了。

 但如果出现(1)发热(腋下体温>37.3°C).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2)且有武汉旅行或居住史,或发病前 14 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出现小范围聚集性发病;应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

 2、就医时注意事项 (1) 如果接触者出现症状,要提前选择有发热门诊的定点医院。

 (2) 前往医院的路上,及就医全程应该佩戴口罩。

 (3) 避免搭乘公共交通,应该呼叫救护车或者使用私人车辆运送病人,如果可以,路上打开车窗。

 (4) 生病的密切接触者应时刻保持呼吸道卫生和进行双手清洁。在路上和医院站着或坐着时,尽可能远离其他人(至少 1 米)。

 (5) 任何被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污染的物体表面都应该用含有稀释漂白剂的消毒剂清洁、消毒。

 (6) 就医时,应如实详细讲述患病情况和就医过程,尤其

 是应告知医生近期的武汉旅行和居住史、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的接触史、动物接触史等。

 3、法律责任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已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330 条【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五、日常清洁及预防性消毒指引 1、提醒:

 环境及物品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应避免过度消毒。受到污染时随时进行清洁消毒。

 2、消毒方法 (1)餐饮具和茶具:首选物理消毒,煮沸 15-30min,或按说明书使用高温消毒箱(柜)消毒;也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 250mg/L〜500mg/L)浸泡 30min 后,再用清水漂洗干净。

 (2)物体表面:对台面、门把手、电话机、开关、热水壶把手、洗手盆、坐便器等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 250mg/L〜500mg/L)擦拭,作用 30min,再用清水擦净。

 (3)地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 250mg/L〜500mg/L)用拖布湿式拖拭,作用 30min,再用清水洗净。

 (4)普通织物:对毛巾、衣物、被罩等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 250mg/L〜500mg/L)浸泡 30min,再用清水漂洗干净。(注意:含氯消毒剂对织物有漂白作用),或采用其它衣物消毒液按说明书使用 3、有效氯浓度 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配制方法 (1)、使用 84 消毒液(有效氯含量 5%):按消毒液:水为 1:100 比例稀释;(2)、消毒粉(有效氯含量 12-13%,20克/包):1 包消毒粉加 4.8 升水;(3)、含氯泡腾片(有效氯含量 480mg/片-580mg/片):1 片溶于 1 升水。

 4、注意事项 (1)含氯消毒剂有皮肤黏膜刺激性,配置和使用时建议佩戴口罩和手套,儿童请勿触碰。

 (2)乙醇消毒液使用应远离火源。

 六、常见问题 1. 板蓝根、莲花清瘟、抗病毒口服液有预防效果吗? 没有。目前还没有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药物,乱吃药物会增加肝脏的负荷。

 2. 吃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可以预防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吗? 不能。新型冠状病毒的病原体是病毒,而抗生素针对的是细菌。抗病毒药物奥司他韦针対流感病毒有效,对新型冠状病毒无效。

 3. 戴多层口罩可以更好地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吗? 不能。能够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口罩是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普通的纱布口罩没有防护效果,平时外出时配戴医用外科口罩即可。

 4. 室内熏醋可以杀灭新型冠状病毒吗? 不能。熏醋所含醋酸浓度很低,达不到消毒效果。

 5. 喝酒可以降低病毒感染风险吗?

 不能。医用消毒酒精跟平时喝的酒完全不同。冠状病毒对热敏感,56°C 加热 30 分钟可以杀灭病毒。此外,乙醍、75%的乙醇、含氯消毒剂...

篇二:知识学习

党的理论知识学习内容(之一)十八大以来 100个新名词1、【中国梦】中国梦,正式提出于 2012 年 11 月 29 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2、【“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梦”的核心目标是“两个一百年”的目标。3、【“五位一体”总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国梦的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4、【“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5、【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6、【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7、【五大思维 ”能力】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8、【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9、【四大考验】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10、【四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11、【三严三实】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12、【监督执纪 "四种形态 "】党内监督必须把纪律挺在前面,运用监督执纪 “四种形态 ”,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约谈函询,让 “红

 2 红脸、出出汗 ”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违纪处理的大多数;党纪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的成为少数;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成为极少数。13、【三个维护】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核心、维护和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14、【两学一做】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15、【四个合格】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16、【四个确保】确保党的组织充分履行职能、发挥核心作用,确保党员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 发挥表率作用, 确保广大党员党性坚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17、【四讲四有】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18、【四个自我】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19、【八项规定】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强调要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20、【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 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1、【新常态】

 是“习式热词 ”之一。新常态:

 “新”就是“有异于旧

 3 质”;“常态”就是固有的状态。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三十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22、【党风廉政建设 “两个责任 ”】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23、【党风廉政建设 “一岗双责 ”】各级干部在履行本职岗位管理职责的同时,还要对所在单位和分管工作领域的党风廉政建设负责。通俗地说,就是 “一个岗位,两种责任 ”,每位干部既要干事,还不能出事,一手抓发展,一手抓廉政,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24、【一案双查】在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的同时,一并调查发案单位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是否落实到位,做到有错必究、有责必问。25、【专项巡视】中央专项巡视,是继 2013 年中央做出 “巡视对象不固定 ”、“巡视组长一次一授权 ”变革后的又一新部署。它以问题为导向,形式更为灵活,哪里问题多、哪个部门问题多,就往哪投入更多力量,以便发挥巡视和监督的最大效力。26、【好干部 “五条标准 ”】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27、【心中“四有“】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28、【三去一降一补】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29、【双创】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30、【“两个倍增“】一个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倍增,一个就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倍增。

 4 31、【“两个同步”】一个就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要和经济增长同步,另一个就是劳动者报酬要和生产率提高同步。32、【雄安新区】位属中国河北省,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规划范围涵盖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等 3 个小县及周边部分区域。2017 年 4 月 1 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此设立的国家级新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33、【京津冀协同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要以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 “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推进产业升级转移,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2014 年 2 月 26 日提出。34、【长江经济带发展】

 2016 年 9 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确立了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新格局:“一轴”是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两翼”分别指沪瑞和沪蓉南北两大运输通道, “三极”指的是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和成渝三个城市群, “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 。35、【东北振兴 “十三五 ”规划】《东北振兴 “十三五”规划》,是根据《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中发〔 2016〕7 号),为了推动东北经济脱困

 5 向好,实现新一轮振兴, 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的新时期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规划。

 2016年 11 月 1 日,《东北振兴 “十三五”规划》由国务院批复原则同意通过,自 2016 年 11 月 7 日发布之日起实行。36、【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37、【丝绸之路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与西亚各国之间形成的一个在经济合作区域, 大致在古丝绸之路范围之上。

 包括西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五省区,西南重庆、四川、云南、广西等四省市区。38、【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自秦汉时期开通以来,一直是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而东南亚地区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和组成部分。

 中国着眼于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十周年这一新的历史起点, 为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盟的合作, 提出“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39、【人类命运共同体】

 指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40、标题【“三共”原则】

 “一带一路 ”建设是系统性工程,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41、【五通】政策沟通、民心相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42、【数字丝绸之路】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纳米技术、量子计算机等前沿领域合作,推动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建设,连接成 21 世纪的数字丝绸之路。

 6 43、【丝路精神】丝路精神即丝绸之路精神的简称。丝绸之路作为人文社会的交往平台,多民族、多种族、多宗教、多文化在此交汇融合,在长期交往过程中各个国家之间形成了 “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的丝路精神。44、【16 1 合作】“16 1 合作”即中国 -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议,指中国和中东欧 16 国共同绘制的一份中期规划,这份规划旨在明确2015 年至 2020 年的工作方向和重点, 进一步释放合作潜力, 推动“16 1 合作”提质增效。45、【四个没有变】

 2015 年 11 月 18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菲律宾马尼拉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演讲时提及,“总的看,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 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

 ”46、【两免一补】指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47、【“三去一降一补”】是习近平总书记根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的。供给侧改革主要涉及到产能过剩、楼市库存大、债务高企这三个方面,为解决好这一问题,就要推行 “三去一降一补 ”的政策,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48、【“双随机、一公开” 】即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双随机、一公开”是国务院办公厅于 2015 年 8 月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广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通知》 中要求在全国全面推行的一种监管模式。

 7 49、【三权分置】指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格局。50、【互联网 政务服务】

 2016 年政府工作报告用词。报告原文:大力推进 “互联网 政务服务 ”,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简除烦苛,禁察非法,使人民群众有更平等的机会和更大的创造空间。51、【放管服】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

 “放”即简政放权,降低准入门槛 ”。“管”即公正监管,促进公平竞争 ”。“服”即高效服务,营造便利环境。52、【全域旅游】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53、【海绵城市】指通过控制雨水径流,恢复原始的水文生态特征,使其地标径流尽可能达到开发前的自然状态, 从而实现恢复水生态、改善水环境、涵养水资源、提高水安全、复兴水文化的城市建设目标。54、【数字家庭】指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各种家电通过不同的互连方式进行通信及数据交换,实现家用电器之间的 “互联互通 ”, 使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取信息,从而极大提高人类居住的舒适性和娱乐性。55、【深港通】指深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的简称,指深

 8 圳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建立技术连接, 使内地和香港投资者可以通过当地证券公司或经纪商买卖规定范围内的对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56、【“万企帮万村 ”行动】

 “万企帮万村 ”行动主要以民营企业为帮扶方,以建档立卡的贫困村、贫困户为帮扶对象,以签约结对、村企共建为主要形式, 力争用 3 到 5 年时间,动员全国 1 万家以上民营企业参与,帮助 1 万个以上贫困村加快脱贫进程, 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打好扶贫攻坚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57、【压倒性态势】2016 年 12 月 28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听取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2016 年工作汇报 ,研究部署 2017 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相比 2016年年初 “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的判断 ,此次政治局会议作出新判断 , “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58、【老虎苍蝇一起打】习近平指出,要坚持 “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 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59、【“四不两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2014 年 9 月建立并实施的一项安全生产暗查暗访制度,也是一种工作方法,即: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60、【领导干部“四讲”】讲修养、讲道德、讲诚信、讲廉耻。61、【天网追逃】天网行动是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部署开展的针对外逃腐败分子的重要行动,综合运用警务、检务、外交、金融等手段,集中时间、集中力量 “抓捕一批腐败分子,清理一批违规证照,

 9 打击一批地下钱庄,追缴一批涉案资产,劝返一批外逃人员 ”。62、【北京反腐败宣言】

 北京反腐败宣言, 是 2014 年 APEC 部长级会议上通过的一项反腐败合作宣言, 并成立 APEC 反腐执法合作网络,旨在与亚太各国加大追逃追赃等合作,携手打击跨境腐败行为。63、【关键少数】指领导干部。

 2015年 2 月 2 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 习近平总书记在开班式上强调, 各级领导干部在推进依法治国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64、 【打铁还需自身硬】习近平总书记在与中外记者见面时说, “打铁还需自身硬 ”,发人深省。打铁还需自身硬是一句中国传统白话,人们常挂嘴边;如果文雅一点,可以换句孔子之言即“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倘若说得再具体一点,则可如明代政治家钱琦在《钱公良测语》中所云:

 “治人者必先自治、责人者必先自责、成人者必须自成。

 ”凡此皆一个意思,讲的是官员自身素质的极端重要性。65、【钉钉子精神】干事业好比钉钉子。钉钉子往往...

篇三:知识学习

育课程中知识学习的定位与教学策略 ————兼论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对知识的处理 作

 者:

 章乐

 作者简介:

 章乐(1983-),江苏南京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教育学博士,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主要编写者之一,主要从事德育课程研究(南京 210097)。

 原发信息:

 《课程·教材·教法》(京)2021 年第 20211 期 第 84-90 页

 内容提要:

 针对德育课程的“知识化”困境,21 世纪的德育课程改革提出了“品德培养回归生活”的基本理念。虽然这一理念并未彻底否定知识学习的作用,但亟须基于此理念重新定位知识学习。在德育课程中,知识学习最终要为儿童的生活服务,应以“生活逻辑”组织不同类型的知识,知识学习的关键在于对接生活、通达意义。基于这些定位,具体的教学策略包括:在现实生活的需求中学习生活的智慧,从感性认识通达一定普遍性的“体认之知”,在体验、讨论和探究中通达“体认之知”,发掘不同类型知识的不同生活价值。

 关

 键

 词:

 德育课程/知识学习/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

 期刊名称:

 《素质教育》 复印期号:

 2021 年 04 期

 自 2019 年 9 月起,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已在全国范围内全面使用。近些日子笔者发现在网络上出现了一些梳理本套教材知识点的做法,这种做法不仅误解了本套教材编写的基本理念和使用原则,还可能误导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极有必要对其进行澄清。虽然德育课程反对梳理知识点的做法,但其并不是在一般意义上反对知识学习,因为儿童的道德和法律意识的培养离不开一定的知识学习。这种梳理知识点的做法反映出人们对于德育课程中知识学习的定位不甚明确。因此,本文将以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为例来澄清这些问题。

  一、德育课程中的“知识”问题

  在 21 世纪德育课程改革之前,“知识化”是我国德育课程的最主要特征。这种特征的德育课程往往“向学生传输的是被普遍化和客体化了的道德知识”[1],它把德育变成了智育,并按照学科化的思路,将道德与儿童的生活割裂开来,与他们的生命体验、意义世界割裂开来,结果学生在德育课程中学到的不是沉甸甸的生活智慧,而是一些外在于他们生命体验的道德概念。对此,鲁洁先生指出,“与智育相比,德育更具生活化的特性,对它来说,走上普遍化、客体化的知识化之路,是根本背离了道德和德育的本性,是德育的自我放逐、自我消解”。[1]

  针对德育课程的“知识化”困境,21 世纪初的德育课程改革确定了“品德培养回归生活”的基本理念,试图化解“知识化”德育课程与儿童生活、体验、意义世界割裂的现实困境。但是,在这一理念逐渐走向实践领域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传统的“知识化”德

 育课程依然有其市场。这既是因为当代教育中考试文化的消极影响,也是因为担心“如果按生活的逻辑来组织一些知识要求,就可能遭遇科学性问题”[2]。第二种情况则是虽然认同“品德培养回归生活”的基本理念,却不知如何从这一理念出发重新定位小学德育课程中的知识学习,结果在反对“知识化”德育课程的过程中,忽视了一定的知识学习对于儿童生活建构的意义。在道德的领域内,虽然知与行不具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道德的知识担当不起道德品性生成的全部承诺”[1],但是道德品性的生成也需要有“知”的因素参与。“品德培养回归生活”的理念反对“知识化”德育课程仅仅关注知识,并以知识学习为最终目的的做法,但是这一理念并没有完全否定知识学习对于儿童生活建构的意义。鲁洁先生曾指出:“教育既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形成自己的生活视域,同样也要帮助学生在不断丰富和扩大生活领域,在多种主体间的对话和交往中、在学习人类所积累的各种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拓展和转换自己的生活视域。”[3]

  二、德育课程中知识学习的定位

  在“品德培养回归生活”的基本理念下,德育课程中的知识学习应该如何定位呢?

  (一)德育课程中的知识学习为儿童的生活服务

  虽然德育课程并不完全排斥知识学习,但是知识学习并不是目的,它要为儿童的生活服务,要为儿童成为有道德的、有法律意识的人服务。在人类社会的早期,教育与生活是融为一体的,教育不仅指向生活的目的,也通过生活来进行。随着学校,尤其是以学科化教育为主的现代学校的诞

 生,教育逐渐从生活中分离出来,每门课程都有了自己的学科体系。所以杜威早在 100 年前就曾警告人们现代学校教育内在地隐含着脱离生活的危险。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德育课程也深受其影响,源于生活的道德被“分列为一些抽象的规范如诚实、勇敢、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规范,它们构成了品德课的体系”[4],并且这些规范性知识的记忆与考试也成为学习的目的。然而,这种知识学习只能让学生学到“与道德无关的、对行为没有影响、即不使行为变得更好或更坏的观念和片断知识”[5]。从“知识化”德育课程的困境来看,德育课程绝不能将知识学习作为目的,而应将其定位于服务儿童的生活。

  从知识自身的发展来看,德育课程中的知识学习也应定位于服务儿童的生活。知识起源于人类生活的需要。比如,“古代科技文明最先发展起来的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或技术,其特点是经验性、技术性、实用性,其目的和价值就是满足当时人们最朴素的生活和生产的需要”。[6]然而,随着人类知识的日益丰富,知识逐渐分化并形成了各自独立的、学科化的知识体系,当这些知识体系形成之后,知识就不再是直接满足于人类生活的需要。不可否认,学科化知识的发展对于知识积累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此时的知识积累对于生活而言却不一定都具有积极的意义,甚至还会引发对生活的宰制,比如,现代科学知识以几何级的速度在增长,但是它却也引发了对于“生活世界”遮蔽的问题,因此,胡塞尔、海德格尔等存在主义学者就批判性地指出“科学世界”遮蔽了“生活世界”,结果人的价值、意义,甚至“存在”本身都被科学的知识体系所

 遮蔽,人类由此遭遇了虚无主义的危机。德育课程是一门“行走在意义世界中”(鲁洁语)的课程,21 世纪的德育课程改革提出“品德培养回归生活”的基本理念不仅回应了德育课程“知识化”的困境,也回应了“科学世界”遮蔽“生活世界”的时代困境。

  在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知识学习依然定位于服务儿童的生活。比如四年级上册《让生活多一些绿色》单元中涉及的垃圾分类、“温室气体”的形成、碳排放的计算等知识的学习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实践垃圾分类,减少碳排放,并过“低碳生活”。随着小学德育课程的名称由“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改为“道德与法治”,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不仅增设了法治教育专册,还在其他册次中融入了适当的法律条文。需要指出的是,学习它们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并让他们学会在生活中遵守法律,用法律保护自己。

  (二)德育课程中涉及了多种类型的知识

  随着现代知识观念的发展,人们发现知识存在着不同的类型,这不仅打破了人们对知识的狭隘认识,也让人们以更加包容的视野来对待知识,尤其是为科学知识之外的知识重新确定了合法性的基础。关于知识分类的研究有很多,在道德教育领域也有一些知识分类。比如:杜威关于“道德知识”和“关于道德的知识”的分类;钟晓琳和朱小蔓关于“道德知识”“关于道德的知识”和“有助于道德的知识”的分类;[7]范树成关于“理性德知”“情性德知”和“行动德知”的分类。[8]这些知识分类,尤其是

 道德教育领域中的知识分类,对于人们把握德育课程中的知识很有帮助,那么在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涉及了哪些类型的知识呢?

  其一,源于生活体验的“体认之知”。这种知识源于生活,与学生的生命体验相嵌套,它既是学生内心认同的知识,也是他们愿意付诸实践的知识。“这种知识正是德育区别于其他学科教育的关键,没有这类知识的学习难以称为德育。”[7]比如,在三年级上册《爸爸妈妈在我心中》一课中,一位学生说:“爸爸的爱像一把遮阳伞。”这种知识就是基于学生的生活体验而形成的,虽然它不具有绝对的普遍性,但是对于个体而言,它具有相对的普遍性。它不仅可以影响这位学生未来的生活,也可以启发其他的学生。

  其二,作为外部要求的规范性知识。这种知识往往外在于学生的生活体验,虽然它不像“体认之知”直接影响人的行为,但是它却具有“道德脱盲”(高德胜语)的作用,还能作为“脚手架”,支持学生的道德学习。德育课程中所涉及的校园规则、法律条文和生活风俗等就是这种知识。比如,二年级上册《我们不乱扔》一课中涉及的《中小学生守则》中有关保持公共卫生的要求;四年级上册《网络新世界》一课中涉及的“全国青少年网络公约”的相关要求;四年级下册《我们当地的风俗》一课中涉及的清明节祭奠逝去的亲人和祭扫烈士陵墓、悼念先烈的风俗等。

  其三,描述客观事实的陈述性知识。虽然这类知识不与道德和法律直接相关,但是它却对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遵守法律的人具有间接的作用。在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这种知识常以“知识窗”“小

 贴士”和“相关链接”等形式出现。比如,三年级上册《安全记心上》一课的“知识窗”提及了 2016 年我国 15 岁以下青少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这种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交通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而愿意遵守交通规则。六年级下册《多元文化多样魅力》一课中涉及的地形和地貌的知识,以及地形和地貌与地域文化关系的知识,也有助于学生尊重文化差异。

  其四,包含程序和方法的策略性知识。这类知识是指做成一件事情的程序和方法的知识。一方面,学生要想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遵守法律的人,一定离不开相应的策略性知识,比如,如何智慧助人,如何应对欺负,如何化解冲突。亚里士多德曾指出道德行为是离不开“实践智慧”的,而“实践智慧”中必定包含了一些策略性知识。另一方面,德育课程是一门注重学生自主的道德学习和法律学习能力培养的课程,所以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常常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观察、采访、体验等活动来实现自主的学习。要想保证这些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学生需要掌握相应的程序和方法,比如,如何调查,如何合作,又如何利用地图和历史资料来进行分析等。在三年级上册《说说我们的学校》一课中就既涉及探究我们学校不简单的途径、方法以及小组合作的知识,还涉及如何画平面图的知识。这些策略性知识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生活、建构生活都是有意义的。

 虽然在德育课程中涉及多种类型的知识,但是这些知识常常是交叉的、综合的,比如,“生活智慧”既会涉及“体认之知”,也会涉及策略性知识。

  (三)以“生活逻辑”组织德育课程中的知识

  所谓的“生活逻辑”就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沿着儿童生活不断变化与发展的逻辑”①。比如《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就是按照“我的健康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我们的社区生活”“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世界”等儿童不断扩展的生活领域来组织课程内容的。这一组织方式是“根据儿童生活的实际,打破历史和地理知识原有的学科逻辑,将各种知识分散到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求知识的系统与全面,只求其一与生活的连接”。[2]因此,在每个儿童的生活领域中都会涉及多种类型的知识。比如,三年级上册《家是最温暖的地方》单元属于家庭生活领域,这一单元不仅涉及家庭结构和家庭现代变迁的陈述性知识、孩子对父母之爱的“体认之知”,还涉及探究家庭历史的策略性知识、关于节日风俗的规范性知识等。

  虽然按照“生活逻辑”组织德育课程中的知识不能保证某些知识的系统性(比如历史和地理知识),但这种组织方式有利于落实知识学习为儿童生活服务的定位。一方面,以“生活逻辑”组织知识有利于学生从生活经验中总结“体认之知”。杜威曾指出,成人的世界是关于一般原则的逻辑组织,它来源于真实世界的分类和抽象,儿童的世界却不同,他们是一个直接的经验世界。[9]直接的经验世界与“生活逻辑”之间有着天然的联

 系。比如,儿童对于国家的认识往往是从日常生活中的国旗、国歌、人民币等开始的。因此,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国家主题教育就是融入不同的生活事件中的。另一方面,按照“生活逻辑”组织德育课程中的知识也有利于生活经验、“体认之知”、规范性知识、陈述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互动融合。比如,四年级下册《买东西的学问》一课借助学生购物的生活事件巧妙地融合了多种类型的知识:第一板块“学会看包装”融入了如何通过看包装和标签鉴别合格产品的策略性知识,以及“绿色食品”“质量安全”等标志的陈述性知识;第二板块“避免购物小麻烦”融入了如何避免购物麻烦的策略性知识,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范性知识,这种设计有效地保证了法律条文与学生的生活情境、生活需求的对接,不仅有利于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也有利于他们在生活中利用法律保护自己。

  (四)实现德育课程中知识学习的意义化

  知识学习的意义化意味着知识学习不能外在于儿童的生活,而要与他们的生活经验有效对接,在知识与儿童生活经验的互动中,最终超越原有的生活经验。钟晓琳和朱小蔓指出,德育课程中的知识学习必须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互动才能发挥作用。一方面道德知识的获得必然需要个体生活经验的带入,另一方面个体生活经验的扩展也需要知识的扩充。[7]

 ...

篇四:知识学习

、 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知识的含义即实质:

 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在人脑中能动的反映, 是客观事物的主观特征, 其实质是通过主体物相互作用产生的。

 知识的类型:

 ①、 根据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 知识可以分为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感性知识是对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映, 可分为感知和表象两种水平;理性认知, 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 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②、根据反映活动的表征方式和作用不同, 知识可分为陈述性知识、 程序知识和策略知识。

 陈述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 是个体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 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 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 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简洁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策略性知识是个体运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去学习、 记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技巧③、 根据抽象性程度的不同, 知识可以分为具体知识和抽象知识。

 区别在于是否可以通过观察而获得的知识, 抽象知识只能通过定义来获取知识。

 ④、 在认知领域的教育目 标分类系统中提出的知识分类。【布卢姆把知识分为三大类别:

 具体知识(包括术语的知识和具体事物的知识); 方式方法知识, 有关组织、 研究、 判断和批评的方式方法知识(包括旧例知识、 趋势和顺序知识、 分类和类别的知识、 准则的知识、 方法论的知识); 普通原理知识,把各种现象和观念组织起来的主要体系和模式的知识】

 知识的表征:

 表征代表了外部世界与有机体内部之间的标定关系, 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

 ①、 概念。

 代表事物的基本属性和基本特征, 是一种简单的表征形式)

 ②、 命题。

 是意义或观念的最小单元, 用来表述一个事实或描述一个状态,是一种断续的、 抽象的表征③、 表象。

 是对事物的物理特征作出的连续保留的一种知识方式, 是人们保存情景信息与形象信息的一种重要形式, 是一种连续的、模拟的表征, 适合在工作记忆中对空间信息进行存储和视觉信息④、 图式。

 是有指组织的知识结构, 是对范畴的规律性作出编码的一种形式; 基本特征:

 图式含有变量; 图式具有层次; 图式能促进推论。

 知识学习的类型:

 ①、 根据指示本事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序分类, 知识学习可分为符号学习、 概念学习、 命题学习。

 符号学习的内容是词汇学习、 非言语符号和事实性知识; 概念学习指概念的一般含义, 实质上市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 以符号学习为前提; 命题学习即学习若干感念之间的关系, 以符号学习和概念学习为基础前提。

 ②、 根据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分类,知识的学习分为下位学习、 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知识归属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 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上位学习也称总括学习, 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 并列结合学习是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原有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是产生的。

 知识学习的过程:

 ①、 知识的获得阶段。

 新知识进入短时记忆系统, 与长时记忆系统中被激活的相关知识建立联系, 从而出现新意义的建构, 主要解决的心理文帝是知识的同化。

 ②、 知识的保持阶段。

 新建构的意义储存与长时记忆系统中,应解决的主要心理问题是知识的保持。

 ③、 知识的提取阶段。

 个人运用所获得的知识回答并解决实际问题, 使所学知识产生了广泛迁移, 这一阶段蛀牙解决的心理问题是知识的应用及迁移。

 知识学习的作用:

 知识学习是增长经验, 形成技能, 发展创造力的重要前提。

 ①、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②、 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和能努力发展的重要基础 (心智技能的掌握需要结合知识学习才能有效实现)

 ③、 知识的学习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

 创造态度和创造能力是个体床

  性的两个主要标志, 通过知识的学习, 个体体验着前人的创作成果, 这对创造态度的获得有积极的作用。

 ④、 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是学生的态度和品德形成的因素之一。

 知识的获得:

 知识的获得是知识学习的第一个阶段, 知识获得的两个环节是:知识直观和知识概括。

 知识直观:

 直观是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得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 表层特征进行加工, 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 特殊的、 感性的认识加工过程, 直观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 是知识获得的重要环节。

 知识直观的类型:

 ①、 事物直观。

 即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 优点:

 它所得到的感性知识与实际事物间的联系比较密切, 因此在实际生活中能很快发挥作用, 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缺点:

 难以提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②、 模像直观。

 即事物的模拟性形象, 如图片、模型、 影片等。

 优点:

 模像直观的对象可以人为的制作, 因而模像直观在很大程度扩大了 直观的范围, 提高直观的效果。

 缺点:

 由于模像只是模拟形象, 因此模像与实际事物之间有一定距离。

 ③、 言语直观。

 是在形象化得言语作用下, 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的感知及对语义的想象而进行的一种直观的能动的反映形式。

 优点:

 不受时间、 地点和设备条件的限制, 可以广泛使用; 能运用语调和生动形象的事例去激发学生的情感, 唤起学生的想象。

  缺点:

 它所引起的表象往往是不如实物直观和模像直观鲜明、 完整、 稳定。

  提高知识直观效果的方法:

 ①、 灵活选用事物直观和模像直观。

 初级学习阶段多选用模像直观因为这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则更多的运用事物直观, 因为它所得到感性知识与实际事物的联系密切, 在实际生活中能很快的发挥作用。

 ②、 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

 首先, 形象的直观过程应该受到词的调节, 以组织学生的注意, 提高感知的目的性; 其次形象的直观结果应用确切的词加以表述, 以检验直观效果并使对象的各组织成分要素进行分化; 最后应依据教学任务, 选择和的词与形象的结合方式。

 ③、 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观察是学生学习和理解知识的前提。

 观察前必须让学生明确观察目的的任务; 观察中要认真培养学生观察的技能和方法, 让学生把握合理的观察程序;观察后要求学生做观察记录或报告。

 ⑤、 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应让学生尽可能的运用各种感官参加感知活动, 这样既有助于辨别这是的精确性, 也有助于知识信息的保持。

 提高知识理解水平的主要措施:

 ①、 扩充和利用感性经验。

 对知识的理解是通过材料直观与概括化实现的 ②、 运用变式与比较。

 变式指在保持本质特征不变的情况下, 不断变换非本质特征, 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舍弃非本质特征 ③、知识的系统化。

 任何水平的理解都是以已有的知识、 经验为基础的 ④、 通过启发式教学, 提高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 ⑤、 照顾学生的理解教材的特点。

 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

 ①、 主动理解的意识与方法 ②、 个体原有认知结构的特征 ③、 学习材料的内容。

 知识的概括:

 指个体对感性材料的分析、 综合、 比较、 抽象等深度的加工改造,从而获得对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抽象的、 一般的、 理性的、 认知活动过程。

 知识概括的类型:

 ①、 感性概括。

 即直觉概括, 它是在直观的基础上自发进行的一种低级的概括形式, 所概括的知识事物的一些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 改性概括是在直观的基础上, 通过反复安置而自发实现的。

 ②、 理性概括。

 是在前人认识

  的指导下, 通过对感性知识经验进行直觉的加工改造, 来揭示事物的一般的、 本质的特征与联系的过程, 理性概括不是自发的, 是通过思维过程而完成度的。

 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的方法:

 ①、 配合运动正例和反例 ②、 正确运用变式。

 变式就是用不同的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 即变化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 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②、 科学的进行比较。

 比较是在分析综合的基础确定事物之间同点和差异点的思维方法, 比较主要有两种方式:

 同类比较和异类比较。

 ④、 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教师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最常用的方法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讨论。

 遗忘及其进程:

 遗忘就是记忆的内容不能再认和回忆或是再认和回忆时发生错误。

 最早对遗忘进程几次那个了系统的研究的心理学家是德国的艾宾浩斯, 提出了经典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他认为遗忘的发生是不均衡的, 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遗忘的理论:

 ①、 痕迹衰退说。

 对一样原因最古老的解释, 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由桑代克进一步发展 ②、 干扰说。

 认为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 干扰主要有两种情况:

 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

 ③、 同化说。

 奥苏贝尔根据他的有意接受学习理论, 提出遗忘就其实质来说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 遗忘有积极的遗忘(高级观念代替低级观念, 减轻记忆负担)和消极遗忘(知识机构不稳固)

 ④、 动机说。

 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 该理论认为遗忘不是保持的消失而是记忆被压抑, 是一种积极的遗忘。

 记忆系统的划分:

 ①、 瞬时记忆也叫感觉记忆, 贮存时间大约 0.②⑤~②秒之间 ②、 短时记忆, ⑤秒~②分钟 ③、 长时记忆, 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保存下来的。

 运用记忆规律, 促进知识保持:

 ①、 深度加工材料。

 是指通过对要学习的材料增加相关的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 有助于信息的保持, 并有利于信息的提取

 ②、 有效运用记忆术。

 是指运用联想的方法对无意义的材料赋予某些认为意义, 以促进知识保持的策略 ③、 机型组块化编码。

 是指信息编码过程中, 利用贮存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知识经验, 对进入短时记忆系统中的知识加以组织, 使之成为人所熟悉的有意义的较大单位的过程 ④、 适当过度学习。

 指在学习到达恰好能背诵之后再继续, 是使学习的巩固水平超过刚能背诵的程度的一种防止遗忘的措施 ⑤、 合理进行复习。

 及时复习, 根据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分散复习, 每个一段时间重复学习一次或几次; 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 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便于集中注意, 有针对性的加强薄弱点的学习。

 知识巩固的作用:

 知识的巩固作为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 在知识掌握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①、 知识的巩固是知识积累的前提 ②、 知识的巩固与理解相互依存 ③、知识的巩固是知识应用的前提。

 知识的应用:

 应用是学习过程中检验新学知识, 并使知识的理解深化的重要手段,也是使所学知识经验系统化的重要方法。

 学生应用知识的一般过程:

 ①、 审题 ②、 联想与有关知识的重现 ③、 通过课题类化, 找到极大方法 ④、 解题与验证。

 影响知识应用的主要因素:

 ①、 知识的理解与巩固的程度 ②、 课题的性质 ③、智力活方式 ④、 解题是的心理状态。

 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的区别与联系:

 知识学习能给技能学习提供理论基础, 从技能学习目的的确定到对技能学习内容的分析、 操作都是在有关知识的指导下进行的。

 技能的学习反过来又会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理解。

  技能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

 通过练习而形成的, 趋于完善化、 自动化的活动方式。

 技能的特点:

 ①、 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 不同于本能行为 ②、 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 是由一系列动作及其执行方式构成的, 属于动作经验, 不属于认知经验的知识(技能的学习要以程序型知识的掌握为前提)

 ③、 技能中的各项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 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技能是通过系统的学习与教学而形成的)。

 技能的种类:

 操作技能(动作技能)、 心智技能(认知技能)

 操作技能的含义:

 也叫动作技能、 运动技能, 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操作技能(动作技能)的特点:

 除了技能一般特点以外, 还具有①、 就动作的对象而言具有客观性, 操作技能的活动对象是物质性客体或肌肉 ②、 就动作的执行而言具有外显性, 操作技能是通过肌体运动实现的 ③、 就动作的结构而言具有展开性, 操作技能每个动作必须切实执行, 不能合并、 省略。

 操作技能(动作技能)

 的作用:

 ①、 动作技能是人类变革现实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 ②、动作技能是操作能力形成发展的重要构成因素 ③、动技能的缠手及掌握,构成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特别是职业教育。

 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①、 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②、 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③、 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④、 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动作技能(操作技能)

 的形成阶段:

 ①、 活动定向阶段。

 指学生对活动方式的了解, 在头脑中形成关于动作过程的映像。

 ②、 模仿动作阶段。

 模仿是人们掌握动作技能的基本途径。

 ③、 动作的熟练阶段。

 它标志着操作技能掌握到了高级阶段。

 技能达到熟练程度的标志:

 ①、 活动结构的改变。

 首先是实现了动作的联合, 其次是不再出现动作之间的相互干扰现象, 再次动作简洁多余动作的消失。

 ②、 活动速度加快, 品质变化。

 动作准确、 协调、 稳定和灵活。

 ③、 活动调节少年宫是巨额控制减弱, 动作控制增强。

 ④、 意识减弱。

 动作系统接近自动化 学生技能的形成教师应:

 ①、 明确联系的目的与要求。

 认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参加练习的自觉性。

 ②、 掌握练习的方法和有关的基础知识。

 可以避免盲目尝试过程, 提高练习的效果。

 ③、 联系必须有计划、 有步骤的进行, 先简后繁, 循序渐进。

 ④、 练习次数与练习时间的适当分配。

 ⑤、 让学生给呢及时掌握自己练习的...

推荐访问:知识学习 知识 学习

本文标题:知识学习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senjie2201.com/zhuantifanwen/xuexiqiangguo/29005.html

版权声明:
1.世霆文库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知识学习4篇》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关于世霆文库网 | 在线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帮助 | 投诉与建议 | 人才招聘 |

Copyright © 2017-2024 世霆文库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沪ICP备170007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