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振兴乡镇 >

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现状、经验及路径研究3篇

作者: | 发布时间:2022-10-07 14:10:04 | 浏览次数:

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现状、经验及路径研究3篇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现状、经验及路径研究 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面临的困境 及对策建议思考 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需要全社会各种力量和主体参与,在我国社会组织快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现状、经验及路径研究3篇,供大家参考。

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现状、经验及路径研究3篇

篇一: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现状、经验及路径研究

组织参与乡村振兴 面临 的困境

 及对策建议思考

  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需要全社会各种力量和主体参与,在我国社会组织快速发展背景下,它作为实施乡村战略多元化架构中的重要一极,既具有自身独特优势,又面临现实困境,探析参与可行性路径,有利于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它需要社会多元力量的共同参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指出:强化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主体责任;搭建社会参与平台,加强组织动员,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乡村振兴参与机制。根据民政部 XX 年民政事业发展公报,截至 XX 年年底,全国社会组织总量为 X 万个,其中社会团体 X 个、基金会 X

 个和民办非企业单位 X 个,与 XX 年相比增长了 X 万个,增速为 X%。处于政府、市场之外的“社会”重要构成的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既具有弥补性优势,也面临现实性困难,探寻其参与实施乡村振兴现实路径,有利于促进乡村振兴和美丽中国建设。

 一、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社会组织以提供社会服务为宗旨,有别于政府组织与营利组织的非政府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的正式或准组织性的组织。通常包括各种会员制组织的社会团体,如学会、商会、研究会、协会、联合会、促进会等;还有非会员制组织的不同类型的民办社会福利机构、医院、学校等公益性服务实体及其所谓的草根(社区)组织。

 社会组织的基础功能是依据自身理念和条件,广泛吸引、集聚各种社会资源为一定对象提供服务,它既不同于政府服务“法定性”,也不同于企业服务“交易性”,而具有选择性、非营利和民间性,使它在服务弱势群体、发动乡民参与、探索模式项目和参与协商治理上,具有政府和企业难以发挥的作用和特性。

 (一)弥补政府调节的局限性

 政府在乡村振兴进程当中统筹全局,扮演“总指挥”角色,也是乡村振兴战略最主要实施者,但也要规避其全能运行倾向所形成的负面影响。“政府自上而下主导、单方供给公共服务”的模式,致使公共服务出现总量不足、结构失衡,而这与受信息不对称、监督机制不健全、致贫因素复杂等密切相关,单一供给模式无法适应乡村振兴和农村治理多元化需要。社会组织基于中立性和公益性,能够动员整合各种社会资源,补充财政紧张和公权供给不足,同时吸纳社会精英和专业人员,丰富乡村振兴需要和最稀缺社会资源,避免烦琐中间环节,为“三农”发展和乡村振兴直接提供具体或针对性支持和服务。

 (二)弥补市场的机制缺陷

 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往往通过非人格化的价格信号,引导不同主体在谋取个人利益的过程中,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市场主体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会导致经济发展落后、市场体系不健全、市场信息透明度低的广大农村地区吸引助农扶贫资源困难,在助力乡村振兴实施上存在短板。社会组织是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补充,基于自身的价值追求和鲜明特色,更加注重社会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公平

 性,能够引导、吸纳、汇集社会资源向乡村流动转移,弥补市场供给服务的不足,不断满足乡村振兴的多样化需求。

 (三)具有自身独特价值和特殊优势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社会组织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全方位参与新时代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强调:“推动人大、政府、政协、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协调行动,增强合力,全面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社会组织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在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方面,具有独特价值和特殊优势,能够广泛吸纳资源、提供专业服务、辅助弱势群体、动员乡民参与、实施项目支持和参与乡村治理,弥补“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二、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困境 社会组织已遍布并活跃在社会各个领域中,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主客观因素的制约,致使其在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面临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法律地位和保障依然缺位

 当前我国社会组织的管理依据,主要是《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基金会管理条例》,还有一些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这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社会组织运行及发展的合法性问题。但由于没有制定专门的“社会组织法”,其地位缺乏法律规定和保障,参与公共服务的权利、义务及其责任缺少具体规定。在缺乏相关法律供给背景下,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角色与地位、权利与义务依然含糊,导致其在实践中站不稳脚、找不到座、定不好位,主动性、创新性薄弱。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已经进入新时代,在立法层面,明晰社会組织的法律地位、主体资格、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并明确其参与公共服务、乡村振兴形式路径,具有客观性和迫切性。

 (二)公信力及其能力有待加强

 社会组织的公信力,既包括自身的信用水平,即获得政府、公众信任和支持的能力,也包括政府和公众的信任程度。由于缺乏独立的法律地位、自身运行不规范和监督机制不健全等,从而影响了社会组织的公信力。我国社会组织起步晚、进程慢,参与乡村建设的本土化经验实践有限,自身运行的经费资金不足、资源动员不够、管理运行不畅和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实施的范围和深度。新时代的我国社会组织进入发展快车道,政

 府应当针对社会组织普遍存在的组织规模小、经费来源少、物力资源缺和人力资本匮乏等问题,积极给予政策、资金、人力、项目和管理等方面的引导和支持,助力和规范社会组织的发展,全面提升其公共服务供给和参与乡村振兴能力。

 (三)资源与专业人才相对薄弱

 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从吸纳社会资源、补充公共服务、推动农村治理和搭建沟通桥梁,都离不开资源资金的保障与专业人员的指导。当前,众多社会组织动员资源缺乏、筹资能力薄弱、专业人才不足和管理水平不强。如不少社会组织的活动经费,就多源于政府财政拨款、补贴以及项目经费,会费占比也不高,内部无法实现自给自足,外部也无法掌控资源,致使其参与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和服务能力不足。社会组织基于非营利性和自主性,借助项目平台,实施资金无偿投入,由于投入产出机制的缺失,也影响后续资金的积聚。同时,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离不开专业人才和社会精英的组织实施。基于公共性和服务性,社会组织吸引吸纳专业人才与社会精英,多基于个体的公益意识和道德水平,同时经费资金短缺,影响了自身人力资源建设,也必然制约其参与乡村振兴实践能力。

 三、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路径

 社会组织应当从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大目标着手,针对当下的现实困境,积极探寻参与的可行性路径,以助力乡村社会全面振兴和可持续发展。

 (一)推进社会组织的立法工作

 良好制度环境是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和参与乡村振兴的基础保障。要根据党的十九大关于“创新社会治理”要求,修正管控型立法理念,尽快启动“社会组织法”及其参与公共服务的立法工作,明确社会组织的性质、地位、责任、义务及其治理结构、登记监管和准入制度等,为社会组织自身发展和参与公共服务提供法律依据。同时,加快修订《社团登记管理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以适应社团、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梳理社会组织相关的规范性文件,调整冲突条款,完善制度机制,逐步构建协调统一、内容完备的法治体系。当下,发挥地方立法优势,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根据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制定地方性的法规。

 (二)强化社会组织的能力建设

 良好服务能力是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支柱。首先要加强社会组织机构建设。以组织章程为核心,健全权责明晰、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治理结构,明晰内部

 管理制度规范,强化运行和监督机制,确保社会组织的有效运转和发挥功能。其次要注重专业人才的吸纳。通过多种形式,采用优惠待遇,加大专业人才、学者教授和社会精英的引入力度,最大限度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现有专兼人员培训教育,提高思想、业务和服务素质,全方位优化自身组织人力资源架构。最后要完善内部考核与激励机制。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是保证有效管理的关键,坚持评价取向与发展取向相结合,构建与全体成员需求契合的激励政策,增强公益理念和服务意识。

 (三)提升社会组织的服务水平

 高效公共服务水平是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只有丰富资源来源,才能确保高效服务。社会组织提升参与乡村振兴的质量水平,要积极寻求政府的资源支持,如专项资金、购买服务、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提供活动场所和服务设施等;要加强与企业合作,利用企业捐赠、资金辅助、物质帮助等各种形式,获取资源资金支持;要注重吸纳社会精英参与,如私人捐助、提供服务和名人效应等,吸引社会各界的人力物力;要精心打造品牌项目,这有利于自身知名度、公信力提高,有助于获得社会社会各界捐助和筹措资金;要不断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可通过添置增值性资产、基金保值增值、规范非营利性服务收费等各种途径和形式,持续提

 高创造资金能力,不断拓宽经济资源,壮大参与乡村振兴实力。

篇二: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现状、经验及路径研究

9 卷第 5 期Vol.

 9

 No.

 5吕梁学院学报Journal

 of

 Luliang

 University2019 年 10 月Oct.

 2019- 经济学研究 -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队伍建设路径探析— — 资源对接和能力培育郭玲丽 1 , 龙兴云 2(1. 四丿 II 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四川成都 610207,2 .四川省社科院社会学所 , 四川成都 610072 )摘

 要 :

 加强乡村振兴队伍建设 , 既是乡村振兴的目标要求之一 , 也是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之一 。

 基于™ , 在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 , 要注重打造一支具备优势技能 、 乡土热情满怀 、 政治觉悟高尚 、 干事创业有劲的高素质乡

 村振兴队伍 , 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乡村振兴队伍建设方面的作用 , 以能力培育和资源对接为重点 , 推动乡村振兴

 队伍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关键词 :

 乡村振兴 ; 队伍建设;社会组织 ; 资源对接;能力培育中图分类号: C912.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2095

 -185X(2019)05

 -0072

 -05当前中国乡村发展面临的困境是综合性的和动

 态化的 , 必须将乡村内外的力量组织起来 , 以 “ 合

 力 ” 推动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 。

 自然而然 , 乡村振

 兴力量的队伍组建和作用发挥就成为基石 , 而力量

 的引入 、 队伍的组建和资源的对接需要 “ 纽带 ” 连接

 到乡村振兴中 , 社会组织天然的中介作用决定了它

 必须在乡村振兴队伍建设中做出贡献 。一 、 乡村振兴的系统性决定了参与力量的多样性(一)乡村振兴研究现状概述乡村自古就是国家建设的重要 组 成部分 。

 “ 中

 国农村社会经历了传统乡 土 中国 、 新中国建立后的

 城乡二元结构时期 , 现在正处于城乡一体化发展阶

 段 ” 1 ] , 乡村振兴正是实现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

 重要

 。学术界对于乡村的关注和研究由来已久 , 早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 梁漱溟先生就在河北定县翟

 城村开展乡村自治实验和理论建构 。

 改革开放以

 来 , 乡村在经济发展 、 政制调整和社会改良方面的突

 出变化 , 引发了学术界的 “ 乡村建设 ” 研究热潮 , 有

 关乡村的制度变迁 、 经济改革 、 文化建设 、 社会自治

 等面向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 。

 2017 年 10 月 , 党的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 “ 乡村振兴战略 ” 。

 2018 年 2 月 ,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

 中指出 , “ 到 2020 年 , 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 , 制度

 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

 [] 0 这些纲领性文件的

 出台,再次引发学术界的 “ 乡村振兴 ” 研究热潮 。通过文献梳理 , 当前对于乡村振兴的研究主要

 集中在两方面 :一是相关政策内涵解读,包括乡村振兴战略重

 大意义的阐述 :

 “ 对于中国走出 ’ 中等发达国家 陷

 阱 ’ , 坚持五大发展理念 ,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

 国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十分重大的

 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 3 ] ; 对乡村振兴总体

 要求的阐述: “ 深入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 , 才

 能科学制定战略规划 , 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

 振兴道路 ” ⑷等 。二是地方实践经验提炼 。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之

 后 , 各地在中央总体战略指导下开展了具有地方特

 色的实践 。

 这些经验总结和问题探讨为学术界的

 “ 乡村振兴 ” 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为高层形成规

 范化制度和体系化政策提供了现实依据 。就乡村振兴队伍建设而言 , 已有的研究聚焦乡

 村振兴队伍建设的意义阐述等 , 对于乡村振兴队伍

 如何构成 、 队伍如何组建 、 作用如何发挥等还存在研收稿日期 :

 2019-08-23第一作者简介: 郭玲丽 (1990

 - ) , 女 , 山西临汾人 , 在读博士 , 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 政治发展 。72

 究空间 。

 本文将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 , 对乡村振兴

 队伍整体构成和社会组织在乡村振兴队伍建设中的

 作用做重点阐述 。(二)乡村振兴是系统性的工程1.

 乡村振兴缘何是一项系统工程之所以说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 , 是由当前

 乡村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国家整体发展的要求所决定

 的 , 是内部需求与外部推动综合作用的结果 0(1 )

 国家均衡发展目标的全局性国家的均衡发展需要乡村的全面振兴,主要体

 现在两个方面 : 第一就地域而言 , 国家均衡发展目标

 的实现要城市和乡村的全面发展,二者缺一不可 ; 第

 二就内容而言 , 新时代国家建设的总体布局是 “ 五

 位一体 ” , 乡村建设与国家发展的同向性决定其发

 展布局也应当遵循国家整体发展布局 。

 第一点决定

 了振兴乡村是国家迈向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部分 。

 第

 二点决定了乡村振兴是系统性的工程 , 需要将乡村

 的经济建设 、 政治建设 、 文化建设 、 社会建设 、 生态文

 明建设共同推进 。(2)

 乡村建设面临问题的多元性乡村建设存在问题的多元性决定了解决之道的

 系统性 。

 对于当前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 意见 》

 中给予明确总结,主要包括: “ 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

 求和供给不足并存 , 农业供给质量亟待提高;农民适

 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 , 新型职业农

 民队伍建设亟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欠

 账较多 , 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比较突出 , 乡村发展整

 体水平亟待提升 ; 国家支农体系相对薄弱 , 农村金融

 改革任务繁重 , 城乡之间要素合理流动机制亟待健

 全;农村基层党建存在薄弱环节 , 乡村治理体系和

 治理能力亟待强化 "o 乡村振兴是破除当前农村

 发展问题的战略决策和实现路径 , 也必当是系统

 的工程 。2.

 乡村振兴系统性的具体表现(1) 乡村振兴目标的系统性首先 , 乡村振兴目标的系统性体现为目标元素

 的全面性 , 即乡村振兴要 “ 按照产业兴旺 、 生态宜

 居 、 乡风文明 、 治理有效 、 生活富裕的总要求 ” 2 ] 。

 它涵盖了乡村经济发展 、 生态保护 、 文明构建 、 社会

 治理和群众生活等方面 , 是构成要素综合且全面的

 目

 标

 。其次 , 乡村振兴目标的系统性体现为目标设定

 的阶段性 ,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

 《 意见 》 依照总体要

 求和现实情况 , 划分了乡村振兴目标实现的 “ 三个 ”

 阶段和具体任务 , 即 “ 到 2°2° 年 , 乡村振兴取得重

 要进展 , 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 2°35 年 ,

 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 , 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

 现;到 2°5° 年,乡村全面振兴 , 农业强 、 农村美 、 农民

 富全面实现 ” 。

 这个阶段目标的划分以制度和政策

 框架构建为前提 , 以农业和农村持续发展为关键 , 最

 终实现 “ 农业强 、 农村美 、 农民富 ” 的总体目标 。(2 ) 乡村振兴内容的系统性一是领

 主

 的

 设 。

 乡

 要

 兴 ,

 的领

 是根本 。

 党的十九大报 告 中指出:东西南北中 , 党是

 领导一切的 。

 故而 , 中国共产党势必是乡村振兴的

 领导主体 。

 因此 , 做好坚持党的领导 , 加强乡村党组设 ,

 升 乡

 组

 工

 为 乡

 兴的重要内

 容 。二是自治能力的提升 。

 乡村要振兴 , 村民自治

 是基础 。

 村民自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

 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 是保障村民参与村庄公共事务

 治理 , 保障村民当家作主地位和切身利益实现的重

 要途径 。

 因此 , 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配套保障措施 ,

 创新村民自治参与形式 , 提升村民自治能力成为乡

 兴的重要内容 。三是经 济 动能的积蓄 。

 乡村要振兴 , 经 济 发展

 是

 。

 乡

 经 济 发展是

 会

 和

 续发展的物质保障 。

 在整体经 济 提档升级的 攻坚 期 ,的

 发展 、

 的

 分就

 、 乡

 的

 发展

 为 乡

 兴的重要内容 。四是乡村文化的支撑 。

 乡村要振兴 , 文化建设

 是灵魂 。

 乡村有不同于城市的地域文明体系 , 它是

 乡 土 社会 秩 序维持的精神支撑 。

 在 乡 村经济发展的

 同时 , 乡村传统文化保存 、 优秀美德传承 、 契约精神

 和法治观点培育等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五是

 生

 的

 善 。

 乡

 要

 兴 ,

 生

 是标杆 。

 乡村振兴从根本上讲 , 是为了满足村民对

 美好生活的向往 。

 在村民的温饱问题解决之后 , 村

 民对于高质量物质生活和丰富的精神生活的追求 “

 对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的提供和享受成为乡村振兴

 的重要内容 。六是生态环境的保护 。

 乡村要振兴 , 生态保护

 是要义 。

 乡村有不同于城市的自然地理风貌 , 如何

 在保持经 济 发展的同时保障乡村生态环境的可持

 续,将绿色生态打造成为乡村经 济 发展的 “ 名片 ” ,

 为 乡

 兴的重要内容 。述 , 乡

 兴是一

 兴的 、

 的 工程 ,

 的

 需 要强

 的

 。

 ,

 73

 何将最广泛的参与力量整合为强有力的队伍并参与

 其中成为重点工作 。

 力量整合是乡村振兴目标实现

 的必然选择 。二 、 乡村振兴队伍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

 力量支撑队伍建设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义重大 , 能够

 为乡村振兴提供人力资源 、 智慧资源和物质资源支

 持 。

 因此 , 必须汇聚最广泛的力量 , 构建元素健全 、

 职责明确 、 行动有效的乡村振兴队伍 0( 一 )

 队伍建设对乡村振战略的实施意义重大战略的实施需要人力和智慧保障 , 队伍组建和

 作用发挥的效果影响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程 。

 当前乡村发展面临的困境 , 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城

 乡之间建设资源的不均衡造成的 , 主要体现在人力

 资源和物质资源上 。

 要振兴乡村 , 势必需要补齐资

 源供应不足的短板 。1.

 设为乡

 兴

 人

 智“ 人兴则乡村兴 ” 。

 乡村振兴最主要是 “ 人 ” 的

 振兴,即农村中青年劳动力回流和域外人才驻留 0

 一方面 , 中青年劳动力回流能够为乡村产业发展 、 基

 础设施建设和生态保护工程提供劳动力资源 , 另一

 方面 , 域外人才驻留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智慧支撑

 和技术指导 。2.

 设为乡

 兴

 物当前 , 物质资源不足也是制约乡村持续发展的

 重要因素之一 。

 目前的物质资源主要由国家划拨的

 专项资金和乡村集体所有的资产构成 。

 在国家经济

 转型发展的形势下 , 部分从事传统产业的乡村企业

 面临发展困境甚至破产 , 直接影响着乡村发展的内

 部物质资源供给 ( 包括为村民提供的就业岗位 、 为

 乡村提供的集体收入等 )

 。

 因此 , 需要在提高域外

 物质资源供应方面着力 。

 一方面 , 通过加强乡村干

 设 ,

 续

 国家

 于乡

 兴的专

 金的有效使用 , 另一方面 , 通过引入域外人才 , 将其

 所连接的域外民营企业等物质资源引入乡村 , 助力

 乡

 兴 。( 二 )

 乡村振兴队伍建设的重要 内 容乡村振兴队伍是参与乡村振兴的各方力量的整

 合 , 是将具备特殊技能的人才配备到乡村发展对应

 领域 , 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和前提性工

 作 。

 在乡村振兴系统工程的分类推进中 , 乡村振兴

 队伍也要分类建设 、 有的放矢 01. 乡村振兴队伍的力量构成乡村振兴队伍的力量构成是依据乡村发展的现阶段问题和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而定的 。

 它应当是

 乡村内外力量的集合 , 包括党政工作人员 、 专业技术

 人才 、 乡村居民 、 民营企业家以及热心公益人士等在

 内的

 。2.

 乡

 兴

 的

 组强有力的队伍不是个体的零散集合 , 而是不同

 力量的有机组合和结构优化 。

 对于乡村振兴队伍而

 言 , 更是如此 , 需要将众多力量分门别类 , 使其各司

 职 ,

 分的最

 最

 , 即构

 乡

 兴子队伍 。一是党政工作队伍,乡村振兴的领导主体 。

 这

 个子队伍主要由县 、 乡两级党委和政府负责人员 、 村

 委会成员和驻村 “ 第一书记 ” 构成 。

 主要负责乡村

 振兴的政治领导 、 思想建设 、 政策传达 、 组织协调等

 工 。二 是专业技术队伍 , 乡村振兴的智慧源泉 。

 这

 个子队伍主要由县 、 乡两级农业 、 环保技术人员 、 科

 研院所对口帮扶的支农技术人员 、 返乡大学毕业生

 及其他类型技术人员构成 。

 主要负责农业生产技术

 培育和推广 , 农村公共服务建设规划和技术指导等

 工 。三是劳动保障队伍 , 乡村振兴的主力担当 。

 这

 个子

 主要

 乡

 ,

 特 别是

 工

 流 的中青年 劳 动力构成 。

 主要 负 责与外部支持力量的对

 接 ,

 的

 设 工

 。四是公益慈善队伍 , 乡村振兴的桥梁纽带 。

 这

 个子队伍的人员构成类型比较复杂 , 包括热心公益

 的民营企业家 、 已结束本职工作的乡贤 、 公益组织负

 责人及工作人员等 。

 主要负责乡村振兴力量吸纳与

 培育 , 资金 、 技术等资源对接工作 。这四支队伍并非是完全独 立 和封闭的 , 它们之

 间主体职责明确 , 但人员互有交叉 、 工作互相合作的

 关系,共同致力于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 。( 三 )

 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队伍建设的 必 要性乡村振兴队伍建设担负着乡村振兴的各项具体

 工作 , 能力高低 、 素质优劣直接决定着乡村振兴的成

 效 。

 因此 , 要在吸纳力量甄别和队伍能力发挥方面

 着力 , 着重发挥社会组织在其中的作用 。支持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队伍建设基于两点

 现实:一方面 , 乡村振兴需要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 ,

 但是乡村内部缺乏与外部社会力量的有效关联;从

 乡村走出去的以及关心乡村建设的志士仁人拥有支

 持乡村发展的热情和资源 , 但缺乏有效的对接渠道 0

 另一方面,乡村振兴是系统工程 , 需要有与战略实施74

 相匹配的能力素养 , 需要持续的培训教育 。

 乡村内

 部发展的需要和乡村外部进入的愿望需要 “ 纽带 ”

 联结 , 因此 , 发挥社会组织在乡村振兴队伍建设中的

 作用十分必要 。三 、 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队伍建设路...

篇三: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现状、经验及路径研究

34 卷  第 6 期2019 年 11 月岳 阳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JOURNAL OF YUEYANG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Vol.34, No.6Nov. 2019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实现全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措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强调,要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打破人才瓶颈的限制,这样才能鼓励社会各行业人才投身乡村建设。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性实践,与乡村振兴战略总体目标具有内在契合,一系列政策制度的出台为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契机[1] 。乡村振兴,人才为先。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性人才,在乡村振兴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1 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分析1.1 乡村经济发展滞后我国是农业大国,以种植业为主,但传统的生产方式限制了我国农业的发展,我国以家庭为单位小规模经营使农业现代要素的投入受到限制[2] , 且仅依靠农产品的收入不足以支撑家庭消费水平。其二,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加快,城市的高收入、环境好、待遇好吸引了大部分人才,农村人才流失,大部分人才涌入城市,乡村空心化现象严重,“三留守”社会工作者介入乡村振兴的路径分析潘亚男1  赵廷彦 2(1. 沈阳化工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辽宁 沈阳 110142; 2. 鞍山师范学院 社会发展学院,辽宁 鞍山 114000)摘 要 目前,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工作虽取得一些成就,但仍存在产业滞后、环境较差、乡风文化式微、基础设施不完善等普遍性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社会工作介入乡村振兴的可行性,并以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服务理念、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和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优势为理论指导,分析社会工作者介入乡村振兴的具体路径。关键词 社会工作者;乡村振兴;农村发展中图分类号 D66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2-738X(2019)06-0093-04收稿日期:2019-09-25作者简介:潘亚男 (1996-),女,辽宁东港人,2018 级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工作实务。通讯作者:赵廷彦 (1965-),男,辽宁本溪人,社会学教授,社会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Analysis of the Path of Rural Rejuvenation Intervened by Social WorkersPAN Ya-nan 1

 ZHAO Ting-yan 2(1.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Shenya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Shenyang, Liaoning 110142; 2.School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shan Normal University, Anshan, Liaoning 114000)Abstract At present, some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rural work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universal problems such as industry lag, poor environment, rural culture decline and imperfect infrastructure.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easibility of social work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takes the service concept of social work "helping people and self-help", the professional methods of social work and the role advantages of social workers as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crete path for social workers to intervene in rural revitalization.Keywords social workers; rural revitalization; rural development

 94岳 阳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第 34 卷人员数量增多,无力支持乡村产业发展。其三,产业是乡村发展的根本,产业弱小制约乡村发展,乡村产业弱小,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及缺少人力、财力支持,导致乡村经济发展滞后。1.2 乡村环境较差目前,我国乡村生活垃圾、工业垃圾较多且无法降解造成“白色”污染,工业污水排放河流造成水污染,村民开展畜牧业产生的农业垃圾造成环境污染,这些问题都对乡村风貌产生消极影响。造成乡村环境较差的因素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民文化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环保意识较差。第二,除自身产生的生活垃圾、工业垃圾,还有因不恰当使用化肥、杀虫剂而产生的环境污染、水污染,加之农牧业产生的农业垃圾都会影响生态环境。第三,缺乏具备一定惩戒性质的强制性村规村约,不能对不良行为进行约束。1.3 乡村文化式微乡村文化是传统农业社会的产物,是指农民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生活习惯、行为规范、价值道德等。乡村文化式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村民思想落后,与时代发展的文化差异大。传统的乡村文化,是以农耕方式为主,小农思想影响较大,每天局限于农耕,生活方式难以改变,且乡村环境较为封闭,封闭空间使村民无法接触到先进文化,无法融合时代发展潮流,影响乡村文明风貌。其二,延续“小农社会”的行为习惯,文化形式单一枯燥。村民的不良行为模式是“小农社会”的主要表现,当地乡村民俗、行为方式、人际交往是乡村文化的主要内容,乡村文化形式单一,活动氛围较差。其三,乡村文化生活贫乏,缺乏文化创新性。中国城乡二元分化,导致城市与农村贫富差距严重,社会福利分配不均,农民家庭矛盾日渐加剧,农村社区良好、朴实的乡村气息保留和传承渐渐偏离了正常的轨道。1.4 乡村基础设施不完善目前,我国乡村普遍存在医疗条件差、环卫硬件设施不完善、交通不便、通讯覆盖程度不足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村内医务室配置不高,医生数量不够,药品种类较少,无法满足村民正常需要,村内现有的医疗条件难以应对村民的突发疾病,医疗条件较好的医院都在县里,距离村子较远,且交通不便,农民看病难已成为急需解决的一大问题;二是乡村硬件设施不完善,乡村缺少固定垃圾投放点,村民乱丢垃圾的现象较为普遍,乡村通讯强度不高,覆盖面窄。网络已经成为家家必不可少的通讯手段之一,乡村通讯强度低严重阻碍了村民与外界,尤其是与城市的沟通与交流,一定程度上导致村民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无法与时俱进,扩大了城乡之间的二元发展差距。2 社会工作者介入乡村振兴的可行性分析社会工作者以其独特的服务理念、专业知识与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社区、机构提供专业服务,帮助其解决和预防问题。2.1 “助人自助”的服务理念与“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相契合社会工作者的服务理念与乡村振兴的理念相契合。具体表现在,助人自助、以人为本。社会工作尊重个体的尊严与价值,通过赋权视角,相信每个人都是有潜力的。社会工作者参与乡村振兴可以弥补乡村社会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不足[3] 。 在“助人自助”的服务理念下,社会工作者不仅能帮村民解决实际困难,更多的是教会村民面对困难时应具备的能力和一种面对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同时,社会工作强调服务对象的独特性,要尊重个体的特殊性,不以单一的形式服务社会、他人,根据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提出多样化的解决方案。2.2 专业社会工作方法为乡村振兴奠定理论基础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是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第一,对存在个人问题或家庭问题的村民开展个案工作,针对性解决服务对象的心理问题或家庭问题,帮助其挖掘自身的能力及周边的资源,改善个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第二,社会工作者对乡村中“三留守”人员—妇女、儿童、老人进行小组培训,妇女是乡村仅剩的劳动力,应该加强其技能培训,鼓励妇女创业,成为乡村振兴中的主力军,带动乡村产业兴旺。通过开展小组活动,增强村民彼此之间的联系。第三,社会工作者运用社区工作凝聚社区力量,让村民重视社区参与,培养参与意识,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合作能力,培养民主精神,提高社会意识,尊重社区自决,培养相互关怀和社区照顾的美德,增强社区归属感与认同感,促进社区凝聚力形成。

 95 第 6 期3 社会工作者介入乡村振兴的路径分析3.1 普及创业政策,链接企业资源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对返乡下乡创业就业作出战略性安排部署。国家对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和大学生,建立了创业补贴制度并为其提供专业服务。乡村信息传达较慢,农民知识水平普遍低下,不能全面了解创业政策。社会工作者作为社会运转的“润滑剂”,在基础设施上起着重要作用[4] 。社会工作者作为服务提供者,应将国家的创业政策普及给村民,帮助有创业意愿的村民自主创业,并发挥有创业意向村民的辐射作用,使其积极带动周边村民的创业积极性和主动性。社会工作者作为众多角色的统筹者,应将社会工作的角色优势运用到乡村振兴中,作为资源链接者,社会工作可链接企业资源,建立乡村特色与企业形成联动机制,通过合作的方式采买乡村特色产品,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产业兴旺。始终将农业发展放在第一位,将农业与二、三产业发展联系起来。社会工作者应深入了解乡村情况,采用驻村形式,与村民同吃、同住、同生活,挖掘乡村资源,发现乡村主体产业,发展特色产业,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资源链接者的角色优势,利用网络发展平台,链接企业资源,让企业提供工厂或资金支持,将乡村特色与互联网、旅游、特色农产品联系起来,发展“绿色蔬菜+互联网”的销售蔬菜模式、“生态农业+旅游”的第三产业模式,“农作物加工农产品”特色产品生产模式,因地制宜将村子的优势与增加村民收入联系在一起,帮助村民发展经济,增加其收入,提高农村发展活力。3.2 增强环保意识,建设生态家园干净、整洁的农村生活环境既有利于村民自身身体健康还有利于吸引优秀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报告中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建设美丽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已经形成高消耗、高污染、低收益的增长方式,给乡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压力,使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尖锐。农村的不良风气严重影响村容村貌,甚至引发一系列生态问题。这就需要乡村社会工作者发挥自身使能者的角色优势帮助村民增强环保意识,用正确的行动指引村民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树立良好风气。例如通过开展环保小卫士活动使村民养成勤俭、节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此外,社会工作者具有使能者与倡导者的角色优势,通过优势视角激发服务对象的潜能,增强其自信心,鼓励大家共同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共同致力于乡村生态环境建设。社会工作者通过开展法治宣传活动,让村民知法、守法,共同保护乡村环境,创造一个干净、舒适的农村生态家园,促进乡村环境可持续发展。3.3 开展文娱活动,丰富文化活动形式2018 年 1 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强调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要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城镇化进程加快,使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数量增多。萧子扬、马恩泽、石震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提出的“清河实验”强调开展妇女工作的重要性,并指出妇女工作目的在于扫盲与提高生活技能,而农村生活环境相对封闭,其生产生活能力较低,茶饭之余的活动形式较为单一,社会工作者除通过开展小组培训活动增强妇女的生产、生活技能外,还需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活动形式,提高他们的活动频率。文化活动形式一般可以分为文化类活动、体育类活动、艺术类活动。因农村场地受限,基础设施等条件不完善,可开展的文化活动较少。在农村环境及基础设施条件的限制下,社会工作者一方面可以通过开展体育类——你的舞蹈你做主系列活动,通过健身操、广场舞的活动形式增强妇女及老年人的身体素质,增强其自身活力;文化类——唱红歌系列活动,鼓励村民多唱、多跳,避免在人口非均衡流动的背景下农村人口发生变化,减少农村家庭撕裂、邻里关系破裂、优秀乡村文明衰减等情况的出现;针对乡村人员的特殊性,开展一老一小成长 ING 系列活动,将老人与儿童形成互助小组,开展手工类、互助类小组活动,逢节日可以开展联欢活动,调动农村留守人口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可以调动村委会的资源,帮助其工作人员共同策划,为村民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促进村民之间的和谐关系,增加其对乡村的归属感,共同营造良好的乡村文化风气。潘亚男 等:社会工作者介入乡村振兴的路径分析

 96岳 阳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第 34 卷3.4 农村自组织与村委会结合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第二十七章第三节提到,要大力培育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农村社会组织,积极发展农村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5] 。社会工作者作为政策影响者,在服务过程中发现乡村硬件设施不完善,医疗卫生条件不好,交通不便,应及时向上级反映,提交报告,提出政策建议影响或改善社会政策,帮助村民解决社会问题。以村委会正式组织为依托,将其与农村自组织相结合。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社会工作者应通过村广播、党员干部宣传、微信群宣传、粘贴宣传标语、开展小组活动及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普及建设自组织的意义,强调村民主人翁意识,使村民意识到自组织的重要性,并接受自组织、成立自组织。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通过开展知识讲座、挖掘社区骨干、组织技能培训等形式培养村民建立与运营自组织的基本技能,并维护自组织的能力。使自组织在普及创业政策、建设生态家园、文化活动开展、社区基础设施维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4 结束语本文从社会工作的专业角度出发,分析乡村振兴现阶段实践所存在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凭借着独特的服务理念与角色优势参与乡村振兴,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6] 。随着乡...

推荐访问: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现状、经验及路径研究 振兴 路径 乡村

本文标题: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现状、经验及路径研究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senjie2201.com/zhuantifanwen/zhenxingxiangzhen/27876.html

版权声明:
1.世霆文库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现状、经验及路径研究3篇》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关于世霆文库网 | 在线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帮助 | 投诉与建议 | 人才招聘 |

Copyright © 2017-2024 世霆文库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沪ICP备17000782号-1